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规范的养成
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我们的行为不规范,而有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内心也会让我们违反规则。
因此,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从引导自己养成规范行为的意识、培养自己的行为习惯以及调整自己的行为态度等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一、引导自己养成规范行为的意识意识是一个人行为先决条件。
只有具备一定的规范,我们才能更好地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引导自己养成规范行为的意识。
1、尊重身边的人。
我们要尊重他人,不要干扰他们的生活。
我们可以从打扰别人、话语、言谈、举止等方面进行规范。
当我们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别人时,我们就会更注意自己的行为。
2、了解规则。
了解规则是行为规范必不可少的一环。
比如说,在一个公共场合,我们都应该保持安静。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规则,那么就很难想到要保持安静。
3、注意细节。
很多时候,一些细节问题很容易被忽略。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从细节入手,注意一些小事情,比如开车时切勿打电话、安全文明出行等等。
二、培养自己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由长时间的经历和不断的反复练习而养成的。
下面,我将从养成独立思考、规律的作息时间、勤俭节约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1、养成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基本素质。
我们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盲从、不随意跟风,自主评估每一个决定的利弊得失,避免走向极端。
2、规律的作息时间。
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对身体健康的意义是天然相联系的。
比如说,按照规律的作息时间,既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又能保证身体的健康状况。
3、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必须培养的行为习惯。
比如在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好习惯,节约不仅能节约资源,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三、调整自己的行为态度一个人的一生,行为态度决定了他的一生。
下面,我将从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善待他人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态度。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一些指导原则和具体建议。
一、培养良好的晨间行为规范1. 早起:养成早起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身体和精神都会更健康。
2. 整理床铺:每天起床后要整理床铺,使床铺整洁、干净。
3. 自理能力:培养自己洗脸、刷牙、梳头等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穿戴整洁:选择干净整洁的衣服,并学会穿衣整齐,树立良好的形象。
5. 早餐均衡:吃营养均衡的早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促进校园行为规范的养成1. 尊重他人:学会尊重老师、同学及其他校园人员,遵守校规校纪,不欺负他人。
2. 遵守纪律:尊重上课时间,不随意离开座位,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3. 责任心:对学习认真负责,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持久学习: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提高学习成绩。
5. 礼貌待人:懂得礼貌用语和礼节,有礼貌地对待他人,热心帮助他人。
6. 爱护公共设施:爱护学校的设施和环境,不随意损坏和污染。
三、培养室内外行为规范1. 清洁卫生:自觉保持卫生,学会打扫自己的书包、座位和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
2. 使用用品:按规定正确使用学习和生活用品,并妥善保管。
3. 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遵守安全规则,不参与危险活动。
4. 良好的仪表:保持整洁的仪表,注意个人形象,养成良好的形象修养。
5. 注意声音:在公共场所要注意控制声音,不大声喧哗,不打闹。
四、传递日常行为规范的方法1. 树立典范:教师和家长要成为小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典范,自身要遵守相关规范,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
2. 规范引导:及时对孩子一些不良行为进行规范引导,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行为规范是不正确的。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行为规范,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4. 反馈奖励:对于表现良好的小学生,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养成总结模板
行为规范养成总结模板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行为规范是社会生活中相互指导与规范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通过学习、反思和实践,不断培养和养成了一些良好的行为规范,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素质和形象。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和分享我所养成的行为规范,以期对他人的行为规范养成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养成的行为规范:1.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我一直以来努力养成的一个行为规范。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不一致会给他人带来困惑和不信任。
因此,我开始注重言行之间的一致性,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言。
我通过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灵活调整自己的言行,使其始终保持一致。
这样一来,不仅能增强他人对我的信任和尊重,还能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影响力。
2.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我养成的另一个重要的行为规范。
我从小就接受过教育,知道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
然而,在实践中,我发现有时候我会忽略或者忘记尊重他人,不经意间伤害了他人的感情。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开始主动观察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尽量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
通过这样的努力,我感受到了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和互信的巨大提升。
3.守时守时是我在近期养成的一个行为规范。
过去,我常常迟到或者敷衍应付时间,给他人带来了很多麻烦和不便。
因此,我下定决心要守时,尊重时间和他人的合理需求。
我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提前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各项任务。
并且,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我会提前和他人沟通和协商,以免耽误他人的时间。
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效率和抗压能力,还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4.宽容宽容是我在养成行为规范中最具挑战性的一个方面。
过去,我常常对他人的过错和缺点产生过多的指责和批评。
然而,随着岁月的增长和阅历的积累,我渐渐明白了人无完人的道理。
我开始接受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并同时提醒自己要宽容和包容。
行为规范养成总结范文
