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各单元重点难点1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关于政治生活的重点知识点

高中政治关于政治生活的重点知识点

【导语】⾼三是复习的阶段,想要在政治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学⽣需要知道政治中的重要的知识点,下⾯将为⼤家带来关于政治⽣活的重要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中政治关于政治⽣活的重点知识点的介绍 【⼀般主要考查“原因”、“措施”】 1、公民的政治⽣活——公民如何参与政治⽣活? ①要⾏使……政治权利和⾃由,履⾏……政治义务(掌握2个权利,3个义务) ②要坚持……基本原则(掌握2个原则) ③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活,正确处理政治权利与义务关系 ④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与⽅式(掌握“民主决策的⽅式与意义”、“民主监督渠道和意义”) 【联系: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式】 ⊙公民政治权利与⾃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6项政治⾃由 ⊙公民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 ⊙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原则、个⼈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原则、 法律⾯前⼀律平等原则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 重⼤事项社会公⽰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意义: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上评议政府 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作⼈员的⼯作; 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国家⼤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翁精神 公民正确⾏使民主监督权:要负责地⾏使监督权,为国家和⼈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作⽃争,勇于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要采取合法⽅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扰公务活动 ⊙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式:拨打热线电话、进⾏信访、利⽤电⼦政务、 申请⾏政裁决、⾏政复议、⾏政诉讼的法律途径 2、我国的政府 (1)政府……⼯作的原因:政府性质、宗旨、原则、职能、国体、意义 (2)政府如何开展……⼯作:政府性质、宗旨、原则、职能、依法⾏政、 审慎⽤权、民主决策、⾃觉接受⼈民监督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制度 (1)⼈⼤制度——我国政体及根本政治制度(联系:国体是⼈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是国家权⼒机关,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 ②⼈⼤的职权:⽴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③⼈⼤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免责权 ⼈⼤代表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对⼈民负责、受⼈民监督 ④⼈⼤制度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也是我国权⼒运⾏的规则) (2)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A、党……⼯作的原因: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国体、意义 B、党如何开展……⼯作: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式、指导思想 ⊙党的性质:中共是⼯⼈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宗旨:为⼈民服务、对⼈民负责 ⊙党的地位:中共是执政党,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 ⊙执政⽅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中共与8⼤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的内容(略) ③政协的性质与职能(易错,与⼈⼤区分) (3)民族区域⾃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①促进民族……的原因:A、我国是统⼀的多民族国家,是⼈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政治生活重难点

政治生活重难点

第一课公民的政治生活1.1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国家的含义、我国国家的性质。

(2)理解国家的根本属性和我国人民专政的本质(3)全面掌握我国人民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4)理解我国职能和专政职能关系(即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关系)。

(5)懂得坚持人民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6)识记坚持人民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容。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国家的起源和国家的本质的分析揭示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使同学们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

(2)通过分析我国人民专政与剥削阶级国家的的最大区别,来认识理解我国人民专政的本质,培养比较辨别能力。

(3)联系实际,就我国人权状况的不断改善说明我国人民的真实性。

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坚持人民专政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国家意识、意识,认识到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2)促进学生进一步关注、了解国家的政治生活,初步认识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为今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作准备。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难点重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与本质。

(2)人民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3)我国坚持人民专政重要性。

难点(4)国家的含义与根本属性;(5)和专政的本质含义;(6)我国与专政的关系;(7)坚持人民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涵。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情景设置探究法、讨论法、设问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等。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教学设计★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高中思想政《政治生活》教案全册

高中思想政《政治生活》教案全册

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教案全册精品第一章:公民的政治生活1.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及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掌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我国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自由权等。

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选举等。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难点: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

1.4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5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新闻报道或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公民政治生活的关注。

讲解知识点:结合教材,系统讲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1.6 课后作业结合教材,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第二章:国家的政治生活2.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掌握国家政治生活对公民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2.2 教学内容我国的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

国家政治生活对公民生活的影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稳定等。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国家政治生活对公民生活的影响。

难点:学生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理解和参与。

高1 2单元政治知识点。

高1 2单元政治知识点。

高1 2单元政治知识点主要包括: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和水平。

同时,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4.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同时,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义务。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通过各种民主形式参与政治生活,如选举、协商、民主决策等。

7.政府的性质和宗旨: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8.政府的主要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

