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习题答案
会计学8章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财务成果的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营业外收入的是()。
A.销售原材料取得的收入B.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C.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D.出租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2.在下列项中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是()。
A.销售原材料的成本B.租出固定资产折旧C.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D.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3.自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应()。
A.计入管理费用B.计入营业外支出C.冲减税后利润D.计入其他业务成本4.企业支付的公益性、救济性捐赠应在()账户中列支。
A.“主营业务成本”B.“其他业务成本”C.“投资收益”D.“营业外支出”5.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基数称为纳税所得,它与利润总额的关系是()。
A.等于利润总额B.与利润总额无关系C.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按税法规定进行调整计算求得D.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上年未分配利润6. “利润分配”账户在年终结账后出现借方余额,表示()。
A.未分配的利润额B.未弥补的亏损额C.已分配的利润额D.已实现的利润总额7.计算出应交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是()。
A.借:所得税费用B.借:所得税费用贷:利润分配贷:本年利润C.借:所得税费用D.借: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贷:所得税费用8.公司按实现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账务处理是()。
A.借:利润分配B.借:本年利润贷: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C.借:盈余公积D.借: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贷:本年利润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能够用于计算营业利润的是()。
A.营业收入B.营业成本C.投资收益D.资产减值损失E.三项期间费用2.下述总账科目,采用账结法在月末转账后无余额的是()。
A.主营业务收入B.营业外收入C.投资收益D.管理费用E.本年利润3.下列总账年终结转后无余额的是()。
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投资收益D.本年利润E.利润分配4. 利润总额主要由()构成。
A.主营业务收入B.营业利润C.投资收益D.营业外收入E.营业外支出5.下列账户中能与“利润分配”账户产生对应关系的是( )。
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题一、判断题1、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是指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的视在功率。
×2、变压器接负载后,主磁通是由一次侧和二次侧电流共同产生的。
√3、负载变化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4、电源电压变化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5、变压器空载和负载时,主磁通基本保持不变。
√6、变压器可以用来进行频率变换。
×7、变压器可以用来进行功率变换。
×8、自耦变压器的电压比越大,共用绕组中的电流越小。
×9、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线径较一次侧绕组粗。
×11、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线径较一次侧绕组粗。
×10、由于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基本不变,所以变压器的铜耗称为不变损耗。
×二、选择题1、对于电阻性和电感性负载,当变压器副边电流增加时,副边电压将( b )。
(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2、变压器对( c )的变换不起作用(a)电压(b)电流(c)功率(d)阻抗3、变压器是通过( a )磁通进行能量传递的。
(a)主(b)一次侧漏(c)二次侧漏(d)一次、二次侧漏4、一台电压比为2的单相变压器,二次侧接有8Ω的负载;若从一次侧看,其负载为( d )Ω。
(a)4 (b)8 (c)16 (d)325、变压器的负载变化时,其( c )基本不变。
(a)输出功率(b)输入功率(c)励磁电流(d)输入电流6、变压器电源电压升高,空载时其励磁电流( b )。
(a)略有增大(b)增大较多(c)基本不变(d)反而减小7、变压器的同名端与绕组的(c )有关。
A、电压(b)电流(c)绕向(d)匝数8、工作时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不能(b);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不能()。
(a)短路;短路(b)短路;开路(c)开路;短路(d)开路;开路9、自耦变压器的共用绕组导体流过的电流( a )。
(a)较大(b)较小(c)为一次二次边电流之和(d)等于负载电流10、变压器的铁损耗称为“不变损耗”,是因为铁损耗不随( a )而变化。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1. 选择题(1) 以下属于力的性质是: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面积答案:A、B、C(2) 能够使物体发生位移的只有: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和悬挂力D. 正确答案全部都对答案:C(3) 法拉第一定律指出的是:A.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答案:C2. 填空题(1) 一个力从右往左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左往右(2) 一个力从上往下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下往上(3) 一个物体受到A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如果力A的大小不变,改变作用方向,则产生的加速度为______。
答案:-a3. 解答题(1) 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解答: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大小表示力的强弱程度,方向表示力作用的直线方向,作用点表示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2) 什么是合力?如何求合力?解答:合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共同效果。
求合力的方法是将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按照大小和方向合成,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图示法来求解。
(3)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并用实例说明其应用。
解答: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动一张光滑的桌子上的书时,如果力的大小和方向适当,书就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这说明物体在没有外力干扰时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总结: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主要涉及力的性质和作用、法拉第一定律等内容。
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解答题展开思考和拓展。
第8章习题答案

第八章多态1.单选题(1).下列关于运算符重载的描述中,( D )是正确的。
(A) 可以改变参与运算的操作数个数 (B) 可以改变运算符原来的优先级(C) 可以改变运算符原来的结合性(D) 不能改变原运算符的语义(2).下列函数中,不能重载运算符的函数是( b )。
(A) 成员函数(B) 构造函数(C) 普通函数 (D) 友员函数(3).要求用成员函数重载的运算符是( A )。
(A) =(B) == (C) <= (D) ++(4).要求用友员函数重载的运算符是( C )。
(A) = (B) [] (C) <<(D) ()(5).在C++中,要实现动态联编,必须使用( D )调用虚函数。
(A) 类名(B) 派生类指针(C) 对象名(D) 基类指针(6).下列函数中,不能说明为虚函数的是( C )。
(A) 私有成员函数(B) 公有成员函数(C) 构造函数(D) 析构函数(7).在派生类中,重载一个虚函数时,要求函数名、参数的个数、参数的类型、参数的顺序和函数的返回值( A )。
(A) 相同(B)不同(C) 相容(D) 部分相同(8).C++中,根据(D )识别类层次中不同类定义的虚函数版本。
(A) 参数个数(B) 参数类型(C) 函数名(D) this指针类型(9).虚析构函数的作用是(C )。