行为规范养成总结范文行为规范是社会礼仪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品质和修养的体现。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养成行为规范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养成行为规范的一些要点。
首先,要养成守时守信的习惯。
守时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时间的尊重。
做事情要按时完成,不拖延。
如果有约定,要准时赴约,不做迟到早退的事情。
同时,要言出必信,言出必行,对自己的承诺要有责任心,不轻易违背。
其次,要讲究个人卫生和整洁。
个人卫生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他人健康和环境的尊重。
每天要保持身体清洁,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头发等。
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衣着整洁大方。
再次,要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
无论是对长辈、朋友还是陌生人,都要有礼貌和尊重。
遇到他人时要主动打招呼,微笑对待。
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
对于别人的工作和劳动成果要给予赞扬和鼓励,不轻易批评和嘲笑。
另外,要注重言行一致,言行要合乎礼仪。
说话要有分寸,不要说粗话和侮辱他人的话。
遇到问题或者矛盾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动辄情绪激动和发脾气。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不轻易下结论和判断。
此外,要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
不随意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妥善处理垃圾和废弃物,尽量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生态环境。
最后,要有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都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团队工作,互相帮助和支持。
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勇于承担,不推卸责任。
同时,要互相尊重和包容,不要恶意竞争和争夺。
总之,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努力和实践。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识到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计划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计划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行为规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为其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养成计划。
一、明确行为规范的目标和内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学生行为规范的目标和内容。
行为规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社会态度。
具体内容包括遵守校规校纪、尊重师长、关爱同学、诚实守信、爱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让学生理解这些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自觉遵守的积极性。
二、加强宣传和教育宣传和教育是培养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学生宣传行为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1、开展主题班会定期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围绕行为规范的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分享,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行为规范的内涵和重要性。
2、举办讲座和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或者优秀的校友来校举办讲座和培训,向学生传授行为规范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可以邀请法律专家讲解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遵守法律的重要性;邀请礼仪专家讲解社交礼仪,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3、利用校园媒体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校园媒体,宣传行为规范的内容和先进典型。
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向优秀的同学学习,自觉遵守行为规范。
三、建立监督和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是确保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保障。
1、设立监督小组成立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定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
对于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纠正。
2、建立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如遵守校规校纪、课堂表现、文明礼仪、社会实践等。
行为规范养成总结
行为规范养成总结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行为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行为规范,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一个人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需要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指一个人按照规范和原则来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自律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准时起床、按时完成任务、保持整洁等等。
通过这些小事的自律,我们能够培养坚持和责任心,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其次,一个人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需要有良好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待人处事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人际关系的好坏。
一个人应该尊重他人的言行和隐私,不随意评价他人,不给他人带来困扰和伤害。
此外,一个人应该积极帮助他人,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资源,增加与他人的互信和友情。
再次,一个人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需要有一定的社交礼仪。
在社交场合中,良好的社交礼仪能够让人更好地融入大家,并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社交礼仪包括言行举止的得体和大方,礼貌待人的态度和谦逊的言语等。
特别是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并尊重其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此外,一个人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是指一个人对于社会和人类文明有一定的了解和尊重。
文化修养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学习来提高,了解一些常识和历史,增加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通过文化修养,我们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最后,一个人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需要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道德观念是指一个人对于什么是对与什么是错的认识,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于目标和追求的看法和态度。
