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a的X光机曝光条件总参考表
X线机曝光条件表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KD-400mA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KD-400mA
·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KD-400mA
二○○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制订
从此条件表里可以看出,他们所用的是高速屏。
在四肢部位所用条件是低毫安,长时间,这样照片反差大,看骨骼较适宜。
但照鼻骨因距离较远,条件较大。
我认为,距离在一米即可,条件就会大大减少,鼻骨也会因适当放大而更易诊断,不知对否。
这张表格是鄙人设计的,使用的是“T”颗粒感绿片,国产KD400西南厂机器,球管焦点* 和* mm,自动洗片机冲洗处理。
条件表充分考虑了焦-片距、肢-片距及焦点大小堆影像清晰度的影像,病人自主和不自主的运动,以及球管所耐受的容量压力。
比如:小儿摄片,尽量使用小时间,大mA;躯体部分的摄片就需要大焦点和大的mAS,适当降低KV,以提高对比度;象鼻骨侧位,我们使用的是站立摄片,片子放于一侧,这样鼻骨与胶片之间的距离(即肢-片距)本身比较大,图像放大模糊明显,所以采用长焦-片距(180cm)就是为了提高影像的清晰度。
如果使用微焦点(*以下的),可能就不需要这么长的焦-片距了。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但需要根据你们CR的参数设置情况,作些适当的调整。
ma的光机曝光条件总参考表

55~58
50(小)
100/(-)
肩关节
正侧位
70~72
100(小)
180/(-)
踝关节
正侧位
55~58
50(小)
100/(-)
膝关节
正侧位
60~65
50(小)
100/(-)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部位
位置
KVP
mA
距离/滤
腹 部
腹部平片
正卧位
70~75
100(大)
100/(+)
正立位
ma的光机曝光条件总参考表
部位
位置
KVP
mA
距离/滤
胸部
成人胸片
正位
68~75
100(小)
180/(-)
侧位
73~78
100(小)
180/(-)
斜位
73~75
100(小)
180/(-)
前弓位
70~75
100(小)
180/(-)
卧正位
70~75
100(小)
100/(+)
幼童胸片
正/侧位
58~62
100(小)
70~75
100(大)
150/(-)
立滤位
95~100
200(大)
150/(+)
骨盆(髋关节)
正卧位)
脊柱
颈椎
正侧位
68~72
100(小)
180/(-)
斜位
70~75
100(小)
180/(-)
胸椎
正位
73~75
100(大)
100/(+)
侧位
拍片机曝光条件参数表

100/(+)
部位
位置
kV
mAs
距离/滤
骶尾椎
侧位
80~85
80
100/(+)
头颅
正侧位
80
6.3
100/(+)
副鼻窦
华柯氏
73~78
18
100/(+)
茎突
张口
65~67
16
100/(+)
下颌骨
正侧位
806.3100/(Fra bibliotek)颞颌关节
张闭口
65~70
20
100/(-)
鼻骨
侧位
70
6.3
180/(-)
颧弓
轴位
65
10
100/(-)
下肢
正/侧位
75
6.3
100/(-)
以上mA条件均采用100mA为参照,仅供临床参考使用。
江苏鱼跃医疗
2010-12-15
部位
位置
kV
mAs
距离/滤
成人胸片
正位
110
4
180/(-)
侧位
120
15
180/(-)
斜位
110
20
180/(-)
前弓位
90
8
180/(-)
卧正位
95
8
100/(+)
幼童胸片
正/侧位
75
10
180/(-)
掌指跖趾
正侧斜
65
6.3
100/(-)
尺桡骨
正侧位
65
6.3
100/(-)
肱骨
正侧位
ma的光机曝光条件总参考表格

