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贝多芬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听贝多芬有感
唐鑫磊
2011301540062
转眼,这学期的《贝多芬经典音乐与赏析》就要结课了,在本学期的选修课中,除了这门,其他的都被我撤掉了。不是不喜欢,只是想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认认真真地去收获一些东西。而且,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很想感谢老师把这么好的音乐带给我们,用您的感悟和表达带领我们领略了国际一流的视听盛宴。正如老师说的,也许我们今天坐在课堂里听到的这些曲子要比这辈子听的都多,所以更应该珍惜坐在教室里的每一分、每一秒。上学期选课的时候仅仅怀着能选上的心情,选上了也是坐在诺大的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躲在下面玩手机、看小说,甚至也并未觉得在这个过程里,我错失了什么。但是第一次走进贝多芬的课堂,我发现我竟不能分心,也许是因为心底对西方音乐的深深喜爱,也许是因为胡老师对音乐的执着与激情,也许是因为暮色四合,微风正好。
之前就对钢琴曲很感兴趣,却因为网络上各种冗杂的信息,加之自己也缺乏对音乐的辨识能力,所以一直没有很好的途径去了解这些伟大的音乐,为此,遗憾了很久。还好,有这样一片小小的天地,让我们能在每个星期四的晚上,在浮躁的社团活动和繁重的课业学习后有一个宁静的心态去沉醉在这动人的旋律和音符间。
犹记得,胡老师第一节课给我们介绍了乐队的组成还有各种乐器。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复试听,根据音色的不同,我们这些门外汉基本上可以识别各种常用乐器了。老师说,要想听懂贝多芬的音乐,必须先懂音乐,能够理解其他人,才能最后理解贝多芬。所以帕格尼尼成为了我们课堂上的第一个名人。之前听过一些节奏很快、跳跃性很强的曲子,却是第一次知道了这种技法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做悬技。围绕悬技,老师展开了很多,给我们听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的名曲《钟》,并通过不同名家的作品对比让我们知道悬技是大师们争相学习并运用到自己行业中的一门艺术。
“音乐是一门艺术,不是一门技术。”我想应该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对老师的这句话,印像深刻。诚然,正如老师所说,当今中国的教育一直在走把艺术技术化的道路。自上小学起,身边但凡是家庭稍微宽裕的同学都报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学习班,而且绝大多数的孩子是在履行父母的意愿,自己根本没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当孩子有反抗情绪的时候,父母也会时常斥责道:“你懂什么,以后这些都是资本。“来到大学后,看到出没在各种舞台灯光下的乐器高手,心底偶尔会泛起一点点的遗憾,为什么自己没有学上几门乐器,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在人前表演。但更多的时候,是庆幸,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天赋,倒不如花更多的时间来欣赏,至少,不会拿自己拙劣
的演技来赢得一个虚名,去亵渎大师之作。至少,我能以局外人的身份来细品一部伟大音乐作品的灵魂。
再给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乐感训练之后,老师才正式转到贝多芬的几部最著名的交响曲里。我想不论是《科利奥兰》还是《爱格蒙特》,贝多芬总是以一种很高昂的英雄主义来谱写他心中的英雄,并把这种气势传染给我们。让我们也在音乐的高低起伏中体验着故事情节的跌宕,在凭空的想象中幻化着血肉丰满的人物。
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命运》前那几个震颤人心的音符,而这首曲子也大概是同学们最先接触到的。因为是与命运抗争的主题,所以影响力也相当广泛。多种乐器的穿插,甚至用上了圆号来表现战场上鼓舞战士们的场景。贝多芬因为自身的残疾而对命运的安排产生了强烈的反抗,以交响乐的形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表示自己对于悲惨命运的顽强抵抗。正因为是对苦难人生的不屈服,才能引得人们如此多的共鸣。
《田园交响曲》是我们接触的最后一个贝多芬作品。这是唯一一个较为轻松的、描写田园生活场景的交响乐。尽管老师对这部曲的分析没有之前那么详尽,但是因为主要是对田园生活的描写,所以体会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我想对于贝多芬的作品,平时的作业我都是自己听过后认真做的,而且老师也分析的相当详尽了,所有没有什么必要再在这里赘述了。所以更多的是自己对这十四周课程的一个简短的总结、一个简单的心情随笔,是在课上课下的所有收获以及在音乐里触到的点点滴滴。不过还是并不全面。
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会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听一场真正的音乐会。尽管离伟大的泰斗级的贝多芬、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大师越来越远,却还是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听一次本世纪最好的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