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文素材20210130新闻周刊文字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0130新闻周刊文字整理
开篇语
NEWS
今年春节是原地过节还是回家过节?能不能回家过节?这是由部长说了算还是由村长说了算呢?听到这个问话您可能会笑,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说,当然是部长说了算,可现实中不一定,非常有可能部长的政策被层层加码,最后变了形,村长才说了算。

因此本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强调,就地过年政策是分级分类的,各地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

就地过年是一种提倡,而不是硬要求,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但愿各地的村长能听懂这些话的含义,而不会擅作主张,最后让想回家的人都有家难回。

本周视点
NEWS
白岩松:
本周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突破一个亿,这个数字已经不是新闻的概念,而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因为这已经肯定属于人类与疾病斗争的一个重要记忆。

而在国内,进入冬季后的疫情一直在反弹,出现本土确诊病例的省市进一步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精准的防疫已经是一个新的挑战和要求。

1月23日,也就是上周六,上海关于此前一天的疫情通报,得到了大家的表扬,因为这份通报中隐去了三名确诊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只提地点不提人。

之后,北京和吉林也在跟进。

那么疫情防控我们能不能更精准?更科学,更有温度,《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更精准的防疫。

从有名有姓到病例1、病例2
“他张三李四,他什么职业对控制没有意义。

而且带来负反应,后续再有病例,他害怕,他不告诉你”
“提地不提人”,上海在疫情信息发布上的这一变化,在本周广受好评。

在上周六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3名本土确诊患者没有被公布姓氏,而是以病例1、病例2、病例3代称,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也被隐去;同时也没有单独公布每个人的行动轨迹,而只是总体上列举了三名病例涉及的公共场所。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我是非常主张这么做,其实从一开始我就主张这么做,因为公布这些非常详细的细节,你知道这个人是男的女的,其实对任何人没有任何意义。

公布哪个小区的,知道这个小区最好知道哪个楼的,有些人恨不能知道是哪个户的,其实没有意义。

很多网民说对我有意义,我知道他在哪,我躲他远点。

其实我们发现病例之后,我们疾病控制中心都会对他涉及到的一些公共的场所,公共的地方做终末消毒,也就是说你再公布他是哪里的,你知道他精准的位置,他张三李四他什么职业毫无意义,对控制没有意义。

而且带来一个负反应,就是后续再有病例,他害怕,他不告诉你,为了不让你更多地对我的家庭生活家人有更多影响,他不告诉你。

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方面的专家,吴凡是上海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的老面孔,她深知大多数病例个人信息的发布,其实对于防控并没有太多意义,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出于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很多地方的疫情个人信息发布,奉行着“越详细越好”的原则。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宋耀君:去年年初报告
一个病例的时候,马上把他的轨迹写得很详细,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的问题。

比如说对个人隐私的侵犯,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居民反响,其实这些对整个防控工作从采取措施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指导性意义。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其实上海我们早就希望这么做,我们很早的时候就希望这么做,我想可能跟其它地方,大家公布得很细,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我们从卫生行政部门也好,专家也好,大家还是形成达成这种共识。

这与社会老百姓的回归理性,成熟的社会心态也有一定的关系,大家都能接受,大家反过来觉得很好。

那个时候你要这么公布,他坚决不答应,对吧,网民就会给我们专业机构施加很多很多的压力。

此前,大多数地方在疫情信息通报时,往往会公布病例的姓氏、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等以及详尽的活动轨迹,尽管已经进行了脱敏处理,但这些被放到聚光灯下的信息,常常被网友脑补出离奇的情节,一些病例甚至成为被网络暴力的对象。

而如今上海的做法,既没有透露个人的信息和轨迹,又将病例活动涉及的场所告知了公众,在平衡公众知情权和病例隐私权方面,是一个进步。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我们每一个公众其实应该知道,我们不需要去满足你这些好奇心。

这次我们现场开始公布,既告诉了你哪些场所他曾经去过,信息也透明了,也告诉了,但是同时又保护了病例的隐私。

可以说在这一年的疫情防控当中,我们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变得更理性了,更成熟了,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也更深入了,所以他就能很好地接受,我想这是两方面都有一个平衡的结果。

