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大全.doc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doc
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可实现人地和谐发展。
不合理利用强度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1 3、东北农林基地的开发建设(1)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①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十-的肥力。
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増施冇机肥料,秸秆还HI是近年來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冇效的办法。
②沼泽的保护: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
沼泽是希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冇珍禽丹顶鹤、夭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③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耍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
中部松辽半原玉米产戢大,己成为我国的玉米带。
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2)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①问题:采育失调。
采伐大于更新,导致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H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夭然更新。
②措施: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耍任务,具体措施是:坚持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加速口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南部丘陵柞林地区,发展柞蚕生产等。
1 4、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的治理(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排水或灌水条件很差的低洼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和旱灾;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後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不断降低;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七壤盐碱化;(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鱼塘一一台m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HI,在m里种粮、果、棉。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大全
选择题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貌
D. 城市人口数量(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壳运动的类型?
A. 地震
B. 火山喷发
C. 板块漂移
D. 潮汐作用(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洋流对欧洲西部气候有显著的增温增湿作用?
A. 北大西洋暖流(正确答案)
B. 加利福尼亚寒流
C. 秘鲁寒流
D. 赤道逆流
下列哪项不是水循环的环节?
A. 蒸发
B. 降水
C. 下渗
D. 岩石风化(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A. 刚果盆地(正确答案)
B. 亚马孙平原
C. 东南亚群岛
D. 中非高原
下列哪项不属于自然资源的分类?
A. 可再生资源
B. 非可再生资源
C. 矿产资源
D. 人工合成资源(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
A. 中国
B. 印度(正确答案)
C. 美国
D. 俄罗斯
下列哪个因素是导致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
A. 植被覆盖良好
B. 降水适量
C. 地形平坦
D. 缺乏植被保护(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我国的“三大火炉”之一?
A. 南京
B. 武汉
C. 重庆
D. 成都(正确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doc
高考地理:七类综合题题型与全能答题模式题型一特点描绘类设问形式:描绘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高考取特点描绘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绘状况”,“简述特点”,“从等方面概括主要特点”等。
思想建模要正确描绘地理事物特点一定掌握正确的思想方式,成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正确地描绘出来。
详细答题思路是:第一要对题目波及地区进行地区空间定位 ( 经纬网定位法和地区特点定位法相联合 ) ,明确地区地点 ( 海陆地点、经纬度地点、相对地点 ) 和图文信息,而后联合所学知识进行特点剖析;在描绘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掌握重点词,并且做到简短、正确地描绘。
假如你想认识最新高考动向,敬请关注“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腾讯微博@gaokaoge、微信号 80796072,每天为您推送最新高考资讯。
关注有欣喜,凡关注的考生 5 月 20 日赠予一套电子版押题密卷。
模板典例1.自然地理特点:地形、天气、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植被(自然带)2.地形特点:①主要地形种类(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地区极值 ( 地势最高、低值) ;③主要地形区及其散布。
3.地表环境特点:①天气(湿、热、冷、干)②植被状况③土地种类(荒漠、草地、林地、耕地)④河流发育程度4.天气特点:①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②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③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5.河流水文特点:①年径流量;②汛期;③含沙量;④结冰期(凌汛);⑤流速。
6.河流水系特点:①流向与长度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及形态④河网形态、密度⑤河流深浅、曲折、宽窄⑥落差或峡谷散布7.农业生产特点:①农业地区种类②农作物种类及散布③农业各部门构造(所占比重)④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特意化水平商品率)8.工业生产特点:地区散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构造、技术水平。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清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清版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换。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3. 地图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等。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以及各自的特征。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河流的类型与特征:山地河流、平原河流等。
- 湖泊与地下水的分布和特点。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规律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农业布局的因素:气候、土壤、市场等。
- 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工业地理:- 工业的分类与特点:重工业、轻工业等。
- 工业区位因素:原料、能源、市场、交通等。
-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1. 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资源、政策、地理位置等。
- 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欧盟、东盟等。
- 区域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2. 交通运输:- 交通方式的选择与特点: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 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与优化。
-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 旅游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的贡献。
- 旅游规划与环境保护。
五、环境地理1.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打印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打印高考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占据了中国高中教育的重要地位。
它涉及到地球的物理特征、人文环境以及全球地理现象等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高考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打印资料,以供参考。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1.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地动椭球体,其主轴略大于两极轴。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形成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的基本原因。
经线和纬线是标示地球上地理位置的参考线。
地图是将地球的三维信息转化成二维平面的表示方式。
2.板块构造与地震活动地球上的地壳是由板块构成的,包括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