一个人应该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以正直、诚实、宽容和公正为基本原则,做到言行一致。
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引导自己的行为,并和他人共同进步。
总之,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实践。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计划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计划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对于其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上能够更加专注和高效,在人际交往中也能展现出自信和亲和力,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行为规范的目标和重要性首先,我们要明确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目标是什么。
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责任感、尊重他人、遵守纪律,还是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明确的目标将为后续的计划制定提供方向。
行为规范的养成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一个自律、守纪律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集中精力完成学业任务。
同时,规范的行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减少冲突和矛盾。
在集体生活中,懂得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学生更容易融入团队,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细则1、课堂行为规范准时上课,不迟到、早退。
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不随意打断老师讲课,有问题举手发言。
爱护课堂设施和教具,不随意损坏。
2、校园行为规范保持校园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
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
遵守校园交通规则,不在校园内奔跑打闹。
尊重师长,主动问好。
3、社交行为规范诚实守信,不说谎、不欺骗。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不嘲笑、不歧视。
学会分享,乐于助人。
礼貌待人,使用文明用语。
4、家庭行为规范听从父母的教导,尊重长辈。
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养成勤劳的习惯。
合理安排课余时间,不沉迷于电子设备。
三、宣传和教育1、开展主题班会定期组织以行为规范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们共同讨论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分享身边的良好行为榜样,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2、举办讲座和培训邀请专家、老师或优秀学生代表进行讲座,传授行为规范的知识和技巧,如如何控制情绪、如何与人有效沟通等。
3、利用校园媒体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等渠道,宣传行为规范的内容和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24年行为规范养成总结范文
2024年行为规范养成总结范文在____年,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良好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
以下是我对行为规范的养成总结:首先,我们应该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意见、权益和个人空间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
这包括在与他人交流时保持礼貌和耐心,避免粗鲁和恶意的语言;在公共场所保持文明行为,不大声喧哗或占用他人座位;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偷窥或传播他人的隐私信息。
通过尊重他人,我们可以建立起互信、友好的社会环境。
其次,我们应该主动帮助他人。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而在这些时候伸出援手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帮助老人过马路、搬运重物,还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我们都应该尽力提供帮助。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愿,不强迫他人接受我们的帮助。
通过主动帮助他人,我们可以传递友善和善意,建立起一个互相扶持的社会。
第三,我们应该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才能享受到健康、美丽的自然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动植物的保护,不捕捉、买卖或虐待动物,同时保护植物多样性。
通过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第四,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各种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的存在。
但是,我们也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坚守正义和道德底线。
我们应该追求真实、善良和公平,拒绝虚伪、恶意和不公正。
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避免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
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
第五,我们应该注重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道德、智慧和审美等方面。
我们应该注重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冷静和勇气。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计划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计划一、引言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对于其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1、短期目标在本学期内,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如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认真听讲等。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保持教室整洁、不乱扔垃圾等。
2、中期目标在本学年内,让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如主动问好、尊重他人、不说脏话等。
并且,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能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如沉迷电子游戏等。
3、长期目标在学生毕业前,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成为有素养、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三、具体措施1、教育宣传(1)开展主题班会定期组织以行为规范为主题的班会,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2)制作宣传海报在校园内张贴关于行为规范的宣传海报,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简洁明了的文字,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3)利用校园广播通过校园广播,宣传行为规范的相关知识和优秀学生的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2、规章制度建设(1)完善校规校纪对现有的校规校纪进行修订和完善,明确各项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和处罚措施,使学生有章可循。
(2)班级公约制定各班级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班级公约,让学生共同参与制定过程,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遵守的自觉性。
