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胤-传统村落技术指南大纲2013
传统村落:需要的是另一种“旅游”
![传统村落:需要的是另一种“旅游”](https://img.taocdn.com/s3/m/efa3253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e.png)
传统村落:需要的是另一种“旅游”
李华东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16(0)7
【摘要】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在于存续和弘扬优秀文化基因,旅游只是发挥其价值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
不能为媚合一段时期内某些低层次的旅游需求而损害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
传统村落旅游应以其价值传播和发挥为出发点,以乡土教育为重要内容,努力通过旅游这种外来刺激,服务于重启村落内源发展动力,再建村落文化共同体、传承延续优秀文化的目标。
【总页数】4页(P23-26)
【关键词】传统村落;旅游需求;文化基因;价值;共同体
【作者】李华东
【作者单位】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8.4
【相关文献】
1.传统村落需要"弱景观"—关于传统村落景观建设实践的探索 [J], 李君洁;罗德胤
2.构建乡村产业品牌体系/贫困地区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多村抱团/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应注重挖掘核心价值 [J],
3.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路径及管理
——评《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研究》 [J], 王艳华;焦剑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旅游驱动力研究
——以桂林市漓江景区传统村落为例 [J], 彭攀屹;陈硕;罗真
5.基于图论的旅游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三个侗族旅游型传统村落为例 [J], 焦胜;罗似莹;韩宗伟;金丽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统村落的出路_罗德胤
![传统村落的出路_罗德胤](https://img.taocdn.com/s3/m/04450d70f5335a8102d22085.png)
太多就会降低设计感,还不如不讨论。尊重当地文化和听从村民意见,是两件事。 如果是为某一户村民设计住宅,我们会充分尊重和听取户主一家人的意见,会反复 修改我们的方案,这就是我们在云南元阳县改造哈尼族蘑菇房的时候做的事情。但 是我们也经常会跟县乡政府说,第一个动的房子最好别是居民自己的,而是公家的 房子,这样设计师可以完全做主——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保留设计师的主导角色。 实际上粮油博物馆是完全保留了何老师的设想的,他从设计角度谈如何尊重当地的 文化,但是他不太会去跟村民商量做成这样好不好看。我们在第一阶段不能这么做, 因为这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也是城市和乡村的区别。长期的城乡差距,导致村民 和市民之间暂时还不能很好的相互理解。并不是我们不尊重当地村民的意见,而是 存在文化上的差异,要客观的承认这个事实。 UED : 您认为乡村印象和现代精神矛盾吗?它们如何才能够协调? 罗德胤 : 乡村是现代城市的互补,这一点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规 划师、设计师,要想办法传达这种信息,让人们觉得乡村既漂亮又好用,而且还有 更高的品质。我们做的很多案例,骨架和墙体都是老的,但是我们会装进很舒服的 家具,比如柔软的沙发和美观的灯,这些东西都是古代没有的,但是这些东西进场 之后会让现代人觉得很舒适。当你把这种东西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实际上就产生了 新的美学。传统和现代不是 180° 的矛盾关系,而是 90° 的支撑关系。 UED: 当代的乡愁“愁”的是什么? 罗德胤 : 余光中的乡愁是很美好的,能给你带来一种美好回忆的略带惆怅的情 绪,没有单独说这个“愁” ,单独说这个“愁”就变成贬义词了,很多人把乡愁变 成了一个令人发愁的东西,实际上是有一种曲解。乡愁是特别美好的,习总书记讲 “乡愁” ,是希望可以勾起大家美好的回忆、憧憬与向往,但是有的人落在实处,乡 愁确实令人发愁,我们也承认这种客观现象,而且很大程度上从个人角度来说,没 有办法阻止目前这种下滑的趋势。 UED: 您向往田园生活吗?您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的?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技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cf120a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0b.png)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嘿呀,咱今天就来唠唠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这档子事儿。
我记得有一次去了一个特别美的传统村落。
那村子啊,就像一幅古老而迷人的画卷。
村子里的房子都是那种有着独特韵味的老建筑,石头路弯弯曲曲的,走在上面感觉特别有味道。
我在那村子里闲逛的时候,看到有户人家的门口摆着一个石磨,那石磨都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洗礼,上面有着深深浅浅的痕迹。
我就想啊,这石磨以前肯定为这家人磨出了好多香喷喷的粮食呢。
还有那村子里的老树,粗粗的树干,枝叶繁茂,就像是村子的守护者。
当时我就在想,这么好的传统村落可得好好保护呀。
编制保护发展规划的时候,得把这些老房子、老路、老物件都考虑进去。
不能随随便便就改动它们,要保留它们原本的特色和风貌。
要让后来的人也能看到这些美好的东西,感受到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
比如说吧,规划的时候得想好怎么保护那些老建筑,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
还要想想怎么让村子发展起来,让村民们的生活能过得更好,但又不能破坏了村子的宁静和古朴。
总之呢,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用心去做,就像呵护一个宝贝一样。
让这些珍贵的传统村落能够一直传承下去,一直散发着它们独特的光芒。
这就是我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技术指南的一点小想法啦,嘿嘿。
回归乡土――对话乡土建筑专家罗德胤
![回归乡土――对话乡土建筑专家罗德胤](https://img.taocdn.com/s3/m/6dbcb0126c85ec3a87c2c5a9.png)
回归乡土――对话乡土建筑专家罗德胤中华民居:费孝通在早年曾提出了“乡土中国”的理论,通过“乡土”这一概念表达了一种态度、一种关怀;而你从乡土建筑角度来研究乡土社会,这是一个独到的视角,能谈谈你对“乡土建筑”的理解、定位吗?罗德胤:费孝通关于“乡土中国”的提法并非原创,“乡土”这个词唐代文献中就有。
费先生的贡献在于把“乡土”和“中国”组合起来了,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中国说到底是一个乡土社会;当然不排除其中官方的、正统的成分,但是与西方是非常不同的。
西方社会的发展主线classical(经典)的:从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以至现在,波澜壮阔。
中国的文化、历史、社会习俗的内容,基本上都可以放到“乡土建筑”这个大框架里。
这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它包括独立建筑,也包括独立建筑形成的社区,以及由此形成的聚落和聚落群。
从乡土建筑角度来研究乡土社会,是由陈志华先生首先提出的。
他的视角比费孝通先生更微观而具体,把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因素都放到“乡土建筑”这个边界或范畴下进行研究,由此形成了互相关联的有机学科。
陈先生1948年上清华,读的是社会学专业。
第二年因为院校调整,清华社会学系撤销。
他当时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到人民大学继续读社会学,二就是在校内换专业。
他原先听过梁思成先生讲课,很受感染,于是就萌生了转去建筑学系的想法。
他找到梁先生,梁先生表示欢迎,说,“有社会学背景太好了,我们需要这样的人”。
所以陈先生就转过来了,主要任务就是跟着苏联的专家讲建筑史。
于是就写了第一本书《苏维埃建筑史》;第二个要写《外国建筑史》。
因为要写教材,就又读了很多书。
他的外国建筑史教材现在是全国通用的教材,再版了好几次。
由于他的社会学背景,他在研究外国建筑史的时候,也很关注建筑和社会、人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切口,能够研究建筑和人、人的生活之间的关系,而外国建筑史这门学科对他来说有相当大的障碍,那时没有条件出国,学术积累也不够。
赣派传统村落特色风貌分析
![赣派传统村落特色风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e8518b561252d380eb6ee6.png)
赣派传统村落特色风貌分析——以江西宜丰天宝古村为例前言由于我国传统村落数量众多、风貌各异,并没有标准的派系划分以及对其风貌特点的区别总结。
针对不同类型的村落,也没有从整体风貌着手的村落发展体系。
不过罗德胤教授[1]在《中国传统村落谱系建立刍议》一文中提出我们可以建立起中国传统村落的谱系,建议先以文化要素将全国传统村落划分成汉族、民族、民系、混合四大片区,继而以地理文化要素、民族要素、民系特征、人口要素等细分。
依据这样的原则划分,汉族片区中有我们熟悉的多具军事化特征的山西晋北村落、有黄土窑洞风貌的陕西村落、巷道与阡陌纵横的江南村落;民族片区有山水干栏的侗族村落;民系片区有聚居围屋的客家村落;混合片区有民风民俗气息浓厚的海南村落。
赣派村落应被划分在其中的汉族片区内,属江右民系的村落。
1赣派村落背景1.1赣派村落分布赣派村落并未有严格意义上的派系定义,参照罗德胤教授提出的对汉族片区内村落以聚落、建筑、非遗这3个维度区分的原则,以位于江右区域、具有宗族文化、存在丰富的农业景观、讲究风水、建筑类型为赣派建筑的特征来定义。
