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41中人教版化学科学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片
播
变化
放
文字表达式:
铁+硫酸铜 →硫酸亚铁+铜
通过上面两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 守恒定律。
探究实验 3 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 ,天平示数
点
减小
击
A. 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35 7.5 48.7 8.75 5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C. 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 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2.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 (填“是”或 “否”)。
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 1 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实验 1 红磷燃烧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点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
击 图
烟,最终反应前后示数相等
片
结论:磷在燃烧前后质量没有
播 放
发生变化
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思考】为什么磷在燃烧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呢?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球
磷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等
(空气)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五氧化二磷
氮气 稀有气体等
(剩余气体)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水分子
H
O
氢分子 H
H
H
O
O
H
H
H
H
O
氧分子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水分子
H
O
H
H
O
H
2H2O
H
H
O
H H
O
通电
===
氢分子 氧分子
HH
O
HH
O
2H2 + O2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3、原子种类不变 4、原子数目不变 5、原子质量不变
两改变
1、物质的种类 2、分子的种类
{ 三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的状态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生物的呼吸作用表示为: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以下关于有 机物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 D ) A.只含碳元素 B.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氢和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和和氢元素,可能含 有氧元素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完美课件1
知识小结:
宏观: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 不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种类没改变。 微观: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PPT34页

方案三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想一想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3
天平不平衡原因:
•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 中,生成物质量没有被完全称量到。所以天 平不平衡。
镁条燃烧
• 现象: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放热,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思考: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应该等于参加反 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但为何收集到的 氧化镁质量却小于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 量和呢?
1.部分生成的氧化镁逸散到 空气中
2.坩埚钳上有部分残留
蜡烛燃烧后什么 也没有留下,难道物 质从世上消失了吗?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 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 量,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出, 所以蜡烛质量变小
分子种类变2化个
物质种类变化6个
宏观
微观
不变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原子数目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不 变。
小结
①化学反应
注意点 ②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
质
③重点词语
量
守
原理 原子种类、个数、质量均
想一想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 变大,所以化学反应 后质量是变大的.
小明
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 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 变小的.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课件PPT

3、反应前称量: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同放 在托盘天点燃平上称量, 称得总质量m1;
4、把铁钉加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 (注:砝
码不用取下)
5、反应后的称量:将装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锥形瓶放在 托盘天平上称量,称得总质量m2,比较m1和m2的大小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反应原理: 铁+硫酸铜
Fe + CuSO4
铜+硫酸亚铁
Cu + FeSO4
M1 =
M2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
4、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
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D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C、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结冰质量不变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反应2AB2+B2=2C中,C
的化学式为( D)
A. AB2 B .A2B3 C . AB D .AB3
种类 数目
质量
种类 种类(宏观) 2、分子的种类(微观)
1.下列说法,你认为是否遵守质量 守恒定律
A.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质量变小. ( ) 否
B.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
( )是
C.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 ( ) 是
D.蜡烛燃烧后,其质量变小.
( )是
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 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初中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课件1

