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实验四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实验四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实验四引言概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实验四的相关内容。

本实验主要涉及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数据挖掘算法的应用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的运用等方面。

下面将分五个部份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一、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1.1 数据仓库的概念与特点数据仓库是指将多个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存储中,并进行预处理和清洗,以支持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查询工作。

数据仓库的特点包括: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时变性和非易失性等。

1.2 数据仓库的架构与模型数据仓库的架构包括:数据源层、数据集成层、数据存储层和数据应用层。

数据仓库的模型包括:星型模型、雪花模型和星座模型等。

其中,星型模型是最常用的模型,它以一个中心事实表为核心,周围是多个维度表。

1.3 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步骤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包括需求分析、数据源选择、数据抽取与清洗、数据转换与加载、数据存储与索引以及数据查询与分析等步骤。

在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数据建模、ETL(抽取、转换、加载)处理以及OLAP(联机分析处理)等工作。

二、数据挖掘算法的应用2.1 数据挖掘的概念与分类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自动发现隐藏的模式、关联、异常以及趋势等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挖掘算法可以分为分类算法、聚类算法、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时序模式挖掘算法和异常检测算法等。

2.2 数据挖掘算法的原理与应用分类算法包括决策树、朴素贝叶斯和支持向量机等,用于进行数据的分类和预测。

聚类算法包括K-means和层次聚类等,用于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用于发现数据集中的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

时序模式挖掘算法用于发现时间序列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

异常检测算法用于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值和离群点。

2.3 数据挖掘算法的评估与优化数据挖掘算法的评估可以使用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和F1值等指标进行评估。

数据仓库设计与建模的增量抽取与全量加载的实现方法(六)

数据仓库设计与建模的增量抽取与全量加载的实现方法(六)

数据仓库设计与建模的增量抽取与全量加载的实现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对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

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建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数据管理方法。

在数据仓库的建设过程中,数据的抽取与加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增量抽取和全量加载两个方面介绍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建模的实现方法。

一、增量抽取的实现方法增量抽取是指在每次数据更新过程中,只抽取最新的增量数据,并将其加载到数据仓库中。

增量抽取的实现方法有以下几种:1. 时间戳增量抽取:在源数据中新增一个时间戳列,用来记录每条数据的更新时间。

在增量抽取过程中,只需查询源数据中大于上次抽取时间的数据,即可获取最新的增量数据。

2. 日志增量抽取:对于一些支持事务的数据库系统,可以通过监控数据库的事务日志来实现增量抽取。

当有新的事务发生时,将其对应的数据抽取并加载到数据仓库中。

3. 主键增量抽取:若源数据表存在主键列,可通过记录上次抽取的最大主键值,然后查询大于该值的新数据,进行增量抽取。

二、全量加载的实现方法全量加载是指将所有源数据都加载到数据仓库中。

全量加载的实现方法有以下几种:1. 全部刷新:每次进行全量加载时,先清空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然后将所有源数据重新加载。

2. 增量刷新:部分全量加载的同时进行,即将新增的数据进行全量加载,而对于已存在的数据,只进行更新操作。

3. 分片加载:将整个数据集划分成多个小的数据片段,每次只加载其中一个数据片段,以避免单次加载过多数据。

三、增量抽取与全量加载的结合应用在实际的数据仓库设计与建模过程中,常常需要结合增量抽取与全量加载来实现数据更新。

通过增量抽取可以减少数据抽取的时间和成本,而全量加载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 增量抽取 + 全部刷新:在每次增量抽取后,先清空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然后将增量数据重新加载。

这种方法适用于源数据更新频率较低的情况。

2. 增量抽取 + 增量刷新:在每次增量抽取后,将增量数据进行增量加载,而对于已存在的数据,只进行更新操作。

数据仓库中的多维数据模型设计与实现教程

数据仓库中的多维数据模型设计与实现教程

数据仓库中的多维数据模型设计与实现教程在数据仓库中,多维数据模型设计与实现是一项关键任务。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组织和分析庞大的数据量,还能提供决策支持和洞察力。

本文将介绍数据仓库中多维数据模型的概念、设计原则以及实现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主题。

一、多维数据模型的概念多维数据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特征和关联性来组织数据的一种模型。

它通过将数据按照不同的业务维度进行分组和分类,将数据以多维方式呈现,从而提供了更加直观和灵活的数据分析能力。

多维数据模型主要由维度、度量和层次结构组成。

1. 维度:维度是描述业务问题的属性,它可以是时间、地理位置、产品、客户等。

维度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例如销售额可以按照时间、地理位置和产品维度进行分析。

2. 度量:度量是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的数据,例如销售额、利润、数量等。

度量用来描述数据的量度,便于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3. 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维度之间的关系,它描述了维度之间的层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

例如时间维度可以由年、月、日等层次结构组成。

二、多维数据模型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多维数据模型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 简单性:多维数据模型应该尽可能简单,避免过于复杂的维度和层次结构。

简单的模型易于理解和维护,提高数据分析效率。

2. 一致性:多维数据模型中的维度和度量应该保持一致性,避免冗余和重复。

一致的模型有助于提高查询效率和数据一致性。

3. 可扩展性:多维数据模型应该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够容纳未来的需求变化和数据增长。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维度扩展和度量变化。

4. 性能优化:多维数据模型的设计也要考虑到查询性能的优化。

根据实际需求和查询模式,合理设计维度的层次结构、聚集表和索引等,以提高查询效率。

三、多维数据模型的实现方法在实现多维数据模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术来支持模型的构建和数据的加载。

