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8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问题详解)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1先秦书法一、简述题1、为什么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已经具备了后世书法的诸要因素?结合图片进行具体的分析。
答:在甲骨文和金文的遗迹中,我们发现,这些最早的文字已经具备了书法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如刻画书法的笔画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结合排列上的章法美,以及在书写、刻画和铸造中诸因素所形成的风格美。
先秦时期已有了刀和毛笔等书刻工具,审美视觉中的刀味和笔味、金石气等均有体现。
2、西周早、中、晚期的金文在风格特征上有哪些变化?答:西周时期的金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西周前期的金文风格以朴茂凝重、瑰丽沉雄为主要特征,起收多不露锋,线条遒劲峻挺,时有肥厚用笔及点团状的华饰,整体上是线与块面结合的形式美。
西周中期金文风格典雅平和,这一时期的作品用笔柔和而酣畅,笔画圆浑,但装饰意味趋弱。
用笔意蕴增强,行款布局疏朗自如。
西周后期的金文趋于成熟,笔画趋于统一,字型更加自由,风格也呈多样化。
显示了大篆成熟时期的风格特征。
西周初期金文中肥瘦悬殊的笔画和呈方圆形状的团长块,在西周晚期基本鲨,笔画的形式美变得纯粹起来,文字向方整化、平直化的方向演化,风格上或简远或峻秀或浑穆或庄严,极为丰富,金文发展到西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对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各系文字的地域特色。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共分为五个大系:齐系、燕系、晋系、楚系和秦系文字。
A齐系文字的书风,结体上由方整变修长,由疏朗变秀丽,书法精劲谨严,结体上多有变化,逐渐摆脱了西周晚期书风的影响,而自成体系。
B燕系文字,结体疏朗,用笔流畅,字体婉转妩媚而不乏率真。
C晋系文字,早期的古茂典雅,承西周书风,中期的侯马盟书,落笔重而起笔轻,侧锋起笔,中锋收笔,结体生动自然,强烈的连笔意识,笔画的相互映带反映了篆书书写速度的加快。
晚期的晋系文字,结体修长,笔画纤细犀利,精劲富于装饰美。
《中国书法史》期末考试答案

《中国书法史》期末考试?新1(分数未知,不保证100%正确率)2016-05-0320:31:22一、单选题1以下不属于张怀瓘的着作是()。
A、《书估》B、《书仪》C、《历代名画记》D、《书断》我的答案:C2楷书主要包括()和魏碑。
A、宋楷B、明楷C、唐楷D、清楷我的答案:C3下列属于褚遂良的代表作是()。
A、《九成宫碑》B、《梦奠帖》C、《唐人书评》D、阴符经我的答案:D4“楷书四大家”中属于元朝的是()。
A、颜真卿B、赵孟頫C、柳公权D、欧阳询我的答案:B5《书史》是()的代表作。
A、米芾B、黄庭坚C、苏辙D、周越我的答案:A6米芾是()四大家影响最大的。
A、唐B、明C、清D、宋我的答案:D7()的特点是在行楷之间的一种书体。
A、《三坟记》B、《城隍庙碑记》C、《夏热帖》D、《韭花帖》我的答案:D8金文刻铸在()的表面。
A、刻石B、简牍帛书C、龟甲兽骨D、青铜器我的答案:D9王珉的《行书状》形容的是()之美。
A、楷书B、隶书C、草书D、行书我的答案:D10奚仲发明了()。
A、稼B、邢C、书D、车我的答案:D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句话出自()。
A、《法书要录》B、《书谱》C、《虞美人》D、《文字论》我的答案:C12以下不属于书法基本理论的是()。
A、本质论B、现象论C、技法论D、创作论我的答案:B13周宣王时期出现的着名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大方鼎B、四羊方尊C、毛公鼎D、龙虎尊我的答案:C14“自汉代以来,碑碣云起。
”这句话出自刘勰的哪部作品()。
A、《灭惑论》B、《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C、《文心雕龙》D、《神思》我的答案:C15下列哪个碑是出土在安阳。
()A、《草金碑》B、《史晨碑》C、《乙瑛碑》D、《张景碑》我的答案:D16商代后期的甲骨文主要是指A、二里岗甲骨文B、殷墟甲骨文C、大辛庄甲骨文D、西周甲骨文我的答案:B17下列哪个是对书法艺术的时代特征错误的概括。
中国书法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书法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商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2. 下列哪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赵孟頫答案:A3. “颜筋柳骨”中的“颜筋”指的是哪位书法家的书法风格?A. 颜真卿B. 柳公权C. 王羲之D. 赵孟頫答案:A4.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黄金时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5. “楷书四大家”是指以下哪四位书法家?A. 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B.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C. 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D.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________。
答案:《兰亭序》2. 楷书的四大基本笔画是横、竖、撇、________。
答案:捺3. 草书的特点是笔画________、结构简练。
答案:连绵4. 书法中的“墨分五色”是指浓、淡、干、湿、________。
答案:焦5.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风格以________著称。
答案:圆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时期,书法以甲骨文、金文为主;秦汉时期,出现了小篆和隶书;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行书和草书逐渐发展成熟;隋唐时期,书法达到了鼎盛,出现了许多书法大家。
