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我校音乐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一次小学音乐欣赏课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音乐教师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明确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
2. 探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的是教学观摩。
由我校三位音乐教师分别展示了一节音乐欣赏课,课题分别为《小星星》、《小蜜蜂》和《送别》。
2. 教学研讨观摩结束后,三位教师分别就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接着,教研组全体成员对三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并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1)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2)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3)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4)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 专题讲座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我校邀请了一位音乐教育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1)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2)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原则(3)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4)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评价4. 经验分享在讲座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成员就自己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经验进行了分享。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活动总结本次小学音乐欣赏课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教学观摩、研讨、讲座和经验分享,教师们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几点体会:1.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应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2. 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是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3.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课题研究报告引言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音乐欣赏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体验音乐之美,进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本课题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为音乐欣赏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
研究结果与分析1.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通过文献分析法,我们了解到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目前,音乐欣赏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2.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我们发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学校音乐课程设置较少,难以满足学生音乐欣赏的需求。
-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缺乏学生参与和互动。
- 评价体系不完善:音乐欣赏能力的评价标准模糊,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3.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改进对策通过案例分析法,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对策:- 优化课程设置:增加音乐课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音乐教育。
-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表演、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明确的音乐欣赏能力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本研究报告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为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音乐欣赏教学改革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在不断探索与改进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将取得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1] 张华.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J]. 音乐时空, 2018(12): 56-58.[2] 李明. 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15): 206-208.[3] 王瑞.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探析[J]. 艺术教育研究, 2017(24): 106-108.。
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
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一、引言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音乐欣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而音乐欣赏的有效聆听教学则是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重点研究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寻找适当、有趣的音乐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还可以结合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故事,给学生一些信息和情境,让学生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更好地投入到音乐的聆听中。
2. 提高学生的聆听技巧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聆听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作品前,向学生提出一些聆听问题,让他们在聆听过程中有所侧重;或者在聆听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者写作,让他们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3. 培养学生的情感投入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而情感投入是有效聆听的关键。
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感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让他们对音乐作品产生共鸣和感动。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情感表达,或者通过专门设计一些情感交流的活动,来引导学生的情感投入。
4. 提高音乐欣赏的互动性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高音乐欣赏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表演,让他们在音乐作品中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并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五、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的实施与评价1. 实施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还需要不断地观察和调整教学过程中的效果,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观察、学生问卷、作品评价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做出相应的改进与调整。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由于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较为薄弱。
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欣赏活动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感官刺激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通过让学生用手拍击身体或物体,感受节奏的韵律感;通过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进行,做简单的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性和动感;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音乐的声音,感受音乐的美感。
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增强其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在音乐欣赏课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来展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可以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通过绘画来表现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可以让学生用文字的方式写下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赏析和感悟。
这些形式的表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其思维和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来开展音乐欣赏课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综合感受和理解能力。
