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的倍数的特征听课有感心得体会评课稿-2019年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2 3 5倍数的特征反思

2 3 5倍数的特征反思

2 3 5倍数的特征反思
在教学中,提倡教师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所以我设计了“听口令、报学号”的游戏,既缓解了学生紧张的气氛,有锻炼了学生的反应速度,而且为学习2和5的倍数特征奠定了基础。

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推断的独立思考中,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这样的能力。

所以我让学生自己观察2的倍数,看看有什么特征,因为2的倍数特征比较容易观察,大多数同学能够看出来,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所以就有了下一个举例验证结论的环节。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与2的倍数特征相比较,5的倍数特征难度较大,所以我组织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经过这样的合作讨论,大多数小组能够得到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

新课标指出要做到及时反馈,当堂达标,强化手、脑训练。

这体现在最后设计的闯关练习上,我且在练习上,我且在练习中设计上分数,学生兴致很高,几乎每道题全班同学都举手。

2、5的倍数的特征评课稿

2、5的倍数的特征评课稿

2、5的倍数的特征评课稿《2、5倍数的特征》评课稿城区四小李小改今天听了黄静老师的《2、5倍数的特征》一课,本节课主要让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2、5倍数的特征。

黄静老师在上新课前,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黄老师的导入很好,说自己有一个神奇的本领,随意说个数老师就知道它是不是2、5的倍数,能吸引生的注意力,并为新课打基础。

在学习新知识黄老师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黄老师能及时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

一、真正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中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始终保持着昂扬的学习兴趣和斗志。

教师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就是本节课最大的成功。

二、注重细节,讲究珠圆玉润每个细节都能从整体上加以考虑,做到衔接得体自然。

例如:奇偶数组成整个自然数,在百数表中以及在辨别奇偶数以后都有提问并进行强化。

又如:在学习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环节,采用先找出2的倍数,再找5的倍数的方法,然后动态展示集合圈的交集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在不揭示“公倍数”这一概念的学习要求下,让学感知“公倍数”这一特点,为下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环节处理得当、环环相扣注重细节,但并不处处皆是面面俱到。

各个环节处理既有详,又有略,环节之间还能够水到渠成,环环相扣,体现出知识之间的生成。

每个环节不会显得突兀,给人一种浑然一起的感觉;每个环节之间又有相应的重点内容,显得比较紧凑,缺一不可。

四、教师语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建议:1.让学生自己说一说验证倍数的方法2.教师课堂语言精炼些,注意语言的严谨性。

1。

《2.3.5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3.5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3.5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上完《2.3.5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感觉还不错,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积极的思维、热烈的气氛等均给人以很大的感染,仔细分析,我认为这节课课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1. 2.3.5倍数的特征,它们在知识体系中是一个整体,而在特征和判断方法上有各自不同,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在“产生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为学生的积极探索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也为每个学生在不同水平上参与学习提供了可能。

例如,在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有的学生提出“个位上是3的倍数”有的学生提出“某一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而水平较高的学生提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在这样一个探索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

这是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

2. 确立基础与发展并重的教学目标。

“发展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共同理念。

在这节课中,我不仅重视让学生掌握握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运用特征进行正确的判断,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的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一分析一一假设一一验证的学习过程来发现知识、感悟方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3.着力于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我感到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是这节课中最重要
的两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研究内容,举例验证等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等合作探究活动,获得了数学知识。

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潜在能力得到了激发。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愉悦,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在执教《2、5、3的倍数的特征》后,我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一、跨年级学习新数学知识,知识衔接不上,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虽然2、5、3的倍数的特征看起来很简单,探究的过程可能没有什么困难之处,但要内容让学生学懂,首先存在知识衔接问题,整除、倍数、因数这些概念学生都从未接触过,因此,我在课开始安排了整除、倍数、因数新概念的介绍,在我看来,这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掌握。

二、为了体现“容量大”,教学延堂。

备课时也参考了不少资料,大多数教学设计都是将这一内容分成两节课来学习,一节学《2、5的倍数的特征》,一节学《3的倍数的特征》,我确定用一节课教学《2、5、3的倍数的特征》,其目的是为了体现容量大,我的设计内容多,相应的学生自学、展示、巩固练习的时间和机会就压缩的比较少了。