1. 数据抽取和转换:多维数据模型的实现通常需要进行数据抽取和转换,将源系统的数据转化为可用于多维模型的格式。

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仓库建设方案设计与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仓库建设方案设计与实现
源 模 块 系 统 实 施 项 目 参 照 20 4 0
信 息 发 展 规 划 ,决 定 实 施 信 息 化
S 8 程 , 设 以 一・ 化 平 台 、 GI 6 建 体
大 , 大 部 分 增 量 数 据 来 源 于 系 统

八 大 业 务 应 用 及 六 大 保 障 体 系 为 核 心 的统 ~ 的 企 业 级信 息 系 统 。
此 外 .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中 的 组 织 数 据 、员 工 数 据 等 作 为 权 威 数 据 源 向其 他 业 务 系 统 进 行 传 输 , 为 _ 到 实 时 传 输 的 目 的 和 较 高 『达
的 数 据 传 输 速 度 , 可 以 直 接 从 审
pe o lSf 施 指 导 [ 】 京 : 文 ( t实 R.北 甲胃 中

t  ̄ 理 操 作 。 员 工 个 人 自 助 平 台 L L
年 P o l S f 8 3 版 本 已 实 施 的 e pe o . l 组 织 管 理 、 事 管 理 、 期 管 理 、 人 假 薪 资核 算 管 理 的 系 统 功 能方 案 ,
使 用 P o lSo e p e f HCM 0 版 本 标 l 9. 准 功 能 进 行 重 新 实 施 , 以 辅 助 集
团 公 司 总 部 、7 个 地 市 公 司 和 超 1 高 压 公 司 对 其 正 式 员 I 建 立 标 准
化 的人 力 资 源 管 理 平 台 。
稳 步推进 。 在 此 背 景 下 。 山 东 电 力 集 团
公 司 f 下 简 称 山 东 电 力 ) 全 省 以 在
范 同 内 , 采 用 同 步 实 施 的 加 速 建 设 方 式 进 行 成 熟 套 装 软 件 信 硬 件 配 置 方 案 e pe o t

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实现

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实现

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实现一、数据仓库的定义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是指从不同数据源种搜集的信息,经过多维分析后形成的一个集中式且具备分析能力的数据存储库。

二、数据仓库设计的基本原则1. 集成性:数据仓库应该整合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具有全局性视角。

2. 时效性:数据应该是最新的,而非历史的,数据之间应该有时间关系。

3. 一致性:数据应该是唯一的、标准化的,并应该尽可能的与同一机构的不同业务应用和不同数据源适配。

4. 可访问性:数据应该是用户友好的,对多种数据操作的查询方式都要满足。

5. 稳定性:为避免影响公司核心业务,数据仓库必须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同时也保障数据的灵活性,以适应业务发展的方向。

三、数据仓库的设计流程数据仓库的设计流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数据仓库的业务目标,指出数据仓库用于集成的数据源和数据仓库必须包含的内容。

2. 设计维度模型,理解主题业务流程,建立数据源和数据仓库之间的映射。

3. 设计度量模型,设定可计算的指标和各类跟踪指标。

这些指标是基于业务主题的分析,包括财务、物流和顾客等。

4. 设计 ETL 流程,其包括抽取阶段、转换阶段和装载阶段。

5. 设计物理架构,建立数据仓库到数据仓库工作台(作为交互的接口)的架构。

四、数据仓库的实现1. ETL 流程的实现,包括实现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变换和数据装载为一体的各工作点,以完成 ETL 的流程。

2. 数据模型的实现,包括维度模型的物理模型和星型模型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也会设计纵向分区的间隔,同时也会考虑使用分区以便支撑大表的运行。

3. 明星和雪花分型的实现,考虑到性大数据、性能提升和系统的可维护性,将设计数据仓库的分层体系结构。

4. 单点登录、按权限进行数据授权,数据科技化越来越深,数据授权也会随之上升,因此数据仓库的权限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5. 多维查询分析,利用数据挖掘、多维分析等技术把数据信息分析出来,是数据仓库的理解和利用它的关键。

数据仓库的ETL设计与实现

数据仓库的ETL设计与实现

数据仓库的ETL设计与实现随着数据管理和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仓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历史数据导向的数据集合,它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而ETL (Extract-Transform-Load)是数据仓库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从ETL的定义、设计和实现三个方面讨论数据仓库ETL的相关内容。

一、ETL的定义ETL是数据仓库中的三个核心过程之一,其作用是将来源系统的数据提取出来、进行清洗和转换、最终加载到数据仓库中。

该过程包括了多个环节,例如数据抽取、转换、质量验证等。

数据抽取主要是从数据源系统中提取需要的数据,转换则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如合并、拆分、计算、汇总等操作。

而在数据转换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数据的质量进行验证,包括数据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最后通过数据加载的过程,将清洗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仓库中,以供后续的查询和分析使用。

二、ETL的设计1. 数据源分析在进行ETL设计之前,需要对数据源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源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格式以及数据量,进而为后续的数据抽取和转换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还需要考虑数据源的连接方式和可靠性。

2. 抽取和清洗在数据抽取方面,需要针对不同来源系统选择不同的抽取方式。

例如,可以使用增量抽取方式来避免对全部数据的重复抽取;也可以选择周期性全量抽取的方式,提高数据抽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而在数据清洗方面,则需要对数据进行结构化、规整、控制数据质量,如去除重复记录、删除无效数据、纠正数据错误等操作。

清洗之后的数据能够满足数据仓库的要求,保证后续数据处理的有效性。

3. 转换和装载在数据转换方面,主要采用ETL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

ETL工具能够提供大量的内置函数、命令和工具,帮助我们完成加工数据的过程,如对数据进行汇总、拆分、格式转换等操作,让数据达到更好的可用性和易读性。

而在数据装载方面,主要考虑数据的加载方式和处理速度。

《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工业领域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实时数据仓库已成为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

