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资料大全重难点汇总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原理与方法论 知识总结

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原理与方法论 知识总结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知识总结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考点1. 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正确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吗,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提高意识自觉性与预见性。

考点2.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关系。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处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既要反对脱离运动讲静止,也要反对脱离静止讲运动。

考点3.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考点4.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联系考点3辩证答题)方法论: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考点5.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关系的原理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考点6.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归宿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特别注意辩证答大题!)方法论: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反对把理论和实践割裂开来。

考点7.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原理内容: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同时出现在同一考点)方法论: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考点8.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反复过程曲折,认识无限无止境)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考点9.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①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②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自然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理应用: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建设美丽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等。

此原理一般会和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一起考查。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其他表述: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块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原理应用:参考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的应用,在人类社会领域,一般用于分析各类社会改革要结合实际的原因等。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于运动和变化之中,物质和运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不能脱离物质谈运动,也不能脱离运动谈物质,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反对: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原理应用:分析提出新方案、新观点、新理念的理由等。

本原理在主观题的应用较少。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只是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对这个问
第1 页共6 页。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背要点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背要点

《生活与哲学》重点哲理(必背)1、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把握、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要求我们在尊重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精神,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

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

(4)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要立足实践,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有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认识过程原理及方法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将认识向前推移。

(6)真理原理及方法论: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发展真理。

( 7)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2、思想方法与新意——唯物法:① 特征——系、展② 与核心——矛盾( 1)系原理及方法:① 系具有普遍性(3 句 )、客性 (2 句 )、多性,要求我用系点看;根据事物固有系,主能性,建立新的具体系;必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一切以、地点、条件移。

2018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总复习提纲

2018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总复习提纲

(2 )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古代 朴素 唯物 主义 认为金、木、 水、火、土、 气等是世界 的本原。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局限性:①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扩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 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 别 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 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 系 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 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1.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联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 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错误倾向 (1)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 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2)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 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注意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抽象与 具体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了解)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 上的精华。 ★
1.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 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上述两点表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复习资料一、哲学范畴(概念)1.哲学: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思维等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学问。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5.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具有能动性(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创造性,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6.实践: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性活动,即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现实性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点。

7.认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等特点。

8.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等特点。

9.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等特点。

10.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永恒性等特点。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1.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它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要点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要点

高中政治复习纲要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在办理人与外面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虑||。

(2)哲学拥有的作用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意: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令人聪慧的学识||。

③真实的哲学能够使我们正确地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目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进而为生活和实践供给踊跃有利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程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差异:①含义不一样: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见解和根本看法||。

哲学就是对于世界观的学识||。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材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常常是自觉的、零落的、缺少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有一套理论系统||。

( 2)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 ||,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 ||,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两者不可以截然分开 ||。

整个世界包含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差异:含义不一样 ||。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见解和根本看法 ||。

人们用这类看法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就成为方法论 ||。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根源则和根本看法 ||。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表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的产生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二、哲学是什么(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智慧)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世界观(看法想法)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做法)体现世界观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科学的分类2.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个性、个别、具体)②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一般、抽象)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可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易错句:哲学是科学的时间观和方法论(×)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内容(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②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2.唯物主义基本形态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三、两个对子1.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2.辩证法&形而上学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的哲学)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二、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三、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3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③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①毛泽东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是物质的(一)什么是物质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客观性),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

第一单元1、哲学与生活(1)哲学的产生: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虑。

( 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就在我们身旁;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老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生活与哲学要点知识整理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认识成就。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改革的( 1)差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先导。

经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责怪,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更新人的看法,解放人的思想;预示和点。

方法论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指明社会的行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理想目标,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将来;( 2)联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动员和掌握民众,从而转变成改革社会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表现着的巨大物质力量。

世界观。

7、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分歧:(1)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分歧,是环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源的问题张开的。

(2)唯物主义以为,物质是本源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3)唯物主义以为,意识是本源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 3)哲学的作用:①真切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正确地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供给踊跃有利的指导;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找寻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行程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差别: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看法。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觉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必然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想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系统。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整理1.哲学的来源和作用(1)来源:①产生于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作用:①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1)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4.哲学的内涵和基本问题(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各种哲学由此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肯定与否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1)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包括古代朴素、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2)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包括:①主观唯心主义:个人的主观精神,如个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②客观唯心主义:众人的共同(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资料大全重难点汇总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版】

