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概论第三章
2023年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冯惠玲
“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论: 对DA概念(定义)的理解: P5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 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 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
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 如年轮2.历史性(或后时性): 从时态上讲, DA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 让历史告诉未来”。
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所有, 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3、拟定性:DA内容信息的清楚、拟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
或:DA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并且这些清楚、拟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 两者缺一不可。
这是DA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文物的主线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DA的本质特性, 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特别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 DA的本质特性: P6“原始记录性”是DA的本质特性, 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特别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还从主线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
对DA的管理无论如何简便、有效, 均不能以伤害DA的本质特性为代价, 只能以充足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
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
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管理(特别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 DA的实存形态:DA的实存形态是DA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
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 只有具有DA属性者, 才是DA.根据定义, 特别是DA的本质特性, 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 而是多种多样。
目前DA 的实存形态重要仍是各种文书, 特别是文书的定稿——唯一的且可信赖限度最高的稿本。
简: 制作时是否故意, 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故意看作的优点: 为久存, 制作材料较好, 格式规范, 留存较齐全、完整。
档案事业概论(1-3)
档案事业概论(1-3)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第一节档案相传-结绳刻契-文字记录-声像记录-电子记录一、档案的起源与发展(一)档案的萌芽与起源原始记事在一定范围内有历史记录、契约、凭证、备忘等作用,可以看作是档案的萌芽,即档案起源的起始形态。
(二)档案的产生与发展1.档案产生的条件(1)记录符号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2)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2.早期档案的形态: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质放马滩纸为西汉初期的纸质地图,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纸质地图实物和最早的纸质档案二、档案的概念与性质(一)档案的概念:是一种原始信息记录《术语》中: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普遍存在的,一般意义上的档案,价值作用对象:组织和个人)《档案法》中: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法律监管范围内的档案,并非一般意义的档案)。
档案概念的四个含义:1.形成主体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2.是有保存价值的文件。
不是所有产生的文件都能成为档案,只有那些有保存价值并且已经处理完毕的文件才能转化为档案。
3.实存形态是多种多样的4.是直接形成的历史纪录(二)档案的性质(档案的属性):1.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原始性和历史记录性)2.档案的一般属性是知识性和信息性(具有信息的一般属性,中介性、可替代性、可传输性、可分享性,又有自身的特征,原始性和回溯性)档案信息的原始性:具有其它信息无法替代的证据作用档案信息的回溯性:过去活动的记述(历史的记述)(三)档案与图书、文物、资料的联系与区别档案与图书:来源不同(档案具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图书可以反复印刷和复制);价值作用不同(档案具有原始凭证作用,图书不具有原始性);信息存在的方式不同(隐性—显性,显性)档案与文物:产生的主观意志不同(有意识的整理和保存;无意识形成的);信息内容的要求不同(档案以文字等记录符号记述历史;文物以实物证实历史,);实存形态不同(文件;实用性物品)。
《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概论》档案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1、三个二级学科:图书、情报、档案学管理“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创成一级学科,档案管理学2、是档案管理学的基础课程是从事文员、秘书的技能课程,以下是8大技能技能: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档案保管期限登记、编目)、检索、利用(用于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科技建设、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编辑研究、统计做公务员的总的要求:档案学管理、秘书学、办公室管理档案学概论第一章、档案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与沿革一、中国档案的起源二、我国档案的形式和名称的演变与沿革第二节、档案的定义一、档案的定义定义: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社会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音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产生的条件档案的产生是逐渐历年产生的。
恩格斯说:蒙昧、野蛮、文明。
今天的文书,明天的档案。
条件如下:1、进入文明时代后,记录符号、文字记录2、随生产实践发展,语言文字完善,出现了有条理的信息记录3、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有条理信函及应用4、有条理的信息用完后为了日后查考保存起来,形成档案二、档案的基本含义(一)、档案是各种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二)、档案是保存备查的历史记录。