赣派村落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一带,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福建西北部也有大量分布,也是江西省内占比最多的传统村落类型[2]。
其形成地区多山环水绕,天然形胜,地形宽裕,因地缘经济文化差异会有些许区别。
其中的代表有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古村、江西省吉安市渼陂古村、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流坑古村、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天宝古村等。
1.2天宝古村的典型性天宝古村位于江西省宜丰县境北23公里处,处于江西省西北部九岭山脉的东南岭。
北与江西省奉新、修水两县接壤,南靠近宜丰县石市镇,西接江西省铜鼓县,东邻宜丰县花桥乡。
天宝古村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宋光宗元年1190年,墨庄始祖刘椿任大姑岭巡检遂家于此,繁衍后代,始建屋场至今815年,为宜丰现代最早、规模最大、较为完整的古村落。
天宝古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2008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如今也是宜丰县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中心点。
村落保护:关键在于激活人心
![村落保护:关键在于激活人心](https://img.taocdn.com/s3/m/77aeaf7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5.png)
村落保护:关键在于激活人心
罗德胤
【期刊名称】《新建筑》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传统村落保护困难,系因遗产观念不普及而致人们无法正确认识其价值,故而缺乏本土文化自豪感.通过介绍几个案例,简要分析在村内建立示范建筑和在区域内创建示范村的做法,提倡以示范点的形式激活人心,改变人们观念,从而带动整个村落乃至更广阔区域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重新激发乡村活力.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罗德胤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2.29
【相关文献】
1.激活大别山区典型传统村落保护机制以金寨县汤家汇镇瓦屋基村为例 [J], 左光之;张昊
2.保护传统村落传承村落文化——常熟市传统村落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J], 凌解良;陈云水;王丽萍;
3.激活大别山区典型传统村落保护机制以金寨县汤家汇镇瓦屋基村为例 [J], 左光之;张昊;
4.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环境文化的保护发展——长泰县山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规划 [J], 潘革灯
5.价值激活导向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模式探究
——以福建屏南龙潭村为例 [J], 李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求创新的艺术--记《乡土瑰宝》与乡土建筑测绘
![不求创新的艺术--记《乡土瑰宝》与乡土建筑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9b05a55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4.png)
不求创新的艺术--记《乡土瑰宝》与乡土建筑测绘
罗德胤
【期刊名称】《世界建筑》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本文介绍与评述<乡土瑰宝>这一系列丛书.该丛书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乡土建筑研究小组15年来积累的测绘图和照片为主,辅以适当的文字论述,可谓中国乡土建筑艺术的一次大型展示.该书的出版,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专业读者提供了建筑设计的参考素材,还向普通读者普及了中国乡土建筑的艺术和知识.
【总页数】2页(P106-107)
【作者】罗德胤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福建永安青水乡土建筑测绘七则 [J], 薛力;许东锬
2.地域性乡土建筑测绘教学分析r——以虹关村古建筑测绘为例 [J], 刘彬
3.以小见大话乡土艺术——谈乡土艺术《米画》 [J], 张艳红
4.一杆扎根微山湖畔的乡土文学大旗——第五届“浩歌杯”全国乡土文学颁奖会记略 [J], 阿木
5.寒亭区杨家埠:乡土艺术瑰宝放异彩 [J], 惠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村保护:破与立的较量
![古村保护:破与立的较量](https://img.taocdn.com/s3/m/2a67e48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3.png)
古村保护:破与立的较量“破坏的力量无法阻挡,要减弱破坏的力量不太容易,只有慢慢增加保护的力量,才能与破坏的力量抗衡。
”□ 本刊记者 胡飞 郑智维飞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之外,是传统村落的快速消失,古村保护现状堪忧。
甚至有专家透露,目前很多村庄不管是否属于传统村落,都是先评上传统村落称号再说,以防止乱拆。
过于落后和过度商业化成为传统村落面临的两个极端,而结果均是消亡。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该如何破解?近日,中央财政首次针对传统村落保护拨付巨额资金,这被视为村落保护工作的一次飞越。
国家陆续实施的多项政策为村落保护工作提供便利,古村落有望再次焕发生机。
古村落保护提速据报道,我国每天约有300个村落消失,1.6个传统村落消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住建部传统村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德胤分析,我国村落大批消失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以往的过度开发对生态非常不利,现在需要保护环境退耕还林,人们需要搬迁到适合居住的地方,村落自然会消失。
第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扩张,农村人口外流,形成“空心村”。
在陕北和内蒙古,甚至有些村落建制还在,但已无人居住。
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压缩的情况下,乡村将会有巨大的市场,许多项目资金开始向乡村转移。
传统村落具备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社会资本颇具诱惑力,如交通、水系、电网等公共基础建设,以及传统村落发展基本用地划拨等,都有很大利润空间。
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设计师孙君说:“很多人不是来做传统乡村保护,而是名与利促使他们把视角转到农村。
比如搞旅游开发、乡村客栈或经营农副产品等,乡村收益都大于城市。
将传统村落过度商业化,这依然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不同步。
没有文化的经济对华夏文明而言是不可持续的,对乡村的破坏和影响很大。
”近日出台的《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强调,在传统村落内开展旅游和商业开发类项目要坚持适度有序原则,反对整村开发和过度商业化,要让传统村落见人见物见生活。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df36f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a.png)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J208-832《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3《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2-2023《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I6-2014(2018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974-2014《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OO32-2OI6)1.3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业主对我院的设计委托。
(2)该片区的1:500的现状地形图及管线测量资料。
<3)《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乡角帮寨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施工图设计(中颐工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工程概况及设计概要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角帮寨村位于武陵山大峡谷南侧,因地势较高,山路颇为陡峭狭窄。
但交通流线完整,村村相通,角帮寨村村入口与大峡谷景区南出入口紧挨者,对于旅游交通十分便捷。
角帮寨村本次新建污水管网DN110-DN300的污水管网。
2.2 设计范圉本次设计为角帮寨村红线内,给水、排水、消防。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 设计合同我院与业主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