而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又完全不同,学生接受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最好单独作为一课时学习。

最后的环节达标测试拖堂了。

三、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较好,但展示未体现立体式。

高效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体现学生会学,学会,在本节课上,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
高,通过展示,发现学生学懂了,总结出了2、5、3的倍数的特征,在展示环节,学生讲的、板书的相互干扰,于是,我临时安排按先后顺序进行,没体现出高效课堂的“立体式”这一特点。

2、5、3的倍数的特征听课有感心得体会评课稿

2、5、3的倍数的特征听课有感心得体会评课稿

2、5、3的倍数的特征听课有感心得体会评课稿观《2、5、3倍数的特征》有感反思学校正在举行“高效绿色课堂”研讨活动,听了很多老师课,收获很多。

特别是耿宁老师执教的翻版课《2、5、3倍数的特征》这一课给我的触动最大。

耿老师讲课的前一天,我就回想自己去年执教这一课时遇到的棘手问题:学生在总结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上没有多大的困难,但是在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上就有难度了,于是我就决定把听课的重点放在这一环节上。

刚开始的教学设计和我设想的没有太大的区别1、出示情境图,找数学信息2、找2和5倍数的特征。

3、探寻3的倍数的特征。

4、做练习。

正在我准备回顾一下,教师是怎样突破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难点时,接下来的环节让我目瞪口呆,教师出示了爱迪生的头像,讲了爱迪生爱问“为什么”这一好习惯,进而问学生我们总结出了2、3、5倍数的特征后,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我发现班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继而仅有几个学生慢慢地把手举起来:“为什么各位上是0、2、4、6、8,的数就能被2整除?”“为什么个位上是5或0的数就能被5整除?”“为什么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是3的倍数就能被3整除?”,问题一个接一个,学生的“问题意识”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就连听课的我,也精神倍增。

是啊,为什么啊?我还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大脑飞快地转着,对于2、5倍数的特征的“所以然”我还能想明白,但是3的倍数的特征的“所以然”连我也有点不明白了。

来不及思考,我把思路转回到了课堂,发现真是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课件上仅仅给了学生直观的小棒素材,对于2、5倍数的特征,学生就说的头头是道:“老师,反正整十,整百的数都能被2整除,整十整百的数2个2个的分就没有剩余,所以只看个位上的小棒数能不能被2整除就可以了,所以看一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只看个位就可以了”同样的思路,学生解释5的倍数的特征,解释的也不错。

但是或许是我们的孩子不太习惯这种课堂模式,或者是对于这样的课容量一时不能接受,很遗憾的是3的倍数的特征还没有探讨完就到了下课的时间,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这堂课对于我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来说是一个彻底的颠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模仿例题“依葫芦画瓢”的知其然,但不一定能够理解其中的关系。

3的倍数特征评课稿

3的倍数特征评课稿

《3的倍数特征》评课稿今天,我听了《3的倍数特征》这节课,觉得茅塞顿开,收获良多。

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第一,课前引入比较有新意,从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学号是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复习了2和5的倍数特征和既是2又是5的倍数特征,这样复习了旧知。

同时也提出了设想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为本节课3的倍数特征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导入环节的设计很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此环节体现了假设的数学教学思想,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数学生活化。

第二,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巧妙且有层次:观察---猜想---验证----总结,一条线展开这节课的学习。

学生自主圈出3的倍数,然后观察特征。

观察时还引导学生从横向和斜向两个角度总结规律。

学生自主发言猜想出3的倍数特征是: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然后学生自主在练习本上举例验证。

举例验证时让学生说得比较多,100以内,100以外,还有几百多都有举例验证。

这里体现了数学中的类比和推理的数学思想。

第三,本节课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于246的方格图的验证,这个图清晰明了的解释了3的倍数特征为什么研究各个数位之和。

又一次验证了3的倍数特征。

这个环节运用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第四,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顺利完成了新课标提倡的角色转换。

整节课教师重在引导组织,各个环节都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分析,总结探究得出结论。

整节课学生都是积极主动思考,参与度高。

第五,本节课让学生及时展开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

学生自己观察出规律时急于与同学分享,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思维。

第六,本节课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也是层层递进,形式多样,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3的倍数的特征》听课心得体会评课记录材料

