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回汉民族和谐关系探析
汉代民族关系与边疆安全
汉代民族关系与边疆安全汉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有着重要的变革,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汉代民族关系和边疆安全的发展。
在汉代,由于西北地区的辽阔,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这对于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汉代时期,汉朝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定的边疆关系。
在开始统治西北地区时,汉朝通过一系列政策,如赋税豁免、土地分配等,吸引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归附。
这些政策不仅使这些民族对汉朝表示忠诚,同时也保障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例如,在现今北方的蒙古地区,汉朝与北方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和平共处,他们互通有无,共同参与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构建了一个相对安全、稳定且多元的边疆区域。
其次,汉代时期的边疆安全也离不开汉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军事合作。
汉朝在西北地区设置了多个军区,以巩固边疆的安全。
与此同时,汉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军事合作也逐渐得以建立。
对于一些善于骑射的民族来说,他们为汉朝提供了优秀的骑兵力量,不仅使汉军在西北地区具备了更强的防御能力,同时也通过和这些民族的联姻,达到了一种政治上的边界固定,有效地增强了边疆的安全。
此外,汉代时期的民族关系还体现在文化交流方面。
汉朝在西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输出,同时也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文化。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彼此间的认同感和共同体意识,也为边疆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汉代的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东西方文明得以互通有无,而这种交流对于边疆的和平与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朝还鼓励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的交流,这进一步强化了汉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为边疆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汉代民族关系与边疆安全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不可否认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边疆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一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这给边疆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同时,由于地理条件复杂和交通不便,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治理也存在一些困难。
族际交流的误读研究——以沧州献县本斋回族乡清明祭扫为例
族际交流的误读研究——以沧州献县本斋回族乡清明祭扫为例族际交流是指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的各种交流活动,通过这种交流可以促进理解、沟通和相互学习。
然而,在族际交流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原因,常常会出现误读现象。
本文以沧州献县本斋回族乡清明祭扫为例,对族际交流的误读进行研究。
清明祭扫是中国传统的祭祖活动,每年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进行祭祀和悼念。
沧州献县本斋回族乡是一个以回族居民为主的乡镇,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
在清明节期间,回族乡民会穿着传统的回族服饰前往墓地祭扫,同时进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
这一传统习俗反映了回族乡民对祖先的尊敬和敬畏之情。
然而,对于非回族人士来说,他们可能会对这些活动产生误读。
首先,非回族人士可能会因为对回族信仰和宗教思想的不了解而误读清明祭扫活动。
对于回族来说,祭祀是一种与祖先交流的方式,通过祭祀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
对于非回族人士来说,他们可能会将这种活动解读为迷信或者是一种无谓的仪式。
这种误读可能会导致对回族文化的轻视和误解。
其次,语言障碍可能会导致族际交流的误读。
回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这在与非回族人士进行交流时可能会带来沟通上的困难。
由于语言的限制,非回族人士可能无法充分理解回族的意图和目的,从而产生误读。
另外,文化差异也是族际交流误读的一个重要因素。
回族乡民在清明节期间会进行特定的祭祀仪式和宴会,这一点与其他民族的清明节习俗不同。
对于非回族人士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对回族文化的陌生而产生误读。
比如,回族乡民可能会前往墓地燃放鞭炮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而非回族人士可能会将其误解为噪音扰民。
为解决族际交流误读问题,有必要加强文化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回族文化和清明祭扫活动的深层意义,可以提高非回族人士对回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此外,加强语言培训和交流活动,可以缓解语言障碍,促进族际交流的顺利进行。
总之,族际交流的误读在沧州献县本斋回族乡清明祭扫中是存在的。
文化视角下回族与汉族家庭教育现状的原因探析
文化视角下回族与汉族家庭教育现状的原因探析作者:苟增强苟建丽袁金德来源:《成人教育》2014年第10期【摘要】以沧州市回族和汉族家长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两个民族的家庭教育。
通过对回族与汉族家庭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找出两个民族家庭教育存在的个性特点。