可以将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也感受到舞蹈的美感和动感;可以将音乐和影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也了解到音乐在影视中的表现力和情感张力。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综合欣赏能力。
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来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可以在音乐欣赏课中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可以让学生学习欣赏不同乐器的演奏,了解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可以让学生学习欣赏不同音乐家的演奏,了解他们的音乐才华和表演艺术。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水平。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论文摘要: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指出:听赏与评述是重要的音乐学习任务,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有效途径,对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理解音乐相关文化、提高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欣赏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那么,小学音乐欣赏课怎么上?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探究正文: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指出:听赏与评述是重要的音乐学习任务,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有效途径,对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理解音乐相关文化、提高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欣赏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在不断的欣赏教学教研磨课中,探索研究出以下几种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一、模唱主题旋律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旋律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唱主题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听前唱主题,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二是在听后唱主题,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后,对乐曲主题旋律已有了一定的感知和体会,此时,再让学生学唱主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在欣赏民乐合奏《杨柳青》时,采用听前唱主题的形式,先学唱歌曲《杨柳青》的旋律音调,加入“哒”模唱主题,从而导入乐曲的欣赏,可以更好的听辨主题音乐形象。
在欣赏《维也纳的音乐钟》时,采用听后唱主题的形式,先让学生感知音乐钟的形象,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再加入“当”和歌词演唱主题旋律,使学生进入乐曲情境,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二、巧画旋律线和图形谱旋律是音乐的基础,是音乐的灵魂。
在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走向的变化形成了起伏的线条,就是旋律线。
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索
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索引言小学音乐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死板的讲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育界对于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研究意义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生动活泼的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艺术修养。
通过实践性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出自己独特的音乐感觉和审美情趣。
体验式教学方法还可以促进学生与音乐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式教学方法的研究意义在于丰富和完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2. 正文2.1 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定义和特点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和感知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会通过创造多样化的音乐教育环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之中,通过听、看、唱、演等多种方式来体验音乐作品,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包括:1.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是主体,他们通过自我感知和体验音乐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音乐审美情感。
2.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体验式教学方法注重多种感官的刺激,通过听、看、做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感知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注重情感体验。
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冲击,培养音乐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前言:所谓的双减政策主要是有效地减轻当前学生的各种作业负担、减少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当前的教学质量,秉持着立德树人的发展理念,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的相关意见。
对于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开展,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得以有效的提升。
另一方面,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通过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递减,能够为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搭建更多的发展平台,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家长和老师们的普遍共识。
双减政策的落地,意味着素质教育将成为学校的核心教育,一些“非学科类”的教育,如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将会受到学校与社会越来越高的重视,特别是这两年网络上相继出现的“艺术学科将纳入中考”的说法,如果真是这样,我们音乐教师社会价值将会越来越高,肩上的责任也会变得更加重大。
在这种教育形式下,特别是现在这种双减政策下,作为音乐老师该如何上好音乐课,应该是我们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双减”落地,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号角井然吹奏。
艺术教育成为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审美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是全面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需要。
“双减”政策推出后,青少年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业余时间明显增多,可以有大量时间追求自己的爱好、特长,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同时也在思考怎样将“双减”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让青少年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双减”背景下,作为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艺术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就更加凸显。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性格、塑造优良的品格,从而使其更好融入社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素质教育的推动有所助力,同时也让公众对教育的目的与本质又一次有了思考。
《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概述1、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然而,由于受到传统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欣赏教学还没有真正受到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淡化和回避音乐欣赏教学的现象,以至于在各个区域的观摩课上几乎看不到欣赏教学,经过对一线音乐教师的调查分析所知:其原因一: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许多音乐教师仍存在着传统的思想误区,认为那些世界名曲对于小学生来说太复杂太深奥,学生听不懂也不感兴趣,音乐教学只要把歌唱好就行了。
尚未认识到欣赏教学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良好品格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原因二:教学改革缺少新的欣赏教学策略与方法。
在教学理念与实践上仍有一段距离,使教师感到茫然,依旧延续着传统的欣赏教学方法,以反复单调的听赏方式为主,这无疑使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与现象,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从教学手段的更新上进行深入研究,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探索新课改中符合学生需求的新的欣赏教学策略。
基于对欣赏教学方法探究的热爱,同时我担任沈河区音乐中心教研组组长,每周四定期和区内骨干老师共同钻研学习,近两年多的时间以欣赏课课型进行同课异构的尝试。
