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
中国文化概论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 措施:
▪ 1、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大量引 入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 代化运动。
▪ 最早采用西式武器、西法教练的军队(湘军、淮军) ▪ 最早的近代海军(北洋、南洋水师) ▪ 最早的近代兵工厂(安庆军械所、天津机器局、山东机器
局) ▪ 最早的舰船制造厂(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局) ▪ 最早的近代军校(求是堂艺局、天津武备学堂) ▪ 最早的用于军事的近代通讯设施(津沪电报线、天津电报
▪ 陈独秀:“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 人权并重。”
▪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就是把自然科学 的实验方法普遍化,上升为一种方法论,成为一 种人生态度。
▪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而新文化运动 正是要在伦理层面上改变旧文化,它把伦理的觉 悟看成是“吾人觉悟最后之觉悟”,因此表现出 十分激烈的反传统情绪。
▪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 达五千多年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 辛亥革命口号: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 三、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
▪ “人不如人”
▪ 1、主要目的:改造国民性。
▪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结 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 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 2、个性主义,或称个人主义,是新文化运动的一 块基石。
▪ 新文化运动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根本之点就在 于“重人的价值”,把人性的觉醒、个性的解放、 人格的独立,唤醒“国民之自觉”,作为根本任务 。
▪ “打倒孔家店” 、妇女解放的潮流、白话文运动 、感情“自然流泻”的诗歌创作,都是个性解放的 强烈呼喊。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封建专制制度也随之发生动摇。
第二十九讲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第二十九讲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并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例如魏晋时,它吸收老、庄,形成玄学;宋明时,又吸收佛学,形成理学,等等。
但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它无论怎样变化,都没有超出封建地主阶级意识形态的范围,其基本精神和特点没有改变,也没有发生过危机。
在长期封建社会历史上,汉民族曾经历过几次严重的民族危机,例如,蒙古族推翻南宋政权,建立元朝;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朝。
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汉民族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但是,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文化危机感。
以明清之际来说,当时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知识分子如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在清朝初年,站在汉民族立场上,认为明清间的鼎革不仅是“亡国”而且是“亡天下”,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
他们并且从文化上探寻明朝灭亡的原因,指出明朝实际上是亡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理学末流,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就对儒家文化产生危机感。
相反,他们认为,明末之所以学风空疏,是因为丧失了儒家经世致用的精神,要纠正这种弊端,只要恢复经世致用的精神就可以了。
这就是说,他们对于儒家文化仍然笃信不疑,认为文化方面出现的问题,总可以在传统文化的范围中调整解决。
儒家文化的这种稳定性,源于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在鸦片战争以前,这种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没有受到过有力的冲击,更没有从内部发生动摇,因此作为这种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的传统文化就不会发生危机。
鸦片战争改变了这种状况。
爆发于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不同于以往发生过的任何一次战争。
当时的英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已经在世界上建立起宠大的殖民主义体系,鸦片战争就是英国为了向亚洲扩张而发动的一次殖民主义战争。
由此而引起的中华民族的危机是极为深刻的:中华民族不仅遇到了通常意义上的“亡国”、“亡天下”的民族危机,而且遇到了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解体的危机,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传统文化的危机。
2018年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历史路径、根本动因及发展方向
2018年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历史路径、根本动因及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历史路径、根本动因及发展方向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很大困惑。
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未来。
中国社会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与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和与人和人的关系的调整和改善的社会实践中,富于创造的中华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几千年来,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民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使得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能成为和爱琴文明、犹太文明一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彩一笔。
然而,在近代西方科学主义和西方现代文明主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于是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与亡。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对于文化的概念。
学术界许多年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虽然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和学术视野当中。
对文化概念的阐发不一而同,但是对于文化概念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产品的凝结。
我们所探讨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
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
勤劳勇敢地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仁爱精神,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还包括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以“义”为信仰的“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的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以“礼”为内容的“恭敬尊重,礼仪文明”的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历史路径、根本动因及发展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历史路径、根本动因及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历史路径、根本动因及发展方向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很大困惑。
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未来。