在此基础上,探析影响回族与汉族家庭教育现状的文化原因,进一步反思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多元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比较【中图分类号】G40-05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8794(2014)10-0063-03【收稿日期】2014-07-01【基金项目】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沧州回族与汉族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对策研究”,编号为Y20120505【作者简介】苟增强(1969-),男,河北泊头人,教授,系主任,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各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而发展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和源头,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没有系统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但它显性和隐性的影响作用却是深刻的甚至是终身的。
[1]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多元价值取向注重的是不同文化的共存与平等,相互的尊重与理解。
沧州地区是回族人民聚集较多的区域,比较回族与汉族家庭教育现状特点,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对于提升学生在本民族亚文化中的生存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2]同时在国家一体的前提下,文化的多样性又是通过多元一体的教育格局来促进和发展的,[3]多元一体的教育发展模式对于促进民族家庭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协调民族家庭教育提供了可行的实践路径。
可见,实现家庭教育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结合,形成民族家庭教育多元化发展是当前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课题组根据研究目的,自编《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对回族人群居住相对集中的沧州市区、郊区和孟村回族自治县进行抽样调查。
西汉“和亲”对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启示研究
西汉“和亲”对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启示研究鲁特(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摘要】文章回顾了西汉“和亲”的缘由及历史,认为“和亲”作为西汉时期一项独特的民族政策与外交政策,在缓和汉匈关系、促进边疆稳定和少数民族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探析西汉“和亲”政策对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启示:贯彻落实好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创造机会,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以民族团结进步为目的,尊重族际通婚.[关键词]西汉“和亲”;新时代;民族工作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华网,2017年10月18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及问题,民族工作任务异常艰巨。
而“和亲”作为我国古代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措施,在缓和民族关系,加强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甚至翦伯赞先生也说:“和亲政策……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却是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最好的办法(之一)。
”其中,西汉“和亲”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体现。
关于西汉“和亲”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西汉“和亲”的背景及经过进行梳理研究,如周延的硕士论文《西汉和亲研究》。
二是对汉、唐“和亲”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如唐建兵的《汉唐“和亲”政策之比较一一以王昭君和文成公主远嫁为端》。
三是对西汉“和亲”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述性研究,如刘俊玲的《西汉和亲政策与游牧民族关系的发展》。
但是,总体来看,这些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对西汉“和亲”的回顾与总结,较少涉及对“和亲”政策现代性意义的挖掘。
笔者认为,“和亲”作为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与外交政策,其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对于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仍旧具有较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
明清时期沧州武术兴盛原因述略
可 见 , 畿之地 和南北 要 冲的特殊 地理位 置决定 了沧州是 习武 之人 的汇聚之 地 , 如《 京 正 沧县 志》 说 :吾 所 “ 沧 技击 之风 宿著于大 河之北 , 白山黑 水之 间尤 为吾 沧镖 客肩摩 之地 , 以沧人 之特色 也 .[ ( 八, 物 武 ) 而 是 ”] 卷 人 , 术
屯范 围之 内 . 武二 十六年 , 洪 朱元璋 在全 国设 守御 千户 所 六十 五个 , 沧州 位列 其 中 , 在这 里 开始 实 行“ 寓兵 于
农” 的移 民屯 田政策 , 卷 0 志 卫 样大 量军 屯人 口落居沧 州 . 火器仍未 被 大范 围采用 的明代 , 习军 …( 9兵 二,所 这 , 在 娴 旅 的军人 多数 习武 , 这个军 人群体 的迁入 , 为沧州武 术 的兴盛发 展注入 了活力 . 就 明初 朱棣决 定定 鼎燕 京 , 沧州 作为畿 辅重 地 的地 理形胜 再次 突显 出来 . 贯通 南北 的京 杭大运 河在 明代 已 经 修通 , 穿 沧境 , 贩缯 , 粟 , 盐 、 、 纵 “ 贩 贩 铁 木植 者往来 穿梭 期 间” 除 了水 运 , . 沧州 陆 路 也是 通 达 四方 , 南北 在
沧 州“ 东滨沧 海 , 麓太行 , 西 北拒 三关 , 回九 河” “ 南 , 当燕 齐 之交 , 天下 之要 区也 ” [ ( 一l川 这 种特 殊 而 .] 卷 山 ) 重要 的地理位 置 , 使沧州 成 为了历代兵 家必 争之地 , 自古 就是军 事布 防的重镇 , 从而 也就 造就 了沧地 “ 武健 泱 泱乎有 表海 雄风 ” 的仪 范和 沧人“ 人性 劲悍 , 习于戎 马 ” 的豪放性 情 .
