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饮食文化介绍
土家族饮食文化
土家族饮食文化土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饮食文化。
土家族饮食以玉米、小米、马铃薯等为主要粮食,配以猪肉、鱼类和野味等多种食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一、主要食材1.粮食类土家族的主要粮食包括玉米、小米、红苕、马铃薯等。
玉米是土家族人民的主食之一,他们将玉米制成各种食品,如玉米面、玉米粥、玉米糕等。
土家族人民对玉米有着深厚的情感,玉米代表着土家族人民的生命和希望。
2.肉类土家族人民主要以猪肉为主要肉类食材,他们喜欢将猪肉腌制成腊肉或者熏肉,以增加口感和保存期限。
土家族人民还喜欢食用鱼类和野味,如山猪、野鸡、野兔等。
3.蔬菜类土家族人民崇尚自然,他们重视蔬菜的种植和食用。
常见的蔬菜有豆角、四季豆、青椒、南瓜等,他们通常将蔬菜与肉类搭配烹制,使得菜肴更加丰富和营养。
二、烹饪方式1.蒸土家族人民喜欢使用蒸的方式烹制食品。
他们使用竹筒蒸煮食材,这种方式能够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和营养。
土家族人民常用蒸制玉米、木耳等,制成香糯可口的菜肴。
2.炖土家族人民喜欢使用炖的方式烹制食物,通过炖煮可以将食材中的营养充分释放出来。
他们常常把猪肉、鸡肉、鱼类等食材制成美味的炖菜,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
3.炸土家族人民也会使用炸的方式烹制食物。
他们通常使用马铃薯等食材炸制成土家族传统小吃,如土家族炸饼、土家族炸饺子等。
这种方式烹制的食物酥脆可口,深受土家族人民的喜爱。
三、饮食习俗1.宴饮土家族人民喜欢举办宴会,将宴请亲朋好友视为一种社交活动。
土家族人民在宴会上除了品尝各种美食之外,还会进行歌舞表演、击鼓传花等娱乐活动,增加宴会的欢乐氛围。
2.送情土家族人民在传递感情和表达谢意时,喜欢使用送食物的方式。
他们通常会准备一些土家族特色小吃或者自己亲手制作的食品送给亲友,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四、饮食文化的意义土家族饮食文化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更是连接族群和传承文化的纽带。
湖北恩施的特色美食作文1000字
湖北恩施的特色美食作文1000字恩施的饮食,既有蜀地的麻辣特色,又具有潇湘的香辣风格。
特别是当地土家族和苗族的风味小吃别一格,如合渣、腊肉、土豆干、格格等,特色鲜明花样繁多.值得一尝。
土家年肉是土家人春节期间宴席上的一道主菜。
随着土家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创造出了葵花年肉、巴人肉、糖年肉等新菜品。
菜品肉香味美,非常好吃,深受土家人的喜爱。
土家掉渣饼又名掉渣烧饼,因烤熟的饼外层酥脆,稍一震动就会掉渣,故名。
掉渣饼是恩施最具特色的小吃之一,享有“中国比萨”之称。
格格为土家族、苗族特有的风味小吃。
是用辣椒鲊混合其他主料(牛肉、羊肉、猪肉),放在极小的蒸笼里蒸熟而成。
“格格”的品种很多,有牛肉格格、羊肉格格、猪肉格格等,风味独特,确实味美。
合渣其实就是小火锅的一种吃法,里面放些豆渣、花生渣、肉末等底料,再加上猪肉、牛肉或羊肉等原料即可。
过去,恩施地区的土家人只有在过年时,才吃得上合渣。
当地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流传很广。
土家十大碗是土家人办喜事或招待远方贵客时烹制的宴席。
菜品有墨鱼老家贺菜、鸡汁千张贺菜、黑木耳炖土鸡、乡村扣肚片、乡村扣蹄花、乡村火炕鱼、顶罐猪脚、土家扣肉、四季常青、土家合渣等,还有以茶叶蛋或炒米作为恭喜茶招待客人。
当客人进门时,要先敬进门茶、炒米等,再请客人入席。
十道菜风味各异,一菜两味,半荤半素,别具民族特色。
其他美食恩施土家熏腊肉、小米蒸年肉、鲊广椒炒腊肉、蕨粑炒腊肉、腊蹄子火锅、巴东羊肉大面、油香儿、土家社饭、土家油茶汤、神农溪刁子鱼、大派火腿、土家炕洋芋、土家公婆饼、土家酱香饼、利川柏杨坝五香豆干等。
那天去朋友家过生日,说是“来一起吃个饭”。
生日会谁相信是吃饭,于是心怀喝一晚的念头去了。
去到之后,没想到是真的吃个饭。
菜上了四五轮,每个人都在低头吃菜,酒不酒得倒变成了次要。
原因也很简单,菜有菜味,肉有肉味。
尤其是有一些春天应季的蔬菜,不管什么做法,做出来都好吃。
什么是春天?别的我不知道,反正春天起码应该有一盘春笋炒腊肉。
【传统文化】土家族饮食 土家酱香饼是土家美食的骄傲
【传统文化】土家族饮食土家酱香饼是土家美食的骄傲【传统文化】土家族饮食土家酱香饼是土家美食的骄傲“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
”这是老一辈人从小教给我们的,但今天快节奏的生活让学生或办公室职员不一定有时间吃早餐。
在这个时候,一个方便的土家茅台糕点起着重要的作用。
土家酱香饼又称土家香酱饼、湖北酱香饼、恩施酱香饼、武汉酱香饼,是湖北省恩施长阳土家族一种特有的小吃,后来被北京谭震改进成大众口味,火遍全国。
土家酱香饼以香、甜、辣、脆为主要特点,香中有香、甜中带绵、辣而不燥、外脆里软,是独具风味的大众食品。
这种蛋糕的特点是香、甜、辣、脆。
它很辣,但不辣,咸,香,脆。
在古代,人们在丰收节的早期就吃它。
据当地人介绍,“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名叫德福的僧人用多年自制的素菜和各种药材、香料秘密制作而成的。
”。
所有前往武当山的朝圣者都回味无穷,赞不绝口。
后来此技术不慎流传,几百年来以他独特的口感与风味传承于土乡人间,今天它掀开了面纱走出了大山,走进了都市,已成为都市生活不可多得的集色、香、味于一体的独特的香酱饼大众口味食品,在很短的时间内畅销热卖于全国大中小城市。
