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3份集锦》成都某名校初中2017-2018学年考前冲刺必刷卷化学试题二
[试卷合集3套]成都市2018届考前冲刺必刷卷化学试题二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蜡烛燃烧C.铁锅生锈D.干冰升华【答案】D【解析】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A错误;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B错误;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错误;D、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正确。
故选D。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A.2NH4+中的“2”表示两个铵根离子B.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1-1H O22C.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Fe2O3+4HCl=2FeCl2+3H2OD.由乙醇的化学式C2H5OH可知,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答案】C【解析】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故2NH4+中的“2”表示两个铵根离子,不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1-1H O,不符合题意;22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O+6HCl=2FeCl+3H O,符合题意;2332D、乙醇由乙醇分子组成,每个乙醇分子含6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开始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B.将氢氧化铜与石蕊试液混合,观察石蕊试液变蓝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D.向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观察到白色块状固体变成白色浆液、放热、水沸腾。
〖汇总3套试卷〗成都市某知名实验初中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车胎爆裂C.木条燃烧D.玻璃破碎【答案】C【解析】:A、汽油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车胎爆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木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纳米铜的性质B.单晶硅的结构C.无人机的研发D.石油的成分及产品开发【答案】C【详解】A、纳米铜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不符合题意;B、单晶硅的结构属于物质结构研究,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不符合题意;C、无人机的研发,属于发明创造,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符合题意;D、石油的成分及产品开发,涉及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 6.0 14.8 0 0.4 0反应后质量/g 0 2 7.2 9.2 aA.表中a的值为2.8B.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11C.X中一定含碳元素、氧元素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6.0+14.8+0.4﹣2﹣7.2﹣9.2=2.8,选项A正确;B、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4.8﹣2)∶(9.2﹣0.4)=16∶11,选项B正确;C、X中碳元素质量:=1.2g;氧元素质量:=1.6g,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之和为2.8g,X中一定含碳元素、氧元素,且不含氢元素。
选项C正确;D、反应后丙醇、氧气质量减小,是反应物,水、二氧化碳和X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不是分解反应,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合集试卷3套>2018届成都某名校初中中考化学六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可用“2Mg+O2点燃2MgO”来表示.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②反应速率③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④反应的微观过程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答案】C【解析】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故正确;②由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反应的速率,故错误;③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48份质量的镁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故正确;④由化学方程式不能看出反应的微观过程,但能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故错误;⑤由化学方程式不能看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故错误;⑥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2个镁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氧化镁分子,故正确;故该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信息是①③⑥,故选C。
2.根据如图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钙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Ca”既可表示金属钙,又可表示一个钙元素C.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D.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g【答案】C【解析】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详解】A、钙元素为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元素不能论个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钙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钙离子,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该选项说法正确;D、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汇总3份试卷)2018年成都市某知名实验初中考前冲刺必刷卷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变化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烟花燃放C.瓷器破碎D.钢铁生锈【答案】C【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烟花燃放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瓷器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
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和NaCl 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C.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D.450℃时,可得到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答案】C【解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要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减小,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正确;D、450℃时,CaCl2的溶解度小于0.02g,不可能得打0.04%的溶液,错误。
故选C。
3.为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图I所示装置。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
结合图II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对硝酸钾溶液变化的推断,合理的是①X为NaCl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②X为NaOH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③X为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④X为浓H2SO4,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①NaCl固体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故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故正确;②NaOH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试管的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试管中无晶体析出,故错误;③NH4NO3晶体溶液水温度降低,故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正确;④浓H2SO4溶于水温度升高,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故选B。