俊 驻 留侨 寓 沧州 , 以镖师 为职业 . 还有 一些失 意 的拳师 和落难 的侠客 , 纷纷 来沧 , 身镖局 , 也 隐 既可 以谋生 , 又 可 以 以武会 友 , 磋功 夫 . 切 这种 练武保 镖 的生计方 式有 力地激 发 了沧州人 民的 习武之 风 . 展到清 代 , 为京 发 作
散杂居地区回汉民族关系考察
散杂居地区回汉民族关系考察本文以河南商丘市聂楼村为例,分析了回汉民族居住格局、通婚状况及社会交往情况,探讨了宗教因素对回汉民族关系的影响。
认为当前回汉民族混杂居住情况增多,通婚状况一直良好,往来也较多,在宗教信仰方面也没有什么冲突,民族关系属于融洽和谐的。
而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上,但这种差异正好在当地形成了一种多元文化的局面,正是这种文化促进了当地回汉民族的相互尊重、包容、和谐共存的良好局面。
标签: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居住格局;社会交往;宗教因素河南回族人口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位列第三,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0%以上。
所以研究河南的回汉民族关系,对于研究我国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聂楼村是河南商丘市的一个小村庄,村中有几大姓氏,分别是马,张,王,蒋,余等姓氏。
在村中,马姓是一大姓,而它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正是本文要研究的回族。
据了解,在其他地方,汉族也有姓马的,而本村的马姓全是回族,此外回族还有徐,吴两个姓氏,但人口较少。
因此从村中人的姓氏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村中除了回汉,再无其他民族。
全村总人口接近5000,汉族将近3000,回族2000多。
回族人口占全村人口比例将近50%,这样的人口比例对于我们调查回汉民族关系是很有利的。
本文主要以民族学、社会学为理论支撑,结合我们在当地生活的亲身体验,对聂楼村回汉民族关系发展状况进行回顾与分析。
民族关系,“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状态。
”[1]但这种联系和交往的情况在不同民族之间又是很复杂的,往往表现在许多方面。
所以民族学以及民族社会学在衡量一个地区的民族关系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指标。
本文便选取了现阶段衡量民族关系中有代表性的几个变量,即民族居住格局、族际通婚状况,民族社会交往以及宗教因素,作为研究重点来衡量当地的民族关系。
一、回汉居住格局民族间的交往状况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取决于民族居住格局。
“所谓回汉民族居住格局就是指某一区域内回汉民族人口构成、居住区域的空间组合及其变迁。
都市回族社区的回汉民族关系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回民街为例
都市回族社区的回汉民族关系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回民街
为例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回族社区逐渐成为了城市社区的
重要组成部分。
回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习俗和宗
教信仰与汉族存在显著不同,因此回汉民族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陕西省西安市回民街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具有代表
性的回民街之一,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研究
前期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对西安回民街的历史、文化和
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后期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西安回民街居民的回汉民族关系进行了探究,旨在深入了解回汉
两族在社区中的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关系的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回民街是一个多元化的社区,回汉两族在
这里的关系相对比较和谐。
在信仰方面,回族居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汉族居民以佛教和道教信仰居多,但彼此之间的信仰差异并没
有影响社区居民的互动和交流。
在文化方面,回民街崇尚“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强调宽容和尊重,也体现了回族传统文化中“敬天、敬祖、敬老、敬友”的价值观念。
在社会交往方面,社区居民
之间的互动以及邻里关系紧密,回汉两族之间经常交流、互动,这
种互动态度积极、和谐。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区域上的文化差异、身份认同差异、居民文化交流不足等问题仍然需要解决。
因此,对于回汉民族关系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并加以研究,通过深入了解
两族人民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交流互动,加强沟通,推动和谐共生、和睦相处的社区文化建设。
民族交融与回汉关系——以华北地区沧州市回族为例
Ethnic Integration and Hui-han Relations:A Case Study of Hui People in Cangzhou in North China 作者: 贾旻芾[1,2];何星亮[3]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1;[2]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2488;[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出版物刊名: 贵州民族研究
页码: 9-13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5期
主题词: 民族交融;文化交融;回汉关系;沧州回族
摘要:文章根据文献资料和在沧州回族地区的调查资料,探讨沧州地区回汉民族关系长期保持和谐的原因。
民族交融的主要形式是血缘交融、文化交融和居住交融。
回汉关系的和谐与民族交融密不可分。