实时数据仓库是存储、处理和分析实时数据的系统,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实时数据仓库设计1. 需求分析在工业领域中,实时数据仓库的需求主要来自于生产线的实时监控、设备故障的预测与预警、产品质量监控与控制等。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的实时数据仓库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高可用性:确保数据存储和处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高性能:满足大量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析需求。

(3)灵活性:支持不同类型的数据源接入和数据处理。

(4)可扩展性:随着业务的发展,能够方便地扩展存储和处理能力。

2. 架构设计实时数据仓库的架构设计应遵循分层设计原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数据源层:负责收集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如传感器数据、生产管理系统数据等。

(2)数据预处理层: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标准化处理,以便于后续分析。

(3)数据存储层: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如HDFS或分布式数据库,以支持海量数据的存储。

(4)数据处理层:采用计算引擎和算法模型,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5)应用层:提供API接口和可视化界面,以支持业务应用的开发和使用。

3. 关键技术选择在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中,关键技术的选择至关重要。

主要涉及以下技术:(1)分布式存储技术:如HDFS或分布式数据库,用于支持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2)计算引擎:如Spark或Flink等,用于实现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析。

(3)数据模型设计:采用合适的数据库模型和数据存储结构,以提高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效率。

三、实时数据仓库的实现1. 数据源接入与预处理在实现实时数据仓库时,首先需要收集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并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标准化等操作,以便于后续分析。

智能制造中的数据仓库设计与应用

智能制造中的数据仓库设计与应用

智能制造中的数据仓库设计与应用一、智能制造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各国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智能制造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通过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等方式,实现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与运营。

而在智能制造中,数据是支撑其实现的核心。

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生产过程和产品信息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已成为智能制造中一个重要问题。

二、数据仓库设计原则数据仓库是智能制造中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数据仓库的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统一性原则:所有数据都应该从一个数据来源中获取,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2.独立性原则:数据仓库应该与操作性数据库相独立,以免对操作系统产生影响。

3.持久性原则:数据仓库的数据应该长期保存,以便后期的分析和查询。

4.可伸缩性原则:数据仓库应该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可伸缩性,以满足日后数据量增大的需求。

5.安全性原则: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应该得到保护,避免数据泄露和数据被篡改。

三、数据仓库的应用数据仓库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手段之一,具有多种应用场景。

其中包括:1.生产过程监控:数据仓库可以实时收集和存储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

通过对差异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调整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2.质量管理:数据仓库可以收集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质量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所在,及时监测和改进生产过程。

3.预测性维护:数据仓库可以收集并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等信息。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和保养,减少生产停顿时间。

4.供应链优化:数据仓库可以存储供应链相关的数据,包括订单信息、物流信息、采购信息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优化物流、降低成本及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四、数据仓库建设过程建设数据仓库需要进行多项工作,包括:1.需求分析:根据业务需求,确定数据仓库的具体应用场景和需要收集的数据内容。

2.数据模型设计:根据数据需求设计数据模型,确保数据可控、易于管理。

《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工业 4.0时代的到来,工业领域的数据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为了有效管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实时数据仓库能够为工业领域提供高效、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

本文将介绍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包括设计目标、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等方面。

二、设计目标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实时性:确保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存储,以满足工业领域的实时决策需求。

2. 数据准确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 高效性: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降低系统响应时间。

4. 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较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数据量的增长。

5. 易用性: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

三、系统架构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系统架构主要包括数据源、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服务六个部分。

1. 数据源:包括工业设备、传感器、数据库等,负责产生和收集原始数据。

2. 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接口等方式,实时采集原始数据。

3.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4. 数据处理:对传输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加工,以满足不同的分析需求。

5. 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实时数据库中,以支持实时查询和分析。

6. 数据服务:提供数据查询、分析、报表等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四、关键技术1.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采用高效的通信协议和传输技术,确保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2. 分布式存储技术:利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将数据存储在多个节点上,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采用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加工,以满足不同的分析需求。

4. 实时计算引擎:提供高效的实时计算引擎,支持实时查询和分析。

吉林交通数据仓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吉林交通数据仓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我省交通系统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 、功能强大
的公 路数 据仓 库 系统 。采 用数 据仓 库则 能 够把 交 通
行业 内部乃至各交通行业间的数据和各种信息资源
作为一项稀缺资产集 中起来 ,可以较好地利用从 当 前操作中得到的信息更有效地管理整个运 营活动 ,
提 高 决策 人员 的决 策水 平 。
2 数 据 仓库 的概 念及 特征
前某一个时间段内的数据 ,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 常包含历史信息 ,系统记录了企业从过去某一时点
(口 女开始 应用 数据 仓库 的时点 )到 目前 的各个 阶段 的
信息 , 通过这些信息 , 可以对企业 的发展历程和未来
趋 势做 出定 量 分析 和预 测 。 3 吉林 交通 数据 仓库 系统 的设 计 与实 现 31 需 求 分析 . 对于数 据 仓库 系统 而 言 ,决策者 最 为迫 切 的需 求 在 于更加 准 确 的掌握 全省 高速 公路 的车流 量及 费 用情况 , 因此 , 们认 为 , 要 求 的操 作 数 据库 的数 我 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据 仓 库 是 一个 面 向 主题 、 成 、 对稳 定 、 集 相 反
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 , 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
数据 仓库 有 以下 四个 特征 : ( )面 向主题 。 1 主题 是一 个抽 象 的概 念 , 是指 用
户使用数据仓库进行决策时所关心 的重点方 面 , 一
个主题通常与多个操作型信息系统相关。
33 数 据仓 库 的构建 .
33i 开发工 具 ..
高 速公 路站 间车 流量 分析 主题— — 通过 该 主题 的确定 ,我 们可 以统计 某 一 时间段 内高 速公 路 中任