★试卷3套精选★成都某名校初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预测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答案】C【解析】A、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清除可燃物,故A错误;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故B错误;C、灯帽盖灭是通过隔绝空气熄灭酒精灯的,故C正确;D、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降低温度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故D错误。
故选C。
2.元旦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
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然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升高C.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答案】D【解析】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故D正确。
故选:D。
3.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答案】A【解析】A、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正确;B、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质量不同,错误;C、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错误;D、16和18表示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错误。
故选A。
4.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不慎将酒精灯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答案】A【详解】A、用水灭火是因为水蒸发时能够吸收热量,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隔离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C、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和降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3套试卷汇总}2017-2018成都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联考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金属制品在曰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金属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因为铝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B.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CuSO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铁能从4FeClD.铁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3【答案】C【解析】A、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内部的铝起到保护作用,故A错;B、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金属要排在氢的前面,酸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故B错;C、金属与盐反应说明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所以铁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C正确;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D错。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丁质量比为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甲反应后,质量增加,甲属于生成物,乙反应后,质量减少,乙是反应物,丁反应后,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10-4)=(6-4)+(8-4),说明x=3,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
【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丁质量比:(10-4):(8-4)=3:2,不符合题意;D、生成甲、丁的质量比为:(6-4):(8-4)=1:2,由于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未知,故无法得出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3套试卷汇总}2017-2018成都市中考化学六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铜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液,观察颜色的变化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氯化铜溶液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钠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蒸发,能除去过量的稀盐酸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但即使没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显中性、碱性、酸性,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分别显紫色、蓝色、红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点睛】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一致的是A.足量金属镁和铝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B.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C.白色硫酸铜粉末中逐滴滴加水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答案】B【解析】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
A、分别向足量的镁和铝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根据化学反应:Mg+2HCl MgCl2+H2↑,Mg与H2的质量关系为12∶1,2Al +6HCl2AlCl3+3H2↑,Al与H2的质量关系为9∶1,由于横坐标表示的是金属质量,故当消耗的金属质量相等时,金属铝产生的氢气质量更多,错误;B、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一加入Ba(OH)2溶液就有硫酸钡沉淀生成,由于溶液中还含有酸,故刚开始没有氢氧化镁沉淀生成,故形成的沉淀速率较慢,当酸被中和后,形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沉淀的速率增大,反应末段,硫酸根完全沉淀,只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直至反应结束后不变,正确,C、白色硫酸铜粉末中逐滴滴加水,初始时生成五水硫酸铜,未形成溶液,错误;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由于反应生成氧气,使得总质量减少,而钾元素质量不变,故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增大直至反应结束,错误。
2018年成都中考化学冲刺试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详解】
2018年成都中考化学冲刺试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详解】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食物腐烂B. 干冰升华C. 分离空气制氧气D. 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光2.为了延缓食品变质,包装时不会采用()A. 充入氧气B. 充入氮气C. 真空包装D. 放入一小包铁粉3.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闻气体的气味C. 检查气密性D.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5.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A. 木炭B. 硫C. 红磷D. 铁丝6.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A.炭黑B.石墨C.金刚石D.活性炭7.鉴别下列物品方法错误的是()A. 酒和醋──闻气味B. 软水和硬水──肥皂水C. N2和CO2──燃着的木条D. 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8.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非金属元素B.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31C. 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31D. 1个镓原子的质量为69.72g9.下列关于水的净化说法正确的是()A. 过滤可以除去天然水中所有杂质B. 沉淀可以使硬水软化为软水C. 蒸馏可以使自来水转化为纯净水D. 吸附是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铝AlOB. 两个氢原子H2C. 两个铁离子2Fe2+D. 钙离子Ca2+11.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 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B.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 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图书档案等火灾12.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受热后分子会膨胀变大13.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描述错误的是()A. 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B. 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性,常用于工业制白糖时脱色C. 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D. 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14.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 ①变红,③不变红B. ④变红,③不变红C.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二、综合题15.Ⅰ、结合我们学过的化学知识选择填空。
