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角色行为强化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病人角色行为强化名词解释

病人角色行为强化名词解释

病人角色行为强化名词解释
病人角色行为强化指的是在医疗或康复过程中,通过给予积极的反馈或奖励来增强患者的理想行为。

在病人角色行为强化中,通常会使用强化技术,如正向强化、负向强化、自然强化和社会强化等。

通过这些技术,医疗人员可以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以增强病人的理想行为,并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例如,为了鼓励病人按时服药,医生可以给予他们奖励,如表扬、认可或一小份奖励。

这样,病人会感受到对他们行为的肯定,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治疗过程。

病人角色行为强化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康复和恢复。

通过积极的反馈和奖励,病人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医疗人员的建议,并愿意主动参与治疗计划。

这种强化方式可以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康复质量和生活品质。

老年人的角色变化与心理护理

老年人的角色变化与心理护理

老年人的角色变化与心理护理分别为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人际关系变化,人格的变化和死亡的来临。

1.1 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1.1.1 期待期:自愿退休的人对退休报以期待的心情。

而不愿退休或被迫退休的人则相反。

1.1.2 退休期:指刚离开工作岗位很短暂的一两天时间。

愿意退休的人心情舒畅,兴高烈,不愿意退休的人心情郁闷,易动肝火。

1.1.3 适应期:退休以后,工作压力的消失,作息时间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变化,使一些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老年人感到怅然若失,手足无措,烦躁不安,沉闷抑郁,有的甚至还会发生生理失调,这就是所谓的“退休综合症”。

1.1.4 稳定期:经过一年左右的适应期,老年人在思想上认知情感上都能比较冷静而客观的对待退休。

1.2 人际关系的变化1.2.1 夫妻关系:老年期的婚姻满意度依然很高。

老年夫妻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伙伴关系,呆在一起的时间越长,感到的快乐程度越高。

1.2.2 与子女的关系:与子女接触的次数和其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关系。

即使对于寡居这也是如此。

1.2.3 与朋友的关系:老年人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超过与家庭成员在一起时的快乐,因为和朋友在一时,你是自由的,而与子女在一起时,你有意或无意地要注意自己是否符合对的期望。

1.3 人格的变化1.3.1 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两个方面。

对身体功能很敏感。

对经济保障的担忧。

1.3.2 孤独感:老年人的孤独感较为普遍,且来自各个方面。

1.3.3 适应性差:老年人不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情景。

依恋已有的习惯,对意外事件的应能力差。

1.3.4 拘泥刻板性,速度减慢:老年人在解决问题时,为了求得谨慎是决断速度减慢。

1.3.5 趋于保守:老年人经验丰富,也注重自己的经验,并希望子女接受自己的经验方式。

对由此而引发的猫不易理解,从而喋喋不休,爱发牢骚。

1.3.6 回忆往事:老年人的心理世界逐渐表现出又主动向被动,有朝向外部世界转为朝向内部世界。

因此很容易回忆往事,遇事情也容易联想到往事。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讲课稿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讲课稿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大脑功能逐渐衰退,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传导速 度减慢,导致认知能力下降。这种认知能力的下降可能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产 生影响,如忘记事情、难以做出决策等。
情绪波动与焦虑
总结词
老年患者常常面临情绪波动和焦虑问题,表现为易怒、紧张 、不安等。
详细描述
由于生理变化和社会角色的转变,老年人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和焦虑。他们可能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失去独立生活的能 力以及与家人朋友的疏远等。这些情绪问题可能导致老年人 的生活质量下降。
孤独感与抑郁
总结词
老年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抑郁,表现为缺乏兴趣、情绪低落等。
详细描述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社交圈子可能逐渐缩小,与家人的沟通也可能减少。 这可能导致老年人感到孤独和抑郁。此外,退休、丧偶等生活事件也可能加重老 年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角色转变与适应问题
总结词
老年患者面临角色转变和适应问题,需 要重新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
04
案例分享与讨论
成功案例介绍
成功案例一
张奶奶的护理经历
成功案例二
李爷爷的康复之路
成功案例三
王阿姨的心理健康转变
挑战案例分析
挑战案例一
赵先生的焦虑与抑郁问题
挑战案例二
刘婆婆的记忆力减退与行为异常
挑战案例三
陈先生的孤独与社交隔离
护理经验分享
经验一
01
耐心与细心是关键
经验二
02
沟通与理解是基础
经验三
真诚沟通
与老年患者沟通时,护理 人员应使用简单易懂的语 言,避免使用医学术语, 确保他们能够理解。
尊重隐私
护理人员应尊重老年患者 的隐私,不随意泄露他们 的个人信息和病情。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寿命也逐渐延长,老年人口比例日益增加。