•
2.所以如 果你有 愿望, 如果你 真的还 有力量 去实行 它,我 觉得我 一定要 即刻就 出发, 去完成 自己的 愿望, 让自己 更少的 遗憾。 人生是 一个漫 长的过 程,年 轻是多 么的好 ,但是 请你们 记得, 记得有 很多的 东西, 当你不 懂的时 候,你 年轻, 当你懂 得了以 后,你 已年老 。
•
5.融情于 事,指 通过叙 述事件 来抒发 感情, 让感情 从具体 事件的 叙述中 自然地 流露出 来,感 染读者 。这种 渗透着 感情的 叙述, 读者品 味起来 就更觉 得真诚 可亲。
•
6.通过对 客观事 物的描 写或刻 画,间 接表现 出作者 的志向 、意愿 。采用 托物言 志,关 键是志 与物要 有某种 相同点 或相似 点,使 物能达 意而志 为物核 。托物 言志常 借用比 拟、象 征等手 法。
小结结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质 量
内容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守
恒
定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律
原因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
1.当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顶不住的时候 ,并不 是最后 的时刻 ,而是 我们的 精神崩 溃了。 那你只 要坚持 精神的 重整, 坚持精 神的出 发,其 实当我 们觉得 ,那是 万劫不 复的情 景,也 依然可 以去找 到它的 出口, 也依然 可以坚 持过来
水电解微观模拟过程
质量守恒的原因分析:
1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2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课堂练习
1、已知:2 g氢气与16 g氧气恰好 完全反应,生成水的 质量为( 18) g
2、已知:A与B反应生成C和D (A+B=C+D)现有 80 g A与一定质量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41中人教版化学科学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科学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甲同学利用图一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锥形瓶底铺一层细沙的目的;玻璃管的作用,气球的作用。
实验结果:白磷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变大,变小,不变),(能,不能)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乙同学用A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结果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小,原因是,若在燃烧的镁条正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则生成物体质量比镁条质量(大,小,不变)(3)丙同学用BCD实验探究,能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实验,不能验证原因是,。
(4)结论:当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装置中进行,才能判断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相等。
2、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实验能否不用气球,改为直接用橡皮塞使锥形瓶密封?且说明理由。
(2)实验中观察到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该同学联想到以前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也用到红磷,且当时红磷必须过量,请解释原因。
经过分析该同学认为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白磷也应过量,你认为她的观点正确吗?并加以解释。
(4)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后,该同学为了验证锥形瓶内是否还有氧气剩余,用如下方法:打开瓶塞,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锥形瓶,发现木条继续燃烧,说明瓶内还有少量氧气剩余。
请你评价其实验方法正确与否,并解释:。
3、某兴趣小组依据教材实验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探究。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甲组反应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组反应后天平指针会向(“左”或“右”)偏转,原因是。
某同学将乙组烧杯换成甲组中的带气球的锥形瓶装置,药品不变重新反应后仍达不到实验效果,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干扰了实验结果;已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原理相似,请试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上课课件

探究实验一: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探究实验二: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 质量的测定
探究实验三: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前后质 量的测定
方案一:白磷燃烧
产生的现象为: 产生大量白烟,天平平衡 分析:
P + O2 → 点燃 P2O5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和相等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原子(或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化学变化前后一定改变: 分子种类, 物质种类
学完本节课的收获
内容
质
量
守
恒
定
微观
律
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课堂检测题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B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质量变小 C、镁带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轻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 和
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
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参加”意味着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剩余部分的 质量不应算在内。
2、化学反应指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范围是化学变化
•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去 真切地 感悟这 种人间 真情, 并让学 生体会 爱的伟 大,从 而也能 奉献爱 心。
•
3.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 理,把 纷繁的 事物经 过高度 浓缩, 使之呈 现出简 洁美, 给人以 启迪, 令人从 中品味 出诗意 。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