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归入档案。
(2)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活动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
(3)按照一定的规律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
(三)档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档案信息的载体载体形式:甲骨档案、简牍档案(竹简+木椟,这在战国至两晋产生最多,尤其是秦汉)、金石档案(青铜+石刻)、缣帛档案(细绢档案)、纸质档案2、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1)从档案信息的处理技术即档案信息记录在载体上的方法看刀刻、手写、印刷、晒制、摄影、录像、激光扫描等(2)从表达方式上文字、图像、声音等(3)从传达信息的文体上古代有:制、诏、奏折、题本近代有:令、布告、咨呈现代有指示、通知、报告、总结等。
2021年自考“档案学概论”复习(4)
2021年自考“档案学概论”复习(4)
第三章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简: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档案生命力的根基在于档案自身所特有的价值和作用。
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
它是利用者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
档案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
客体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客不雅基础,而主体的需要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前提。
文件情报的内在性质是价值的客不雅前提,而对文件有兴趣有需求的需要者是价值的主不雅前提,两者都不能单独决定文件的价值。
档案价值关系在社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档案的作用。
档案的作用通常是指档案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
选:档案生命力的根基在于档案自身所特有的价值和作用。
选: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
选:价值一般是指档案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主体需求对客体属性的必定。
选:对档案价值与作用的研究,需要从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性,从抽象和具体的不同层面来把握。
选:档案价值基于哲学价值概念,是指从各种具体的价值形态和价值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的、遍及的价值。
655档案学概论-冯惠玲-笔记
655档案学概论-冯惠玲-笔记●一档案●1 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1.1档案的定义及其分析●档案定义的类型●1.直观描述型 2.抽象揭示型●档案的形成转化过程&档案的实体存在形态●优点:直观、易理解缺点:没有从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作用,价值等角度去揭示档案的本质所在●档案对人类社会的根本性作用&价值●优点:理论抽象度较高,有利于人们对档案本质的深入认识与揭示缺点:抽象度较高,所以理解难度大、确指性差,易产生学术纷争●档案的本质及其定义●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明确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档案定义理解/档案特征●社会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是对社会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而非自然界的产物●历史性●从时态上讲,档案是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确定性●档案信息内容具有清晰性和确定性●原始记录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性信息记录,对以往社会活动具有直接的原始记录作用●档案的实存形态及其形成过程●实存形态●档案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也就是在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中,究竟什么东西具有档案的属性,是档案;什么东西不具有档案的属性,不是档案●形成过程●各种形态的文件,从被制作出来到被作为档案正式保存并发挥档案作用的过程●有意识●无意识●档案的真实可靠性●档案是社会生活中最真实可靠的原始记录●对待处理态度●涵义●档案的内容若没有失实歪曲,作伪之处的情况下是最真实,最可靠的原始记录;档案有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之处的这种情况下仍有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1.2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档案与信息●档案(主要是档案的内容)是一种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和信息是概念与属概念关系档案信息是一种存在形式,档案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档案是一种最真实、最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信息资源●档案与文献●文献一般是指前人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内容较系统完整的信息记录,其实存形态有文书、文章、著作(图书)、日记、信函、笔记、照片、音像制品等等●区别: 1. 本质即核心涵义不同:档案是社会实践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始信息;文献则不论起是否为原始记录,非原始记录性的信息记录也可成为文献(根本区别) 2.文献注重历史文化价值,档案则既注重历史文化价值,又注重现实性的查考、实用价值3. 文献内容一般较系统、完整,而档案则包括大量的片段性零星记录在内。
(完整版)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概论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一、档案的起源诸说1.档案的定义: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物,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它以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交往的扩大以及文字发明为基础,产生于原始公社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文字是档案产生的前提)。
关于档案起源观点的归纳:{1.文字说:文字是档案的必要条件2.文字图像起源说:文字和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不可缺少的条件3.结绳刻契说:以原始记事方法形成的记录就是档案。
2.中国档案:①.《尚书》——“上古之书”:迄今我国最古的历史文件汇编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文集。
②.1899年,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迄今我国大量发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文字和古代档案3.外国档案:①.巴勒摩石碑:现存的埃及最古老的年代纪。
②.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第二节档案形态的演变1.古代中古档案:{甲骨档案金石档案:书史性质简牍档案缣帛档案金文是铸刻在金属鼎彝器上的一种铭文,也称钟鼎文。