土家茅台风味糕点面粉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淀粉,其次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土家族酱糕又名香酱糕,是湖北恩施长阳土家族特有的小吃。
后来,它被谭震大师在北京介绍和推广,并被改进成一种流行的口味,在全国各地都很流行。
能量6389.75.千卡维生素b60.34毫克、蛋白质101.2克、脂肪514.45克、碳水化合物363.7克、叶酸270.2微克、膳食纤维14.38克、胆固醇2357.5毫克、维生素a351微克、硫胺素2.03毫克、核黄素0.73毫克、烟酸8.64毫克、维生素e4.36毫克、钙411.2毫克、磷1003.75毫克、钾1299.9毫克、钠4344.85毫克、碘55.3微克、镁277.7毫克、铁10.22毫克、锌3.46毫克、硒65.92微克、铜0.55毫克、锰0.76毫克。
土家族美食
土家族美食土家特色美食很多,每一种食物都让人胃口大开。
尤其是吃美食,他们看到土家菜绝对不会停下脚步。
不仅品种多,而且每一种都很好吃,尤其是土家菜的十大碗,在土家流传了上百年。
土家十大碗不能天天吃。
土家族有喜事,才能过得开心。
比如结婚,生儿子,等等。
来看看土家特色菜吧。
土家族特色小吃康土豆:土豆,又名洋芋,曾是山民的主食之一。
炕土豆是其多种吃法之一。
半熟后可去皮,用猪油和植物油,尤其是漆树籽油慢炒。
最初是为了改变口味而易于下咽,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有特色的小吃。
玉米面饭:农妇将米煮至半熟,拌入玉米粉,用木蒸笼蒸熟,做成玉米粉拌饭。
色泽鲜艳,黄白相间,美其名曰:金包银。
以前是农民贴补生活的上品,现在是补充粗粮的美味。
土家酱香饼:酱香饼是一种与千层饼外貌相似,但口感和味道有天壤之别的一种新饼,刚推出市场的时候,相当火爆,数十人排队等后已成为一道城市的风景线,其实这是一项阳光工程,主要是考虑到下岗工人和待业青年,以及低收入人群,这种投资小,风险小,回报快,已经让很多人发财致富起来。
腊肠:腊肠的做法比腊肉稍微复杂一点。
一般是把猪肠刮到只剩肠衣,然后把拌好调料的猪肉倒入肠衣里扎成段,再用松枝熏制一个冬天。
以前在外地上学,带去宿舍,往往成为室友们争夺的对象。
土家族特色菜合渣:合渣,又名懒豆腐,是用黄豆掺水磨出来的未过滤浆。
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
张关合渣及其配菜:在恩施,合渣的吃法很多,其中张关合渣是制作合渣火锅的典型。
张关合渣因宣恩县一小集镇“张关”而得名,是将合渣煮好后点卤变得稍干,加鲜汤配猪肉、仔鸡、鸡蛋等做成鲜肉合渣、仔鸡合渣、鸡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锅,尤以镇上一位黄姓老太婆制作的最有名、最为地道。
蜡蹄火锅:土家族喜欢喂新年猪,主要是过年想有肉吃,过年吃不完。
土家族把它做成腊肉,不仅容易保存,颜色也更好看。
土家族传统饮食
土家族传统饮食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饮食文化。
土家族的传统饮食以农作物和狩猎采集的物品为主要食材,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方式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土家族传统饮食的特点和代表性菜肴。
首先,土家族的传统饮食注重谷类食物的消费。
包括稻谷、玉米、高粱等。
土家族人民以稻米为主食,通过煮饭或蒸馒头的方式加工谷物。
特别是粑粑,这是一种以粘米粉或玉米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食品,口感软糯,非常受土家族人民的喜爱。
其次,土家族的传统饮食也以草本植物和野生动物为食材。
土家族人民生活在山区,很多时候依赖于山林间丰富的资源。
他们采集到的野生植物包括山野蔬菜、木耳、竹笋等,这些被当地人称为“山珍野味”的食材都是土家族传统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土家族人还会捕捉山中的野生动物,例如野兔、野鸡等,制作成各式美味佳肴。
土家族的传统饮食注重清淡和酸辣口味。
在土家族的饮食中,酸味和辣味常常被使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家酸辣鱼。
这道菜采用当地特产的天然鱼类,经过腌制、炖煮等烹饪程序,配以酸辣的汁料,使菜品酸辣适口,鱼肉鲜嫩可口。
此外,碗糕、毛豆酱、酸汤等都是土家族传统饮食中常见的菜肴。
碗糕是一种外观类似年糕的传统食物,由糯米制作而成,口感糯软,常常和肉类一起食用。
毛豆酱则是一种以毛豆为主要原料制作的调味品,口感醇厚,被广泛应用于土家族传统菜肴的烹饪中。
酸汤则是以酸笋和酸豆角为主要原料制作的汤品,以其清爽酸辣的味道让人一扫炎热,非常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土家族的饮食文化中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喝汤”。
土家族人民将汤视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认为“百汤不如一碗”。