100/(+)
骶尾椎
侧位
80~85
200(大)
0.4
100/(+)
100(小)
0.24
100/(+)
腕关节
正侧位
55~60
50(小)
0.12
100/(-)
肘关节
正侧位
55~58
50(小)
0.12
100/(-)
肩关节
正侧位
70~72
100(小)
0.10
180/(-)
踝关节
正侧位
55~58
50(小)
0.12
100/(-)
膝关节
正侧位
60~65
50(小)
0.16
100/(-)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部位
位置
KVP
mA
距离/滤
腹部
腹部平片
正卧位
70~75
100(大)
0.4
100/(+)
正立位
70~75
பைடு நூலகம்100(大)
0.12
150/(-)
立滤位
95~100
200(大)
0.3
150/(+)
骨盆(髋关节)
正卧位
70~75
100(大)
0.4
100/(+)
脊柱
颈椎
正侧位
68~72
幼童胸片
正/侧位
58~62
100(小)
0.05
180/(-)
四肢
掌指跖趾
正侧斜
48~52
50(小)
0.12
100/(-)
尺桡骨
正侧位
55~58
ma的光机曝光条件总参考表

距离/滤
胸 部
成人胸片
正位
68〜75
100(小)
0.06
180/(-)
侧位
73〜78
100(小)
0.24
180/(-)
斜位
73〜75
100(小)
0.2
180/(-)
前弓位
70〜75
100(小)
0.10
180/(-)
卧止位
70〜75
100(小)
0.2
100/ ( + )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部位
位置
KVP
mA
Sec
距离/滤
腹 部
腹部平片
正卧位
70〜75
100(大)
0.4
100/ ( + )
正立位
70〜75
100(大)
0.12
150/(-)
立滤位
95〜100
200(大)
0.3
150/ ( + )
骨盆(锻关 节)
正卧位
70〜75
100(大)
0.4
100/ ( + )
脊 柱
斜位
75〜80
200(大)
0.4
100/ ( + )
紙尾椎
侧位
80〜85
200(大)
0.4
100/ ( + )
颈椎
正侧位
68〜72
100(小)
0.08
180/(-)
斜位
70〜75
100(小)
0.08
180/(-)
胸椎
正位
73〜75
100(大)
0.3
一、X光机设备参数

一、X光机设备参数
二、商务条款:
1、质保期
1.1、除特殊说明外,本项目设备要求5年免费质保期;质保期从验收合格交付使用之日起算;保质期内因产品本身缺陷(非人为因素)造成各种故障应由成交供应商免费技术服务和维修。
1.2、质保条款:(不仅仅包含以下条款)
(1)对上述设备每年不少于二次保养。
(2)接到维修信息后应在4小时内到场,一般故障应在8小时内排除,需要更换重要配件的应在2个工作日完成。
(3)更换零部件应当为原厂生产。
(4)设备主要核心零部件确系正常的衰老无法维修的不包括在内,但需要专家的认定。
违约责任:对主要设备每种每年少维保一次处罚1000元,接到信息后应在规定时间到场,如迟到1小时处罚1000元,如因设备问题造成安全的要承担法律责任,在维修中弄虚作假的发现一次处罚5000元,造成人体损害的要承担赔偿责任。
2、培训计划
2.1、成交供应商有义务对采购人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提供必要的培训;
2.2、培训的内容包括主要设备和软件的安装、使用、配置管理、性能优化以及硬件基本维护知识;
3、安装调试
3.1、送货安装地点:按采购人要求。
3.2、安装标准:符合我国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和技术标准。
3.3、安装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由成交供应商负责。
3.4、供应商应在投标文件中提出其安装调试过程中使用单位需配合的内容。
拍片机曝光条件参数表