在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社会角色的转变、家庭结构的变化等原因,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因此,了解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现状,并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现状1、孤独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社交圈子逐渐缩小,子女成家立业后往往不在身边,身边的朋友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逐渐减少。

这种社交隔离使得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觉得自己被社会遗忘,缺乏情感支持。

2、焦虑和抑郁老年人面临着身体疾病、经济压力、养老问题等多种挑战,这些压力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

例如,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恶化、治疗费用过高,或者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和无助。

3、认知功能下降部分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认知功能下降的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还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沮丧等负面情绪。

4、睡眠障碍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变化,往往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

长期的睡眠障碍会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5、对死亡的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死亡的感知更加真切,容易产生恐惧和不安的情绪。

这种对死亡的恐惧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

二、老年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也会发生变化,这可能导致神经递质的分泌失衡,从而影响情绪和心理状态。

2、社会因素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老年人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方面面临困难。

例如,信息技术的普及让老年人在获取信息和交流方面感到力不从心,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也可能让他们感到迷茫和失落。

3、家庭因素家庭结构的变化,如子女外出工作、离婚等,可能导致老年人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老年人护理的注意事项和干预方法

老年人护理的注意事项和干预方法

营养与饮食调整
均衡饮食
控制盐糖摄入
老年人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 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 素和矿物质。
老年人应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以预 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增加钙和维生素D摄入
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应增加钙和 维生素D的摄入,如牛奶、豆制品、 海产品等。
运动与康复锻炼
适量运动
目标
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 其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全面性原则
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社 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提供全 面的护理服务。
人文关怀原则
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 ,关注其情感和精神需求,提 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02
老年人护理的注意事项
生理变化及护理需求
01 感官功能下降
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政府政策资源
养老服务政策
政府出台一系列养老服务政策, 如购买服务、补贴制度等,以支 持社区和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更好
的养老服务。
医疗保障政策
政府通过医保制度为老年人提供 医疗费用报销和医疗救助等保障
措施。
社会福利政策
政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社会 救助、福利津贴等保障措施。
社会组织资源
02 选用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家具和设备,如升降床、 坐便器等。
家庭氛围营造
01 尊重与理解
尊重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 意愿,理解他们的需求和 感受。
03 关爱与支持
表达关心和爱护,提供必
要的支持和帮助。
02 交流与沟通
与老年人保持沟通,了解 他们的想法和需求,鼓励 他们表达情感。
04 丰富多彩的生活
组织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和
老年人应进行适量的有氧 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 素质。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我国现阶段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已达到1.6亿,而且人数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老年人健康问题将是全社会的问题。

研究显示,具有心理障碍的老年人致残率明显增高,导致医护资源的巨大消耗。

那么,怎样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缓解老年患者由于心理功能减退对社会造成的压力,就成为目前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大课题之一。

标签:老年患者;心理特点;护理措施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1.1孤独和寂寞,无价值感老年患者由于工作和社交活动的减少,以及缺乏倾诉对象等原因,多有精神和情绪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患病后更加明显,认为自己没有用,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再有大多数患者住院期间,对医院环境陌生,加之子女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守在身边,缺乏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更加剧了患者孤独的心理。

这类患者大多数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愿与其他患者交往,所以感到非常孤独,进而导致性格、行为的改变。