《3的倍数的特征》听课心得体会评课记录材料

《3的倍数的特征》听课心得体会评课记录材料听《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的反思体会今天听了王老师《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收获也是很多的。

首先是以旧带新。

《3的倍数的特征》看似一节知识简单的课,其实他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有一定的难度。

王老师先复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王老师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学生刚学完“2、5的倍数的特征”产生的负迁移,直接抛出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由此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猜测、否定、反思、观察、讨论,使得大部分学生渐渐进入了探究者的角色。

其次是用摆玉米粒朴实的活动揭示大道理。

看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只需看这个数的个位。

个位是0、2、4、6、8的数就是2的倍数,个位是0、5的数就是5的倍数。

而3的倍数特征则不然,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不能只看个位,而要看它所有所有数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在教学中,王老师更多的是关注两者的不同,注重让学生对两种特征进行区分,因此,教学中往往刻意对比强化,凸显这种差异。

活动一:王老师让每组同学准备了玉米粒,给好了数位表,让学生摆一摆能被3整除的数。

但是每行所用的玉米粒的数量不等,有的组9颗,有的组8颗,有的组7颗、6颗、5颗。

看哪组组成的能被3整除的数多?活动二:当揭示了3 的倍数的特征后,王老师安排同学们自己选择玉米粒的颗数来组成被3整除的数。

活动三:让学生探究为什么3的倍数不能只看个位呢?几个活动简单明了,但又层层深入,让学生自己如剥茧般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最后王老师讲解了对于一些大数如何更快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的方法。

一节课学生始终处在活动中,在逐渐深入的活动中探究知识,并且允许学生犯错,真正的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给学生充分学习的机会。

听课下来让我更深的感受到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学生的错误是劳动的成果,关键是要看我们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错误,有个教育专家说得好:“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

2与5倍数特征评课稿

2与5倍数特征评课稿

观看了 xx 老师的《 2、5 倍数的特点》这节课,我得益匪浅。

xx老师拥有较高的教课专业素质、深沉的教课功底,特别让我感受颇深的是 xx 老师教课语言的正确性、 xx,对学生的启迪、点拨恰到利处,与学生的沟通和蔼自然,驾御讲堂的能力让人佩服。

本节课中xx 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目注明确,要点和难点突出,本节课的学习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沟通的情境,使学生经历察看、概括、类比、猜想、沟通、考证、反省等数学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加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当学生出现疑难问题或建议不一时,经过小组或集体议论解决,教师发挥指引的作用,除去学生的迷惑。

使不一样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不一样的发展,体验成功的愉悦。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节课中获取了充足的发挥,踊跃的思想、热情的氛围等均给人以很大的感染。

下边是我个人听课后的一些感想:一、真实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中谭老师让学生自己在着手操作中不停感悟知识,百数表的应用特别的到位、娴熟,在学习 2 的倍数特点时,让学生经历“猜想——考证——总结”的学习过程,特别好。

比方,在学习 2 的倍数特点时,先经过生活中的经验认识双数、单数,再让学生经过百字图发现规律,最后进行总结概括。

用对号标出 5 的倍数,让学生看起来了如指掌,特别的直观。

谭老师的 100 之内的偶数表和 5 的倍数的出现,也让学生直观感觉2、5 倍数的特点。

二、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整节课让学生经历“察看——操作——议论——考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的研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

整个教课力求把知识的教授、思想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育、数学思想方法的浸透有机融为一体。

让学生经过动脑、着手、动口,做他们想做的,在做的过程中察看知识,在合作沟通中去思虑、去怀疑。

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领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目光去察看事物、思虑问题,解决问题三、细节办理适当、环环相扣谭老师的讲堂教课模式成熟、完好,在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使讲堂更具活力。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评课稿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评课稿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评课稿简评《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听完敖老师的“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觉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浓厚,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目标明确在这节课中,敖老师不仅重视让学生掌握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运用特征进行判断。

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暴露学生的思考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来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2、注重教材的处理在这节课中,敖老师注重对教材的处理,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整合在一节课里进行教学,虽然属于同一知识点,但在判断方法上却是各不相同的,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状态,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索空间。

如在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个位上是3的倍数就行了”;有的说“只要其中某一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就可以了”;而也有个别同学提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 的倍数才可以被3 整除”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中学习,学生的主动性被得到了发挥。