(A) 虚基类必须定义虚析构函数(B) 类对象作用域结束时释放资源(C)delete动态对象时释放资源(D) 无意义(10).下面函数原型中,( B )声明了fun为纯虚函数。
(A) void fun()=0; (B) virtual void fun()=0;(C) virtual void fun(); (D) virtual void fun(){ };(11).若一个类中含有纯虚函数,则该类称为( C )。
(A) 基类(B)纯基类(C) 抽象类(D) 派生类(12).假设Aclass为抽象类,下列正确的说明语句是( B )。
财务管理 第八章练习题答案

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超额累积利润约束的含义。
对于股份公司而言,由于投资者接受股利缴纳的所得税要高于进行股票交易的资本利得所交纳的税金。
因此许多公司可以通过积累利润使股价上涨方式来帮助股东避税。
2、答案:C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股票股利的含义及股票获利率的计算。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数=110000(股),每股股利=275000/110000=2.5,股票获利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2.5/25=10%。
3、答案:A解析:留存收益=300×40%=120(万元),股利分配=500-120=380(万元)。
4、答案:C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股票股利的特点。
发放股票股利对资产、负债均没有影响,只是所有者权益内部的此增彼减,即股本和资本公积增加,未分配利润减少。
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对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产生影响,但会发生资金在各股东权益项目间的再分配。
5、答案:B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的优点。
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有利于稳定公司股票价格,从而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6、答案:A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点。
固定股利政策是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固定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
该政策的优势在于: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着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
该政策的缺点在于:股利的支付与盈余相脱节,当盈余较低时仍要支付固定的股利,这可能导致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
其他几种股利政策都与公司的盈余密切相关。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要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所以,在该政策下股利的支付与公司盈余是有联系的;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把股利和公司盈余紧密配合,但对稳定股价不利;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也是公司根据每年盈余情况来调整其股利的一种政策。
第八章参考答案

第八章参考答案自测题课堂讨论题一、点石成金的神话远翔公司持有海路公司45%的股份,并有权提名和选举海路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远翔公司对该项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由于海路公司经营不力,连年亏损,已出现了严重的资不抵债现象。
2006年底海路公司的净资产为-1.68亿元,远翔公司按45%的持股比例将在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余额调整为-7650万元。
2007年2月,远翔公司将对海路公司的控制股权全部协议转出,转让价格1元。
飞翔公司因此在账面形成76500001(1-(-76500000))元的投资收益,创造了点石成金的神话。
【讨论问题】远翔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合理合法?存在什么问题?建议的分析思路:“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十一条规定,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因此,远翔公司按45%的持股比例将在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余额调整为-7650万元的做法违背了会计准则的规定。
二、为什么一样的资金得到的回报不同?宏泰公司使用现金1000万和部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千江公司投资,投出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400万元,合计初始投资成本2400万元,占千江公司股本的30%。
投资日千江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500万元。
宏泰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项投资。
一年后,千江公司宣布盈利750万元,资本收益率10%:宏泰公司因此确认225万元(750×30%)的投资收益。
但是相对于其2400万的初始投资成本而言,投资收益率仅为9.375%,低于千江公司的资本收益率10%。
然而,宏泰公司的财务经理还提出,公司确认的225万的投资收益中还应扣除一部分投资成本摊销额,扣除后投资收益率会再次降低。
宏泰公司的总经理对此感到不理解,为什么一样的资金得到的回报不同?【讨论问题】如果你是宏泰公司的财务经理,你如何向总经理解释这个问题?建议分析思路:考虑宏泰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千江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第08章--复杂反应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 复杂反应动力学8-1.对于平行反应 CB A 21−→−−→−k k ┤,设E a 、E 1、E 2分别为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两个平行反应的活化能,证明存在以下关系式:E a = (k 1E 1 + k 2E 2)/(k 1 + k 2) 。
证明: 总速率: - d[A]/d t = k 1[A] + k 2[A] = (k 1 + k 2)[A] = k '[A]其中 k ' = k 1 + k 2 = Ae x p(-E '/RT ), ∵2'd 'ln d RTE T k = 又∵Tk k k k T k k T k d )d(1d )dln(d 'ln d 212121+⋅+=+=⎪⎪⎭⎫⎝⎛+⨯+=⎪⎭⎫ ⎝⎛+⨯+=T k k k T k k k k k T k T kk k d d d d 1d d d d 1222111212121⎪⎭⎫ ⎝⎛+⨯+=⎪⎭⎫ ⎝⎛+⨯+=222211212211211d ln d d ln d 1RT E k RT E k k k T k k T k k k k21221121k k E k E k RT ++⨯=所以 212211'k k E k E k E ++=8-2.醋酸高温裂解制乙烯酮,副反应生成甲烷 CH 3COOH —k 1→CH 2=CO +H 2O CH 3COOH —k 2→CH 4+CO 2已知在1189k 时k 1=4.65s -1,k 2=3.74s -1。
试计算: (1)99%醋酸反应需要的时间;(2)在1189 K 时,乙烯酮的最高效率? 如何提高选则性? 解: A B C t =0 a 0 0 t =t x y z(1) ln(a /x )=(k 1+k 2)t x =(1-0.99)a =0.01at =[ln(a /0.01a )]/(k 1+k 2) =(ln100)/(4.65+3.74)=0.5489s (2) y /z =k 1/k 2=4.65/3.74=1.243 z =0.4414a 解得 :y +z =a -x =0.99a y =0.5486a收率,就是产率=产品量/转化反应物量=0.5486a /0.99a =55.42%由于k 1与k 2 相差不大,说明两者解离能相差不大,改变温度效果不好。
第8章习题答案(孙丽华)

4
3
体。由 n 10 和 a l 2 查表 9-7 得 0 .66 ,则钢管根数为
n
0.9 R E (1)
R E ( man)
0.9 45 11.26 0.66 5.45
考虑到接地体的均匀对称布置,最后确定选用 12 根直径 50mm、长 2.5m 的钢管作接地体,并 用 40×4mm2 的扁钢连接,呈环形布置。
可见,该避雷针不能保护这座建筑物。 8-13 某电气设备需进行接地, 可利用的自然接地体电阻为 15Ω, 而接地电阻要求不得大于 4Ω。
试选择垂直埋地的钢管和连接扁钢。已知接地处的土壤电阻率为 150 Ω m。 解:需要装设的人工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为
R E ( ma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 E ( nat ) R E R E ( nat ) R E
答:变电所内的设备和建筑物必须有完善的直击雷防护装置,通常采用独立避雷针或避雷线; 对于雷电侵入波的过电压保护是利用阀型避雷器以及与阀型避雷器相配合的进线段保护。 8-5 什么叫接地?什么叫接地装置?电气上的“地”是什么意义?什么叫对地电压?什么叫接