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地壳变动的基本解释。
板块相互碰撞、俯冲以及滑动造成了地震活动。
3.天气与气候气候是指某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候形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纬度、高度、地形、热带气旋和洋流等。
而天气是指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气候状况,如温度、湿度、降水等。
4.水资源与环境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河流、冰川和地下水中。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1.人口与迁徙人口是指某地区内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人的总和。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人口迁徙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搬迁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其原因包括经济、政治、自然灾害等。
2.工业与城市工业化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特征,具有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作用。
城市是工业化的集中体现,它集中了人口、资源和经济活动。
城市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3.农业与农村农业是人类的基本经济活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农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场所,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城市地区存在差距。
4.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包括地质、气候、水资源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第三部分:高考地理知识点打印资料除了对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以下是一些适合打印的资料,可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1.地理地图:打印一份包含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以及各个大洲的地图。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汇总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汇总高考地理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学科,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复习方法和资料,就能事半功倍。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汇总的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1、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包括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等。
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黑子、耀斑等。
熟悉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普通性、特殊性。
2、地球的圈层结构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知道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
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3、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掌握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熟悉大气的垂直分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的特点。
4、大气受热过程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关系。
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5、热力环流明白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山谷风等现象。
6、风了解风的形成原因,包括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学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7、水循环掌握水循环的类型,如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8、海水的性质熟悉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9、海水的运动了解海浪、潮汐和洋流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类型。
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对气候、渔场、航行等的影响。
10、常见的地貌学习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11、植被与土壤认识不同类型的植被,了解其与环境的关系。
掌握土壤的形成因素和主要类型。
12、气象灾害了解台风、寒潮、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
13、地质灾害熟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危害和防范方法。
二、人文地理1、人口掌握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其特点。
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2、城市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册电子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册电子版由于您的请求涉及创建一个非常长的文本,我将提供一个高中地理知识点的概要总结,而不是完整的2000字文章。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可以进一步指定特定的主题或概念。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昼夜更替、季节变化)- 地图的基本知识(比例尺、地图投影、地图符号)- 地理坐标系统(经度、纬度)- 地图的解读与制作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结构与大气成分-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气候变化与气候系统- 极端天气现象(飓风、洪水、干旱)水文循环与海洋- 水文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河流的特征与分类- 湖泊、地下水、冰川及其作用- 海洋的形成、海洋资源与保护- 海洋与气候的相互作用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质时代与地层学- 板块构造理论- 地震与火山活动- 地貌形态(山脉、平原、峡谷、岛屿)-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人口与城市化- 世界人口分布与迁移- 人口问题(人口过剩、老龄化)-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农业技术)-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 交通运输地理(交通网络、物流)- 旅游地理(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环境地理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污染、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环境保护政策与国际合作- 绿色能源与节能减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遥感技术与GIS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知识-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应用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地考察的方法与技巧- 地理实验与地理研究项目- 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结语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涉及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还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高中地理,学生可以获得对地球环境的深入理解,并培养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中,与其他行星相比,质量、体积等方面的相似性)和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等);太阳活动(黑子、耀斑等)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等)。
2.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各圈层的特点。
例如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等。
-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
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等)。
3.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例如,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越明显。
- 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进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 大气运动。