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宴席,土家族人民都会准备各式各样的汤品,例如薄荷汤、紫苏汤等,以此来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最后,土家族的传统饮食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土家族人民通过饮食传统,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土家族的传统饮食也成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婚嫁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湖北恩施的风俗
湖北恩施的风俗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山地与武陵山两大山脉之间,是世界唯一一块“硒”土。
恩施被誉为“世界硒都”,有“世界硒源”之称。
恩施人民热情好客,有着非常独特的民风民俗。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很多传统习俗:过端阳节、吃汤圆、唱春歌、耍龙灯、游方等,其中最独特的是过端阳节。
过端阳节的前一天,家家都要将糯米蒸熟后,用稻草裹成圆锥形的“筒粽”。
然后将其放进事先做好的“筒粽”筒里,再在其上插上一根竹叶或蒿草,再用一根长竹枝插在筒的中央作为“顶”。
然后将一根芦管从竹枝中穿过,并将其与芦苇管连接起来。
最后用一块红布将筒粽包好,扎紧口后,放进装有清水的大锅里煮上一段时间后便可食用。
吃时还要用竹筒去蘸一下竹筒里的水吃。
这样煮出来的筒粽不仅有竹叶或蒿草的清香味,而且还有一股淡淡的糯米味。
过端阳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要煮好一些糯米粑粑、肉丸子、豆腐干等供品,祭祀祖先,祈求平安。
—— 1 —1 —。
关于恩施文旅知识
恩施文旅知识一、恩施历史文化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恩施是巴文化的发祥地,拥有独特的土司文化,曾是土司制度统治的中心区域。
这里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是革命老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恩施自然风光恩施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被誉为“天然的大氧吧”。
这里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如神农架、大洪山等,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
同时,恩施还拥有许多风景名胜区,如恩施大峡谷、腾龙洞等,景色秀丽,独具魅力。
三、恩施民俗文化恩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民间艺术形式多样。
当地有许多传统节庆活动,如土家“赶年”、苗族“赶秋”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音乐、舞蹈、戏曲等方面,恩施也有许多独特的表演形式,如“土家山歌”、“南剧”等,展现了恩施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四、恩施地方特产恩施地方特产丰富多样,有特色的食品、工艺品等。
著名的特产有“土家熏肉”、“土家烧饼”、“利川山药”、“鹤峰葛根粉”等。
此外,恩施还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出产的“恩施玉露”、“利川红茶”等品质优良,享有盛誉。
五、恩施节庆活动恩施节庆活动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恩施女儿会”,是土家族的传统节庆活动之一。
此外,还有“利川灯会”、“建始金秋梨花节”等民间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六、恩施美食文化恩施美食文化独具特色,融合了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
当地的特色菜肴有“合菜”、“腊肉炒饭”、“糯米包油条”等,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还有各种小吃摊点和夜市排挡,提供了丰富的美食选择。
七、恩施传统建筑恩施传统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建筑元素。
当地的古建筑有“恩施古城墙”、“利川民居”、“鹤峰容美土司城”等,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此外,还有一些传统的民居建筑群,如“建始县官店民居群”、“巴东县清太坪民居群”等,展现了当地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恩施最全民俗文化
恩施民俗风情一、恩施土家族历史民俗文化白虎图腾:根据汉文文献记载和潘光旦先生的推断,可能在4200年前的夏代初年,出现了巴人的第一个君王——廪君,标志着巴人已进入父系氏族向奴隶制过渡的时代。
廪君乃巴氏之子务相,一般认为,廪为虎之意,廪君即虎君。
白虎巴人主要有五姓:巴、樊、曋、相、郑。
白虎巴人一直崇拜白虎,视白虎为图腾和神灵,认为廪君就是白虎的化身,其宗教信仰都打上了白虎的烙印,作为勇敢、力量的象征,做为胜利之魂来进行礼赞,体现了君廪勇武奋进的精神,还体现了整个部落坚毅、刚猛、豪爽的特质,构成了巴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恩施民歌1、《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2、《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