3、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中,敖老师主要运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这两种学习方式。

在新课展开时敖娴老师不直接给出能被2、3、5整除的3,让学生去观察特征,而是只给出0——9这10个数字,让学生自己组成三位数,再利用整除的概念判断所写的数中能被2、3、5整除的数各有哪些,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分四人小组讨论来完成。

在完成反馈表后组织学生来探索发现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同时,当学生归纳出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要求大家来举例验证。

这样处理一方面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除的特征;另一方面力图使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等能力。

另外,我觉得“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容量大,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并不是每次对教材做这样的处理都会成功。

平时,我们在备课设计教案时应该因教材、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生搬硬套。

《2、5、3的倍数的特征》的说课稿

《2、5、3的倍数的特征》的说课稿

2、5、3的倍数的特征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课的教学设计,这是一节关于“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数学课。

本节课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准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或3的倍数。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导入新课首先,我会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倍数的概念,并请学生列举一些2、5、3的倍数,让学生初步感知2、5、3的倍数的特征。

接着,我会让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或3的倍数?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探究新知接下来,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和总结,探究2、5、3的倍数的特征。

首先,我会请学生观察一组数据,让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

然后,我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2、5、3的倍数的特征。

最后,我将总结学生的探究成果,并给出结论:一个数如果是2的倍数,那么这个数的个位上是偶数;一个数如果是5的倍数,那么这个数的个位上是0或5;一个数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的各个位数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3.巩固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我将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

基础题将针对2、5、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填空;拓展题则将涉及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如判断一个号码是否是合法的身份证号码等。

通过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4.课堂小结在课堂小结环节,我将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总结2、5、3的倍数的特征。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准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或3的倍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育方针:1、在根究活动中,调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够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搬迁类推出其他相关倍数问题的处理办法。

教育要点:调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教育难点: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教育进程;活动一:温习稳固。

1、前面咱们研讨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么?指名说2、请你举例阐明。

(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3、说说能一起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调查特征。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活动二:根究研讨3的倍数的特征。

1、在书上第6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2、调查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完结,看谁找的快教师参加到评论学习中。

先独立考虑,想己的主意,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生一: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没什么规则。

生二:十位上的数也没有什么规则。

生三: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3、你发现的规则对三位数建立吗?找几个数来查验一下。

活动三:试一试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4553873665活动四:练一练1、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色彩。

自己独立完结,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主意。

361754714548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别离满意下面的条件。

独立完结,说说你的诀窍和办法。

(1)是3的倍数。

(2)一起是2和3的倍数。

(3)一起是3和5的倍数。

(4)一起是2,3和5的倍数。

活动五:实践活动在下表中找出9的倍数,并涂上色彩。

能够在自主实践今后再沟通。

板书规划:〖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与反思第【2】篇〗一、教材内容分析《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9页的内容,它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

《2、5、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2、5、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2、5、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2、5、3的倍数的特征》。

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我会问学生:“大家已经学过哪些数的倍数的特征?请举一些例子。

”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回顾之前学过的倍数特征,如2的倍数的特征是末尾是0、2、4、6、8的数;5的倍数的特征是末尾是0或5的数。

接着我会问:“大家觉得2、5的倍数特征有没有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根据末尾数字来判断。

然后我会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倍数特征,即3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究在探究环节,我将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首先,我会给学生一些数字(如12、15、18、21、24等),让他们分别除以3,看看它们的余数。

接着我会让学生猜想这些数字之所以是3的倍数,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

之后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寻找这个特性,并尝试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去判断一些数字是否是3的倍数。

在这个阶段,我将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将每个小组的发现进行比较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三、拓展在拓展环节,我将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如果一个数是9的倍数,那么它一定是3的倍数吗?如果一个数是3的倍数,那么它一定是9的倍数吗?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四、结尾在结尾环节,我将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回答:“我们今天学习了3的倍数的特征。

”接着我会说:“这个特征对我们有什么帮助?”然后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

最后我会总结:“这个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判断一个数字是否是3的倍数,它是一种简便的方法。