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答:电气设备的某部分与大地之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接地体与接地线的总和,称 为接地装置。 电气上的“地”是指在距接地体 20m 以外电位等于零的地方。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如接地的
答:总等电位联结是在建筑物进线处,将 PE 线或 PEN 线与电气装置接地干线、建筑物内的各 种金属管道(如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以及建筑物的金属构件等,都接向总等电位连 接端子板,使他们都具有基本相等的电位;局部等电位联结又称辅助等电位联结,是在远离总等电 位联结处、非常潮湿、有腐蚀性物质、触电危险性大的局部范围内进行的等电位联结,以作为总等 电位联结的一种补充。 采取等电位联结后,可以降低接触电压,保障人身安全。 8-9 什么叫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我国规
形势与政策习题答案第8章

第八章港澳台问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1840年,中英签订(),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惨败。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随后,中英又相继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先后占领了九龙半岛和新界。
英国通过刺刀、洋枪与大炮的野蛮征服,实现了对中国香港地区领土的占领。
知识点:香港问题的产生难度级别:12.20世纪80年代初,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A.武力统一B.一国两制C.社会主义本质D.改革开放答案:B解析:20世纪80年代初,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知识点:一国两制的提出难度级别:23.(),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A.1998年7月1日B.1999年12月20日C.1997年7月1日D.1997年10月1日答案:C解析: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基本法开始实施。
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香港同胞与内地民众共享伟大祖国的尊严与荣耀,共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
知识点:香港回归难度级别:14.1997年,刚刚回归的香港GDP约为1774亿元,人均GDP约为2.73万美元。
2019年,香港GDP达到了()万亿元,人均GDP 约为4.88万美元。
运筹学答案第八章

page 24 8 August 2024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八章习题解答
8.15 如图8-59,发点S1,S2分别可供应10和15个 单边位上,数收为c点ij。t1,t2可以接收10和25个单位,求最大流,
page 25 8 August 2024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八章习题解答
8.11 求图8-56中v1到各点的最短路。
page 17 8 August 2024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八章习题解答
page 18 8 August 2024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八章习题解答
8.12 求图8-57网络中各顶点间的最短路。
page 31 8 August 2024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八章习题解答
page 32 8 August 2024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八章习题解答
心B货1B,中18,B心.22B,的02,运B某3B输每种3。能天货A力需物1,由、求A2单分个2的位别仓库运为库存费9At量,如1,分5表At别,28运—为64t送。每,到天各求31仓运个3t库费配,到最货9t配;省中
20 0 36 14 32
D(4)
0
20
18
0
32
12
48
9
0
V1 V2 V3 V4 V5
V1 0 5 16 19 12
V2 20 0 36 14 32
第八章习题解答

习题八答案1. 试比较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特点,并说明每种电路的主要用途。
答: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振荡电路,不需要外加输入信号,它没有稳定状态,只有两个暂稳态。
暂稳态间的相互转换完全靠电路本身电容的充电和放电自动完成。
改变外接R 、C 定时元件数值的大小,可调节振荡频率。
施密特触发器具有回差特性,它有两个稳定状态,有两个不同的触发电平。
施密特触发器可将任意波形变换成矩形脉冲,输出脉冲宽度取决于输入信号的波形和回差电压的大小。
单稳态触发器有一个稳定状态和一个暂稳态。
输入信号起到触发电路进入暂稳态的作用,其输出脉冲的宽度取决于电路本身 R 、C 定时元件的数值。
改变 R 、C 定时元件的数值可调节输出脉冲的宽度。
多谐振荡器是常用的矩形脉冲产生电路。
施密特触发器和单稳态触发器是两种常用的整形电路。
施密特触发器可用来进行整形、幅度鉴别、构成多谐振荡器等。
单稳态触发器常用于脉冲的延时、定时和整形等。
2.在图8.2所示555集成定时器中,输出电压uo 为高电平UOH、低电平UOL及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输入信号条件各是什么?假定UCO端已通过0.01μF 接地,u D 端悬空。
答:当1=R 时, TR U <3V CC ,则C 2输出低电平, 1=Q ,OH o U u =。
当1=R 时, TH U >32V CC ,TR U >3V CC ,则C 1输出低电平、C 2输出高电平,1=Q 、0=Q ,OL o U u =。
当1=R 时, TH U <32V CC,TR U >3V CC ,则C 1C 2输出均为高电平,基本RS 触发器保持原来状态不变,因此o u 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3.在图8.3所示多谐振荡器中,欲降低电路振荡频率,试说明下面列举的各种方法中,哪些是正确的,为什么?1) 加大R 1的阻值; 2) 加大R 2的阻值; 3) 减小C 的容量。
答:根据式(8-2)()ln221121C R R T f +==可知,1)2)两种方法是正确的。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xt8

第八章 脂代谢一、 课后习题1.为什么说脂肪氧化可产生大量内源性水?2.如果用14C标记乙酰CoA的两个碳原子,并加入过量的丙二酸单酰CoA,用纯化的脂肪酸合成酶体系来催化脂肪酸的合成,在合成的软脂肪酸中,哪两个碳原子是被标记的?3.1mol三软脂酰甘油酯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多少molCO2?如由3mol软脂肪酸和1mol甘油合成1mol三软脂酰甘油酯,需要多少摩尔ATP?4.在动物细胞中由丙酮酸合成1mol己酸,需净消耗多少摩尔ATP及NADPH?5.1mol下列含羟基不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成CO2和水?可净生成多少摩尔ATP?CH3-CH2-CH2-CH-CH2-CH2CH-COOHOH6.据你所知,乙酰CoA在动物体内可转变成哪些物质?解析:1.生物体内的主要脂类物质中,脂肪是体内的储存能源物质,其氧化分解后比糖产生多得多的能量,这主要是由于脂肪酸含有高比例的氢氧比,含氢多,脱氢机会多,氧化后产生大量内源性水必然高。
2.标记碳原子将会出现在软脂酸的碳链末端(远羧基端)的15、16号碳原子。
乙酰CoA在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中是初始原料,而直接原料为丙二酰CoA,乙酰CoA通过羧化形成丙二酰CoA。
合成起始引物为乙酰CoA,合成过程直接由丙二酰CoA提供二碳单位,所以标记首先出现在远羧基端的两个碳原子上。
3.1mol三软脂酰甘油脂首先在脂肪酶的水解作用下生成1mol甘油和3mol软脂酸。
甘油在甘油激酶和ATP供能的作用下生成α-磷酸甘油,α-磷酸甘油再在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二羟磷酸丙酮和NADH+H+,二羟磷酸丙酮由此可插入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TCA循环,能量产生如下:10+2.5+2+2.5(苹果酸穿梭)×2-1=18.5molATP 或10+2.5+2+1.5(α-磷酸甘油穿梭)×2-1=16.5molATP;软脂酸通过β-氧化过程完成完全氧化,1mol软脂酸需要7次循环氧化,每个循环产生一个FADH+H+和NADH + H+,最终产生8mol乙酰2molATP,能量产生如下:[(1.5+2.5)× 7 + 8× 10 - 2] × 3 = 318molATP。
建设法规-第八章练习题答案

第八章第一节练习一题目1完成未评分标记题目题干建设工程纠纷主要分为()。
选择一项:A. 建设工程民事纠纷和建设工程刑事纠纷B. 建设工程民事纠纷和建设工程治安纠纷C. 建设工程刑事纠纷和建设工程行政纠纷D. 建设工程民事纠纷和建设工程行政纠纷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建设工程民事纠纷和建设工程行政纠纷题目2完成未评分标记题目题干建设工程行政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两种,分别为()。
选择一项:A. 和解和复议B. 诉讼和仲裁C. 和解和调解D.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题目3完成未评分标记题目题干建设工程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四种,分别是()。