1.2 相关规范、标准《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3《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1191-2∞8)《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4-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31962-2OI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7年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第一~八号文《防腐蚀工程施工规程》YSI411-89大于150m,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型号为(SS15O∕65-1.O)o4.2管材及接口消防系统管材、生活给水系统管材<1)室内外消防环网管材(架空管道为热浸镀锌钢.管丝扣及沟槽式卡箍连接、埋地管道为PSP 管道,电容连接),公称压力为1.60MPa。
海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说明书
![海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c5d529bce2f0066f53322a7.png)
海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说明书云南省·华宁县·海镜村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录规划缘起 (1)第一章总则 (2)一、规划背景 (2)二、规划性质 (2)三、规划依据 (2)(一)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 (2)(二)政策文件 (2)(三)技术规范 (2)(四)相关规划 (3)四、规划范围 (3)五、规划期限 (3)六、基本观点与主要结论 (3)(一)核心价值 (3)(二)焦点问题 (3)(三)主要目标 (3)(四)核心策略 (3)七、规划主要任务 (4)八、规划技术路线 (4)(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技术路线 (4)(二)以目标为导向的技术路线 (4)(三)突出实施管理,将规划引导贯穿规划全过程,强化反馈与互动机制 (4)第二章村落概况 (5)一、区位环境 (5)(一)地理区位 (5)(二)交通区位 (5)(三)发展区位 (5)二、自然条件 (5)(一)地理地貌 (5)(二)气候 (5)(三)水文 (5)(四)社会经济条件 (5)第三章传统村落特征分析与价值评价 (6)第一节传统村落特征分析 (6)一、村落历史人文特征 (6)(一)历史沿革 (6)(二)文化沿袭 (6)二、村落选址与自然山水环境特征 (7)(一)山形地貌 (7)(二)河湖水系 (7)(三)林地植被 (7)(四)耕作农田 (7)三、村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 (7)(一)村落格局与土地利用 (7)(二)公共空间序列 (8)(三)交通体系与街巷格局 (8)(四)景观视廊及轴线 (9)(五)村庄基础设施 (9)四、传统建筑特征 (9)(一)建筑院落格局 (9)(二)传统建筑结构及元素 (9)(三)材料及工艺 (9)(四)建筑群落分析 (9)五、历史环境要素特征 (11)(一)构筑物 (11)(二)驳岸码头 (11)(三)晒场 (11)(四)古树名木 (11)(五)大型柴灶 (11)(六)石磨 (11)六、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11)(一)传统宗族社会组织模式与管理 (11)(二)优秀传统文化 (12)(三)优秀传统文化空间载体 (12)第二节价值评价 (12)一、特色比较分析 (12)二、特色比较及优势 (13)三、价值归纳 (13)第四章面临问题与应对策略 (14)一、威胁传统村落的主要问题 (14)(一)保护力度不够,部分历史遗存年久失修或遭到损毁 (14)(二)传统文化缺少物化载体,传承面临断层 (14)(三)村中大量木构建筑集中连片,防火设施和措施严重空缺 (14)(四)村民在改善生产、生活中缺乏科学合理引导,对古村风貌造成破坏 (14)(五)村庄基础设施滞后,导致古村逐渐衰败 (14)(六)统的乡规民约逐渐瓦解,增大日常管理难度 (15)二、规划目标 (15)三、规划策略 (15)(一)村庄保护与发展总策略 (15)(二)具体策略 (15)第五章村落保护规划 (16)第一节保护对象及内容 (16)一、保护对象 (16)二、保护内容 (16)三、保护原则 (17)第二节自然生态与景观环境保护规划 (17)一、划定空间管制分区 (17)二、山地农田保护 (18)三、抚仙湖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返没有景观设计师的村落景观新县西河村的景观建设实践
![重返没有景观设计师的村落景观新县西河村的景观建设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87b4fd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4d.png)
重返没有景观设计师的村落景观新县西河村的景观建设实践李君洁;罗德胤【摘要】在人们越来越希望逃离建筑、景观日益趋同的城市空间的今天,乡村成为备受关注的中国本土文化的载体空间,近年来也成为规划、建筑和景观学科的重要研究基地和实践阵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典型乡村代表,我国目前已经有2 555个村落被评选为中国传统村落,并开始了大规模的规划编制工作.但是进入建设阶段,且将村落景观作为重要建设项目的村落是屈指可数的.河南省新县西河村大湾传统村落建设项目为传统村落景观的营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机会.在2年多持续的建设实践中,设计团队以还原传统村落自身的景观美为目标,尝试跨专业合作,及与地方力量协同共建的模式,向村民学习景观设计,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期刊名称】《风景园林》【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9页(P80-88)【关键词】风景园林;传统村落景观;建设实践;西河村【作者】李君洁;罗德胤【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4;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1 项目概况与村落特征1.1 “英雄筑梦”开启村落建设西河村大湾自然村(以下简称西河村)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
是我国知名的将军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常年以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主要方向,而其丰富的山水田园资源和传统文化丰厚的村落资源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挖掘与保护。
2013年8 月新县启动了打造“一城三线”①的“英雄梦• 新县梦”公益活动,吸引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涵盖规划、建筑、景观、室内、生态等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前往新县开始公益建设服务,笔者所在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团队选择了西河村作为公益建设服务村,承接了从村落规划、专项设计、工程指导到运营策划等整套村落建设服务工作。
1.2 山水古宅承载西河景观西河村距新县县城仅半小时车程,是县域范围内村落格局典型、山水环境优美、交通较为便利的村落之一(图1)。
南方建筑已刊发文章标准格式(2013-2014)
![南方建筑已刊发文章标准格式(2013-2014)](https://img.taocdn.com/s3/m/20d5bcc1a1c7aa00b52acbbc.png)
栏目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民居与传统建筑研究建筑数字化技术纵向基金资助研究课题2345612345123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2建筑论坛建筑教育岭南建筑研究建筑数字化技术城乡风土建筑存续与再生乡镇规划与建设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3451234567891011123456789设计竞赛1123设计研究特稿建筑技术风景园林研究前沿5文献信息诸葛净,是霏,赖自力. “中国建筑研究室成立60周年纪念暨第十届传统民居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宁李乾朗. 台湾古住宅的两性空间[J]. 南方建筑,2014,01:5-10.颜文成. 传统民居的现代化:从民国时期的出版物看当时的住宅改良问题[J]. 南方建筑,2014,01:11-17金俊峰,宋美英. 关于中国延边地区朝鲜族农村住宅现代化过程的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1:18-24.郭焕宇. 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南方建筑,2014,01:25-29.罗德胤,孙娜. 黎槎“八卦村”:与洪水共生[J]. 南方建筑,2014,01:30-33.蔡燕歆. 川西古镇茶馆外部空间特点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1:34-37.朱雪梅,程建军,林垚广,杜与德. 粤北古道传统村落形态特色比较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1:38-45.徐怡芳,王健. 粤中民居地方性建筑材料考[J]. 南方建筑,2014,01:46-49.孙竹青. 官式建筑与民间营造——武当山皇经堂官式建筑中民间营造技术的应用初探[J]. 南方建筑,20陈果. 酉水流域传统建筑木构架体系特征及源流探析[J]. 南方建筑,2014,01:57-61.郑红. 广东潮州民居木构彩画特色分析[J]. 南方建筑,2014,01:62-70.谭金花. 探索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广东开平巴黎大旅店的规划方案为例[J]. 南方建筑,2014梁以华,郑红. 历史建筑相近概念析论[J]. 南方建筑,2014,01:76-81.潘曦. 多学科视野:西方乡土建筑研究理论浅析[J]. 南方建筑,2014,01:82-85.第二十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J]. 南方建筑,2014,01:119.杜佳,余压芳. 贵州历史文化村落研究进展[J]. 