血缘交融主要体现在族际通婚方面,文化交融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伦理道德、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等方面,居住交融主要体现在交错杂居。
文章于此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回汉民族关系的影响,并说明民族交融是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
两汉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语文
(1)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①颁布推恩令,附益之法, 加强对王国的控制。②推行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诸 侯的监督。③实行察举制度,自下而上推选官吏。
(2)经济:铸造五铢钱,国力强盛
(2)民族关系: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 ①派卫青、 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②派张骞出使 西域,加强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③在西南少数民族 地区设置九郡,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控制。
有关民族战争的注意点:
1.不同于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战争, 不具备侵略与反侵略性质,但要分析正 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性。
2.三种战争属于正义战争:
①维护祖国统一 ②维护社会经济发展 ③各族人民反抗剥削压迫斗争
战国、秦 匈奴 西汉 (汉初、汉武帝北击匈奴、昭君出塞 )
东汉 (分裂、北击北匈奴 )
民
族
两汉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通州市刘桥中学历史教研组
,开创了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封建社会第一次盛世——文景之治
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加强对 边疆地区管理和开发
对外关系:丝绸之路开通,以中国为中心 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
文化:科技文化世界领先、气势恢弘
民族关系
张骞通西域 (位置、目的、意义)
关 西域 西域都护 (职责、标志)
系 班超出使西域
西南夷 百越
(汉武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
北方少数民族沿革:
匈奴——鲜卑——突厥—— 回纥——契丹——女真—— 蒙古——满族
农作物引进:
葡萄、石榴(西汉)——菠菜、刀豆(唐)— —占城稻(北宋)——玉米、甘薯(明)
各个地方归属中央顺序
(2) 目 前 , 广 州 市 和 泉 州 市 都 认 为 本 市 是 海 上 “丝绸之路”的起点,并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 了大量的工作。假如你是广州市民,你认为广州 申报的历史依据有哪些(主要从海上“丝绸之路” 起点这一角度考虑,时间范围在唐宋)?(4分)你认 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民族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以陕鄂交界地区回汉民族关系为例
民族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以陕鄂交界地区回汉民
族关系为例
魏寒梅
【期刊名称】《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回汉民族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本文试通过对陕鄂交界地区回汉民族关系历史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说明民族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总页数】5页(P18-22)
【作者】魏寒梅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相关文献】
1.散杂居地区回汉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以邓州市张北村回汉民族关系为例[J], 王娟
2.回族聚居地区的民族关系——基于宁夏L镇回汉社会交往与民族关系的调查 [J], 周传斌
3.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证 --谈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J], 李鸿
4.基于民族院校的回汉民族关系调查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为例 [J], 袁俊;
5.散杂居地区回汉民族共生形态及发展趋势——以南阳回汉民族关系为例 [J], 洪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沧州丁氏回族同八极拳的渊源揭秘
据八极宗师“神枪”李树文之徒孙、八极拳名家齐德昭所主持编著的《八极拳谱》所载(同时也是齐德昭秉承师爷李树文的八极拳之源流观点):雍正五年(1727年),丁发祥在京所收另一高徒、清皇宫善扑营(训练大内侍卫的教育机构)总教头张四成(四川人,回族,1646—1739年,绝非于1354年元末在高邮起义自称诚王建国号大周的张士诚),因遭诬陷被降旨捉拿,他遂扮成僧人逃出京城,因回民不佛教无出家之说,他便不愿穿袈裟,所以人称“懒披裟”和尚(《沧县志》和个别八极拳谱将其绰号讹传为“癞”或“癖”)。他为遵师之遗命“将八极拳传回故乡孟村”而来到孟村镇,但孟村也张贴着通辑他的画像告示,他不敢在此停留,便又向东南云游至山东海丰县(现为庆云县)后庄科村,有幸结识庄主吴天顺(回族),便收其15岁爱子吴钟为徒,传其八极拳术。“懒披裟”从此养发还俗,蔽居吴俯,援艺十二载。吴钟成为一代武学宗师后,又将八极拳创为八极门派,使其发扬光大,且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时值44岁)始遵师命为完成师爷丁发祥之遗嘱,来到沧州孟村镇丁府少六院传援八极豢(少六院即丁发祥之嫡系子孙),对八极拳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惜的是,因八极长拳术在丁家秘不外传至今已鲜有人练,濒临绝迹)。当时孟村人拜在吴钟站下为徒的有丁孝武、吴永、王长锡等人,后丁孝武和吴永又将八极拳传给罗疃村人李大仲、张克明。从此八极拳又重新回到孟村一带开始盛行和流传。张四成93岁高龄逝于后庄科村并葬于该村吴氏坟茔,吴钟遵师如父,为其养老送终,并于70岁还乡养老,逝后亦葬于恩师墓旁。吴钟与其师张四成的故事至今还在后庄科村流传。谱中说,“八极拳的故乡,是河北沧州孟村,据查无疑。但吴钟不是八极的始祖,更不孟村镇人”,所以,该谱(即李树文之支脉)将“邋遢真人”尊为八极拳一世,将丁发祥尊为二世,将张四成和“神力王”达嘛肃尊为三世,将吴钟尊为四世。