有铭文的青铜器始于商代。
彝铭的四个阶段:①.铸器之意本在使用②.文化递进,器铭加详③书史之性质变而文饰④.铭辞之书与文饰性质俱失,复返粗略之自名。
中国近代史五大发现:长沙吴简、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清朝大内档案。
2.外国档案:汉谟拉比法典是第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典,亦称《石柱法》。
纸草是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发明的一种书写材料。
3.纤维纸出现在东汉时代。
自东晋安帝时起,太尉桓玄下令改用纸张撰写文书和保存档案,一直沿用至今。
4.音像档案也称声像档案或视听档案,包括照片、唱片、录像带、光盘等。
直观性是其突出特点。
5.档案的词源:档案在明末清初已被使用,在《清太宗皇帝实录》即顺治年间。
第三章档案定义及其剖析1.档案定义的剖析。
①.直观描述型:从档案的形成转化过程和档案的实存形态等较为直观的角度来描述,即认为档案是某种文书、文件或文书材料。
优势:直观、易于理解劣势:没有从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作用、价值等角度去揭示档案的本质属性②抽象揭示型:主要从档案对人类社会的根本性作用、价值等相对性角度来定义档案,且试图揭示档案的本质特性(用信息、历史记录、原始记录等抽象度较高的概念,根本目的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特性)。
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概论》教学大纲与指导教材:《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冯惠玲、张辑哲主编)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档案学概论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属于档案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作为档案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它是从事档案专业的人员应该熟悉和了解的最基本的必备知识,它是与档案工作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基础理论和经验总结。
其主要任务是在研究和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档案管理的科学理论、原则、技术和方法,指导档案管理实践,提高档案管理科学水平,更好的为社会、组织及个人服务。
二、课程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应着重于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识记和了解、加强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现代档案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并指导和应用于工作实际,认识档案在国家、组织以及个人当中的价值与作用,熟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国内外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三、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1、熟悉档案的定义和本质,明确档案的基本特征。
2、初步了解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以及档案的种类。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主要讲授内容第一节档案的概念一、档案的定义和本质二、档案的特征三、档案的实存形态及其形成过程第二节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一、档案与信息二、档案与文献三、档案与文书四、档案与图书五、档案与资料六、档案与文物与文物第三节档案的种类一、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二、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档案重点知识解析1、档案的定义和本质目前,档案界对于档案的定义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
(1)“原始记录”说。
认为档案是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性信息。
(2)“社会记忆”说。
认为档案是“社会记忆”或“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记忆”。
(3)“归档保存”说。
认为档案是有意识的“归档保存”或“保存备查”(4)“积累物”说。
完整版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 冯惠玲
“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论:对DA概念(定义)的理解:P5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
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如年轮2、历史性(或后时性):从时态上讲,DA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
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3、确定性:DA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
或:DA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且这些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
这是DA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一一文物的根本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DA的本质特性:P6“原始记录性”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还从根本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
对DA的管理无论怎样简便、有效,均不能以伤害DA的本质特性为代价,只能以充分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
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
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管理(尤其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DA的实存形态:DA的实存形态是DA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
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只有具有DA属性者,才是DA.根据定义,尤其是DA的本质特性,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
目前DA 的实存形态主要仍是各种文书,尤其是文书的定稿一一唯一的且可信赖程度最高的稿本。
简:制作时是否有意,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有意看作的优点:为久存,制作材料较好,格式规范,留存较齐全、完整。
缺点:内容往往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常有虚假不实甚至有意作伪,易产生抑恶扬善、报喜不报忧等内容上的偏差、错误。
档案学概论
一、档案在称谓上、载体上的沿革1、对文件和档案的称呼,最早称为“册”,“典”,周代统称为“中”,秦汉以后称为“文案、案牍、文牍、文书、簿书”。
1680年,出现了“档案”一词。
2、载体上沿革,最早的载体是甲骨;然后是金石,如青铜器、铁器、石头;秦汉以后为简牍、绢帛;东汉以后出现了纸质档案;现代出现了以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档案。