2. 描述一下“颜筋柳骨”的书法特点。
答案:“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风格。
颜真卿的书法以厚重、刚健、有力著称,其笔画圆润而有力,结构严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柳公权的书法则以骨力遒劲、笔法刚劲、结构紧凑著称,其笔画瘦硬而有力,给人以清秀之感。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价值。
答案: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它体现了汉字的形体美和结构美;其次,书法的笔法、墨色、布局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再次,书法作品往往蕴含着书法家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最后,书法艺术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它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1先秦书法一、简述题1、为什么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已经具备了后世书法的诸要因素?结合图片进行具体的分析。
答:在甲骨文和金文的遗迹中,我们发现,这些最早的文字已经具备了书法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如刻画书法的笔画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结合排列上的章法美,以及在书写、刻画和铸造中诸因素所形成的风格美。
先秦时期已有了刀和毛笔等书刻工具,审美视觉中的刀味和笔味、金石气等均有体现。
2、西周早、中、晚期的金文在风格特征上有哪些变化?答:西周时期的金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西周前期的金文风格以朴茂凝重、瑰丽沉雄为主要特征,起收多不露锋,线条遒劲峻挺,时有肥厚用笔及点团状的华饰,整体上是线与块面结合的形式美。
西周中期金文风格典雅平和,这一时期的作品用笔柔和而酣畅,笔画圆浑,但装饰意味趋弱。
用笔意蕴增强,行款布局疏朗自如。
西周后期的金文趋于成熟,笔画趋于统一,字型更加自由,风格也呈多样化。
显示了大篆成熟时期的风格特征。
西周初期金文中肥瘦悬殊的笔画和呈方圆形状的团长块,在西周晚期基本鲨,笔画的形式美变得纯粹起来,文字向方整化、平直化的方向演化,风格上或简远或峻秀或浑穆或庄严,极为丰富,金文发展到西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对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各系文字的地域特色。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共分为五个大系:齐系、燕系、晋系、楚系和秦系文字。
A齐系文字的书风,结体上由方整变修长,由疏朗变秀丽,书法精劲谨严,结体上多有变化,逐渐摆脱了西周晚期书风的影响,而自成体系。
B燕系文字,结体疏朗,用笔流畅,字体婉转妩媚而不乏率真。
C晋系文字,早期的古茂典雅,承西周书风,中期的侯马盟书,落笔重而起笔轻,侧锋起笔,中锋收笔,结体生动自然,强烈的连笔意识,笔画的相互映带反映了篆书书写速度的加快。
晚期的晋系文字,结体修长,笔画纤细犀利,精劲富于装饰美。
中国书法史(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师范学院

中国书法史(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师范学院齐鲁师范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所谓(),是指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在不同发展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
A:文体 B:字体 C:书体 D:法体答案:字体2.在书法史的分期上,有两个主要的阶段。
其中,()是一部风格史。
A:书论史 B:书法史前期 C:书法史后期 D:书法史答案:书法史后期3.在书法史的分期上,有两个主要的阶段。
()主要涉及文字史观、字体演变及其书体和风格演进的发展脉络。
A:书法史后期 B:书法史 C:书法史前期 D:书论答案:书法史前期4.唐代孙过庭《书谱序》中提出:“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
”对这些书法观点的研究应分类为“书论研究“。
A:对 B:错答案:对5.讨论和研究魏晋时代王羲之的生平和书法代表作品《兰亭集序》,这属于“书法史”的范畴。
A:对 B:错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以下的文化传说中,被认为比较接近中国汉字的形成根源和过程——也就是“造字”相关的传说,是()。
A:仓颉造字说 B:起一成文说 C:结绳说 D:黄帝炎帝说答案:仓颉造字说;起一成文说;结绳说2.先秦至秦代出现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书法家,主要有以下()几位。
A:史籀B:李斯C:程邈D:钟繇答案:史籀;李斯;程邈3.1899年首先肯定带字甲骨片的价值,并开始加以搜求和研究的学者是()。
他被认为是“甲骨研究第一人”。
A:王国维 B:罗振玉 C:董作宾 D:王懿荣答案:王懿荣4.甲、金、篆、分(隶)、楷五体当中,归属“今文字”范畴的共有()种。
A:4B:1C:3D:2答案:15.甲骨文体现出中段坚实、两端方尖、整体平直利索的线条特征,是与书契工具和载体相关的。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又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器是用铜锡合金铸成的器物,它的外壁一般都有纹饰和图案,大约从商代中期开始,它的内壁上出现铭文,这种铭文被叫做()。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8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8明代书法1、简述台阁体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其代表书家有哪些?答明代的台阁体在洪武年间出现,到永乐年间达到高峰,到成化、弘治年间才逐渐消失。
