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二囚绿记学案1
《囚绿记》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学案设计)整理_1
《囚绿记》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学案设计)整理[教学目标](1)了解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囚绿的经过,体会的思想感情。
(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尝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的变化。
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2、教学难点:让同学结合作家的经受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升华。
[学问链接]1、介绍:陆蠡(li)解释读音:蠡字是多音字,读二声时,是瓢,贝壳的意思;用于人名时读作三声。
如范蠡。
[导学过程]一、跨越障碍1.字音字形急不暇()择移徙()揠()长淅沥()涸辙()猗()郁2.同义词辨析固执顽固二、导学步骤1、释题(1)“囚”是什么意思?(2)“绿”是指什么?(3)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话回答)2、选读语段,体悟感情(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样做表现了他对“绿”有怎么样的感情吗?(2)请你找出文中体现对绿宠爱的语段内容,并酝酿一下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3、圈画语句,品悟文旨(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对绿的宠爱之情。
那么,为何对绿有如此之情,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缘由的语句。
(2)还有没有其它的原因呢?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作品写作背景时间的语句。
(3)哪个同学能说说中国的这段历史呢?(4)面对列强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文章真得就没“别有专心”吗?请你从文中圈画出表达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语句,然后在文旁进行批注。
小组先进行争论圈画出“言外之意”的语句。
然后各人再进行批注。
填写句子:通过写在北平一段生活中“囚绿”的小故事,通过一株不屈于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写,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续写一段话,熬炼写作力量1、离开北平之时: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愿,愿它繁茂苍绿。
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囚绿记》学案(附活页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囚绿记》学案一、新知导学:(一)【学习目标】1.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
2.学习从品读文章的关键句、优美语句入手,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
3.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4.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二)【学习重点】1.紧扣文本,把握绿的象征意义。
2.欣赏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三)【学习难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绿”的深刻内涵。
(四)【知识清单】1.字音辨识陆蠡.(lǐ)淅沥..(xīlì)移徙.(xǐ)婆娑..(pïsuō)涸辙..(hãzhã)猗.郁(yī)瞥.见(piē)葱茏..(cōng lïng)纤.细(xiān)急不暇.择(xiá)蕈菌..(xùn jùn)揠.苗助长(yà)2.词语释义。
了截:明了简单。
至宝:最珍贵的宝物。
繁茂:繁密茂盛。
安顿:指居住、安置下来。
留恋:不忍离开或舍弃。
缘引:攀缘,牵引。
抑郁:压抑忧郁的心情。
猗郁:茂盛的样子。
移徙:课文中指搬动、移动。
攀缘:指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
还可指依附、投靠。
涸辙:课文中指的是干涸了的车辙。
涸,水干,枯竭,语出《庄子•外物》。
3.相关成语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作“拔苗助长”。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偃,拔。
急不暇择:比喻焦急的心情,等不及作仔细的选择。
4. 近义词辨析占据•占领“占据”指用强力保持或获得地域、场所。
例:敌人凭借占据的有利地形,企图负隅顽抗。
“占领”指用武装力量取得阵地或领土。
例:我们要开拓和占领新的科技领域。
固执•顽固“固执”指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词义较轻。
例: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固执己见是不行的。
高中语文3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推荐5篇)
高中语文3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推荐5篇)第一篇:高中语文 3 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囚绿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2.过程与方法:探究赏析法,能找出作者抒写绿的形象的语句,探究绿的内涵;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绿的新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难点: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代著名诗人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一双慧眼来欣赏一组有关绿地图片。
欣赏完图片,相信同学们对绿都有自己的理解吧!在你的心中绿是什么呢?学生阐述对绿的理解。
师总结:绿是生命,是希望,是青春,是快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可是现在却有人要将它囚禁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去体味他对绿那份独特的情感吧。
二、解题“囚”的含义是什么?明确:人居斗室为“囚”,在我们的理解里,“囚”的对象往往是人,而本文中囚禁的对象是常春藤的绿枝条。
这里的“囚绿”是把绿拟人化了。
三、读“绿”——品读悟情,感受绿之形象1.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请以作者口吻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向“绿”表白。
(请选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注意赏析表现作者爱绿的句子)我囚禁你,因为你。
过渡:一句句真情告白,让我们读到作者对绿的深深喜爱。
那常春藤在作者的这份浓浓爱意的滋养下一定会茁壮成长吗?或者: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第8段从这段中你感受到作者对绿具有怎样的感情?喜爱你还能从文章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请找出来并分析。
《囚绿记》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学案设计)
《囚绿记》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学案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积累本文中的重点字词,如“涸澈”、“揠苗助长”、“淅沥”、“婆娑”、“猗郁”、“蕈菌”等。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及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想思考的语句)入手把握主旨的方法。
2、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
3、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情感目标: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走近作者陆蠡 (1908一1942),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
原名陆考原,学名陆圣泉。
陆蠡是他的笔名。
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
资质聪颖,童年即通时文,有“神童”之称。
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