二、档案的定义及含义1、定义: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
2、含义:①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②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③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④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三、文件转化为档案的条件1、办毕或处理完毕;2、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3、按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
四、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1、档案的形成和性质与图书资料不同,作为档案保存起来的文件,它们的产生并非为了形成档案供人们去阅读,最初作为办事工具,为处理当时某件事物的需要而产生,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2、现今从地下发掘的文物,它们被保存下来,当初一般是无意识的,而档案是人们有目的地选择和保存起来,以备日后查考,档案是人们在处理事物过程中有意识的形成;3、与一般的历史遗物不同,它是以具体内容反映其形成单位或人物特定活动的记录物,具有很强的记录性;4、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资料,它是特定的形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使用的原始文件的转化物,不是事后编写或随意收集的材料,因而具有原始性特点。
五、《关于改革和集中管理档案工作的法令》,《文件处置办法》1、《关于改革和集中管理档案工作的法令》:1918年6月1日颁布,由列宁签署,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制定。
宣布国家档案全部档案统属国家所有,由国家档案管理机构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加以管理,其所确定的档案归国家所有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不仅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档案事业的重要指导原则,也为社会主义档案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档案学概论重点知识梳理笔记人民大学xx省大学辽宁大学
============================================================================== 档案学概论重点知识梳理第一章: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及源流考点●一:档案的定义几种代表性观点@保存被查的原始资料@办理完毕,仍有价值并集中保存的文件@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考点●二:对档案定义的理解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
2、历史性或后时性:档案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3、确定性:档案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
4、原始记录性:这是档案的本质特性,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考点●三:档案的种类(一):一般的分类层面简介档案和种类是人们对档案进行分类认识的结果。
(选择题考察)一般认为,档案分类涉及三个层面:1、对档案的认识性或概念分类,即对档案的种类认识;2、档案实体的管理性分类或实体分类;3、档案内容信息的管理性分类或信息分类、检索分类。
按内容分类(二)常见名词辨析公务档案:法人或法人代表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私人档案:人们在私人生活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为私人个人。
公共档案或官府档案:国家公务(政权性)机关形成的且被保存在各级国家机构中的档案。
历史档案;形成时间较早,离现在较久远且主要丰收历史文化作用的档案。
现行档案:形成时间较晚,离现在的时间距离较近且主要起现时性查考作用的档案。
(三)常见简答题1、简析: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的作用公有私有指所有权,这是从档案形成领域的公、私属性角度对档案进行分类认识所形成的两个相对性概念,它主要可解决档案的归属所有权问题。
公务档案是指法人或法人代表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档案管理概论第三章
概论第三章档案法制建设档案法治建设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公正司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档案立法工作、档案行政执法、档案行政救济、档案普法教育第一节档案立法工作一、档案立法的概念广义上指一切国家机关,即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废止各种档案规范性文件的活动1.档案立法是立法主体依法定职权所进行的活动,主要形式有职权立法、授权立法2.档案立法是遵从一定程序、运用一定技术所进行的活动3.档案立法是制定、认可、补充、修改、废止法的活动一、档案法规体系的构成(一)档案法规体系概述1. 以《档案法》为核心,按照“法制统一”和上位法优于下位法,下位法不能与上位法抵触的原则,效力等次为法律、法规、规章2. 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规定与旧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规定3. 法律间新旧特别规定不一致的,不能确定如何适用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行政法规由国务院裁决(二)档案法规体系的构成1. 法律:《档案法》是我国档案管理的基本法。
“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违反档案法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行政法规:a. 由国务院直接制定发布b. 《立法法》实施前,国家档案局根据授权制定,国务院批准发布,如《档案法实施办法》c. 《立法法》实施前,国家档案局会同国务院所属部门联合制定或国务院所属职能部门单独制定,国务院批准发布3. 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浙江省实施<档案法>办法》《杭州市档案管理条例》《宁波市档案工作条例》4.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5. 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门及直属机构制定,如《机关档案管理规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浙江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三、《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法》是我国档案事业建设中的第一部法律,1987.9.5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1988.1.1起施行。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
档案学概论第一章档案学概论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与历史沿革一、我国档案的起源1、1947年西柏坡首次提出2、曾三新中国的第一任档案局局长(曾庆红的父亲)3、档案是怎么产生的:社会生活起源论阶级社会产物论语言不能远传、不能持久4、结绳和刻契在一定程度上记录和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实践程度,它已经具备了备忘、信守、和凭证的意义及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结绳和刻契看成是我国档案事业的起源,或者叫做档案事业前身。