南方建筑,2014,03:73-78.潘莹,卓晓岚. 广府传统聚落与潮汕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3:79-85.谢光. 巴塘县城老街空间形态演变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3:86-91.冯棣,张兴国. 西南石窟寺石刻形象反映的建筑类型特征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3:92-96.苏东宾,徐从淮. 日本的传统民居——“町家”[J]. 南方建筑,2014,04:60-63.傅娟,冯志丰,蔡奕旸,许吉航. 广州地区传统村落历史演变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4:64-69.戴志坚. 福建古村落保护的困惑与思考[J]. 南方建筑,2014,04:70-74.刘婉华. 书院:中国古代园林的一朵奇葩[J]. 南方建筑,2014,04:75-79.刘源,姜省.从出版看建筑史:近代建筑图书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6:4-11.姜省,刘源.从民国出版物看近代城市规划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J]. 南方建筑,2014,06:12-15.汪晓茜.历史补遗:民国南京教会建筑师齐兆昌[J]. 南方建筑,2014,06:16-21.陈志宏,赵玉冰,李希铭.闽南传统匠师的近代转型——以惠安近代名匠杨护发为例[J]. 南方建筑,2014,钱锋.探索一条通向中国现代建筑的道路——黄毓麟的设计及教育思想分析[J]. 南方建筑,2014,06:27-张天洁,李泽.从“藏”到“开”:近代武汉公共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述略[J]. 南方建筑,2014,06:34-42.张东,田银生.基于保护发展的豫西传统乡村聚落调查[J]. 南方建筑,2014,06:43-47.袁媛,肖大威,黄家平,等.传统村落边界空间保护初探[J]. 南方建筑,2014,06:48-51.唐孝祥,陶媛.试论佛山松塘传统聚落形态特征[J]. 南方建筑,2014,06:52-55.韦松林,吴玉玲,邓祥杰,等.南国古村环境意象——佛山西樵上金瓯松塘村探微[J]. 南方建筑,2014,06:崔文河,于杨.“多元共生”——青海乡土民居建筑文化多样性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6:60-65.高海峰,陆琦,梁林.广州酒家园林对岭南传统庭院特色的传承与发展[J]. 南方建筑,2014,06:66-69.黄珂.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文策略——以低技术手段与软设计方法构建绿色生活[J]. 南方建筑,2014,06:7李晴,高华.基于历史性空间视角的高密度住区规划研究——以广州市猎德村改造为例[J]. 南方建筑,20邹东,肖大威.民国初期(1912~1937)广州城市建设理念初探[J]. 南方建筑,2014,06:81-83.刘卫,凌筱舒.珠三角专业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及其规划策略研究——以增城市新塘镇为例[J]. 南方蔡云楠,朱志军,郭冠颂,等.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为例 [J]. 南方建筑,201郭红雨,金琪,朱志军.低碳导向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技术探索[J]. 南方建筑,2014,06:95-99.张晓明,曾栋鸿,周茂松.广州海珠生态城低碳交通规划实践[J]. 南方建筑,2014,06:100-104.谢晓华,孙铁钢.着眼于生态的健康河流塑造[J]. 南方建筑,2014,06:105-109.邓一荣,肖荣波,周健,等.岭南生态社区的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规划设计[J]. 南方建筑,2014,06:110-11高岩. 基于设计实践的参数化与BIM[J]. 南方建筑,2014,04:4-14.黄蔚欣,姜涌,马逸东,郭金. 数字化建造中的结构平衡态[J]. 南方建筑,2014,04:15-18.王朔,李建成. BIM在建筑工程项目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 南方建筑,2014,04:19-25.杨远丰,莫颖媚. 多种BIM软件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应用[J]. 南方建筑,2014,04:26-33.孙澄宇,李群玉,涂鹏. 参数化生成与评价技术在面向太阳能的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 南方建筑,20朱志远,宋刚. 参数化设计的逻辑与体验:以贵州百里杜鹃一馆两中心设计为例子[J]. 南方建筑,2014,0唐孝祥,陈春娇. 推进和强化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重要举措——2013“岭南建筑学派与岭南建筑创新”学冒亚龙,何镜堂,郭卫宏. 分形视野下的岭南建筑学派与创作[J]. 南方建筑,2014,01:88-93.杜宏武,王国光. 岭南建筑学派的整体观与整体设计方法初探[J]. 南方建筑,2014,01:94-98.郦伟,唐孝祥. 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的发展历程、哲学基础和价值取向[J]. 南方建筑,2014,01:9林广思. 夏昌世早期活动脉络解读(1932-1945年)[J]. 南方建筑,2014,01:105-110.朱小雷. 基于调查反馈的本科建筑学专业校企合作实习模式初探[J]. 南方建筑,2014,01:111-114.戴秋思,邓蜀阳. 探微英国高等教育理念下建筑院校的教学特色[J]. 南方建筑,2014,02:122-125.林广思. 批判性思维之于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 南方建筑,2014,03:120-123.吴桂宁. “建筑设计方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设计[J]. 南方建筑,2014,03:124-127.蔡瀛,叶红.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基于《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引》的思考[J]. 南方建筑顾朝林,张晓明,韩青,袁晓辉. 我国县镇(乡)村域规划问题与对策[J]. 南方建筑,2014,02:9-15.刘学敏. 中国“农村病”及其治理[J]. 南方建筑,2014,02:16-19.马东辉,刘朝峰,王威. 村镇防灾减灾规划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2:20-23.周游,魏开,周剑云,戚冬瑾. 我国乡村规划编制体系研究综述[J]. 南方建筑,2014,02:24-29.宁可,王世福,刘琎. 城市反哺乡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 南方建筑,2014,02:30-36.郭谦,颜政纲. 番禺沙湾古镇保护与更新的实践与思考[J]. 南方建筑,2014,02:37-43.姚龙,刘玉亭. 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研究评述[J]. 南方建筑,2014,02:44-50.范霄鹏,郑一军. 村庄整合建设的两类依托——社会结构与资源利用方式[J]. 南方建筑,2014,02:51-54叶红,李贝宁. 县(区)统筹框架下村庄布点规划的方法创新——以2013年增城市村庄布点规划为例[J]. 李坤明,赵立华. 珠江三角洲地区村落热环境模拟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2:61-65.刘冠男. 中西方中古时期城乡关系比较研究初探[J]. 南方建筑,2014,02:66-69.陆琦,高海峰,梁林.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乡村景观建设的传承与提升——以中山市桂南村为例[J]. 南方建范小丽,陈芳,邱昊. 人居环境理论视角下的农村住房建设探析[J]. 南方建筑,2014,02:76-80.杨晓楷,张婷婷. 面向实施、弹性控制的法定图则修订编制方法探索——以《深圳龙华樟坑径片区发展单王萍萍,杜宏武. 潮客交融城镇建筑风貌整治设计的类型学应用研究——以梅州市留隍镇为例[J]. 南方陈明坤,魏成. 向家坝库区影响下的县域城镇空间重构与城镇化策略研究——以宜宾市屏山县为例(上)[常青.序言:探索我国风土建筑的地域谱系及保护与再生之路[J]. 南方建筑,2014,05:4.傅朝卿.台湾传统民居保存与再利用的几个面向[J]. 南方建筑,2014,05:7-13.阎亚宁,郑钦方.台湾聚落防灾的观念与架构[J]. 南方建筑,2014,05:14-20.严何.历史场景中的都市生活——沪、汉两地近代城市滨水空间的建筑人类学比较研究[J]. 南方建筑,2翟辉,张欣雁.香格里拉“闪片房”的再生之路[J]. 南方建筑,2014,05:28-32.谭良斌.传统民居环境更新设计中的景观利用研究——以云南永仁彝族传统民居院落改造为例[J]. 南方汪永平,孟英.乡土建筑的生与死——镇江东乡民居存亡录(以葛村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5:36-4黄河,杨毅.整饬之宜、适用之利与权益之移——昆明城市风土建筑生存状态及其再生策略[J]. 南方建筑梁智尧.试析鄱阳湖流域建筑谱系及其源流关系[J]. 南方建筑,2014,05:52-57.李晓峰,潘方东,陈刚.官学化背景下两湖民间书院建筑形态衍化探讨[J]. 南方建筑,2014,05:58-63.巨凯夫.风土特征图谱建立方法研究 ——以浙江风土建筑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5:64-69.宾慧中,闫爱宾,王大力.寺与市的时空对话——上海泗泾古镇福田净寺历史地段复兴探索[J]. 南王盈.海南传统火山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以海口博学村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5:77-81.汤诗旷.城乡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试论全国统一立法的必要性及其目标设立[J]. 庄少庞. 岭南建筑师庭园设计研究补遗[J]. 南方建筑,2014,02:82-87.张涵. 明清商丘古城的防洪御灾体系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2:88-95.曾卫,袁芬. 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解读川东山地传统民居的设计语汇[J]. 