中国社会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与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和与人和人的关系的调整和改善的社会实践中,富于创造的中华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几千年来,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民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使得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能成为和爱琴文明、犹太文明一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彩一笔。
然而,在近代西方科学主义和西方现代文明主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于是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与亡。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对于文化的概念。
学术界许多年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虽然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和学术视野当中。
对文化概念的阐发不一而同,但是对于文化概念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产品的凝结。
我们所探讨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
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
勤劳勇敢地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仁爱精神,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还包括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以“义”为信仰的“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的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以“礼”为内容的“恭敬尊重,礼仪文明”的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中国传统文化之近现代转变
叶落作品-企业文化演示2010年元月谢谢观看第十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近现代转变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争论一、中国文化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大体以鸦片战争引起的民族危机为起点。
这个阶段的文化变革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上。
中国文化的近代化从19 世纪40 年代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口号就开始了,但直到60 年代才形成颇有规模的近代化运动,中国文化才发生明显变化。
19 世纪60 年代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最先对此作比较系统的理论说明的是早期改良主义者冯桂芬:“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它后来被概括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更简明的说法。
这个纲领在政治上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图以西方近代科技思想来弥补儒学的不足。
第二阶段,以甲午战争失败引起的社会变革为起点,这个阶段的文化变革主要体现在制度层面上。
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他们的文化宣传也是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的。
他们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鼓吹君主立宪,提倡民权,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从而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改良派,从西方文化中搬来了进化论、民权论,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主张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彼得改革,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国家。
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集中体现了这种主张。
在这一时期,许多思想家、宣传家已不借助传统文化的旧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狮子吼》、《猛回头》,孙中山的许多论著,以及革命派发表在报刊上的大量时论,都是用鲜明的时代语言来表达资产阶级的新思想。
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资产阶级新文化都有了更加独立的形态。
20 世纪初年的新文化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则举起了革命民主主义的旗帜,从西方文化中进一步搬来了天赋人权论和民主共和国的方案,提出了“驱逐鞋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以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为榜样,为建立民主共和国而奔走呼号,浴血奋战。
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从古代到现代的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从古代到现代的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从古代到现代的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长期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特点的文化体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根本标识。
它承载着民族的传统智慧、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以及审美观念等,是民族的精神瑰宝和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相较于现代文化更为悠久,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时代和演变过程,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传统文化的瑰宝:哲学思想与文学艺术的辉煌古代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渊源的源头,它是由一系列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共同构建而成的。
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等,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
儒家强调仁爱、孝道、礼仪等,强调对人伦的关怀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道家注重追求自然和道的本源,提倡心灵的安宁和物我合一的境界;而墨家则主张兼爱和非攻,倡导和平与公平的社会秩序。
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中国文学艺术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诗、书法、绘画、戏曲等。
中国古代诗歌以“诗经”为代表,通过对自然、生活、感情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人们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则以“文人画”和“草书”等形式独树一帜,追求笔墨的极致和艺术的意境。
中国的戏曲则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其独特的音乐、舞蹈和表演风格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这些文学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也传承了古代文化的智慧和情感。
近代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转型和挑战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许多转型和挑战。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种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得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和影响。
许多古老的习俗、传统的手工艺以及民间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兴趣也不如从前。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仍然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背景及其影响
陕西人性格,总的印象是朴讷温厚而又爽直豪放, 秦腔高亢激越、信天游悠远单纯。
1、陕北人:一群赤诚的自然之子,朴实敦厚, 性情豪放,大碗喝酒大碗吃肉,浑身洋溢着阳 刚之气。在战争年代,陕北人会凭着这种豪气 揭竿而起,金戈铁马驰骋于沙场,杨家将、李 自成、刘志气丹等莫不如此。正如林语堂说 “他们没有丧失自己种族的活力,他们
燕赵的山水也极具力度,到处充斥着阳刚之美。 北部的山延延绵绵,怪石嶙峋;南部太行山,巍 峨挺拔,均无秀色可餐之颜。燕赵平原一望无际,