二、我国档案的历史沿革1、甲骨档案:殷商2、金文档案:周代冶铸在青铜鼎器上的具有记事和书史的文字称为金文档案3、简牍档案:春秋——东晋4、缣帛档案:春秋(贵族)5、石刻档案:盛行于秦6、纸质档案:汉代7、音像档案(以胶片、磁带等磁性材料为载体)8、电子文件:P42三、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档案”的称谓商代:典、册(策)周代:中(册的省形字)——先秦时期对文书和档案的概括性称谓典、册汉以后:文书、文案、薄书唐宋:文卷、案卷、文牍、案牍明末清初:“档案”一词已被使用。
大约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的杨宾《柳边纪略》说:“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
然今文字之书于纸,亦呼为牌子、档子矣。
”这是迄今所见最早对“档案”这一名词的说明第二节档案的定义一、定义根据我国古今各种档案的情况,以现代档案为主要对象。
给档案下这样一个定义:是历代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记录方式和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二、定义的基本含义1、档案是过去或现在的机关,以及一定的个人在自身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来源于一定的形成单位,产生于形成单位的自身活动之中。
【三种类型:官方半官方/非官方个人(家族家庭)】说明:①档案直接形成于社会的活动之中,是在社会活动中自然形成的,绝非、事后编写,是档案区别于其他资料的主要特点、本质区别,注重原稿、原件、原本。
②丰富的社会实践产生了丰富的档案,决定了档案来源的广泛性,丰富的社会实践产生了按照一定来源形成的档案,这种普遍性决定了来源的广泛性,一定来源的档案必然有一定的联系。
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概论第一章档案概论与档案现象第一节档案的定义及其分析一、对已有档案的定义剖析(一)直观描述型档案定义的优势与劣势定义:档案是某种文书、文件或文书材料优势:直观,易理解,能让人在现实生活中识别什么是档案(档案大部分是由文书、文件转换而来。
档案的实存形态主要是过去的文书、文件。
)劣势:没有从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作用、价值等角度去揭示档案的本质所在(二)抽象揭示型档案定义的优势与劣势定义:档案是一种信息或历史记录、原始记录、记忆工具优势:有利于人们对档案本质的深入认识与揭示劣势:抽象度较高,理解难度大,确指性差,易产生学术分歧二、档案的本质及其定义表述1、档案的本质特性:档案本质是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即原始记录是档案的本质特性档案的定义:①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②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定化信息(档案是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性信息)③“社会记忆”说。
认为档案的本质是“社会记忆”或“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记忆”④“归档保存”说。
认为档案的本质是有意识的“归档保存”或“保存备查”⑤“积累物”说。
认为档案是“一种文化的积累”⑥“副产品”说。
认为档案是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副产品”或“分泌物”三、对档案定义的理解(一)社会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是对社会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而非自然界的产物。
(二)历史性从时态上讲,档案时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三)确定性档案内容信息具有清晰性、确定性,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而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没有载体形式的原始记录(如人的口语)不能为档案没有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的原始记录(如纯粹的文物,器具)不能为档案(四)原始记录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形成的原始性信息记录,对以往社会活动具有直接的原始记录作用例:文章、图书不是档案,但其手稿、书稿即是档案;报刊不是档案,但其文稿和发排稿是档案;电影,电视节目不是档案,但其脚本、场记、拍摄图片、播发稿等记录物是档案从信息论和人类之所以保存、使用档案的心理根源及实践需求讲,档案实际是人类追求信息的确定性、可靠性的产物,是社会实践必须有确定、可靠地信息支持方能有效进行的现实需要产物。
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概论第一章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第一节档案的定义及分析一、对已有档案定义的剖析(一)直观描述型档案定义的优势与劣势直观描述型定义:是从档案的形成转化过程、档案的实体存在形态等较具体、较直观的角度来描述档案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这类定义的优势是直观、易理解,能使人的现实中识别什么东西是档案;劣势是没有从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作用、价值等角度去揭示档案的本质所在。
(二)抽象揭示型档案定义的优势与劣势抽象揭示型定义主要是从档案对社会生活的根本性作用、价值相对性角度来定义档案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且大都试图揭示档案这一事物的本质特性。
目前档案界及社会上所使用得档案定义大多是这种定义。
其优势是能揭示事物本质的含义;劣势是其抽象度较高,所以理解难度大、确指性差,易产生无谓的学术纷争。
二、档案的本质特征及其定义表述档案时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三、对档案概念(定义)的理解(一)社会性也称社会实践性,即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就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
(二)历史性也称后时性,即从时态上讲,档案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四)原始记录型—档案的本质特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形成的原始性信息记录,对以往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的原始记录作用。
四、档案的实存形态及其形成过程(一)档案的实存形态档案的实存形态是指档案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也就是在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中,究竟什么东西具有档案的属性,是档案,什么东西不具备档案的属性,不是档案。
档案的实存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凡是对历史事实具有某种清晰、明确的原始记录作用的东西均是档案的实存形态,均可成为档案。
(二)档案的形成过程档案的形成过程是指各种形态的具体档案,从被制作出来到被作为档案正式保存并发挥档案作用的过程。
五、对档案真是可靠性的准确理解档案是社会生活中最真实可靠的原始记录,这是档案之所以重要、之所以被人们重视并保存的重要原因。
档案学概论之课程概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冯惠玲 张缉哲 主编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 主讲人:王会粉
课程概述