100/(-)
以上mA条件均采用100mA为参照,仅供临床参考使用。
江苏鱼跃医疗
2010-12-15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正侧位
70
8
100/(-)
股骨
正侧位
80
40
100/(+)
腕关节
正侧位
65
4
100/(-)
手
正/侧位
65
100/(-)
手臂(肘关节)
正侧位
70
5
100/(-)
肩关节
正侧位
80
180/(-)
踝关节
正侧位
75
100/(-)
膝关节
正侧位
75
8
100/(-)
腹部平片
正卧位
95~110
60
100/(+)
正立位
位置
kV
mAs
距离/滤
骶尾椎
侧位
80~85
80
100/(+)
头颅
正侧位
80
100/(+)
副鼻窦
华柯氏
73~78
18
100/(+)
茎突
张口
65~67
16
100/(+)
下颌骨
正侧位
80
100/(-)
颞颌关节
张闭口
65~70
20
100/(-)
鼻骨
侧位
70
180/(-)
颧弓
轴位
65
10
100/(-)
下肢
正/侧位
部位
位置
kV
mAs
距离/滤
拍片机曝光条件参数表

下肢
正/侧位
75
6.3
100/(-)
以上mA条件均采用100mA为参照,仅供临床参考使用。
江苏鱼跃医疗
2010-12-15
60
100/(+)
正立位
95~110
40
150/(-)
骨盆(髋关节)
正卧位
80
40
100/(+)
颈椎
正侧位
68~72
22
180/(-)
斜位
70~75
25
180/(-)
胸椎
正位
85
32
100/(+)
侧位
90
50
100/(+)
腰椎
正位
80~85
50
100/(+)
侧位
85~90
63
100/(+)
斜位
85~90
部位
位置
kV
mAs
距离/滤
成人胸片
正位
110
4
180/(-)
侧位
120
15
180/(-)
斜位
110
20
180/(-)
前弓位
90
8
180/(-)
卧正位
95
8
100/(+)
幼童胸片
正/侧位
75
10
180/(-)
掌指跖趾
正侧斜
65
6.3
100/(-)
尺桡骨
正侧位
65
6.3
100/(-)
肱骨
正侧位
70
8
X光拍片技术

X光拍片技术1、手部的条件是50-55KV 3-5MAS, 足及膝关节用52-60KV 5-10MAS 胸部是56-60KV 20MAS2、胸部是70-82KV 30MAS3、透视最大容昊一般为85千伏(用60一70千伏即可),2一3毫安。
;如配备滤线田作骨盆、脊柱、腹卫等卫位照片,使用20毫安,3一6秒,两次曝光为好,以避开千伏、毫安、时间三因素同时达到最大4、拍腰椎正侧位片时要适当增加毫安、和曝光时间,降低KV拍胸片时则增加KV、降低毫安、和曝光时间。
X线摄影的原则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小焦点一般适用于体薄和不易动的部位,如四肢、头部的局部片等;大焦点用于一些体厚和易活动的部位,如腹部、胸部、脊椎等;高KV摄影时也可用小焦点。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焦点,以提高照片锐利度。
2、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胶片平行。
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高的效果。
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原理减少影像变形。
3、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被摄体和胶片为最好的投影方式。
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得到相同效果。
4、滤线设备的应用:一般在摄影千伏超过70KV以上均需使用滤过板,滤去软射线。
体厚超过15㎝或60KV以上管电压时需用滤线栅,应注意滤线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5、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肢体安置不仅要使患者舒适,便于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摄影要求。
片盒一般为平放或垂直放置摄影架上。
中心线、被摄部位和胶片对准后,将X线管固定。
6、照射量的选择:根据摄影部位、体厚和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对不能合作者尽量用高KV,高mA,短S。
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摄片时被检者的呼吸动作对影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不因呼吸运动而产生移动的部位,勿需屏气曝光;有五种情况,即平静呼吸下屏气、深吸气后屏气、深呼气后屏气、缓慢连续呼吸及平静呼吸不屏气。
医疗器械检查举要

