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实验专题
考点解析-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专题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
![考点解析-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专题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c173f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3.png)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专题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如图,滑雪运动员正在比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雪地上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运动员在沿倾斜赛道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C.滑雪板可以减小运动员对雪地的压强D.运动员在沿倾斜赛道加下滑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2、小杰背着书包回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100m用时100s,乘坐电梯从1楼到21楼用时30s,以下符合实际的是()A.电梯对小杰做功约3.6×103JB.小杰乘坐电梯上升时,对书包不做功C.电梯对小杰做功的功率约1200WD.小杰在水平路面行走时,重力做功的功率约600W3、小明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猜想滑轮组机械效率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②物体被提升的高度;③动滑轮的重力;④承重绳子的段数。
他用相同的滑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将重物提升相同高度做对比实验来验证猜想,该实验验证的猜想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4、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s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C.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D.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000J5、2020年11月,我国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增娥五号”。
如图所示为“娣娥五号”绕月球做椭圆轨迹飞行的示意图,此时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嫦五号”从远月点运行到近月点,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嫦嫦五号”从远月点运行到近月点,势能增大,动能减小C.“嫦嫦五号”从近月点运行到远月点,势能增大,动能增大D.“嫦嫦五号”从近月点运行到远月点,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守恒6、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和练习答案)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和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34cf602f60ddccda38a0ac.png)
度为__1_._5____m/s.
8.2017年1月,中山正式迎来“高铁时代”。某次列车总重为
1×107N,以80m/s的速度水平匀速行驶100s,行驶中列车受到的
实 验 序 号
钢 球 质 量 m/g
钢球
自由 滚下 高度
木块被撞后运 动的距离s/cm
h/cm
甲 20 20
16
乙 20 10
4
丙 40 20
32
15.如图所示,用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和同一木块来探究“物体 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小球从斜面上某处由静止释放, 小球下滑后撞击斜面底端的木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通过 木块通过的距离 来比较动能大小,这种研究方 法叫____转__换____法; (2)由图甲、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质__量_相__同__时_,__速__度_越__大__,_动__能__越_大__. (3)实验中若使用的木块质量较大,为确保实验仍有较明显的现 象,有很多种方法。请回答一种方法_增__大__小_球__在__斜_面_.上的高度 (4)如图丁为某段道路的标志牌,结合上述实验结论请回答 ①为何要对机动车限定最高行驶速度?答:__速__度_越__大__,_动__能_;越大 ②为何不同车型限定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同?答质__量__越_大__,__动_能__越_.大
向太空,并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29.8公里的预定轨
道,飞行15天后与26日8时安全返回地面。飞船在轨道运行过
程机械能守恒,在近地点时动, 能最大,飞船从近地点向远地 点运动的过程动中, 能转化重为力势 能(选填“重力势”或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精选题目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精选题目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794a6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3.png)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精选题目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 xx 题 xx 题 xx 题 xx 题 xx 题 xx 题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分)1、 关于势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B. 甲物体比乙物体举得高,所以甲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大于乙物体的重力势能;C.甲物体的弹性形变大于乙物体的弹性形变,甲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乙物体的弹性势能;D.以上说法都不对.2、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力将铁块匀速拉起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力拉铁块.人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B .该装置不能省力.没有实用价值 C .使用该装置可以省功D .该同学拉绳的方向不同.拉力大小也不同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推出后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C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 .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4、 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高山上静止的石头不具有能阅卷人评分B.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越多C.只要物体能够做功,就说明物体具有能D.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时问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l ;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6、一天,小明在家玩火柴盒.他反复让火柴盒从同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如图所示,他发现在甲情况下,火柴盒落到桌面后大多会反弹;乙情况下(火柴盒盒芯部分拉出),火柴盒落到桌面后盒芯插回外盒而不反弹.对上述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甲情况中火柴盒与桌面碰撞后有弹力作用,而乙情况中则没有B.甲情况中火柴盒与桌面碰撞后机械能不变C.乙情况中火柴盒与桌面碰撞后机械能不变D.乙情况中火柴盒与桌面碰撞时,盒芯与外盒发生摩擦,机械能大大减少7、一弹簧秤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直到圆柱体的底部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设烧杯底面积为1分米2),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实验图线。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整章知识详解)图文结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整章知识详解)图文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9d41a85ab52acfc789ebc9e5.png)
• W=Fs=800N×3000m=2.4×106J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马水平匀速拉雪橇的过程, 称做为克服阻力做功的过程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例题1:质量为50Kg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
货物,一匹马拉着它匀速运到3000m外的货 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 求马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答:略。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人匀速提升重物的过程, 称做为克服重力做功的过程
例题2:如图,一个人用2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使重力为
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了0.5m。试求:
(1)人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
(2)如果这个人把物体匀速举高1.5m,克服重力做了多少
功?