选择一项:A. 和解、调解、仲裁和复议B. 复议、调解、仲裁和民事诉讼C. 和解、复议、仲裁和民事诉讼D. 和解、调解、复议和民事诉讼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复议、调解、仲裁和民事诉讼第八章第二节练习一题目1完成未评分标记题目题干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妥协与让步并达成协议,自行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指的是()。
选择一项:A. 和解B. 调解C. 诉讼D. 仲裁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和解题目2完成未评分标记题目题干和解可以在民事纠纷的任何阶段进行,无论是否已经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练习二题目1完成未评分标记题目题干调解的主要方式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以及专业机构调解。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完成未评分标记题目题干调解的依据主要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或合同约定以及社会公德。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完成未评分标记题目题干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应纠纷当事人的请求,以法律、法规和政策或合同约定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指的是()。
第八章练习题及答案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第八章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一、名词解释生产集中垄断垄断利润垄断价格金融资本金融寡头跨国公司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二、单项选择题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引起( D )A.交换B.联合C.分化D.垄断2.垄断组织形式虽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 D )A.垄断先进技术B.操纵销售市场C.控制商品生产D.攫取垄断利润3.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A )A.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商业利润4.垄断资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 D )A.商业利润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垄断利润5.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不在于工业资本的统治,而在于( B )A.商业资本的统治B.金融资本的统治C.产业资本的统治D.借贷资本的统治6.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形成( C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家所有的垄断资本7.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融为一体,即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是( B )A.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C.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表现8.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的关系是(A )A.私人垄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的深厚基础B.国家垄断资本是私人垄断资本的深厚基础C.私人垄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的必然趋势D.国家垄断资本是私人垄断资本的前提条件9.资产阶级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政策进行宏观调节,主要是调整( D )A.利息率B.贴现率C.货币发行量D.税种税率10.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实际上是通过国家财政支出( A )A.帮助垄断资本走出困境避免破产的一种形式B.与私人垄断资本进行等价交换的产权交易行为C.以高价购买形式来建立公有企业的一种政策D.用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培育社会主义因素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宗旨是( B )A.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服务B.为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创造条件C.为了追求日益增多的高级生产技术D.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物质条件12.垄断利润的来源是( C )A.垄断资本家的垄断地位B.垄断资本家使用的先进设备C.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D.资产阶级政府提供的高额补贴13.垄断价格的形成( D )A.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B.表明商品的市场价格完全可以任意决定C.表明商品的市场价格完全不受价值规律支配D.是价值规律在垄断阶段作用的表现形式14.垄断统治形成后,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A )A.垄断与竞争并存并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B.垄断消除了竞争C.垄断虽然没有消除竞争但大大削弱了竞争D.垄断使竞争消除了资本主义的性质15.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客观上要求( D )A.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C.削弱国家对经济的调控D.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走向垄断阶段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基础仍然是( D )A.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B.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C.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D.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17.资本社会化的高级形式是( C )A.私人资本B.垄断资本C.国家垄断资本D.金融资本1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C )A.商业资本国际化B.借贷资本国际化C.产业资本国际化D.金融资本国际化19.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体现了( B )A.国际经济调节的手段B.经济全球化的本质C.各国经济体制一体化的形成D.各国经济利益统一化的要求20.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是(B )A.垄断占统治地位后B.二次世界大战后C.20世纪初期D.20世纪80年代后21.二次世界大战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而建立的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C )A.世界贸易组织B.欧洲中央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22.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与反映是( B )A.贸易全球化B.经济一体化C.知识信息化D.技术复杂化23.在当代一系列地区经济集团化组织中,组织形式最完备、影响最大的是( D )A.东南亚国家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非洲经济共同体D.欧洲联盟2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 C )A.平等协商与互相合作的关系B.互相依赖和共同发展的关系C.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D.等价交换、互通有无的协作关系三、多项选择题1.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BCDE )A.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B.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占据统治地位C.垄断与自由竞争并存又凌驾于自由竞争之上D.垄断产生新的竞争并成为主要竞争形式E.垄断时期的竞争有不同于自由竞争的特点2.融合生长而形成金融资本的资本形式有( AC )A.垄断的银行资本B.银行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D.工业资本E.垄断的财政资本3.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有( ACE )A.大银行通过信贷关系控制大工业企业B.许多小银行合并为实力雄厚的大银行C.大银行和大工业企业的资本相互渗透D.众多小工业企业合并为大垄断企业E.