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晨昏线计算
高中地理课件-1.3-3 晨昏线-昼夜交替
三、晨昏线(圈)的特点
➢ 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与赤道交点时刻永
远是6:00和18:00 ➢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0/小时,与地球自
转方向相反(相对运动)
➢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二分日重合,其余时 间斜交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
昼
半
夜
球
半
球
地平面
用太阳高度 表示昼夜情况
太阳高度角大于0
太阳高度角等于0
太阳高度角小于0
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四、晨昏线的作用
a 、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若下图中AB弧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 若BC弧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3.假如地球不自转但围绕太阳公转, 有 没有昼夜的更替?如果有, 昼夜更替的 周期又如何?
有。周期为1年
1、昼夜产生的原因: 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昼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的自转 昼夜长短的原因:地球的公转
2、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
晨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太
阳
夜
昼
半
半
平
球
球
行
光
线
昏线
(一)晨昏线的判读方法(1、自转法)
象。
3.一般的,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即 24 小时。
1.请用地球仪和手电筒(作为太阳光)演示地球上“昼夜现象
” 与“昼夜交替现象”如何产生?并辨析其原因。昼夜更替
的周期为多少?
高中地理教学中那些关于晨昏线的知识
高中地理教学中那些关于晨昏线的知识作者:李胜兵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3期摘要:高中自然地理“地球的运动”章节中,介绍了晨昏线知识,但内容十分简略,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然而晨昏线知识却与经纬线知识、地方时知识、太阳高度及季节判定等知识密切联系交织,在高考中往往是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中,应将上述与晨昏线密切关联但又比较分散的知识综合起来作为专题加以拓展整理。
关键词:晨昏线;知识;拓展一、吃透“晨昏线”概念晨昏线概念除了教材上的叙述外,必须通过图象和讲解阐明:1.太阳每时每刻照到地球上的这束光线基本上可视为一束平行光线,晨昏线是一个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线并通过地心的大圆圈。
2.由于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都在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因此晨昏线相对于地表也在不停地自东向西移动。
二、晨昏线的区分晨昏线可分为晨线和昏线两个半圆圈,在地球自转运动中,由黑夜部分转入白昼部分的分界线叫晨线,站在此线上人们见到太阳正从地平线上升起;反之,由白昼部分转入黑夜部分的界线叫昏线,站在此线上,见到太阳正从地平线上落下.如何在各种光照图和变式图上区分晨昏线呢?基本的方法是:在晨昏线上任取一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向东)观察该点下一时刻是进入昼或夜,如果下一时刻进入昼,则该线为晨线(如图3~7中的BC,),若下一时刻进入夜,则该线为昏线(如图3~7中的AB,)。
晨昏线的分界点:春秋分时在南北两极;非春秋分时,在晨昏线与地球相切的一组纬线的切点上。
三、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春秋分时,晨昏线与所有纬线垂直,与一对对应经线重合。
非春秋分时,晨昏线与所有经线相交,其中3月21日~9月23日,晨线与经线呈西北-东南相交,昏线与经线呈东北-西南相交(如图10~12);9月23日~次年3月21日,晨线与经线呈东北-西南相交,昏线与经线呈西北-东南相交(如图13~14)。
这一时期晨昏线将与部分纬线相交,并与一对对应纬线分别相切于一点,这两个切点既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它们所在的纬度也正好是出现极昼极夜范围的起始纬度。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之地球运动—晨昏线
地球运动—晨昏线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晨昏线。
2.处理该类题型的技巧。
3.理解晨昏线与其他知识间的联系,并进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习题。
4.理解地球的运动,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要点回顾一、基本特征(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一个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跟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在二至日时跟极圈相切。
(6)晨昏线周日运动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7)晨昏线周年运动在极点与极圈之间来回摆动,与地轴的夹角在0—23°26′之间。
二、时间信息(1)日期信息春秋分日过极点(或与经线圈重合),冬夏至日与极圈相切(或与经线交角最大)。
(2)时间信息①两交点: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
②两切点: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处为0时或24时,与极夜圈的切点处为12时。
三、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1. 晨昏线与经线的位置关系:春、秋分两者重合,夹角为0°;冬、夏至日夹角最大为23°26′;二者的夹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且夹角为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数。
2.晨昏线与纬线的位置关系:春、秋分晨昏线平分任一纬线,与纬线垂直;冬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相切的纬线圈上为极昼或极夜;其余时间晨昏线与极圈内纬线相切,相交的纬线圈又分为昼弧(某一纬线圈上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夜弧(某一纬线圈上位于夜半球的部分)两部分,对其进行对比可知该地甚至该半球昼夜长短的对比情况。