9.政府的工作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包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能够为人民群众利益而集中和行使国家权力,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以上是高1 2单元政治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需要理解和掌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以便能够灵活运用。

高二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重点提示

高二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重点提示

高二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重点提示引言政治生活是指人们在社会中通过参与政治活动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权益和政治目标的活动。

对于高中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高二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的重点提示方面进行讨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政治科目。

政治生活概述政治生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一切政治活动的总和,包括公民的政治活动、政党的政治活动、国家机关的政治活动及其他相关组织的政治活动等。

政治生活的特点有:1.与私人生活相对立:政治生活是指公民在政治层面上的活动,与私人生活有所区别。

2.与经济生活相互关联: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3.与法律规定紧密连接:政治活动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受法律约束。

政治生活的形式1. 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包括选举、议会制度、政党制度、群众工作、政治宣传和国家行政管理等。

•选举是公民通过投票选举代表,实现民主决策的方式之一。

•议会制度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实现立法和监督的制度安排。

•政党制度是由公民自由结合而成的政治组织,通过竞选获得政权,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群众工作是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听证会等,收集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政治宣传是政府向公民宣传政策、法律和路线方针等,增强公民的政治觉悟和参与意识。

•国家行政管理是政府通过行政机关来管理国家事务、实现各项政策的执行。

2. 政治生活的实践形式政治生活的实践形式包括政治活动、政治参与和政治权利行使等。

•政治活动是公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如参加游行示威、发表演讲等。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参与选举、民主决策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权益要求。

•政治权利行使是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选举权、知情权等政治权利的行为。

高二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备考要点在备考高二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时,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 政治生活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政治生活的概念以及其与私人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关系,同时理解政治生活的特点,为后续的理解和分析打下基础。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高中政治总结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职能: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高中政治选修5_《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各专题的框架结构和重点[1]

高中政治选修5_《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各专题的框架结构和重点[1]

各专题的框架结构和重点、难点问题(一)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点、难点问题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第一,我国法律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的体现。

第二,我国法律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第三,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对我国法律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广泛性现实性平等性一致性(二)专题二“民事权利与义务”的重点、难点问题1.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构成要素和产生特征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需要一定的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事件和行为2.物权的种类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三)专题三“信守合同与违约”的重点、难点问题1.合同的法律特征和合同的订立法律特征:(1)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2)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3)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4)一经成立生效后必须共同遵守。

订立合同:要约和承诺要约条件:(1)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2)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3)要约必须由特定人发出;(4)要约必须向希望与之订立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5)要约应送达受要约人,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承诺必须具备的条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2)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向要约人作出;(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4)承诺要表明受要约人决定与要约人订立合同;(5)承诺的方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2.合同重在履行合同履行的原则全面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违约责任强制实际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四)专题四“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的重点、难点问题1.劳动争议的处理含义和类型处理的方式:调解、仲裁和诉讼2.经营者的义务10项内容(五)专题五“家庭与婚姻”的重点、难点问题•1.如何区分家庭暴力与虐待?•定义•区别:特征,表现方式•2.关于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事实婚姻”•含义•无效婚姻•(六)专题六“法律救济”的重点、难点问题•1.各诉讼法的共有原则•(l)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高中必修一政治《经济生活》1—5课重点归纳

高中必修一政治《经济生活》1—5课重点归纳

消费率偏低的原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收入差距… 原因: 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物价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物价水平…; 分析
问题 扩大内需(消费需求)的原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扩大内需(消费需求) 原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如何 增加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增加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解决 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支出 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引导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热点, 消费结构升级 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第五课: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重点归纳2 就业(扩大就业) 重点归纳2:就业(扩大就业)
就业形势严峻,必须把扩大就业 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发现 就业形势严峻,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问题 新增就业人数多…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就业结构不合理…等 新增就业人数多…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就业结构不合理… 不合理 分析 就业严峻的原因: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就业严峻的原因: 问题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完全适应