大银行和大工业企业在人事上结合4.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决定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化”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它不可能(AE )A.完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B.实现全社会的经济稳定、协调发展C.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起积极作用D.使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缓解E.从根本上消除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创造有利条件的方式主要有(ABDE )A.采取有利于私人垄断资本增加积累的优惠税收政策B.以低息、长期贷款等信贷方式支持私人垄断资本C.用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通过国家采购和刺激消费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购买力E.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以低价将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垄断资本6.资本主义国家对非国有企业的计划管理所依靠的各种主要经济杠杆是(DE )A.财政B.税收C.信贷D.经济合同E.经济计划7.垄断时期由垄断本身产生的竞争包括(ABC )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D.非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E.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8.金融资本(ACD )A.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互相融合产生的新型资本B.适应生产高度集中和高度社会化的客观要求C.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D.在垄断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E.在经济上通过“个人联合”实现其统治9.垄断利润获得的具体途径是(BCDE )A.垄断组织直接创造了更多的社会价值B.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C.通过垄断价格抢夺非垄断企业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D.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E.资产阶级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D )A.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溶为一体B.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主义在企业外部的结合E.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外的结合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ACDE )A.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互融合的产物B.没有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促进作用C.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济的较快发展D.也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E.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某些质变1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增强的表现在(ABCDE )A.通过建立和发展经济为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物质基础B.通过经济计划引导、协调经济发展C.通过大力投资发展教育,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经济增长提供人力保障D.通过财政收入政策,缓解收入上贫富悬殊状况,凋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E.通过各种经济立法,维持市场规则的正常进行13.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CD )A.新科技的广泛应用,把世界经济融成全球“网络经济”B.新殖民主义政策的推动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C.关贸总协定的缔结,使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大大提高D.各国积极引进国际资本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E.各国完全统一的共同利益的增强,促使经济全球化14.资本国际化的形成与发展表明(ABCD )A.资本国际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经济现象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主要是商业资本国际化C.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至二次大战前主要是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国际化D.二次大战后资本进一步国际化主要是产业资本国际化E.世界各国经济利益一致性导致经济全球化15.贸易全球化发展的原因是(ABCE )A.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不同水平国家扩大贸易B.新科技革命促进各国生产发展,需要扩大国际贸易C.各国生产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促进国际贸易发展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无私援助,推动贸易全球化E.新科技革命使国际贸易方式、支付方式简便,促使贸易全球化1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ACD )A.增进国际货币合作B.促进国际贸易发展C.协助成员国克服国际支付困难D.稳定国际汇率E.支持落后国家免受发达国家控制17.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形式,其主要内容是(ABCDE )A.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免除关税和限额B.成员国对外实行共同的关税和外贸政策C.建立共同的储备,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D.建立各种基金,调节成员国某些部门和地区的发展E.最终目标是使联盟各成员国实现经济一体化1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是(BC )A.共同联手援助发展中国家B.按照资本和实力在经济上分割世界C.维护各国垄断资本的利益D.相互制裁以保护本国利益E.建立和发展互相合作的经济联系四、填空题1.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__垄断地位__而获得的___超过平均利润__的高额利润。
数值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第8章

第八章 数值积分习题8-12.已知函数表x 1.8 2.0 2.2 2.4 2.6f(x) 3.12014 4.42569 6.042418.0301410.46675试用牛顿—柯特斯公式计算4.推导n=3时牛顿—柯特斯公式,并推导误差公式。
习题8-21.分别用复化梯形公式和复化辛普生公式计算积分,并比较结果。
x00.06250.1250.18750.250.31250.37500.0156100.0311280.0464670.615380.0762630.0905660.43750.50.56250.6250.68750.750.81250.10438 0.1176470.1303170.1423490.1537120.1643840.1743500.8750.937510.183607 0.1921540.23.用复化梯形公式求 n=5并估计误差。
解:22x sin x sin x1/(1+ sin x) 00010.20.19866930.0.946950.9620292 0.40.38941830.15164660.8683219 0.50.47942550.22984880.8131081 0.60.56464250.31882120.75825290.80.71735610.51459980.66024041.00.84147100.70807340.5854549习题8-42.n+1个节点的高斯型积分公式的代数精度是多少?会超过2n+1次吗?为什么?n+1个节点的高斯型积分公式的代数精度是2n+1次,不能再增高,因为n+1个节点的高斯型积分公式只有2n+2个自由度,2n+1次多项式恰有2n+2个系数需待定。
3.以二点积分公式为例,说明即使把积分上下限也作为待定系数,也无法构造出具有2n次代数精度的积分公式。
(n为节点个数)上下限必须相等,说明无法构造出一个积分公式达到4 次代数精度。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第八章答案

精品文档
12.用波长为213.8nm,质量浓度为0.010mg.mL-1的锌标准溶 液和空白溶液交替连续测定10次,用记录仪记录的格数如下. 计算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锌元素的检出限.
