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解《易》方法之理一分殊--兼与程颐解《易》方法比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2期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Vol.9 No.22019年4月 Journal of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Apr.2019
社会·文化
朱熹解《易》方法之理一分殊
——兼与程颐解《易》方法比较
苗 圃
(三明学院闽学研究中心,福建三明,345000)
摘 要:“理一分殊”是朱熹易学思想的核心。

朱熹用这一方法来注解《周易》,指出应通过占筮,根据不同的卦爻辞,推出义理,不得脱离占筮而直言义理。

朱熹解《易》的方法,即是通过“分殊”来体悟“理一”。

他运用“理一分殊”的方法论解《易》,这既不同于程颐直接以义理解《易》,也不同于传统的以象数解《易》,而是通过占筮,将象数、义理统一起来,实现了象、理、占为一体的易学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易学体系。

关键词:朱熹;周易本义;理一分殊
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082(2019)02-0062-05
朱熹的易学思想在其理学思想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他在《周易本义》中,运用“理一分殊”方法对《周易》(以下简称为《易》)进行重新解读,力求恢复《易》之本义,以纠正汉唐以来解《易》的弊端。

这一方法,既是其易学方法的核心,也是其理学思想的方法论基础。

一、“理一分殊”的提出
“理一分殊”这一概念,最初是在程颐与其弟子杨时讨论张载《西铭》的主旨时提出的。

这是张载书于学堂“双牗”之上的一篇铭文,又名《订顽》,意在训勉学生,仅三百余字。

《西铭》中曰: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

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1]
二程对《西铭》推崇倍至。

程颢曾说,张载此文笔力深厚,他人无法做到,更断言自孟子之后
收稿日期:2019-03-11
基金项目:2018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8X006);2018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80456)
作者简介:苗 圃(1984—),男,山西太原人,三明学院闽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哲学博士。

学者无人能比。

程颐也说:“醇然无出此文也,自孟子后,盖未见此书。

”[2]37作为程颐的得意门生,杨时自然对《西铭》十分重视。

他在阅读此篇时向程颐提出疑问:“《西铭》之书,发明圣人微意至深。

然而言体而不及用,恐其流遂至于兼爱。

”[3]杨时认为张载只称乾坤为父母,而未谈及血缘之父母及兄弟亲族,即只谈仁之体,未谈人之用,脱离了具体的仁爱,这与墨子的“兼爱”思想相似。

针对杨时的疑问,程颐作书答到:
《西铭》之为书,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岂墨氏之比哉?《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

分殊之蔽,私胜而失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

分立而推理一,以止私胜之流,仁之方也。

无别而迷兼爱,至于无父之极,义之贼也。

子比而同之,过矣。

且谓言体而不及用。

彼欲使人推而行之,本为用也,反谓不及,不亦异乎?[2]609
程颐指出,《西铭》所指与墨子兼爱思想不同。

《西铭》以乾坤为父母,指出天地是人以及万物的父母,有生之类,无物不然,所谓理一也。

然大君、宗子、大臣及自家父母自然有差别,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便是“分殊”。

墨子之兼爱说则二本而无分,“二本”即“爱无等差”。

“爱无差等”消除了伦理分位上的亲疏差异性,兼爱无分也不符合人性的真实,否定亲疏、贵贱之差异,这样的伦理规范是虚伪的,即是“兼爱而无义”。

经程颐书信的启发,杨时始豁然无疑。

在这封信中,程颐用“理一分殊”概括张载《西铭》之主旨。

有学者指出,《西铭》之主旨用“理一分殊”概括欠妥,且程颐是借《西铭》阐述自己的主张。

[4]至少《西铭》中并无明显的“理一分殊”思想。

程颐是借《西铭》阐释自己关于“仁”“义”的思想,他显然是从伦理学意义上使用“理一分殊”。

其后杨时曾说:“天下万物,理一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

”[5]332这也说明程颐是从道理伦理的角度使用这一概念。

“理一分殊”思想提出之后,便成为一个重要概念,为宋代理学家所重视。

正如《宋史·道学传一》所载:“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春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晾若指掌。

张载作《西铭》,又极言“理一分殊”之旨,然后道之大原出于天者,灼然而无疑焉”[6]。

此段话很好地说明“理一分殊”在理学中的根本性作用。

二、“理一分殊”方法论的提升
朱熹对“理一分殊”思想的接受首先来自于李侗。

他在吸收李侗及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真正将“理一分殊”上升到本体论和方法论的高度。

期间,朱熹的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变化过程。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朱熹赴同安任主簿途中与李侗首次相见。