3、榜样示范(1)教师以身作则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评选优秀学生定期评选行为规范优秀学生,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4、家校合作(1)家长会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计划的内容和目标,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行为规范相关的家庭作业,如帮父母做家务、尊敬长辈等,并要求家长进行监督和评价。
行为规范养成总结范本
行为规范养成总结范本行为规范是一种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方式,它能够促进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并使个人在社会中获得尊重和认可。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行为规范养成的总结范本,以供参考:一、尊重他人1.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意见,不侵犯他人的个人隐私和人身安全。
2. 不歧视、不欺负他人,包括但不限于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性取向等。
3. 对他人的成果、贡献和努力表示肯定和赞赏,不轻视和抨击他人。
二、礼貌待人1. 笑容待人,保持平和的语气和表情,用友善的语言与他人交流。
2. 公共场所保持干净整洁,避免吵闹和任意乱扔垃圾。
3. 留意他人的需要并提供帮助,比如让座、援手等。
三、遵守规则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单位的规章制度,不违法乱纪。
2. 尊重游戏规则和体育竞赛规则,不作弊不作弊。
3. 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随意停车等。
四、诚实守信1. 做事言行一致,不说一套做一套。
2. 遵守合同和承诺,不轻易违背自己的诺言和承诺。
3. 不撒谎、不编造虚假信息,不散布谣言。
五、自律养成1.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不滥用药物和酒精。
3. 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锻炼和爱好,不懒散和怠慢。
六、团队合作1. 尊重团队成员,听取不同意见,互相支持和帮助。
2. 公平公正对待团队中每个成员,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3. 分担责任,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共同完成任务。
七、守护环境1. 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2. 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
3.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保护动植物和自然生态。
八、终身学习1. 持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我。
2. 积极参加培训、进修和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经验。
3. 保持思维灵活和开放,不固步自封和偏见。
这是一份行为规范养成的总结范本,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案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案《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公民素质的重要体现,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现象,如公共场所的乱象、不文明的言行举止等,这都需要我们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目标和原则目标:通过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提高社会公民的文明素质,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原则:全面涵盖社会各个方面,注重实践与反思相结合,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三、教育内容1.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规范-培养排队的意识,不挤占队伍、不插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尊重他人、礼让他人,不大声喧哗、打闹;-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网络文明行为规范-自觉抵制虚假信息,传播真实、积极、有益的信息;-文明用语,不传播谩骂、辱骂、侮辱性的言论;-遵守网络规则,不进行网络暴力行为;-保护个人隐私,不盗取他人隐私信息。
3.道德操守养成-从小培养孩子做到诚实守信,不撒谎、不欺骗他人;-尊重师长,尊重老人,懂得礼貌与敬意;-乐于助人、关心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遵守绿色出行的原则。
四、教育方法1.示范引导通过开展各类文明行为示范活动,向社会展示良好的行为规范,并邀请模范人物分享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经验,引导他人学习。
2.情景模拟利用情景模拟设施,让学生参与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行为规范操作,教育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互动游戏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互动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行为规范,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4.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从事一些行为规范相关的工作,加深他们对行为规范的理解。
五、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和内容。
2.推动教育资源的整合,建立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协作合作关系,形成合力。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主要内容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益社会的一员。
以下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1. 守纪律:学校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包括遵守上下学时间、按时完成作业、不迟到早退等。
通过遵守纪律,学生能够培养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守纪律:学校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包括遵守上下学时间、按时完成作业、不迟到早退等。
通过遵守纪律,学生能够培养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2. 尊重他人:学生应当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欺负、歧视或虐待他人。
学校可以组织讲座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礼貌和关心他人的能力,以培养他们的友好交往和共同合作的意识。
尊重他人:学生应当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欺负、歧视或虐待他人。
学校可以组织讲座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礼貌和关心他人的能力,以培养他们的友好交往和共同合作的意识。
3. 诚实守信:学生应当讲诚信,不作弊、抄袭等不诚实的行为。
学校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和案例分享,向学生介绍诚实和守信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诚实守信:学生应当讲诚信,不作弊、抄袭等不诚实的行为。
学校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和案例分享,向学生介绍诚实和守信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4. 文明礼仪:学生应当遵守社会公序良俗,保持良好的仪表和礼貌。
学校可以开展礼仪培训或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和礼貌的惯。
文明礼仪:学生应当遵守社会公序良俗,保持良好的仪表和礼貌。
学校可以开展礼仪培训或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和礼貌的习惯。
5. 爱护环境:学生应当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护校园绿化等。
学校可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他们采取积极行动。