无温柔乖巧、曲径通幽之貌。燕赵的水大都属于 季节性河流,或干得死去活来,或雨季一来又 洪水滔天。
二、三秦文化-秦中自古帝王都
如果说广东是中国开放潮头的翘楚,那么陕西就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如果说北京是中华文 明的传承,那么在西安你看到的则是中华文明 的正宗。
西方学者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近代法国启 蒙思想家孟德斯鸠都谈到气候影响民族精神、 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
如,亚氏认为,北方寒冷地区各民族“精神充 足,
富于热情”,“但大都拙于技巧而缺少理智”;
亚洲各民族“多擅长技巧,深于理解,但精神卑
弱,热忱不足”,故常屈从于人而为臣民,甚至
沦为
奴隶。希腊人“既具热情,也有理智;精神健 旺,所以永保自由,对于政治也得到高度的发 展。”孟氏认为,印度人之所以创立了精于思 辩的佛教,是因为印度天气炎热,人们不好动, 终日坐在屋里或树荫下冥思苦想。
他们在各方面是近于蒙古族的,而且比较聚居于
上海附近之人民,脑筋来得保守,因之他们对于
种族意识之衰退,如不甚关心者。他们便是河 南拳匪山东大盗,以及篡争皇位之武人的生产 者。”“循扬子江而至东南 沿海,情景便迥 然不同,其人民生活之典型大异。他们习于安 逸,文质彬彬 ,巧作诈伪,智力发达而体格 衰退,爱好幽雅韵事,静而少动。男子则润泽 而矮小,妇女 则苗条而纤弱。燕窝莲子,玉 碗金杯,烹调极滋味之美,饮食享丰沃之乐, 懋迁有无则 精明 伶俐 ,执戟荷戈,则退缩不 前诗文优美,具天赋之长才,临敌不斗,呼妈 妈
近代以来文化变迁的轨迹
近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化变迁轨迹一、传统到近代鸦片战争以后,我国被逐渐吸纳入世界的近代化体系,而在这一连串的社会变迁中,归根到底是文化变迁推动的。
我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变迁更偏向于外力助推下的强制性变迁,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以军事入侵为基础的外来文化入侵深深打破了我国禁锢已久的传统文化,使近代社会从器物、制度、思想等方面都产生激烈的动荡。
这不同层面的变革所需要的时间不尽相同。
以下是由纵向对近代文化变迁的简要总结。
1. 在我国,最先开始物质层面的变革,标志性事件为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大量引入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近代科学开始在中国发展。
但器物层面的变革并不能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于是近代文化变革继续推进。
2. 19世纪70-80年代后,以早期维新派所发起的“变法维新”运动则开启了近代制度变革的大门,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也是我国对于制度改革所迈出的颇有影响的一步,虽然最终并没有真正实现制度文化的转轨,但从民主思想的传播等方面来看,已经为文化变迁深入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3. 最终是社会成员观念的转变。
辛亥革命后的两次复辟均没有成功,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一定程度上说,只有社会思想的进步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现代化。
人们必须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观念进行革新,以适应社会新时期的发展,因此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将“民主”与“科学”的旗帜高举,将城市文化的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
从时间顺序来看,我国近代文化变迁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观念的变革,但其实在每个阶段,不同层面的变革也有所重叠和交叉,整个社会一直处于连续不断的变化中,接下来是从横向对整个近代文化变迁的趋势做简要总结。
1. 政治制度:民主化的近代法治国家取代传统的封建王朝体系。
近代社会制度虽然总是会保留部分传统封建专制的传统,但总体上说是在向近代化国家转变的。
2. 经济形态:传统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开放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市场所取代。
从传统文化到近代文化
李鸿章
康有为
19 世纪末,《马关条约》签订,暴露清 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又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同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 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开始登上了政 治舞台。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变 法运动,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君主立宪,发展 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在社会上起了思 想启蒙作用,这在当时是爱国的、进步的。
③企图发动政变,引发9.21戊戌政变。
康有为思想和立场的变化:
戊戌变法失败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运动兴起,康有为的思想没有向前发展,仍坚持 君主立宪的立场,反对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成为 保皇派。 在思想上,与革命派的论战。(暴力倒清、民 主政治、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在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康有为 却一直期待清王室复辟,反对共和制; 1917 年, 他与张勋等拥溥仪复辟帝位, 12 天就失败了。戊 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的行动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的。
(3)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以毛泽 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 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2.基本认识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思想文 化侵略的加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人 士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一次次 思想解放的潮流和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近代史上的每次重大的政治运动都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 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就带来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 展。
回顾: 孙中山一生的活动
孙中山
孙中山的活动
1
①、1894年檀香山兴中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 立合众政府” ,广州第一次武装起义。 ② 、1905年,东京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 政党同盟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指导思想。 ③ 、1906—1911年一系列起义,最大-黄花岗起义。 ④、1911年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国。《临时约法》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路径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路径分析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因子,具有强烈历史遗传性的同时更具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
在不断加速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思考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要走向现代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怎么样走向现代化的问题,以便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增强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原因路径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发展了5000年而没有中断的古文明,它让那么多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去探索去研究,伴随着中国文明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宗教、文化成就诸如四大发明,民间艺术等。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特指中国文化的历史形态,即中国近代以前的文化面貌,具体而言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分水岭”。
