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那么,我们如何做好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呢?下面是我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和建议。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个合作探究,纵向发展的过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读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读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要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如何让学生“潜心读书”,针对当前“读”的现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重视领读,加强范读;要以情导读;读要体现目的、层次和过程;要重视略读、浏览。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从中可以看出,“多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多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悟,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书

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指的是学生情感体验的个性化,更好地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使用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意,读中悟情。

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可采取不同形式的读。如: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对比读、默读、小声读、大声读、诵读、分角色读、有感情地朗读、表演地读等。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读,要对学生的读作出明确的要求,杜绝泛泛地读。任何形式的朗读,都是要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中。南宋朱熹主张:“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漏一字,不可奇强暗记”,“逐句玩味”,“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皆出于无心,然后可以得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记向学生讲什么叫有感情地朗读。用什么语气,带什么感情。特别在许多课文的后边要求学生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或抄写下来。这些作业,不是让学生去盲目抄写记忆,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妙词佳句。要达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之其次要认真分析学情,要顺学而道,顺学而教。教师在把握诱导读这一个环节中,一般是从问题入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在学生中选择有价值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围绕课文展开阅读,细细朗读重点的句子、篇章。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能

在文本中找出富有意义的答案。

阅读教学要做到生活化。陶行之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教学就是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与已有经验,实现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比如,在教学《春天》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回到大自然中,在山上、小河边、草地等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文中语言文字的优美。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特点。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读与写,读与说。”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有机体。“读写结合迁移运用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阅读重在吸收,习文重在倾吐。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体会一下,有什么感想。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究,谈谈感想,或者写出感想。比如:《坐井观天》一课,激趣: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青蛙和小鸟说些什么?学生通过阅读,众说纷纭。接着学生在小练笔本子上把自己想说的内容都写了下来。学生写的很具体,想象力较丰富,也较切合课文内容。学生在语言文字中不但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而且感悟到学习上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利用教室的整体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构建和谐课堂,首先要突出教室环境的美与和谐,充分发挥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熏陶作用。如充分利用黑板抄写、贴纸、绘图等学生熟悉喜爱的故事、童话、图形,让学生常常对其中

的故事童话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关注学生的阅读情绪。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应该鼓励他们敢于阅读,培养他们先说后问再议,积极参与学习。教学《一定要争气》中: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很生气,决定要让他退学,后来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童第周基础差,却不灰心,半年后,经过努力,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最后成为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说到这里,教师应结合实际让学习力不从心的学生得到启发,激励学生敢于阅读,敢于发言,学生没有了紧张、畏惧心理,自然而然抽入阅读学习中,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学习是一件很舒服愉快的事情,激起了阅读兴趣和阅读愿望,体现了人文精神。

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课堂上,教师应把爱心、微笑、激励感受给学生,营造一种配读的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教,讲不是为了学生讲。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导者,指引者。在重点、疑难处引导提示讲。如:《落花生》关于外表与贡献各执一词时,教师就应该讲一讲。一堂富有生机活力的语文课,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用充满激情而又富有哲理的儿童化语言,创设出一定的语文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要让学生产生读的兴趣,一个重点就是体现在教师是否具有引导的能力。引导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读得是否成功,教学是否有达到

预期的目的。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各年级阅读的重点。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沟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和提升。

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愉快轻松地学习中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在自读自悟中,提高小学生的感受、理解、评价的能力。从而,对小学生阅读量的增加,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对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均有明显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