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资料大全重难点汇总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版】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导游一、哲学的产生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虑二、哲学是什么(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智慧)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看法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觉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世界观(看法想法)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做法)表现世界观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想知识(详尽科学)的概括和总结1.详尽科学的分类详尽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想科学知识举例物理学经济学心理学2.详尽科学和哲学的关系①详尽科学揭穿的是自然、社会和思想某一详尽领域的规律(个性、个别、详尽)②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实质和最宽泛的规律(共性、一般、抽象)③详尽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详尽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能取代详尽科学),哲学为详尽科学研究供应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易错句:哲学是科学的时间观和方法论(×)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内容(一)思想和存在何者是本源的问题(谁决定谁)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样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想为唯心主义,凡认为思想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二)思想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即思想可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②分为可知论和不能知论2.为什么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所有哲学都不能够回避的,必定回答的问题二、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1.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源的问题张开唯心主义→物质是本源,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源,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心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心主义、辩证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基本形特色限制性态古代朴素唯物主坚持了唯心主义的根本方但没有科学依照,把物质概括为义向,实质上是正确地详尽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近代形而上学唯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源拥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物主义观上的唯心主义等限制性辩证唯心主义和正确揭穿了物质世界的基历史唯心主义本规律3.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基本形态本源举例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三、两个对子1.两个对子: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只有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2.辩证法&形而上学关系隶属关系研究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分歧辩证法:全面、发展、联系形而上学:片面、静止、孤立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切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的哲学)任何哲学都是必然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必然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响二、哲学是社会改革的作用1.它能够经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责备,更新人的看法,解放人的思想2.它能够预示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知识整理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知识整理

《生活与哲学》知识整理内部资料唯物辩证法联系观部分重要原理内容方法论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含义1.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

2.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

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整体和部分关系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1.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1.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成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结果。

2.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和要素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和要素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有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1+1>2)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部分发展(含义、普遍性、原因、实质、状态、趋势)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

高中政治必修4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4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理解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②哲学是世界观与办法论统一;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概括和总结2、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体当前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对的结识存在问题(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4、哲学与时代关系真正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精华哲学对社会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先导):①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批判,更新人观念,解放人思想。

②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迈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抱负目的,指引人们追求美好将来,同步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巨大物质力量。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基本:阶级基本: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本:最具代表性: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重要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6、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性: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统一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辨证自然观与唯物辨证历史观有机统一③第一次实现了在实践基本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第二单元摸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唯物论(四、五课)、结识论(第六课)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备能动作用。

对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增进作用,错误意识则会起到阻碍作用。

办法论:规定咱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对的思想意识,发挥人主观能动性。

【意识对物质具备能动作用涉及:①人可以能动地结识世界。

(意识具备目性、筹划性、积极创造性和自觉选取性特点)②人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一,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备指引作用。

对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增进作用,错误意识则会起到阻碍作用。

2017-2018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唯物论、辩证法复习资料大全重难点汇总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版】

2017-2018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唯物论、辩证法复习资料大全重难点汇总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唯物论、辩证法知识点总结唯物论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是物质的(一)什么是物质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客观性),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万事万物的客观属性)(二)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劳动起决定性作用)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二、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哲学上的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刻舟求剑)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仁者心动)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含义:一是事物根本性质没有变化二是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运动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三、运动是规律的1.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2.规律的特点:①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消灭②是普遍的3.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①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②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2.意识活动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四、意识的作用(一)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错误)的意识促进(阻碍)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3.两个结合+两个反对辩证法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二)联系的特点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

高中政 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 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它引导我们思考世界的本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哲学知识,下面就为大家进行总结。

一、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零散的,而哲学则是将这些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

哲学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中的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的产生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二、哲学是什么(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智慧)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世界观(看法想法)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做法)体现世界观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个性、个别、具体)②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一般、抽象)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可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易错句:哲学是科学的时间观和方法论(×)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容(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②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2.唯物主义基本形态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1.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的哲学)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二、哲学是社会变革的作用1.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3.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三、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3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③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论成果①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是物质的(一)什么是物质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客观性),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万事万物的客观属性)(二)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劳动起决定性作用)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3.自然界客观性原理:自然界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哲学上的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①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刻舟求剑)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仁者心动)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含义:一是事物根本性质没有变化二是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运动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三、运动是规律的1.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2.规律的特点:①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消灭②是普遍的3.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①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②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2.意识活动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容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四、意识的作用(一)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的作用原理: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方法论:重视主观意识的作用,注重主观精神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②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3.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错误)的意识促进(阻碍)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二)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u,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唯物论=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1)主体:人对象:客观事物(2)实践活动的分类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3)实践具有能动性(4)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认识的途径:亲身实践(直接经验)学习他人(间接经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和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围(3)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的主体人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使用的条件和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人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完善真理。

5.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二)联系的特点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类:自在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3)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与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