[1]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先祖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创造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它不仅是博物馆里的典藏品,更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2]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曾经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整个世界,为世代炎黄子孙所自豪。
世界着迷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对这绵延数千年的古老文化的走向和发展充满了好奇。
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3](p109)二、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原因在西方文明、文化现代化的挑战面前,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做出回应,以适应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利益和需要。
1.西方文化的渗透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外部动因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明伴随着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世界越来越向中国开放,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向世界开放。
西方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外部动因和见解。
浅谈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概况
浅谈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概况中国的近代文化与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是古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但不是直线的延续和发展,而是绕着弯子走的。
因为明清之际中国的思想文化出现过的高峰,并没有进入近代文化的领域,也没有推向近代。
中国由古代到近代的转折,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借鉴西方文化,发挥其固有的融合力,变外来为内在,才进入近代文化领域的。
在近代的急流中,原封不动的固有文化也是罕见的,它们只是作为古代文化而存在。
明清之际,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诸多的新生因素,展现出一种崭新的(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内在经济结构的这种显著变化正在逐渐改变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
这一时期,工商业者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崛起,由于其人数到力量都在不断地壮大中,新兴市民阶层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与社会结构的变化相对应,伴随着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人们的社会观念自然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新兴市民阶层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他们日趋活跃,已经不再安于社会等级序列中低贱的位置。
一方面,由于商品交换是必须以平等为前提的,新兴的市民阶级为发展商品生产,必然产生平等的要求,开始谋求自身的平等地位;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他们也要求一种代表他们利益的崭新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此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形式的宋明理学却由于过分政治化、庸俗化以及空谈性理而日趋空疏无用。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儒学“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说教既不能治身心,也无补于外世,这就引起了读书人对理学的反省与批判,一时理学被骂为“亡国之学”、“误国之学”,理学家被骂为“奴君子”、“优孟衣冠”、“僧道一般”。
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宋明理学在面对现实的挑战时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自明中后期始,一些思想敏锐的思想家如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理学和心学的流弊以及由此所造成的严重文化危机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并转化为一种批判和重构的自觉文化行为,突出表现在他们开始倡导一种新的经世实学学风,这种新的学风逐渐发展成为与理学、心学相对立的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近代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是随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而发展的,与中国近代的国情密不可分。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在激烈的文化碰撞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选择、创新与融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一、引言中國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底蕴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长期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
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 然而,当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后,在整个世界近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中国传统文化却在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下,由于深陷封建专制主义的泥沼而落后于西方。
多种思潮、多样文化一齐袭来,在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接受外来文化的洗礼,拉开了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序幕。
二、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动因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开始了近代化发展的历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就其实质来说,这场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解体和中国近代新文化的重新构建。
在这一历程中,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是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基础,而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是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
1.中国近代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不是如何发展资本主义,而是如何挽救民族危机。
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民族危机引发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危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
中国的文化近代化2
中国的文化近代化一定的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经济与政治联系在一起的。
近代中国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这一国情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民族危机下,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走向了近代化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历程是和中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人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在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过程中,它是与中国近代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思潮发展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这是个不断求索的过程。
