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学和公共艺术摘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美学部分
1.《中国环境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程相占 出版时间:2009-04-01 《中国环境美学思想研究》试图以环境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为理论框架,通过 认真研习中国历史上的丰富文献,旨在比较全面、系统地清理和总结中国传统 环境美学思想的主要方面,由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比较一贯地尊重自然、敬畏 自然,一贯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中国环境美学思想天然地具备着质 朴而丰富的生态思想,已经对于西方的“生态的环境设计”思想产生了直接影 响,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2.《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 作者:陈望衡 出版时间:2014-11-01 《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以生态主义与人文主义结合为哲学基础,侧重于 从生活的维度研究人与环境的美学关系, 并且将这种关系概括为“居”, 将“家 园感”视为环境美的本质,将“乐居”视为环境美的最高层次,将山水园林城 市定为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环境。环境美学更关注环境的适人性,关注人的精神 上享受的意义,也势必为人类的实践指出一条通往人与环境的和谐之道路。 3.《环境美学前沿》 作者:陈望衡 丁利荣 出版时间:2012-04-01 国外环境美学·环境美学基本问题,环境与审美·中国古代环境美学·陈望 衡美学思想评介。《环境美学前沿(第 2 辑)》主要内容包括:国外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基本问题、环境与审美、中国古代环境美学、陈望衡美学思想评介, 收入了《沉思的邀约:京都的石庭以及幽玄的概念》《论环境作为美学的研究 对象》《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审美诉求》等论文。 4. 《环境美学》 作者:[美] 阿诺德·伯林特著 ; 张敏,周雨 译 出版时间:2006-03-01 环境美学,即"应用美学",指有意识地将美学价值和准则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贯彻到具有实际目的的活动与事物中,从衣服、汽车到船只、建筑等...希望借 本书能有助于辨明一此人们习以为常的观点……。本书适用于:哲学、艺术和 美学、景观建筑和规划、城市和环境设计、文化地理和环境研究的学者及相关 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及环境问题感兴趣的读者。环境美学,某种程度上可以 称作"应用美学"。所谓应用美学,指有意识地将美学价值和准则贯彻到日常生 活、具有实际目的的活动中,从穿衣、驾车到划船、建房等一系列行为。本书 作者力图证明美学在各种具体环境领域内的运用。从开头的几章确定环境美学 的主题,并从新的角度理解其基本概念,直到最后一章从美学维度大胆地更新 风景的含义,全书一以贯之的推动力是:重新界定环境。承认其美学内涵。我

们将逐渐意识到,环境并非在人类世界之外,它也没有表面的地理边界。美学 将帮助我们从抽象理论和具体情境两个层面来深刻体悟自然与人之间不可分割 的关系。本书面向不同类型的读者:哲学、艺术和美学、景观建筑和规划、城 市和环境设计、文化地理和环境研究的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最重 要的,是那些对环境问题感兴趣并且愿意换一种方式来思考其意义、困境的读 者。 5.《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 作者:彭锋 出版时间:2005-01-01 持续了几百年的工业化造成了人类精神中的一个奇特现象:对自然的审美成 了一种需要恢复的能力。作者力图在社会与自然日益紧绷的张力之下,从中国 传统的儒道禅到康德、杜夫海纳的思想资源中,为自然之美梳理出理论支撑。 6. 《环境美学译丛书-艺术与生存》 作者:(加)卡菲·凯丽;陈国雄 译 出版时间:2008-04-01 主要探讨了帕特丽夏·约翰松的环境工程与环境艺术思想。艺术与生存的关 系是约翰松环境艺术思想关注的焦点。本书主要介绍了约翰松以下三个方面的 环境艺术思想:首先,约翰松超越了传统的自然文化,她的艺术展示了当代人 类社会的物质结构如何能够创造一个生机勃勃的原生自然空间,并且成为人类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次,约翰松将自然的变化纳入环境设计中,创建一种随 着时间变换而发展演化的景观。