高中思想政《政治生活》教案全册

高中思想政《政治生活》教案全册

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教案全册精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及运行机制;(2)掌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3)理解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2)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养;(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态度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政治与生活第1课生活中的政治1. 政治的含义与特征2. 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3. 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第2课我国的政治制度1. 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势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2)我国的政治制度及运行机制;(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4)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2)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势;(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时事新闻、案例导入,引发学生对政治生活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生活中的政治:讲解政治的含义与特征,分析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我国的政治制度:介绍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势,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分析我国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引导学生理解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 元公民 的政治 生活复 习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 ⑴民主选举 ⑵民主协商、民主决策 ⑶民主管理 ⑷民主监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 元公民 的政治 生活复 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 元公民 的政治 生活复 习
学生自主梳理: 1.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与社会听证制度的区别: 2.社会情民意反映制度与信访举报制度的区别: 3.社会听证制度与监督听证会的区别: 4.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 5.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 元公民 的政治 生活复 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 元公民 的政治 生活复 习
比较:“权力”、“权利”与“义务” 权利、义务属于法律概念,权力属于
政治概念。权利包括权力与利益两层含义, 而权力是一种特定的政治力量或能力,义 务是必须履行的职责和责任。 权利的主体 不是特定的,内容比权力的内容广泛。某 些权利可以放弃,权力不能放弃,义务不 能放弃且必须履行。
[知识拓展]:
2.我国国家性质与其他三个模块的联系: ➢经济生活: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三个有利于标准、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等
➢生活与哲学:群众史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青年人 成长、人生价值及实现
➢文化生活:文化传播、文化创新、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先进文化建设等。
判断:
1.国家性质决定统治阶级的性质。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4.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公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 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5.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 民主的广泛性。 6.人权高于主权。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政治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就是从来就有的,国家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与的产物与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就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就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国家的性质,就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我国的国体。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与本质?(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与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就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5、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与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我国在尊重与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6、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7、民主与专政的辨证关系(理解即可)(1) 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就是属于统治阶级,这就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就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与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就是专政的基础,专政就是民主的保证。

8、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尊重与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课时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讲义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课时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讲义

课时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学新知]1.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由宪法和法律规定。

2.公民全部政治生活的基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3.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小提示:公民可以放弃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但是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5.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①内容: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②要求: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①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②要求: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①关系: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要求: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小提示: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并不等同于享有相同的权利。

[练疑难]1.判一判:(1)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剥夺的。

(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 )(3)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总是一致的。

(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相同的。

( )2.连一连:(1)参加某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2)适龄青年参军服兵役 A.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3)某作家出版个人作品集(4)举报某官员的腐败行为 B.公民的政治义务(5)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想一想:有人认为,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个人利益就是维护国家利益。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汇总高中政治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高效的方法就是易混易错点汇总!进行集中学习,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3、民主是全社会的民主。

(民主具有阶级性。

民主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民主而是专政)4、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6、政治自由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法律具有阶级性,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立法平等的说法错误,守法平等正确。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平等享受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和平等实用法律三层意思)8、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而不是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机关代表的权利)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村委会主任也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体现。

(选举权特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特指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10、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放弃。

(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只能履行。

不能因为放弃了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不管放不放弃权利,都应履行义务。

)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

政治必修 3(文化生活)知识重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会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种。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一样地区的文化各具特点。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①文化是有关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所有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含世界观、人生观等具存心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含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立、为人所独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可以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修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取的。

④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拥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崇奉、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变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对人的活动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1)互相影响。

必定的文化由必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必定的政治、经济,赐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使社会的发展,落伍的、腐败的文化则会阻挡社会的发展。

2)互相交融。

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材、提高劳动者素质愈来愈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整体格局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

文化与政治互相交融:跟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加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互相交融,成为今世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今世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

文化愈来愈成为民族凝集力和创立力的重要源泉,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

6、怎么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①深入文化系统改革。

高中政治必修政治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政治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政治生活知识点知识是静态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没有智慧,充其量不过是一本记载着知识的书。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必修政治生活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政治必修政治生活知识1公民问题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在法律上体现为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 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立法上是不平等的。

即指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

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是相同或一样的。

▲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是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维护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4、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和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才能确保有序的参与。

高中政治必修政治生活知识2国家问题1、国家和国家性质(1)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6.1 实践和认识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6.1 实践和认识

实践活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 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实践的基本要素
也是客观的。
主体
手段
对象