1.2抑郁、焦虑、恐惧心理恐惧和焦虑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患者住院后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在饮食、休息、睡眠等各方面难以适应,从而在精神上产生恐惧和焦虑,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有的患者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病情,甚至怀疑自己得了绝症,因此终日忧心忡忡、惶恐不安。

这类患者多表现为烦躁不安、不思饮食、睡眠不佳、痛苦呻吟、只关心治愈时间及预后等。

1.3情绪不稳定,性格急躁,易激怒老年人情绪变化非常大,不仅对当前事情易怒,而且容易引发对以往压抑情绪的爆发,多见于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患者。

他们的情绪变化可能来自经济负担、病情、及亲人等,对自身疾病不适或稍有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发火以后又常常会产生懊悔的心理。

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刻板、心事重重、沉默少语或多语,有些患者还会出现食欲减退、失眠等。

1.4敏感和多疑对周围一个细小的动作,护士一句无意的话语,都可能引起他们的猜疑,猜测自己的病情很严重,又怀疑医生、护士甚至家人都在对他有意隐瞒病情,久而久之,加重其心理负担。

ICU患者角色行为强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ICU患者角色行为强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人工髋关节置换给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加上老年糖 尿病患者的代谢特点,病情复杂多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增加了围手术期处理难度。临床护理人员应根 据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提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做好患者 基础护理,及时监测血糖,及早处理各种发生或可能发生的 并发症,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制定活动计划,调动患者的主动性 制定切实可行的 活动计划,指导患者按计划完成每天的任务,如对冠脉搭桥 术后已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制定的活动计划,第 1 天鼓励患 者咳嗽,床上四肢活动,翻身等;第 2 天坐起自行进食,双脚 放至床沿,端坐 5~10 min;第 3 天在护士协助下床边活动 2~ 3 次,每次 5~10 min,以后再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增加运动 量和时间。每天评估计划完成情况,当不能完成时应分析 原因并及时调整计划。
ICU 患者角色行为强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林汉慧 方小祥 张其霞
【关键词】 ICU;角色强化;护理
角色强化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角色适应障碍, 指 当 需 要 患 者 角 色 向 日 常 角 色 转 化 时 ,仍 然 沉 溺 于 患 者 角 色 ,自 主 性 受 到 影 响 ,对 自 我 能 力 表 示 怀 疑 ,对 回 归 社 会 角 色 没 有 信 心 。 [1] ICU 患 者 由 于 入 科 病 情 危 重 ,环 境 和 医 护 人 员 的 暗 示 等 原 因 更 易 造 成 角 色 行 为 的 强 化 。 此 时 ,应 帮 助 患 者 创 造 条 件 ,使 之 能 够 自 主 生 活 ,自 主 行 动 ,自 主 思 维 ,增 强 自 信 心 。 对 温 州 医 学 院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2006 年 10 月 ~2008 年 10 月 入 住 ICU 的 患 者 进 行 评 估 ,发 现 有 63 例 存 在 不 同 程 度 的 角 色 行 为 强 化 。 对 其 进 行 原 因 分 析 ,应 用 护 理 程 序 给 予 相 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老年病人心理生理特点及护理

老年病人心理生理特点及护理

老年病人心理生理特点及护理【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特点;生理特点护理老年人在我国人口中已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便是老年病人逐渐增多。

现就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及护理介绍如下:1生理特点1.1体力、适应能力下降老年病人机体各系统的活动减少,极易出现机体的废用性综合征,引起脏器、组织萎缩等废用性改变,故动作敏捷度降低,行动受限。

心力和体力不足,适应能力下降,反应能力迟钝,患病后症状常不典型,使医师和家属不易了解真实病情。

1.2易患病、易导致病情慢性化老年病人因体力、抵抗力和机体康复力下降,易患亦容易发生并发症。

同时对疾病认识不够,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记忆力下降,按时服药的自觉性差,导致疾病慢性化。