在大量的欣赏课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在提升理论学习中,进一步激发了自己更高的钻研热情,由于近两年自己所从事中年级音乐教学工作,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为此我确立了以《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2、概念的界定“音乐欣赏教学”主要是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或情境所吸引,并通过参与、体验、表现、和创造活动与音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陶冶性情,完善人格。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探讨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探讨一、引言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情感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实践,旨在为音乐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1. 以情境营造情感体验小学生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中应该注重创造情境,营造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讲述音乐的故事背景、配以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已成为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来理解和欣赏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3.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欣赏课不仅是教师的示范演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或体验性的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来理解音乐并产生共鸣。
4. 打破传统界限传统的音乐欣赏课通常以古典音乐为主,但现在的音乐教育趋向于多元化。
教师可以引入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甚至世界音乐等多种音乐形式,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欣赏,帮助学生拓展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5. 融入课外实践音乐欣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音乐节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进行音乐欣赏,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
三、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实践探讨1. 利用音乐会展示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实践中,可以借助学校的音乐会或音乐节等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会上进行音乐作品的观摩和欣赏。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专业音乐家的演奏,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扩展音乐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2. 配乐电影欣赏在音乐欣赏课中,可以选择一些著名的电影音乐进行欣赏和分析,让学生通过电影画面和音乐配合来体验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戏剧性。
小学音乐课堂中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音乐课堂中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欣赏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审美情趣,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的小学音乐课堂中,欣赏教学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小学音乐课堂中欣赏教学的有效方法,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音乐欣赏是学生接触音乐、理解音乐的重要途径。
通过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能够拓宽音乐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同时,欣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对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音乐要素的敏感度。
这种感知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和艺术修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音乐欣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其丰富的情感体验。
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内涵,当学生沉浸其中时,能够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喜怒哀乐,从而增强情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而且,欣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脑海中构建出独特的音乐形象和场景,激发创新思维。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中,欣赏教学虽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部分教师在进行欣赏教学时,往往只是简单地播放音乐作品,然后进行一些讲解,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互动环节,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其次,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
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都有所不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进度和要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再者,音乐作品的选择不够合理。
有些教师在选择欣赏作品时,过于注重经典作品,而忽略了当代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
这样的选择可能会使学生感到音乐作品与自己的生活脱节,降低他们的欣赏兴趣。
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索
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索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体验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来进行教学。
在音乐欣赏课中,体验式教学即是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相比传统的讲解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1. 视听结合音乐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中既包含声音的表现,也包括视觉的享受。
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录音和视频,在听音乐的同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比如在欣赏古典音乐时,可以播放古典音乐的演奏视频,并同时展示古典建筑、古代绘画等。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视觉上对音乐有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增强他们对音乐的体验感受。
2. 身临其境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听音乐的活动。
可以带学生去音乐厅听音乐会,或者邀请音乐家到学校进行现场演奏。
通过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声音和氛围,学生更容易被音乐所感染,从而深刻地体验到音乐的美妙。
3. 互动体验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游戏、音乐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从而亲自体验音乐的魅力。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让他们编写音乐故事、创作音乐曲调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音乐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4. 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表达,而情感体验是体验式教学的核心之一。
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情感,通过音乐传递和表达情感。
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感受音乐所传递的快乐、悲伤、激情等不同情感,从而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和体验。
三、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意义和价值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体验式教学方法,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音乐的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地参与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这种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更加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音乐是一种艺术,通过音乐的审美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容易获得美的愉悦和享受。
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