一、教材的基本认识 (一)本书主要内容涉及两个基本层面: 1 档案、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的基础性、 总体性知识层; 2档案与档案事业的基本规律,即档案 学基础理论层。
(二)思想精髓和不足 1 涵盖了档案、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的基 基础理论知识,理论性与知识性兼顾。 2既涉及档案学相关热点问题,又有效 避免参与学术争论。 3兼容历史主义和逻辑主义的思想。 4融合了信息学和相关新兴学科的思想 和知识。 不足: 不足:有的内容阐述过于冗赘,不够 清晰。
第二篇 档案事业 第四章 档案事业及其构成 第一节 档案工作的内容 第二节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
第五章 档案机构 第一节 公共档案馆 第二节 内部档案机构 第三节 档案行政机构 第四节 新型档案机构
第六章 档案工作的特点、规律与发展.. 第一节 档案工作的特点、地位与效益 第二节 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 第三节 档案工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四节 档案信息化建设
第七章 档案法规与档案职业道德 第一节 档案工作法律概述 第二节 《档案法》的制定与主要内容 第三节 《档案法》的属性特征、作用、 施行及修改 第四节 档案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 第五节 档案职业道德
第八章 档案工作标准与标准化 第一节 档案工作标准概述 第二节 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涵义与形式 第三节 制定档案工作标准的原则、要求 与方法 第四节 档案工作标准体系 第五节 档案工作标准的贯彻实施
二、体系架构 第一篇 档案 第一章 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 第一节 档案的定义及其分析 第二节 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 第三节 档案的种类
档案学概论习题
档案学概论习题档案学概论习题第一章档案概论与档案现象第一节“档案的定义及其分析”思考题1、研究档案定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什么?2、国内外档案学术界比较经典的档案定义有哪些?你对这些定义有何评价?3、有的同志认为档案的本质是“保存备查”,你对这种学术观点有何认识?4、档案的本质与本质属性是同一概念吗?5、如何理解档案的“历史原始记录”和“有机联系性”?6、电子文件的出现,对人们认识档案的本质有何影响?7、“来源关联性”和“内容关联性”的区别是什么?8、有的同志认为档案的真实性是指“内容的真实性”及“档案承载事实的客观性”,对于这种学术观点你的评价是什么?第二节“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思考题1、有的同志认为“档案就是一种信息”,你对这种观点有何评价?2、认识到“档案是一种社会的核心信息资源”,这种做好档案工作有何意义?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者应当扮演一种什么样的社会角色?3、档案和文献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如果认为”文献是一切知识的载体“,那么档案在整个知识家族中应当占有一种什么位置?同其他的信息产品和知识产品相比较,档案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应当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提升档案的信息品质,并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4、”文书与档案实为一物也“,这种观点与现代档案学中流行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有何联系?5、将文件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文书或文件阶段”和“档案阶段”,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6、“档案”和“图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用管理图书的方法管理档案呢?7、“档案”和“资料”的概念有何不同?认识到档案同一般资料之间的区别,对做好档案工作有何意义?8、“档案”和“文物”的关系式什么?谈谈你对“所有的档案都有可能成为文物,但不是所有的文物都能成为档案”这一观点的认识?第三节“档案的种类”思考题1、在我国的档案管理实践中,引入“公务档案”和“私人档案”的概念,有何积极意义?2、档案种类的划分意义是什么?3、在传统意义上把档案划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这种认识有无局限性?4、将档案划分为“现行档案”和“历史档案”的实际意义是什么?5、你对档案种类的划分有何建议?6、有的同志把档案的种类划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企业档案”,你认为这种划分本身存在哪方面的问题?第二章档案的源流第一节“档案的起源”思考题1、目前档案学术界关于档案起源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这些学术观点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研究档案的起源问题,对于档案学理论建设有何意义?3、在档案起源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你认为应当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指导思想?4、有的学者认为档案的起源应当具有两个必要条件按,即“文字条件”和“阶级国家条件”。
档案学概论
档案的属性
一般属性
社会性 知识性 信息性 历史性
本质属性
原始记录性
原始性 记录性
备以查考性 历史再现性
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
档案与信息 档案与文献 档案与资料 档案与文件或文书 档案与图书 档案与文物
档案的种类
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 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 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
档案起源问题的研究价值
“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 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 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 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 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 式的历史记录。”(档案法)
关于定义的结构与要素
定义结构: 属概念+种差 档案定义要素: 档案的来源和形成的原因; 档案所以需要保存的价值因素; 档案的物质形态和范围; 档案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性质。
石刻石刻-汉谟拉比法典
哈里斯大纸草
羊皮纸-Coptic manuscript on 羊皮纸 vellum (Old Testament)10th Century AD
羊皮纸-parchment Israel Museum 羊皮纸 Jerusalem
羊皮纸-独立宣言、美国宪法、 羊皮纸-独立宣言、美国宪法、人权法案
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
1993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档案机构改革方 案的规定,中央档案馆与国家档案局合并,作为党中 央和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中央办公厅管理。这次改 革,目的在于精简机构、完善职能,加强党对档案事 业的统一领导。 局馆合一体制:即“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履行两种 职能”的管理体制。