曾翻译俄屠格涅夫《罗亭》,英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法拉芳登的《寓言诗》和拉马丁的《希腊神话》。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1942年,仅有34岁的陆蠡就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二、研读课文1、解题本文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作者为什么“囚绿”?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同桌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点生字词)。
2、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请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
3、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在横线上分别填出能概括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的字。
并说明作者在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
()_绿→ ()()_绿→ ()顽强抗争囚绿记()_绿→ ()()_绿→ ()向往光明()_绿→ ()4、研读“囚绿”部分。
①通过对文章内容由概括到具体地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绿有着怎样的感情?(喜爱之情)既然作者“囚绿”是因为爱绿,那么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呢?②“囚绿”是爱绿的表现,“囚绿”之前作者的哪些举动反映了他对绿藤的喜爱?找出相关语句,并作适当批注。
人教版必修二 囚绿记 教案 (1)
话、沟通心灵的方式排遣寂寞,所处一室虽小,而精神天地甚宽;景物本无性灵,进入作者有情的视野,便活了起来,成为“我”的朋友。景物被赋予性灵,文章即生华彩。
第二,叙事有波澜。如果只写作者与绿枝条的“心灵絮语”而无甚变化,则流于平淡。奇妙的是文章写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绿枝条的命运变化,作者始而欣喜,继而魔念生长,凶禁绿枝条,最后放生。由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到怀绿,五个阶段较为分明,其间波澜起伏。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
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明确:
(1)第一问,课文的一些语句能启发我们的思考,“绿色是多宝贵的
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作者喜欢绿,把绿看作是生命力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和快乐的象征。这也暗示着另一面,作者的人生并不顺利,甚至还暗示当时整个社会都不安定,因此作者借绿来表达希望。再有,作者说“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他需要有陪伴,而象征着生命和快乐的绿枝条便成了他的惟一的“朋友”,因而他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5.本文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下面大家默读课文,根据自探提示自学文本。
三、解疑合探
下面大家分小组合作探究以上问题,然后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
(l)“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寻绿…观绿…囚绿”“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 《囚绿记》学案 Word版缺答案
《囚绿记》学案学习目标1、提高梳理文章脉络、赏析语言的基本能力。
2、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体味作者“囚绿”过程中的复杂情感,明确作者爱绿之情中所寄寓的象征意义,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自主预习1、字词正音陆蠡.( ) 涸辙..( )瞥.见( ) 婆娑..( )移徙.( ) 蕈菌..( )猗.郁( ) 揠.苗助长( )2、作者围绕“绿”是怎样行文的?对“绿”又有着怎样的情感变化?请选取文中的词语填写下表:文脉:→→→→情感变化:→→→→合作探究1、被囚前后,绿藤的生长状况如何?请在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
被囚前:被囚后:2、作者对绿藤因爱而囚,“囚绿”之后又“释绿”、“怀绿”如何理解作者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深度探究材料:陆蠡其人及写作背景。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原籍浙江天台,我国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
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
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
刑拘数月后,惨遭杀害,年仅34岁。
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 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吗?”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 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
1983年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巴金称赞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
本文是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代表作,写于抗战爆发之后,在“烽火四起”的民族危亡时刻,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他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
作者写的是自己在北京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
《囚绿记》课时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学案设计)
《囚绿记》课时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学案设计)(两课时)一、词语积累:瞥见了截爽直涸辙急不暇择揠苗助长淅沥婆娑简陋烽烟四逼二、课文暸望:《囚绿记》的行文线索是“恋绿——囚绿——释绿——念绿,”其中囚绿是重点,也是惊人之笔。
作者由于恋绿,将长春藤从窗外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囚系住它,引为“绿友”,来“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来比喻葱茏的爱和辛福。
”他还发现这“绿友”,“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
作者借对绿色常春藤的赞美,展示自己向往光明的心境,赞颂中华民族渴求自由与光明、坚贞不屈的精神。
u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1、①段中作者用了个比喻句来表达自己“自私的念头”,你认为是哪一句?2、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3、④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的心情?请你写出来。
4、“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5、为什么最后作者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6、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中“珍重”这个词语的理解。
7、联系文中交待的历史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课堂点击:1,我为什么要“囚绿”?最后“我”又什么让“绿”恢复了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文章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历史背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怎样理解“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作者心中的“魔念”是什么?怎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阅读《囚绿记》中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教版语文高一-囚绿记 学案
《囚绿记》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结构,体会象征手法的特点。
2、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圈点批注,欣赏品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