四、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1.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2.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6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3.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4.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α)与太阳直线点纬度(β)之间的角度关系是互余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图表解读系列之晨昏线图的判读
解题策略分享
策略一
明确晨昏线的概念及特点,理解 其运动规律。晨昏线是昼半球与 夜半球的分界线,随着地球自转 不断移动。
策略二
掌握晨昏线与经纬线、太阳光线 的关系,能够准确判断时间、节 气等信息。例如,根据晨昏线与 经线的夹角可以推算出太阳直射 点的纬度。
策略三
熟悉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能够 判断极昼极夜现象及范围。当晨 昏线与极圈相切时,极圈以内会 出现连续的昼或夜现象。
03
典型晨昏线图类型及其判读技巧
极地俯视图判读方法
01
02
03
确定极点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在俯 视图上北逆南顺,确定图 示区域是北极还是南极。
区分晨昏线
晨昏线在极点是相切的, 根据昼夜分布判断是晨线 还是昏线,一般晨线东侧 为昼,昏线东侧为夜。
判断时间
根据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 位置,可以判断节气,进 而确定时间。
短情况。
利用晨昏线判断日出日落方向
02
在晨昏线上,各地日出日落的方向都垂直于晨昏线,因此可以
通过晨昏线来判断日出日落的方向。
利用晨昏线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03Leabharlann 在晨昏线图上,地球自转的方向与晨昏线的移动方向相反,因
此可以通过晨昏线来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
05
晨昏线图判读易错点及注意事项
常见误区提示
误区一
晨昏线与极圈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可以表示出该半球昼长或夜长的时间,进而推算出其他地点的 时间。
判断节气问题
利用晨昏线判断太阳直射 点位置
通过晨昏线的倾斜方向和程度,可以判断出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从而确定当前的节气。
利用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判 断节气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大小可以反映出太阳直 射点的纬度,进而判断出当前的节气。
高中地理 晨昏线专题详细讲解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如何判断晨昏线一、什么是晨昏线晨昏线即晨昏圈。
因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地球上就有了昼、夜半球之分。
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B,AM为晨线,BM为昏线。
右上图中西为夜,东为昼,所以ABCD为晨线。
简单地方法是:1、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即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即为昏线。
2、时间法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经线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经线地方时是18时。
3、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四、怎样判定晨昏线与节气、昼夜长短、地方时、太阳直射点的关系1、晨昏线与节气:晨昏线经过极点与某经线圈重合,即为春分和秋分如图A;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如把北极圈切在昼半球,即为夏至如图D;把北极圈切在夜半求,即为冬至如图B、C。
如左图中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把南极圈切在昼半球,即为北半球的冬至。
2、晨昏线与昼夜长短:晨昏线经过极点与某经线圈重合,全球昼夜等长如左下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如把北极圈切在昼半球,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如右下图)。
晨昏线与地轴夹角在00至23026'之间,北极圈内有部分极昼,即为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南半球相反。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所以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3、晨昏线与地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左上图A和右上图G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经线,位于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如C点),位于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如D点)。
4、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在赤道。
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把北极圈切在昼半球,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把北极圈切在夜半球,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若下图中θ为23026'晨线CD与极圈相切,900-θ=66034'即为北极圈,处在昼半球,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晨昏线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晨昏线一、知识讲解读不同类型光照图,回忆下列问题。
(1)写出图1、图2中的晨昏线(用字母描述)。
晨线:图1中弧AOB,图2中弧AB;昏线:图2中弧BC。
(2)写出下列地点的地方时。
图1:O点是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6时,由此推断图中甲点地方时为2时,C点地方时为8时。