解:(1)人对物体做的功:
思维小训练
2、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
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则( A )
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同
D甲、乙做功相同,乙的功率较大
3、一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他的功
率可能是( C )
A、3W B、30W C、300W D、3000W
W=Fs=20N×0.5m=10J
G
(2)人克服重力做功:
h
WG=Gh=100N×1.5m=150J
答:略。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帮我算一算
• 我爬山,我体重为 N,山高为300m,求我做功多少焦?
• 一台抽水机将50m3的水抽到20m高处的水塔上去,这台抽水机 对水做功多少焦?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二、填空题
1.力学里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e2b45c71fe910ef02df86c.png)
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B.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D.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解析】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质 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本题中, 货物的质量不变,在匀速上升过程中,货 物的速度不 变,所以动能不变,而高度增加,所以货物的重力势能 在增加,又因为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所以机 械能增加,故B、C选项正确。
地面高2 384 km,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
,
在远地点时势能
(前两空选填“最大”或
“最小”)。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
转化为
(后两空选填“动能”或
“势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卫星环绕地球运动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 相互转化。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 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增加的重力势能 由动能转化而来,则动能减小;卫星从远地点向 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则动能增加。在 近地点时,卫星的动能最大;在远地点时,卫星 的势能最大。
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如图所示,小球沿轨道由静止从A处运动 到D处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仅有 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则( D ) A.小球在A处的动能等于在D处的动能 B.小球在A处的动能大于在D处的动能 C.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小于在C处的机械能 D.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等于在C处的机械能
5.如图所示为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 根据此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C ) A.小球在下落时,它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B.小球在上升时,它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C.小球在弹跳过程中,它的高度下降,机械能减小 D.小球在弹跳过程中,它的高度下降,机械能不变
10、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知识清单及同步练习答案版
![10、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知识清单及同步练习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07915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f.png)
第十一章第1节功知识清单及同步练习1.力学中的功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①_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_,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必要因素:一是②__作用在物体上的力__;二是③_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__。
注意: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离,不做功,称劳而无功。
(2)有距离无力,不做功,称不劳无功。
2.功的计算(3)力和距离垂直,不做功,称垂直无功。
定义:力学中,功等于①__力__与②__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__的乘积;字母表示:W=③__Fs__。
功的单位:④__焦耳__,简称⑤__焦__,符号是⑥__J__。
应用功的计算公式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要明确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或是哪个施力物体对哪个受力物体做功。
(2)公式W=Fs中的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是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F是使物体沿力F方向通过距离s的过程中,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它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
(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称为克服该力做功。
)知识点1 功1.关于功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有力对它做了功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又移动了距离,则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了功2.(2022乐山)下列四幅图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D )A.推车未推动B.提着滑板水平前行C.搬石未搬起D.搬起箱子3.水平地面上的购物车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沿推力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C )A.重力对购物车做了功B.支持力对购物车做了功C.推力对购物车做了功D.没有力对购物车做功知识点2 功的计算4.一位同学将一瓶未开封的500 mL的矿泉水从地面捡起,放到课桌上,他对这瓶水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C )A.10 JB.100 JC.4 JD.40 J5.一个箱子重200 N,小鹏把它从地面沿着18 m长的楼梯搬到10 m高的楼上,人对箱子做了2 000J的功;他又提着箱子水平移动了20 m,此时人对箱子做的功是0J.6.一个重200 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30 m,拉力撤销后,物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0 m.若拉力做的功为600 J,则拉力的大小为20N,重力做功为0J.7.一匹马拉着质量为200 kg的车,在3 min内沿水平公路上前进了540 m,若马的拉力为1 000 N,则重力对马车做的功为0J,马的拉力对车做的功为5.4×105J.8、一批新型混合动力公交车,在进行新车测试时获得一些数据:新型公交卡车总质量为 4.5×103kg,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45m2,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是车总重的0.5倍,公交车在牵引力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2min行驶了1200m(g=10N/kg.忽略司机的重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11.3 动能和势能 实验题专题练习 有答案 有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11.3 动能和势能 实验题专题练习 有答案 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41f13bf46527d3240ce0f9.png)
11.3 动能和势能实验题专题练习有答案有解析1.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小球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_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甲实验中若木块的重力为1N,水平移动的距离是30cm,则重力对木块做功________J。
(4)如果水平面光滑,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
2.小李同学想要利用如图13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小车的_____相同,让小车从斜面上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滑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