民汉结合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民汉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今天,我将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方面,谈谈民汉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历史篇:民汉结合的悠久传统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汉结合格局。
1. 政治上的融合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就开始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汉武帝时期,通过“和亲”政策,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姻,加强了民族团结。
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使得各民族和睦相处。
2. 经济上的互补各民族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了独特的经济体系。
汉族地区以农业为主,而少数民族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
这种互补性使得各民族地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3. 文化上的交融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如汉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佛教文化,以及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歌舞等,都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
二、现实篇:民汉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民汉结合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石。
只有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汉结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各民族地区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3. 丰富民族文化民汉结合使得各民族文化交流更加广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借鉴、融合,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瑰宝。
4. 增强国家软实力民汉结合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使得中华民族更具包容性和创造力,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未来篇:民汉结合的发展方向1. 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散杂居地区回汉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_以邓州市张北村回汉民族关系为例
高校理科研究
散杂居地区回汉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
—— —— —以邓州市张北村回汉民族关系为例
河南大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娟
[摘 要]河南省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河南回族总人数仅次于宁夏、甘肃,位居全国第三。本文旨在通过对邓州市张北 村回汉民族关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和分析促使当地形成和谐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当地民族关系,提出 相应的研究对策和妥善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散杂居 和谐 回汉民族关系
“回爸爸汉妈妈”的“汉亲说”就是这种情况的历史痕迹,这说明回汉具 有古老的姻亲关系。在个案访谈中,笔者发现在张北村大部分村民对婚 姻的观点是“尊重婚姻自由”。但是也有一些回族群众很明确地告诉我 们:“回汉通婚我们不反对,儿子娶回一个汉族儿媳妇,有什么不好呢? 只要她们孝敬老人,改信伊斯兰教。即使不信教的也得遵守回族的一些 风俗习惯,这样也壮大了我们回族的队伍。但是,如果女儿嫁给汉族我 们是反对的,除非他愿意‘倒插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相互交 往的空间也就越大,接触的对象也越来越多。正如戈登所言:“通婚是 (民族间)社会组织方面融合的不可避免的伴生物。[8]”由此反推之,如果 两个民族之间有着数量较多的民族通婚现象,一般来说就可以认为这 两个民族之间已经达到了较为和谐的关系。因此,民族通婚可以认为是 民族关系融洽和谐所带来的结果之一。 总之,为了促进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就必然要完善和发 展民族关系。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讲的,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 要的社会关系,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使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和衷共 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 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9]。因为,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民族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 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要采取措施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文化的调试与中原和谐回汉民族关系的构建