一、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史发展阶段1、从主体上探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自发阶段,这一阶段大致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在这一阶段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或理论,从“中体西用”到“君主立宪”;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从“民主共和”到“民主与科学”;从“民主与科学”到“马克思主义”,这些理论反映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过程。
一个是自觉阶段,这一阶段以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为标志,从此中国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指导下,走向自觉阶段。
2、从学习的对象(客体)上探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第二阶段,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第三阶段,思想文化(观念、理念)层面的变革。
无论是主体探索还是学习客体其实际上是个统一的并且又统一于每一次的运动中。
每一阶段比前一阶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在实践中都有很大的进步。
这种进步是与时代背景分不开的,是随着列强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国人寻求解放分不开的。
二、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原因中国文化近代化一开始是被动的,随着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华民族的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开始了主动探索,也就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塑造历程。
1、西方文化的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与西方长期隔绝的环境中发展的,它发展到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衰退,已发展缓慢。
它的迅速变化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
这显然是因为受到西文化冲击的结果。
从“师夷长技”开始的物质层面文化的近代化,到制度层面(政治)文化的近代化,再到心理层面文化的近代化,每一步都显示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
第三十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三十二讲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近代文化论争在中国近代,围绕着如何发展近代文化,包括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等问题,发生过多次文化论争。
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或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体西用”论、“本位文化”论、“全盘西化”论等。
“中体西用”论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出现的一种观点,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
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二者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用”是为“体”服务的。
早期维新派薛福成对此说得很清楚:“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这个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方针在洋务运动时期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因为那时洋务派是主张变革的,站在他们对立面的是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顽固派根本拒绝西学,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只有在“中体西用”的口号下才有可能部分地引进西学。
“中体西用”论的另一个积极作用在于它开始破坏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
儒学的基本体系就是孔子说的“修己安人”,即所谓“内圣外王”。
“内圣”是通过内省修身的功夫完成自我道德人格,其具体步骤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是把自我道德人格由内及外、由近及远地推开来,以达到“治人”、“安人”的目的,其具体步骤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是“治身心”之学,“外王”是“治世事”之学。
在“内圣外王”的结构中,“内圣”是前提,“外王”是目的,只有先完成“内圣”,才能推及而实现“外王”。
“内圣”和“外王”的这种关系也可以用“体”和“用”这对范畴来说明。
明末清初学者李颐说:“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则体为真体,用为实用。
”“内圣”和“外王”即体和用的关系,二者是一个内在的统一体,这种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内圣”修养和“外王”事功都是通过研究儒家经典来实现的,二者即统一在儒家经典的学习和实践,这就是所谓。
通经致用”;第二,通过“修己”即“成德成圣”自然就可以获得“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功效,即所谓“明体达用”。
从传统到现代
从传统到现代从传统到现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传统方式逐渐被现代方式所取代。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传统的农耕经济被现代的工业经济所取代。
在农业社会时期,人们主要以种植、养殖为生,生产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工具简单,产量有限。
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械化生产成为主流,大规模工业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现代的全球化经济和信息化产业发展,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社会结构在社会结构方面,传统的家族式社会逐渐向着现代的多元化社会转变。
传统的家族结构以尊老爱幼、忠孝仁爱为核心价值观,社会地位和资源分配主要依赖于家族关系。
而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平等、权利意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社会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家庭以核心家庭为主,社会角色更加多样化。
三、文化传承在文化方面,传统的口头传承逐渐被现代的媒体传播所取代。
在传统社会,文化主要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承下来,故事、歌谣、民间传说等方式是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成为了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四、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农耕生活被现代的都市生活所替代。
传统的农耕生活以自然劳动为主,生活节奏缓慢,生活方式朴素。
而现代的都市生活则充满了节奏感,高速发展的科技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利化。
无论是饮食、服饰、居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五、价值观念在价值观念方面,传统的忠孝仁爱逐渐被现代的个人主义所替代。
在传统社会,忠孝仁爱是人们的核心价值观,个人的幸福和成就被家庭和集体责任所承担。
而在现代社会,个人主义、自由意识、自我追求成为了主流价值观,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自我实现。
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过程中,我们也要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文化认同、生活方式和人生观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变革
摘要:历经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西方先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科学民主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就这样根植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下完成了它的近代化历程。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变革;近代化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我们通过近代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历史事件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怎么一步步地走向近代化的。
一、洋务运动19世纪40年代,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以及随着而来的西方文化的涌入,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立即做出了积极的反应。