(2)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_____,二是转换法。
就本题来说用木块_____来反映小车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换法。
他在实脸的过程中又发现只要去掉木块,就可以探究“阻力物体运动的影响”。
如图2所示,他将毛巾、棉布和玻璃分别铺在水平面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3)每次均让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
(4)实验发现,小车在玻璃面上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_____,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将做_____运动。
3.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猜想如下: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小球质量大于木块的质量)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 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撞击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______ ,从而得出弹性势能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材料 ______ 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 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撞击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 ______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能否达到探究目的,对此甲同学认为不能,而乙同学却认为能,并都给出相应的依据,老师认为他们都说得有道理.请你说出甲、乙两位同学所给的依据: ______ .4.小明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所在高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计划利用小桌、沙子、质量不同的铁块和刻度尺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将小桌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铁块从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记录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
专题11功和机械能(学生版)
![专题11功和机械能(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e4d8f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b.png)
知识点01:功: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 力 和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的乘积叫做功。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这个物体做了功。
2.符号:W 3.公式:W =FS4.单位:焦耳(J )或N ·m ; 1J=1N ·m5.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有力: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有距离: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6.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而无距离: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此情况叫“劳而无功”;(2)有距离而无力: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3)有力也有距离、但力与距离垂直: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7.注意事项 :(1)有力才有可能做功,没有力就不做功;(2)F 与S 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F 与S 方向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但不能垂直) (3)做功的多少,由W =FS 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8.常见的功:(1)克服重力做功:W=Gh ; (2)克服阻力(摩擦力)做功:W=fs 9.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知识点02:功率: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2.符号:P3.公式:tW P =(1)公式变形:W=Pt 和PW t = (2)公式推导:P=Fv4.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常用单位:千瓦(kW ),兆瓦(MW ), 马力; (2)单位换算:1kW=103W 1MW=106W 1马力=735W5.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做功快慢 的物理量(功率与机械效率无关)。
例:某小轿车功率66kW ,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6.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他们之间没有可比性。
(1)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2)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动能和势能(选择题)能力练习题(有解析)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动能和势能(选择题)能力练习题(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f3f43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6.png)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动能和势能(选择题)能力练习题(有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打篮球是同学们喜爱的运动.当篮球从地面弹起上升的过程中,下面关于篮球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C.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D.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答案C【解析】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高度.当篮球从地面弹起上升的过程中,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动能减小,转化为重力势能,使得篮球的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选C.2、下列四幅图中,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转化的是()答案A【解析】匀速行驶的压路机,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就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就不变,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转化;故A选项正确.滚摆向上滚动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高度逐渐增加,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选项错误.用弓将箭射出去的过程中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故C选项错误.过山车向下俯冲,速度逐渐增大,高度逐渐降低,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选项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人走在静止的叠石下方,会有一种“害怕”的感觉,原因是叠石具有较大的()A.重力势能 B.内能 C.动能 D.弹性势能答案A解:A、静止的叠石,由于其处于一定的高度,容易落下来,对外界做功从而造成危害,物体由于举高而具有的能量是重力势能.故A正确.B、根据内能的定义可知,静止的叠石确实具有内能,但其给人危险的感觉是由于其处于一定的高度容易落下来而造成的,这与其内能大小无关,即使其有再多的内能,若其在地面上,也不会给人危险的感觉.故B错误.C、由于叠石是静止的,根据动能的定义可知,其不具有动能.故C错误.D、由于叠石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根据弹性势能的定义可知,叠石不具有弹性势能.故D错误.故选A.4、下列物体中,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的是()A.在平地上滚动的足球 B.被运动员举着的杠铃C.在空中飞行的小鸟 D.被压扁了的皮球答案C解:A、在平地上滚动的足球,足球有质量,有速度,具有动能;足球是在平地上,没有被举高,不具有重力势能.不符合题意.B、被运动员举着的杠铃,杠铃有质量,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但是杠铃没有运动,不具有动能,不符合题意.C、在空中飞行的小鸟,小鸟有质量,有速度,又在高空,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符合题意.D、被压扁的皮球,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不符合题意.