文化的调试与中原和谐回汉民族关系的构建
王果
【期刊名称】《神州(上旬刊)》
【年(卷),期】2017(000)011
【摘要】中华民族史一个悠久灿烂的民族,民族关系始终是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和谐,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以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历史和现实自觉认同视觉为切入点,探寻中华文化发展和演变的原因是进行文化统战,保持民族关系和谐,维护国家统一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前提.中原回族是中国回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原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民族分布的特点,回族人口和伊斯兰教的特点,中原回族呈现出独特的中原特色.深入研究中原回汉民族关系的特点,探索用文化调试民族矛盾,对我们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探索新形势下协调民族关系的新途径,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总页数】3页(P185-187)
【作者】王果
【作者单位】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关心民族学生成长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驻南京高校和谐民族关系的探索与实践 [J], 王洁
2.民族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以陕鄂交界地区回汉民族关系为例 [J],
魏寒梅
3.宁夏回汉社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J], 张玉霞
4.构建共生互补型城市民族关系的思考——兼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基本人文理念和实践目标诉求 [J], 沈再新;程芳
5.儒家文化濡染下的散杂居地区回汉民族关系——以山东菏泽西马垓村为个案 [J], 杜军;张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及其现实意义研究分析
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及其现实意义研究分析和谐民族交往要求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和”、“礼”、“善”等思想。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编辑了“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及其现实意义研究分析”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及其现实意义研究分析1“和谐” 由“和” 衍生而来。
作为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 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和谐交往、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和谐民族交往的内涵。
20XX 年10 月1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内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1]这就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指导思想上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础上的最新理论概括,突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和” 的精神,也是当前民族关系的核心价值取向。
民族关系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联系和作用、影响的关系,是双向的、动态的[2](p. 166)从民族交往这一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关照民族关系首先必须搞清楚民族交往是什么。
按照金炳镐先生的观点,民族交往是指”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以及民族关系的协调,即指民族联系中的互动和民族关系的整合过程,也就是民族生存和民族发展的一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沧州回汉民族和谐关系探析摘要: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
良好的回、汉民族关系对沧州的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对沧州回汉民族和谐关系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特点就构建新时期沧州和谐民族关系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标签:和谐民族关系;构建;沧州回汉民族关系;建议沧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渤海西岸,北与天津市大港、静海接壤,南与山东德州、滨州为邻,西北、西南及西面分别与本省廊坊、保定、衡水3市毗连。
辖9个县、1个回族自治县、4个县级市、3个区。
沧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除汉族和回族外,还居住着满、蒙古、维吾尔、壮、苗等39个少数民族。
据1990年数据统计,沧州总人口6 042 791人,其中回族172 198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85%[1]沧州回族自宋、元时期初徙沧州,便于汉族人民长期杂居生活在一起,历经文化交流、族体交融,在中华民族同一原则下,结成了兄弟般亲密关系,共同创造了沧州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一、沧州回汉民族和谐关系成因(一)回汉民族血缘共同因素回族先民是从唐朝开始进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这些穆斯林(大多数是青年男子)来到中国后,为了更快地适应中国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安居乐业,开始择妻成家。
