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保护寿县古都名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保护寿县古都名城
古城寿县,史称寿春、寿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存。历经沧桑的古城墙,风声鹤唳的淝水古战场,泽被千年的安丰塘,肃穆庄严的报恩寺、馆藏丰富的寿县博物馆等等,构成了古城的一道道风景线。但近年来,城市发展与古城保护的矛盾凸显,古城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如何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使其既能得到完善的保护,又可以充分的服务大众,成了当地文物部门面临的严峻问题。笔者从事多年的文物保护工作,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及调研结果,发表了一些粗浅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一、寿县古都名城建制布局
寿县古城,史称寿春、寿阳,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据《史记》等典籍记载:楚考烈王九年(公元前254年)迁都钜阳(安徽省太和县境),二十二年(前241年)楚、赵、魏、韩、卫联合伐秦,失利,为避秦锋,楚再次迁都寿春。直到复刍五年(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征伐寿春,大破楚军掳楚王负刍,楚亡。楚都寿春城遗址,郭城南、北长6.02公里,总面积约26.35平方公里。此城址的面积,远远超过侯马晋城、曲阜鲁城、郑韩故城的规模,足见处于强弩之时的楚国,对都城建设的重视。壽春城屡遭战火和水灾的洗礼,历经沧桑,屡屡兴,至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再次重建,即今县城,仅是仅是战国楚城西北角的一小部分。现存城墙实体,尚存建康许(俊)都统修城砖,实测周长7147米,这与光绪《寿州志》、《凤台县志》卷五“城郭”条注引《宏简录》所载:“周围十三里有奇”相符合,是嘉定时期的遗物。
二、保护好名城文物景点和环境文化
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对文物保护意识差,又受到文革期间的破坏,水灾袭击,交通通行需求等影响和制约,寿县古城遭到了破坏。虽然后来又做了些有益文物保护的工作,但教训也是及其深刻的。近年来,县委、政府,鉴往知来,在原定已启动建新城址的基础上,推行“南工北旅、保护老城、重建新城”的建设方针。寿县古城历史遗存丰富:如楚都寿春城遗址;寿县古城墙(东门、北门和瓮城、雉堞);东北、西北城墙根处的古时排水排污的两座“涵洞”和蓄城内雨水的四隅护城河;城内隋唐时大小十字街相通的79条街巷的建制布局;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的寿州古刹报恩寺和清乾隆四十六的泥塑十八罗汉象;始建于元世祖至元时(1264-1294年)规模宏大的孔庙现存的全部房屋和环境;始建于明末清初宏伟的两殿一体结构,歇山重檐的清真寺;东汉时期时苗执政清廉的留犊池(祠);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的飞檐斗拱、挺拔宏丽的奎光阁。
寿县古城河流重绕,舟济四门。东、南、北城门外护城河,南通芍陂(今安丰塘)采水,故名芍陂渎。往北环淝水(今瓦埠湖),西为寿西湖(古名熨湖)
与淮水相通,巨舟锚泊其下;东、南、北三瓮城门外,均各有桥梁建筑。南门桥旧称通淝桥、安良桥;东门桥,咸丰七年(1857年)署庐凤道金光筋为防御太平军,下令坏桥,后修建木板铁索吊桥;北门桥原名通济桥。这三座桥,屡坏屡建,虽不是原桥或原位,但还应该有标志说明。
古城隍濠重绕之水,来自芍陂和淝水。芍陂,楚庄王时令尹孙书敖创建。位于城南三十公里,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西门渠)最早的一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塘”。1988年1月13日,经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名的“淝水之战”,八公山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晋以八万军队打败了前秦苻坚九十万大军,是以少胜多的战例。
