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接双宾语的38个常用动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教学三步曲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镇钱湖人家小学徐晓波与以往相比,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内容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明显多了不少,而且这些知识前后联系又比较紧密,例如,第二单元《数的整除》中,教材首先介绍了自然数和整数,由于整除的概念是学习约数和倍数的前提,所以教材又接着介绍了整除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学约数和倍数。这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只有在a能被b整除的前提下,才能说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而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又是学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同一单元的内容环环相扣,不同单元的内容也不可分割。例如,第三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约分和通分的理论依据,而约分和通分又是下一单元中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那么如果学生对前面的某一个概念或法则不清楚,就会影响到后面某些概念或法则的理解。

概念就像是人体的脉络,贯穿全身,如果没有了它,人将失去生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就必须重视概念这个基础知识的教学。此时我才意识到概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普遍采用让学生说,让学生看书,还对关键词进行辨析的做法,看似“扎实到位”,但真得能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真得能提升学生的概念理解水平吗?事实是,很多学生能将抽象的概念背得滚瓜烂熟,但对意义理解却十分模糊和肤浅。如何进行概念的教学,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把握。

一、概念教学前

数学概念的引入,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概念引入得当,就可以紧紧地围绕课题,为学生顺利地掌握概念起到奠基作用。其中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概念的教学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新概念前,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努力创设求知情境,让学生产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强烈愿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化到主动地去猎取知识,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为教学新概念创造良好的气氛。

例如,素数和合数的教学如果上课一开始就直接让学生写出几个自然数的全部约数,再根据约数的个数,把这些自然数进行分类,这种做法当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这两个概念,但是它已经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学生为了学而学,一开始就把他们放在了被动的位置。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我们不妨先出示这样一道题:有十九个学生排队,能不能排成一个长方形的队伍(行数和列数都大于1)?为什么?学生的注意力顿时集中起来,兴趣十足,而且

紧扣学习内容,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到数学来源与生活,同时这样的教学设计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新概念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概念教学时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概念是抽象的。但这是受到数学概念出现形式的影响,其实在小学数学中,这些抽象的概念常常是有着其生动、具体的实际背景的。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是在它们最终形成时才具有的。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要把这些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经历一番,从模糊到逐渐清晰,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或属性,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但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即往往是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来体会、理解抽象概念的。那么教师就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采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或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的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并适时将其上升到抽象概念,然后再用之于更广泛的具体内容中去,以利于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帮助学生建立准确、清晰的概念。如果只按照课本的陈述去讲解定义,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的。

新课标在发展性领域目标中指出:“学生要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对不懂或不理解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并能在交流中获得收益。”因此在概念教学的环节设计中,教师还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的收获和聪明才智:既可以是独立的见解,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成果,或是相互之间的提问和质疑等。总之,在建构“概念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始终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来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成功和喜悦。

三、概念教学后

新概念形成以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把它纳入知识系统中,以利于沟通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这里教师要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经历自主整理的过程,用他们的理解方式去探究和重建数学知识。第一,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沟通,从而达到回顾知识并进行系统的整理。第二,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把这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第三,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交流、展示的舞台,使之从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同时对周围的同学也产生了镜像效应。

例如,在教学完《数的整除》后该怎么样帮助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在整体上把握知识呢?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老师最近申请了一个QQ号,可是把设置的密码给忘了,那怎么办呢?我只记得这是个六位数,第一个数字既是偶数,又是素数;第二个数字不是合数,也不是素数;第三个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素数;第四个数字既有约数3,又是6的倍数;第五个数字1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第六个数字,又是1的倍数,又是8的倍数的数。你能帮助我把密码找回来吗?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欲望,也为知识的整理创设了情景。

第二环节:建构体系

1、在刚才破译密码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概念?在《数的整除》这一单元中,除了这些概

念,我们还学了哪些概念呢?

2、那谁和谁之间存在着联系啊!请擦亮你的眼睛,把它们找出来告诉大家好吗?但有个要

求,你必须向大家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概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本单元的概念进行一次梳理,逐渐变得有条理性。

3、交流汇报:请每一组选派代表介绍自己组的讨论结果,并在其他组同学的补充或修改下

逐步完善概念图。

4、原来本单元这么多的概念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相互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在这个大家庭中,谁是最基础的知识点呢?把概念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大家庭,具体而形象。让学生找出其中最基础的知识点,使他们对整个概念图进行了一次总的梳理,重要而且必要。

在以上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在与同伴的交流,在介绍比较中自觉矫正思维偏差,沟通了所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认识了发展、联系等数学思想,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悦。

概念就像是一块块基石,支撑着其他教学内容。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就应正确把握好每一个概念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对待他,用心唱响概念教学三步曲,相信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