“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
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
柑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
”《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3、《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三、土家风俗、节日1、女儿会:源远流长的“女儿会”是恩施土家人的民族盛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
时间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传递着土家人真、善、美的脉博与灵魂。
是恩施土家族人自发形成的以赶集为借口、以对歌为形式、以情爱为目的的自主择偶方式。
如果两情相悦,就牵手到树林里、小溪旁、山坡上去幽会,乃至定下终身。
2、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
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
恩施全面民俗文化
恩施民俗风情一、恩施土家族历史民俗文化白虎图腾:根据汉文文献记载和潘光旦先生的推断,可能在4200年前的夏代初年,出现了巴人的第一个君王——廪君,标志着巴人已进入父系氏族向奴隶制过渡的时代。
廪君乃巴氏之子务相,一般认为,廪为虎之意,廪君即虎君。
白虎巴人主要有五姓:巴、樊、曋、相、郑。
白虎巴人一直崇拜白虎,视白虎为图腾和神灵,认为廪君就是白虎的化身,其宗教信仰都打上了白虎的烙印,作为勇敢、力量的象征,做为胜利之魂来进行礼赞,体现了君廪勇武奋进的精神,还体现了整个部落坚毅、刚猛、豪爽的特质,构成了巴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恩施民歌1、《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2、《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
“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
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
柑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
”《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3、《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三、土家风俗、节日1、女儿会:源远流长的“女儿会”是恩施土家人的民族盛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
时间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传递着土家人真、善、美的脉博与灵魂。
是恩施土家族人自发形成的以赶集为借口、以对歌为形式、以情爱为目的的自主择偶方式。
如果两情相悦,就牵手到树林里、小溪旁、山坡上去幽会,乃至定下终身。
2、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
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
恩施市地方美食探索
恩施市地方美食探索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一个充满自然风光和独特文化的地方。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水,还能品尝到丰富多样的地方美食。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恩施市的地方美食文化。
恩施市地方美食的独特魅力
恩施市地方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品种吸引着许多食客。
这里有着丰富的山珍野味,如恩施腊肉、土家酸菜鱼、恩施米酒等,每一道菜肴都蕴含着当地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匠心。
其中,恩施腊肉以其肥瘦相间、香味浓厚而著称,是当地人家宴上的必备佳肴。
而土家酸菜鱼则是将鱼肉与酸菜烹饪而成,口感鲜美,香气扑鼻,是恩施市餐桌上的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
恩施市地方美食的历史渊源
恩施市的地方美食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技艺融合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文化。
恩施米酒作为当地传统酿造酒品,历史悠久,醇厚香甜,是恩施人民饮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而土家酸菜的制作工艺更是经过多代人的传承和创新,成为恩施市餐桌上的一道传统佳肴。
恩施市地方美食的发展前景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和文化交流的加深,恩施市的地方美食也逐渐走向世界。
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品尝当地美食,体验异域风情。