01 巩固练习
1.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D)
A.10g盐水蒸发后得到9g水和1g氯化钠 B.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不等于100mL C.44g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后变成44g二氧化碳气体 D.1g硫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g二氧化硫
01 巩固练习
2.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Mg O2
MgO
m1
<
m2
m1 +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 m2
01 质量守恒定律
总结 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两点: (1)实验中必须发生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 (2)若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 行实验。
天平是否平衡与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没有必然联系, 无论天平是否平衡,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一定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元素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02 巩固练习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C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A .①④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煤的汽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①质量
只强调“质量”,不包括“体积”
关 键
②化学反应
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定律,只适 用于化学变化
词 ③参加
指真正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物质,反应 物如果有剩余,剩余部分不能计算在内
④总和
不能漏掉气体物质
01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甲同学利用图一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锥形瓶底铺一层细沙的目的;玻璃管的作用,气球的作用。
实验结果:白磷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变大,变小,不变),(能,不能)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乙同学用A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结果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小,原因是,若在燃烧的镁条正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则生成物体质量比镁条质量(大,小,不变)(3)丙同学用BCD实验探究,能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实验,不能验证原因是,。
(4)结论:当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装置中进行,才能判断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相等。
2、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实验能否不用气球,改为直接用橡皮塞使锥形瓶密封?且说明理由。
(2)实验中观察到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该同学联想到以前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也用到红磷,且当时红磷必须过量,请解释原因。
经过分析该同学认为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白磷也应过量,你认为她的观点正确吗?并加以解释。
(4)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后,该同学为了验证锥形瓶内是否还有氧气剩余,用如下方法:打开瓶塞,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锥形瓶,发现木条继续燃烧,说明瓶内还有少量氧气剩余。
请你评价其实验方法正确与否,并解释:。
3、某兴趣小组依据教材实验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探究。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甲组反应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组反应后天平指针会向(“左”或“右”)偏转,原因是。
某同学将乙组烧杯换成甲组中的带气球的锥形瓶装置,药品不变重新反应后仍达不到实验效果,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干扰了实验结果;已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原理相似,请试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丙组反应前称量的装置总质量是118.4g,则反应后称量的总质量应该是g。
(4)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4、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紫教学中,甲、乙、两、丁四个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B、C、D四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2)A、B、C、D四个实验中,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填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②元素的化合价③物质的总质量。
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个数⑥原子的质量(3)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
反应为:CuSO4+2NaOH=Cu(OH)2↓+Na2SO4,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守恒的原因。
(4)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的原因。
你认为B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实验D中镁燃烧化学方程式。
理论上镁条燃烧后的质量应该比反应前增重,原因是。
(5)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
5、请仔细观察下图,是测定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情况的实验,用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试回答:(1)实验A中锥形瓶底部预先铺一层薄薄的细沙的目的;(2)实验A中观察到锥形瓶内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A中观察到锥形瓶内红磷燃烧,气球现象是,装置放回天平后天平;为什么要冷却后再称量?。
(4)上述三个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均填实验装置序号)(5)实验B中,最终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6)实验C观察到烧杯内色铁钉表面产生,溶液由色变成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由实验A、B、C可知要设计探究验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改进方法是。
6、某兴趣小组依据教材实验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探究。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甲组反应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组反应后天平指针会向(“左”或“右”)偏转,原因是。
某同学将乙组烧杯换成甲组中的带气球的锥形瓶装置,药品不变重新反应后仍达不到实验效果,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干扰了实验结果;已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原理相似,请试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丙组反应前称量的装置总质量是118.4g,则反应后称量的总质量应该是g。
(4)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7、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以下三个实验: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生成物质量。
实验二: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倒出与碳酸钙粉末接触,过一会儿将试管放回烧杯中一起称量。
实验三: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过一会儿将试管放回烧杯中一起称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SO4)实验数据见表: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变化前 4.8g 112.6g 118.4g变化后8.0g 112.4g 118.4g(1)写出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这三个实验中,实验的数据能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从不能正确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任选一个实验并说明原因。
选实验:。
原因是。
(3)由此可以得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如果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实验必须在体系中进行。
(4)同学们改进实验装置后,用镁条重做了实验,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纸由红色变蓝色。
结论:黄色固体是Mg3N2【反思与交流】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
8、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
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乙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现象①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填“向左”、“向右”或不”,下同)偏转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偏转。
实验结论猜想1正确③猜想2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评价】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甲组实验方案不合理。
【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容器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质量较反应前的小。
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变少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气球膨胀产生的浮力干扰了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改进装置后同学们再次进行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
【拓展应用】硝酸铵(NH4NO3)固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不同的分解反应,则下列各物质中不可能是该反应产物的是(填序号)。
A.NH3 B.H2O C.SO2 D.N29、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
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
小马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你(“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
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小红按如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收集到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①;②。
黄色固体是Mg3N2【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参考答案1、解:(1)在锥形瓶底铺一层细沙的目的防止生成的高温生成物炸裂锥形瓶;玻璃管的作用平衡装置内外气压,防止瓶塞飞出,气球的作用防止瓶内物质扩散到装置外;实验结果;白磷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能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填:防止生成的高温生成物炸裂锥形瓶;平衡装置内外气压,防止瓶塞飞出;防止瓶内物质扩散到装置外;不变;能。
(2)乙同学用A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结果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小,原因是部分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若在燃烧的镁条正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则生成物体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故填:部分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大。
(3)能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C实验,这是因为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验证原因是B中物质不能反应,D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故填:C;B中物质不能反应;D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4)结论:当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才能判断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相等。
故填:密闭。
2、解:(1)不能,这是因为如果直接用橡皮塞使锥形瓶密封,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瓶内气压急剧增大,极可能导致瓶塞飞出,从而导致实验失败或发生安全事故。
(2)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瓶内气体急剧膨胀,气球变大,完全反应冷却后,瓶内氧气被消耗,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气球变小。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过量的红磷能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不正确,这是因为即使白磷不足,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也是相等的,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不正确,这是因为打开瓶塞时,空气进入锥形瓶中,进入的空气能使木条继续燃烧。
3、解:(1)先膨胀后缩小;4P+5O22P2O5。
(2)右;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气球,导致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Na2CO3+2HCl=2NaCl+H2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