★试卷3套精选★成都某名校初中2018年中考化学联考试卷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酒精燃烧B .盐酸挥发C .试管破碎D .蔗糖溶解【答案】A【解析】A 、酒精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 、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 、试管破碎,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 、蔗糖溶解,形成蔗糖溶液,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 。
2.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B .溶液上层的密度小,下层的密度大C .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D .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答案】A【解析】由一种或几种物质溶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详解】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如食盐水中溶质只有食盐,海水中溶质有许多种,选项正确;B.溶液是均一的,溶液上层的密度和下层的密度相同,选项错误;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混合物可能是溶液,选项错误;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选项错误。
故选A 。
3.X 、Y 、Z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 、Y 、Z 依次为A .2222H O H H O 、、B .223Na O NaOH Na CO 、、C .2CO CO C 、、D .()232433Fe O Fe SO Fe OH 、()、【答案】D 【解析】A 、水不会一步转化成过氧化氢,故A 错误;B 、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不易分解生成氧化钠,故B 错误;C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会转化成碳,故C 错误;D 、Fe 2O 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 2 (SO 4)3,Fe 2 (SO 4)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Fe (OH )3,氢氧化铁加热生成氧化铁,故D 正确。
【试卷3份合集】成都某名校初中2018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 +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A.C4H4S B.C4H6S C.CH4D.C4H8S【答案】A【解析】反应后生成物中,共有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X+6O2中已有12个氧原子,则1个X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氢原子,所以X化学式是C4H4S。
故选A。
2.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法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图甲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图乙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C.图丙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D.图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答案】B【解析】A、由于酸的种类不同,因此无法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B、实验可知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不生锈,而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二者的控制因素是水,故选项正确;C、要探究催化剂的影响,应该选择质量分数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故选项错误;D、由于水中的红磷与氧气也不能接触,因此不能探究出温度的影响,故选项错误;故选B.3.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共有两种原子B.反应前后分子不可分C.图示反应不是置换反应D.图示反应表示甲烷完全燃烧【答案】C【解析】A、反应物中共有3种原子;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分子可以再分;故选项错误;C、图示反应中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产生,不是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D、图示反应不能表示甲烷完全燃烧,因为甲烷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C。
4.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化学式CH3OH),误食后会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
【精品】2018年初中化学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冲刺试卷二
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冲刺试卷(二)化学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P :31 Cl :35.5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50 分,每小题 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碘溶于酒精制成碘酒B .瓷碗破碎C .汽油挥发D .蜡烛燃烧2.下列说法中叙述错误的是A .硫酸铜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也可用于自来水消毒B .黄曲霉毒素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
因此,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C .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这会引起维生素摄入不足而影响生长发育D .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汽油的三倍,燃烧后的产物是水,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3.小贝对柠檬汁、肥皂水、食盐水、草木灰水的pH 分别进行了测定,其中pH 最小的是A .柠檬汁B .肥皂水C .食盐水D .草木灰水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纯碱不是碱B .酱油不是油C .淀粉不属于糖类D .碳酸不属于有机物5.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 2 点燃2P 2O 5,四位同学表达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6.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它的核电荷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A .6和8B .8 和6C .8和2D .6和27.小明从冰箱冷藏室(温度为4℃)取出一杯4℃的澄清石灰水,盖上杯盖,在室温(温度为20℃)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有少量晶体析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 .4℃时该石灰水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反应物都是单质各物质的质量比为4︰5︰2。
《试卷3份集锦》成都市某知名实验初中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前冲刺必刷模拟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闻气体气味D.连接仪器【答案】C【详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A选项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B选项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操作错误;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C选项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D选项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木炭与氧气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黑色固体减少B.生成无色气体C.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D.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答案】C【解析】A、木炭燃烧生成无色气体,黑色固体减少,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气体,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正确。
