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评课稿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评课稿的

2012级3班计璇学号:201211140314今天在南充高中听了一位年轻老师讲解的《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堂课,受益匪浅,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多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可以更好更完善一点。

对这堂课的第一印象,首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一节内容理应用两课时讲解完毕,这位老师只用了一节课就讲解完毕,时间用的比较短,内容讲解不详细、知识结构太笼统、相应的知识点扩展不够;其次虽然这位老师有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参与教学过程,但是整体学生参与度较低,老师讲解的过多过繁,更像是在“背课”;老师提出有效问题后没有留给学生相应合适的思考时间,当学生对所问题没有作出相应反应时,这位老师没有从侧面对学生进行提醒,指导学生避免错误回答,整个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但是这堂课也有很多有亮点的地方,比如:导入部分、教具的使用、教态等部分。

教学目标部分。这位老师在备课时是注意了教学目标的三维度的,在课程中用直观教具,使同学们能直观的感受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但是在课程实施中对知识目标不够明确,也没有注意学生是否达到了所要求的知识目标。

教学过程部分。这位老师在课程开始之前播放了有关荧光水母唯美画面的电影片段,同学们在看到这些美丽的水中

神秘生物时就会想到,那到底是什么?怎么会发光为什么会发光?这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成功的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老师再给出解答是荧光蛋白的作用使水母发光了,而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但是在细胞核里基因是怎么指导细胞质里的蛋白质合成的?这就成功的进入了新课。但是这个电影片段老师放映了两三次,导入的时间比较长了。接着,老师提醒学生可能是有某种物质充当着信使,从细胞核进入到了细胞质中,到底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要满足什么特点才能充当信使呢?在讲解这里的时候,这位老师讲解的过快了,没有引导学生具体思考探究DNA和mRNA之间的结构和基本组成之间的差异,学生受到这种新刺激后没有和之前学习的DNA知识联结起来,学生课堂反应不活跃。然后老师讲解了转录的过程,在黑板上画了简单的细胞核,用卡纸做了DNA双链放在细胞核中,请了一位同学来动手操作转录的过程,这里出了一点小小的疏忽,首先老师在做DNA双链的时候没有体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其次,老师没有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学生在操作时,直接就把两条DNA链全部分开,没有体现转录的过程是边解旋边转录的,教具中也没有体现RNA聚合酶,如果后面对比DNA复制和转录酶的种类不同点时提出RNA聚合酶就会比较突兀。翻译过程老师也做了很简单直观的教具,特别是tRNA的“三叶草”结构,但是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指导,

出了一些小问题。针对转录和翻译是动态的过程,老师可以播放相关动图给学生直观感受可能效果更好。最后老师用了几道练习题,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巩固,让同学们从动手操作中回到实际理论上。

作为老师我们都应该注意,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老师只能是引导者、合作者,不能一直灌输知识,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可能实习老师或者是年轻的老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足,但是作为年轻老师,对教书和学生充满了激情,关于教学有很多新颖的想法,以后在教学探索过程中会慢慢的积累经验,不再是应对学生“一杯水”的“一桶水”,而是通过不断学习提供学生学习方法的源泉,对待教学和学生也会游刃有余。

一、探究安排合理,注重知识联系

闫老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和推动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和情感活动,从而更容易理解这部分知识,能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在教学中,从减数分裂的概念入手、结合分裂的特点、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及染色体、DNA的变化等层层推进,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形成知识框架,体验成功之感。

二、设计问题情境,培养自主探究

闫老师教学设计思路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结合学生现有

的认知结构,然后在现有的基础水平上建构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首先是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怎样变化”等。然后再由此引入新课细胞减数分裂,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的共同探讨来概括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的内容.

三、科学设计练习,注重能力培养

闫老师通过自己设计练习,形成一定的梯度,层层推进,采用启发诱

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既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掌握好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优点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最后环节让学生计算身高,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3、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5、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6、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8、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9、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10、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

一、听课时间:2008年6月4日

二、授课教师:苏敏

三、授课班级:高二

四、授课课目:孟德尔定律的复习

五、教学评价:

苏老师讲的是高中二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第2节的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