”五、作业作业部分,我将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判断数字是否是3的倍数。

比如:1.下列哪些数字是3的倍数?为什么?A. 204B. 375C. 121D. 2792.如果一个数字是3的倍数,那么它加起来也一定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请学生们试着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3、5倍数的特征我设计的是一节课,但上完这节课上完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不难理解,对偶数和奇数的概念也容易掌握,但我由于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时间用到2、5倍数上的较多。

以至于对3的倍数特征探究不到位。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

课伊始,我设计了抢“30”的游戏,目的是让学生从中找到3的倍数,但我发现这个游戏没让学生部明白要求没有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意义不到。

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是观察、发现、验证、结论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首先让学生独圈出写出100以内2、5的'倍数,独立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他们的特征,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但我对这部分的处理太过于复杂零碎。

以至于用的时间过多。

比如说2、5倍数与其他数位的关系,着就不是本节课的重点。

小组合作,发挥团体的作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觉得我们班小组小组合作还有很多部足的地方,比如说学生的之一能力倾听能等等还需进一步训练。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5篇)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5篇)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5篇)第一篇:《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张俊珍本节教学内容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从而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

因此,熟练掌握5的倍数的特征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5的倍数的特征,并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5的倍数。

过程与方法:先自学后检测,教师适时占点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温故互查: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下列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4 12 25 100 75 0 8089 设问导读<一>1、把18页百数表中5的倍数圈出来。

2、观察找出的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设问导读<二>1、把刚才找出的5的倍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找出来。

2、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自学检测:一、通过交流、总结得出:(学困生优先,优生补充,教师适时点拔)二、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130521280 巩固练习:1、写出三个都是5的倍数的奇数:()、()和()。

2、写出三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两位数:()、()和()。

3、两位数中,是5的倍数的最大数是(),最小数是()。

拓展延伸:1、307至少加上()就是2的倍数,至少减去()就是5的倍数。

2、猜门牌号。

我家的门牌号是与398相邻的偶数,它是5的倍数。

它是()。

板书设计: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教学反思这节课中,我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等探索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实践,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素养的提高。

《2、5倍数的特征》评课(精选2篇)

《2、5倍数的特征》评课(精选2篇)

《2、5倍数的特征》评课(精选2篇)《2、5倍数的特征》评课篇13月4日,听了王老师的《2、5倍数的特征》这节课。

本节课的教学老师对学生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效果了较好,在课后教研会反馈交流中,得到了数学组老师们的认可,并且各位老师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提出的自己的想法。

下面是我个人听课后的一些感想:1、《2、5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入手,找准教学的起点适时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

2、我认为,在本节课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可以应采取分组合作,让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先独立操作,如在练习本上写出5的倍数,或在百数表中圈出5的倍数,再在组内交流发现,提出合理猜想,并通过举例验证,在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自学2的倍数的特征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5的倍数的特征很明显,容易发现,遵循学生思维,我认为可以改变教材的编排,先适当引导学生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并掌握学习方法,为后面学生自学2的倍数的特征作铺垫)3、在2的倍数的特征这一环节教学,王老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仿照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并结合2的倍数特征讲授偶数和奇数,加深数学体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采用自主探究和有意义的讲授相结合的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教师的练习要有针对性,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检测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如出判断题,检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出一些四位数中留一个方框填数的题来巩固2和5倍数的特征等等5、要做好全课总结,注重知识的建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一节课40分钟,我们要达到有效教学,就必须在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关键,找准学生知识起点,开门见山,直接入手,通过情景驱动,让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学习体验,并且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汇报时,要注意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因为根据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特点,他们在回答问题是不可能一下子像课本中的概念、特征,完整、准确的表述出来,哪怕学生有一点点发现,都值得老师鼓励表扬,所以老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进行适当引导,在多位学生的汇报交流中概括出本节课的特征,有意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2、5倍数》讲课心得

《2、5倍数》讲课心得

《2、5倍数的特征》教后反思于美娟教学相长,本节课教学后感觉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对学学联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在这一轮磨课中,丽丽和玉环首先出课,我作为一个听课者,在他们课堂上最大的感觉是,孩子们的联动太假,太流于形式。

如何让联动真正发生,如何让孩子们通过联动撬动思考,深入思考?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也许没有真正的引起所有老师包括自己的深度思考。