这次会面对其思想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朱熹大谈其近十年间所学的禅学思想,李侗则对曰:“天下理一而分殊,今君于何处腾空理会得一个大道理,更不去分殊上体认?”[7]针对朱熹的言论,李侗指出朱熹存在空谈理论,而对眼前事却说不出道理的问题。

李侗还说理无甚高妙,只需在平常生活中着实理会,便自见理,也即是要求朱熹从“分殊”体会“理一”。

朱熹问为学门径,李侗指出应只看圣贤书目。

这次会面对朱熹的佛老思想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他后来曾说当时对李侗的批评“心疑而不服”,但是其内心已经开始对佛老之学进行反思。

朱熹在任同安主簿期间,虽对李侗之言心有抵触,但在作官之余已经开始按照李侗之言读圣贤之书。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朱熹读《论语》的《子夏》章有所感悟。

他后来回忆:“某少时都看不出,将谓无本末,无大小,虽如此看,又自疑文义不是如此。

后来在同安作簿时,因睡
不着,忽然思得,乃知却是有本末小大。

”[8]1207朱熹与其弟子也曾讨论此章。

有弟子问道“洒扫应对”章程子四条时,朱熹答道:“此最难看。

少年只管不理会得‘理无大小’是如何。

……因在同安时,一日差入山中检视,夜间忽思量得不如此。

其曰‘理无大小’,无乎不在,本末精粗,皆要从头做去,不可拣择,此所以为教人有序也。

”[8]1207可见,朱熹在读论语时,已经开始体悟李侗提出的“理一分殊”思想,从“无本末,无大小”体会到“事有大小,理无小大”。

世间事物虽有小大精粗巨细,但其背后的理却只是“一”。

事有大小即是“分殊”,理无大小即是“理一”。

朱熹开始用李侗的方法从“分殊”上体悟“理一”,而对佛老有“理一”无“分殊”的思想产生怀疑。

这期间读经的体悟,直接促成了朱熹与李侗的第二次会面,并开始了二人的书信论学。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朱熹开始与李侗书信往来问学。

朱熹写信诉说自己苦读《孟子》“养气”章中涵养用力的收获,李侗在回信中指出“勿为他事所胜”,要从涵养处用工,从平常事物即“分殊”中体认“理一”。

朱熹十几年所学深受佛老影响,此信也是要求朱熹摆脱佛老主悟心学。

这是因为这种学问追求直接悟道,直接从内心体悟,缺少涵养工夫,无需应接事物,有“理一”无分殊。

朱熹后来曾说:“昔闻延平先生之教,……凡遇一事,即当且就此事反复推寻,以究其理。

待此一事融释脱落,然后循序少进,而别穷一事。

”[9]532朱熹开始慢慢接受李侗提出的从“分殊”上体认理一的涵养功夫,并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底正式向李侗拜师求学。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正月,朱熹与李侗再次会面,继续讨论“理一分殊”问题。

李侗的学问主旨为“理一分殊”与主静说,即从“分殊”中体认“理一”和从静体悟道体。

李侗曾指出佛老与儒道的根本区别所在,“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

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

”[5]354他意在引导朱熹以此为根据摆脱佛老的影响。

此次会面,朱熹主要请教他在《论语》“一贯”章“一道贯忠恕”中“理一分殊”的理解,李侗答道:“忠恕正曾子见处,及门人有问,则亦以其所见谕之而已,岂有二言哉!”这次会谈,朱熹“理一分殊”的思想基本确立。

他曾明确指出一贯是体,忠恕是用,一贯之道是“理一”,忠恕是“分殊”。

李侗不仅主张“分殊”体认,也主张从“静”中体认,即于静处下功夫。

“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

”[10]153李侗指出,默坐静想既可培养浩然之气,也可摄心专一,识认一理。

静中体认功夫加上分殊体认之功,即可达到识“道之全体”的洒然融释之境。

洒然之境,是对一理的融会贯通。

朱熹此时并未达到这一境界,心中根深蒂固的禅学使他不自然地向内体认空理,不能自觉从日用处体认事理。

绍兴三十年(1160年),朱熹与李侗再次相见,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日用间下功夫,达到洒然融释的境界。