图2:B点是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点,地方时为0(24)时。
由此推断图中D点地方时为12时。
(3)太阳光线与晨昏线的关系是始终垂直。
(4)写出下列地点此时太阳高度值。
①太阳高度等于0°的点,图1中有A点、O点、B点;图2中有A点、B点、C点。
②太阳高度小于0°的点,图1中有甲点、S点。
③太阳高度大于0°的点,图1中有N点、C点、D点及乙点;图2中有N点、D点。
④由此可知,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均为0°,昼半球各点太阳高度均大于0°,夜半球均小于0°。
二、例题分析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读图,并能从图中读出①②③④四条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度。
北京时间为1时36分6秒,根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得0时所在经线的经度大约是96°E,由于赤道上昼夜等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据此可以求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经度大约是174°W,图中的①线符合。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
据此完成2~3题。
2.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3.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答案 2.B 3.D解析第2题,由题干可知,此时南极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应该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巧用晨昏线 妙解日照图(地理教学)
巧用晨昏线妙解日照图(地理教学)晨昏线本是一条普通而简单的分界线,其两侧昼夜状况不同罢了。
如何根据晨昏线判断昼夜状况、如何根据昼夜状况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学生们最感头痛的地理问题之一。
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此类问题,发挥空间想象,此类问题即可化难为易迎刃而解。
一、晨昏线(圈)的产生晨昏线的产生和存在是地球的形状和不透明的特征决定的。
地球本身不发光又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只有一半是白昼而另一半是夜晚,昼与夜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圈)。
此线又可以细分为两等份,一半是晨线,另一半是昏线。
二、晨昏线(圈)的移动晨昏线是移动的界线,而不是固定不动的。
它的移动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的。
它最明显的移动是地球自转带来的东西移动,这种移动和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不是自西向东而是自东向西,这种移动形成昼夜更替。
还有一种移动是地球公转造成的,它的移动是晨昏圈平面围绕平均位置的摆动,平均位置是地轴平面。
摆动幅度是0——23 °26′。
这种摆动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反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季节的更替。
三、晨昏线(圈)的判读因为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地方时的东早西晚,更东的地方总是先看到日出,因此晨线的东侧是昼,西侧是夜,而昏线情况则相反,即昏线西侧是昼,东侧是夜。
这些现象本来是自然现象,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不留心,记忆起来经常感到困难,弄不好就造成混淆,结果就大相径庭。
其实,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些现象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对于晨线,我们不妨做这样的设想: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时,作为观测者的我们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由夜到昼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应该是晨线(相对于观察的我们而言),它更东的地方早已日出,是白昼,它更西的地方还没有日出,是夜晚。
因此自西向东(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由夜到昼穿过的分界线是晨线。
对于昏线,我们也设身处地想象:傍晚黄昏,太阳刚刚落山,我们(观测者)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着由昼到夜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应当是昏线,它的东边已日落是夜晚,它的西边未日落是白昼。
[地理]晨昏线及经纬网
晨昏线及经纬网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是由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是高中地理中最为抽象、也最难以理解的内容,并且多年以来在高考试卷中频繁的以各种面目出现,且占有较高比例的分值。
这些地理现象和晨昏线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掌握晨昏线的特点、理解晨昏线与这些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能在教学中、在解决昼夜示意图等这一类问题时,因抓住“一线”而获得“生机”。
一、晨昏线的产生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阳光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半球是明亮的,被称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个球是黑暗的,也就是夜半球。
昼、夜半球的界线就称为“晨昏线(也称晨昏圈)”。
在现实的地球表面,由于地球大气的折射、散射等作用,晨昏线所在的地方其实是处在昼、夜的过渡地带,如图1为北京时间2004年12月14日20时52分时的地球昼夜示意图。
也就是说,晨昏线上的各个地方在时间上可能是早晨或黄昏这样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截然区分的时间点,但为了便于我们研究,在图中,我们将“晨昏线”画成一条线,把昼夜的更替看成是一个截然区分的时间点。
图1 昼夜示意图二、晨昏线与地球从理论上讲,晨昏线所在的平面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在地表的晨昏线是一个大圆[大圆:球面被通过球心的平面所截成的圆,是球面所能截取的最大的圆。
大圆的圆心就是球心。
],地球的球心就是晨昏线的圆心。