医疗器械检查举要
七、医疗器械稽查重点机构、重要科 室、重要品种
▪ ▪ 一、重点机构的检查。主要是医院的医械科。
看仓库、看购进验收记录、看备案资料。从 库存中抽取部分医疗器械核对资质是否齐全。
医疗器械检查举要
▪ 二、重点科室的检查。有些医疗器械是科室专用, 医械科基本无库存,有的器械本身就由科室直接采 购,所以到科室检查尤为重要。 A、妇产科:特种使用品种有一次性产包、一次性 扩阴器。 B、手术室:一次性用品多,如静脉留置针、一次 性镇痛泵看是否在效期内使用,有无销毁制度及销 毁和销毁记录。 C、口腔科:多数医院口腔科器械自行采购,主要 存在使用过期器械,无注册证器械,存在供货资质 未索取,经销商超范围经营。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常用投照体位/仟伏[kv]/毫安[ma]/毫秒[ms]/毫安秒[mas]/焦点/焦片距滤线栅头面部头颅正位←65→ 200 200 40.0 小100cm +头颅侧位←60→ 200 200 40.0 小100cm +鼻骨侧位←50→ 50 20 1.0 小100cm下颌骨正位←55→ 50 50 2.5 小60cm下颌骨侧位←60→ 50 50 2.5 小100cm颧骨弓轴位←60→ 200 25 5.0 小100cm副鼻窦华氐位←70→ 200 200 40.0 小100cm +胸部胸正位[高仟伏]←120→ 160 4 0.6 小180cm +胸侧位[高仟伏]←120→ 160 12 1.9 小180cm +胸正位←80→ 200 20 4.0 小180cm +胸侧位←90→ 200 40 8.0 小180cm +儿童胸正位(一)←57→320 2 0.6 小100cm儿童胸正位(二)←75→560 1 0.6 大100cm +腹盆腹部平片卧位←60→ 400 100 40.0 大100cm +腹部平片立位←80→ 400 100 40.0 大180cm +骨盆平片←65→ 400 100 40.0 大100cm +脊柱颈椎正位←65→ 200 100 20.0 小180cm +颈椎侧位←65→ 200 100 20.0 小180cm +胸椎正位←65→ 400 100 40.0 大100cm +胸椎侧位←70→ 400 100 40.0 大100cm +腰椎正位←65→ 400 100 40.0 大100cm +腰椎侧位←75→ 400 200 80.0 大100cm +四肢肩关节正位片←60→ 50 100 5.0 小100cm +肱骨正侧位←50→ 50 40 2.0 小100cm肘关节正位←50→ 50 32 1.6 小100cm肘关节侧位←52→ 50 32 1.6 小100cm前臂正侧位←50→ 50 32 1.6 小100cm腕关节正位←48→ 50 20 1.0 小100cm腕关节侧位←50→ 50 20 1.0 小100cm掌骨正位←48→ 50 20 1.0 小100cm掌骨斜位←48→ 50 20 1.0 小100cm指骨正侧位←45→ 50 16 0.8 小100cm股骨正侧位←60→ 50 200 10.0 小100cm +膝关节正位←52→ 50 40 2.0 小100cm膝关节侧位←50→ 50 40 2.0 小100cm小腿正侧位←50→ 50 40 2.0 小100cm踝关节正侧位←50→ 50 32 1.6 小100cm跟骨轴位←55→ 50 50 2.5 小100cm跖骨正斜位←50→ 50 20 1.0 小100cm趾骨正侧位←45→ 50 16 0.8 小100cm"制定本曝光参考条件的基础:1.成人中等身材;2.500ma、100khz高频机;3.柯达感速400感绿增感屏;4.柯达mxg感绿胶片;5.特定的显影、定影液浓度[按一定比例调制的新药水];6.显影、定影液温度30度;7.洗片时间105秒;8.r=10:1滤线栅。
300ma的X光机曝光条件总参考表格模板