这次会面是李侗提出的,他看出朱熹学问存在的问题,即于日用持守处未有尽合处,即未能融释也。

李侗要求朱熹“达观廓然”,继续从静坐体认与分殊体认两方面入手。

一年之后,朱熹达到洒然融释的境界。

李侗在给罗宗约的信中指出:“元晦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鲜有。

……此人别无他事,一味潜心于此。

初讲学时,颇为道理所缚;今渐能融释,于日用处一意下工夫,若于此渐熟,刚体用合矣。

”[11]159朱熹将“理一分殊”从最初的伦理学指向提升到认识论、方法论的高度,终于从佛老心学转向知行合一的儒教理学。

三、朱熹解《易》方法之“理一分殊”
朱熹“理一分殊”的方法论确立后,紧接着转向本体论建构。

在注解《周易》而成《周易本义》的过程中,他使用的就是“理一分殊”的方法。

这使“理一分殊”兼有本体论与方法论的意义。

对《周易》的研究发展到宋代,大抵分为象数派与义理派。

象数派又发展出图书之学,义理派则以程颐的《程氏易传》为代表。

朱熹学《易》及解《易》正是在这一学术背景下展开。

他对这两派各执一端的做法都不赞同,既反对程颐过分注重义理而视象数为末流的解《易》之法,又反对
一些易学家穿凿附会专以象数解《易》的倾向。

针对当时易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朱熹提出“易本卜筮之书”,纠正当时义理易与象数易的缺陷,指出应求经文本义,从象、数、辞求义理,主张将卜筮、象数、义理三者相统一。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第一图便是太极图。

“太极”是朱熹本体论的最高概念,具有本源性的地位。

他指出,“太极只是一个‘理’字。

”[5]114这一“理”总括天地万物之理。

朱熹认为,天地万物纷然都是太极本体自然显现的结果。

朱子的“理”或“太极”乃形上的本体,它不可理解为“具体之物”。

易中之理如何呈现,是诸多易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朱熹赞成以程颐为代表的义理派对易中之理的阐发。

程颐《程氏易传》对朱熹影响很大。

朱熹对程颐解《易》方法曾作出肯定的评价,指出“程先生《传》亦佳”[11]。

他认为程先生在释《易》方面义理完备,文字恰当,无一丝欠缺,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朱熹对其义理的阐释是肯定的,而对其阐释的方法是否定的。

他指出,“伊川见得个大道理,却将经来合他这道理,不是解《易》。

”[8]1653这一评价,可谓直击程颐易学的软肋。

朱熹指出,伊川解《易》直接阐发义理而不谈象数,这样就把《易》中蕴含的无限道理限制了。

因此,他在评价《程氏易传》时讲到:
《易传》义理精,字数足,无一毫欠阙。

��《易》本是卜筮之书,卦辞爻辞无所不包,看人如何用。

程先生只说得一理。

[8]1651
朱熹认为,《易》中包涵万物之理,程先生于每一卦爻辞说一道理,所说义理完备,论说详细,没有丝毫缺陷。

而这也仅是就三百八十四爻,说出三百八十四个道理。

易理广大悉备,无所不包,伊川解《易》仍然“只作得三百八十四般用。

”[8]1625朱熹指出,只有通过占筮,才能将《易》中之理揭示出来。

《易》之为书,本为占筮而作。

“方伏羲画卦时,止有奇偶之画,何尝有许多说话!文王重卦作繇辞,周公作爻辞,亦只是为占筮设。

”[8]1622《易》为卜筮而作,因此要揭示《易》中之“理”,应从卜筮着手,才能求得《易》中之理,直接探求《易》之本义。

通过程颐与朱熹解《易》之《乾》卦可以看出二人解《易》方法的不同:程颐在解《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时,一开始即直言“天道”,说:“乾,天也。

”并称:“夫天,专言之则道也。

”[12]695。

而朱熹解释此卦爻辞,则曰:“乾之名,天之象,皆不易焉。

”[13]30朱熹先指出乾之名是天之象,解《易》从象入手,不直接言天理。

《周易程氏传》直接以义理解《易》,不重视卜筮和和象数,从《易》中发挥义理,认为“理”都包含在《易》之中。

与《周易程氏传》不同,朱熹《周易本义》重视占筮,目的是为揭示《周易》之书的“本义”,而不直接阐发义理。

朱熹认为《易》中之理的阐发,只有建立在象数和卜筮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他认为圣人因自然之理而画卦,有理则有象,有象则有数,然后则有辞,在象、数、辞中便有理的存在。

要求得《易》中之理,应该通过占筮,通过卦爻辞与象数来明理。

朱熹认为,太极之“理一”,是万物之“理”,这一“理”,总括世间万物之理,因其无所不包,故无法用言语描述,且无论如何都无法描述出“理”之全体。

要把《易》所包含的“理”阐释出来,只能通过占筮,把《易》中的“理”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通过占筮者所占问的不同的具体的事件,使《易》中卦爻辞之理得到不断呈现。