风靡了一个世纪。
台阁体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中书舍人一职有着直接的关系。
中书舍人一职在唐代已设,属于中书省的正五品官员,掌管进奏参议表章之大事,洪武九年,朱元璋再设中书舍人一职,一改原来的性质,成为专门书写文书的七官员,并破例从布衣中直接选取能书者为之,代表书家有杜环、宋燧、詹希元、揭枢、朱芾等。
永乐时再废旧制,修订《永乐大典》,需要众多书吏,因而宫廷书家一时云集,如腾用亨,吴勤,程南云,沈度,沈粲。
其中以沈度的影响最大,学其书者遍及朝野,台阁体的盛行从沈度起,台阁体以楷书为主流,而衍及各种书体。
台阁体书法的形成不能不说是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台阁体书法的实用功能使它失去了书法艺术应有的丰富的内涵,缺乏艺术个性和情趣,台阁体虽格调近俗,但不同于清代的馆阁体的乌方光的那种死板。
尚见清秀之气,但是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显然是消极的。
2、吴门书派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一书派具有什么样的特质?他们书法的审美取向对明初的台阁体有怎样的突破?答明代初年,朱元璋团他的敌手张士诚曾经据吴,又因苏州地区经济发达,更有许多富可敌国的大户,故对苏州地区的文人和经济实行了钳制,成祖时,首都北迁,政治中心北移,到成化时,这种政治、经济上的钳制政策逐渐放松,文人书画家的创作变得自由起来。
明代中期的书法,逐渐从初期的台阁体迷雾中走出来,台阁体书法是为了应试的需要,而吴门书家则不受宫廷的束缚,创作显得自由,于是书法活动有中心,也由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转向商业经济繁荣的苏南地区,尤其集中在苏州一带,并以吴门书派的出现为标志。
苏南大都会苏州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经济富庶,商业繁荣,文人雅士聚集在此,书法家群体的地域集中在这个时期显得尤为突出。
吴门书派一时汇为巨流,成为明代史上最大的书法流派,打破了明代初期以来表面繁荣而实质虚空的书坛局面,成为明代中期书法的主流。
中国书法史试题

中国书法史试题
以下是关于中国书法史的试题及答案解析:
1. 中国书法的起源时间是什么时候它起源于哪个时期的文化
答案解析:中国书法起源于商周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221年之间。
它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2.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书法风格属于哪个时期,他创造了哪种书法字体
答案解析:王羲之属于东晋时期,他创造的书法字体是“兰亭序”,这是一种楷书字体,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3. 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哪个时期的人物,他的书法风格有哪些特点
答案解析:赵孟頫属于元代时期,他的书法风格注重笔画的流畅和节奏感,强调笔画的变化和气势,同时也注重用笔的韵律美和意境表达。
4. 中国书法有哪几种字体,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答案解析:中国书法中常见的字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篆书是印章文字,字形古朴、方正;隶书是秦汉时期的官方文书文字,字形工整、直线化;楷书是汉代后期至唐代时期的正式书法字体,字形端庄、秀丽;行书是楷书的草书形式,字形流畅、简练;草书是一种自由、潇洒的书法字体,常用于诗词书法和个人书信。
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美学风格。
5. 中国古代书法有哪些经典之作,它们分别有哪些特点
答案解析:中国古代书法中的经典之作包括《道德经》、《心经》、《兰亭序》、《东坡大字》等。
这些作品的字体风格和结构都非常优美,具有独特的笔法和意境表达,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峰。
其中,《兰亭序》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代表作,被誉为“舞笔千古伟业”的杰作,其笔墨意境和艺术价值都非常高。
2021《中国书法史》试题及答案精选

2021《中国书法史》试题及答案精选一、填空1.甲骨文是研究商代文字、历史、文化最重要的资料,也是早期书法的代表。
甲骨文多用刀刻成,有先书后刻和以刀为笔直接刻写两种形式。
2.西周前期金文代表作:《利簋》、《何尊》、《康侯簋》、《大盂鼎》等。
3、西周中期金文代表作:《大克鼎》、《询簋》、《墙盘》等。
4、西周晚期金文代表作:《(害夫)簋》、《散氏盘》、《毛公鼎》、《颂鼎》、《虢季子白盘》等。
5、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秦系文字代表有《秦公簋》和《石鼓文》。
6、学术界普遍认为《虢季子白盘》、《秦公钟》、《秦公簋》、《石鼓文》所用的文字为籀文,比较纯正地保留着西周文字的传统。
7、两汉时期的书法极为丰富,从大的类别上可分为金石铭刻类类(包括汉金文、碑刻、砖瓦铭文等)和墨迹类类(包括简牍、帛书等)两大类。
(金石铭刻类,墨迹类)8、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
9、东汉书论:壹的《非草书》反映了汉代草书发展热潮的真实情况。
崔瑗的《草书势》、蔡邕的《篆势》等,可视为古代书论的发轫之作。
10、汉代简牍有两大类型:江淮汉简和西北汉简,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11、江淮汉简的容多为古代典籍,如马王堆帛书《老子》、银雀山《膑兵法》等。
12、西汉晚期的汉简中的《神乌傅》为章草书,笔画中多有圆劲弧形,粗笔在简中时有出现。
13、在东汉篆书刻石中,最为称道的当推碑额上的篆书。
如《迁碑》碑额结字紧密,造型扁方,上下顾盼照应,寓动于静,寓圆于方,开合挪让富于变化,为汉碑篆额中具有装饰美的代表。
14、汉篆额在后世碑刻中影响深远,如魏《三体石经》、吴《天发神谶碑》及后世碑额、墓盖上的篆书悬针用笔和装饰化的方型篆书均源于此。
15、东汉的隶书碑刻按其风格可分三类:端庄平正、法度严谨一路的,挺拔流丽、清劲秀逸一路的,质朴高华、雄浑沉厚一路的。
16、端庄平正、法度严谨一路的碑刻有:《子游残石》、《乙瑛碑》、《景碑》、《西岳华山庙碑》、《史晨碑》、《熹平石经》、《王舍人碑》等。