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中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是音乐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围绕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展开研究,分析其意义、方法和策略,以期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音乐欣赏有效聆听的意义音乐欣赏是指认识、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的一种活动,而有效聆听则是指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去聆听音乐,并且能够通过聆听获得音乐的美感和艺术享受。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音乐欣赏有效聆听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培养对音乐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提高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充满情感的艺术,通过欣赏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悲伤、豁达等不同的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可以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心去聆听、理解和分析,从而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音乐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音乐欣赏有效聆听对于中小学生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还可以促进其整体素质发展和丰富其文化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聆听效果。
师生互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问答、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音乐,让学生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与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多媒体辅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录音、音乐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将音乐作品的演奏过程、音乐家的生平、音乐创作的历史等信息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及其背景,提高他们的聆听效果。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国家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一至六年级音乐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有欣赏课。
我们要重视欣赏课,利用现在的教学条件、电教设备等良好的资源,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使每位学生喜爱上音乐欣赏课,从欣赏中享受音乐无穷的魅力与乐趣。
要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分析和挖掘每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充满激情、充满朝气、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努力寻求和实践“音乐欣赏课”的合理内容与方式,给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与学生心理健康及全面发展搭建“彩虹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门类。
艺术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实行新课改的今天,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国外教育界也十分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和为学生提供欣赏音乐的平台。
美国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德国人说:“听音乐、听音乐,让每个孩子不能离开音乐!”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这点就谈不到完美的教育。
”……无论外国、中国,很久以来就懂得音乐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主要途径。
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音乐使人心灵净化、精神高尚、思想丰富、身心健康……据调查资料显示:第一、人们对于音乐教育及音乐中的欣赏有专门的研究,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但这些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倾向于“专业化”方面,对于小学音乐欣赏课来说过于高深,也就是说,目前“音乐欣赏”教育缺失的是小学年龄段这个空间和领域的音乐欣赏研究。
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第二、目前小学音乐欣赏研究已经起步,比如:“小学音乐欣赏课运用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等。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分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情操,增强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成为了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任务。
在本文中,将对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一、启发式提问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提问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提出一系列开放性、引导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当教师播放一首古典音乐时,可以问学生这首音乐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又或者这首音乐使用了哪些乐器?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实物教学法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往往是以直观感知为主。
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教师可以带着一些乐器到课堂上,让学生亲自感受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式,从而深入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
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参观音乐厅、音乐会等实地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音乐环境中进行欣赏和学习。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来欣赏音乐。
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和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
四、情境体验法五、整合性教学法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整合性教学法来进行教学。
通过将音乐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体育等)进行有机结合,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音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结合语文内容,让学生朗读有关音乐的诗歌或故事;也可以结合美术内容,让学生进行音乐绘画等创作活动。
通过整合性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欣赏音乐。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四美”教学模式的研究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四美”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四美”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四美”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理论基础1.音乐欣赏的概念音乐欣赏是指通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的一种艺术活动。
它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2. “四美”教学模式的含义“四美”教学模式是指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感官美、情感美、思维美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二、实践方法1.感官美的培养感官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感官的刺激,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提高音乐欣赏的效果。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视听、触摸、嗅觉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2.情感美的培养情感是音乐作品所传达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能力。
4.审美能力的培养三、实证研究与评价1.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一所小学的音乐欣赏课堂进行观察和实践,结合学生的反馈和测试结果,进行实证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四美”教学模式的感受和反馈。
2.评价标准四、结论与展望1.结论2.展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四美”教学模式,探索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
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音乐教育APP等,创造更好的音乐欣赏教学环境和体验。
《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小课题实施方案
《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小课题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我们要明确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目标。
这不仅仅是教孩子们唱歌,更是培养他们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学会聆听、感受、表达,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课程内容1.音乐基础:教授孩子们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为音乐欣赏打下基础。
2.音乐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外音乐作品,让孩子们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韵味、情感和美感。