3.在原子吸收光度计中为什么不采用连续光源(如钨丝灯或氘灯), 而在分光光度计中则需要采用连续光源?
解:虽然原子吸收光谱中积分吸收与样品浓度呈线性关系,但由于原子 吸收线的半宽度很小,如果采用连续光源,要测定半宽度很小的吸收线 的积分吸收值就需要分辨率非常高的单色器,目前的技术条件尚达不到, 因此只能借助锐线光源,利用峰值吸收来代替.
9.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进行定量分析有哪些方法? 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解: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和一定的火焰宽度条件下,当采用锐线光源时,溶液 的吸光度与待测元素浓度成正比关系,这就是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常用两种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1)标准曲线法:该方法简便、快速,但仅适用于组成简单的试样。 (2)标准加入法:本方法适用于试样的确切组分未知的情况。不适合于曲 线斜率度,应注意那些问题?怎样 选择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最佳条件? 解:应该从分析线的选择、光源(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火焰的 选择、燃烧器高度的选择及狭缝宽度等几个方面来考虑,选择最佳的 测定条件。
11.从工作原理、仪器设备上对原子吸收法及原子荧光法作比较。 解:从工作原理上看,原子吸收是通过测定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对其特 征谱线的吸收来实现测定的,属于吸收光谱,而原子荧光则是通过测量 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的荧光的强度来实现测定的, 属于发射光谱。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习题+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一、填空题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P228)2.在划分货币层次时,要有一个划分的标准,一般是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
(P229)3.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
(P230)4.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即为派生存款。
(P230)5.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P230)6.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
(P230)7.目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体制下,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垄断发行原则;二是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作为保证;三是要具有一定弹性。
(P232)8.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P232)9.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减少)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P233)10.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P239)11.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
(P242)M)与货币需求12.所谓货币均衡,是指从某一时期来看,货币供给量(SM)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
(P251)量(d13.通常衡量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是否基本稳定。
(P252)二、单项选择题1.(B)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所决定。
(P228)A.货币供给内生论者 B.货币供给外生论者C.货币供给中性论者 D.都不是2.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是(C)。
(p229)A.安全性 B.收益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3.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现金和存款)是由(A)创造的。
(P232)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C.资本市场 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4.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B)。
《经济基础知识》第八章-练习题答案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练习题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当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时,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应采用()。
A.期望价格B.现行价格C.公允价格D.不变价格【答案】D,P54;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2. 假定某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是0.4和0.6,劳动力和资本的年增长率分别是2%和5%。
如果该国在这一时期年经济增长速度为6%,则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
A.2%B.5%C.6%D.2.2%【答案】D,P55;经济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 (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6%-(0.4×2%)-(0.6×5%)=2.2%。
3. 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以此为特征的经济周期通常被称为()。
A.增长型周期B.古典型周期C.大循环D.长波循环【答案】B,P56;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以此为特征的经济周期通常被称为古典型周期。
4. 经济周期有三种类型,其中现实生活人们最关注的是()。
A.短周期 B.长周期 C.中周期 D.全周期【答案】C,P56;在现实生活中,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人们最关注的也是中周期。
5. 扩张阶段可以细分为()。
A.复苏阶段和萧条阶段B.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C.衰退阶段和繁荣阶段D.衰退阶段和萧条阶段【答案】B,P56;扩张阶段可以细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复苏是扩张阶段的初期,繁荣是扩张阶段的后期。
6. 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的标志是()。
A.一致指标B.领先指标C.同步指标D.滞后指标【答案】B,P58;所谓先行指标,也叫领先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