中国书法史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分)1学习()的一个范本是《汲黯传》。
(1.0分)1.0分A、隶书B、行书C、小楷D、草书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2()不属于甲骨四堂。
(1.0分)1.0分A、刘鹗B、王国维C、郭沫若D、董作宾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3()这一书体的的特点是介于行楷之间。
(1.0分)1.0分A、《夏热帖》B、《三坟记》C、《城隍庙碑记》D、《韭花帖》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4下列不属于王羲之草书帖的是()。
(1.0分)1.0分A、《上虞帖》B、《寒切帖》C、《十七帖》D、《绛帖》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5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汉字文化圈。
()(1.0分)1.0分A、韩国日本C、阿富汗D、新加坡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6()是《古今书评》的作者。
(1.0分)1.0分A、袁昂B、王愔C、王僧虞D、虞和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7()不是甲骨文的发现者。
(1.0分)1.0分A、王襄B、罗振玉C、王懿荣D、孟广慧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句话出自()。
(1.0分)1.0分A、《法书要录》B、《书谱》C、《虞美人》D、《文字论》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9()是褚遂良的代表作()。
(1.0分)1.0分A、《唐人书评》B、《九成宫碑》C、《梦奠帖》阴符经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0“浓墨宰相,淡墨探花”指的是刘墉和()。
(1.0分)1.0分A、阮元B、邓石如C、何绍基D、王文治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1“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是()提出来的。
(1.0分)1.0分A、宋克B、张瑞图C、董其昌D、朴茂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2通常说的“三苏”不包括()。
(1.0分)1.0分A、苏轼B、苏洵C、苏过D、苏辙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3下列哪个是对书法艺术的时代特征错误的概括?()(1.0分)1.0分A、宋人尚意B、晋人尚韵C、唐人尚法D、清人尚姿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4下列哪个是对书法艺术的时代特征错误的概括。
《中国书法史》2020章节测试(附答案)

《中国书法史》2020章节测试(附答案)1.1书法艺术和书法习字1、【单选题】书法定义的要点不包括()A、表现方法B、书写工具C、表现对象D、书写人群答案:D2、【单选题】中国古代()的转写就是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
A、行书B、楷书C、草书D、隶书答案:C3、【单选题】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是()。
A、阿富汗B、韩国C、日本D、新加坡答案:A4、【判断题】从广义上讲,书写文字的方法就是书法。
()答案:√5、【判断题】概念内涵丰富了,外延也会随之扩大。
()答案:X1.2书法自觉和书法意义1、【单选题】()时期是书法艺术的自觉时期。
A、明朝B、唐朝C、西周答案:D2、【单选题】()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采用的文字。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汉隶答案:B3、【单选题】()早期的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是仰韶文化。
A、黄河中上游地区B、山东地区C、黄河中下游D、长江流域地区答案:A4、【判断题】书法的历史就是文字的历史()5、【判断题】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答案:√2.1仓颉说和伏羲说1、【单选题】奚仲发明了()A、书B、稼C、邢D、车答案:D2、【单选题】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源于图画说B、结绳记事说C、瓷器符号说D、八卦说3、【单选题】()是埃及最古老的文字。
A、圣书字B、楔形字C、表形字D、汉字答案:A4、【判断题】位列十三经之首的是《诗经》。
()答案:X5、【判断题】后稷被认为是西周人的祖先。
()答案:√2.2黄河上游文化说1、【单选题】()是南宋著名学者郑桥的作品。
A、《满江红》B、《题临安邸》C、《过零丁洋》D、《通志》答案:D2、【单选题】八卦由八种卦相来象征着天地八种不同性质的事物,而其中乾代表了()。
A、水B、地C、天D、火答案:C3、【单选题】()主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答案:A4、【判断题】一个民族、一个部落甚至是一个人都可以创造文字。
中国书法史答案

A、黄河中上游地区B、山东地区C、黄河中下游D、长江流域地区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窗体底端
3【单选题】()时期是书法艺术的自觉时期。窗体顶端
A、明朝B、唐朝C、西周D、魏晋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窗体底端
4【判断题】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象形表意:中国文字的起源
中国书法史答案
千年云章:中国书法史绪论
1.1书法艺术和书法习字
1【单选题】书法定义的要点不包括()窗体顶端
A、表现方法B、书写工具C、表现对象D、书写人群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窗体底端
2【单选题】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是()。窗体顶端