电商平台的数据仓库设计与实现

电商平台的数据仓库设计与实现

电商平台的数据仓库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成为新的商业模式,电商平台已经成为企业和消费者交流的新平台。

然而,随着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数据量也不断增加,如何管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成为了电商平台所面临的挑战。

因此,为了更好的管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电商平台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仓库。

一、数据仓库简介数据仓库是为了满足企业分析和决策需要而建立的一种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仓库具有决策支持和分析功能,是基于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随时间变化而更新的且支持管理决策的数据集合。

二、电商平台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实现1.需求分析在设计和实现电商平台数据仓库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数据仓库需要包含什么数据、数据的来源、数据存储方式以及数据的分析需求。

具体的需求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数据仓库的主题和范围。

电商平台的数据包括交易记录、用户信息、商品信息、库存状态等信息,因此需要确定数据仓库的主题和范围。

(2)确定数据来源。

确定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包括各个系统的数据、外部数据源的数据等。

(3)确定数据存储方式。

确定数据存储方式,需要考虑到数据的规模、岛屿的数据集成以及数据的安全性等因素。

(4)确定数据的分析需求。

需求分析的关键是确定数据的分析需求,包括数据的分析维度、分析对象等。

2.数据集成数据集成是指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集成到数据仓库中。

因为电商平台的数据来源是多样的,包括终端设备、交易系统、物流系统等,因此需要进行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的过程包括数据抽取、数据转换和数据加载三个步骤。

具体来说,数据抽取是将外部数据源中的数据抽取到本地数据库中;数据转换是将抽取的数据进行转换、清洗和质量控制;数据加载是将处理后的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

3.数据建模数据建模是指利用数据建模工具将抽取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其业务规则,形成数据模型。

在电商平台数据仓库的建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事实表和维度表。

企业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刘志民(中国烟草总公司深圳市公司广东深圳518036)[摘要]介绍了数据仓库在企业实现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关键词]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20039一02数据仓库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

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

它被设计用于克服企业使用O L T P(0nl i ne T r a ns act i on Pr oce ssi ng)数据库系统进行决策分析时遇到的不可逾越的困难。

数据仓库就是一个数据存储中心,这些数据是从0L T P数据库的操作数据中提取出来的。

与数据仓库不同,O LT P系统是设计用来存储高速处理事务的操作数据的。

因为在这些数据库中数据存放的结构对于客户端来说难以理解,所以从中获取信息也比较困难。

把这些难以理解的数据转换到一个数据仓库就可以使信息放在一个更容易获取的框架结构中。

与0L T P系统比较,数据仓库无须改变已存在的数据就可以接收新数据。

因此,该存储结构为容纳海量信息而设计,它们以支持快速检索高效事务处理的结构化方式存储信息。

一、奠设数据仓库的目的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多年,已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

如客户资料及销售数据等。

随着公司的业务发展,如何通过这些数据提取有效的信息,为决策支持提供服务,显得日益迫切。

客户关系管理是电子商务活动的核心部分。

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视是今日商业运作方式转变的结果。

客户忠诚度和品牌忠诚度的易变性、加入W T O之后市场的开放承诺及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要求电子商务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详细地了解客户。

谁赢得了与客户持久的合作关系,谁就赢得了竞争。

‘随着公司电子商务的发展,cA LL cEN T E R的建设,如何给客户提供全新的个性化、自定义的服务,也成为公司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之~。

目前尚无一种系统能够通过对以往客户销售数据的分析来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而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是收集、集成和分析所有客户数据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客户销售数据,总结客户的购买规律,作为客户个性化服务的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仓库的商业智能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数据仓库的商业智能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数据仓库的商业智能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了决策的必要工具,而商业智能系统就是数据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智能系统通过利用海量数据,提供决策支持、战略规划、预测和模拟等多种功能,有助于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商业智能系统的核心就是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是指企业在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经过抽取、清洗、转化、集成、存储等一系列操作,形成的面向主题、集成、历史、可操作性的数据集合。

对于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数据仓库的设计1.确定需求首先,需求分析是数据仓库设计的关键。

用户对数据仓库的需求是设计的基础,需要充分了解业务特点和用户需求,确定数据仓库所需的数据元素和有效期。

2.数据建模数据建模是数据仓库设计的重要环节。

数据建模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是对需求和业务特点的抽象表示,逻辑模型是对概念模型的转换,物理模型则是逻辑模型转换为实际的数据库设计。

数据仓库设计中,数据建模需要深入分析复杂业务场景、业务需求,对各种数据模型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数据的存储方式及其父子关系的设计,确保数据仓库具有高可用性和扩展性。

3.数据抽取与加载数据抽取是将原始数据从不同数据源中获取并清洗的过程。

数据清洗是深度抽取数据时需要处理的步骤,目的是将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填充、转换、合并等处理以得到清洗后的数据。

数据加载则是将清洗后的数据导入到数据仓库中的过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商业智能系统的实现1.数据仓库维护商业智能系统可以通过数据仓库维护来实现。

维护包括数据的备份、还原、优化和监控。

数据仓库的优化主要是针对数据的读取、查询和分析等操作,优化目的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2.数据分析商业智能系统的核心功能是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包括数据挖掘、OLAP分析、报表生成等多种方式。