故选C。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B.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C.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D.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答案】A【详解】A、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故操作正确;B、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不能放回原试剂瓶,故操作错误;C、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操作错误;D、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故操作错误。
故选A。
4.对于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B.2个氢气分子加上1个氧气分子点燃等于2个水分子C.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答案】B【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所以读作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水,故A说法正确;B、由于在读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每2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两个水分子,故B说法不正确;C、从质量关系上,表达为:“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C说法正确;D、从微观方面,应该表达为:“每2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两个水分子”,故D说法正确。
∥3套精选试卷∥2018年成都市某知名实验初中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必刷模拟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锌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一定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答案】A【详解】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比锌弱,不能与硝酸锌溶液反应;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铁不足或刚好被反应完全,滤渣中只有银,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
A.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正确;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锌,错误;C.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没有锌和铁,故错误;D.铁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错误。
故选:A。
2.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波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关于丁酸乙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l6gB.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C.它由20个原子构成的D.其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为3:6:2【答案】B【解析】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故丁酸乙酯(C6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错误;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2):(1×12):(2×16)=18:3:8,正确;C、1个丁酸乙酯分子由20个原子构成,错误;D、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为6:12:2=3:6:1,错误。
★试卷3套精选★成都市某知名实验初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工业上可用纯碱软化硬水B.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应每天适量食用C.用碳酸钙可以做补钙剂D.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答案】D【详解】A、在工业上可用纯碱(碳酸钠)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反应产生碳酸钙、碳酸镁沉淀,软化硬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应每天适量食用,有助于食物消化和身体健康;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可以做补钙剂;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依然显碱性,用无色酚酞试液不能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
2.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解释的是①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相似,但可将两者放入稀盐酸中加以区别②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B【详解】①黄铜是铜锌合金,锌较活泼,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气泡产生;黄金不活泼,不能与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故可将两者放入稀盐酸中加以区别,①正确;②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铝;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铝比锌活动性强,②错误;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铁比铜活泼,铁可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容器,③正确;综上所述,故选B。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A【详解】A、先把导管插入辅助容器中的水,用手握气体的发生装置,使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空气就会从导管口逸出,辅助容器中的水中就会冒出小气泡,正确;B、读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错误;C、向试管中添加液体时,试剂瓶口要与试管口紧挨,试剂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故错误。
D、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的13,错误;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uSO4、NaCl、KNO3B.Na2SO4、BaCl2、KClC.Na2SO4、KNO3、Na2CO3D.H2SO4、NaNO3、NaCl【答案】C【解析】pH=1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或物质间两两反应的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详解】A、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且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故A错误;B、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B错;C、三种物质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在溶液中可以共存,故C正确;D、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而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在溶液中若物质间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物质不能共存,pH=1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此题的隐含离子是氢氧根离子。
2.如表为一些常见食物汁液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食物苹果汁葡萄汁牛奶鸡蛋清pH 2.9~3.3 3.5~4.5 6.3~6.6 7.6~8.0A.苹果汁B.葡萄汁C.牛奶D.鸡蛋清【答案】A【解析】葡萄汁、苹果汁、牛奶等物质的pH都小于7,显酸性,鸡蛋清的pH在7.6--8.0之间,显弱碱性。
在葡萄、苹果、牛奶等物质中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点睛】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