A、阿富汗B、韩国C、日本D、新加坡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窗体底端
2【单选题】()时期出现了印陶文。窗体顶端
A、西周B、战国C、春秋D、商朝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窗体底端
3【单选题】()是山东地区的代表文化。窗体顶端
A、半坡文化B、仰韶文化C、河姆渡文化D、龙山文化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窗体底端
4【判断题】早期文字的形成是写出来的。()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窗体底端
3【判断题】文字是用于记录语言的一种工具。()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判断题】一个民族、一个部落甚至是一个人都可以创造文字。()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2.3
1【单选题】丁公陶文是在()被发现的。窗体顶端
A、山东地区B、河北地区C、东北地区D、河南地区
中国书法史(8)

• 書法史稱乾隆以前為"帖學期",其後為"碑學期"。 學帖之習由來已久,至清,康熙好董其昌書法而乾 隆好趙孟頫,上行下效,帖學之風熾熱矣。初有帖 學"四大家"(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何焯), 後有張照以及"翁、劉、梁、王"(翁方綱、劉墉、 梁同書、王文治),雖功力不輸,但無甚建樹,尤 其因科舉書法講究"黑、圓、光",遂形成所謂"館閣 體"。
石濤(1641~約1707)
• 俗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明藩靖江王朱守謙 後裔,朱亨嘉子。1645年後削髮為僧,法名原濟, 一作元濟。小字阿長,字石濤,號大滌子、小乘客、 清湘遺人、瞎尊者、零丁老人、苦瓜和尚等。書法 工分隸,並擅詩文。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 初四高僧”。擅花卉、蔬果、蘭竹,兼工人物,尤 善山水。其畫力主“搜盡奇峰打草稿”,一反當時 仿古之風,其畫構圖新奇,筆墨雄健縱姿,淋漓酣 暢,於氣勢豪放中寓靜穆之氣,面目獨具。石濤是 明清時期最富有創造性的傑出畫家之一,在繪畫藝 術上有獨特貢獻,成為清代的繪畫大師。
劉墉(1719——1804)
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官至東 閣大學士,他的書法以行書著稱,用筆濃 厚,而內含骨力。人稱“濃墨宰相”。
王文治(1730—1802)
• 清代官吏、詩人、書法家。字禹卿,號夢樓,江 蘇丹徒人。曾隨翰林侍讀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 五年進士,授編修,擢侍讀,官至雲南臨安知府。 罷歸,自此無意仕進。工書法,以風韻勝。年未 五十,即究心佛學。有《夢樓詩集》、《快雨堂 題跋》。
何绍基(1799—1873)
• 阮元门生。书从颜真卿出,生动圆熟。继邓石 如后,极力推崇碑学。主张“书家须自立门户”。 执笔用回腕法。这种执笔法远离正常生理习惯, 故每次写字须“通身力到”,每次写完“汗湿襦 衣”。别有趣味。
智慧树答案中国书法史(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1.所谓(),是指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在不同发展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
答案:字体2.在书法史的分期上,有两个主要的阶段。
其中,()是一部风格史。
答案:书法史后期3.在书法史的分期上,有两个主要的阶段。
()主要涉及文字史观、字体演变及其书体和风格演进的发展脉络。
答案:书法史前期4.唐代孙过庭《书谱序》中提出:“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
”对这些书法观点的研究应分类为“书论研究“。
答案:对5.讨论和研究魏晋时代王羲之的生平和书法代表作品《兰亭集序》,这属于“书法史”的范畴。
答案:对第一章1.以下的文化传说中,被认为比较接近中国汉字的形成根源和过程——也就是“造字”相关的传说,是()。
答案:结绳说;起一成文说;仓颉造字说2.先秦至秦代出现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书法家,主要有以下()几位。
答案:程邈;史籀;李斯3.1899年首先肯定带字甲骨片的价值,并开始加以搜求和研究的学者是()。
他被认为是“甲骨研究第一人”。
答案:王懿荣4.甲、金、篆、分(隶)、楷五体当中,归属“今文字”范畴的共有()种。
答案:15.甲骨文体现出中段坚实、两端方尖、整体平直利索的线条特征,是与书契工具和载体相关的。
答案:对第二章1.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又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器是用铜锡合金铸成的器物,它的外壁一般都有纹饰和图案,大约从商代中期开始,它的内壁上出现铭文,这种铭文被叫做()。
答案:金文2.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其铭文字体造型精炼、通篇清丽流畅。
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与东周后期战国吴楚文存在着相似之处。
答案:虢季子白盘3.以下对金文大篆线条的描述中,与其不符的是()。
答案:中段坚实、两端尖锐;;换向处方折犀利,棱角分明。
4.以下青铜器铭文作品中,属于楚系的有()。
答案:《王子午鼎》;《越王勾践剑》5.以下青铜器铭文作品中,属于齐系的有()。
答案:《陈曼簠》;《中山王三器》第三章1.“书同文”是秦代统一法度量则的一个重要内容。
书法史填空题(附答案版)(1)

中国书法史填空题整理第一章先秦书法2、许慎指出汉字是对自然万物的象形和源于指事符号,近年来出土的实物也进一步证明了许氏关于汉字源于____及____的论断。
(原始图画、刻画符号)5、中国书法至少已有____年以上的历史。
(3500)6、先秦时已有了刀和毛笔等书写工具,审美视觉中的“___”、“____”、“____”等范畴均源于此。
(刀味、笔味、金石味)7、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我们都称其为“____”。
(大篆)8、从商到秦统一,汉字的演变表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一、汉字的起源1、中国书法是以____为载体的特有艺术。