3、理解作者对“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对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赞颂。
【学习重难点】1、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
【学法指导】1、抓住写“绿”的句子,欣赏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
2、沿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线索,自行领悟隐含的文意。
挖掘出课文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
3、反复诵读(最好美读)感受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散文写作手法,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知识链接】1、陆蠡其人:(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著作见课下注释。
1942年,因出版抗日书籍,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年仅34岁。
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岁短暂的生命有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爆出了美丽耀眼的火花。
2、陆蠡其时其文: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本文写于1938年,当时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困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发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学1、整理文中生字词2、理清课文结构脉络3、反复诵读文章,体会“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
二、课内研讨1、自学反馈(A级)①字音瞥.见()涸辙..()()..()()移徒.()淅沥婆娑.()猗.郁()目不暇.择()揠.苗助长()②积累成语直截了当:涸辙之鲋:揠苗助长:留连忘返: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B级)①阅读文题,质疑猜读,我会有这些问题。
②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③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划出关键句。
绿→绿→囚绿→绿→绿3、品读悟情,感受绿的形象(B级)①文中哪些句中最能表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找出,美读它。
《囚绿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
《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1《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作为必修二中的一篇短篇小说,梁实秋的《囚绿记》将生动地表达了一个重要的主题:自由。
我们认为自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权利,但是它是在某些情况下被剥夺的,而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教师可以通过这篇小说来讨论这个主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自由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1.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理解小说的主题并分析它们的表达方式。
2.学生们能够加深对自由的认知,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自由权。
3.学生们能够提高理解英语文本的能力,并通过朗读小说提高自己的发音和语调。
二、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主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主题,教师应该先介绍一下“自由”这个概念,然后询问学生们对自由的看法和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来引导进一步的讨论。
最后,把重点放在小说中的主题上,并解释它的意义和重要性。
2.阅读小说:由于小说篇幅较短,可分为几段阅读讨论。
如第一段,阅读内容是描述主人公所处环境,学生们应该能够理解这个关押于牢狱之中的主人公所经历的强制措施和深度痛苦的感受。
第二段讲述主人公是如何逃离押后之后,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穿新衣、偷东西、值夜、打工等。
英汉对照朗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音和读音。
3.测验:在阅读和讨论之后,可抽出10道选择题和3道问答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问答题的答案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意见,他们需要从小说中选择一个例子来支撑他们的回答,因此学生需要在阅读和讨论中认真思考,详细回答问题。
4.小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组提出“保护人类自由权”的计划方案。
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交流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讨论出一个完整有效的保护自由的计划。
每个小组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他们的计划,并给出他们相互的反馈。
学生们需要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逻辑和理解能力。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绿”寄予的深刻思想内涵。
(2)象征手法运用的独特技巧。
(3)知人论世的解读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由表及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迁移训练,课外练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爱”观;明白对错误的自省便是一种成长。
以上三个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绿”的多重象征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2)知人论世的解读技巧。
2、教学难点作者在临行前才开释“绿”的原因;由此引发的对人性私心的审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观赏四幅图片。
提问,看着这些绿色的植物,你有什么感受?二、阅读文题,发现问题绿色是多么美好啊。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个作家陆蠡也写过一篇关于“绿”的文章。
投影文题《囚绿记》,请同学们看文章标题,思考:这篇文章的标题,给你留下哪些悬念?学生发言,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制作成幻灯片三、阅读文章,合作讨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合。
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多少分小组。
几个问题分几个小组。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然后把自己的思考和小组成员交流,看是否一致。
最后推选一名同学发言。
四、解决问题,答疑解难1、囚绿探因(1)关于“生命、希望、慰安、快乐”当作者来到北平,选择公寓的房间时,他选择了一间在常人看来不甚理想的房间,房间的窗朝东,在亮得很早的北方的夏天,从早上5点到中午11:30,都受太阳照射,特别炎热,何况房间靠南的小窗,一角玻璃还给打碎了。
但“我”在有选择自由的情况下却选定了这间房,那是因为“我”喜欢破玻璃外长着的那根常春藤,可见“我”对绿的喜爱和向往。
这种对绿的喜爱应该是缘于一种人与生俱来的天性,那就是把绿当作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化身。
高一下册语文《囚绿记》教案三篇
高一下册语文《囚绿记》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高一下册语文《囚绿记》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
2、理解绿的象征意义,了解其象征手法。
3、明确托物言志的手法,并且联系时代背景,把握课文的主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点拨法,整体感知课文。
2、指导学生圈点批注,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变化。