正侧位
55~60
50(小)
0.12
100/(-)
肘关节
正侧位
55~58
50(小)
0.12
100/(-)
肩关节
正侧位
70~72
100(小)
0.10
180/(-)
踝关节
正侧位
55~58
50(小)
0.12
100/(-)
膝关节
正侧位
60~65
50(小)
0.16
100/(-)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部位
位置
KVP
mA
距离/滤
腹部
腹部平片
正卧位
70~75
100(大)
0.4
100/(+)
正立位
70~75
100(大)
0.12
150/(-)
立滤位
95~100
200(大)
0.3
150/(+)
骨盆(髋关节)
正卧位
70~75
100(大)
0.4
100/(+)
脊柱
颈椎
正侧位
68~72
100(小)
0.08
180/(-)
100(小)
0.05
180/(-)
四肢
掌指跖趾
正侧斜
48~52
50(小)
0.12
100/(-)
尺桡骨
正侧位55Leabharlann 5850(小)0.12
100/(-)
肱骨
正侧位
57~60
50(小)
0.16
100/(-)
胫腓骨
正侧位
58~62
放射科常用数字X线甲级片评级标准

放射科常用数字X线甲级片评级标准1.成人胸部后前位甲级片评定标准(1)摄影体位正确:①胸部摄影在胶片两侧正中,应包括两侧肋骨外缘、两侧肋膈角、肺尖上软组织;②肩胛骨应投照于肺野之外,胸椎位于图像中心,双侧胸锁关节对称显示,双侧锁骨对应位置等高;③肩部软组织影上留5cm直接曝光区;④摄影影像无失真变形。
(2)影像密度适当。
①基础灰雾密度值:DW0.30。
②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0.25〜2.0,第6、7后肋间肺组织密度D=1.8±0.1,心影内密度D=0.55±0.05。
③直接光区密度值:D〉2.4。
④CR、DR胸部后前位曝光剂量参数:130kV, 1.0〜3.0mAs, SID=180cm,使用AEC,选择两上探测野,体表人射剂量应入0.2mGy。
(3)影像层次分明:①能清晰分肺野、纵隔、胸壁与软组织的层次;②第1〜4胸椎清晰可见,第5胸椎以下及心影后肺纹理、肋骨应隐约显示;③心脏、纵隔、隔肌边缘清晰锐利。
(4)无技术操作缺陷:①有关患者检查的相关信息按规定置放和显示;②无体外伪影;③技术操作无划痕,无水迹,无指纹,无漏光,无静电阴影;④数字图像无IP板或DR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伪影。
2.成人胸部侧位甲级片评定标准(1)摄影体位正确:①图像下方包括前后肋隔角,胸椎呈侧位投影,第4胸椎以下椎体清晰可见;②双肺后缘重叠,胸骨两侧缘重叠良好。
(2)影像密度适当。
①基础灰雾密度值:DW0.30。
②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0.25〜2.0。
③直接曝光区密度值:D〉2.4。
④CR、DR胸部侧位曝光剂量参数:130kV,3.0〜6.0mAs,SID=180cm, 使用AEC,选择中间探测野,体表入射剂量应<0.6mGy。
(3)影像层次分明:①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像;②心脏、主动脉弓移行部、降主动脉影像明了;③肺野血管影自肺门向肺野外带能连续追踪,并清晰可见直径2mm血管影;一侧隔肌面、肋隔角边缘锐利清晰。
动物腹部x光参数

动物腹部x光参数
动物腹部X光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方法,用于检测腹部器官和组织的异常。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参数设置,但请注意,实际参数可能因设备、动物种类和体型而异。
在进行X光检查时,请遵循设备制造商的建议和兽医的指导。
1. 管电流(mA):通常在50-100 mA之间。
较高的管电流可以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但也会增加辐射剂量。
2. 管电压(kVp):通常在60-90 kVp之间。
较低的管电压可以减少辐射剂量,但可能导致图像模糊。
3. 曝光时间:通常在0.01-0.1秒之间。
较短的曝光时间可以减少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4. 距离:根据动物的大小和位置调整X光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
一般来说,较大的动物需要较远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5. 滤波器:使用适当的滤波器可以减少散射射线,提高图像质量。
例如,对于软组织成像,可以使用低通滤波器;对于骨骼成像,可以使用高通滤波器。
6. 对比度增强:通过调整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来改善图像质量。
这可以通过手动调整或使用自动对比度增强功能来实现。
请注意,这些参数仅供参考。
在进行动物腹部X光检查时,请务必遵循兽医的建议和操作规程。
三钮制X射线机参数设置与调整方法