运 用
工具和设备
改 造
客观世界 (自然界或社会关系)
都是客观的
一、实践及其特点 (二)实践的特点
② 能动性
(1)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在改造自然中: 创造出自然界原先没有的东西 在改造社会中: 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体现了实践的( D )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
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1、体系不同 意识属于唯物论 认识属于认识论 2、含义不同 意识是 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含主
• 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 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 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 改成“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 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 “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可以获取直接经验)
结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 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 “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 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 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 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 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生活各单元重点难点1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关键词:国家、公民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关键词:国家、公民
一.国家
(一)含义: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根本属性:阶级性
(二)我国国体:(国家性质)
1.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2.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3.核心: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4.国家类型: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性质(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注意:人民是国家主人,而非公民
(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
1.内涵:我国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享受民主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2.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A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权多)
B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多)
(2)真实性:A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区分三种保障:制度保障:人大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法律保障: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物质保障:选举所需费用由政府支出,在选举期间的报刊、电视、广播都为选举服务等)
B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即不断完善)
3.专政:
(1)对及少数的敌人实行专政
(四)我国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地载入我国宪法(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补充:民主与专政关系:对立统一
1.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人
2.统一:民主与专政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总结:1。

我国国家性质;2。

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
二.公民
补充:1。

公民和人民:(1)性质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指有一国国籍的人;人民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人民以阶级内容来划分,是个整体,在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概念不同。

(2)范围不同:公民范围比人民大,包括人民,还包括人民的敌对分子
2权力和权利:(1)内涵不同:权力是政治概念,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力,两种内涵: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如国家权力,二是职责范围内支配的力量,与某一职务联系;权利是法律概念,主要强调利益,指法律规定人的权力和利益即自身拥护维护利益之权。

(2)享受者不同:权力同一定职务联系,享有范围是特定的,如国家权力,政府权力,某个职务的权力。

这种权力必须行使,不能放弃和转让;权利“每个公民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利益,享有者范围广泛,可以放弃和转让。

(一)公民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年满十八周岁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选举为或者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
(3)地位:公民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1)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
(2)自由是相对的,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
(3)地位: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
(1)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
(2)监督对象: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公民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原因:根本保证、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根本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基本原则★★
1.公民基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注意: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都是错误的。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四)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政治生活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和作用
(五.)中学生如何政治生活
1.明确作用
2.学习政治知识
3.贵在实践----通过多种渠道参与政治生活
总结:1。

公民权利和义务,2。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关键词:公民
一.民主选举
(一)选举方式
1.按选民是否直接参加: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1)直接选举:适用于,选民较少,分布比较集中;优点:充分表达每个选民意愿;缺点:选举成本高
(2)间接选举: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优点: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便于意见集中;缺点:影响选民意愿表达
2.按候选人人数: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1)等额选举:候选人等于应选人:优点: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合理性。

缺点:一定程度上影响选民的选择
(2)差额选举:候选人大于应选人:优点:候选人形成竞争,选民有了选择的余地;缺点:可能会出现虚假宣传,贿选情况
总结:1。

采取什么样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我国当前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实行间接选举)
(二)珍惜选举法权利(18页)
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
2.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
3.公民如何行使选举权
二.民主决策
(一)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间接参与民主决策和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二)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方式:打电话、写信,发传真等形式参与;政府有意向、无方案或者政府无意向也无方案;参与者:所有公民)
2.专家咨询制度(方式:决策机关举行论证会、座谈会组织专家、学者对决策加以研究论证,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参与者:专家、学者)
3.重大事项公示制度(方式:公示;政府有意向也有方案公示征求意见为了完善;参与者:公民)
4.社会听证制度(方式:决策机关组织召开听证会;政府有意向也有方案征求意见为了完善;参与者:各行业选出的代表)
(三)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原因:
1.必要性: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要环节
2.意义:★★
(1)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民主性
(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
(一)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1.农村村民自治
(1)自治机构:村民委员会(村委会)
A.含义:
B.性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C.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2.城市居民自治
(1)自治机构:居民委员会(居委会)
A.含义
B.性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注意:民主管理指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
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政府和基层政权
(二)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原因
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内容
2.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3.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四.民主监督(谁监督:公民;监督谁:国家机关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一)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
1.信访举报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独特作用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新方式、新形式
(二)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工作
2.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三)如何行使监督权
1.敢于行使
2.合法行使
总结: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及意义
补充:1.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是事前行为;民主监督是事后行为。

目的也不同,决策是为了参与而表达;监督是为了举报而表达。

2.公民为什么做一件事情?
(1)由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决定
(2)从公民角度: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提高政治素养,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从国家角度: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促进政治文明,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3.公民如何做一件事?★★
(1)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坚持有序的政治参与
(2)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三个基本原则
(3)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1.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2.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别
3.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