7. 下列指标中属于同步指标的是()。
大学物理第八章电磁感应部分的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 电磁感应一、简答题1、简述电磁感应定律答:当穿过闭合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不论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回路中都会建立起感应电动势,且此感应电动势等于磁通量对时间变化率的负值,即dtd i φε-=。
2、简述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答:由于回路所围面积的变化或面积取向变化而引起的感应电动势称为动生电动势。
由于磁感强度变化而引起的感应电动势称为感生电动势。
3、简述自感和互感答:某回路的自感在数值上等于回路中的电流为一个单位时,穿过此回路所围成面积的磁通量,即LI LI =Φ=Φ。
两个线圈的互感M M 值在数值上等于其中一个线圈中的电流为一单位时,穿过另一个线圈所围成面积的磁通量,即212121MI MI ==φφ或。
4、简述感应电场与静电场的区别? 答:感生电场和静电场的区别5、写出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的积分形式。
答:⎰⎰==⋅svqdv ds D ρdS tB l E sL⋅∂∂-=⋅⎰⎰d0d =⋅⎰S S B dS t D j l H s l ⋅⎪⎭⎫ ⎝⎛∂∂+=⋅⎰⎰d6、简述产生动生电动势物理本质答:在磁场中导体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其自由电子受洛仑滋力的作用,从而在导体两端产生电势差7、 简述何谓楞次定律答:闭合的导线回路中所出现的感应电流,总是使它自己所激发的磁场反抗任何引发电磁感应的原因(反抗相对运动、磁场变化或线圈变形等).这个规律就叫做楞次定律。
二、选择题1、有一圆形线圈在均匀磁场中做下列几种运动,那种情况在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 D )A 、线圈平面法线沿磁场方向平移B 、线圈平面法线沿垂直于磁场方向平移C 、线圈以自身的直径为轴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平行D 、线圈以自身的直径为轴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垂直2、对于位移电流,下列四种说法中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 A 、位移电流的实质是变化的电场 B 、位移电流和传导电流一样是定向运动的电荷 C 、位移电流服从传导电流遵循的所有规律 D 、位移电流的磁效应不服从安培环路定理3、下列概念正确的是 ( B )。
《会计基础》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一、单项选择题1、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是按照()排列的。
A.清偿时间的先后顺序B.会计人员的填写习惯C.金额大小D.流动性大小2、下列报表中,不属于企业对外提供的动态报表的是()。
A.利润表B.所有者权益变动表C.现金流量表D.资产负债表3、多步式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是以()为基础来计算的。
A.营业收入B.营业成本C.投资收益D.营业利润4、按照我国的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采用的格式为()。
A.单步报告式B.多步报告式C.账户式D.混合式5、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应具有时效性,这是指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符合()的要求。
A.真实可靠B.相关可比C.全面完整D.编报及时6、关于企业利润构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企业的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三部分组成B.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C.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D.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资产负债表项目金额及其相关比率的分析,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资产状况,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从而为未来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信息B.负债一般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C.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D.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右方为资产项目8、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这一会计等式编制的。
A.收入-费用=利润B.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9、某企业本月主营业务收入为1 00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为80 000元,营业外收入为9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为760 000元,其他业务成本为50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为30 000元,营业外支出为75 000元,管理费用为40 000元,销售费用为30 000元,财务费用为15 000元,所得税费用为75 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假设一个同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50MHz,总线宽度为32位,每个时钟周期传送一个数据,则该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即总线带宽)为多少?若要将该总线的带宽提高一倍,可以有哪几种方案?参考答案:最大数据传输率为:4B×50M/1=20MB/s方案一:将时钟频率提高一倍;方案二:将总线宽度提高一倍。
4. V AX SBI总线采用分布式的自举裁决方案,总线上每个设备有惟一的优先级,而且被分配一根独立的总线请求线REQ,SBI有16根这样的请求线(REQ0,…REQ15),其中REQ0优先级最高,请问:最多可有多少个设备连到这样的总线上?为什么?参考答案:最多可连接16个设备。
因为在分布式自举裁决方式的总线中,除优先级最低的设备外,每个设备都使用一根信号线发出总线请求信号,以被优先级比它低的设备查看;而优先级最低的那个设备无需送出总线请求信号。
此外,还需要一根总线请求信号线用于设置“总线忙”信号,设有16个设备(DEV0,…DEV15),其优先级依次降低,将REQ15作为总线忙信号线。
DEV0在总线空闲(REQ15没有请求信号)时可直接使用总线;DEV1在总线空闲时且REQ0没有请求信号时使用总线;依次类推,DEV15在总线空闲时且REQ0至REQ14都没有请求信号时使用总线。
这样最多可以有16个设备无冲突的使用总线。
4.假定一个32位微处理器的外部处理器总线的宽度为16位,总线时钟频率为40MHz,假定一个总线事务的最短周期是4个总线时钟周期,该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是多少?如果将外部总线的数据线宽度扩展为32位,那么该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提高到多少?这种措施与加倍外部总线时钟频率的措施相比,哪种更好?参考答案:一个总线事务过程除了数据传送阶段外,还包括其他阶段,如传送地址和总线命令、准备数据等,所以,完成一个总线事务所用的所有时钟周期并不都用来传输数据,也即最短的4个时钟周期中只可能有一个时钟周期用来传送数据。