恩施市的餐饮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传统美食与现代烹饪技艺的结合,使得地方美食焕发出新的活力。
未来,恩施市的地方美食必将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
恩施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恩施土家族的风俗习惯恩施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中国的少数民族很多,而土家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它历史悠久,主要是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恩施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大家喜欢!恩施土家族地区至今保留古老的习俗―――射虫,定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节头一天为射虫日,如今年农历正月二十五为惊蛰节(公历3月5日),正月二十四即射虫日。
射虫日这天晚上,在田地边用石灰画一把弓箭,意指射杀所有的害虫。
蛰是藏伏的意思,指动物在冬天藏伏起来。
虫类是种类最多的昆虫类动物,冬天藏伏起来,叫入蛰,春天天气变暖,开始苏醒,这时正是雷雨天气,古人认为是雷声惊醒了它们,因此定了惊蛰这个节气。
虫类苏醒,对农作物的危害大,古代科技不发达,没有好的办法对付它们,幻想用神力和某种利器消灭之,故产生了画弓箭射虫的习俗,意欲把害虫消灭在萌动之中,不让它生殖繁衍,以免损害庄稼,贻误农事。
这种习俗还可能与土家族的祖先巴人的历史有关。
南朝范晔著《后汉书西南蛮夷列传》,说到巴人首领廪君务相率部落沿夷水(清江)西迁时,有这样的记述: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恩施市有盐水溪,历史上曾设盐水县)有女神,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
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有学者论证在今恩施境内)。
虽然此虫非彼虫,但由此可见恩施土家族祖先早有射虫的经历,其间应有一定因果关系。
拓展:1、土家族的饮食习俗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
土家族生活中的主要饮食有哪些
土家族生活中的主要饮食有哪些作为五十六民族之一的土家族在饮食文化上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土家族饮食上有哪些特产呢?土家族生活中的主要饮食有哪些?想了解的话那就赶紧来关注一起了解下。
土家族的典型食品有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腊猪头:取整个猪头熏炕腊,先用炭火烧皮拌干,萝卜或干豆、海带之类烧煮至离骨,再割耳、舌作下酒菜。
团年前,必用火盆盛整个猪头奠酒供奉家神腊猪肝、腊心肺、腊肠,腊猪肝为下酒菜,腊肺、腊肠与腊豆腐清炖。
炒腊肉:以黄豆或葱头煎炒。
腊血豆腐:土家人人杀年猪以猪膛血、豆腐、肉丁及多种佐料拌和熏制而成,切片炒吃。
炖腊猪蹄:用炒罐炖腊猪蹄,为席上一珍。
荷渣:以黄豆磨浆,拌南瓜叶或韭菜等叶菜文火炖煮。
石耳炖鸡:取整鸡(鸭)与石耳清炖。
石耳,产于张家界大峰林绝壁,古为土司贡品。
腊豆腐:年前半月磨豆腐,烟火熏腊,切片切丝与猪羊牛鸡下水清炖或干煎。
泥鳅钻豆腐:将泥鳅置于清水中饿漂三天,使其空腹,再放入凝固猪油中让其饱吃,然后将豆腐泥鳅入锅,慢慢升温,泥鳅必纷纷钻入豆腐,焖至炸肚再添佐料。
蒿子打糍粑:取野白蒿加工如绒,和糯米蒸熟再用木槌反复捶打做成圆粑烤吃。
苞谷白糖:用苞谷熬成稠状白糖,再反复拉扯成品,置炒米中存放。
吃时以木棰敲脆,绵软香甜。
炒米:将糯米通过蒸、晒成阴米,再置沙中炒成爆米花,以此冲菜,上置苞谷白糖,为土家族著名待客之茶饮。
可见土家族的生活饮食有上述这些,想要去少数民族游玩,需要对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这个问题详细了解,有助于你更好的熟悉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所以说多关注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恩施市的民俗文化探索
恩施市的民俗文化探索恩施市的民俗文化探索恩施市,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是一个充满着浓厚民俗文化的地方。
在这里,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仍然保留,并深深地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
本文将带您一同探索恩施市的民俗文化,了解这个地方独特魅力的背后。
一、传统节日与仪式恩施市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仪式,其中最著名的是恩施大峡谷的土家族“刨山节”和“歌圩”。
刨山节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人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锄头等工具,前往山中刨土,相信这样可以祛除邪气,保佑平安。
而歌圩则是土家族的集市活动,人们在集市上歌唱、舞蹈,展示他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才能。