数据库中的数据湖与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中的数据湖与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中的数据湖与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数据湖和数据仓库是现代企业在管理大规模数据时经常使用的两种架构模式。

它们在存储、处理和分析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中的数据湖和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并分析它们在企业中的应用和优势。

一、数据湖的设计与实现1. 数据湖的概念数据湖是一个存储大规模数据的系统,它将多种类型的数据以原始的形式进行存储,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传统的数据仓库模式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转换,而数据湖则将数据以原始格式存储,提供了更大的数据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 数据湖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数据湖时,需考虑以下原则:(1)数据湖应该支持多样化的数据类型,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2)数据湖需具备高度可扩展性,可以容纳海量数据并支持快速的数据写入和读取。

(3)数据湖的架构应支持数据的元数据管理,以提供数据的可发现性和可管理性。

(4)数据湖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施,以保护敏感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过程。

3. 数据湖的实现技术实现数据湖可以采用一些现有的开源技术,如:(1)分布式文件系统(如HDFS):用于存储大规模数据,并提供可靠的数据备份和高可用性。

(2)分布式计算框架(如Spark):用于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实现复杂的数据转换操作。

(3)元数据管理工具(如Apache Hive):用于管理数据湖中的数据模式和表结构信息。

(4)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工具(如Apache Ranger):用于实现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4. 数据湖的应用场景数据湖适用于下列应用场景:(1)数据探索和发现:通过数据湖,用户可以直接访问和探索各种类型的数据,发现新的关联和洞见。

(2)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数据湖提供了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支持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运行。

(3)实时数据处理:数据湖可以接收实时数据流,并支持实时数据的处理和实时分析。

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实现方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了数据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

数据仓库作为企业数据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

那么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是什么呢?本文将从需求分析、数据建模、数据仓库架构以及数据的ETL过程介绍数据仓库设计和实现的方法。

一、需求分析数据仓库的建设首先要从需求分析入手,也就是明确数据仓库的目标和业务需求。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企业的业务规划、决策分析需求、市场变化以及技术趋势等多方面因素。

同时也要针对数据仓库的使用者进行需求梳理,从而明确数据仓库应具备的查询性能、数据质量、数据安全以及数据可靠性等要求。

二、数据建模数据建模是数据仓库设计的中心部分。

数据建模的本质就是将业务需求转化为数据模型的过程,即将业务需求抽象为逻辑关系型模型,最后生成数据物理模型。

数据建模的方法要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进行选择,目前常用的建模方法有关系型建模、维度建模和实体关系-属性-值建模等。

在维度建模中,主要是把企业的业务标识(维度)和指标(事实)进行封装,形成星型和雪花型模式。

从而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

三、数据仓库架构数据仓库的架构是数据仓库设计的基础。

数据仓库架构主要包括数据仓库存储与查询系统、元数据管理、ETL处理系统和报表分析系统等四个部分。

架构设计的关键是要确定数据仓库的规模和容量,从而达到业务需求和用户的满意度。

四、数据的ETL过程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来自于多个数据源,因此需要进行数据提取、数据转化和数据加载等ETL过程。

ETL过程是数据仓库的重点和难点,其中数据转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

ETL处理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精确性,特别是对于企业级数据仓库而言,数据的质量管理也非常关键。

总之,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数据仓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从需求分析、数据建模、数据仓库架构以及数据的ETL过程等多个方面考虑,才能实现数据仓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数据仓库1实验报告

数据仓库1实验报告

数据仓库1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数据仓库1一、引言数据仓库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系统,旨在支持企业决策和分析。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数据仓库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实施过程以及实验中所使用的数据仓库1的设计和实现。

二、数据仓库概述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企业的决策制定和分析。

它通过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加载,建立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数据模型,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可靠的数据。

三、数据仓库设计原则1. 主题导向:数据仓库应该围绕业务主题进行设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查询。

2. 集成性:数据仓库应该整合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使其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分析。

3. 面向决策:数据仓库应该提供支持决策制定的数据和分析工具,以帮助用户做出准确的决策。

4. 可扩展性:数据仓库应该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适应日益增长的数据量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5. 数据质量:数据仓库应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以提供可靠的分析结果。

四、数据仓库实施过程1. 数据需求分析:通过与用户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查询模式,确定数据仓库的主题和范围。

2. 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从源系统中抽取数据,并进行必要的转换和清洗,然后将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

3. 数据建模:根据用户需求和业务主题,设计数据仓库的模型,包括维度模型和事实表。

4. 数据存储和索引:将数据存储在数据仓库中,并创建适当的索引以提高查询性能。

5. 数据访问和分析:通过数据仓库查询工具和分析工具,用户可以对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和报表生成。

6. 监控和维护:定期监控数据仓库的性能和稳定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优化。

五、数据仓库1的设计和实现数据仓库1是一个面向零售业的数据仓库,旨在支持企业的销售分析和业务决策。

以下是数据仓库1的设计和实现的详细信息:1. 数据需求分析:- 主题:零售销售分析- 数据源:销售系统、库存系统、客户系统等- 用户需求:销售额分析、产品销售排行、客户购买行为分析等2. 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 从销售系统、库存系统和客户系统中抽取数据- 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集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将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1中3. 数据建模:- 维度模型:包括时间维度、产品维度、客户维度等- 事实表:包括销售事实表、库存事实表等- 使用星型模型进行建模,以支持灵活的查询和分析4. 数据存储和索引:- 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存储数据- 创建适当的索引以提高查询性能5. 数据访问和分析:- 使用商业智能工具(如Tableau)进行数据查询、分析和报表生成- 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交互式的数据分析和探索6. 监控和维护:- 定期监控数据仓库1的性能和稳定性- 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用户反馈和需求,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优化六、结论数据仓库是企业决策和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集成和整合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可靠的数据支持。

