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妆台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镜贴花黄:中国古代的梳妆台
从明至清中期,中国家具没有梳妆台这一品类,只有梳妆匣或镜台,它们不是独立的家具,部是依附于其他家具上的器件。
梳妆匣,如小方匣,正面对开两门,门内装抽屉数个,面上四面装围栏,前方留出豁口,后侧栏板内竖三扇至五扇小屏风,边扇前拢,正中摆放铜镜。
不用时,可将铜镜收起。
小屏风也可以随时拆下放倒。
镜台类似专用的桌子,台面上竖着镜架,旁设小橱数格,镜架中装一块大玻璃镜。
至迟在清代后期已很常见。
低镜台形体较小,一般放在桌案上使用。
镜台面下设小抽屉数个,面上装围子,宫中常见的还有在台面后部装一组小屏风的,屏前有活动支架,用以挂镜,又名“镜支”。
也有的不装屏风和围子,而是在台面之上安一箱盖。
打开盖子,支起镜架,即可使用。
明清镜架十分精美,出现了木制的宝座式镜台和五屏式镜台等,其上雕龙画凤,镶嵌雕刻,技艺精湛。
受欧风薰陶,民国时期玻璃大量涌人民间,梳妆台大量出现,形体较前高大许多,带有洋式建筑风格。
有些简单的,在台面两端安设抽屉,中间以轴相连带木框的椭圆形镜子。
一、梳妆台产生的背景
梳妆台古时称“妆奁”,是古代妇女专用的梳妆盒或镜台。
北周庾信《镜赋》:“暂设妆奁,还抽镜屉。
”唐代白行简《李娃传》:“帏幙帘榻,焕然夺目;妆奁衾枕,亦皆侈丽。
”古代的男人和女人都留长头发,并且都得蓄发,出门入门天天都要梳妆,因此男人和女人都必须有梳妆台,有时出门还得带着它。
古人的生活没有现代生活快节奏的紧逼,没有CPI
高涨的压力,更没有时时要力争上游的斗心,生活情趣与现代人大不相同。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一份潜藏着的唯美浪漫随之散发出来。
女子静坐在典雅的梳妆台旁,轻轻地梳理头发,看着镜子中的容颜,一种欲语还休的惆怅漂浮在空气中,嫣然一笑更是倾国倾城。
因此我国古代妇女非常注重梳妆打扮,也对化妆用具十分讲究。
梳妆台上总少不了各式各样雕刻精美的镜子和梳妆匣。
匣子简直就是女孩子的百宝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头饰和某些基本的梳妆工具,如簪子、金钗、木梳等。
不言而喻,梳妆台是卧室里最具旖旎风光的,也是最能寄托遐思的。
二、梳妆台的使用
古人每天要对镜梳妆,铜镜自然是古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梳妆照容用具, 但在古代,宫廷、宦家、民间的梳妆台是有不同档次的。
在先秦时期它并不是人人能用之物,只有达官显贵们才可以使用,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到了后来,随着梳妆用品逐渐增多,街道上大多卖货郎的担子里都有胭脂水粉,环佩发簪,这些物品是古代女子对大宅之外繁复世界的情感寄托。
在“三从四德”面前,她们小心翼翼地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连同梳、篦、头簪等都盛放于奁内。
民间的梳妆台一般做工粗劣,简约朴素。
而早在唐代,皇室贵族或者富足
之家就已经拥有了精巧的妆台。
《太平广记》中就谈到唐代工匠马待封曾经为皇后制作了一件精美的妆台:中立镜台,台下两层,皆有门户。
当皇后要洗梳的时候便开启镜奁,台下门开,自动出来一位木头妇女,手拿着面巾、妆粉、眉黛等所需所之物,可渭巧妙到极致。
古人曰:“女为悦己者容”。
据历史记载,慈禧太后更是在储秀宫过着最有女人味的十年梳妆台生活,而她每天化妆的场所,就在南窗东南角的梳妆台前。
梳妆台上摆放着她一生都极喜爱的心爱之物,不难看出慈禧精致的生活品味。
各种各样内府精制和自己研制的养颜美容化妆品,比如宫粉、胭脂、玉容散等。
而梳头和化妆是她每天早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甚至比军国大事还要紧。
用慈禧自己的话说:“一个女人,没有心肠打扮自己,那还活个什么劲儿!”直到70多岁,慈禧依旧风姿绰约,皮肤白嫩润滑而且富于弹性,这显然得益于她的精心保养与调理。
三、古代梳妆台的设计
(一)古代梳妆台的设计要素
先秦时期,古时女子专门放置梳妆用具的奁盒,多为漆器,制作相当精美。
最早的奁,是盛放铜镜的。
《说文》中有记载:“奁,镜匣也。
”故此奁中放有一面铜镜。
在其背后往往都雕刻着美丽的图案或铭刻着祝福的话语。
从一些画像石中也可以看到,古人梳妆时,手持镜钮上的系带,边照边理妆容的情景。
随之以后,妆奁里面盛放的梳妆用品也越来越多,不同的人身份地位不一样,它的色彩样式结构也是不一样的。
如出土于长沙马王堆的丞相夫人辛追的梳妆盒——彩绘双层九子漆奁,见图(1)。
此奁纹饰精美,做工精细,用料考究,既具有实用性,又极具艺术观赏性。
器身外髹黑褐色漆,再在漆表刷一层极薄的金粉,其中又加入少量的银粉,然后用油彩在器表绘出黄、白、红三色云气纹,璀璨耀眼,十分华丽。
漆奁由“信期绣”的丝绢包裹,分为上下两层。
盖和壁为夹纻胎,双层底为斫木胎。
上层隔板上放有手套、絮巾、绣花镜套等;下层的制作可谓巧夺天工,在厚度为五厘米的底板上凿有九个不同形状的凹槽,每个凹槽内分别嵌有九个形状不同、大小有序的小漆奁。
古人这样设计是为了妥当放置铜镜、香料、丝绵等梳妆用品,并且方便拿取。
17世纪时产于欧洲的玻璃镜,通过海上贸易传入明末的中国。
结合《红楼梦》与清宫史料可知,玻璃镜在清初仍是舶来贵物,皇室或达官贵人方能陈设。
雍正曾多次谕令在养心殿起居室内、家具上安装玻璃镜。
此时,玻璃仍是天潢贵胄物、不入寻常百姓家。
直至乾隆以后,玻璃水银镜才大兴于市,铜镜便渐渐退出了梳妆台。
此梳妆台用料极其讲究,采用泛着古色光泽的红木,这种材料木质质地优良,坚硬耐用,纹理沉着,美观大方,并且木材本身就有自身所散发出来的香味,显得梳妆台古朴典雅、秀丽动人,在居室空间中亭亭玉立、赏心悦目。
台面上竖着镜架,镜架中装有玻璃镜,与化妆橱形成呼应对照,以显其清雅动人、孤芳自赏之美的特征。
镜面周围雕龙画凤,雕工极其精湛。
台面下为组合式化妆橱柜,底设八足,设计巧妙,具有清代梳妆台的典型特征。
由此看来梳妆台作为闺房用具,一般做工都很精巧,大多有雕花。
有的玲珑剔透,式样小巧,有的富丽豪华,有的朴素简约。
其华丽的图案、精巧的设计、完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深刻展现出古代女性华贵典雅的气质。
(二)古代梳妆台的设计形式
梳妆台,作为一种装饰文化,不仅仅是单纯地用作梳妆打扮,对镜观照,而且在组织空间、美化空间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古代的梳妆台以其独特的造型、功能、照镜来表现装饰中多层美感,从本质上也反映了我国文明程度的提高。