林则徐、魏源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这一主张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犹如惊天之雷,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巾唯我独尊的自我文化中心主义,中国人开始“放眼看世界”,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去了解、接受西方先进文化。
19世纪50至60年代,接连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两次事件对清王朝形成了致命的打击。
朝廷内的一部分官员接受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发起了以引进西方科技、求强求富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理论纲领,即在保留中国文化之本——纲常名教不变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工艺、器用文物。
洋务派先后建立了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福建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_批军事工业,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近代科技。
成立同文馆、广方馆等,培养翻译人才,从70年代起又成立了一批民用工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基隆煤矿、开滦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以及铁路、纺织等企业。
在洋务派的积极推动下,“中体西用”成为一代社会思潮,它既反映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要求,又反映了当时国人普遍具有的民族本位意识。
文化变迁的逻辑
文化变迁的逻辑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
这种演变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因素。
本文将探讨文化变迁的逻辑,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一、文化变迁的概念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和发展。
这种变迁可以是渐进的,也可以是突变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结构、经济体制、自然环境等。
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二、文化变迁的逻辑1.传统文化的形成在传统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等方面都比较单一。
这种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由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人们只能依靠自然的资源来维持生计,因此形成了对自然的崇拜和信仰。
同时,社会结构也相对简单,人们的交往和交流方式比较单一,因此价值观念也比较相似。
2.现代文化的出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进入了现代社会。
现代文化的特点是比较多元化和开放化。
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人们不再仅仅依赖自然的资源,而是通过加工和制造来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同时,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也使得人们的交往和交流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
3.文化变迁的原因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此外,科技的发展也加速了文化的变迁。
新的技术和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从而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
三、文化变迁的影响文化变迁对社会和个体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方面,文化变迁使得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个体方面,文化变迁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和自由,也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四、结论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沉积而成的,具有相当成、相当稳定的形态,但是到了近代,经过不到一百年时间,他就大体上转变成为近代型文化。
是什么原因促成它的转型呢?
我认为有两个重要原因和一个根本原因。
两个重要原因:一个就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另一个是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重要原因,西方文化的冲击。
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内部缺乏活力,长期停滞不前,只有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才被迫作出反应,被迫向近代转变。
这个理论模式被称为“冲击---反应”论。
如果仅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这个理论模式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迅速变化的,这显然是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
从师夷长技开始的物质层面文化的近代化,到制度层面文化的近代化,再到心理层面文化的近代化,每一步都有西方文化的印记。
但是这种理论也是片面的,它只看到了西方文化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却没有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富有活力的那些因素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也就是影响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第二个重要原因: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存在着(经世思想、变易思想、民本思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深沉的忧患意识等)都是促进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内在活力因素。
由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积极的活力因素,它们在中国近代文化变革中起着联结新旧文化的作用,因此,中国近代的新
文化,无论是资产阶级新文化,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西方文化,而是吸收了许多传统的文化精华、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文化。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先进的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素,都是促使中国文化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原因。
但是必须看到,他们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和动力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面对如何挽救民族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的一代代志士仁人认清中国国情,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到“排满革命”,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和学习,都推动了传统文化近代化的进程。
也就是说,中国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决定了近代文化思潮的迅速变迁和发展路向。
大约每经过一代人的时间,中国就要更迭和流行一种新的文化思潮。
19世纪60-90年代,主要是求强求富的洋务思潮;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年,主要是要求建立西方式民主制度的民主主义思潮;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主要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但为时不久就被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所代替。
中国人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所以,中国近代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对中西文化内容的选择和改造,决定了近代文化思潮的迅速变迁和发展路向,因此它是中国文化近代化的根本动力,与他相比,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素都还是次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