面向对象式的数据仓库设计与实现

面向对象式的数据仓库设计与实现

面向对象式的数据仓库设计与实现近年来,数据仓库在企业中被广泛应用。

它是一个集成的、主题向的、持久的、时间变量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企业管理决策。

其中,面向对象式的数据仓库设计与实现具有很高的优势。

一、面向对象式数据仓库的设计思想传统的数据仓库设计思想主要是以关系模型为主,采用星型/雪花型数据建模方法,盲目追求归一化,容易造成查询性能差。

而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则视数据为类之间的对象组成的一个整体,数据建模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数据结构的高度可扩展、灵活、可重用和易于维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面向对象式数据仓库的主要特征包括:类、类之间的关系、继承和多态。

其中,类是指一类相似的对象,它们具有相同的属性和行为,如客户、订单、产品等;类之间的关系是指一个类与另一个类之间的连接,如客户与订单之间的关系;继承是指子类继承父类的属性和行为;多态是指一个类对于不同对象的响应具有不同的形式。

二、面向对象式数据仓库的实现面向对象式数据仓库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数据仓库建模工具,如PowerDesigner、ERWin等。

以PowerDesigner为例,将从设计模型和物理建模两个方面分别讲解面向对象式的数据仓库实现。

1. 设计模型设计模型主要包括实体关系图、类图和状态图等。

实体关系图是指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和关联,以图形化的方式描述实体之间的关系。

类图是将实体与属性通过类的形式进行描述,它可以更好地表现实体之间的关系和内部结构。

状态图则是对复杂实体的状态转换进行描述,以便更好地实现其内部逻辑。

2. 物理建模物理建模是指将设计模型转换为数据库的物理模型。

面向对象式数据仓库的物理建模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数据类型、索引、关键字、约束和触发器。

数据类型是指将实体属性映射为具体数据库中的数据类型。

索引主要用于快速检索和排序,关键字用于避免重名的字段、表和视图。

约束用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如唯一性约束、外键约束等。

触发器则是在数据的插入、更新和删除发生时,对相应的事件进行处理。

数据库数据仓库的ETL流程设计与实现方法

数据库数据仓库的ETL流程设计与实现方法

数据库数据仓库的ETL流程设计与实现方法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是指为了支持决策和分析而专门构建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非易失的数据存储库。

而ETL (Extract-Transform-Load)流程则是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提取、转换和加载到数据仓库中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数据仓库的ETL流程设计与实现方法。

一、概述在数据库数据仓库的建设过程中,ETL流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ETL流程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将直接影响数据仓库的建设效果和数据质量。

下面将从数据提取、数据转换和数据加载这三个方面来介绍ETL流程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二、数据提取数据提取是将数据从源系统中抽取到数据仓库中的过程。

在数据提取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数据提取方式:常见的数据提取方式包括全量提取和增量提取。

全量提取是指从源系统中提取所有数据,适用于首次建设数据仓库或数据仓库与源系统之间的数据结构和业务规则变化较大的情况。

增量提取是指仅提取源系统中发生变化的数据,适用于数据仓库的定期更新需求。

2. 设计数据提取逻辑:根据数据仓库的需求,确定提取哪些数据以及如何提取。

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选择提取特定时间范围内的数据、特定条件下的数据等。

3. 选择数据提取工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提取工具,如Sqoop、Flume等。

三、数据转换数据转换是将提取的数据转换为数据仓库需要的格式和结构的过程。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清洗: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值、处理异常值等。

2. 数据集成:将来自不同源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确保数据格式一致、字段对应正确。

3. 数据转换:根据数据仓库的需求,对数据进行转换,如添加计算字段、合并数据等。

4. 数据归约:将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归约,减少数据冗余,提高存储和查询效率。

四、数据加载数据加载是将转换后的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的过程。

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成为了企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资产。

但是数据以原始的、异构的格式存储在不同的系统中,使得企业难以有效地利用和管理这些数据。

数据仓库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一个面向主题、集成的、稳定的、变化较慢的数据存储库,用于支持企业决策。

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实现,包括架构设计、数据模型设计、ETL过程和报表开发等内容。

一、架构设计数据仓库的架构设计是实现一个高效、高可用、可扩展、易维护的数据仓库的基础。

数据仓库架构包括以下层次:数据源层、ETL层、数据仓库层和报表层。

其中,数据源层是指数据来源,可以包括ERP系统、CRM系统、网站日志、社交媒体、传感器等。

数据源层的数据被提取到ETL层进行处理。

ETL层包括数据提取、转换和装载。

数据仓库层是以星型或雪花型的结构来组织数据的中心存储区,所有数据从数据源层、ETL层传递到数据仓库层。

最后,报表层是向结构和维度互相转化的结果提供记录提取的程序、截取和维护其目标且有选择性地转化复杂数据的功能。

二、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模型是数据仓库中最为关键的元素之一。

它是一个中立的、稳定的、次优化的、历史化的数据结构,为ETL进程和报告工具提供方便。

数据模型采用维度建模和事实建模相结合的方式,包括维度表和事实表两部分。

维度表包括基本维度、时间维度、层次维度等。

其中基本维度指数据的基本属性,如客户、产品、地点等。

时间维度指一个时间的精度和属性,如日历、财务年度等。

层次维度包括数据的层次,并且可以按照层次关系进行展示,如组织机构、产品层次。

事实表是以业务过程为主题,包括Fact表和FactCluster表两个部分。

Fact表是用于描述业务过程的基本事实,如订单的销售金额、销售量、订单号等。

FactCluster表是表示Fact表中具有相同特征的和分组的事实表,具备更强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