- 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地球表面均匀,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和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分布、成因和季节移动规律。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版块基础概览自然地理部分☆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社会人文地理部分☆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世界地理高考复习资料整合.docx
东亚自然地理P22图经纬: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J -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位置 < 半球:东半球、北半球板块:东部位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交界一多火山地震、山地丘陵、交通:临海地区多优良的港口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一世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一(温带大陆性气候-畜牧业)二、组成Y—'j" 半岛国:朝鲜(平壤),韩国(首尔)-水稻种植业为主;朝鲜森林资源丰富;韩国进出口贸易发达 J岛国:日本(首都东京)一(海洋性强)三、地形(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丨|本四岛、台湾岛等)f海运发达(2)地形「地形: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Y・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四、气候f植被~东部沿海地区一季风气候显著(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西部内陆地区一一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f冬夏海陆温差大f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f 冬季风(西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一旱季、夏季风(东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一雨季。
五、河流中国: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半岛、岛屿上的河流短小急促人文地理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沿海与内陆的差异(P23):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向、经济方面日本自然地理经纬:北温带海陆: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的岛国f海洋性季风气候显著、IrS <半球:东半球、北半球板块:位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交界一]多火山地震、山地丘陵I交通:临海地区多优良的港口一J 外向型经济二、组成: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国四、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三、地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一神户、横滨著名的海港(利于发展海运)境内多山,平原狭小一关东平原最大火山之国,地震之邦一富士山最高,是休眠火山(亚欧、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边界)四、气候f植被1、海洋性季风: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日本暖流、四面临海)。
高考地理总复习(完整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完整版)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整理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整理一、自然地理1.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运动和时间(2)地图的类型和阅读2.陆地与海洋(1)地壳的变动和海陆的变迁(2)气候与海陆的关系3.天气与气候(1)天气的定义和要素(2)气候的类型和变化4.河流与湖泊(1)河流的形成和特点(2)湖泊的类型和分布5.土壤与植被(1)土壤的形成和分类(2)植被的类型和分布6.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自然资源的类型和利用(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方法二、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2)城市的形成和发展2.农业与工业(1)农业的类型和布局(2)工业的类型和分布3.交通与通信(1)交通的类型和网络(2)通信的技术和设施4.商业与国际贸易(1)商业的类型和布局(2)国际贸易的规则和政策5.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三、区域地理1.我国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和面积(2)地形和气候2.北方地区(1)地理特征和产业(2)区域发展和问题3.南方地区(1)地理特征和产业(2)区域发展和问题4.西北地区(1)地理特征和产业(2)区域发展和问题5.青藏地区(1)地理特征和产业(2)区域发展和问题6.省级行政区地理(1)地理位置和范围(2)地理特征和问题四、地理信息技术1.遥感技术(1)遥感的原理和应用(2)遥感图像的解读和分析2.全球定位系统(1)GPS的原理和应用(2)GPS地图的阅读和利用3.地理信息系统(1)GIS的原理和应用(2)GIS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五、世界地理1.美洲(1)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理特征(2)美洲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2.欧洲(1)欧洲的地理特征(2)欧洲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3.亚洲(1)亚洲的地理特征(2)亚洲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4.非洲(1)非洲的地理特征(2)非洲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5.大洋洲(1)大洋洲的地理特征(2)大洋洲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六、地理实验与观测1.地球仪的使用和制作(1)地球仪的构造和功能(2)地球仪的制作和观测2.气象观测和实验(1)气象仪器的使用和读数(2)气象现象的观测和实验3.水文观测和实验(1)水文测站的设置和测量(2)水文现象的观测和实验4.生物观测和实验(1)生物观测的方法和技巧(2)生物现象的观测和实验七、地理国情与可持续发展1.国情与资源(1)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面积(2)资源的类型和开发利用2.环境保护与治理(1)环境问题的类型和成因(2)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措施和方法3.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4.区域合作与发展(1)区域合作的类型和机制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整理,可谓是包罗万象,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再到区域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无不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与地图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时区划分•地球形状:略呈椭球体,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地球运动:自转、公转。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时区划分:我国跨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东十区六个时区,以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为标准时间。
地图投影、比例尺、坐标系•地图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常见的有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有数字式、图形式、文字式三种表示方法。
•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经纬度坐标系。
自然地理•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风、湿度等。
•气候现象: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
•水体类型:河流、湖泊、地下水、冰川、海洋等。
•水文过程: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循环等。
•水文特征:径流量、汛期、含沙量、水温等。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等。
•地貌形成:地壳运动、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作用等。
•地貌特征:地形起伏、地貌组合、地貌分区等。
•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湿地、沙漠等。
•生物种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人文地理•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人口增长:自然增长、机械增长。
•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人口负担等。
•城市形成: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
•城市布局:集中布局、分散布局、团块状布局等。
•城市问题:城市化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城市交通问题等。
•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农业生产:耕作制度、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技术等。
•农业分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特色作物等。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整理(完整版)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1.地理位置特征(1)绝对位置::包含具体的经纬度、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
(2)相对位置①海陆位置:地处内陆或沿海;濒临海洋或陆地。