此外,恩施市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例如贴年画、赛龙舟、祭祖等。
这些传统节日和仪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连接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创新的纽带。
二、民间艺术与手工艺恩施市的民俗文化还表现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上。
茶艺、剪纸、土绘等艺术形式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不仅展示了恩施市独特的审美观,也传承了土家族的智慧和情感。
茶艺在恩施市有着悠久的历史,以红茶为主要代表。
在冲泡红茶的一整套仪式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悠闲、平静的生活态度。
而剪纸则是一种通过剪刻纸张形成精美图案的艺术,传达了当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土绘则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色彩,展示了对大自然、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和崇敬。
三、传统饮食与独特风味恩施市的民俗文化还体现在传统饮食与独特风味上。
这里的传统饮食以土家族的菜肴为主,以农产品和山区特产为特色,口味独特而美味。
土家族的传统饮食注重五谷杂粮和山珍野味的搭配,如莴苣鸡、野菌炖脆皮猪蹄等。
这些菜肴以其新鲜、原汁原味的特点,让人们在品尝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土家族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恩施市的独特风味还表现在当地的小吃和特色美食上,如土家面、老友粉等。
这些食物不仅色香味俱佳,更蕴含着土家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美食的钟爱。
湖北恩施土家族饮食文化
社饭
油茶汤
吃社饭是社日的重要饮食风俗,从文献 记载上看,传统社饭的主要原料为蒿菜、 糯米和பைடு நூலகம்肉。社日是以祭祀社神(土地
神)为中心的一个古老节日。
土家族的油茶汤制作得很精细。制作时,“先将菜油 倒入锅内,烧开后放入茶叶油炸。然后加水煮沸,加 入阴米、粉丝、豆腐干、腊肉粒和炒黄豆、花生米、 芝麻、玉米,再加入盐、姜、葱、蒜、辣椒等调料做 成”。 这样制作的油茶汤,红黄黑白色彩鲜亮悦目, 闻起来浓香扑鼻,沁人心脾。
再次发酵浸出半透明的酒水,无须蒸馏过滤,即可饮用。一般
储藏一年或多年后,取出来打开坛口,注入开水,使酒液浓度
适中,用小竹管伸入坛中吸饮,可边饮边注水。其酒香纯正而
不郁浊,酒味绵甜而不酸涩,酒性平和而不浓烈,男女老少皆
可饮用”。
鄂西土家族人酿造和饮用咂酒的习俗一直
长盛不衰,咂酒还成为土家族招待尊贵客人的特色饮料,由此
土家蒸肉
葛仙米
土家柏杨豆干
渣广椒
土家腊肉
莼菜
土家族酒文化---“三大名酒”和茶文化
苞谷酒
土家族砸酒
土家族是一个“好酒”的民族。凡客至家,必以酒招待;婚
丧喜庆,必设酒宴。鄂西土家族酿酒的历史十分久远,并创造
了独特的咂酒。咂酒的酿造工艺十分独特,“将已酿好的高粱
糟或糯米糟贮藏于土坛里,用泥封好坛口,一个星期后,糟料
形成了颇具土家族民族特色的咂酒文化。
糯米酒
恩施玉露: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奇特的土家酒俗文化——咂酒
咂酒是恩施州土家族古老而奇特的酒俗文化现象。
咂酒是以糯米或玉米、高粱、小麦等粮食酿制而成的甜酒,用大瓮装好至于窑内贮藏1年或数年,然后取出以凉水冲泡,数人以竹管进行吮吸的一种饮用方式,成为咂酒。
多用于宴会招待嘉宾或田边地角劳作间隙进行咂酒,用于宴会助兴和劳动中接触疲劳。
吮吸时,“先由一人吸咂,叫开坛,然后彼此轮吸。
”咂酒为土司时土司王特别酷爱。
据考证,咂酒乃土家族处在农耕时期,吸取了古蜀地的酿酒方法,在土家族士兵被征调赴东南沿的战事中逐渐形成的吮吸习俗。
如此说不谬,那以竹管吮吸的咂酒,当为当今吸管喝饮料之鼻祖。
咂酒,围众人共饮于一坛,是大众心理得以亲情交融,是土家族在饮酒上协调人际关系的途径,充满着“和”的哲学思想,表现了土家族崇尚礼仪、热忱待客、纯朴厚道的民族性格。
无怪龙潭安抚司田某咂酒诗云:“万颗明珠共一瓯,王候到此也低头,五龙捧起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
”。
恩施土家族民俗习惯
恩施土家族民俗习惯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基本属于山地农耕经济,传统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或“火耕水耨”,俗为“砍火砂”。
土家族在开荒挖土、薅苞谷草、砍楂烧粪等适宜集体性劳动的农活中都兴换工互助。
在集体劳动中,土家族创造了一种鸣锣击鼓、伴之以歌的歌唱形式,称为“薅草锣鼓”,也叫薅秧锣鼓、薅草歌、打闹等。
劳动者“闻歌雀跃,劳而忘疲,其功较倍”。
农耕之外,土家人亦喜欢集众围山打猎,称为“赶仗”。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辅以红薯、马铃薯等。
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尤喜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制成合渣。
其它较有特点的食物还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