(汉字)二、殷商时期的书法3、甲骨文又称“____”、“____”、“____”等。
现出土累积约15万片,单字总数有____多个,目前可识____多个。
(龟甲文字、卜辞、殷墟书契,4600,1000)5、甲骨文多用刀刻成,有____和____两种形式。
(先书后刻、以刀为笔直接刻写)7、在青铜器上铸铭文,从商代中后期开始流行,到周代达到高峰。
秦称铜为金,故把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____,后人又称“____”。
青铜器又称“彝器”,其铸刻文字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凹入的阴文,称为“____”;一种是凸出的阳文,称为“____”,故青铜器铭文又称“____”、“____”。
(金文,钟鼎文,款,识,彝器款识,钟鼎款识)三、西周时期的金文1、西周金文数量极多,是历史上青铜铭文的____时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兴盛)三、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法1、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系文字书风:____、____、____、____、____。
(齐系、燕系、晋系、楚系、秦系)2、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晋系文字最典型的是《____》,其风格与同时期的金文不同,强烈的连笔意识、笔画的相互映带反映了篆书书写速度的加快,可视为这一时期“草篆”的典型作品。
(《侯马盟书》)3、楚系文字中越国《____》的铭文以鸟虫加以组合变形,结体精严,疏密变化有致,富于装饰性,习惯上称其为“____”。
中国书法史习题-南京艺术学院

第一章先秦书法1、____、____和____等原始文化时期的陶器上所存留的刻画象形符号,对认识、了解早期文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2、许慎指出汉字是对自然万物的象形和源于指事符号,近年来出土的实物也进一步证明了许氏关于汉字源于____及____的论断。
(原始图画、刻画符号)3、文字学家一般认为,汉字大约形成于____,____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字体系。
(夏代,夏商之际)4、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学术界公认是商代中后期的____和____。
(甲骨文,金文)5、中国书法至少已有____年以上的历史。
(3500)6、先秦时已有了刀和毛笔等书写工具,审美视觉中的“___”、“____”、“____”等范畴均源于此。
(刀味、笔味、金石味)7、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我们都称其为“____”。
(大篆)8、从商到秦统一,汉字的演变表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____和____的嬗变之中。
(书体、字形)一、汉字的起源1、中国书法是以____为载体的特有艺术。
(汉字)2、古代人们为了帮助记忆和交际,发明了结绳、刻契和原始图画。
其中____是象形文字的前身或来源。
(原始图画)3、文字是人们在长期的____中逐渐创造并完善起来的。
(社会实践)4、战国时期有仓颉造字说。
荀子在《____》中否定仓颉造字说,认为仓颉是整理文字的人。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重新肯定仓颉造字说。
清末学者____发挥了荀子说,不但肯定仓颉只是第一个整理文字的人,并指出文字是____创造的唯物观点,推翻了长期以来的仓颉造字说。
(《解蔽篇》,章炳麟,群众)5、汉字的萌芽,可以上溯到距今约____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8000)6、从考古材料我们可以认识到:贾湖文化的刻符——仰韶文化陶器刻画——____是一脉相承的。
(殷墟甲骨文)7、结绳、刻契等实物记事到陶器上等拟物体形象的符号,都揭示了汉字创造的两大基本途径:____和____,从而勾勒出汉字由____阶段、原始文字阶段到____的发展脉络。
中国书法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北师范大学

中国书法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商周时期和秦代是甘肃书法发展的()。
A:第二个高峰期 B:篆书演变期 C:过渡期 D:第一个高峰期答案:篆书演变期2.甘肃书法文献非常丰富,主要包括()。
A:简牍帛书 B:墓志碑铭 C:敦煌遗书 D:摩崖石刻答案:简牍帛书;墓志碑铭;敦煌遗书;摩崖石刻3.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共同证明,甘肃不仅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而且也是汉字和书法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A:对 B:错答案:对4.汉字的起源即书法的起源,刻画符号是“先文字”形态,也是“书法始祖”形态。
()A:对 B:错答案:对5.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刻画符号是距今约8000年的河南舞阳龟甲刻画符号,而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彩陶刻画符号距今有7300年至7800年;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彩陶刻画符号距今也有5000多年的历史。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自东汉时期,作为统治者“举孝廉”政策的产物,“碑碣云起”,“刻石颂德,遍于郡邑,风气极盛。
”至()时代,达到了两汉以来的鼎盛时期。
A:武帝 B:曹魏 C:魏晋南北朝 D:桓帝、灵帝答案:桓帝、灵帝2.甘肃出土的吉金书法资料较多,最早的见商代()。
A:父辛铜鬲 B:亚母铜鬲 C:鸟祖癸铜爵 D:父丁铜角答案:父辛铜鬲;亚母铜鬲;鸟祖癸铜爵;父丁铜角3.自平王东迁,周王室的统治走向衰落,“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鼎盛局面一去不返,体现在文化思想上,就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文字发展上,各诸侯国虽以西周《史籀篇》为基础,但又显示出各自的地域特色。