②大洲位置:位于哪个大洲的哪个方位。
③国家位置:有哪些邻国(陆上)或隔海相望的国家。
④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如交通线、河湖、地形区、山脉等。
2.地形地势特征(1)地势特征:①平均海拔高低;②地势倾斜方向;③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2)地形类型及分布:①地形类型的种类(单一或多样);②主要的地形类型;③主要地形的分布情况。
(3)区域典型(特殊)地貌:①典型的流水地貌(如喀斯特地貌);②沿海地区的海岸线特征。
3.天气变化特征说出气温、风力、风向、天气阴晴和气压等的变化,包括阴晴状况、冷暖(即气温高低)、气压状况、风力和风向等。
【答题指导】在答气候特征的描述时注意以下三点:规范用词;气温和降水一般组合归纳,如高温多雨;突出地区特色,如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等。
4.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描述。
(1)气温气温的高低①年均温;②最冷月均温;③最热月均温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气温季节变化温差的大小①气温日较差;②气温年较差气温的空间分布高空和地面(2)降水:从降水量的多少(年降水量)、降水的变率 (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方面描述。
(3)其他气候特征要素还有光照、风及各气候要素的组合特征(水热组合特征、光热组合特征)等。
5.河流水文特征特征具体内容影响因素“两量”①径流量(大小及变化、是否断流等)②含沙量(大小及变化等)受植被状况、地形陡缓(以侵蚀还是沉积为主)等影响“两水”①水位(高低、变化)与补给类型密切相关②水能(蕴藏量的大小)受流量和落差影响“两期”①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的长短)②汛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凌汛时间等)与气候类型及河流补给类型相关地理必背知识点盐度和洋流⑴盐度比较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很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⑵盐度比较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完整word)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精华版).docx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精华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逻辑联系:人口增长过程及地区差异数量变化:人口增长人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口的人口的变化合理人口迁移过程容量空间变化: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死亡率。
2.在农业文明之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农业文明的出现,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人口增长仍是缓慢;产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
3.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4. 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5.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
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如:俄罗斯,德国,日本。
6.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①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④人口死亡率下降。
7.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8.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出生率高高低死亡率高低低自然增长率低高低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土著居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9.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度阶段;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10.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宗教信仰。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12.国际人口迁移特点:人口二战前二战后迁移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美洲↓迁移欧洲→美洲→大洋洲路线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因灾害和战争引起的迁移迁移集团性、大批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特点移民为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13 .我国人口迁移特点:建国后到古代80 年代中80 年代中期以后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流量增大,流向由迁移有组织、有永嘉之乱、安史之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特点计划进行靖康之难出现三次人口海迁移南迁高潮14.人口迁移作用: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汇编(精华版)
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汇编(精华版)第一部分 地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部分 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大全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大全:气候与自然带
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⑸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
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⑹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⑻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
⑼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
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②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⑽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大。
⑾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有: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虽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⑿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低的原因是: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或受冬季风的影响)。
⒀印度比同纬度我国气温高的原因是: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气流)。
⒁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
受陆地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
⒂巴西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主要是地形(山地)的影响,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
⒃气温的年较差纬度越高越高,原因是: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离海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原因是: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⒄气温的日较差:纬度越高越小,原因是: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
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为: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为:内陆比沿海日较差大,
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较差也小。
⒅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
⒆天山南坡有无林带无,原因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⒇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大全:农业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 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
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
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
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
济体系;
④加强南南合作
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大全:人口数量、分布
人口数量、分布小专题:
⑴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①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⑶巴西(澳大利亚)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
①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
②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发达
③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