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3.学生具备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B.检验H2的纯度C.倾倒液体D.测溶液的pH【答案】B【解析】A、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把砝码放在右盘,药品放在左盘;图中放反了,故错误;B、氢气验纯: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松开拇指,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氢气不纯,故正确;C、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标签没对手心、瓶塞没倒放,故错误;D、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并滴在放在干燥的玻璃皿或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不应该把试纸置于待测液中,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4.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A.Fe B.Zn C.Na D.C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铁元素,故答案选择A考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正确的选项是()①Cu ②N ③H2O2④K2CO3⑤CH4A.①②B.③④C.③⑤D.②④【答案】C【解析】①Cu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不是化学式;③H2O2是过氧化氢的化学式,能表示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能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④K2CO3是碳酸钾的化学式,表示碳酸钾是由钾、碳、氧元素组成的;但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⑤CH4是甲烷的化学式,能表示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能表示1个甲烷分子;故③⑤符合要求。
故选C。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O2H2O 通入足量浓硫酸,干燥B NaCl 泥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C NaOH Na2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D CaO CaCO3高温煅烧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故A正确;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B正确;C、Na2CO3和NaOH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将主要物质除去,故C错误;D、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B.CO、H2CO3、CaCO3都是含碳的化合物,都不是有机物C.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D.KCl、KClO3、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答案】B【解析】A. 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原子,不是氢分子,故错误;B、CO、H2CO3、CaCO3都含有碳元素,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故都是含有碳的化合物,由于它们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不属于有机物,故正确;C、图中的微观示意图由左到右分别是阳离子、原子、阳离子,故错误;D、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故错误。
故选B。
8.糖可溶于水,且热水溶解比冷水快,这一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答案】D【解析】A、糖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糖可溶于水,是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结果,故能说明;B、糖可溶于水,说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故能说明;C、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糖分子运动越快,故能说明;D、糖溶于水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与分子的化学性质无关,故不能说明。
故选D。
9.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因为升温使原子间间隙变大B.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因为物质的气态分子小而液态分子大D.同样质量的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答案】C【解析】A、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因为升温使原子间间隙变大,故不符合题意;B、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冰是由水分子构成,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故不符合题意;C、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因为物质的气态分子间隔比液态分子大,故符合题意;D、同样质量的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不符合题意。
10.掌握防火、灭火措施,能减少或避免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B.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C.室内着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D.察觉到燃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答案】B【解析】A、液化石油气为易燃易爆气体,不得用明火检验,以防爆炸,选项A错误;B、电器着火后,避免造成电路二次火灾,应迅速切断电源,选项B正确;C、室内着火,打开门窗通风造成空气流通,会使火势变大,选项C错误;D、燃气泄漏后不能出现明火,开灯后容易产生电火花,点燃燃气,引起爆炸,选项D错误。
故选B。
11.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为补充铁,提倡使用加铁酱油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C.用染色剂将过期慢头加工成“染色慢头”D.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加入过量的防腐剂【答案】A【解析】A.为补充铁,提倡使用加铁酱油,故正确;B.亚硝酸钠有毒,过量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C.过期的馒头可能发生了霉变,染色剂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故错误;D.防腐剂要按照国家标准使用,不能超量使用,否则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
故选:A。
12.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答案】D【解析】A、锌的汉字名称偏旁是“钅”字,锌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原子序数30,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锌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30,不是中子数是30,错误;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错误;D、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正确。
故选D。
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二、填空题1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符号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2)自来水生产中,用作消毒剂的是_____;(3)三大化石燃料中属于气态燃料的是_____;(4)“钻石恒久远”这句广告词体现了_____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非常稳定。
【答案】Al Cl2CH4 C【解析】(1)地壳中含量前四的元素是氧、硅、铝、铁,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2)氯气有强氧化性,能用来自来水生产中消毒,消毒剂是Cl2;(3)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固态)、石油(液态)、天然气(气态),中属于气态燃料的是CH4;(4)“钻石恒久远”这句广告词体现了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非常稳定。
14.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量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a 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_____。
bc 段(不含b 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c 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_____。
溶液中NaCl 的溶质质量分数d_____c (填“>”“<”或“=”)d 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答案】溶液变红色22MgCl +2NaOH Mg OH +2NaCl ↓═()钠离子、镁离子>氯化钠【解析】解:(1)a 点溶液中,稀盐酸部分反应,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故填:溶液变红色。
(2)bc 段(不含b 点),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MgCl +2NaOH Mg OH +2NaCl ↓═()。
故填:22MgCl +2NaOH Mg OH +2NaCl ↓═()。
(3)c 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反应生成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镁中的镁离子。
故填:钠离子、镁离子。
(4)溶液中NaCl 的溶质质量分数d 大于c ,这是因为d 点氯化钠质量继续增大,氯化钠增大的幅度大于溶液质量增大的幅度,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故填:>。
(5)d 点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完全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故填: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