南方建筑,2014,02:96赵一澐. “天为之因”与“人为之因”——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建筑设计案例剖析[J]. 南方建筑,2014刘昆. 场景作为建筑空间的一种所指[J]. 南方建筑,2014,02:111-115.吴红涛. 现代建筑的去人性化——兼论大卫·哈维的建筑伦理批判思想[J]. 南方建筑,2014,02:116-12郭其轶. 航站楼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3:97麦华. 德国绿色医院建筑节能更新模式探析[J]. 南方建筑,2014,03:101-105.许慧,肖大威. 绿道在城镇空间优化中的作用——以深圳茅洲河流域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3:106-1刘宇晨,唐永,徐震. 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商业建筑立面认知分析[J]. 南方建筑,2014,03:110-114.费彦,林毅. 从“标准户”到“标准人”——基于需求的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供给方法研究框架[J]. 南陶金,张莎玮. 国内文化遗产价值的定量和定价评估方法研究综述[J]. 南方建筑,2014,04:96-101.何正强. 社会网络视角下办公型社区公共空间的有效性分析[J]. 南方建筑,2014,04:102-108.卢庆旼. 海上航线对韩国仁川清租界近代建筑影响之研究(1884~1945)[J]. 南方建筑,2014,04:109-115刘亦师. 山西太谷县原铭贤学校近代建筑考辨[J]. 南方建筑,2014,04:116-123.萧蕾,刘雅琦,肖毅强. 美国养耕共生系统技术简析与展望[J]. 南方建筑,2014,04:124-128.吴中平.作为一种“行动”的地域性——黄声远的宜兰耕耘[J]. 南方建筑,2014,05:89-93.陈明坤,魏成.向家坝库区影响下的县域城镇空间重构与城镇化模式研究——以宜宾市屏山县为例(下)陈晓虹.社区改造背景下适应我国社会关系特点的公共空间营造策略初探[J]. 南方建筑,2014,05:100-1林竹.中国城市发展观的哲学思辨[J]. 南方建筑,2014,05:108-112.贺大东,肖大威,李方贤,等.陶瓷废料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评测及市场分析[J]. 南方建筑,2014李方贤,贺大东.陶瓷废料对轻质多孔混凝土性能与孔结构影响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5:117宋款,张磊,孟庆林.蒸发表面温度的数值模拟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5:120-122.林东.养护制度对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5:123-125.许吉航,肖大威.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渗潮易污问题的探讨[J]. 南方建筑,2014,05:126-127.刘滨谊,郭佳希. 基于风景旷奥理论的视觉感受模型研究——以城市湿地公园为例[J]. 南方建筑,2014,冯娴慧,高克昌,钟水新. 基于GRAPES数值模拟的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对局地微气候影响研究——以广州为胡一可,吴德雯.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边界的尺度转化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3:17-22.姜允芳,苏小勤,李莉,侯超. 上海市区域绿色廊道空间实施的政策性评价研究——以青松生态功能区为例杨俊宴,张涛,谭瑛. 城市风环境研究的技术演进及其评价体系整合[J]. 南方建筑,2014,03:31-38.苏义敬,王思思,车伍,魏一哲,董音.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J]. 南方建筑,2014萧蕾. 风景园林耐候性的研究缘起与进展[J]. 南方建筑,2014,03:44-46.吴承照,臧亭. 中国风景园林标准体系初步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3:47-55.王晓俊,钱筠. 城市“撤回”计划与开放空间恢复——《生态城市伯克利》的启示[J]. 南方建筑,2014,王云才,吕东. 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典型网络图式的嵌套特征分析[J]. 南方建筑,2014,03:60-66.吴隽宇,游亚昀. 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技术框架对广东绿道建设的借鉴与启示[J]. 南方建筑,2014,03:6高武洲. 澳门未来解决居住问题的对策——公共房屋[J]. 南方建筑,2014,01:115-119.郭谦,高伟,谢少亮. 场景的原真性——Palacio Belmonte酒店扩建项目修复与更新设计[J]. 南方建筑,越秀地产·全国高校建筑设计竞赛评选公告[J]. 南方建筑,2014,01:127.邓敬,沈中伟,常明,黄映红. 印象·重塑——丽江铁路客站的设计与思考[J]. 南方建筑,2014,04:80-83刘江黎,吴兵. 矿坑中的佛教世界——蚌埠白石山栖岩寺景观设计[J]. 南方建筑,2014,04:84-87.文健. 临江住宅江景利用的设计感悟——以肇庆东景华府居住小区设计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4:88黄骏,林燕. 开放的立体平台——澳门大学学生活动中心设计[J]. 南方建筑,2014,04:92-95.孙礼军,潘智伟,廖雄.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平面规划及主装置区建筑设计[J]. 南方建筑,2014,06:116张振辉,何炽立,陈玮璐.在岭南山水之间建造——以南海会馆为例探索当代文化公共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策越秀地产·全国高校建筑设计竞赛[J]. 南方建筑,2014,02:126-144.深切悼念周干峙院士[J]. 南方建筑,2014,02:87.第十四次建筑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通知[J]. 南方建筑,2014,02:81.施瑛. 怀念敬爱的金振声教授[J]. 南方建筑,2014,03:127-129.吉林建筑大学.全国第十四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在长春隆重举办[J]. 南方建筑,2014,05:12吴宇江.纪念莫伯治大师诞辰 100周年暨《莫伯治大师建筑创作实践与理念》首发式学术研讨会召开[J]研讨会”在宁隆重举行[J]. 南方建筑,2014,01:4.方建筑,2014,01:11-17.建筑,2014,01:18-24.建筑,2014,01:38-45.初探[J]. 南方建筑,2014,01:51-56+50.例[J]. 南方建筑,2014,01:71-75.,03:92-96.14,04:64-69.,2014,06:12-15.[J]. 南方建筑,2014,06:22-26.南方建筑,2014,06:27-33.建筑,2014,06:34-42.. 南方建筑,2014,06:56-59.,2014,06:60-65.筑,2014,06:66-69.南方建筑,2014,06:70-75.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6:76-80.,06:81-83.市新塘镇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6:84-87.例 [J]. 南方建筑,2014,06:88-94.,06:95-99.6:100-104.建筑,2014,06:110-115.南方建筑,2014,04:34-38.J]. 南方建筑,2014,04:39-42.派与岭南建筑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J]. 南方建筑,2014,01:86-87.,01:94-98.南方建筑,2014,01:99-104.014,01:111-114.14,02:122-125.的思考[J]. 南方建筑,2014,02:4-8.2014,02:9-15.,02:24-29.方建筑,2014,02:51-54.庄布点规划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2:55-60.桂南村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2:70-75.4,02:76-80.龙华樟坑径片区发展单元规划大纲》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4:43-47.留隍镇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4:48-53.宾市屏山县为例(上)[J]. 南方建筑,2014,04:54-59.研究[J]. 南方建筑,2014,05:21-27.落改造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5:33-35.方建筑,2014,05:36-43.再生策略[J]. 南方建筑,2014,05:44-51.筑,2014,05:58-63.4,05:64-69.J]. 南方建筑,2014,05:70-76.,05:77-81.性及其目标设立[J]. 南方建筑,2014,05:82-88.筑,2014,02:96-103.析[J]. 南方建筑,2014,02:104-110.建筑,2014,02:116-121.南方建筑,2014,03:97-100.方建筑,2014,03:106-109.014,03:110-114.方法研究框架[J]. 南方建筑,2014,03:115-119.2014,04:96-101.04:102-108.建筑,2014,04:109-115.宾市屏山县为例(下)[J]. 南方建筑,2014,05:94-99.方建筑,2014,05:100-107.析[J]. 南方建筑,2014,05:113-116.5:117-119.5:123-125.[J]. 南方建筑,2014,03:4-9.影响研究——以广州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3:10-16.以青松生态功能区为例[J]. 南方建筑,2014,03:23-30.,2014,03:31-38.计[J]. 南方建筑,2014,03:39-43.[J]. 南方建筑,2014,03:56-59.14,03:60-66.南方建筑,2014,03:67-72.新设计[J]. 南方建筑,2014,01:120-126.方建筑,2014,04:80-83.2014,04:84-87.南方建筑,2014,04:88-91.,04:92-95.南方建筑,2014,06:116-120.共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策略[J]. 南方建筑,2014,06:121-125.筑,2014,05:128.式学术研讨会召开[J]. 南方建筑,2014,05:129.。