但随他们东迁的人群中,女性微乎其微,只好把选择配偶的目光转向身边的汉族女性。
古书记载:“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六月十六日:诸蕃使人,所娶得汉女为妾者,并不得将还蕃。
”“先是回纥留京师者常千人……或衣华服,诱娶妻妾。
”“胡客留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2]。
除了成群结队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娶汉妻外,还有因战争需要大批进入的阿拉伯、波斯官兵也如此。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向阿拔斯王朝求援,战乱平息后,唐皇帝允许留在京城的穆斯林官兵与中国女子结婚。
这些穆斯林官兵中的大部分选择中国汉族女子结婚生子,留居中国。
宋朝的蕃客与汉人通婚者更是多见,“蕃客依仗手中雄厚的资财,娶中国女子为妻妾,甚至与官吏、宗室之女成婚”[3]。
“回汉具有古老的婚姻关系,东来的回回是其中主要的成分。
没有东来的回回这一主要成分,回回民族是根本不会出现的。
没有回、汉通婚这一重要条件,回回民族也是很难于形成的。
”[4]可见,回族人的血液中流淌着汉族人的血,他们从血缘上就与汉族相依相伴,相融相知。
共同血缘关系成了回族和汉族拉紧亲密关系的坚韧纽带,也毫无疑问成了回、汉亲密关系的血缘共因。
当代中国,随着汉文化大量向少数民族中的普及,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频繁接触,各少数民族都有和汉族通婚的现象,但回汉通婚的比例较高。
从目前的情况看,回汉通婚主要是以回男娶汉女多,回女嫁汉男虽然有,但是很少,无论是回男娶汉女,还是回女嫁汉男,一般都要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
(二)回、汉民族居住环境因素沧州回、汉民族面对的都是相同的生活环境,并且在居住的地形地势上差异不大。
同样的生活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身处其中的不同人群采取大致相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沧州市区的回汉民族就是这样,尽管民族源流、历史传统、文化性质的不同造就了他们谋生手段的不同,但正是相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生产方式上的相似性,由此也决定了回汉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接近程度。
回汉民族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下从政治上的平等到经济上的协作共同发展,虽然在文化上存在差异,但双方都能够彼此尊重、相互容纳以及包容。
在民族关系中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状态。
从居住格局看,沧州不同地区回汉两个民族基本上是大分散小聚居。
总体分布是,全市所有县、市、区、场和绝大多数乡镇、村街都有回族居住,不可谓不分散。
同时,在县、市、区中,又有一个回族自治县和沧县、青县、黄骅市、泊头市、河间市、新华区、运河区等7个回族人口超万人的县、市、区;在乡镇中,亦有12个回族乡和辛店、石桥、新县、淮镇等十多个回族人口密集乡镇;在回族居住村街中,有83个纯回族村街或回族人口占80%以上的村街,155个回族人口占10%以上的村[5]。
从而又明显突出了小聚居的特点。
这种分布格局给回汉民族交往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回汉民族文化共融因素明末清初,以王岱舆、刘智为代表的回族伊斯兰教学者、伦理思想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把伊斯兰教道德伦理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信条相融汇,概括和描述了回族道德的基本规范,建立了回族自己的道德理论体系。
在回族社会道德观问题上,他们吸取了儒家“三纲五常”的思想,提出了既忠于主,又忠于君、孝于亲的“二元忠诚”的回族道德伦理观。
“忠于主”是回族穆斯林的基本信仰和最高理念;“忠于君”则是回族和汉族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共同心态和基本处世态度。
不“认主独一”,回族就不是回族;不“忠于君”,处于“大分散,小集中”状态下的回族将难融于社会环境。
《古兰经》和《圣训》是穆斯林奉行的经典,刘智以圣、训为依据,结合中国回族穆斯林的实际情况,在其《天方典礼择要解》中融汇了中国传统儒家的“五常”说,以“五典”之名概括了夫妇、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五个方面的内容,称五功为天道,五典为人道,建构了中国回族穆斯林道德伦理观的基础。
因此,回族道德原则体现出鲜明的伊儒色彩,说明回汉民族道德文化共融。
沧州回族道德同全国回族一样,主要体现于“人道五典”,以忠、孝、善、义、慈为核心,其内容主要是:孝顺之道,即孝顺父母,人若不孝,如树无根;夫妇之道,即夫妻相敬,奉老养幼;兄弟之道,情同手足;朋友之道,守信义勇;博爱之道,以己之有付爱他人,以众之爱良化社会。
数百年来,沧州回族诚心自觉地遵循这些规范。
这对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回汉民族团结友爱,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四)民族政策对回族的照顾新中国成立以后,回族的地位得到确认,党和政府从政策上给予回族许多照顾。
沧州回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分别取得长足发展,民族团结步入历史最好阶段。
在清真寺的建设上,虽然政府提倡各地回族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量力而行,自筹资金建设,但在规划用地、设计审批等方面,政府各部门都积极配合、给予大力支持。
沧州有156座(1995年统计)清真寺在回族聚居区新建或重建,使更多的回族有了举行宗教仪式、文化传承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为了让回族保持和发扬伊斯兰教的优秀文化传统,国家投资建立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回族人数较多的省区也建起了政府或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伊斯兰文化学院,专门培养伊斯兰教的专业宗教工作者,国家还出钱选送回族优秀学生、教师到国外留学、进修。
为了培养高层次的回族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还成立了阿拉伯语系,重点招收回族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学生。