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分散制,指一些国家的地方档案机构不接 受中央档案机构的领导、指导和监督的管理体 制。 采用分散制的大多为联邦制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档案的价值与作用一、档案价值与档案作用的区别:◎1、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
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
档案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
主体需要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前提条件,而客体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
当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求时便形成价值关系,两者都不能单独决定档案的价值。
而档案的作用是档案价值关系在社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档案的作用通常是指档案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
◎2、从关系属性而言,二者都属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但价值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作用则是比较具体的。
◎3、价值具有比较稳定的特征,而作用则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变化呈现出多种方式。
◎4、价值一般指档案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主体需求对客体属性的肯定,而作用则可以包括正负两个方面。
二、档案的价值形态定义:档案价值形态是指档案价值的具体表现。
(一)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实现领域和效果的不同)1、档案的凭证价值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它的这种可资可凭的特性构成了档案的基本价值之一——凭证价值◎意义:档案的凭证价值是档案不同于其他各种资料的最基本的特点。
档案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记录,它可以成为查考、研究和处理问题的依凭,认定法律权利、义务与责任的证据,以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教育人民的工具。
◎产生原因:档案之所以有凭证价值,是由档案形成过程及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档案的内容看,它是从当时直接使用的文件转换而来的,并非事后为使用而另行编制的,因此它客观地记录了以往的历史情况,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
其次,从档案的形式特征看,文件上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
这些原始标记和原始数据成为档案原始性、真实性的印记。
2、情报价值档案是事实、知识和经验的记录,它的这种可靠的、广泛的、可资参考的特征,构成了档案的又一基本价值——情报价值。
◎产生原因:档案记录了历史活动的事实和经过,也记录了人们在各种活动中的思维过程,所以它能给人以互有联系的、系统的、广泛的情报信息。
◎体现:首先,体现在一个档案馆(室)以至国家档案馆网的档案材料中其次,体现在一定数量文件的单元组合中再次,体现在同一文件的不同稿本或同一稿本的修改墨迹中3、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方面,因为档案是由在历史上从事特定活动时作为表达工具所使用的文件转化来的,所以档案信息在反映历史活动的客观过程方面是真实的;在反映史实内容方面,一般也比其他资料较为可靠。
另一方面,由于生成档案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档案形成者认识的局限或其他原因,档案所记录的信息内容有的是真实的,也有的是不真实的或不完全真实的。
但是,即使档案内容有虚假部分以至完全违背事实,它还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反映了档案形成者的认识水平和本来意图,留下了当事人行为的痕迹。
就此而言,档案仍不失为其形成者活动的真实的历史记录。
(二)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实现时间的不同)1、现实价值:档案的现实价值又可以称为现行价值,是指档案对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有用性。
档案现实价值的主体包括档案形成单位和其他单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文化艺术、外交军事、科学研究等等。
2、档案的长远价值,是指档案价值的时效性可以扩展到遥远的未来,在相当长的时间中能够满足社会各方年利用者需要的性质。
(三)对于形成者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主体的不同)1、文件的双重价值(美谢伦伯格)◎文件的第一价值是文件对形成机关的价值,它是文件的原始价值,包括行政管理价值、法律价值、财务价值和执行价值;◎文件的第二价值是文件对其他机关和个人利用者的价值,又称从属价值或档案价值,包括证据价值和情报价值。
2、对于形成者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按照档案价值的不同主体来表述:◎档案对于其形成者所具有的价值类似于文件的第一价值,其价值主体是档案形成者◎档案对于社会所具有的价值类似于文件的第二价值,其价值主体是非档案形成者◎这两种价值主体的划分体现了档案具有对机关的作用和对社会的作用的双重性及过渡性。
在我国,档案对于形成者价值的实现一般是在档案室阶段,而对于形成者之外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主要是在档案馆阶段。
◎划分档案对于形成者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有助于我们把握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性,使档案既为其形成单位服务,又能为社会广大利用者利用,提高档案的社会效益。
关注不同种类档案对于形成者的价值向对于社会的价值转化的差异性有助于完善档案价值理论,把握档案价值主体的转化时机和转化方式,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为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三、档案的作用(一)行政作用:档案是各级各类机构、社会组织行使职能、从事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这些记录对于该机构、地区乃至国家工作人员察往知来,保持政策、体制、秩序、工作方法的连续性、有效性,以及决策的科学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凭证和参考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称为资治作用或行政作用。
档案是行政工作的工具之一,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有助于计划和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业务作用1、体现:◎档案在每一个业务领域中都可发挥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作用,成为业务活动的信息支持和保障。
◎档案记载了各行各业运营、发展的有关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是以往业余活动的记录和继续开展业务活动的条件。
◎在各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不仅可以维持业余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时还可以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原因◎第一,人类的生产、经营等各种业务活动与行政管理一样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以部分地继承前人的成果、经验为条件。