新农村村镇规划与新民居建设
![新农村村镇规划与新民居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9750dc88b4daa58da1114a1f.png)
(二)村镇规划和农村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农村住宅建设沿袭陈旧模式,建筑功能不完善, 建筑质量和水平不高。
燕赵新民居
(一)村镇规划与建设的背景
燕赵新民居展示——十佳方案
2006年9月,由 省文明办提出并 联合省建设厅、 省民俗文化协会 组织开展了河北 新农村民居建筑 设计大赛,向全 国征集设计方案。
2007年初,共收 到参赛作品种 499个,评选出 “十佳设计方 案”10个、优秀 设计方案90个。
燕赵新民居
村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要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历 史文化名镇名村,应公布历史 建筑,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加 以保护。
2、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 的规划。防止有历史价值的建 筑被拆毁。 抢救性保护不可再 生的文化遗产资源。
※弘扬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 发展旅游产业,增加农民的收 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省建设厅于2008年2月份,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村新民居“十 百千”示范工程。
全省建立样板村11个(每个设区市1个村)。
向全省每个行政村推广农村新民居优秀设计方案100套。
在全省建设样板房1000套。
(一)村镇规划与建设的背景
农村新民居“十百千”示范工程
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展示
廊坊市永清县 董家务村,正 在建设中的新 民居。
(一)村镇规划与建设的背景
燕赵新民居展示——其他方案
(一)村镇规划与建设的背景
农村新民居“十百千”示范工程
为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 委主要领导讲话精神,省建设厅决定在 2008年实施农村新民居“十百千”示范 工程,以实现尽快提高农村住宅建设水 平的目标。
“十百千”
(一)村镇规划与建设的背景
传统村落民居自发性建造的可持续更新研究——以剑川沙溪地区民居建造为例
![传统村落民居自发性建造的可持续更新研究——以剑川沙溪地区民居建造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35c11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2.png)
872023.08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Key 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s; residential houses; spontaneous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renewal; Shaxi area“自发性建造”(spontaneous building)是指为改善自身生存环境,以家庭为决策单元,不受外界特定指令控制,自主决策房屋的选址、形式、投资行为或结果,具有“存在广泛、实施开放、表现多元”的特征。
1964年,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Non-Pedigreed Architecture )使“人们自行搭建的遮蔽物”第一次得到了美学上的关注,“自发性建造”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广义的“民居”或“没有建筑师的建筑”[1]。
村落中的民居与城市统一规划建设不同,其建造方式主要由村民个人意愿决定并完成。
这些建筑在特有的规律下产生、发展,最终消亡,承载着大量成分复杂的村民生活。
国内外多年研究表明,以“旅游业”为导向的传统村落中,民居风貌传承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
因此,对沙溪地区的民居采取开发、保护、更新三种方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沙溪村落内的民居建造也滋生了民居地域性特征衰减、组织模式混乱、人地关系缺失、自上而下设计模式失效等诸多失序问题[2]。
通过研究基于民居“自发性建造”的可持续更新,对民居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能够促进沙溪地区传统村落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助力其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1沙溪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的价值体现沙溪地区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区,金沙江、澜沧江、怒摘要 当前,传统村落在城市化大潮的冲击下,形成了村庄自我消解的趋势和再生重塑的诉求。
基于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
![基于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https://img.taocdn.com/s3/m/d94a331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5.png)
文化视野431基于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郝帅帅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摘要:村落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先秦以来,村落文化便开始在我国发展,到了唐朝时期,村落逐渐成为了我国的政治组织单位。
但到了清朝时期,受“清末新政”的影响我国村落开始逐渐瓦解。
而到了当今时代,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村落瓦解速度不断加快,甚至走向消亡。
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村落是当前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乡村旅游;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9-0431-01引言传统村落涵盖了我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其文化价值非常巨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为了发展乡村经济,乡村旅游也随之而发展起来。
正因如此,传统的村落由于同乡村经济规划相冲突,使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失。
而这一现象也逐渐被我国各界人士所关注,公众也逐渐意识到传统村落的价值,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势在必行。
一、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分析1.文化价值中国传统村落留存着我国人民悠久的历史文化,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这正是我国传统村落丰富的文化价值的真实写照。
在不同地区,不同村落,通常都有其独特的村规民约,从客观角度来说,传统村落的乡土文化也可以看作是我国社会文化的基础。
传统村落的乡土文化通常表现在不同村落间的生活方式,而不同村落间的生活方式根据地域的不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更加体现出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
2.生态价值我国传统村落按照地域性分布,其生产方式、生态系统都具有显著的差异。
村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凝结自身的智慧,构造出了许多鲜明而富有特色的生态文明。
北方因气候原因,以及土壤特质,其农业种植多为小麦、高粱等旱地作物,南方因降水较多,因此主要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产物。
而不同的农业生态文明也造就了不同的农业生态景观。
3.经济价值传统村落的经济价值主要来源于它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两者均可以转化为多方面的经济效益。
中国传统村落谱系建立刍议
![中国传统村落谱系建立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3669d65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4.png)
中国传统村落谱系建立刍议
罗德胤
【期刊名称】《世界建筑》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中国传统村落的总数已经达到1561个,其谱系之建立应该成为一个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只有建立起谱系,这些传统村落才不会是一盘散沙,而是编织起来的一张结构清晰的知识之网.也只有建立起谱系,我们才知道哪些村落是属于“稀有物种”,需要我们去主动发现和重点保护.笔者认为,借鉴《巴拉宪章》的文化重要性原则我们可以建立起中国传统村落的谱系.针对中国由一个汉族加55个少数民族的国情,笔者将全国划成了4个片区:Ⅰ区是东部片区,为汉族文化区;Ⅱ区是西部片区,为少数民族文化区;Ⅲ区是华南片区,为民系文化区;Ⅳ区包括东北、台湾和海南,其特点是原住民加外来人口,实际上是前3个片区的综合.