于是,我想通过自己这节课做一次实验,做一次尝试。

首先,我从课前导学作业入手,认真思考,仔细设计。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孩子们毕竟还小,如何通过语言引发联动还是需要教师做细致的安排。

我在导学作业上把1、2、3、4号同学的引发语言做了规定,比如:我们小组发现2的倍数有这些数----;2的倍数的特征是---;是不是只有100以内的2的倍数数有这样的特征呢?我们通过-----来验证;所以我们小组得到的结论是-----;同时,为了引发联动,我规定:每个孩子在展示完自己的问题后,必须至少有一个和别人联动的问题,这需要在小组合作时就要准备好了。

在小组上台展示环节,我发现,在这样硬性规定后,确实是效果明显。

第一个上台展示的小组是曲思睿小组。

王梓韩第一个汇报,提出的问题是你们听清楚我找到的2的倍数有哪些吗?任浩文展示完提出的问题是:你能重复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吗?于瀚洋的问题是,你们有不同意见吗?孙媛提出了:我们组用203÷2,发现个位数不是2/4/6/8的数确实不是2的倍数。

真正的深化了联动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

本节课充分利用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号,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是数学。

在学生认识奇数和偶数后,安排了“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起立”、“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起立”的练习,以及判断自己的学号“是不是2或5的倍数”的练习,这些练习内容使枯燥的数字练习变得生动了。

就使枯燥的数字教学变得生动了,学生对规律的运用更灵活了,学生比较喜欢这样的形式,教学效果好。

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总结与反思这节课逐渐有了导学案的基本框架,我也逐渐梳理清楚了导学案的基本模式,尤其是今天早上车老师给我非常积极的反馈,更是给了我很强的信心。

我今天早上仅仅是上了正面的内容,而没有时间做后面的习题,这就说明总的进程有些慢,明天再上《3的倍数的特征时》,就需要有意识地加快上课的模式,要充分发挥导学案在上课过程的作用,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充分地动起来,要让学困生跟得上,要让尖子生学得好。

从今天下午批导学案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比如用“0、2、5”三个数字写出符合要求的数时,十几个人就偷懒,只写了一个数,这就反映出了学习上的被动与懒散。

对于最后一题拓展题,则超过80%的学生总是能够写出自己的想法的,这也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也只有在不断动脑的过程中学会思考。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其主要作用就是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妨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引领着学生学习,而不是完全按照导学案照本宣科,该补充的地方,教师一定要补充清楚,该有的板书一定要有。

课本上是用“倍数”这一概念定义“偶数”和“奇数”的,这是由概念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尽管在随后的学习中我们就发现“偶数的个位上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这样两个明显的特征,进而我们可以用偶数和奇数的特征来快速判定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但是我们总归不能用特征代替定义。

从昨天的习题中可以发现,“因数”“倍数”“偶数”“奇数”这些概念在同一道题目中交叉,一下子就提高了题目的难度。

从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发现,当这些概念单个出现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很好地理解的,但是当他们交织在一起的时候,题目就会变得很复杂。

尤其是在学习完“质数”“合数”以后,这六个概念就会搅到一起。

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然后在短期内做适度地的强化,要避免后面的概念进入大脑以后搅到一起。

《2、5的倍数的特征》评课稿

《2、5的倍数的特征》评课稿

《2、5的倍数的特征》评课稿
赵永军
有幸听了我校陈春梅老师的《2、5倍数的特征》一课,收获满满。

陈老师具有高的教学专业素质、深厚的教学功底,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陈老师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

下面我具体说说我的感受:
1、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熟、完整,在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使课堂更具活力。

亲切、和蔼的语言、教态,努力营造温馨、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2、在动手操作中不断感悟知识,赵老师百数表的应用非常的到位、娴熟,用圆圈圈出2的倍数,用对号标出5的倍数,让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非常的直观。

贾老师的100以内的偶数表和5的倍数的出现,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2、5倍数的特征。

3、练习高效,形式丰富多样,青蛙过河、生活中的奇偶数,形式新奇,不落俗套,教师的语言简练,不重复,废话不多。

4、教学思想方法在本节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赵老师数与形的结合,贾老师集合思想的体现尽善尽美。

5、学生合作探究的观念得到渗透,而且在整节课中收放自如,重点放在2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上,5的倍数的特征就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种探究问题的成功的欲望。