1.3易产生心理应激老年病人由于听力、视觉能力下降,接受信息的机会减少,因而产生心理应激。

2心理特点2.1复杂多变的心理由于各器官功能的衰退,给老人的生活和社交带来诸多不便,出现敏感、多疑,甚至心因性偏执观念。

2.2自我不满的心理形态的老化必然导致老年病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了老人的自尊心,易出现生存无望,来日不多的心理感受,表现为易怒、沉默和厌世等。

2.3沉溺于往事的心理老年病人的记忆力普遍衰退,近事容易遗忘,而远记忆尚好,往事常在脑中回旋,容易怀旧沮丧。

常表现与当时情景不相符合的一些情绪表现,如: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

2.4孤独感和被社会抛弃感老年病人认为他已不能为社会及家庭做太多的贡献,会被他人和家庭成员看不起,表现为关闭自我,拒绝一切社会活动。

2.5老年病人共同的心理反应2.5.1外向投射心理反应他们在遇到自己不能接受的意念、欲望或遭受精神挫折时,将原因完全推诿于客观情况,责怪自己少,责怪别人多。

他们对身体方面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未尽心照料,好挑剔、任性、易动感情,人际关系紧张。

2.5.2内向投射心理反应这类病人自我压制、压抑不能接受的意念、感情和冲动。

易产生责怪自己,感到患病给家庭及他人带来负担,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从而失去生活信念,产生厌世消极意念,呈现出抑郁、自责、自卑退缩,甚至有自杀行为。

浅谈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浅谈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12 自尊心理 . 老年心血管病人常 因 自己资历 老 、 贡献 大 、 经济 足, 性格就 比较倔强 , 顺从性也 较差 , 特别喜欢周 围的人能尊重并 恭顺他们 , 稍微不如 意就发脾 气。住 院期 间 , 护理 要求 也 比其 对
年人 表示 同情和理 解 , 他们 多关心 、 对 多问 候、 多沟通 , 做到 “ 脚 勤” “ 、 口勤” 运用体 贴入 微 的照顾 、 , 和蔼 可亲 的语言 进行 照顾 , 以排解 他们内心的孤独感 。让他们视我们如亲人 , 愿意 向我们 倾 诉 内心的痛苦。当他们 向我们倾诉 自己的疾病 、 心情 及家庭 的烦
现漠然 , 不积极配合 , 至拒绝 治疗 及护理 。 甚 15 猜疑 心理 . 由于老年人 听力 减退 、 视力 差 , 常发 生误解 , 以
到温暖 、 感受 的关爱 、 感受的尊重和被尊重 。 2 2 安慰和鼓励 . 使他 们得到精神上 的支持 , 主动耐心 的与 老年人 沟通 , 要 解除 他 们 的心理压力 , 鼓励他们 从心 理上振作 起来 , 树立 战胜疾 病 的信 心, 正确看待疾病 , 在不影 响病情 的情 况下 , 当的让 家属 陪 同, 适 共 同关 心体贴 、 鼓励这些老 年病人 。 2 3 协助老年病人改善不 良心理状态 . 对于 紧张不安 、 焦虑 、 恐
关心 和体 贴他 们 , 积极倾 听其 陈述 。了解他们焦虑恐 惧的原 因和
心理需求 , 针对其病 因进 行心理 分析 , 教会他 们适 时进行 必要 的
沉 、 神忧郁 、 伤感 、 精 易 沮丧 、 望、 绝 束手无策 、 情绪 极端低 落 , 常 经 暗 自伤心 、 落泪 、 不愿 与人交往 或交 谈 , 对于疾病 的治疗 究 08 O 第5 第3 期 MD I NVT N EERH 卷 O EIN I OAI SAC C EN OR