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
咂酒,一般把薛曲和杂粮置于坛中密封,少则半年,多则二、三年,久之成酒。
待客人到来时,取置堂案正中,以细竹通节为竿,插坛底,堂中置案,两旁分放鸡、鸭、鱼、肉等,各置筷子一双,而不设坐,由主妇开坛,主人请客人上前依次轮流咂酒,后举筷而食,彼此不以为嫌,边吸边食,边唱边跳,载歌载舞,甚为热烈。
在服饰方面,土家人尚俭朴,喜宽松。
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
头发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缠头,喜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
男式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
现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穿着与汉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会和节日,或偏僻山村,才能见到土家族的传统服饰。
土家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石板屋和岩洞。
恩施腊肉的饮食文化情况与展望
唐霄,谭德俊,王瑜,等.恩施腊肉的饮食文化情况与展望[J ].中南农业科技,2023,44(4):104-106.恩施腊肉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著名美食,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年间。
恩家腊肉具有独特的风味,是恩施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恩施腊肉以生猪为原料,猪肉肥瘦相间且微带透明,经过土家族独特的腌制手法,腌制出的腊肉更具风味。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广下,恩施腊肉作为土家族美食代表之一,已成为众多家庭日常用餐、旅游野餐以及赠客送礼的美食选择。
尽管腊肉在湖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该省有关恩施腊肉的相关研究却不多。
本研究以恩施腊肉为主线,在叙述土家民族风情,品味恩施州独有饮食文化的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恩施腊肉的发展历程。
1恩施腊肉制品情况1.1恩施腊肉的产地恩施腊肉主要产区为湖北省恩施州,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
具体产区为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行政区域[1]。
1.2恩施腊肉的起源恩施腊肉是恩施州饮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美食,由食盐和白酒腌制、烟熏、风干而成,因其独特的熏香、醇香口味,广泛受到各地食客的喜爱。
作为土家族人特有的民族美食,恩施腊肉也被称为“土家鲍鱼”或“土家腊肉”[2]。
土家腊肉在中国巴蜀一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关于它的起源,相传是在古时涿鹿之战后,蚩尤败逃至鄂川西南一带,其大军带着腌制的熏肉躲进丛山茂林之间。
自此,土家腊肉的制作方法就在鄂川地区沿袭至今。
但传说毕竟没有实据,在没有冷鲜工艺的古代中国,腌制的肉确实能延长肉制品的食用期限,且易于携带。
故“腊”也就成为了当时一种普遍的肉类食品加工方式[3]。
据恩施州志记载,在明代已经出现了“腊肉”。
这种将肉制品通过调料腌制,再经过熏烤的加工方式有明确的文字记录,表明明代的土家族人已经开始对肉制品进行简单的二次加工,以达到赋予肉制品独特风味的目的[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施土家族饮食文化介绍
土家族十分讲究节日的饮食,不同的节序,饮食品种和方式俱有不同的特色,渐演成俗。
如正月十五闹元宵,食粉团、汤圆,称之为吃元宵;社日,切猪豚和糯米、蒿菜为饭,称之为社饭,彼此馈赠;三月上巳之辰,摘地菜花和作饭,称之为做节气;四月十八日为牛
王节,“宰豕为大脔糁,糯米蒸之,祭祖先兼延客”;端午节食角黍即用竹叶裹粽、盐蛋,饮菖蒲雄黄酒,小儿辈则以酒涂额;八月中秋节,月饼、枣、梨、胡桃相馈送,家人具酒
设肴,陈瓜果饴饼赏月。
平日好酒好菜,积攒准备,以作过年宴会之用。
宴会筵席除鸡、鸭、豕、羊外,无多珍肴,颇有古桃源风。
鄂西土家族十分重视饮食习惯与养生保健的关系。
冬春之际,喜吃炉子菜火锅,无论
荤素,这样可以温中元,驱寒气,并煮死病气之物,起防病延年的功效;在凉拌食品中拌
加酒滴,以健肚肠;冬令时节喜食狗肉,以补肾壮阳;平日喜饮米酒,以解渴爽心,生津养神,驱寒健体;土家族人善于利用食物的冷热偏性来调节人体气血精的内外平衡,寒体寒
病忌食生冷食物,热体热病忌食大热大辛,火旺便结宜服蜂糖、核桃以润肠滑便;吃鱼腥草,有利尿消炎之功;喜用花椒叶、柑桔树叶、辣椒等作佐料煮菜,起到增加香味和开胃
消化的作用。
崇尚节俭、喜渔猎。
以丰富饮食、注重礼仪、讲究节日的饮食习尚,在整个鄂西土家
族地区大致相同或相近。
但由于鄂西土家族地区地理条件平陡高低的变化,又使土家族的
饮食具有相对的区域性特色,尤其是不同的地域形成各自的传统食品,使得鄂西土家族地
区的饮食文化呈丰富多彩的特征。
“乡人居高者,恃包谷为接济主粮;居下者,恃甘薯为接济正粮”。
“收藏甘薯必挖
土窖,欲其不露风也”,这是一种保鲜防腐技术,窖中甘薯食用如鲜。
“收藏包谷及杂粮,或连穗自悬屋角,或于门外编竹为?铮?上覆以草,欲其露风也。