3.音乐创作: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4.音乐实践:组织合唱、乐队等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感知体验:引导孩子们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感受音乐,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
3.互动交流: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增进彼此的了解。
4.激励评价:对孩子们的表现在课堂上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安排1.课程时长:每周一节,每节课40分钟。
2.课程进度:按照教材和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3.课程考核:学期末进行音乐欣赏知识测试和音乐作品展示,检验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五、课程实施策略2.强化师资培训:组织音乐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音乐素养。
3.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家中与孩子一起欣赏音乐。
4.拓展课程资源: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课程评价1.学生评价: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和音乐素养。
2.教师评价:根据教学进度和效果,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3.家长评价: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音乐欣赏课的看法,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
注意事项:1.注意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匹配,避免过于复杂或简单的教学内容。
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
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聆听音乐,了解音乐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围绕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进行研究。
一、有效聆听的重要性有效聆听是指通过有意识的、专注的、专业的方式聆听音乐,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心态下多次聆听,从而理解音乐的内涵,欣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有效聆听对于中小学生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促进情感发展。
音乐是一种情感语言,通过有效聆听,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促进情感发展,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感体验。
3.提高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对音乐的构成要素、结构和音乐语言的理解更为深入,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水平。
1.建立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包括音乐室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
音乐室必须具备良好的音响效果,师资力量雄厚,建立音乐学生社团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2.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
教师应该通过演出、现场实践、音乐电影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音乐的魅力和特点。
使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中,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3.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音乐欣赏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选择适当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合奏、演唱等方式,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音乐情感。
4.注重个性化教学。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音乐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5.创造互动式学习环境。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互动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通过互动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三、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在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如下:1.讲授过于抽象,不易理解。
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索
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索引言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审美情感和欣赏能力。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枯燥,学生很难真正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一种体验式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一、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概念及意义体验式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音乐欣赏课上,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体验式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 选用适合学生的音乐作品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选用适合学生的音乐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音乐作品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内涵,让学生在欣赏中得到艺术享受。
教师可以选用一些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如《小星星》、《小田野里的春天》等,或者选用一些简单易懂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艺术。
2.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音乐的体验感。
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让学生在想象中进入音乐世界。
还可以布置一些小活动,如音乐鉴赏展示、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音乐欣赏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3. 创新教学手段,增强互动性体验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在音乐欣赏课上,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段,增强互动性。
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乐作品的演出视频,让学生通过观赏视频感受音乐的魅力;或者利用一些简单的乐器让学生亲自体验演奏音乐,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色与音域
1. 小提琴共有四根弦,分别是: 第一弦(高音弦):E弦——发音较明朗、清澈, 尤其在高音区色泽更加透明、光辉,具有水晶般 明亮性格。 第二弦A弦与第三弦D弦发音优美柔和,适合奏如 歌的旋律。 第四弦——G弦,发音深沉厚实,有热情奔放、 明亮有力的性格。如巴赫的《G弦之歌》
音响、谱例\Violin\曲目 4.mp3
弓弦乐器的各种弓法
1. 2. 3. 4. 5. 分弓 连弓 断弓 混合弓法 颤弓
几种特殊的演奏方法
滑音 拨奏 弓杆击奏——弓背击弦
三种改变音色的方法
1. 用弱音器 2. 靠马奏法 3. 指板上奏法
第一节 小提琴
小提琴产生于十六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是由 手提里拉琴与古提亲演变而来。 小提琴的制造技术是从意大利兴起的。 十七世纪初,开始在欧洲各国广泛传播。 小提琴传入我国,大约是在鸦片战争(1840 年)以后,在音乐会上出现约有六七十年历 史。
作品创作背景
歌剧《波吉与贝丝》由海沃德的同名小说 《波吉与贝丝》改编。格什温偶然在阅读小 说《波吉与贝丝》时,脑子里不由自主的产 生了旋律、和弦。1926年第一次与海沃德会 面并详细探讨了将其改编为歌剧的想法。由 于种种原因,格什温与海沃德的第二次会面 已经是七年以后的事情了。在此以后,才正 式开始着手于剧本及音乐的创作,1935年才 完成手稿。在此期间,他多次倾听黑人灵歌, 多次亲身体验黑人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寻找 创作的灵感。
•音乐欣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感官欣赏,属于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 是比较肤浅的欣赏。 情感欣赏,能听出音乐作品中的喜怒 哀乐,并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理智欣赏,a、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 生平等。b、能分辨各种乐器的音色。 c、能分辨出音乐结构以及各种作曲技 巧和手法。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
音乐作品的背景 音乐风格和流派 音乐体裁与表现形式 音乐情绪与情感 音乐表现要素——音色(各种乐器及 人声)、和声(西方传统和声、中国 五声性和声等)、力度、速度、节奏、 旋律等
•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归根结底是一门听觉艺术,训练与培养良好 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思维,不 仅能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学 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必要前提。演唱、演奏、识读 乐谱等等都离不开听觉的重要作用。旋律、节奏、 速度、力度等基本音乐要素的表情意义也都需要 借助听觉来感知和把握。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在美的音 乐也毫无意义”。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 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 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走为进而学习 音乐其它方面知识技能的基础。培养学生会听音 乐、听懂音乐,真正具有“音乐的耳朵”。
2. 3.
