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居乐陈卓林解读中国近代史经验教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居乐陈卓林总结中国近代史经验教训

近代中国处在一个大变革的转型时期,内容之丰富,矛盾之尖锐,冲突之激烈,变动之神速,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近代是一个与古代相对应的时间或时段概念,最早产生于西方,大概指的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按照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说法,是从1500开始的。中国学人借鉴了这一概念,将中国1840—1949年的历史称之为近代史,也有人称百年史。这一阶段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的沧桑巨变。立足当下,以后见之明来梳理与总结近代中国的经验教训,无论见解如何,还是有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的。

所谓经验,按照哲学的解释,就是从已发生的事件中获取的知识。所谓历史经验,人们往往对此耳熟能详,各种著作与论文不断重复使用,但却无人对此词语做一个严格定义。在我看来,历史经验就是过往事件与经历所获得而为后世认可的知识或成就。依据这一定义,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经验予以总结和概括。

近代中国的最大经验与成就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开眼看世界到走向世界,进而逐渐融入世界。不管是主动也好,被动也罢,传统中国走向世界是一种必然,大势所趋。传统中国在其固有体制上也曾获得巨大成功,经济发达、社会繁荣、文化灿烂、万国来朝,甚至出现过若干盛世年代,各种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传统体制产生暮气与惰性,社会发展出现停滞不前,治乱交替、盛衰转换成为常态。特别是明末开始,衰退迹象尽显。对此,著名历史学家雷海宗有一个精辟的论断。他说:“晚明盛清是政治文化完全凝结的时代。……明末以下的三百年间并没有产生一个惊人的天才,也没有创造一件值得纪念的特殊事业,三个世纪的功夫都在混混沌沌的睡梦中过去”。不错,清代曾

经出现过“康乾盛世”,经济总量长时期居于世界前列。单从这个指标来看,雷海宗称清代为“盛清”。然而,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来审视,此时清朝的繁荣并不是建立在一种全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上,依然是沿袭传统体制,只是利用新生政权的励精图治而取得的。在熟悉西方历史的雷海宗看来,这只是传统体制下的绝唱或回光返照,根本不值得骄傲与自豪。因为此时,西方世界以英国为代表,已经在政治制度、生产技术上发生了突变,带来了许多创新与变革。两相比较,其义昭然。明末清初,欧洲基督教传教士携术东来,试图影响并改变中国。这次以耶稣会传教士为主的传教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中国部分士大夫的认同,在中国知识界产生了一些影响,使中国人朦朦胧胧地看到一个外来世界。但随着明亡清兴的王朝兴替,以满族为主体建立的清朝,尽管接受了汉文化,但还是没有完全摆脱其文化特性,缺乏汉唐气象,没有文化自信,雍正禁教,乾隆拒使,甚而封关锁国,错过了中外正常经贸、文化交流的时机,中西交流也相应中止。主动的时机一旦错过,只能是被动地拖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很不情愿的背景下,受制于强大的外力,跌跌撞撞地走向世界,痛苦、悲壮和惨烈。

(毕竟,)中国毕竟已开始走向世界。如果说在鸦片战争之前林则徐组织编辑《四洲志》,魏源撰述《海国图志》,属于开始“睁眼看世界”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一批又一批国人通过出使、通商、留学、考察等形式纷纷踏出国门,走向海外,那无疑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端。著名出版家钟叔河花费30年时间,系统编辑出版了百卷本的《走向世界丛书》,完整记录了早期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所观、所察、所思、所想。从此以后,中外交流、对外开放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不论其成败与否,都是中国近代走向世界并不断自我革新的不懈探索。民族独立、政

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创新、学术自由、妇女解放成为时代潮流,中国与世界开始融合,并且拥有共同话语。这一时期尽管社会动荡、战乱不断,物质生活匮乏,但是,人们的精神世界还是相对自由与开放的。最近与研究生一起读书,其中读了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深感中国传统社会通过法律对人性特别是对底层民众的压抑,触目惊心,惨烈而无人道,进而对近代革命产生了深切的同情与理解。

所谓历史教训,是后人从前人挫折或失败中汲取的鉴戒。历史教训就是人们从遭受挫折或失败的事件中获取的警示。如上所述,中国在走向世界、走向近代的历史行程中,先后推行了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立宪运动,发起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不论是称为运动也好,还是叫做革命也罢,其主流或主题是变革,不断的变革,一步步深化,直达核心。这些性质各异、程度不同的变革,均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路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毋庸讳言,这些重大事件大多数以失败而告终,留下了不少遗憾,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与反思。

中国近代政治变革大多以失败告终,原因固然是十分复杂的。其中,外部势力对中国的干预、侵略、掠夺难辞其咎,不容否认。但是,按照我们的主流理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是次因,内因是主因。即就内因而言,主流的论述也是封建专制的腐朽统治和官场腐败所致,对其制度落后缺乏清晰的表述与解释。在我看来,传统政治体制的缺陷、惰性,庞大利益集团的反对及阻力,政治改革时机选择的失误,似乎是历次政治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被动回应、消极应对几乎贯穿整个近代历史的全过程。

洋务运动从经济层面看应该说是成功的,最起码是改变了清朝十分窘迫的财政状况,社会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也有相应改善。甲午一

役,清朝战败。这场战争彻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同时严重影响了东亚的政治格局,用宋教仁的话讲就是“实吾国盛衰一大关键”。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对外战争是外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顽固势力的反对与阻挠,只是一种掣肘作用,也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自身政治体制的缺陷。

戊戌维新与立宪运动的失败,除了政治体制的缺陷与惰性外,政治改革时机的选择失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对此,我曾经写过专文,不再赘述。需要予以补充的是,关于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事隔将近50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大员阎锡山在其1947年的日记中颇有感慨地写道:“戊戌立宪,万世帝王。丙午立宪,国破家亡。立国不敢失时。适时放火亦理长,落后点灯亦理短。为政不敢违时。”阎锡山,字百川,山西五台人,1883年生人。1898年戊戌维新时,他已经15岁,1906年丙午立宪时,他已经23岁。15岁与23岁已经是开始懂事并形成人生观的时期。以阎锡山的知识与智慧,他应当对当时发生的历史是有所了解的。他在后来日记中所讲的政治改革时机的选择,反映和表现的是其比较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在他看来,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不但可以保住清朝的江山社稷,而且可以使其“万世帝王”,国脉永恒延续;如果丙午立宪,结果只能是“国破家亡”。两次政治变革的前后时间虽然相差只有短短8年,但是其结果却如此大相径庭。8年前变革与8年后变革,前途与命运完全不同,其中的关键是政治改革时机的选择。阎锡山讲到的“立国不敢失时”“为政不敢违时”正好强调的是时机、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些在中国千古流传的成语,不仅仅是告诫人们不要违背农时、节气,更重要的是国家大政、制度变革一定要把握时机,一旦错过,将后患无穷。在阎锡山看来,如果把握时机,顺势而为,即使政策出现重大失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