”同治《来凤县志》露风
晾干的包谷杂粮比放在屋内炕烘而干的食用起来香醇得多。
高山乡里用包谷熬糖,和用包谷、鲜谷炒制的米花制作成“糖包谷托”和“鲜谷饼”,加上核桃、板栗、葵花向日葵等,成为高山特有的点心。
无稻谷的高山将包谷泡涨用石磨梭成谷“米”,作为节日食用和待
客的佳品。
低山用糯米做米酒,又称醪糟,用糖和芝麻做饼以及柿子晒晾成饼成为低山特
有的点心。
城中用芝麻、阴米和糖制作各式各样的糕点糖食就更为丰富。
地域性还表现为
丰富多彩的风味菜肴与食谱。
土家族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根据本地的物产,造就出许许多多独具地方风味的菜肴
佳品,素净而味美。
如来凤、咸丰等地,“土人以油炸黄豆、包谷、米花、芝麻、绿焦诸物,取水和油,煮茶叶作汤泡之,饷客致敬,名曰油茶。
”“妇女摘绿橙切片,镂成百花,蜜渍晒干,曰橙花。
挑剔玲珑,香味俱绝。
”同治《来凤县志》蔬菜制作总分酸、辣、干
三大类。
酸菜坛子,泡有大蒜、辣椒、豆角等。
春天的青菜,秋天的白菜、萝卜,做成酸菜,一吃数月,酸菜在喜宴上也有它的席位;“邑人每食不离辣子,盖从岩幽谷中,水泉
冷冽,非辛热不足以温胃和脾也”同治《来凤县志》,家家都种辣椒,餐餐都有辣味,无
辣不成菜,无人不喜辣;辣椒晾干切细,作为必不可少的佐料,鲜红辣椒磨细成“稀广
椒”;将青白菜、萝卜、豆类、瓜果类晾晒制成干菜,备以过冬,成为传统;家家炕土腊肉。
合渣、面饭、渣椒、糍粑、社饭、土腊肉、酸菜坛子构成土家族独具特色的饮食。
“三罐
一老酒,泡菜土腊肉,盐菜广椒,合渣懒豆腐”的食谱,风味别致。
一、鲊广椒炒腊肉
土家人喜食腊肉,土家腊肉色泽焦黄、肉质坚实、熏香浓郁、风味独特。
鲊广椒,也称为鲊辣椒,它是以恩施本地鲜红辣椒和苞谷面玉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
将鲊广椒在锅中焙熟后与土家腊肉一起炒食或作扣碗底料蒸食,成品色泽微红,酸辣
味十分特别。
二、来凤皮蛋
无铅松花皮蛋是来凤县传统产品,利用来凤本地麻鸭所产鸭蛋制作而成。
制作工艺独特,蛋清如玉,上有松柏叶状花纹,俗称松花,食之鲜嫩味美,余香满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三、绿豆皮
离开恩施几年,时时刻刻都想着要吃豆皮。
他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又高,跟武汉人吃的
豆丝又点像,但味道要比豆丝好太多了。
恩施大多数人都钟情于它,并且喜欢用酸菜作为
配菜。
在恩施的小餐厅都能吃到的小吃,很多人早餐的首选。
做法:首先把绿豆、大米洗净用水都泡上一天打成浆。
然后把一个大锅洗净,文火。
用漏斗把打成的绿豆浆一丝一丝的倒入锅中,也可以在锅里贴上薄薄的一层烙熟后切丝。
这样一张豆皮就做成了,吃法跟面条的吃法都差不多,可以做成炸酱豆皮,肉丝豆皮,炒
豆皮等等,做成自己喜欢的吃法。
四、社饭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土家、苗、侗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
社饭的制作
方法是:将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香蒿、青蒿采撷回家,洗净剁碎,揉尽苦水,
焙干,与野蒜胡葱、地米菜、腊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合糯米可掺部分粘米,但需先将粘
米煮成半熟后合入糯米蒸或焖制而成。
其味鲜美,芳香扑鼻,松软可口,老少皆宜。
土家人做社饭不光是自家人吃,还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故有民谚说,“送完了
自家的,吃不完别家的”,充分显示出土家人淳朴、亲和的民风。
五、土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
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
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土家油茶汤是先用食用油炸适量茶叶至蜡黄后,加水于锅中,并放上姜、葱、蒜、胡
椒粉等天然佐料,水一沸便舀入碗中,加上事先炒好或炸好的炒米花、玉米花、豆腐果、
核桃仁、花生米、黄豆等“泡货”即可食用。
土家油茶汤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饮
食文化现象之一,堪称中国茶文化一绝,源远流长。
至今在全州,特别是在咸丰、来凤等
地盛行。
六、合渣
合渣,又名懒豆腐。
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
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
在恩施,合渣的吃法很多,其中张关合渣是制作合渣火锅的典型。
张关合渣因宣恩一
小集镇“张关”而得名,是将合渣煮好后点卤变得稍干,加鲜汤配猪肉、仔鸡、鸡蛋等做
成鲜肉合渣、仔鸡合渣、鸡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锅,尤以镇上一位黄姓老太婆制作的最有名、最为地道。
七、莼菜
莼菜是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在中国唯有恩施州和两湖西湖、太湖有批量出产,尤以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所产莼菜品质佳,规模最大,被国家命名为“莼菜之乡”称号。
莼菜
鲜脆可口,具有多种药理效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