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消费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古代的梳妆台从造型、装饰、功能、选材、工艺紧密统一。
总的来说分高低两种梳妆台,高者类似专用的桌子,台面上竖着镜架,旁设小橱数格,镜架中装一块大玻璃镜,又名“镜台”,则在清代中期已很常见。
低镜台形体较小,一般放在桌案上使用。
镜台面下设小抽屉数个,面上装围子,常见的还有在台面后部装一组小屏风的,三至五扇不等,屏前有活动支架,用以挂镜,又名“镜支”。
也有的不装屏风和围子,而是在台面之上安一箱盖。
打开盖子,支起镜架,即可使用。
四、梳妆台的变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梳妆台对其来说都是家居装饰中最富魅力的一种陈设家具。
虽然现代家庭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不少现代女性放弃了旧有的生活模式,她们不在四平八稳地坐在专门的梳妆台面前,而是将化妆的功能移至浴室,甚至有人断言梳妆台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但无论如何,梳妆台都是家具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年轻人结婚,卧室里的几大件家具,更是少不了梳妆台。
只是近一二年,人们的审美取向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梳妆台被功能性的梳妆台取代,特别是受欧美家具的影响。
这种带有陈设性的家具开始重视家具与人的联系,强调满足人体生理、心理功能的需要和实用与美观的协调。
古代的梳妆台就像一首老歌,在每一个流动的音符中都蕴含着深深的韵味。
一款美轮美奂的梳妆台,它不仅能提升卧室的情调,也可给女人带来一份轻松、一份快乐、一份浪漫。
附:古代梳妆台上的化妆品
花钿
这种化妆方式又称花子、面花、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
口红
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
口脂朱赤色,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给人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女性的喜爱。
这种喜爱的程度可以从《唐书·百
官志》中看到,书中记:“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
”这里写到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么珍贵的地位!
口脂化妆的方式很多,中国习惯以嘴小为美,即“樱桃小口一点点”,如唐朝诗人岑参在《醉戏窦美人诗》中所说:“朱唇一点桃花殷。
”
傅粉
傅粉即在脸上搽粉。
中国古代妇女很早就搽粉了,这一直是最普遍的化妆方式。
据唐书记载,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竟高达百万两!对于傅粉的方法,清初戏剧家李渔的见解颇为独到,他认为当时妇女搽粉“大有趋炎附势之态,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显其黑”,鲜明地道出了化妆与审美的关系。
更值得深思的是,古人还把傅粉等化妆方式同道德修养相联系,指出美容应与自我的修身养性结合起来,如东汉蔡邕认为:“揽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粉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
”这种观点,不仅颇有见地,而且寓意深刻。
额黄
额黄,是在额间涂上黄色。
这种化妆方式现在已不使用了,它起源于南北朝,在唐朝盛行。
据《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中记: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
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渐成风习。
南朝简文帝《美女篇》云:“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这里说的约黄效月,就是指额黄的化妆方式。
唐朝额黄盛行时,温庭筠在诗中吟出“额黄无限夕阳山”之句,李商隐也写道:“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唐朝牛僧孺在《幽怪录》中还专门记述了神女智琼把额头化妆成黄色的故事。
至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诗人彭汝励歌曰:“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
”这些都反映出古代妇女喜欢额黄的情景。
画眉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方法,产生于战国时期。
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画眉。
汉代时,画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画越好看。
《西京杂记》中写道:“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
”这是说把眉毛画成长长弯弯青青的,像远山一样秀丽。
后来又发展成用翠绿色画眉,且在宫廷中也很流行。
宋朝晏几道《六么令》中形容:“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
”《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娥妆。
”这种翠眉的流行反而使用黑色描眉成了新鲜事。
《中华古今注》中说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人将此认作新的化妆方式,称其为“新妆”。
难怪徐凝在诗中描写道:“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