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难点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拓展延伸理解“释绿”时人们思想上达到一种升华。
从圈点、朗读的方法品味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通过学生互助合作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其感悟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绿是自然色中生命意义的色调,提到绿人们就会联想到生命和希望。
当一抹绿出现在沙漠中时,当绿芽冲破险绽放绿意时,当无边的绿色铺面而来时,不知道大家具有一种怎样的感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我国现代作家陆蠡的一篇作品《囚绿记》。
(二)、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原名陆考原,学名陆圣原,他从小就天资聪慧,具有“神童”之称,是我国现代的散文家、翻译家,1942年,他坚贞不屈而死于日寇的*之下,当时他才34岁。
他的代表作品有散文《海星》、《竹刀》、《囚绿记》。
(三)、写作背景本文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人民贫困,这一切使这个拥有远大抱负的爱国青年感到焦灼不安与痛苦,因此让他发出了要挣脱黑暗幽囚,去迎接光明的呐喊。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囚绿记》中的标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信息?——“囚”的意思是关起来,如囚徒、囚犯。
-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囚绿记》教学设计(详案)
《囚绿记》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会文中“绿”的象征意义,挖掘文章深刻内涵。
2.过程与方法:抓住文章关键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文章关键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文中“绿”的象征意义,挖掘文章深刻内涵。
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播放微课视频《绿》】一颗种子发芽了,一个生命诞生了,它伸开柔软的卷须,努力向上生长;而另一群种子也抻动他们的筋骨,长出了茁壮的嫩芽。
它舒展开折叠着的嫩叶,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它长成一棵小树,它们努力生长,它给人们带来一抹翠绿。
一棵两棵,终于连成一片,大地便有了郁郁葱葱的绿。
有位作家说过:“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都等焦了。
”可就是这位作家却硬生生地把“绿”囚禁了起来。
他为什么要囚“绿”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囚绿记》,去揭开其中的谜底。
【教学意图:优美的视频吸引学生渐入佳境,诱人的导语激发学生去好奇探究。
老师借力发力,借文本抒情语句与标题,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带入教学情景之中。
】2、明确目标学习文章之前,我们来一起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大家一起来读。
抓住文章关键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领会文中“绿”的象征意义,挖掘文章深刻内涵。
【教学意图: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告知具体、清晰,呈现方式得当,学生能够理解】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我们来看文题《囚绿记》,全文除了“囚绿”还有其他内容吗?整理好思路的同学谁和老师交流下,还写了什么?(学生回答)分别写了寻绿(遇绿),观绿(赏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阶段。
PPT:“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三、合作探究,品读悟情1、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研究]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文本,去读一读、品一品作者喜爱绿的那些句子,并和小组成员分享你的感悟。
人教版 必修二 囚绿记 学案
第3课囚绿记陆蠡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2.思维与审美:(1)把握文意,理解题目内涵;(2)鉴赏本文的结构、表现手法等艺术特色。
激趣导入著名作家巴金在回忆一位作家时曾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
这位作家就是陆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代表作《囚绿记》,去触摸他那高尚的灵魂。
下面是本文的思想内容框架图,读完思考后面两个问题。
(1)文章以对“绿”的感情为线索,请根据图中内容,写出表现文章线索的五个动词(限用一个字),填在图中方框内。
(2)请在图中圆圈内,填写两个体现全文主旨的二字词语。
答案(1)①寻②赏③囚④释⑤思(2)光明自由微任务活动一把握文意,理解题目内涵1.本文题目为“囚绿记”,“绿”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囚绿”?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绿”指常春藤。
(2)“囚绿”是为了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让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2.被囚禁的常春藤有怎样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固执,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
3.在第3段中,作者说:“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
”为什么还是“了截爽直”地选择了这个窗朝东的房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因是可以欣赏窗外的绿色。
从侧面写“绿”,表达了作者对“绿”的迷恋和喜爱。
4.作者在第9段插叙以前友人替他拔野草的小故事是否远离了眼前的写作对象,游离了文章主题?这样写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没有。
人教版-语文-高一-语文学案 囚绿记1必修2
《囚绿记》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与绿藤的故事片段,能比较熟练地运用种种符号给文章作批注。
2、学会鉴赏托物言志类散文的基本方法。
2、学习重点、难点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与鉴赏
学习过程
预习检测
谈一谈你所了解的作者。
课文梳理
一、课文线索学生整体阅读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归纳线索:
二、分层梳理
(一)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速读课文。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
(二)、研读“囚绿”部分。
(第8-11小节)
1“囚绿”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
3、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合作探究
1、作者笔下的常春藤的绿具有什么特点,联系时代背景,谈一谈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
么?
2、假如作者不离开北平,还会不会释绿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
1、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探讨案)
(一)预习
一、走近作者
巴金曾这样评价一位作者,“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说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
这就是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和主要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
译著有《罗亭》《鲁滨孙漂流记》,1942年,仅34岁的他就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二、字词
嵌()瞥见()了截()涸辙()移徒()
揠苗助长()婆娑()猗郁()摺叠()
蕈()菌偃()堰()脉()络脉脉()攀缘=攀援摺叠=折叠
三、词义
揠苗助长:
淅沥:
婆娑:
葱茏:
猗郁:
急不暇择:
(二)合作讨论
1、本文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绿”又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囚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