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对策:少数民族要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选择正确的文化传播方式及途径;从社会其他方面来看,要维系一个多元文化的格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要广开“才路”,创新培养创意人才。

标签: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困境;传承与发展

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然而,即使是一个极端热爱本民族文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民族之间是有差异的,正因为这些差异,使得民族之间渐渐变得有差距,特别是人数很少的诸如珞巴族、纳西族等。显然,在这种民族文化格局下,居于边缘地位的少数民族文化就很有可能面临一种可怕的生存困境。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一条基本内容是:“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化的创造者”。这也就是说,民族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各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阶段上的差别,即占有社会中大部分资源的民族的文化就自然占据主流地位,反之,则被边缘化;而民族文化本身生命力的强弱也是导致民族文化是占主流还是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1、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

首先,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并确立了“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围绕“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2008)、《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2)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都对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做了重要部署。

其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全国范围内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重大改变。“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在西部地区深入开展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东风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市级文化场馆建设工程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将对全面优化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产生重要地推进作用。

再次,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产业推动力发生重大改变。文化产业是依托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流通和消费的产业,

它通过从创意、设计到符号化、时尚化、商品化的生产过程,为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注入当代的审美气息,使它们以新的面貌和方式呈现在世界面前,与其他文化对话交融,获得新生。“十二五”期间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无疑将为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带来巨大的产业推动力。

2、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首先,中国古已有之的集中统一的思想在现时代不仅没有遭到弱化,反而在一定意义上得到强化。既然中国社会需要一种集中统一的思想,那么,主流的民族文化必然成为不二的选择,导致少数民族文化被边缘化。

其次,所谓的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只不过是张外表光鲜,实质却十分苍白无力的的空头支票。无论是主流的民族文化还是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他们都存在着自身的价值取向。正如韦伯所说,文化之间一直在无休止的斗争,主流的民族文化不会因为“敌人”的较弱就放弃了它的这种神圣的权利。在现时代教育体制下,人们对于外来文化的迎合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虚无态度,使得边缘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极有可能面临无法延续的绝境,进而导致少数民族文化的消亡绝迹。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对策

少数民族文化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针对少数民族文化该怎样传承与发展这一问题,结合时下的发展趋势,个人认为至少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向去努力:

1、从少数民族自身入手,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既然要从少数民族本身入手来传承与发展其文化,那么,最直接的可能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少数民族的民俗进行较好的认知和传承。“传统不是一件‘百宝衣’,可以遮掩现代社会中一切浮躁;传统也不是仅供现代人用来装饰或凭吊的花瓶。传统根植于生活土壤,是源远流长、应时而动的‘活水’。”这就是说,民俗是流淌的“活水”,我们更多的是要在感情上挽留它,要充分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的民族的文化遗产的载体形式的不可复制的性质。

2、从文化的传播方式及途径来看,选择正确的传播方式

而不是将文化作为一种吸人眼球的噱头。书籍和和影视是其重要传播手段,一方面,要保留传统民族习俗,就不能让豪华书损害“悦读”的权利。豪华书造成普通读者买不起,不好带,这就从某种意义上降低了文化的传播率,民族文化的传播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影视娱乐化应该有一个大致的边界。“‘娱乐至上’的潮流,容易使一个民族只知道笑而不知道为什么笑,这也将造成个体精神心智的失衡,以及审美反思能力的衰减。”

3、从社会其他方面来看,维系一个多元文化的格局

少数民族的文化要在这个多元的社会之中得以传承与发展而不至于招致消解甚至灭亡,那么除了这个民族自身要付出一些努力之外,这个民族以外的力量和方面也要作出一些基本的努力,为其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局层面来看,维系一个多元的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需要各民族共同参与。刻意强化或者弱化其中任何一个,从某种程度上看都是不理智的,于社会没有益的,甚至有损社会的正常秩序的维护。

4、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要广开“才路”,创新培养创意人才

我们要创造一种机制、氛围,想出一些办法,让包括文史方面在内的各种人才,都有机会脱颖而出,从而把社会的成才道路开辟的更宽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那些具有创意的人才的,而具有创意的人才又不是随便培养出来的,它必须经过长期的,专业的,目标性极强的训练才可能达成的。

总之,少数民族文化虽然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在提倡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只有努力造就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少数民族文化才能获得丰富的营养,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得以传承与发展而不至于消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