本节将以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三钮制X射线机为例,介绍其主要参数的检测和调整方法。
参数调整得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X射线机的应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做到正确调整;注意慎接高压。
?一、曝光时间的检测与调整曝光时间是X射线机的三个基本参数之一。
曝光时间的准确与否,不只关系到摄影效果的好坏,还关系到X射线管的使用寿命,大毫安、短时间摄影时更是如此。
无论是新装X射线机,还是其限时电路经过维修的X射线机,都应对曝光时间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调整。
所谓曝光时间,指的是曝光控制系统的作用时间。
不同类别的X射线机,其曝光控制系统的结构差异极大,应根据其类别、性能和所具备的测试条件,选用适当的测试方法。
常用的有电子秒表计法、毫安秒表法等,只要将限时器接点串入测量回路即可直接或间接读出曝光时间。
限时器允许有误差,我国的标准是:200mA以上X射线机,其控时时间大于或等于0.1s时,误差应在±15%之内;小于0.1s时,误差应在±20%之内。
二、管电流的检测与调整管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摄片时胶片的感光量。
所以新装的、放置时间过长以及经过相关电路检修的X射线机,必须对管电流进行重新检测和调整后,才能投入使用,防止各种客观因素(如电源条件改变、调节件移位或接触不良、X射线管更换等)引起的管电流不准,造成摄片失败甚至机器损坏。
管电流测试的常用仪表是磁电式直流毫安表和各类毫安秒表,现多用后者。
通常情况下,毫安表和毫安秒表串接在X射线机的管电流测量电路里。
在调整管电流时应注意调节电阻上的活动卡和滑动触头的活动方向与电阻的增减关系,这样,一则可以防止调节方向错误引起的重复曝光,更重要的是可避免在调整大管电流时,由此造成灯丝过热而损坏。
同时,还应防止多次曝光造成X射线管过热而损坏,一般需在每次曝光后间歇2min~3min,多次曝光后间歇10min左右,以便X射线管热量的散发。
(一)透视管电流的检测与调整调整时,接通机器电源,置技术选择于透视,将透视千伏置于60kV,透视毫安调节旋钮逆时针旋到底,踩脚闸或按透视按钮,并逐渐调节透视毫安调节旋钮,使毫安值增加。
DR曝光参考条件

25
100
150
侧位
70
250
25
100
150
腰椎
前后位
80
320
32
100
100
侧位
90
250
63
250
100
关小遮光器
腹部
前后位
70
250
25
100
100
骨盆
前后位
75
250
25
100
100
肩关节
65
100
16
160
100
上肢
55
100
10
100
100
手
50
100
10
100
100
手指
45
100
10
100
100
25
100
股骨
65
100
16
160
100
脚踝
60
100
16
160
100
鼻骨
侧位
45
100
16
160
100
1.在拍摄四肢片时,如果病灶处打有石膏,请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增加5KV拍摄。
2.图像颜色整体偏白时,可酌情增加KV;偏黑时,酌情减少KV;图像模糊,颗粒较重时,酌情增加MAS;图像边缘缺失,层次不明显时,酌情减少MAS;当图像边缘出现向病灶处灼烧,缺失图像时(如腰椎侧位),请改变摆放体位(如左侧位改为右侧位),并关小遮光器。
DR曝光参考条件
DR摄影条件参考表
投照体位
投照方向
KV
mA
mAs
ms
距离(CM)
γ源强、曝光时间、透照厚度计算表(新)