相同的卦爻辞,不同的人占问,会因占问者不同的情境,呈现不同之理。

世间之事,纷繁复杂,易中之理,要由复杂之事,即“分殊”,通过日用平常之事来理解《易》中之“理”。

此即为朱熹“理一分殊”方法论在解《易》中的应用。

朱熹指出,《易》中包涵无限道理。

如按照程颐的解《易》之法,《易》中义理只道出了
“三百八十四种”,而《易》中之理更多的是被遮蔽了。

而即使仅是《易》中的一卦爻辞,也包涵无限道理。

朱熹说:“故一卦一爻,足以包无穷之事,不可只以一事指定说。

……此所以见易之为用,无所不该,无所不遍,但看人如何用之耳。

”[8]1647由此可知,要揭示《易》中无限之理,只有通过占筮,《易》才能活。

朱熹举例说,如《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朱熹曾说“国初讲筵讲‘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太祖遽云:‘此书岂可令凡民见之!’某便道是解易者错了。

”[8]1625这是在讲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在经筵讲习中讲到九五爻辞时,问此爻的含义。

太祖的意思很明显,此爻专指九五帝王,故太祖遂说不可让凡民见之。

显然,太祖是按照程颐的方法来理解《易》,即一爻辞一道理。

而朱熹认为此种解法是错误的。

他指出,不能把《易》中的卦爻辞当作道理来讲,而应作占辞来理解:“若是把做占看时,士农工商,事事人用得。

这般人占得,便把做这般用;那般人占得,便把做那般用。

若似而今说时,便只是秀才用得,别人都用不得了。

”[8]1625朱熹认为,把卦爻辞当作占辞来看待,自天子至庶人都可用。

如同样占得九五爻,不同的人,根据所占不同的事,便会呈现不同的理,这一爻的理会根据占者所占之事而呈现。

这就是朱熹所说的,把卦爻辞当作“占”来看,易便“活”。

朱熹反对程颐解《易》直接从义理入手,而不谈象数。

他说:“今学者讳言易本为占筮作,须要说做为义理作。

若果为义理作时,何不直述一件文字,如中庸大学之书,言义理以晓人?”[8]1622《易》是卜筮之书,《易》中之“理”,应通过卜筮得以呈现。

应当指出,朱熹所说是有道理的,像程颐这样直接以义理解《易》,虽然完满,却不符合《易》之本义。

四、结论
朱熹指出,要探求《易》本义,阐发义理,应通过“占筮”之法,结合《易》中的卦爻辞,占筮者所问之事物来揭示卦爻辞之“理”。

朱熹解《易》的方法,即是通过复杂事物,即“分殊”来呈现“理一”。

他运用“理一分殊”之法解《易》,认为《易》中之“理”,不能直接通过对《易》的义理解说来实现,不得脱离本义而直言义理。

朱熹的这一解《易》方法,不同于程颐直接以义理解《易》,而是通过占筮,将象数、义理统一起来,实现了象、理、占为一体的易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62-63.
[2] 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 杨时.龟山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66.
[4] 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9.
[5] 朱熹.朱子全书(第13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 脱脱,等.宋史(第3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710.
[7] 金履祥.仁山集(第2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91.
[8]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四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94.
[9] 朱熹.朱子全书(第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32.
[10] 束景南.朱子大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53.
[11] 朱熹.杨伯起[C]//朱文公别集(卷六).四部丛刊本.
[12] 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695.
(下转第112页)
CHEN Guo-long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velopment backdrop in neo-era, and the rapid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education policy,it is imminent for new-rou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quality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offering an opportunity for local average college heading for first-rate rank.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should grasp the opportunity of transformation,take shape of characteristic reform mode and development path.At the higher starting point,the paper suggests to insist on the requirements of "Four Returns",intensify the elements of "Eight First-rate",choose the path of establishing the regional first-rat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higher 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undergraduate education;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y;regional first-rate university;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上接第66页)
[13] 朱熹.周易本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30.
(责任编辑 王 珑)
Li-Yi-Fen-Shu Used by ZHU Xi Interpreting the YI:Compared with the
Method Used by CHENG Yi
MIAO Pu
(The Center For Min Clture of 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345000,China)
Abstract:"Li-Yi-Fen-Shu"was proposed by cheng yi and his disciple Yang shi when discussing the main idea of zhang zai's"XiMing".Zhu xi studied li Dong and promoted"Li-Yi-Fen-Shu"to the height of methodology and ontology.Zhu xi used this method to annotate"ZhouYi",forming his own unique system of Yi-learning.
Key words:Zhu Xi;original connotations of Yi;methods;Li-Yi-Fen-Sh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