上周日,北京市在通报大兴区疫情时,同样隐去了病例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在本周一,吉林通化市的疫情通报中,也开始只发布确诊病例的序号和居住地,疫情个人信息发布“最小必要”的原则得到推广。

但与此同时,进入2021年,各地通报的泄露疫情信息的事件仍有增无减,杭州某医生泄露疫情流调报告,保定某单位员工将密接者信息表发至微信群;北京顺义某航空安保公司员工将初步流调报告发至微信群,他们都受到了行政拘留的处罚。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因为现在泄密不是流调的环节泄密,而是应用的人泄密,这个过程当中,你的岗位职责,使用的人员,你要对他有一定约束和要求,这个可以是法律的,也可以是行政规章,也可以是规范,你对他要有要求,要教育。

其实我觉得只要每个人有这种意识,作为工作人员就有这种责任和义务去保护人家的隐私。

在疫情联防联控的背景下,参与疫情信息收集、使用的主体空前多元。

按《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除疾控、医疗机构外,居委会、村委会等可以协助收集疫情信息,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等经依法授权后也可以收集相关信息,未经授权的单位则无权收集疫情信息。

然而,《传染病防治法》等现行法律,关于疫情隐私保护的规定仅适用于疾控、医疗机构,而无法针对其它各类主体。

这就要求这些单位和主体,自觉建立起隐私保护的内部机制,尽到安全保障的责任。

如今,在疫情信息发布环节,加密已经成为共识,在采集、传送、使用等各环节,能建立起“脱敏”和“加密”的机制吗?
上海市政协委员臧熹:能不能把疫情相关的,牵涉到公民隐私的一些信息,在一网统管的平台上进行流转。

未来一旦出现了泄露问题我们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相关的责任人,迅速地进行处理。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我们可以用的技术手段是传输过程当中,为了更好保护隐私,我们可以在传输使用利用的过程当中,对一些敏感信息进行脱敏,进行脱敏处理这是我们可以技术上做得到的,技术手段解决一部分的隐私保护问题,这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白岩松:
其实从去年武汉解封之后到现在,上海也出现了几波疫情,但好像这座城市并没有特别的紧张,一般情况下也基本不用进入“战时状态“等等这样的字眼。

本周
三上海市长说,上海的此轮疫情已得到控制,而且强调防疫精细化之后就不需要扩大化,如何用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关键问题?大城市是怎么做到的?对于其它地区来说,有可借鉴性吗?我们继续来看看上海的防疫策略。

上海为什么没有全民核酸检测?
“越是缺人缺资源的时候就越需要精准,
因为只有精准才是省人力的,对社会的稳定也是最好的”
21日,上海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所涉昭通路居民区被调整为中风险区域后,同步实施封闭管理,1800人分批闭环转运。

这次流调直到凌晨四点才进入尾声。

李先生一家突然一早就被警方告知,由于进入过该居民区并接触过隔离居民,他们进了彻夜排摸出来的密接人员名单,需接受核酸检测并集中隔离14天。

突发于一周多前的疫情,截至目前,突现18例本土确诊病例,结果是,只封闭了几个小区和一家酒店,仅安排了4.1万多人的核酸检测,到本周三便宣布控制住了疫情,上海的防疫密码是什么?24日的发布会,从发言者吴凡的流行病学调查介绍中似乎可现端倪。

她介绍,某晚,一组专班连续通宵工作15个小时,对一条重要线索展开了深入分析。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关于做流调其实跟大家看破案大片差不多,病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我们认为有可能会沿着这条传播链,有更大范围传播。

一晚上围着这个仅有的信息,我们排摸出了30位直接的密接者,这30位密接者这个时候,已经散播在全市的各个位点上。

怎么办呢?我们第一时间跟他们联系,完了以后跟120打了电话确定,让他们去指定的这些隔离点隔离管理,所以这个当天晚上我们就做完了。

此次疫情是从对某医院重点人群的主动筛查中发现的。

此时,牵头上海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的吴凡,便开启了与病毒的赛跑,按她的话说,这条线索有核扩散的危险。