丧葬方面,政府非常尊重回族的宗教信仰和习俗。
在要求汉族改革殡葬仪式,提倡火葬,严禁土葬的同时,专门为回族划拨墓地,任何单位和企业不得占用,允许回族穆斯林按照伊斯兰教的传统习俗土葬。
可以说,民族宗教政策对于维护和发展回汉民族的和谐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沧州回汉民族关系特点及影响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沧州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民族间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广,联系也愈加频繁。
沧州回族在生活习性、处世心理等许多方面融入到主流文化当中。
当下沧州的民族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局面,平等、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但是由于受市场竞争压力和利益反差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沧州民族关系在总体和谐的背景下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某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向对抗性方向发展。
这些影响回汉民族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历史文化差异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回汉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
但另一方面,回汉民族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较强的宗教信仰,这种在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也会影响回汉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不良民族意识的存在。
民族心理意识对民族关系会产生直接影响,回族是一个信仰本位的民族,有着很强的文化自尊心理和守护意识。
一些回族成员在和汉族的交往和相处中,对涉及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等方面欠科学的观点,往往不能保持冷静和宽容,言论及行为过激,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摩擦和冲突。
回族群众在民族交往中“护族”意识很强,当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容易感情用事,用群体方式解决问题,往往使矛盾复杂化,伤害民族感情。
在一些汉族干部、群众思想中仍然残留着“回族文化低、素质差、麻烦多”等偏见。
特别在提干、招工、招生、招兵等方面,表露尤为突出。
(三)市场经济引发的问题。
受改革大潮冲击,许多原来经过多年实践、完善形成的对回族经济发展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在涌潮中浪击自废,尽管这种现象是暂时的,但对回族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经济方面拉大了回汉差别和距离。
一些回族企业,有的经过承包、改制,失去民族特点,变成了普通企业;有的厂长(经理)由回族变成了汉族担任;有的企业产品也由清真变成了非清真。
一些人利欲熏心,无视法纪,使清真食品、饮食市场受到假冒伪劣的严重冲击。
清真饭店汉民开、清真肉食汉民宰、汉民食品挂着清真牌,尽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治理措施,但这种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四)宗教政策因素。
国家制定的民族宗教政策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各民族的经济、宗教、文化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来看,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对于维护和发展回汉民族的和谐关系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民族宗教政策在具体设计和实施方面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协调民族关系,促进回汉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三、构建沧州和谐民族关系的对策建议众所周知,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要求和重要内容。
结合沧州回汉民族关系的现状和特点,就构建新时期沧州和谐民族关系,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回汉民族群众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知识。
党和国家基于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民族政策,不仅是化解民族矛盾、保证民族关系良好的指导方针,而且还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
以《民族区域自治法》、《城市少数民族工作条例》和《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为基础,结合有关法规,深入开展民族法制教育,坚持依法行政,切实把加强回汉关系纳入法制化轨道,对有意制造事端破坏回汉团结者要坚决绳之以法。
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民族政策教育,改变会议化、标语化的旧模式,突出有形化、具体化的新特点。
作为沧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孟村县委、县政府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
从2004年开始,孟村开展了以评选“民族工作先进乡镇”、“民族工作先进村”、“民族团结模范户”、“民族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工作先进个人”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工作“五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