爱护环境:学生应当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护校园绿化等。
学校可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他们采取积极行动。
6. 积极参与: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和社团组织,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遵守行为规范,养成良好习惯
遵守行为规范,养成良好习惯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国旗下,想和大家谈谈“遵守行为规范,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行为规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它涵盖了我们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而良好习惯,则是我们在长期遵守行为规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动化、稳定化的行为模式。
遵守行为规范,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前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明确了行为规范,我们才能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那么,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如何遵守行为规范,养成良好习惯呢?一、卫生习惯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文明的表现。
我们应该养成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的好习惯。
饭前便后洗手,睡前刷牙洗脸,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却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重要措施。
同时,我们还要保持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共同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文明礼仪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财富。
我们应该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使用礼貌用语;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道谢;与同学相处时,要友好相待,不打架、不骂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隐私。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公共场合的礼仪规范,比如不大声喧哗、不乱插队等,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绽放。
三、安全习惯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和保障。
我们应该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
无论是行走在路上还是进行体育活动时,都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规定,不冒险、不逞强。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自我保护,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冷静应对,及时寻求帮助。
四、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关键。
我们应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上课时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勇于提问;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不拖延;遇到难题时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如何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1、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文明礼仪大赛、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等,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研究,提高行为规范的养成意识。
2、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如在校园内设置文明提示语、行为规范标语,让学生在校园中随时感受到文明惯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3、学校应该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也参与到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来,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惯。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传达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合作,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教师要成为育人的工程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
此外,学校还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研究,提高行为规范的养成意识。
家校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合作,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需要通过多种活动来加强,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授。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内心理解和接受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以便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守。
只有这样,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才能真正产生实际效果。
第一条规定要求学生尊敬国旗,这需要帮助他们理解国旗的含义和尊敬国旗的重要性。
通过晨会、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等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国旗的含义,并激发他们尊敬国旗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接受规范,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养成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
通过家访、开座谈会等方式,学校可以与家长沟通,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让孩子承担家务等,形成共识。
在学校和家庭中,老师和家长都要严格要求孩子,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惯的滋长,以便于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塑造品格、养成行为规范的引路人。
因此,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成为每个家长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1.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孩子从小就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因此家长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
如果父母自己不能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那么很难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
2.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基础。
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选择,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只有在这样的关系基础上,孩子才会更愿意接受家长的引导和教育。