老年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老年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敏捷地 回避而坠床 。
服药安全意识 的教 育 , 强服药过程 中的监督力度 , 护士做 加 使
到主 动对老年患者进行 全面评估 , 并针对老年患者的个体差异 采取相应 的安全措施 , 有生活 自理能力的老年患者也要给予 对
2 压疮 _ 3
营养 不 良既是压疮形 成的危 险因素 ,又是压
疮经久不愈 的主要影 响因素目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 , 疾病
便器可采用坐式 , 以保证安全 。 病房设施要简化 , 暂时不需要用
的物品移开 , 尤其不要放 在患者经常活动的地方 。床 头柜上物 品应方便患者取用 , 呼叫对讲 器放 在患者床 头方便使 用。患者 外 出散步或做检查有人 陪同 ;用 车床护送 患者 时做好过 床协 助, 上好护栏 。患者衣 、 、 子要合适 , 裤 鞋 避免过长 、 过大影 响行 走或绊倒 。做好患者及其 陪护人员 的安全教育 , 告知患者如出 现头昏、 乏力、 视物模糊 时不要单独离床活动 , 改变体位时动作 缓 慢。床旁上护栏 , 躁动不安或意识模糊者 , 使用约束带 。
行相关 教育 , 患者或陪护人 员掌握 自 技巧 , 教会 理 强调患者 卧 床期间及时翻身和皮肤清 洁护理对压疮预防有明显 的作用 。 3 . 预防感染 保持病室环境 清洁 , 时做好灭蚊灭 .4 2 及 蝇灭蟑螂工作 。 减少探视 , 室通风 , 时消毒 。 病 及 保持皮肤清 洁,
参 考文献
3 . 预防压疮 根据《 .3 2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 对患者进
行评估 , 针对性地加强翻身和做好皮肤护理等预防措施 。预防 压疮 , 首先要对卧床患 者进 行全身 和局部管理 , 管理包括 全身 原发病的治疗 、 全身状态的改善 、 保持体 内水 电解质平衡 、 预防

老年病人角色行为强化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老年病人角色行为强化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老年病人角色行为强化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摘要】病人角色行为强化是病人角色适应中的一种变态现象,即由病人角色向常态角色转变时仍过于安于病人角色,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失望,对承担原来角色感到恐惧不安。

表现为情绪忧郁、多疑、自信心不足,有退缩和依赖心理,情感脆弱,甚至带有幼稚色彩,对正常的生活缺乏信心,安心于已适应的患者角色。

通过了解现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对老年病人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干预,通过定期随访,对其提出的问题、思想顾虑及心理障碍,成功的帮助了角色行为强化的患者,做科学客观的解释,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克服心理障碍,适应角色转变,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老年病人角色行为强化心理特点护理干预1 临床资料典型的患者角色强化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在65~85岁,职业为退休老人,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子女多的老人。

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脑萎缩,冠心病等,这些病人有一共同点都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血糖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心脏功能也可以,但每天查房患者的表现都是不舒服,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发现患者角色适应不良,有角色行为强化的表现。

患者角色行为强化的表现为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失望,自信心不足,情感幼稚,日常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但自己不做,凡事都依赖医护人员和家人,不敢下床活动,特别担心行走时会摔倒而致病情加重,仍然安心于已经适应的患者角色。

2 当前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2.1 失落和孤独老年患者常因自己资历老、贡献大、经济好,现在闲呆着心里难免会产生失落感。

性格就比较暴躁,顺从性较差,喜欢周围的人能尊重并恭顺他们,表现为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独断专行、易激怒、好挑剔责备他人。

而有的老年患者特别害怕孤独寂寞,由于生活单调,与家人及外界缺乏情感交流和心里沟通,患者常常易产生被抛弃感,因而导致性格、行为的改变。

如果住院了,家人,儿女就会来看望照顾他,亲戚朋友就会来探望,他们认为自己才被重视了。

新时期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策略

新时期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策略

新时期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策略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作为老年科的护士在面对患病的老人时,不仅要认识疾病,还要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之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本人从1988至2010年一直从事老年病护理,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谨以此文与同行共勉。

一、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策略1.悲观消极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夕阳西下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高,往往被动配合治疗。

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护理策略:病人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

针对这种情况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病人,使病人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复,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在精神上要首先战胜自己。