《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实时数据仓库对于工业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能够有效地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向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实现以及系统测试与优化等方面。

二、需求分析在工业领域,实时数据仓库的需求主要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数据监控、生产调度、质量控制等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能够高效地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实时数据的系统。

具体需求包括:1. 数据源的多样性:系统需要能够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据源,如传感器数据、设备日志、生产报表等。

2. 实时性要求:系统需要能够在数据产生后尽快地完成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存储,以满足实时监控和决策的需求。

3. 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支持大规模数据的快速分析和处理。

4. 灵活的数据查询和分析能力:系统需要提供灵活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三、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实时数据仓库系统架构:1. 数据源层:负责从各种数据源中收集数据,包括传感器数据、设备日志、生产报表等。

2. 数据预处理层: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格式化等预处理操作,以便后续的数据存储和分析。

3. 数据存储层: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分布式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

4. 数据处理层:负责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任务,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

5. 数据服务层:提供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可视化等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四、关键技术实现1. 数据采集与传输:采用消息队列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 数据预处理:通过数据清洗、转换和格式化等操作,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便后续的数据存储和分析。

3. 分布式存储技术: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或数据库技术,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第1章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1.1数据仓库设计过程数据仓库的设计一般从操作型数据开始,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处理过程;数据仓库设计——数据抽取——数据管理。

一、数据仓库设计根据决策主题设计数据仓库结构,一般采用星型和雪花模型设计其数据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应保证数据仓库的规范化和体系各元素的必要联系。

二、数据抽取根据元数据库中的主题表定义、数据源定义、数据抽取规则定义对异地异构数据源进行清理、转换、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和加工,装载到数据仓库的目标库中。

三、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分为目标数据维护和元数据维护两方面。

目标数据维护是根据元数据为所定义的更新频率、更新数据项等更新计划任务来刷新数据仓库,以反映数据源的变化,且对时间相关性进行处理。

元数据是数据仓库的组成部分,元数据的质量决定整个数据仓库的质量。

当数据源的运行环境、结构及目标数据的维护计划发生变化时,需要修改元数据。

1.2需求分析与决策主题的选取通过对管理者和各级别的用户的数据分析需求进行调研,我们收集并整理出了用户的决策分析需求如下:1.2.1 博士学位授予信息年度数据统计分析一、按主管部门统计从主管部门的角度,分析在一个时间段(年)内,各主管部门所授予的博士学位信息统计。

可回答如“2008,由某部门主管的,博士学位授予一共有多少,其平均学习年限是多少,脱产学习的有多少人?”等问题。

具有表格和图形两种方式来展示分析结果。

典型报表格式如表1所示。

表 1 200__年度授予博士学位情况统计表(按主管部门统计)表1续200__年度授予博士学位情况统计表(按主管部门统计)二、按性质类别统计三、按地区统计四、按单位统计五、按学科门类统计六、按一级学科统计七、按二级学科统计1.2.2硕士学位授予信息年度数据统计分析一、按主管部门统计二、按性质类别统计三、按地区统计四、按单位统计五、按学科门类统计六、按一级学科统计七、按二级学科统计1.2.3 学士学位授予信息年度数据统计分析一、按主管部门统计二、按性质类别统计三、按地区统计四、按单位统计五、按学科门类统计六、按学科类别统计七、按专业统计1.3系统体系结构设计通过对当前各种主流数据仓库软件在性能、价格等方面的对比,充分考虑统计业务、单位数量等实际情况,本系统决定采用SQL Server 2005数据仓库软件来构建综合信息分析系统的数据仓库。

本系统服务器端要求运行平台为Windows 2003 Server企业版,客户端要求Windows XP,浏览器为IE6.0;采用SQL Server 2005数据仓库构建方案构建数据仓库,选用Visual 2003/SQL Server2005、Rose、Power Designer等开发工具进行系统开发。

我们设计的综合信息分析系统构架在统计综合信息平台中,其核心功能表现为通过数据转换技术,将直报数据库及其他数据源的数据库生成利于进行分析的、不同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仓库,根据不同的分析需求建立不同的专题分析数据库(多维数据库),最后对多维数据库进行利用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其架构如图所示。

图1学位授予信息统计系统架构在这个体系结构中,存放于系统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及外部数据源数据按照主题通过ETL工具被抽取到ETL数据库(数据准备区),数据在ETL数据库中完成预处理工作(清洗和转换),再通过ETL工具加载到数据仓库。

数据进入数据仓库后按照维度和事实存放,采用MS Analysis Serviees作为OLAP服务器,Analysis Serviees可以方便的定义维度和构建OLAP立方体。

用户使用前端的查询工具、报表工具、分析工具,就可以访问决策支持系统并分析浏览数据了。

由于数据预处理本身的复杂性,直接从外部数据源把数据整合到数据仓库必将导致该过程即占用许多外部操作型数据库的资源和时间,也会影响数据仓库装载数据的效率。

借鉴算法研究中“以空间换时间”的思想,再结合目前硬件成本的下降,本系统中,我们在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中添加一个专门进行数据预处理的存储区域以提高数据仓库系统整体性能。

在系统设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理顺学位授予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业务数据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抽取信息的质量依赖于用户对结果的解释,容易导致错误。

二、针对不完整的数据、不一致的数据、错误的数据以及冗余数据确定数据处理规则,即ETL实施的具体规则。

三、系统监控与数据管理包括维表的维护、增量数据抽取转换等的控制、系统出错报警、异常处理、数据存储及访问的安全性、海量数据的查询效率、数据各份策略等。

四、模型设计是系统的基础和成败的关键,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主题的确定、分析内容的细化、粒度的设计等。