()A:错 B:对答案:对4.秦国早期书法的发展受其历史和地域因素的影响,始终以《史籀篇》为基础,沿着西周金文发展趋势稳步行进,保持着汉字发展的主流方向。
篆书(金文)在用笔上追求圆转和等宽的点画模式,在结构上强化整齐和对称的原则。
()A:对 B:错答案:对5.西周中期,金文已经朝着笔画垂引的方向发展,至战国中后期,秦文正体已经具有小篆的形态,秦代小篆正是对这种发展趋势的强化和规范,这是秦国文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书法史》章节测试答案

《中国书法史》章节测试答案1.1书法艺术和书法习字1、【单选题】书法定义的要点不包括()A、表现方法B、书写工具C、表现对象D、书写人群答案:D2、【单选题】中国古代()的转写就是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
A、行书B、楷书C、草书D、隶书答案:C3、【单选题】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是()。
A、阿富汗B、韩国C、日本D、新加坡答案:A4、【判断题】从广义上讲,书写文字的方法就是书法。
()答案:√5、【判断题】概念内涵丰富了,外延也会随之扩大。
()答案:X1.2书法自觉和书法意义1、【单选题】()时期是书法艺术的自觉时期。
A、明朝B、唐朝C、西周D、魏晋答案:D2、【单选题】()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采用的文字。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汉隶答案:B3、【单选题】()早期的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是仰韶文化。
A、黄河中上游地区B、山东地区C、黄河中下游D、长江流域地区答案:A4、【判断题】书法的历史就是文字的历史()答案:X5、【判断题】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答案:√2.1仓颉说和伏羲说1、【单选题】奚仲发明了()A、书B、稼C、邢D、车答案:D2、【单选题】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源于图画说B、结绳记事说C、瓷器符号说D、八卦说答案:C3、【单选题】()是埃及最古老的文字。
A、圣书字B、楔形字C、表形字D、汉字答案:A4、【判断题】位列十三经之首的是《诗经》。
()答案:X5、【判断题】后稷被认为是西周人的祖先。
()答案:√2.2黄河上游文化说1、【单选题】()是南宋著名学者郑桥的作品。
A、《满江红》B、《题临安邸》C、《过零丁洋》D、《通志》答案:D2、【单选题】八卦由八种卦相来象征着天地八种不同性质的事物,而其中乾代表了()。
A、水B、地C、天D、火答案:C3、【单选题】()主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答案:A4、【判断题】一个民族、一个部落甚至是一个人都可以创造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书法史》  (习题与答案)8
明代书法
1、简述台阁体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其代表书家有哪些?答明代的台阁体在洪武年间出现,到永乐年间达到高峰,到成化、弘治年间才逐渐消失。
风靡了一个世纪。
台阁体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中书舍人一职有着直接的关系。
中书舍人一职在唐代已设,属于中书省的正五品官员,掌管进奏参议表章之大事,洪武九年,朱元璋再设中书舍人一职,一改原来的性质,成为专门书写文书的七官员,并破例从布衣中直接选取能书者为之,代表书家有杜环、宋燧、詹希元、揭枢、朱芾等。
永乐时再废旧制,修订《永乐大典》,需要
众多书吏,因而宫廷书家一时云集,如腾用亨,吴勤,程南云,沈度,沈粲。
其中以沈度的影响最大,学其书者遍及朝野,台阁体的盛行从沈度起,台阁体以楷书为主流,而衍及各种书体。
台阁体书法的形成不能不说是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台阁体书法的实用功能使它失去了书法艺术应有的丰富的内涵,缺乏艺术个性和情趣,台阁体虽格调近俗,但不同于清代的馆阁体的乌方光的那种死板。
尚见清秀之气,但是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显然是消极的。
2、吴门书派是在怎样的历
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一书派具有什么样的特质?他们
书法的审美取向对明初的台阁体有怎样的突破?
答明代初年,朱元璋团他的敌手张士诚曾经据吴,又因苏州地区经济发达,更有许多富可敌国的大户,故对苏州地区的文人和经济实行了钳制,成祖时,首都北迁,政治中心北移,到成化时,这种政治、经济上的钳制政策逐渐放松,文人书画家的创作变得自由起来。
明代中期的书法,逐渐从初期的台阁体迷雾中走出来,台阁体书法是为了应试的需要,而吴门书家则不受宫廷的束缚,创作显得自由,于是书法活动有中心,也由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转向商业经济繁荣的苏南地区,尤其集中在苏州一带,并以吴门书派的出现为标志。
苏南大都会苏州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经济富庶,商业繁荣,文人雅士聚集在此,书法家群体的地域集中在这个时期显得尤为突出。
吴门书派一时汇为巨流,成为明代史上最大的书法流派,打破了明代初期以来表面繁荣而实质虚空的书坛局面,成为明代中期书法的主流。
这些书家,能名摆脱台阁体的束缚,摒弃学习时人而直追唐宋,并提倡发扬个性,自立门户。
他们的书法思想和书法实践对吴门书派的形成起着直接的先导作用。
3、阐述吴门书派代表书家的书风。
答吴门书派的代表人物是祝允明、文征明、陈淳、王
宠。
祝允明真、行、草诸体皆能,尤以小楷和狂草两极最为擅长,他的小楷精致典雅,深得晋人之法,又时出已意。
其草书为明代第一手,草书洋溢着自己的激情和才华,善于用点,飞动跳跃,与缠绕的笔画有对比之趣,随性情所至但不失法度。
体现了强烈的个性意识。
文征明篆隶楷行草各体皆擅,小楷以法钟王,早期小楷作品受赵孟俯的影响,50岁后,小楷渐入境,成为卓有成就的大家。
陈淳,书法成就在草书上,后人评价极高,笔气纵横,天真烂漫,近乎狂放的草书对晚明个性思想解放影响下的浪漫书风有着先导作用。
王宠的小楷是继文征明之后的又一圣手,他的小楷,富有晋韵,丰富多变的用笔,平中见奇的结体,疏朗有致的章法,和高古旷逸的气息,显露出自然的审美情趣。
4、云间书派是怎么形成的?作为地域流派的构成,它与吴门书派有什么不同?