【总页数】4页(P104-107)
【作者】罗德胤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建立传统纹样的图像谱系评《中国古代金银首饰》 [J], 孟晖;
2.周山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刍议 [J], 盛亚莱;陈楚文;洪泉
3.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幸福之路——中国(四川—甘孜—乡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J], 刘德伟;张志勇
4.安徽池州传统村落及其文化内涵刍议
——兼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J], 谈家胜;姚爱武
5.论一种文图谱系学的建立:评《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J], 张节末;季通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尼民居改造实验_孙娜_罗德胤
![哈尼民居改造实验_孙娜_罗德胤](https://img.taocdn.com/s3/m/79dee571a26925c52cc5bf68.png)
相比之下,近些年新建的水泥红砖房不仅丧失了地域特征,而且, 由于当地经济条件尚不宽裕,很多红砖房都没有做外装修,坚硬裸 露的红砖墙面与自然的梯田、山林环境格格不入。我们迫切希望寻 求一种折衷方案,在保留传统民居的外观和主要文化要素的前提下, 对内部空间进行调整,以改善其居住性能。于是,在 2010 年 9 月红 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委托我们做云南省元阳县全福庄村的保护规划 时 1),我们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就是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让传统的
卢有开宅的 1 层层高为 2m,刨除楼板、横梁, 净高仅有 1.54m。为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基 本要求,将 1 层层高提升至净高 2.0~2.2m7)。 同样,3 层阁楼的空间也需要适当提高。做 法是将前后墙处的 3 层净高提升至 1m 左 右—茅草顶的坡度约为 50%( 即高度是进 深的一半 ),进深约 6m,故这种做法的阁楼 内部高度约为 1~4m,大部分空间是可用的。
云南红河州元阳县典型的哈尼族民居俗称“蘑菇房”,因其外形 尤其是茅草屋顶类似蘑菇而得名。蘑菇房一般是 2 层的木构架土坯 墙建筑,外形简单,几乎没有任何装饰。蘑菇房是元阳哈尼族文化 最鲜明的外部表征之一。它是上千年来哈尼人应对当地气候和资源 的最优选择,在景观上也已经和梯田环境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和谐关 系 ( 图 1)。
6-1
6-2
6 全福庄中寨 48 号改造后
6-1/6-2 外观
6-3 底层
6-4 二层
6-3
6-4
6-5
6-5 三层
ARCHITECTURAL JOURNAL 041
传统村落能否成为特色小镇?
![传统村落能否成为特色小镇?](https://img.taocdn.com/s3/m/95c6347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7.png)
传统村落能否成为特色小镇?罗德胤【期刊名称】《旅游学刊》【年(卷),期】2018(033)005【总页数】3页(P4-6)【作者】罗德胤【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特色小镇,由“特色”和“小镇”两个词组成。
小镇是什么?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镇是指县和县级市以下的行政区划基层单位。
镇和乡有区别,一般来说,镇的区域面积比较大,人口比较多,尤其要有较多的非农业人口。
主管部门虽然没有规定小镇一定要符合镇的行政区划,但是从已经公布的特色小镇名单看,基本上都属于镇。
镇的最根本因素是“聚集度”。
当产业的聚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成为镇或者小镇。
特色小镇的特色,是比小镇更为关键的概念。
特色可以是指某个产业或者行业,也可以是指有潜力发展成为产业或者行业的某项事业。
要在这个产业、行业或者事业里占有垄断地位,或者至少是相当高的地位,并且要有相当程度的深耕水平,才称得上特色小镇。
有没有哪个传统村落,已经在某个行业上达到了比较高的聚集度和深耕水平呢?旅游业是比较容易在乡村做起来的行业。
我们先从旅游业谈起。
贵州省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是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的一个传统村落。
根据当地主管部门提供的数据,2017年西江千户苗寨的客流量为750万,旅游收入约64亿。
这个数据,跟乌镇也相差不太远了,甚至可以跻身国内一线旅游目的地之列①750万的年客流量跟我们在实地考察的感受是大致相符的,但是64亿的旅游收入或许有偏差,因为这意味着人均消费达到了将近1000元。
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业,至少为本村以及附近村民创造了5000个就业岗位。
显然,光从乡村旅游业的数据上看,她是够得上特色小镇的标准的,实际上她也确实入选了住建部和发改委评选的第一批特色小镇。
然而,她在行业上是否够得上“深耕”二字呢?西江千户苗寨首先是一个苗寨,所以保护、传承当地苗族的文化,同时为游客创造出足够的苗族文化体验,就是她的一项基本责任,也是她的“特色”之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江⻄西 传统村落
徽州及赣东北; 安徽中北部; 赣中。
赣中乐安流坑村
六安民居
徽州宏村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徽州宏村
血血缘村落; ⻛风水水规划; 永乐年挖水水塘; 万历年挖南湖; 白白墙黑黑瓦瓦; 高高墙合院; 理学发达。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豫南新县丁李湾 豫⻄西陕县地坑窑 豫北安阳林州任村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两湖:湘东、湘南、湘北、峡江、鄂东;(鄂⻄西归入入II区)
湘北张谷谷英村 湘南郴州板梁村
鄂东红安祝家楼村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湘北张谷谷英村:宗族与礼制文文化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浙江传统村落
浙东、浙南、浙⻄西、浙北
晋⻄西李家山山村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山山⻄西传统村落分区
24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晋东南 ⻄西文文兴村
柳氏氏后人人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晋东南:阳城郭峪村
城里里城外两类人人: 互相需要,互相冲突;
富商:因煤、铁而而致富; 明末造城墙;
小小姓:世代操“贱业”;
如轿夫、吹鼓鼓手手、土土工工(抬棺月木木、 送葬)、奴婢、接生生婆、喜娘等。
汉满僳僳景颇壮, 高高山山普米米锡伯藏 毛毛南布依维吾尔, 仡佬仫佬蒙古羌 乌孜别克俄罗斯, 保安独⻰龙京东乡 哈尼彝苗鄂伦春, 裕固朝鲜傣阿昌 鄂温克水水德昂怒, 基诺赫哲土土布朗 塔塔尔白白回土土家, 达斡尔畲黎珞巴 拉祜纳⻄西塔吉克, 哈萨克佤瑶撒拉 我国民族五十十六, 柯尔克孜侗⻔门巴
注:蓝色色字体表示示可能没有传统村落的民族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湘⻄西凤凰:苗族、山山区农业村落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傈傈族井干式月木木楞房
傈僳族是一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 虽然基本结束了迁徙,但漫⻓长的 狩猎和采集的历史决定了傈僳族 建筑简易、美观、实用用的特点。 傈僳语称月木木楞房为“度伦恒”, 由直径20厘米米左右的圆月木木去皮皮、 晒干、抛光后垒成⻓长方方形,一一层 四根,楔接成一一个整体,垒高高至至 二二米米五左右,搭成人人字型屋顶, 上盖衫月木木瓦瓦板。
以文文化重要性来代替历史信息。
以“地方方”(place)来代替建筑遗产。 保护作为社会过程,号召不同学科领域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 呼声,而而不是以保护技术为主的狭隘专家领域。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巴拉宪章》的文文化重要性法:
1、将全国分为四个文文化区; 2、每个区内有共同文文化特性——民族、民系、地理圈; 3、从聚落、建筑和非非遗三要素来分析: a、区内共同的文文化特性; b、村落自自身身的文文化特征; 4、用用上述a、b来指导调查、研究和保护。
闽南村 闽中土土堡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观前村:闽江上游,四大大家族,天后宫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观前村:三种职业、三个团块
下坊 撑船
中坊 经商
上坊 放排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观前码头:低成本、可拆卸的吊脚楼商铺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II区以民族为纲:汉族文文化不占主流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关中传统村落:韩城党家村
宗族社会:党、贾两族; 商人人堡村:鄂豫边境;城墙、看
家楼、泌阳堡、及夹层墙哨⻔门等攻 防兼备古代防御体系;
民居:⻓长院、礼制秩序。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山山东传统村落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河南传统村落
豫东项城袁寨
豫⻄西、豫北、豫东、豫南
——总计38片片(14省)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I区以地理文文化圈为纲
汉文文化的大大区,情况复杂; 丰富多样的农业景观; 文文化:基本以儒家为主流,多讲究⻛风水水; 非非遗:祖先崇拜、重视科举、泛神信仰(庙会); 公共建筑:祠堂、文文教建筑、庙宇; 民居:合院为主,讲究对称、秩序; 经济活动为建筑推波助澜。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北京郊区
民居:四全院或三合院; 公建:关帝庙、东岳庙...; 聚落:因军屯、商业成村; 较为规整; 非非遗:庙会(?)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水村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河北传统村落
冀北 冀⻄西山山区 冀东平原区(?)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全福庄大大寨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侗族传统村落文文化特征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干广广⻄西壮族自自治区交汇处, 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土家族苗族自自治州。人人口口总数为296万 人人。 村落环境多样,村落主要为山山地型、河谷谷坪坝型。 有“萨神”崇拜。 建筑多为干栏式。 村落中重要的建筑要素:鼓鼓楼、⻛风雨雨桥、凉亭、戏楼。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晋冀组团
北京川底下
河北大梁江村
山西张壁村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皖南赣北组团
安徽坑口村
安徽查济村
江西绕南村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黔东南桂北组团
广西省东田村
贵州省怎雷村
贵州省增冲村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湘西渝东鄂西组团
重庆市河湾村
湖南省崇木凼村
湖北省兴安村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秋场。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典型的村落环境要素:高高山山 、水水稻 、梯田田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哈尼族的建筑类型
蘑菇房、土土掌房、干栏竹竹楼等
爱尼人人竹竹楼村落
哈尼蘑菇房村落
哈尼土土掌房村落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山山寨神林、磨秋场 ,它们分别是哈尼族人人举行行昂玛突节(二二月节)和苦 扎扎节(六月节)这两大大节日日的地方方。是哈尼族传统村落中重要的组成 部分。
浙东楠溪江村 浙⻄西诸葛村
浙南松阳村落 浙北水水乡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浙东-永嘉岩头村
血血缘村落; 元代金金日日新兴建; 明嘉靖金金桂林完成, 规划水水平高高; 水水利设施完善:家家 通水水渠,形成几几大大片片 湖泊、湿地、公园; 建筑⻛风格自自然舒展; 文文教建筑发达。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闽南粤北组团
福建省下梅村
广东省扬池古村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云南省苍台村
云南组团
云南省寺登村
云南省翁丁村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传统村落数量庞大大,需要按类型和谱系来 挖掘、分析和指导 ——如何形成谱系?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建筑分类:学术界至至今无无结论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I区以民族为纲
各民族有相对固定的地理位置、气气候环境、居住模式、社会 结构、公共空间、节庆习俗 同一一民族之内还分亚类,如: 哈尼族:蘑菇房区、土土掌房区、干栏区、大大房子子区 纳⻄西族:月木木楞房区、土土墙月木木构架区、砖墙合院区
同一一民族之内有不同支支系的划分,如: 彝族:诺苏、纳苏、罗武、米米撒泼、撒尼、阿⻄西 哈尼族: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布都、白白宏
冀北:暖泉镇⻄西古堡
聚落:边关村堡; 建筑:山山⻄西合院;真武庙; 非非遗:戏曲;洒铁水水。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庙宇选址:玄玄武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山山⻄西传统村落
晋中、晋南、晋北、晋⻄西、晋东南有差异;晋北并冀北
晋南丁村 晋东南郭峪村
晋北城堡村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侗族的建筑
月木木构干栏式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中的传统村落——侗族传统村落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壮族-平安寨
以社为组织单位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壮族的麻麻栏建筑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苗族: China, Thailan, Vietnam & Laos; 23-80 styles
笼统分黑黑彝、白白彝、花腰彝、傣彝、干彝、蛮彝的)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彝族建筑类型
土土掌房、土土坯房、石石板房、月木木楞房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彝族垛
彝族最重要的节日日 火火把节
场地需求大大 场地与村落的关系,值得深究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哈尼族传统村落文文化特征
分布地区主要在滇南,人人口口120多万; 村落环境:高高山山、水水稻、梯田田; 建筑有蘑菇房(最典型)、土土掌房、干栏等; 节日日有二二月节、六月节、十十月节,其中前两个对应有寨神林和磨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IV区 II区 (民族) I区
(地理文文化圈)
III区 (民系)
13年11月27日日星期三
I区以地理文文化圈为纲
先将各省分解,再考虑合并——
北京郊区; 冀北、冀中、冀南; 晋南、晋北、晋中、晋⻄西、晋东南; 陕北、关中 、陕南; 徽州及赣东北、安徽中北部、赣中; 湘东、湘南、湘北、峡江、鄂东 四川盆地、重庆 豫⻄西、豫北、豫东、豫南; 闽东、闽中、闽北; 浙东、浙⻄西、浙南、浙北、浙中; 苏南、苏北 鲁南、鲁东、鲁中、鲁北;
永嘉岩头村村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