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201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h及胆碱能受体:毒蕈碱受体、烟碱受体

饱和现象:在一定限度内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正比。如超过一定限度,浓度再增加,运输也不再增加。

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区(VMH)

B

靶细胞:激素作用的特定效应细胞称靶细胞不完全强直收缩:加大对肌肉的刺激频率时,在肌肉的舒张期并开始新的收缩,所描记的曲线呈锯齿状,称不完全强直收缩

C

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长反馈调节:指外周靶腺所分泌的激素对下丘脑所起的调节作用。

超射:动作电位在0电位以上的部分。

超极化:膜电位绝对值高于静息电位的状态。

刺激:能够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出胞:细胞内大分子物质从分泌囊泡的形式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

产热:安静时内脏产热最多,运动时骨骼肌产热最多(安静时占约20%,运动时96%)

粗肌丝:肌球蛋白:杆状部朝向M线聚合成束,头部暴露在粗肌丝主干表面,形成横桥。

潮气量→补呼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前二功能残气量,后三肺活量,后二深吸气量)

D

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净移动

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排出小肠后,绝大部分可由小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到肝脏重新组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这一过程称胆盐的肠肝循环。

第二信使:激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将激素所携带的信息由胞外传递到胞内的物质,包括cAMP、cGMP、Ca2+、IP3、DG等

等张收缩:让肌肉两端游离,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变化而无张力变化的收缩。

等长收缩:肌肉两端固定,肌肉收缩时,不容许长度发生变化,而只表现为张力变化的收缩。

递质共存: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递质(调质)的现象。

感受器: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单纯扩散:物质顺其浓度梯度扩散,不需要专一蛋白质的协助。

窦性节律: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动力定型:家畜在一系列有规律的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的作用下,经过反复多次的强化,神经系统能够巩固地建立起一整套有规律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条件反射活动。这种整套的条件反射称为动力定型。

F

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然后在网状结构内多次换元而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这种投射不具点对点的关系,称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性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吸气。

分娩:发育成熟的胎儿通过雌性生殖道产出的生理过程

负反馈:反馈信号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可使某种生理活动保持相对稳定。如:激素分泌、血压、呼吸、体温、血糖等。

负性变时作用:心迷走神经兴奋激活窦房结P细胞膜上的Ⅰk通道,使K+外流增加,导致P细胞最大复极电位负值变大,同时抑制If通道,使Na+内流减弱。Ik和If两种离子流的改变,使自动去极化时达到阈电位水平的时间延长,心率减慢。

负性变力作用:心迷走神经兴奋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Ca2+通道,使Ca2+内流减少,并使肌浆网释放的Ca2+减少,心肌收缩力量减弱。

负性变传导作用:乙酰胆碱通过Ca2+通道使房室交界处的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时Ca2+内流减少,0期去极速度减慢,幅度降低,传导速度

变慢。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肺

泡通气量=(潮气量—生离无效腔)*呼吸频率

肺表面活性物: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二软脂酰卵

磷脂形成单分子层分布于气—液界面,随肺泡的

张缩改变密度。

非战栗产热:代谢产热,体内广泛的代谢产热增

加。以褐色脂肪组织产热量最大,约占70%。

非蛋白呼吸商(NPRQ):为了方便计算,不考

虑蛋白质供能的情况下,测定一定时间糖和脂肪

氧化所产生的CO2量和耗氧量的比值。

复极化:膜电位去极化后逐步恢复极化的过程。

房室延搁:房室交界是兴奋由心房进入心室的唯

一通道,交界区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比较缓慢,使

兴奋在这里延搁一段时间才向心室传播。

风土驯化:随着季节性变化机体发生的对环境温

度的适应。表现为被毛厚度和血管收缩性发生变

化等,以增强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翻正反射:动物被推到或从空中仰面下落,它能

迅速翻身、起立改变为四肢朝下的姿势着地的复

杂姿势反射。

G

感受器:体表及组织内部专门感受内外环境变化

的结构或装置,由特化的传入神经末梢及其附属

装置构成。

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惯习:动物短期(通常数月)生活在超常环境中

(寒冷或炎热)中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H

呼吸商:在一定时间内机体产生CO2的量与耗

氧量的比值。RQ=CO2产生量/耗氧量。糖

=1.0,脂肪=0.71,蛋白质=0.80。

呼吸单位:呼吸性小支管、肺泡管、肺泡囊、肺

泡皿部分构成一个呼吸单位,每个部分都能进行

气体交换。

后电位:锋电位后出现的膜电位低幅、缓慢地波

动。前一个成分的膜电位仍小于静息电位,称为

负后电位,后一成分大于静息电位,称为正后电

位。

缓冲系统: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

质;Na2HPO3/NaH2PO4等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

抵抗破裂的特性。

红细胞比容: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

百分比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

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化学性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末稍释放特殊的