答
云间,古代又称松江,华亭。
今属于上海。
云间书派又称华亭书派。
董其昌将有关云间籍的若干书家串在一起,这些书家本来没有多少师承关系和整体联系,所以云间派只能是一
个松散的地域群体。
待董其昌推出莫如忠、莫云卿父子后,云间书派才算真正形成,如果将陆深、莫氏父子看作云间派的先导的话,其核心正是董其昌本人,而真正能与吴门书家抗衡者,仅董其昌一人,此时吴门书派己成渐衰趋势,于是云间派的兴起正好取而代之。
万历年间以董其昌为核心的云间书派,虽然多有追随者,但能与董其昌比肩者几乎没有。
董其昌的好友陈继儒虽然名满天下,但书艺毕竟不行,不久云间书派就被明末个性解放思想影响下的浪漫书风的声浪
所掩。
清代的云间派实际是董华亭派了。
5、晚明个性思想解放对书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晚明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禅宗思想的流行,泰州学派的崛起,个性思想渗透到哲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层面,使明初朱程理论及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思想受到冲击。
在这个思潮中,以徐渭、李贽、汤显祖、公安三袁为代表,掀起了个性解放的浪漫狂潮。
徐渭的天成、李贽的童心、汤显祖的唯情、三袁的性灵、董其昌的率意,都强烈在表现出对人的主体精神的宏扬,于是书法界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个性解放思想的书家,他们的作品与明代中期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审美观念的差异令人叹为观止。
徐渭的狂放和董其昌的平淡都是这一状态下的产物。
从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的书法作品来看,既能看到个性解放
的思想倾泻,又能感受到深幽孤峭的内倾情感的流露。
6
为什么说董其昌是晚明个性思想解放下的代表书家?并阐
述其以禅喻书论。
答在明代晚期的中国书法史上,董其昌是一位卓有成效的大家,他的文人画观点与南北宗论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在书法史上,他开宗立派,构建云间派,在吴门走向式微之际,使得苏南书坛再度复苏,为中国书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影响极其深远。
董其昌在少年时,就在寻求突破旧传统势力的束缚,从陈陈相因的营磊中解脱出来,他善于学习古人,在书法创作中极其流行笔法、墨法、结字与章法。
以禅喻书是董其昌书学思想的核心,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淡说,淡是其书法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一种人格精神的表现,一种性情的反映。
其二是熟后求生说,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
崇尚自然天趣,追求平淡。
其三是顿悟说,这是董氏将禅意融入书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他多次阐述顿悟在书法审美中的意义。
在书法上的南北宗思想,只是并未阐述,因为他在书法上推重平淡天真与绘画上的南宗的审美趣向是一致的。
董氏还第一次提出了“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的书法史观,成为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后经冯班、梁
献等演绎,影响深远。
7、试述徐渭的书法风格特征及其思想根源。
答徐渭的书法以奔放狂肆的书风使得晚明书坛如梦得醒。
徐渭的书法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思想来源是王阳明左派一脉,他强调始于学终于天成,对宋人的书法有所偏爱,他对苏黄米蔡均有独到的见解,可见其追求已意的同时,并不是一个放弃传统的人,而是要求在临帖时,时时露笔意者始称高手,他的书法虽然点画狼籍,但不失书法规则。
他的书法主要成就在行草书,长于写大幅巨制,用笔沉稳,节律跌宕,行间茂密,似急风骤雨,加上破锋、露锋、涩笔的交叉运用,使得作品丰富多元。
从徐渭的书法作品来看,活精神是其书学思想的精髓,反对因袭古人而无已意的观点,也正是在追求为种鲜活的创造精神。
8、王铎作为晚明个性思想解放思潮下的代表书家,你怎样理解他的书法作品中的个性特质与复古思想的对立统一?
答王铎一生极重临写《淳化阁帖》,多次放大临写,既为临作,又为创作,他以古人笔法运自我情感。
一生崇古、信古、仿古、复古,并在晚明个性思想解放影响下,充满革新精神。
王铎的书法在重视前人笔法的基础上尤其重视作品中的势。
因前人作品较小,而大幅巨制是明代中后期的时代
特征,王铎善于将其拓大,且不失精微。
其结字的欹侧多变和章法的腾掷激荡,均因势而生,造成一种风樯阵马的气势。
此外,他还善于用墨,浓墨、渴墨的交替运用使得作品燥润相生,有时也运用涨墨,这些墨法有运用,克服了刻帖的局限,给作品平添了酣畅之气。
更赋于作品以一种新的精神内涵,在形式上对前人的审美定式有了较大的突破,与同期的晚明书家拉开开了距离,王铎的出现,为晚明的书法增添了灿烂的一笔,同时他也创造性的继承了二王及米芾书风,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入古出新的又一典范。
9、从书法作品的样式上看,明代较前代有哪些发展?
答明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样式成熟期,明代以前,书法的样式主要是翰札,手卷、团扇、条幅等,而明代除此以外又平添了折扇、长卷、中堂等。
晚明还出现了对联,样式不断丰富,到此书法上的样式大体具备。
宋代的书法虽然已有装裱的悬挂欣赏,但没有形成风气。
由于明代欣赏的方式以挂在墙上为主,大幅的巨制成这这一时期的书法创作的重要特征。
视觉方式的改变,增添了书法的形式美。
10明代的书法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一、明代初期的书风是元代书风的延续。
二、台阁体的盛行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
的阻碍作用。
三、明代的刻帖之风是继宋代之后的又一高潮,为帖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书法家群体的地域集中为明代中、后期书坛的显著特征,同时承接元人的风气,书画结合的现象愈加紧密。
五、明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样式成熟期。
六、晚明个性思想解放对书法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晚明书坛异军突起,这是继元代之后回归晋唐书风之后,书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的变革。
七、明代的书论由于明代各个时期的社会思潮的变化,而导致出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