6、课件制作精美,应用非常的熟练、自如。

今后更加多向各位老师学习,更加努力的教学!。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引言特征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它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分析该特征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特征教学反思在进行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时,我发现了以下一些教学反思:1.个体差异的重要性特征教学强调学生个体差异,即每个学生具有独特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学生们对253的倍数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

有些学生可能对倍数的概念非常理解,而另一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和解释。

因此,我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和辅导。

2.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特征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在我课堂上,我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例如听讲、讨论和实践练习,以便他们能够理解253的倍数的概念。

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例如幻灯片和视频,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

3.个体学习目标的制定特征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个体学习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我的课堂上,我花时间与学生一对一地讨论他们的学习目标,并尽可能根据他们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有更高的学习动力。

4.及时的反馈和调整特征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和个体指导等方式给予学生反馈。

如果发现学生对253的倍数的理解有偏差或困难,我会及时进行纠正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在进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时,我制定了以下一些教学目标:1.理解3的倍数的概念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3的倍数的含义,即可被3整除的数。

2.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能够通过例题和练习,掌握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的方法和技巧。

3.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能够通过运算和实际问题,灵活地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3的倍数的特征听课有感心得体会评课稿
观《2、5、3倍数的特征》有感反思
学校正在举行“高效绿色课堂”研讨活动,听了很多老师课,收获很多。

特别是耿宁老师执教的翻版课《2、5、3倍数的特征》这一课给我的触动最大。

耿老师讲课的前一天,我就回想自己去年执教这一课时遇到的棘手问题:学生在总结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上没有多大的困难,但是在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上就有难度了,于是我就决定把听课的重点放在这一环节上。

刚开始的教学设计和我设想的没有太大的区别1、出示情境图,找数学信息2、找2和5倍数的特征。

3、探寻3的倍数的特征。

4、做练习。

正在我准备回顾一下,教师是怎样突破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难点时,接下来的环节让我目瞪口呆,教师出示了爱迪生的头像,讲了爱迪生爱问“为什么”这一好习惯,进而问学生我们总结出了2、3、5倍数的特征后,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我发现班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继而仅有几个学生慢慢地把手举起来:“为什么各位上是0、2、4、6、8,的数就能被2整除?”“为什么个位上是5或0的数就能被5整
除?”“为什么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是3的倍数就能被3整除?”,问题一个接一个,学生的“问题意识”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就连听课的我,也精神倍增。

是啊,为什么啊?我还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大脑飞快地转着,对于2、5
倍数的特征的“所以然”我还能想明白,但是3的倍数的特征的“所以然”连我也有点不明白了。

来不及思考,我把思路转回到了课堂,发现真是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课件上仅仅给了学生直观的小棒素材,对于2、5倍数的特征,学生就说的头头是道:“老师,反正整十,整百的数都能被2整除,整十整百的数2个2个的分就没有剩余,所以只看个位上的小棒数能不能被2整除就可以了,所以看一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只看个位就可以了”同样的思路,学生解释5的倍数的特征,解释的也不错。

但是或许是我们的孩子不太习惯这种课堂模式,或者是对于这样的课容量一时不能接受,很遗憾的是3的倍数的特征还没有探讨完就到了下课的时间,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这堂课对于我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来说是一个彻底的颠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模仿例题“依葫芦画瓢”的知
其然,但不一定能够理解其中的关系。

所以在灵活运用和“举一反三”等方面学生则显得手足无措。

自己突然感到很愧疚,愧对我的上一批学生,作为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问几个“为什么”,自己不能对知识不求甚解。

我们的教法不同,虽然在知识领域会殊途同归,学生都“知其然”了,但是由于教学的渠道不同,学生在心里的感受及心里的收获上是不同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用“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句话来鞭策自己,与学生
共同成长。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和思维导图有点相似,把这节课的知识点清楚的呈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通过这种途径,学生也很容易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这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通过发现规律,总结出2、3、5倍数的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学生在3的倍数特征中,发现732、237都能被3整除,于是想出了把732、237两个数组合成一个新的数732237,并提出问题:是否也能被3整除?一开始学生有点怀疑,我觉得在这里还可以把这几个数字打乱顺序,让学生加深理解3倍数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