但实际上,包围地球的大气有散射折光作用,使地平面以下34′的光线能折射到地面上来,这样,当清晨太阳在地平面以下34′时,在地平面上就已经看到了散射折射光;而在傍晚,太阳已经落在地平面以下34′时,在地平面上还可以看到它。
另外,在地球上看,由于太阳的巨大,太阳是一个圆面,而不是一个光点,它具有16′的视半径,这样使白天延长,所以,昼半球向四面八方扩大50′(34′+16′),而夜半球都缩小50′,因此昼夜半球不一样大,晨昏线也不是真正的大圆。
经过测算,在春分、秋分两天,全球昼夜也不真正等分,白昼时间为12时8分钟,黑夜时间为11时52分钟。
地球运动的意义太阳光照图晨昏线画法计算地方时间
高考考点解读(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点解读】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一系列现象的发生。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以上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以上由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所致)。
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地球自转1.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 º 34′夹角4-1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如:图3.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º,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360º 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点——宇宙中的任一颗恒星都可以。
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E1到E2是地球一天中公转的弧长,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之比几乎为零,地球公转已被忽略,故三颗恒星对地球而言实为一颗恒星。
E1P到E2P地球自转360º,时间为23时56分4秒。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即地球从E1到E2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至E3P点才再次与太阳重合,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360º 59′,称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
太阳日是生活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4.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 º /小时(2)线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
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 × cos α°。
(二)地球公转1.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如图4-4)(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3.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4.速度:(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0(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三)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产生原因: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高考地理:日界线及晨昏线的判断例析
高考地理:日界线及晨昏线的判断例析[知识点拨]1.日期分界线: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实际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重合,有三个弯曲(俄罗斯楚科奇半岛、美国阿留申群岛、南太平洋斐济岛附近)。
该经线东侧的西十二区的日期永远比西侧的东十二区晚一天,但钟点是相同的。
因此从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从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
除人为规定的日界线外,地球上还有一天自然的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此自然日界线钟点不变,但经度不断发生变化;而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位置不变,但钟点不断发生变化。
当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全球属于同一个日期,但极为短暂。
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是过日界线,还是过180°经线,过180°经线日期不一定变化。
2.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
[学法点拨]1.结合实例分析日界线:一条为180°经线,另一条为地方时为零时的经线。
明确地球上今日与昨日的分界线共有两条。
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是180°经线),简称日界线,它是固定不变的;另一条则是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0时的日界线也就不停地自东向西移动,其速度大约每小时西移15个经度。
因为日界线是新的一天的起点,所以180°经线向西到0时经线之间的地区为新的一天,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之间的地区为旧的一天,且新旧两天的范围大小随着地球自转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有以下规律帮助我们理解。
(1)当0时所在经线与0°经线重合时,全球平分成两个日期。
(2)当0时所在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全球属于同一个日期。
因此,学习和解决此类问题时,从所给的有效信息中找出180°经线和0时经线是关键所在。
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13晨昏线(共35张PPT)
知识梳理:晨昏线的计算
(6)θ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各纬度的昼夜长短情况 (以北半球为例),当太阳直射北半球,若θ增大,则 昼变长,若θ减小,则昼变短,这段时间里昼长始终大 于夜长;当太阳直射 南半球,若θ增大,则昼变短,若 θ减小,则昼变长,这段时间里昼长始终小于夜长。
(7)昼半球的中心是正午12点, 夜半球的中心是凌 晨0点.