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

应该指出的是,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2.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

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护理策略: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

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3.孤独寂寞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

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护理策略: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行为干预和行为管理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行为干预和行为管理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行为干预和行为管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行为干预和行为管理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逐渐进行性恶化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功能。

患者往往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针对这些症状,行为干预和行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行为干预和行为管理。

一、环境调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环境的各种刺激而产生焦虑和不安。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环境来帮助患者感到安心和舒适:1. 提供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尽量减少家居装修的变动和噪音刺激,保持简洁整洁的居住环境,防止患者摔倒和受伤。

2. 创建温馨的氛围:使用柔和的灯光和舒适的色彩,放置一些患者喜爱的照片或物品,增加家庭的温暖感。

3. 规律的作息时间:建立固定的日常作息习惯,包括起床、进食、休息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生活。

二、沟通与互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渐减退,因此在与患者的沟通和互动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1.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语速要适中,简短的句子和明确的指令更容易被患者理解和接受。

2. 非语言交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传递情感和信息。

3. 鼓励互动:鼓励患者参与家庭活动、社交聚会等,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提高生活质量。

4. 理解与尊重:对待患者时要保持耐心和理解,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意愿,避免过多干涉和争吵。

三、日常活动安排规律的日常活动对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生活管理和行为干预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保持生活的秩序和自信心:1. 定期参加体力活动:适当的体力活动对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有益,可以提高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

2. 多样化的认知活动:参与一些适合患者的认知活动,如解谜游戏、记忆训练等,提高认知能力和脑功能。

3. 进食和睡眠的安排:确保患者有足够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摘要】本文探讨了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在引言部分中,指出了关注离退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护理干预的意义。

在正文部分中,分析了离退休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同时介绍了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

强调了心理护理中的关键要点。

在强调了离退休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离退休老年人、心理问题、护理干预、身心健康、方法、技巧、效果评估、关键要点、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离退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性离退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的挑战。

这些问题包括孤独、抑郁、焦虑、失落感以及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困扰。

对于离退休老年人来说,心理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身心健康上的疾病和症状加重,甚至影响整个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心理问题的出现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而加重患病风险。

心理问题可能诱发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进一步加剧身心健康问题。

心理问题也会影响老年人与他人的社交关系和亲密关系,造成沟通困难和情感隔阂。

及时发现并有效干预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1.2 护理干预的意义护理干预对于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调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促进心理健康的提升。

离退休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的衰退、社会角色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减少等因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孤独感等。

而护理干预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护理干预能够通过专业的护理团队对离退休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情感支持、心理治疗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心理观念,增强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

心理疏导在老年肺心病患者角色强化中的作用

心理疏导在老年肺心病患者角色强化中的作用

心理疏导在老年肺心病患者角色强化中的作用[关键词]心理疏导;肺心病;角色强化在临床上有许多老年患者住院后容易出现角色强化现象,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心理疏导疗法是医务人员在与患者诊疗交往中通过良性影响对患者阻塞的病理心理状态进行疏导使之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1]。

本文主要探讨心理疏导对改善老年肺心病患者角色强化,改变其认知行为的作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呼吸科住院的老年肺心病患者60例,其中男55例,女5例,年龄70~92(平均76±3.4)岁,所有患者均因肺心病急性发作入院,疾病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入院后经抗炎、利尿、营养心肌、改善心脏负荷、氧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病情稳定的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临床用药无明显差异性。

实验组的患者在病情稍稳定后(约2周左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增加心理疏导,时间为4~6周,每周2次,每次30~40分钟。

主要采用一对一的心理疏导。

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测评显示:ADL评分及SDS 自评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心理疏导方法:1.2.1 正确评估患者角色强化的护理问题:角色强化是指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出现心理反应过度等角色行为特征,如过度依赖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帮助,过度要求亲友的照顾。