根据这30个密接他们又界定了2817人可能的接触者。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所有的流调,我们都是以病例为核心逐步展开,你可以想象成几个圈。

我们明确了界定了这个人之后,由我们的地区组去协同、去找,那天正好是一个晚上半夜,那么有人就说,那行,那我们明天白天再去找他去,我说不行,必须晚上,为什么呢?因为你要告诉他,明天你就不要出门了,你先原地固定住先别动,等待后边的信息。

两千多人一晚上,都要把他找着,这也是很难的一件事,但不管怎么说,你总比找几万人要强得多。

你像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精准排摸,聚焦重点这么一个过程。

上海将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相关人群,精准划分为密接者、密接的密接和一般接触人员,对人群的电话流调只是其中一种手段,身着防护服的流调人员大白们,会精准锁定城市的某个角落,突然出现在人的面前,采取面对面或走访形式,流调出更为详细的信息。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如果“大白”找你,配合流调你该干什么,有人就蒙了,说我当然肯定害怕,害怕完了是配合,怎么个配合法?那我们就有很多种办法,你现在突然之间问我说14天前你去过哪,那我也想不起来,那这个时候你可以告诉他,你平时记日程吗?那把日程拿出来看看,买东西的,那你把支付的信息拿出来看看,你哪天到哪,用了哪些电子记录,有时候你还买过车票乘过车,或者看过病的挂过号的等等,都可以成为支撑,就是逐步逐步来帮我们丰富完善,我们所需要还原的轨迹活动、接触到的人。

作为在疾控领域征战近30年的专家,吴凡明白,再细的流调都不为过,甚至类似入厕等这些不起眼的事情,对线索、交叉印证都至关重要。

而在流调对象做了什么之外,怎么做,也是一个人轨迹行踪的重要细节,这直接决定隔离措施的等级和严重程度。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比如说我们还有一些人,他是去了一个场所,这个场所里边只是病例可能在前边进去的,我们这个人在后边进去的,他没有和病例有一个直接交集,但是他又是一个有风险的人,可能通过环境的污染,也有可能污染上。

像这类的人我们时间就不用(隔离)14天,可以用3天(隔离)。

我环境污染的时候,物表的存在可能是3天至以后,就已经没有病毒了。

我现在找的这些高风险的人群,都是在3天里面,跟这个密接曾经路线上有关系的,这样就很精准了,而不是说把到过这个场所的所有人,可能几千人都把他管理起来。

上海是一个有着2500万常驻人口的开放城市,人口流动本来就大,还面临境外输入风险,不光本次疫情,上海自有确诊病例以来的几轮疫情中,都未进行全城最严管制措施,按照上海市长的说法,在对人群精细化区分之后,便无需扩大化,没有做全市或全区核酸检测。

吴凡表示,这样的结果源于全市上下,对社区管理、基层组织架构状况的了如指掌。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你这个社区平时得有底数,这里边有多少人,平时是多少人,进进出出是多少人,你几乎不可能(瞬间)实施这种精准管理,所以功夫在平时。

你顺着这条链排摸,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

你多了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日常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干扰;但是少了绝对不行,少,你就漏了,有可能这个火星沫子就落在外头了,可能漏的这一个,它后来又起了一堆火。

关键时候,这里面还有一个协同问题,这套(部门)机制要灵活,要能够大家相互之间协同作战。

上海正把防疫比作“陶瓷店里抓老鼠”,要在最低层级,也就是如当疫情处于零星散发层级的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关键问题,使得综合效益升至最佳。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今天所有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常态,那你不能把它碰碎了,掉到地上你就停滞了你就毁了,那这一些就是我们的常态生活要得以维系,我们的日常经济发展希望能够继续,老百姓也不会因为有个疫情而忐忑不安,纠结,他该干吗干吗,该享受生活享受生活,这是我们特别希望的。