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对突触后神经元

产生影响的突触。

J

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缓慢而持续牵拉肌腱

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肌肉持续发生

紧张性收缩,致使肌肉经常处于轻度收缩状态。

肌小节: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两

条Z线之间,1/2Ⅰ+A+1/2Ⅰ

肌动蛋白:球形大分子物质,在细肌丝中聚合成

双螺旋状,为细肌丝的主干。

肌钙蛋白:以一定间隔出现于原肌球蛋白上的球

形蛋白质。(丁亚基附于原肌球蛋白,Ⅰ亚肌丝

滑动学说:Z线发出的细肌丝主动向暗带中央滑

动,导致相邻Z线互相靠近,肌小节长度变短,

及至整个肌原纤维、肌细胞、整条肌肉长度的缩

短。(明带变窄,暗带不变)

基础代谢:动物基础状态时的能量代谢水平。

基础状态:清醒、肌肉处于安静状态、动物最适

环境温度、消化道空虚。

继发性主动运输:间接利用细胞代谢释放的生物

能而实现的主动转运过程。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

的电位差,表现为外正内负。

极化:膜两侧存在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

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

的血清混合。次侧: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

血清混合。都不凝结,配血相合可以输血。主侧

凝集,配血不合,绝对不能输血;主侧不凝,次

侧凝集,配血基本相合,少量缓慢输血并观察反

应。

净能:维持动物机体的基础代谢、随意运动、体

温调节和各种生产活动的能量。

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在快速牵拉肌腱时发

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被牵拉肌肉迅速而明显的

缩短。

几茶酚胺及其受体:几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

肾上腺素、多巴胺、肾上腺素能受体α、β受体。

基本电节律:胃肠道的平滑肌在静息电位的基础

上可记录出一种缓慢的、大小不等的节律性去极

化波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

能传递信息的活性物

减压反射:血压过高时,延髓的心交感中枢、交

感缩血管中枢功能降低,心迷走中枢兴奋,引起

心跳减慢血管收缩强度下降,使血压恢复正常,

称减压反射。

近球小体:又称肾小球旁器,由肾小球旁细胞、

致密斑和系膜细胞构成

K

抗利尿激素:ADH、血管加压素。下丘脑视上核、

室旁核的神经元合成。由于下丘脑重体束运送到

神经垂体释放,主要作用提高远曲小管、集合管

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减少排

尿量。

L

量子式释放: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约含

30万个小泡,每个小泡含5000~10000个Ach分

子,小泡通过出胞途径释放,以小泡为单位倾囊

而出的释放形式。

M

脉搏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每搏输出量:心脏收缩时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

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N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

环境。

内分泌: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把胞浆

中生物活性物质排到周围血浆或组织液的过程。

属于全身性体液调节。

内分泌腺:G细胞→胃泌素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

内波动的生理学现象。

脑肠肽:存在于胃肠道内的许多生物活性肽类也

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表现为双重分布,如胃

泌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等。

脑干网状结构:指从延髓、脑桥、中脑直达间脑

的广泛区域,由一些散在的神经元群及其突触联

系所构成的神经网络。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黏膜表面有一层特殊的

粘液细胞,分泌粘滞性很高的粘液主要成分为糖

蛋白。胃内HCO3-主要为胃粘膜非泌酸细胞分

泌,粘液与碳酸氢盐结合共同构成一个

0.5~1.0mm厚的粘液胶体层。

尿素再循环:瘤胃内产生的NH3进入血液运输到

肝脏,经鸟氨基酸循环后全成尿素,再经血液运

输到唾液腺,随唾液重新进入瘤胃的过程。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P

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

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旁分泌:体内一些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经

组织液扩散至邻近细胞,调节其功能。

Q

期前收缩:在心肌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额外刺

激,可引起心肌正常收缩之前的收缩

去极化:细胞膜受刺激或损伤后,膜两侧电位差

的绝对值减小,极化状态逐步消除的过程。

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的去

大脑动物,会立即出现全身肌紧张,特别是伸肌

紧张亢进,表现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

硬的角弓反张现象。

强直收缩:一定频率的连续刺激下,肌肉收缩不

断总和,使肌肉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

起搏点: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其冲动依次激发

心房肌、心室肌的兴奋和收缩,因此窦房结是正

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

潜在起搏点: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虽然也有自

动兴奋的能力,但因它们的节律没有窦房结高,

正常情况下不表现其自身的节律性,这些自律组

织称为潜在起搏点。

气候适应:经过几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动物

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化,不仅本身对当地的温度环

境表现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且能传给后代。

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或增或减,近端小

管对滤液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

65~70%

牵张反射:骨胳肌被牵拉时,肌肉内肌梭受到刺

激,产生的感觉冲动传入脊髓,引起被牵拉肌肉

发生反射性收缩,称牵张反射。

R

妊娠:指雌性动物在卵子受精后合子发育、胎儿

生长和准备分娩所发生的生理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