3. 奖惩结合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规范过程中,奖惩结合是一个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积极行为所带来的快乐和收获;而对于不良行为,则需要适当进行批评和惩罚,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
4.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除了家长的引导外,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通过制定规则、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等方式来帮助孩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5. 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指导孩子行为规范的内在动力。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对错、什么是美好、什么是值得尊重和追求的。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结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良好的行为规范是他们未来成功和幸福生活的基石。
家长要以身作则、建立积极亲子关系、奖惩结合、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正确价值观等多方面入手,共同努力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规范。
只有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在未来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范文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范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同学,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关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小就学会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素养。
下面我将从课堂秩序、校园生活、家庭活动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方法。
首先,我们要讲课堂秩序。
作为一名小学生,上课时我们应该保持安静,认真听讲。
在课堂上,要做到举手发言,按时完成课堂任务。
当老师在讲解时,我们要保持安静,不说话、不乱动,用眼睛看着老师。
遇到问题,应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
在课堂上,要互相尊重,不互相打闹、不互相嘲笑。
同时,要干净整齐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
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
其次,我们要讲校园生活。
作为小学生,我们在校园里要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不早退。
在校园里,我们要遵守交规,不能在校园内乱跑、乱玩。
要保持校园的整洁,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要注意校规的禁止物品,不带游戏机、手机等不符合规定的物品上学。
早晨的升旗仪式,我们要整齐列队,不要喧哗,要用铮铮的声音唱国歌。
午休时间,要安静休息,不要大声喧哗。
如果有同学在校园内受伤,我们要及时报告老师,不能乱动。
最后,我们还要讲家庭活动。
在家庭活动中,我们要尊敬长辈,要孝敬父母,要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
在家里要注意父母的言行,尊重父母,遵从父母的安排和要求。
在家里要保持秩序,不乱丢东西,不乱踢东西。
与家人说话要有礼貌,不要发脾气,要用温和的语气与家人交流。
通过这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和行为习惯。
这些优良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这些规范的养成也需要我们从小就开始,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信只要我们努力,积极践行,我们一定能够成为有素质的小学生。
谢谢大家!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范文(二)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道德的重要一环。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养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建议:
1. 尊重他人: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的意见、空间和隐私。
教他们说“请”和“谢谢”,不要打断别人讲话,学会倾听他人。
2. 礼貌待人:教育孩子要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例如向老师、家长和同学问好,学会分享和合作。
3. 注意卫生:教育孩子要保持身体卫生,包括勤洗手、剪指甲、保持身体整洁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守时守信:教育孩子要守时,按时完成作业和参加活动。
同时,要让他们理解信用的重要性,遵守承诺和约定。
5. 礼貌用语:教育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不使用粗俗和冒犯性的语言。
6. 合理用语:教育孩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免咆哮、诅咒或使用恶言恶语。
7. 良好饮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不挑食,不乱丢垃圾。
8. 礼貌排队:教育孩子在排队时要遵守秩序,不要插队或推搡他人。
9. 保护环境: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
10. 尊重学习:教育孩子要尊重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家长和老师可通过积极正面的引导和榜样示范来帮助孩子养成这些良好行为习惯,并且要记得给予肯定和奖励,以鼓励孩子保持良好的行为。
学生好习惯与行为规范培养方案
学生好习惯与行为规范培养方案引言:学生的好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还对学生的人际关系、职业规划和人格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持久学习成果的基础。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并督促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在学习中应养成良好的复习总结习惯和记录学习进展的习惯。
二、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需要亲身示范,鼓励学生养成早睡早起、良好饮食和定期锻炼的习惯。
三、弘扬文明礼仪行为文明礼仪是社会交往中的基本准则,学生应该养成尊重师长、友善待人、礼貌待客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礼仪修养。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四、营造良好的学风环境学风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班级评比、学业竞赛等途径,营造强调学习的氛围。
教师可以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同时,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学校应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教师要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防止网络欺凌和饮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应该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危险情况下正确求助。
六、培养积极的社交行为培养积极的社交行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帮助学生拓宽社交圈子。
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方案
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
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既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需要,也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的基础。
为了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学校可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第一,加强师生沟通交流。