总线最大数据传输率(总线带宽)是指在总线进行数据传送阶段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数据量(也即是峰值数据传输率)。
通常,在数据传送阶段每个总线时钟周期传送一个数据,若是这样的话,该处理器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2B×40M=80MB/s;有些总线可以利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自传送一个数据,使得每个时钟周期能传送两个数据,若是这样的话,该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2×2B×40M=160MB/s。
若采用32位总线宽度,则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该总线带宽可分别提高到160MB/s和320MB/s。
这种措施的效果和倍频的效果完全相同。
6. 试设计一个采用固定优先级的具有4个输入的集中式独立请求裁决器。
参考答案:设计一个并行判优电路即可。
若BR0~BR3为4条总线请求线,优先级由高到低。
BG0~BG3为4条总线允许线,则:BG0=BR0;BG1=(BR1)&(~BR0);BG2=(BR2)&(~BR1)&(~BR0);BG3=(BR3)&(~BR2)&(~BR1)&(~BR0)7. 假设某存储器总线采用同步通信方式,时钟频率为50MHz时钟,每个总线事务以突发方式传输8个字,以支持块长为8 个字的Cache行读和Cache行写,每字4字节。
对于读操作,访问顺序是1个时钟周期接受地址,3个时钟周期等待存储器读数,8个时钟周期用于传输8个字。
对于写操作,访问顺序是1个时钟周期接受地址,2个时钟周期延迟,8个时钟周期用于传输8个字,3个时钟周期恢复和写入纠错码。
对于以下访问模式,求出该存储器读/写时在存储器总线上的数据传输率。
(1)全部访问为连续的读操作;(2)全部访问为连续的写操作;(3) 65%的访问为读操作,35%的访问为写操作。
参考答案:(1)8个字用1+3+8=12个周期,故数据传输率为8×4B/(12×1/50M) = 133 MB/s。
(2)8个字用1+2+8+3=14个周期,故数据传输率为8×4B/(14×1/50M) = 114 MB/s。
(3)可用两种方式估算。
若用数据传输率加权平均,则为133.3×65% +114.3×35%=126.7MB/s;若用时钟周期数的加权平均,则为8×4B/((12×65%+14×35%)×1/50M)=126.0 MB/s。
8. 考虑以下两种总线:总线1是64位数据和地址复用的总线。
能在一个时钟周期中传输一个64位的数据或地址。
任何一个读写操作总是先用一个时钟周期传送地址,然后有2个时钟周期的延迟,从第四时钟周期开始,存储器系统以每个时钟2个字的速度传送,最多传送8个字。
总线2是分离的32位地址和32位数据的总线。
读操作包括:一个时钟周期传送地址,2个时钟周期延迟,从第四周期开始,存储器系统以每时钟1个字的速度传输最多8个字。
对于写操作,在第一个时钟周期内第一个数据字与地址一起传输,经过2个时钟周期的延迟后,以每个时钟1个字的速度最多传输7个余下的数据字。
假定进行60%的读操作和40%的写操作。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求这两种总线和存储器能提供的带宽。
(1)两种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总线带宽)分别为多少?(2)连续进行单个字的存储器读总线事务时,两种总线的数据传输率分别是多少?(3)连续进行单个字的存储器写总线事务时,两种总线的数据传输率分别是多少?(4)每次传输8个字的数据块,60%是读操作总线事务,40%是写操作总线事务,两种总线的数据传输率分别是多少?(5)通过对以上各种数据的分析对比,给出相应的结论。
参考答案:(1)总线1在传送数据时以每个时钟周期两个字的速度进行,所以它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2×32b×100M=6400Mb/s=800MB/s。
总线2在传送数据时以每个时钟周期一个字的速度进行,所以它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32b×100M=3200Mb/s=400MB/s。
(2)总线1虽然每个时钟周期可传2个字,但在单字传输总线事务中每次只需要传送一个字,每个总线事务占1+2+1=4个时钟周期,因此连续进行单个字的存储器读总线事务时,总线1的数据传输率为4B×100M /4=100MB/s。
总线2每个时钟周期读一个字,一个单字存储器读总线事务占1+2+1=4个时钟周期,因此连续进行单个字的存储器读总线事务时,总线2的数据传输率也为100MB/s。
(3)总线1的单字存储器写总线事务和单字存储器读总线事务的情况一样,因此,连续进行单个字的存储器写总线事务时,数据传输率也是100MB/s。
总线2的单字存储器写总线事务占1+2=3个时钟周期,因此连续进行单个字的存储器写总线事务时,其数据传输率为4B×100M /3=133.3MB/s。
(4)通过总线1进行存储器读或写8个字所用时间都为1+2+8/2=7个时钟周期,所以在连续进行多个8字突发传送总线事务时,总线1的数据传输率为8×4B×100M/7=457MB/s。
总线2的存储器读事务和存储器写事务所用时间不等,突发读8个字所用的时间为1+2+8=11个时钟周期,突发写8个字所用的时间为1+2+7=10个时钟周期,因此,当60%是读操作总线事务,40%是写操作总线事务时,总线2的数据传输率为8×4B×100M /11×60%+8×4B×100M /10×40%=303MB/s(或8×4B×100M /(11×60%+10×40%)=302MB/s)。
(5)总线1和总线2的数据线和地址线总数都是64位,总线1采用数据/地址线复用,总线2采用分离的数据线和地址线。
以下是对两种总线在各种情况下的分析以及得出的结论。
根据(1)中对两种总线最大数据传输率的计算,可知:采用数据/地址线复用技术,能够得到更大的峰值数据传输率。
因为,一旦进入到数据传输阶段,用64位数据线传输数据肯定比用32位数据线传输数据要快一倍。
根据(2)和(3)中对两种总线在单字传输情况下数据传输率的计算,可知:采用数据/地址线分离技术,可以得到更大的单字传输数据速率。
因为,单字传输时,数据/地址线复用时得到的两倍宽度的数据线只能传送一个字,同时信号线复用而不能将数据和地址同时送出,使得写事务所用时间延长,因而,采用数据/地址线复用技术的情况下,得到的单字传输数据速率更低。
根据(4)中对突发传送8个数据时数据传输率的计算,可知:采用数据/地址线复用技术,能够得到更大的突发数据传输率。
因为,在突发传送事务中需要连续传送多个数据,此时,64位数据线肯定比32位数据线传得快。
9.假定主存和CPU之间连接的同步总线具有以下特性:支持4字块和16字块(字长32位)两种长度的突发传送,总线时钟频率为200MHz,总线宽度为64位,每个64位数据的传送需1个时钟周期,向主存发送一个地址需要1个时钟周期,每个总线事务之间有2个空闲时钟周期。
若访问主存时最初四个字的存取时间为200ns,随后每存取一个四字的时间是20ns,则在4字块和16字块两种传输方式下,该总线上传输256个字时的数据传输率分别是多少?你能从计算结果中得到什么结论?参考答案:总线时钟频率为200MHz,因而总线时钟周期为1/200M=5ns。
对于4字传送方式,每个总线事务由一个地址传送跟一个4字的数据块传送组成。
即每个总线事务传送一个4字的数据块。
每个数据块的传送过程如下图所示。
4字传送方式下的数据传送过程首先,CPU发送一个首地址到主存,一个时钟周期后,主存读开始的4个字,用了200ns/5ns=40个时钟周期,然后在总线上传输4个字,所用的时钟周期数为4×32/64=2。
在下次总线事务开始之前,最后有两个空闲时钟周期。
所以一次总线事务总共需要1+40+2+2=45个时钟周期,256个字需256/4=64个事务,因而整个传送需45×64=2880个时钟周期,得到总延时为2880×5ns=14400ns。
每秒钟进行的总线事务数为64/14400ns = 4.44M。
总线的数据传输率为(256×4B)/14400ns =71.11MB/s。
对于16字传送方式,每个总线事务由一个地址传送后跟一个16字的数据块传送组成。
也即每个总线事务传送一个16字的数据块。
每个数据块的传送过程如下图所示。
4个字,后两个时钟空闲16字传送方式下的数据传送过程从图中可看出,一次总线事务的时钟周期数为1+40+4×(2+2)=57,256个字需256/16=16个事务,因此整个传送需57×16=912个时钟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