他们把疾病的后果看得过于严重,对康复缺乏信心,担心因失去患者角色而使健康再次受损[2]。

通过沟通对患者产生抑郁、依赖性增强及自信心减弱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分析,掌握患者足够的信息,找出患者角色强化的症结,制定个体心理疏导计划,进行针对性的疏导。

1.2.2 心理支持:对患者的感受表示理解和默认,通常在交谈1~2次后再涉入主题,向患者讲解一些国外老年人的生活理念,帮助患者深化认识,消除患者心理上的误区,调动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的主动性,组织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到心身治疗室进行放松治疗。

中老年人的身体形象问题及心理干预措施

中老年人的身体形象问题及心理干预措施

中老年人的身体形象问题及心理干预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愈发强烈,中老年人的身体形象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尤其是在现代媒体的渲染下,人们对年轻健康的身体形象产生了更高的期待,这给许多中老年人带来了心理上的困扰和身体形象上的焦虑。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这个群体的需求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中老年人的身体形象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心理干预措施。

中老年人的身体形象问题普遍存在于心理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变化不可避免,如皱纹、松弛的皮肤、白发等。

这些自然的衰老现象会让人们对自己的外貌感到不满意。

在社交场合中,中老年人可能会感到自卑,缺乏自信心。

这种身体形象问题不仅影响了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他们的社交关系以及生活质量。

要解决中老年人的身体形象问题,心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教育宣传。

社会应该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建立健康的美感观念,引导中老年人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形象。

倡导中老年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注重内在的魅力,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生命体验。

只有通过积极的心理引导,中老年人才能够建立积极的身体形象观念,增强自信,摆脱身体形象带来的负面情绪。

其次,社会应该提供更多关于中老年人身体形象的正面样板。

通过媒体的力量,展示身体形象不完美的中老年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和意义。

这将有助于改变社会对美的定义,减少对完美身体的追求。

同时,倡导尊重中老年人的权益,禁止任何形式的身体歧视和老龄歧视。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老年人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对他们身体形象的尊重和认可。

最后,在家庭中,应该给予中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家人可以通过鼓励中老年人参与身体活动,保持身体健康和活力。

定期陪伴中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增加社交互动,减少孤独感。

此外,家人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给中老年人带来身体形象上的压力。

通过家庭的支持,中老年人的身体形象问题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善。

总之,中老年人的身体形象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病人角色行为强化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1-08-16T09:08:11.4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者学珍马玉珍
[导读] 老年患者常因自己资历老、贡献大、经济好,现在闲呆着心里难免会产生失落感。

者学珍马玉珍(新疆省阜康市人民医院骨科 8315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1-0055-01
【摘要】病人角色行为强化是病人角色适应中的一种变态现象,即由病人角色向常态角色转变时仍过于安于病人角色,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失望,对承担原来角色感到恐惧不安。

表现为情绪忧郁、多疑、自信心不足,有退缩和依赖心理,情感脆弱,甚至带有幼稚色彩,对正常的生活缺乏信心,安心于已适应的患者角色。

通过了解现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对老年病人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干预,通过定期随访,对其提出的问题、思想顾虑及心理障碍,成功的帮助了角色行为强化的患者,做科学客观的解释,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克服心理障碍,适应角色转变,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老年病人角色行为强化心理特点护理干预
1 临床资料
典型的患者角色强化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在65~85岁,职业为退休老人,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子女多的老人。

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脑萎缩,冠心病等,这些病人有一共同点都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血糖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心脏功能也可以,但每天查房患者的表现都是不舒服,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发现患者角色适应不良,有角色行为强化的表现。

患者角色行为强化的表现为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失望,自信心不足,情感幼稚,日常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但自己不做,凡事都依赖医护人员和家人,不敢下床活动,特别担心行走时会摔倒而致病情加重,仍然安心于已经适应的患者角色。

2 当前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2.1 失落和孤独老年患者常因自己资历老、贡献大、经济好,现在闲呆着心里难免会产生失落感。

性格就比较暴躁,顺从性较差,喜欢周围的人能尊重并恭顺他们,表现为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独断专行、易激怒、好挑剔责备他人。