小提琴的常用音域在g-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提琴处能演奏单音外,还能演奏双音、和弦。
小提琴改编曲 《Summer Time》 (夏日时光)
音响、谱例\Violin\Summer Time.mp3
作曲家背景
格什温(1889-1937)生于纽约市不卢克林俄国犹 太移民家庭。因从小喜欢爵士乐而走上了一条与一 般严肃音乐作曲家不同的道路。十二岁开始学习钢 琴,1917年开始为百老汇音乐剧院作曲,到了二十 年代中期,已成为了一位老练的百老汇作曲家。他 最重要的作品有:钢琴协奏曲《蓝色狂想曲》,管 弦乐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歌剧《波吉与贝丝》 等。三十年代电影工业的迅速发展,又吸引了格什 温,在1936年来到洛杉机从事电影配乐。可是,当 他正处于事业成功的顶峰时,突然因患脑癌离开人 世,享年39岁。
第一章 弓弦乐器组
总述
现代管弦乐队中的弓弦乐器(小提琴、 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是经 过长期的演变而形成的。这类乐器的 前身是古提琴类乐器,它是十四世纪 末至十五世纪初由欧洲的弗杜拉琴演 变而来的。
提琴的构造
分以下几部分: 1. 琴身 2. 琴弓 3. 琴弦
弓弦乐器的发音原理
琴弦振动时,除了全长振动外,还按 不同比例的段落分别同时振动而发出 不同高度的音。 泛音: 1. 自然泛音 2. 人工泛音
中小学音乐欣赏课
教学方法研究
绪论
•对音乐欣赏活动的认识:
音乐分为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而在通俗音乐中又有 些是格调不高的庸俗作品,这部分作品毫无疑问不适 合青少年的听和唱(如《纤夫的爱》)。作为学校应 该严格把好这一关。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本中的音乐 作品已经体现出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我 们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时,应遵循由潜到深, 由通俗到高雅的规律。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如果说,音乐创作是一度 创作,音乐表演是二度创作的话,那么,音乐欣赏就 可称之为三度创作。这是音乐实践活动当中相当重要 的环节。一件音乐作品只有被更多的听众欣赏、理解、 接受并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是音乐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之一。
•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目的
是把人类已有的、优秀的音乐作品, 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去接受它们,逐 步的扩大学生视野,从而使音乐文化 在新一代的心灵中生根开花。通过音 乐欣赏活动,使学生们掌握欣赏音乐 的一般常识和技巧,养成经常欣赏音 乐的习惯,陶冶情操,使之成为一个 国家和社会合格的公民;并为高雅音 乐艺术培养忠实的听众群体,全面提 高新一代乃至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素 质。
作品简介
《波吉与贝丝》取材于美国南卡罗来那州查尔斯顿 黑人生活,可以说是格什温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顶点。 评论家们一般都认为这是“毫不含糊地对美国人民 产生影响的一部美国歌剧”。《夏日时光》是歌剧 《波吉与贝丝》中的第一个唱段,又被称为《摇篮 曲》。本曲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场景, 它既是内战前种植园奴隶生活的诗化,也是非洲大 陆祖先们农业社会的写照。乐曲在做反复时,使人 感到有种力量要“伤害”他们,更反映出他们昔日 是那么“无忧无虑”。该曲将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 结合起来,歌剧尽管没有直接使用民间素材,但在 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美国民间音乐(爵士乐)中五声 调式风格,使其更像是真的民间音乐一样。 此曲用小提琴独奏,突出了小提琴更接近于女高音 音色的特点,使之充分的表现了乐曲的意境。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欣赏方法进行教学 直接欣赏法 间接欣赏法 联想想象欣赏法 对比欣赏法 引导欣赏法 讨论欣赏法(分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1. 2. 3. 4. 5. 6.
本课程以对各乐器组的分类讲解 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各种乐器的 特点介绍,进一步结合曲式结构 做音乐欣赏的实例分析,最后达 到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