1.4系统数据逻辑结构设计1.4.1基础层模型设计基础层数据用于存放从学历教育博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博士专业学位、学历教育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硕士专业学位、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来华留学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学士专业学位等数据源ETL过来的数据,这些业务数据将进行整合、组织、重构和存放。

根据学位银行授予统计系统需求,基础层模型包含博士学位信息主题域、硕士学位信息主题域、学士学位信息主题域。

博士学位授予信息是指主题域存放所授予的博士学位信息,分为学历教育博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博士专业学位。

主要的信息有:个人基本信息、学科信息、学位信息、学位论文信息、前置学位信息、获学位后去向信息等。

图2学历教育博士学位授予信息基础层模型硕士学位授予信息是指主题域存放所授予的硕士学位信息,分为学历教育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硕士专业学位。

主要的信息有:个人基本信息、学科信息、学位信息、学位论文信息、前置学位信息、获学位后去向信息等。

学士学位授予信息是指主题域存放所授予的学士学位信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来华留学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学士专业学位。

主要的信息有:个人基本信息、学科信息、学位信息等。

1.4.2汇总层模型设计汇总层模型的设计需要考虑汇总的粒度问题,汇总的粒度不同,能够回答的业务问题也不一样,由于系统数据庞大繁杂,学位授予时间相对比较固定,本模型将汇总层模型设计为年。

该层的设计主要考虑数据向年度级别的汇总,解答如某年某主管单位所授予的博士学位人数等业务问题。

根据博士学位信息授予主题的需求分析,即分析的角度(也叫维度)、指标、查询的内容,以博士学位信息授予主题为例,其汇总层的数据模型如图所示。

图3学历教育博士学位授予信息汇总层模型1.4.3报表层模型设计报表层数据是用于存放学位授予信息统计系统中固定报表统计数据,同时也是灵活查询的数据源。

这些数据是根据报表业务规则,从基础层和汇总层统计而出,本模型主要包括内容有:授予博士学位信息统计表、授予硕士学位信息统计表、授予学士学位信息统计表。

以博士学位信息统计主题为例,其博士学位信息报表层的数据模型如图所示。

图4学历教育博士学位授予信息(按主管部门统计)报表层模型1.5数据仓库模型设计为满足决策分析的需要,系统需要将各种数据源来的数据围绕决策主题存储到数据仓库中,以提高数据查询、聚集的效率。

数据仓库建模采用自上而下的三级建模方式,即概念建模、逻辑建模、物理建模。

概念建模可采用信息打包法,逻辑建模以星型建模方法和雪花建模方法为主,物理建模以3NF和星型建模方式为主。

图5数据仓库建模方法在数据仓库的3级数据模型中,概念模型表示现实世界的“业务信息”构成关系,用业务数据库设计中的“实体-关系”方法(E-R方法)来设计这一级的数据模型,但需要用分析主题代替传统E-R方法中的实体。

在传统业务数据库设计中的逻辑模型一般采用范式规范的表及其关系,数据仓库设计中的逻辑模型也采用表来存储数据,因此也数据仓库中使用的也是关系模型,不过表与表之间不再通过3大范式的规范,而是以星形结构、雪花形结构和星座型结构等方式组成。

物理模型则属于这些表的物理存储结构,比如表的索引设计等。

数据仓库的设计就是在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依次转换过程中实现的。

作为数据仓库的灵魂——元数据模型则自始至终伴随着数据仓库的开发、实施与使用。

数据粒度和聚合模型也在数据仓库的创建中发挥着指导的作用,指导着数据仓库的具体实现。

图4表达了微观数据仓库设计中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图 6 微观数据仓库设计中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在上图的关系图中,元数据是在对企业商业智能需求分析和概念模型设计阶段就应该设计好并且一直贯穿于数据仓库应用全程的重要部分,而数据粒度和聚合的设计则是在逻辑模型的设计过程中完成的,物理模型则需要做一些存储优化方面的工作。

具体而言,这三级数据模型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详细设计步骤,图5即是对这些步骤的一个总结。

图7数据仓库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数据仓库包括以下维度表:人的性别代码、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政治面貌代码、身份证件类型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省市)代码、高等学校代码、学位类别代码、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学习方式代码、攻读类型代码、论文类型代码、论文选题来源代码、学位类别代码、专业目录、获学位后去向代码、工作单位性质类别代码、工作性质代码、工作单位性质类别代码、专业技术职务级别代码、干部职务级别代码、专业学位领域代码、考试方式代码、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学生类别代码、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代码、留学生培养方式代码;包括以下事实表:学历教育博士学位信息表、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信息表、博士专业学位信息表;学历教育硕士学位信息表、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信息表、硕士专业学位、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信息表、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信息表、来华留学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信息表、学士专业学位信息表。

1.5.1概念模型设计概念建模主要表达决策的主题、分析主题的角度、各个角度需要分析的属性信息,决策中层次的信息—粒度,及决策主题的评估等。

1997年Hammergren提出的信息打包方法,要求从一个决策者的角度去将焦点集中在几个主题上,着重分析所涉及的数据多维性。

信息打包方法首先需要确定分析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填入指标、维度、粒度等信息。

1.定义关键性指标:定义分析主题的评估指标;2.定义维度:维度是用户访问评估信息的途径,每一个维度只表示一个主要的访问途径。

3.定义粒度:粒度是维度中信息的详细程度。

我们分析对象为对学位授予信息的统计分析。

下面以博士学位授予信息统计作为分析主题为例,为学位信息分析系统数据仓库建立概念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