故选C.5、下列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A.被拉开的弹弓B.悬挂在天花板上静止着的吊灯C.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D.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答案D解:A、被拉开的弹弓,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只具有弹性势能,故A错误;B、静止的吊灯,因为有高度,所以只有重力势能,故B错误;C、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因为运动,所以只具有动能,故C错误;D、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为运动,所以具有动能,因为有高度所以具有重力势能,故D正确.故选D.6、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专项复习(原卷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专项复习(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b3793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d.png)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专项复习(原卷版)知识点直击知识点回顾知识点1:功1、功的概念和判定:(1)功的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1J= 1N·m;(3)判断力是否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4)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5)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也叫“劳而无功”、有距离无力也叫“不劳无功”、力(6)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大于或等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2、功的计算:(1)功的计算公式:W=FS,其中各量单位功W:J(焦耳),力F:N(牛顿);移动距离S:m(米);或者W=Pt ;※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 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的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③功的单位“焦”(1牛•米=1焦)。
知识点2:功率1、功率的概念:(3)功率公式:功率=功/时间,即Fv tW P ==;(5)功率的种类: ①平均功率: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力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做功快慢不同,平均功率可表示力在某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程度。
2、功率大小比较: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般采用下列三种办法比较大小:知识点3:动能和势能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3)单位:焦耳(J)。
(1)重力势能是1J。
(2)弹性势能③单位:焦耳(J)。
2、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因素:的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动能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小其动能越小.具有相同运动速度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小动能越小;势能面的高度越小,其重力势能越小;当物体距零势能面的高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其重力势能越大,物体质量越小其重力势能越小.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其重力势能就越大;的弹性势能就越小;当弹簧形变相同时,性质不同的弹簧弹性势能不同。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4b2e8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5.png)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A.使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的推力B.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手对石头的力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的力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2、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地面上的运动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拉力做功及其功率的分析正确的是()A.9~12s内拉力做功为18JB.0~3s内拉力做功为9JC.3~6s内拉力的功率逐渐变小D.第4s拉力的功率为36W3、关于势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的势能一定比橡皮筋的势能大B.甲物体比乙物体举得高,甲物体就一定比乙物体势能大C.钟表上的发条被拧得越紧,势能就越大D.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势能不变4、如图所示,一位老人和一位小孩攀爬同一楼梯,从一楼上到三楼。
若要比较攀爬楼梯过程中老人和小孩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小,下列测量组合中可行的是()①各自的质量②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③一楼到三楼的楼梯长度④各自爬楼梯所需的时间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5、2022年2月15日,中国选手苏翊鸣夺得北京2022年东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实现了中国单板滑雪在东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如图,苏翊鸣在助滑区从起点A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他的()A.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D.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6、北京路沂河大桥改造工程是我市今年重大工程之一,截至2月27日,质量为2.5万吨的南幅老桥桥面由560个液压千斤顶顶升到位(如图)。
桥面被以5mm/min的速度共顶升3.1m,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南幅老桥桥面重2.5×105NB.1h内桥面可被连续顶升3mC.千斤顶共对桥面做功7.75×108JD.千斤顶应用了流体压强的特点7、图所示的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时的情境。
专题11 功和机械能(原卷版)
![专题11 功和机械能(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e0cd7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9.png)
专题11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知识点回顾】知识点一、功1、功(1)力学中的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两因素缺一不可。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有力无距离;②有距离无力;③有力有距离,但是力垂直距离。
2、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即:W=Fs。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1J=1N·m;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3)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①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即明确公式中的F。
②公式中的“s”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
③F、s的单位分别是N、m,得出的功的单位才是J。
知识点二、功率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叫做功率,用符号“P”表示。
单位是瓦特(W)常用单位还有kW。
1kW=103W。
(2)公式:P=W/t。
式中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
知识点三、动能和势能1、能量(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单位:焦耳(J)2、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功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4、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测试卷有答案(满分必备)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测试卷有答案(满分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b45c49a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e.png)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两次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F1>F2B.木块两次受到滑动摩擦力分别为F f1、F f2,则F f1<F f2C.两次拉力分别在10 s内对木块做功为W1、W2,则W1<W2D.两次拉力分别在10 s内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为P1、P2,则P1>P22、有四种器材:(1)自行车座;(2)机械手表;(3)衣服夹子;(4)发令手抢。