学校应该提倡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营造亲和的教育环境。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积极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同时,学校还应该开展师生之间的亲密活动,如班主任建立良好的家访制度,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提供良好的帮助和引导。
第二,建立健全的行为规范制度。
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制度,对学生进行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制度的建立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并将规范与奖励相结合。
例如,在校园中禁止打闹、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并设立相应的奖励措施。
同时,制度的执行也需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由班级管理者、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合力,确保规范的落实。
第三,加强道德教育和文化培养。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
可以通过开展道德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校还可以将学生引导到文化活动中去,丰富他们的文化素养,提高对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建立民主管理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学生参与管理和决策的机制,让学生在学校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例如,可以选举出学生代表组成学生委员会,并让他们参与学校的决策过程,讨论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精神,进而促使他们自觉遵守学校行为规范。
第五,设置个别辅导与关爱机制。
对于一些行为规范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学校应该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同时,学校还需要营造关怀之环境,通过班主任、辅导员等多方参与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关心和支持。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养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建议:
1. 尊重师长和他人:教育孩子尊重师长和他人的权威和意见,要求他们礼貌地与别人交流,并主动询问对方需要什么帮助,并乐意提供帮助。
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梳洗整齐、保持口鼻清洁、保持指甲整洁等。
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养成整理书包、桌面和床铺的好习惯。
3. 遵守课堂纪律:教育孩子在课堂上保持安静、尊重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打闹、不吃零食等。
4. 礼貌待人:教育孩子要懂得说请、谢谢、对不起、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学会礼貌排队和礼貌用餐,不欺负同学,不说脏话。
5. 守时守信:教育孩子准时完成作业和上学,不随意迟到早退,不抄袭或作弊,传达守时守信的重要性。
6.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教育孩子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懂得合作和分享,培养积极的团队合作意识。
7. 爱护公物:教育孩子要爱护学校和公共设施,不随意涂鸦、乱扔垃圾,珍惜书籍和教育资源。
通过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可以使他们成为礼貌、懂得关心他人和有责任感的人。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规范的养成1、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1)上课:预备铃声响,学生就要坐在位置上,准备好这堂课要用的书本和文具。
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就要立刻安静下来,等候老师上课,当老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轻轻敲门,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学生还不能适应这样的上课方式,经常是铃声响好久了,还有学生在室外玩耍,进班级也是急匆匆的闯进来。
这个时候,我就观察表现好的,按照我说的去做的小朋友,上课之前先表扬他们,并且当着全班孩子的面给他们发小红花。
这样几天后,绝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按照要求做到了。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
当老师提问时,应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
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有点难熬。
我班上有个小朋友叫苏延杰,他是个很聪明,但是也很好动的孩子。
40分钟安安静静的坐着对他来说太困难了。
所以,经常在课上,他就因为坐不住找周围的同学说话或者在位置上发出很大的声响。
影响课堂纪律。
后来,我发现他非常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也发现班上很多孩子都没办法完完整整的听完40分钟。
于是,我就把40分钟分成两个阶段,中间有大概5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
我也和苏延杰定了“协议”,他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我就让他在休息的时间和大家讲故事。
这个方法果然奏效,在这5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得到了休息,有助于他们接下来的听课效率。
(3)下课:开学初期,学生一听到下课铃声就坐不住了。
有的开始收拾东西,有的和周围的同学说话,有的做好出去玩的准备。
于是,我要求他们,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该安心的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现在,我们班在这些方面的纪律和开学初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2、课外行为习惯的养成开学初,我就在晨会和思品课上,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并让他们自己讨论在公共场所要如何做,怎么样保护公共财产。
让全班都当班级管理员,定期举报在这方面表现好的孩子,发给他们小红花。
同时,也举报做的不好的孩子,扣他们的小红花。
现在,大家都能做到了自律。
看到有表现不好的学生,我们班有的孩子也能勇敢的上前制止他们的行为。
3、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一年级新生由于刚跨入小学,对小学生活比较陌生,与幼儿园生活有太多的不相同,再加上他们好动、好奇,又是独生子女,在行动上较自由、散慢,要他们在短期内达到规范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要如何才能让他们快速接受并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呢?我觉得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和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
如:我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中,先向全班同学安排了“小岗位责任制”,达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使每一个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责任。
但是他们毕竟年龄小,贪玩又不自觉。
于是,我选出了责任心强的同学当组长检查卫生情况,我还把前后桌的同学分为一个小卫生组,选出小组长不定实地检查卫生保持情况。
我还规定,下课去上厕所前,先把抽屉里和位子周围的纸屑放入纸篓中。
有时,我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们拣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在我的无声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感染。
由于班级人数多,桌凳相对也多,可是凳子露在外面既不整齐也不安全,因此,从开学的第一天,我就要求学生做到:人走凳子就要塞在桌子底下。