最后,约翰松坚持艺术功能主义的思想。认为 我们需要的是改变行为的方式。环境工程体现的人与自然统一与和谐不在于设 计的完美,而在于我们把相互冲突的族群、利益和观点融洽地整合在一个真实 世界里的能力,从而使环境艺术与社会及自然界发生功能性联系。约翰松的环 境艺术思想跨越了美学、生物学、景观建筑学、农业经济学、公路与城市规划 等广泛的领域,从而正确地处理了优美与粗犷、实用与审美创造与价值之间的 关系。对于将来的环境艺术而言,约翰松的艺术是最完美与最急需的典范。 本书面向不同类型的读者:哲学、艺术和美学、景观建筑和规划、城市和环 境设计、文化地理和环境研究的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最重要的。 是那些对环境问题感兴趣并且愿意换一种方式来思考其意义、困境的读者。 7. 《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 作者:阿诺德·伯林特;陈盼 译 出版时间:2006-03-01 《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探索了在环绕我们的环境之中人们怎样 生活以及能如何生活这一问题。通过“美学参与”与“环境连续性”的概念, 作者提出了研究环境和生活意义的新整体方法的范例。尽管环境美学在通常观 念中是与引人注目的、有纪念意义的景色相联系的,例如大峡谷,但是伯林特 更加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环境。他认为在我们居住的环境中,对家庭生活、

工作、 本土施行和娱乐的审美参与能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延续性、 愉悦和意义。 《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提出用体验的种类、意义和其特有的价 值来定位环境美学的研究。回顾了环境美学的历史、形态和内容并分析了新兴 学科——环境美学的根源和分支。用迪斯尼作为例子,分析了美学批评如何用 于指导特定的环境。对正面的和负面的美学价值作了综合性研究,并提出了负 面美学判断的理论框架。 作者希望能让自己的著作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因而这《生活在景观中:走向 一种环境美学》还在理论上并且在构想上分析了一系列的观点和问题。这一系 列的分析以第五章论述的审美功能的扩展概念为开端,详细阐述了环境延续性 问题,话题从身体扩展到建筑、教育过程和共同体。最后讨论的创造力和神圣 的环境虽然不是有形的,但也是人类认识环境的一种真实的维度。所有的章节 通过“延续性”主题连接起来,而“延续性”正是作者思想的基础。作者认为 这《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实际上可以被称作“自然的延续性”, 因为它确定了将环境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的潜在概念。柏林特讨论的往往是与 环境运动有关的议题,如环境保护、污染控制和生活质量。但是他的研究是从 多学科的视角出发的,因此这《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对于那些 对艺术和美学、景观建筑和规划、城市和环境设计、文化地理和环境研究有兴 趣的学者和学生而言应该都具有吸引力。最重要的,是那些对环境问题感兴趣 并且愿意换一种方式来思考其意义、困境的读者。 8.《国际美学前沿译丛·美学与环境:一个主题的多重变奏》 作者:阿诺德·伯林特 程相占,宋艳霞翻译 出版时间:2013-11-01 《国际美学前沿译丛·美学与环境:一个主题的多重变奏》包括两组文章:一 组探讨环境美学的主题,另外一组则从社会关怀的方向发展了这些观点。第一 组富有想象地涉及广泛的环境,从海滨到城市,从海洋到太空,从对于湖泊的 文化盗用到园林体验;第二组则把环境审美兴趣转移到社会方向,探讨了文化 美学观、艺术欣赏与评价中的社会影响、道德与艺术家实践的关系以及对于人 际关系审美价值的认识等。这些文章都富有原创性、启发性,是作者数十年研 究工作的集成,旨在将美学引向社会美学这一新方向。 9.《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 作者:卡尔松 出版时间:2006-06-01 该书呈现诸多新颖的洞见,深化了我们对环境的阐释。尽管传统美学通常与 艺术的鉴赏联系在一起,但是卡尔松阐明我们的诸多审美经验包含了自然的经 验胜过艺术的经验。他运用诸事例比如农业景观和日本园林,阐发了自然的一 种科学的理解如何能够增强我们对自然的审美经验。《自然环境美学》也揭示 出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如何紧密地关联,同时探讨了生态学和自然的审美经验 之间的那些重要联系。艾伦·卡尔松是一位美学专家,开辟了环境美学的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