淮南王刘安都寿春四十二年(前164年-前122年)撰写成《淮南子》名著。并陪同“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被、晋昌”八公在北山炼求不老的仙丹。后来丹炼成了,八公带着刘安登山大祭,埋金于地,服丹后“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啄,俱得升天”,从此北山就名为八公山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鸡鸣天上,犬吠云中”的成语就是源于这个神话故事。山清水秀八公山之阳的淮南王刘安墓和刘安庙(即涌泉井、谢公祠“谢石谢玄”)淮王丹井;潺潺长流不断头的“珍珠泉”和清澈爽口名扬中外的八公山豆腐;在四顶山巅上的源自泰山宋代道教胜地碧霞元君庙(俗称四顶山奶奶庙);在城北起伏山林中的赵国大将军廉颇墓;在山之北端淮河的峡石口和临淮峻岭峭壁上的道教胜地茅仙古洞;凡此种种都是寿县名城珍贵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的重要资源,也是寿县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特征,都应该完整的保护好,合理开发好、利用好。
三、提高认识、科学规划、整治老城,保护其风貌和特征
基于上述寿县古称保护的现状,如何做好名城保护工作?如何充分利用寿县自然资源中的山、河、湖、泉和人文资源中的古城址、古战场、古建筑、古芍陂、古陵墓和众多的珍贵文物等有利条件,确实是复杂细致、多学科综合研究建设的艰巨工程,是值得领导和同志们思考探索的大课题。
《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领导”的方针。这一方针完全符合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我们当要以强烈的法制观点,按照有关文物保护政策办事,做好这项工作。
古城不同于其他一般县城,历史文化名城是不用文字记载的史册,铭刻着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足迹。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
保护古城,只能科学整治,不能改造!
古城“保护”是首位,在保护其风貌和特色的前提下,只能对她进行科学的整治,而决不是改造。改造必然走向“保护”的反面,失去开发利用的优势。老城区历经沧桑,遭受战火、水灾和人为的破坏,留下幸存的残貌,整治修复势在必行。保护整治老城区,难度很大。四合院落式民宅几乎没有了,笔者认为应选择有代
表性的古建筑保护和恢复其一部分;对石径通幽的街巷,也应在79条街巷中评选有代表性的几条街巷,恢复其原貌。据说黄山市保存屯溪老街的做法,似可借鉴。
四、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保护古城发展旅游业
寿县古城保护发展到今天,幸存的上述开列的城内外各类建筑物和青山绿水的环境,都是旅游景点重中之重的保护区。要全面普查、复查、摸清情况,区别不同类别、类型、现状,做出抢救性、保护性、恢复性、长短期分批实施的保护和建设方案。特别是古城墙所有建筑物和城内外水面(尤其城东北水面宽广,建设水上公园与古城相互增辉)。要严加管制,制定管制办法,取缔所有污染破坏环境的生产项目,严禁倒垃圾和填土建房,不断的经常除污、除杂生草木。设专人分段管理,定期检查评比,把这一项工作做好。
在各景点附近的街巷保护区,要特别注意讲究环境影响旅游空间的氛围。譬如说,城郭是舞台,景点唱主角,附近的街巷唱配角,配角服从主角的衣着,主角配角合唱一个调,才能唱出观众喜爱的好戏。因此,要严格控制景点附近的街巷,一切建筑物都应当服从景点的需求,考察论证、审批、设计、风格、高层等,要与旅游景点的整体布局、风格、整洁、环境和谐,体现展示名城古色古香的基调和地方特色,起点缀生辉、衬托景观的作用。切忌现代流行的仿古建设,不伦不类;切忌高层建筑,喧宾夺主和污染环境等建设性的破坏。在此基础上,逐步恢复老城区建筑风格和四合院民宅;恢复建设带凹槽的老石条方块石路面有代表性的街巷;围绕发展旅游吃、住、行、购、娱旅游服务业;建设几条经营商品、仿古工艺品、农贸特产、饮食文化、盛名糕点、摄影等,展现名城特色的旅游街巷,打造出独特的古城文化,让寿县古城散发出其独有的魅力,吸引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