其中利用弹簧形变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工作的有[ ]A.(1)和(2)。
B.(2)和(3)。
C.(1)和(4)。
D.(2)和(4)。
3、在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4、下图中的四幅图片是生活和生产中的场景,对其能量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货物被举高后内能增加了B.乙图中,列车速度增大后动能不变C.丙图中,握力计发生形变后弹性势能减小了D.丁图中,飞机减速降落后机械能减小了甲图乙图丙图丁图5、从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减小的物理量是()A.重力势能B.动能C.重力D.质量6、"中原福塔"——河南广播电视塔(图6)是世界上第一高钢塔。
周日小李乘电梯登塔观光,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广播电视塔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B.宽大的塔基底座是为了减小塔对地面的压力C.小李乘电梯匀速上升时,其动能转化为势能D.小李乘电梯匀速上升时.他的重力与他对电梯的压力是平衡力7、一个同学用120N的力,将一个重4N的足球踢到25m远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3m,足球滚动时他对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000JB.360JC.0J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8、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的功率大"的比赛.其中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A.3WB.30WC.300WD.3000W9、下列四幅图中,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转化的是()A.匀速行驶的压路机B.上升的滚摆C.将弓箭射出去D.过山车向下俯冲10、蹦床运动是运动员从蹦床弹向空中表演技巧动作的一项体育活动。
第11章功和机械能填空题专项练习题
![第11章功和机械能填空题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da9bec89eb172dec63b719.png)
《第11章功和机械能》专题练习题知识点回顾:11.1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物体在。
2、有三种情况力对物体不做功:1)、物体靠运动,有移动的距离,即“有距离无力”;2)、有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即“有力无距离”;3)、物体受到了力也有移动的距离,但力和移动的距离相互,即“力和距离垂直。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与物体在____ 的乘积.即W=______4、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1J=________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11.2功率1、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①若相同,比较;②若相同,比较。
2、功率是指与之比,表示的物理量。
用符号表示。
3、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简称,用表示。
比它大的单位有,符号,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
4、当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有W= ,V= 可得P= 。
11.3动能和势能1、能量:物体能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①能量表示物体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2、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
2)、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的速度只与起点高度有关,起点越高,到达底端的速度越,运动小球撞击停在平面上的物体后,物体运动距离越长,说明小球具有动能越。
①分析比较实验甲与实验乙,可得出结论:。
②分析比较实验乙与实验丙,可得出结论:。
③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和有关;本实验中用的方法主要是。
一)、重力势能: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和有关;本实验中用的方法主要是。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总结(重点)超详细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总结(重点)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dc1b16b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66.png)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下列关于力学知识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地面上的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太空中的空间站受到浮力C.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时利用了大气压强D.雨滴下落过程中重力对其做功2、如图甲,物体A分别在水平推力F1、F2的作用下,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运动。
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乙,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
则()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3、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s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C.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D.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000J4、小明两次分别用时60s、40s从一楼爬到五楼,小明的体重与前后两次上升的高度均不变,比较两次爬楼过程()A.用时少的做功多B.用时少的做功功率大C.用时多的做功多D.用时多的做功功率大5、蹦床是一项深受喜爱的休闲活动,当运动员从高处由静止下落(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最大B.蹦床过程中,运动员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因此他的机械能守恒C.与蹦床面接触后,继续向下的运动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一直变大D.与蹦床面接触后,继续向下的运动过程中,运动员重力做功的功率保持不变6、如图,质量为2m的物块P下方连接有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上端通过细线绕过轻质定滑轮连接一质量为2m 的物块Q,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在物块P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P、Q间细线拉力大小为F。
(细线重力及各处的摩擦均不计,钩码落地后不弹起)()A.钩码落地前F=3mg,Q的机械能增大B.钩码落地前F<3mg,Q的机械能增大C.钩码落地后F=2mg,P的机械能不变D.钩码落地后F>2mg,P的机械能减小7、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小组同学研究物体做功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分别用九台小电动机匀速提起不同的重物,利用相关仪器测出做功时间、重物的重力和提起的高度,并通过计算得出电动机做功的多少。
该小组同学把九台小电动机分成三组,观察到每组的做功快慢相同,且第一组做功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
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序号做功(焦)做功时间(秒)实验序号做功(焦)做功时间(秒)实验序号做功(焦)做功时间(秒)1 5 2.5 4 5 4.0 7 4 4.02 10 5.0 5 10 8.0 8 8 8.03 15 7.5 6 15 12.0 9 12 12.0(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做相同的功,电动机所用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了功率知识后,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想测量纸锥下落时重力做功的功率,请你帮忙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写公式)。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下落时间、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写出物理量)。