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我们的教室卫生能做到地面整洁,桌椅整齐,即使有时不小心掉下些许纸屑,或有些地方脏了,学生们都会主动拣起来或自觉扫一扫。
在这样整洁的环境中,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4、其他行为习惯的养成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
一般在操场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的行为。
我校每周一的早上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
可是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升旗仪式是个很陌生的概念。
于是,我就在爱国教育中,告诉他们升旗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教给他们升旗应做到的一些要求。
我们班有/wenzi/个叫石凌衍的学生,他的父母长期不在他身边,他都是由他奶奶管教,他奶奶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做的不够,所以他的自控能力特别差,小动作不断。
在集会这样特殊的场合,他的行为就尤为突出。
周围的小朋友对他的意见也很大。
于是,集会时我就特意观察他的表现,发现他有做的好的地方就在回班后大力表扬他,同时在私底下也指出他不足之处,这样,集会的时候他能表现的更好了,其他孩子也受到触动,在集会的时候懂得了该怎样做。
班级的集会纪律改观了不少。
二、学习习惯的养成一年级小学生,除了抓好行为规范外,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是班主任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任。
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班风。
而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习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勤奋刻苦的学习。
1、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
我在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
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
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
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按时上学和认真完成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
儿歌的内容是:“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息好,等着老师把课上。
”“早上起床,穿衣叠被,洗脸刷牙,快快吃饭上学去。
”“本子到,垫字板,拿起笔,细心做作业。
”又如,在训练学生在摆放和整理学具时,把一般的顺序和方法让学生演示说步骤,同时我把文具摆放的位置,也通过儿童的形式教给学生作为指导,儿歌的内容是:“书包抽屉放,书本放左上,今天用的文具、书,昨晚就放书包里。
”其三,注意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
这是一项重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在这一阶段,多以比赛、竞争、夺小红花等形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
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班风班貌也得到了发展。
2、特殊学习习惯的培养。
各个学科都有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就不同,我把它们称为“特殊的学习习惯”。
就拿语文学科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低年级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
我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
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课堂上板书的字体整体美观,课内外认真倾听学生言语,同时目视这位学生,引导他产生情感共鸣,并且时刻注意自己在课外专心读书读报,把书中、报上有趣的故事或新闻告诉大家,学生听后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地,他们的学习习惯养成了。
同时,在和科任老师长期相处中,我也逐步知道了各科老师的具体要求。
老师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我都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布置,回家准备,课前检查。
慢慢的学生也养成了习惯。
我认为,班主任善于抓“特殊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与各科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也有助于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应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只要我们能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
三、重视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会教育学家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我认为第一次家长会不仅是家长与教师的见面会、学校情况的介绍会,新生入学要求会,也可以使教师和家长对家教知识的传播交流或对孩子入学前后教育问题的共同探讨。
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他们对于小学的学习生活也是陌生的。
刚开学不久,就有家长告诉我,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后,他们也觉得压力很大,常常会碰到很多问题无所适从。
所以,我们年段在刚开学不久就召开了第一次家长会。
在会上,我适当地向家长们介绍了幼儿园和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向他们介绍从幼儿到小学生这一时期孩子会出现哪些心理、行为、适应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家长的注意,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来应付。
让家长尽早与学校教育达成统一阵线,使孩子尽快融入到校园生活中来。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
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
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
尊重残疾人。
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
不骂人,不打架。
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
考试不作弊。
7、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
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
8、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
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9、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10、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
参加活动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假。
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
课间活动有秩序。
12、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3、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14、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
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15、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
损坏公物要赔偿。
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公。
1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少先队员服从队的决议,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学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