1、根据晨昏线的定义还可以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知识梳理:晨昏线的应用
2、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1)确定经度:根据光照图中已知经线的地方时找到地方时为12 时的经线或者从光照图中直观看出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比如上图中红 色箭头指向处经线的度数)
知识梳理:晨昏线的应用
2、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2)确定纬度:根据与晨昏线相切 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直射点纬度与和晨 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互余。即若与晨昏 线相切的纬线纬度为α,则太阳直射点的 纬度为90°--α。如右图中太阳直射点所 在的经纬度为:北回归线的度数与NA所在 的经线的度数。
知识梳理:晨昏线的应用
3、确定日期与季节 晨昏线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则这 一天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则为夏至日;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则为冬至日。
知识梳理:晨昏线的应用
4、确定地方时 因在晨昏线特点里提到过,所以这里简单以图来表示
知识梳理:晨昏线的判读
知识梳理:晨昏线的特点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 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 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 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 度小于0。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2)晨昏线(教师版)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教师专用)专题2 晨昏线【学习目标】1.理解晨昏线的产生原因、分类和判定方法。
2.掌握晨昏线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晨昏线的应用。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独立思考,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概念1.产生: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光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
在某一时间,地球上能被太阳光照射的一侧为昼半球,另一侧为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圈)。
2.几何意义从几何角度来看,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太阳平行光线与地球表面所有切点构成的曲线,故晨昏线(圈)上各地太阳光线与地面是平行的。
对于晨昏线上的观察者来说,太阳正好位于地平线上,或日出(晨线),或日落(昏线),太阳高度都等于零。
地球上与太阳光线垂直的线就是晨昏线。
3.分类:晨线和昏线。
晨线(或日出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
昏线(或日落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
即: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二、判定方法判定晨线和昏线,要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太阳光线照射的方向。
1.概念法(或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看其两侧昼夜状态的变化。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反之,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
或:在晨昏线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画一箭头,若箭头指向昼半球,则为晨线;反之,则为昏线。
2.方位法(或口诀法):根据昼、夜半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判断。
晨线东侧是昼半球,西侧是夜半球;而昏线东侧是夜半球,西侧是昼半球。
或:夜半球东侧是晨线,西侧是昏线;昼半球东侧是昏线,西侧是晨线。
口诀:“东昼西夜为晨线,东夜西昼为昏线。
”3.时间法(或地方时法):根据与赤道的交点及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来判断。
昼、夜半球的界线中,与赤道的交点及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的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的则为昏线。
4.太阳高度法。
太阳高度为0°处为晨昏线。
高中地理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知识总结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1、晨昏线的结构特征和判定(1)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与太阳光线永远垂直。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是0°。
如图1所示:(2)晨昏线的区分: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区分判断方法有:①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黄昏);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黎明)。
如上图1中的弧线AB为晨线。
一般地,在地球侧视图上,晨昏线只表现为晨线或昏线(如图1);在俯视图上,我们所看到的晨昏线是一半晨线和一半昏线。
如图2中弧线AM为昏线,弧线BM为晨线。
在有的图中,还要根据具体要求先判断昼夜状况,再判断图中的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2、晨昏线的运动特征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自转15°,因此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因此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幅度为46°52′。
(1)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如图1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为黑夜。
(2)俯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如上图2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北极圈,大圆为赤道,阴影部分为黑夜。
(3)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是由东向西。
故向东走人们会感到昼夜更替的周期短于一个太阳日;反之,向西走则大于一个太阳日。
3、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一般地,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
2019-2020版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3地球运动晨昏线及昼夜长短
的方向相反。
二分二至日时光照图
夏至日
二分日
冬至日
(二)晨线、昏线的判断方法 (1)自转法:利用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晨线和昏线。顺着地 球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线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
线为昏线。如右图, 这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地球的自
转方向为逆时针,AB线为将要进入白天的线,为晨线,BC 线为将要进入黑夜的线,为昏线。 A(C)
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
图所示)。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同
一日期,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
长(昼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3.日出、日落 (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当地地方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 (当地地方时)日落。 昼长 (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日出=12- , 2 昼长 日落=12+ 2
(5)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 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 经度除以15°的商。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 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 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即晨昏圈.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春秋二分,它同一根经线相重合,全球昼夜等长;冬夏二至,它同经线交角最大,全球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由于大气折光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它实际上比大圈略小。
指地球上迎着太阳的昼半球与背着太阳的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也称晨昏圈。
晨昏圈把它所通过的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可表示该纬线圈昼夜长短的状况。
由于地球不停地以1个太阳日为周期的自转,晨昏圈在地面上不断地移动,其周期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公转过程中各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的长度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北半球的春分日、秋分日,晨昏圈同一根经线相重合,全球各地昼弧与夜弧等长,即昼夜平分。
在北半球的夏至日、冬至日,晨昏圈同经线的交角为最大,夏至日,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昼弧为一年中最长,即白昼为最长,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夜弧为一年中最长,即黑夜为最长。