源种类 透照厚度TA(mm) γ源活度A(Ci) 焦距F(mm) 胶片系数E 曝光时间t(min) 曝光时间t(sec)
TA自动计算表 Ir192 TA≥20 102 60 600 4.5 681.95 40917 40916.77
直径φ(mm) 壁厚δ(mm) 透照厚度TA (mm) 出厂活度(Ci) 出厂日期 现日期 出厂天数 现活度Ir192 现活度Se75 60 11 29.6 94 2007-9-20 2008-3-28 192 15.68 30.95
10816832732112111031223631197318521521129306011317332784008003008482660928574双壁单影法射源透照焊缝时的最少曝光次数n和一次透照长度l31环缝ab级2纵缝ab级3对100d400mm的容器或管子的环缝直径mm壁厚mm一次透照长度l3双壁单影法x光机透照焊缝时的最少曝光次数n和一次透照长度l31环缝ab级2纵缝ab级3对100d400mm的容器或管子的环缝27316832731421121110312232411973185118847915993982933398600110040014294480721431直径mm壁厚mm一次透照长度l3曝光时间自动计算表源种类se756011296296296157021594300500300出厂日期200792023232320083288951139554出厂天数192537683332156813423799483083095iqita13121110ta自动计算表ir19220ir19220直径mm壁厚mm透照厚度tmm透照厚度tmm源活度aci出厂活度ci焦距fmm胶片系数e曝光时间tmin曝光时间tsec现活度ir192曝光量cimin现活度se75备注
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内容

2016年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制作
根据NB/T47013.2-2015要求,须定期(一年一次)对X射线探伤机进行曝光曲线制作修订,以满足射线检测的需要,现将检测内容如下所示:
一、检测参数
射线机编号;XXH2505C
增感屏类型、规格;前后Pb0.15
胶片类型;天津III型
曝光时间;3分钟、4分钟 5分钟
显、定影类型;套药
显影时间;3min 定影时间:5min
显、定影温度;室温
焦距F;700㎜
曝光曲线标准黑度2.0~4.5;
制作日期;2016年1月1日
二、检测记录
表3-7 绘制曝光曲线数据表——透照厚度(单位:mm)
射线机型号和编号:XXH2505C
胶片:天津III型焦距:700 增感:前后Pb0.15
暗室处理条件:手洗
底片黑度:2.0-4.5
三、曝光曲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滤位
95~100
200(大)
150/(+)
骨盆(髋关节)
正卧位
70~75
100(大)
100/(+)
脊柱
颈椎
正侧位
68~72
100(小)
180/(-)
斜位
70~75
100(小)
180/(-)
胸椎
正位
73~75
100(大)
100/(+)
侧位
75~78
100(大)
100/(+)
腰椎
正位
70~75
100/(-)
肩关节
正侧位
70~72
100(小)
180/(-)
踝关节
正侧位
55~58
50(小)
100/(-)
膝关节
正侧位
60~65
50(小)
100/(-)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部位
位置
KVP
mA
距离/滤
腹 部
腹部平片
正卧位
70~75
100(大)
100/(+)
正立位
70~75
100(大)
100(大)
100/(+)
侧位
80~85
200(大)
100/(+)
斜位
75~80
200(大)
100/(+)
骶尾椎
侧位
80~85
200(大)
100/(+)
部位
位置
KVP
mA
距离/滤
胸部
成人胸片
正位
68~75
100(小)
180/(-)
侧位
73~78
100(小)
180/(-)
斜位
73~75
100(小)
180/(-)
前弓位
70~75
100(小)
180/(-)
卧正位
70~75
100(小)
100/(+)
幼童胸片
正/侧位
58~62
100(小)
180/(-)
四肢
掌指跖趾
正侧斜
48~52
50(小)
100/(-)
尺桡骨
正侧位
55~58
50(小)
100/(-)
肱骨
正侧位
57~60
50(小)
100/(-)
胫腓骨
正侧位
58~62
50(小)
100/(-)0(小)
100/(+)
腕关节
正侧位
55~60
50(小)
100/(-)
肘关节
正侧位
55~58
50(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