因此。
在各项也许活动中经常需要查询以往的记录作为继续工作的依据。
◎第二,在业务活动中,利用前人的记录常常需要精确的记录,这是人脑记忆和口头传达难以满足的。
这些记录是业务活动中须臾不可离开的基础和条件。
(三)文化作用1、涵义:档案的文化作用主要是指档案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以及它对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传播、发展与进步所发挥的各种功能。
档案与文化紧密相连,档案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具有历史连续性的,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而档案的存在和发展是文化发展连续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2、体现:◎档案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档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真实记录,内容广泛而丰富,既包括朝政国法、军事经济,也含有风土民情、自然景观,在某种意义上,档案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民族文化心理的情感寄托。
◎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累。
档案中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和活动的成果,这些知识和经验使得人类社会走向文明。
档案与人类文化活动同生同在,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伴生物与副产品。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积累基础之上的,而档案正是人类社会绵延不断的文化的重要载体。
◎档案室历史文化传承的手段。
档案中凝聚了历史经验,蕴含着社会和事物的发展规律,档案的保存和流传实质是人类文化的延续。
◎档案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可以从档案中吸取历史文化的精髓,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新的文化价值判断;也表现为人类可以在借鉴已有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
(四)法律作用1、涵义:档案的法律作用是指档案在解决争端、处理案件等活动中所发挥的证据作用。
法律作用是档案凭证价值的重要体现。
从档案的形成来看,它是当时、当地、当事人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真实性、可靠性强,是令人信服的真凭实据。
2、表现◎一方面,在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经济斗争、外交斗争、解决领土争端等方面,法律的档案作用表现得十分突出。
◎另一方面,档案在维护国家、集体、个人合法权益方面的法律作用也十分突出。
在档案中有关立法性质的文件规定了各种社会关系、国家关系、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组成;契约、合同协议、单据等社会团体、个人之间交往中形成的文件,记载了各方承担的政治、经济、劳务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当在这些问题上发生疑问、争执、纠纷时,档案最能够说明权益的归属,具有无可辩驳的证据作用。
(五)教育作用档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它以第一手原始材料见长,详实的记录了人们创造历史的曲折历程和奋斗足迹,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真实性不容置疑,因而具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就能在发展民族心理的过程中,在促进人们了解其自身发展及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法规无法估量的作用。
四、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一)档案价值的扩展律1、由于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内容与版本的唯一性等特点,档案价值是可以扩大和发展的,它的扩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称为档案价值的扩展律。
2、两种形式◎由于价值主体扩展而导致的档案价值扩展:这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与档案发生关系的人群逐渐扩大,档案利用者及其需求的范围呈拓宽趋势,由此导致档案价值的扩展。
◎由于档案作用性质的变化而导致价值扩展:一般说来,档案形成之处主要发挥行政或业务方面的作用,随着现行期的结束,档案的作用逐步从单纯的行政、业务的信息支持扩展到科学、文化、教育、司法、休闲等各方面。
档案的作用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呈现出档案价值的多元特征。
3、档案价值主体扩展的主要原因:◎第一,档案作用从形成机关扩展到全社会。
根据档案的形成规律,档案形成以后,在一段时期内,作为机关工作和生产活动的必要条件,它发挥作用的对象主要是本机关,因此档案的利用者主要限于档案形成机关内。
档案在这一时期内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行政工作、业务活动的信息支持,价值主体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利用者及其与需求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比较单一、明确。
经过一段时间,档案的现行作用逐渐淡化以至完结,即使有些还为本机关需要,而作为社会的财富,作为社会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其长远价值和全面作用会冲破其形成机关的范围,而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用需求凸显出来,利用者的范围从档案形成机关扩展到全社会,档案价值主体突破了初期的各种限制,形成了丰富的、多样化的价值形态。
◎第二,档案机密程度的递减。
档案机密性逐渐弱化、递减是一种总的趋势,档案机密性的强弱与保存时间的久暂成反比。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利益攸关的重大问题逐渐成为历史陈迹,保守机密的必要性逐渐丧失了。
档案机密程度的逐渐递减,表明放宽限制后档案利用者范围得以扩大,这必将导致档案价值更广泛地实现。
4、了解档案价值扩展律的作用:了解档案价值扩展律,对于处理好档案管理中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保密与开放的关系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具体表现为:◎第一,正确认识单位内部档案机构和公共档案馆的服务方向和职能定位。
◎第二,确定合理的档案的归档、移交时间,建立合理的馆藏结构,以适应不同时期档案价值实现的特点和要求◎第三,在档案鉴定工作中以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档案的价值,避免片面性◎第四,坚持正确的保密观念,对具有保密要求的档案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同时制定和实施降密、解密制度,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档案密级、降密解密,扩大利用范围◎第五,树立服务观念,依法积极开放档案,促进档案工作由封闭型、半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更合理、更广泛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方面服务,研究不同时期档案的作用领域适时推进档案价值合理扩展(二)档案价值的时效律1、涵义:时效,指的是某一事物在一定时间内发挥作用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