相应的测量工具为秒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如图是小明和小亮利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纸锥竖直下落时的照片,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AB过程中,纸锥的下落速度为_______cm/s.(4)下列关于纸锥在竖直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3、跳绳是我市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小华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估测自己跳绳时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不计绳重)。
(1)用体重计测量自己的质量m;(2)估测自己平均每次跳起的高度h(人的重心上升的高度);(3)用(填测量器材)记录跳n次所用的(填物理量与其对应字母)。
(4)数据处理:①自己所受的重力G= ;②每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Gh= ,则跳n次所做的总功W总= nW = ;③则平均功率P= 。
(5)两人想比较跳绳的平均功率(假设两人跳起的平均高度相同),则()A.频率相同,体重大的功率大B.频率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C.体重相同,频率高的功率小D.体重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6)小华要想提高跳绳测试的成绩,请你从物理学角度为他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4、学校新购了一箱物理器材,小云同学将它从一楼搬到三楼,小彬同学想测定小云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彬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A.测出箱子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B.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小云上楼所用的时间tE.算出小云搬运箱子的功率p(3)小云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是p=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帮小彬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5、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学习小组利用斜面、小球、木块等器材开展了探究活动。
让铁球从同一光滑的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木板上的木块相碰,铁球与木块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击后所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越大,表明撞击它的物体越大。
(2)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时,应选用两图。
(3)实验中要保证铁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应选用两图。
(4)比较甲、丙两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速度不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B.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C.质量不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D.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小球A、B 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 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
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A=θB,θB<θB',球A、B 的质量分别为m A、m B(m A<m B)。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3)图乙中小球B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7、某学校“牛顿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实验中用到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它们的质量关系为m1<m2=m3,实验的情景如图所示。
(1)通过观察小球陷入细沙的深度来反映重力势能的大小,应用的物理方法是(选填“转换法”或“类比法”)。
(2)分析甲、乙两种情况可知,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
(3)同学们还发现小球离地面越高,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越长,他们测出了小球自由下落高度h和下落时间的二次方t2的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写出h与t2的关系式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h/m 2.45 4.9 7.35 9.8 12.25 14.7t2/s2 0.5 1.0 1.5 2.0 2.5 3.08、小伟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向下运动,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1)图甲是控制两球的相等,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2)图乙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9、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的大小,来说明铁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3)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利用质量相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进行比较.可以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4)该同学还想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探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这个设计方案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10、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处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处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处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坑的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h2<h3.(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来反映的;(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3)比较______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下落高度越大物体重力势能越大;(4)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5)小球在下落过程陷入沙面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能,陷入沙中后到小球静止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能.11、在探究弹性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为此,小明选用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和B(长度和粗细相同),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各一个,设计了如实验次数使用的弹簧被压缩后弹簧的长度/cm 木块移动的距离1 弹簧A 5 S12 弹簧A 8 S23 弹簧B 5 S34 弹簧B 8 S4(1)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②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属性”(2)请将探究猜想一的方案补充完整:将__________(“两根不同”、“同一根”)弹簧压缩__________(“相同”、“不同”)长度,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测出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进行比较.(3)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__________能.(4)为了探究猜想二,可选用实验次数②和__________的数据进行计较分析,若__________,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12、将一个篮球向地面抛去,球被地面弹起落下,又弹起落下,再弹起落下……为了研究球弹起落下的规律,某同学用白纸记录了相邻三次球在地面上留下的球印如图A、B、C所示。
(1)观察图示的球印,按时间先后排列球印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各自分组打篮球,小华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