冬至日,反之。
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圈,但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等,在日出以前和日没以后天空仍较明亮,因此它实际上要比大圈略小些。
图一由特征3可知,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线(圈)所在的平面与过晨昏线(圈)与赤道两个交点的经线圈所在的平面的交角(α)也作周期性的变化,而α等于太阳直射纬线纬度。
[编辑本段]晨昏线的概念、特点和用法 1. 晨昏线的概念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
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 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3. 晨昏线的特点(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 晨昏线的移动一般地,如果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
1、2、3分别表示夏至、春秋分、冬至日时晨昏线的位置。
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导致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最大,导致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最大,导致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5. 晨昏线的画法依据晨昏线的特征,在太阳光照侧视图上,过地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即为该日晨昏线(注意二至日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反映出极圈内的极昼或极夜状况)。
然后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意斜线不与经线或纬线平行)。
6. 与晨昏线有关的计算(1)晨昏线与地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另外,经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的经线,位于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位于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
(2)晨昏线与节气及太阳直射点如果晨昏线经过极点,与某一经线圈重合,则节气为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也就是与地轴交角最大,分两种情况:一是北极圈及以北为极昼,则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二是北极圈及以北的极夜,则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晨昏线与昼夜长短晨昏线将纬线圈分成两部分,即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决定了位于该纬线圈上的点的昼夜长度。
春、秋分,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圈,全球各地昼夜相等;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与之相反。
⑸、若α=0,即晨昏线(圈)与某经线圈重合,即晨昏线(圈)⑹、若α最大,则晨昏线(圈)与极圈相切,极圈内极昼或极夜范围最大,若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若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⑺、α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各纬度的昼夜长短情况(以北半球为例),当太阳直射北半球,若α增大,则昼变长,若α减小,则昼变短,这段时间里昼长始终大于夜长;当太阳直射南半球,若α增大,则昼变短,若α减小,则昼变长,这段时间里昼长始终小于夜长。
定义因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地球上就有了昼夜半球,它们之间的界限即晨昏线或晨昏圈2 时区综述地球总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总比西边的早。
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差值不仅要以时计,而且还要以分和秒来计算,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带来许多不便。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j径度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它们是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
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
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例如,我国东8区的时间总比泰国东7区的时间早1小时,而比日本东9区的时间晚1小时。
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
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向前拨1小时(比如2点拨到1点);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向后拨1小时(比如1点拨到2点)。
实际上,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不严格按时区来计算时间。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统一的时间,一般都把某一个时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统一采用的时间。
例如,我国把首都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统一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又例如,英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国,虽地处中时区,但为了和欧洲大多数国家时间相一致,则采用东1区的时间。
关于时差的思考:1.时差的由来?各国的时间使用地方时,没有统一换算方法,给交通和通讯带来不便。
(时差的意识在此前就有,只是没有形成完善制度)为了统一,世界采取了时差制度并且遵循此制度,各国时间历法都以此制度为基础。
2.为什么是24个时区?和一天的24小时对应。
即满足24小时回到原点,24时区覆盖全球。
3.为什么有零点时区?用坐标轴的原理解释,便于用加减法则进行时差计算。
4.东12和西12为什么只有其它时区一半大小?为满足24时区和零时区的存在。
5.不同时区的时间计算?同减异加,东加西减“同”指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则两时区相减,(例如东八区和东五区都在东时区,则8-5=3。
)“异”则相反。
遵循一张零时区居中的世界地图,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东边则同减异加的结果加上已知时区的时间。
否则为减。
3在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
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
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
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
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在地图上,通过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一条与经线相垂直的纬线。
这样,就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来。
怎么样才能够区别出这些经线和纬线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起上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
用经度表示各条经线的名称,用纬度表示各条纬线的名称。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向西叫西经。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东、西经各有180°。
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在同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
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
南、北纬各有90°。
北极是北纬90°。
由于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
纬线都表示东西方向。
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
我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
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
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也称子午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经纬线的来历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制一幅“世界地图”。
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
于是作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后来,长期担任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的埃拉托斯,测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250千米,他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克罗狄斯·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
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观测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
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
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
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
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
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