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赣南著名的旅游城市。

赣州早在公元前201年的刘邦时代就已经设县,到隋代时又更名为虔州,到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改为赣州,明洪武元年正式改为赣州府。

在1929年至1934年间,赣州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部分,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因而瑞金被称为"红都",赣州也因此成为一片红色的土地。

赣州著名的自然景观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章贡区是赣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存留着许多宋代文化景点,有被誉为“宋城博物馆”的宋代古城墙、巍峨的八境台、郁孤台、文庙以及石雕宝库通天岩等。

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自然环境、历史沿革
章贡区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东径114°46′40″~115°3′40″,北纬25°40′16″~25°58′56″之间,是赣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为赣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全区国土总面积425.5平方公里,辖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64个行政村、4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5年底,全区总人口47.8万。

章贡区属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东南、西北向中部倾斜,略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高。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城区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景色秀丽,章江和贡江在宋代古城墙下汇流成赣江,为“千里赣江第一城”。

章贡区历史悠久,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以来,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沟通赣、湘、闽、粤的江南重镇,历代为郡、州、路、道、府的治所。

宋、元、明、清时期,这里“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是全国36大城市和44大经济中心之一。

章贡区境内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尤其是荟萃了众多以宋代文为特征的文物古迹,被专家誉为“宋城博物馆”。

二、历史名人
章贡区名人迭至,人才辈出。

唐时,诗人孟浩然、綦毋潜等足履诗迹于古城。

唐未,卢光稠称雄于此,拓展旧城。

北宋时,孔宗翰改土城为石基砖城,建八境台;苏轼二至赣州,留下许多诗文佳话;周敦颐在赣州首开讲学之风,与弟子程颢、程颐在赣州奠定理学根基,影响深远。

南宋时,文天详任赣州知州,曾在此组织新军抗元;辛弃疾游赣州,写下千古绝唱《菩萨蛮·书记西造口壁》;诗人黄庭坚、杨万里都曾驻足赣州,留下诗词墨迹。

明时,解缙游寿量寺,写下《寿量寺中兴碑词》;王阳明在通天岩问难答辩,使赣州理学之风更盛,对赣州文化影响颇大。

深厚的文化底蕴哺育造就了大批出类拔萃的本籍人才,宋代有名士阳孝本、诗人曾几、状元池梦鲤,明、清代有刘丞直、谢诏、邓元昌,民国时期有阳立垣、陈协、陈锐等。

三、经济发展情况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

现有冶金、机械、造纸、化工、食品、电子等29个门类。

近年来,大力实施强攻工业战略,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已形成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现代轻纺、食品制药、信息通讯等五大主导产业。

2005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12亿元,利税3.95亿元。

沙河工业园建设快速推进,发展态势良好。

2004年,沙河工业园批准为省级民营科技园和省机电工业城,被评为全省招商引资
先进工业园区和全市效益先进工业园区;2005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业园区。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全区坚持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订单农业、示范基地,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先后建立了蔬菜、水果、水产、畜禽养殖等商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培植了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尤其是2004年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区农村、农业呈现了新气象,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商贸产业较为发达。

现有各类批发贸易市场50多个,市场总面积70多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市场面积居江西首位,市场年成交额达100多亿元,成为辐射赣、粤、闽、湘边际30多个县市的商品物资集散地。

初步形成网点发达,覆盖面广的市场体系。

四、农村经济
章贡区辖6个镇,6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7.25万亩,农业人口12.8万人。

近年来,章贡区紧扣"服务城市,融入城区"工作主线,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农业服务城市的功能明显增强。

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7元,"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7.6%、4.5%。

目前,全区已形成蔬菜、畜禽两大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芋头、食用菌、无籽西瓜、特种养殖五大区域特色产业,拥有江西仰山园油茶开发有限公司、芳英禽业食品有限公司、沙河五龙芋头加工厂、牛家寨腊制品厂、赣州畜禽批发市场等一批区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立了华大禽业、梓园植物油、关刀腊制品、牛家寨腊制品、赣南客家板鸭等多个知名农产品品牌;区域内农产品市场流通活跃,湖边畜禽大市场、五龙蔬菜批发市场年营业额达1.38亿元,年产值3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3个;组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02个,会员10600余人,带动农户2000多户。

五、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教育首批“两基”达标城市、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田径之乡、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

近年来,全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被列为“江西省科技工作试点县(市区)”。

不断巩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不断巩固提高,中小学布局趋于合理。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富有特色,2005年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区。

深入开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被评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群众性体育运动迅速发展,竞技体育水平取得新进步。

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8‰以内。

积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依法治区继续深入,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水平。

六、民族宗教
据2005年调查统计,全区共有少数民族有畲、回、满、蒙古、藏、维吾尔、壮、苗等27个3000余人,其中,畲族有村民小组3个、213户、1900余人。

坚持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宗教工作“区、镇、村三级网络,镇、村两级责任制”。

至2005年底,全区有佛教、基督教、道教3种宗教,信众9800余人,神职人员55人,其中佛教信众2400余人,神职人员40人;基督教信众7400余人,神职人员10人;道教信众50余人,神职人员5人。

有23处宗教活动场所,其中佛教活动场所5处,基督教活动场所18处。

近年来,我区以建设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商贸中心为目标,着力实施“开放带动、工贸兴区”发展战略,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1、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5亿元,比2000年增长
77.28%,“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1 %。

近年来,我区逐步形成了以大型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集市贸易市场为主的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现有各类批发贸易市场50多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达8个,批发零售贸易网点有上万个,成为辐射赣、粤、闽、湘边际的物质集散地。

2、流通业态多样化。

九十年代初,我区的流通业态以传统的百货零售业为主,消费层次单一,基本上都属于中档偏下。

经过十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为主体,超市、专卖店、连锁店、零售网点并存的市场格局。

连锁经营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已扩大到零售业、餐饮业、生活服务业等行业。

各种业态连锁店铺数量不断增加,成为活跃市场,加快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赣南贸易广场、赣州南北蔬菜水果水产土特产大市场、豪通、国光超市、坚强量贩等已成为全区流通行业的知名品牌。

肯德基、天音通讯、国美以及其他众多的家电、通讯、服装专业店、专卖店等纷纷开业。

传统的批发零售方式已经为连锁、配送、总经销、总代理、网上购物等新的营销方式所取代。

3、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多元化市场主体逐步形成。

“十五”期间,我区进一步深化国有商贸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国有商贸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全面完成“双置换”工作。

通过国有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和业态结构得到优化,个体、私营、外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所有制充分竞争、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4、对全区经济增长,劳动就业贡献率提高。

“十五”期间,我区商贸流通发展迅速,社会消费品供应充足,全区物价保持了平稳的态势,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上升,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市场出现了购销两旺的局面。

2005年,全区餐饮、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的增幅都达到了20%以上,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

做为劳动密集产业,商贸流通业在解决众多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就业的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2005年,全区商业就业贡献率达到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