而有的老年患者特别害怕孤独寂寞,由于生活单调,与家人及外界缺乏情感交流和心里沟通,患者常常易产生被抛弃感,因而导致性格、行为的改变。

如果住院了,家人,儿女就会来看望照顾他,亲戚朋友就会来探望,他们认为自己才被重视了。

2.2 恐惧和焦虑由于老年人的各种器官功能下降,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可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上慢性病长期吃药,治疗,在饮食、睡眠等各方面都不太好,从而精神上产生恐惧和焦虑,认为自己年龄也不小了,恐惧死亡的来临。

2.3 敏感和猜疑老年患者常敏感多疑,推测猜想自己的病情很严重,怀疑医生、护士甚至家人都在对他隐瞒病情,每次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无意的话语,都可能引起他的猜疑,加重其心理负担。

当患者可能出现与不治之症患者某一相似症状时,就对自己的病产生疑心。

3 对老年患者角色强化的护理干预
3.1 尊重、理解、关爱老人从温暖的家庭到陌生的医院,对周围一切环境不适应,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和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作为和患者密切接触的护士,首先要尊重、关心他们。

讲话礼貌,态度和蔼,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对老人的健忘和啰嗦给予谅解,对老人的要求尽量满足,让患者相信护士。

3.2 鼓励和赞扬对自尊心强和虚荣心强的老年患者,应以鼓励和赞扬的口气,在尊重的基础上,让患者乐于接收你的治疗和护理,适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3.3 消除孤独情绪由于老年人依赖性强,易孤独,子女平日工作忙,只有利用业余时间陪伴,尤其是丧偶老人,他们有“感情饥饿”现象,特别需要护士关心,所以护士要有耐心,平日多去巡视,在生活起居上多给予协助,多与他们交谈,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对护理人员信赖。

同时,鼓励家人、亲友常探视。

对病情较轻的老人,动员他们到院内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酌情做些喜欢的活动或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锻炼,鼓励他们与周围的病友多交友聊天,看看电视,听听广播,阅读各种书刊杂志。

培养多种兴趣,丰富生活内容,以达到分散注意力,调节紧张情绪,消除孤独寂寞心理,增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使其永保良好愉悦的心理状态。

3.4 增加信任度改善医护患关系对于好猜疑的老年患者,我们必须满足患者了解自身疾病以及有关知识的需要,一味的隐瞒,只能事与愿违,要尽早取得他们的信任,减少猜疑和误会。

在交谈中,要讲究方式,对疾病认识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语言、形体和情感传递的技巧。

遇问三思、仔细斟酌,该解释的一定解释清楚,需要保密的既不能直言相告,又要给予其一个可以接受的答复。

尽量让他们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3.5 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疗的必备条件。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性格出现明显变化,我们时时处处应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科学态度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以维护老年人的最佳心理状态,使病人能有效地应对疾病,改变影响认知的心态和行为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帮助病人消除心理危机,解除疑虑,坚定信心,使病人主动接受和配合治疗。

3.6 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子女要关心体贴老年人,鼓励老年人重视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吸烟、少喝酒、不偏食、食量适当。

父慈子孝,会使老人感到温暖,家庭成员间和睦,才能使老人倍享天伦之乐。

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不断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指导老人过好晚年生活。

老年人的具有良好的心理因素,才能积极地战胜疾病。

4 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消除了老年人对疾病的恐惧,使老年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好感和信任感,促进医患沟通。

消除或减轻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使老年病人树立对人、对己、对事物的正确观点和态度,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逐步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消除顾虑,增强治愈信心,达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悲观情绪转变为乐观情绪,被动服从治疗转变为主动参与治疗的目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其能力、性格、气质等均有差异。

特别是对角色适应不良的患者,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通过我们耐心细致的护理和卫生宣教,并和患者的家人、同事、朋友配合,共同对患者进行开导交流,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及自身的价值,从而正确对待疾病,正确估计自身能力,主动要求出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