上海集聚一流的人才、雄厚的财力物力,在防疫面前没有层层加码,而是在做减法,这背后是以精准防控作为防疫密码,但同时,吴凡觉得,这似乎又跟这些无关,任何一个地区都可以做到像上海这样。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我觉得你如果越是缺人缺资源的时候,就越需要精准,因为只有精准才是省人力的,才是节省资源的,才是对社会经济影响面是最小的,对社会的稳定也是最好的,正因为地方小人数少,你更容易做到精准。

我非常理解大家说进入战时状态圈,筛查决心很大,动作很果断,但是恰恰是这种做法,可能会给社会面上,带来更多人心的这种焦虑,社会情绪不稳定,对社会经济的这个巨大影响,反而是得不偿失。

白岩松:
即便在本周,中国本土注射新冠疫苗已超过2000万人,但还要与新冠病毒打很长一段时间的交道,这显然也是人们的共识!到现在我们毕竟与新冠病毒已经交手了一年有余,如何更精准的防控?降低各种成本,取得最好的防控效果,的确是任何一个地方的主政者都该多思考的事情。

本周人物
NEWS
何女士:文明祭奠
几名游客在参观汶川映秀地震遗址的过程中不停说笑,担任讲解员的本地居民何女士以眼神多次示意无果后愤怒回应:请文明祭奠,如果在校请您出去。

事后她表示,这里每个人都有亲人、朋友在地震中遇难。

参观这种肃穆庄重的场所时,更应该尊重逝者,尊重历史、文明参观。

陆云生:休假被辞
上海一公司员工陆云生因父生病,向公司提交请假单后回老家,次日并未准假,他便返回。

而途中得知父亲去世,他又赶回老家办理丧事。

事后回到公司,却被告知因旷工已与他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随后陆云生申请仲裁,采取了公司支付其离职补偿金。

公司两次起诉却皆被驳回,法院于周日公开此案,表示回老家为父操办丧事符合中华民族传统人伦道德和善良风俗,公司应以宽容心、同理心加以对待。

任女士:骂人被拘
因不满小区业委会的相关工作,作为业主的任女士在业主群里质问社区书记却无果后,她便称其草包。

时隔两个月,她被民警带上手铐,从贵阳市带到了毕节市。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任女士发布的群聊消息涉嫌公然侮辱他人,对此她被执行拘留了三日。

此案引发争议后,毕节警方于周二通报称,这样的异地传唤程序违法,将撤销对任女士作出的处罚决定。

案件涉及民警已停职接受调查。

胡淑云:查房被刺
江西省吉水县人民医院的心内科医生胡淑云,在病房查房的过程中,突然遭到歹徒持刃袭击,受伤单位进行了六十多名医护人员参与输血一万多毫升的抢救治疗后,胡淑云最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周三凌晨不幸去世。

目前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审理之中。

白岩松:
很多新闻在看完之后,你非常希望等候下一个结果,而不是看完就完了。

比如说因父亲去世请假八天,未获批强行休假,反而被公司辞退,这公司被裁决支付离职补偿金七万多元,居然还不服,还要起诉到法院,法院当然驳回。

我非常希望等候到这家公司能发自内心的道歉、反省和在未来改正这样的做法,否则应该是员工纷纷辞退掉这家公司才对。

骂草包支书的任女士处罚被撤销,这不该是全部的结果。

我想很多人还在等候有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罚,为什么会如此荒唐的发生这样的事儿?是一个道歉就轻描淡写能过去的吗?我们继续等候。

本周人物
NEWS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福州路,还经营着这样一家,有人值守的公用电话亭。

略显笨重的橘红色座机,市话三分钟四毛,国内长途一分钟两毛的价格,已经是许多人,二三十年前的回忆。

沈玉琇:这个公用电话是1993年开始,当时我们有5个人,我们那时候的收入最起码有四千到五千,我那时候管账务的。

电话亭的主人,名叫沈玉琇,今年78岁。

她已经在这个4平米左右的空间里,值守了27年。

原先的几个伙伴,因为收入低,早就不做了。

在人人都有手机的年代,还会有人到这儿打电话吗?
等待了三四个小时,终于来了今天第一位打电话的客人。

她打给一位租房中介,咨询一间价格很低的房子。

她担心是虚假广告,日后被骚扰,所以才选择公用电话。

还有的人来这里打电话,是因为一段心酸的伤痛。

27年守着电话亭,沈玉琇听了很多的家长里短。

电话里短短几句话,她就听出来,这是一个在上海打拼的年轻男子,呼唤离家出走多年的妻子回家。

小伙子说,只有使用陌生号码,妻子才会接起他的电话。

没说几句,电话被挂断,小伙子很落寞,新的一年,不知道他能否如愿与妻子建立起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更多时候,沈玉琇对顾客的事不愿多说,她等在窗前,等着那些忘带手机,以及需要使用陌生号码的人,偶尔来到这里。

记者:您上次用这电话发生什么事了?
老街坊李建明:钥匙忘带了,锁在家里了,打电话给我儿子,叫我儿子单位赶回来,近嘛,赶回来开门,否则在外面冻一个晚上了。

关键的时候你没有这个东西也是真的挺要命的。

上世纪90年代,因为通讯手段不发达,特别是传呼机的兴起,公共电话曾有过一段繁盛的时光。

收入最多时,每月能有五千元左右。

如今,已今非昔比,近来每月收入只有几十元不等。

沈玉琇说自己有退休金,做这件事,压根不是为了谋生。

上海市民唐建卫:这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我们小时候都是用这个公用电话,然后阿姨来叫的,楼下去叫,某某某电话来了。

我觉得这个很贴心的,像这种也是,年纪大的人还是会需要这个东西。

我就喜欢上海这种老的城市记忆。

沈玉琇:一个人生活了二十几年。

我爱人在世的时候他也知道我,他临终的时候对我说把电话亭做下去,它一分钱也没有没关系,只要能够开着。

我知道他的用意,解决我的孤独。

早上不到9点上班,晚上8点多钟才回去。

丈夫去世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沈玉琇一直在努力学习独居。

因为年龄渐长,加上一千多度的高度近视眼,她很难按开电子门禁,时常走了十多分钟,又绕回来,请值班室的保安帮她开门。

每晚回家后,她要给认识的小姐妹们打50分钟左右的电话。

家里家外,她都守着电话过日子。

沈玉琇:我过去家里热热闹闹的,现在冷冷清清的。

有时候上来,过得冷清了,有时候什么东西坏掉了,那么要叫人来弄。

如果跟子女们在一起,他们就给我弄了。

如果我爱人在,他现在看到我这样的生活他要掉眼泪了。

一个人生活,不愿做饭,也无力打扫卫生,没办法登高换窗帘,更让她急得落泪。

街道有养老补贴,每周钟点工上门三次,一个小时6元5角。

午餐由附近的饭店提供,一份九元。

沈玉琇把饭分成两半,剩下的留给晚餐。

家里几乎所有窗户都坏了,有的关不上,有的推不开。

斑驳的墙壁,挂钟停了很久,她也浑然不知。

上海的冬天很冷,公共电话所在的治安岗亭,街道装了空调,有暖风,有微波炉,有热水,最重要的是,随时随刻,能有人陪着她。

年终岁末,沈玉琇数着日子,期盼新年这天的家庭小团圆。

孙子、小重孙,她已经有些日子没见到。

因为电话亭留住了一些上海老城市的记忆,最近,沈玉琇被媒体报道,小有名气,她的生活中,多了一份新奇。

经常会有新闻系在读大学生,找她完成采访作业。

沈玉琇说,虽然所有人的采访问题都大同小异,但她喜欢和这些孩子们相处,也愿意一遍一遍讲述自己和老伴儿,自己和电话亭的故事。

沈玉琇:我看到她们是女孩我喜欢的,她们都叫我奶奶。

跟你们一起出门我自己也变得年轻了。

为什么你们看我年轻,我就是心态蛮好的,是不是。

不要忘记奶奶。

要常来看我。

上海大学学生周景妤:这个电话亭可能对奶奶而言,一方面是她跟她就是去世丈夫之间的一个约定吧,然后另一方面我觉得,奶奶可以通过这个电话亭去就是一直坚持自己跟外界的联系,电话亭带给她其实是一种情感的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