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纳米金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金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作者:陆静蓉朱炳龙李静秦恒飞岳喜龙童霏吴娟樊红杰周全法来源:《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06期摘要:纳米金材料有着特殊的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在电学、磁学、光学和化学性质方面具有常规材料不具备的优越性能。
综述了纳米金的制备方法,介绍了纳米金材料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纳米金材料;制备技术;应用领域中图分类号:TB3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8)06-0033-05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与微观原子、分子和宏观物质不同性质的新型材料,在电子、化工、航天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纳米金是直径为1~100 nm的微小颗粒,通常以胶体的形态存在于水溶液中,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颗粒的尺寸及其表面特性,当尺寸减小到纳米范围时就会表现出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
[1]纳米金酷游独特的光、电、催化等特性,在化工、环境、光学、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1 制备方法纳米金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法主要是通过各种分散技术将金直接转变为纳米粒子,主要有气相法、液相法、高能机械球磨法等,该方法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生产费用昂贵,得到的粒径分布较广,大大限制了这类方法的应用。
1.1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有氧化还原法、微波法、电化学法、微乳液法等,该方法具有粒径可控、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生产纳米金材料的主要途径。
1.1.1 氧化还原法通过向高价金离子溶液中加入还原剂,将金离子还原并制备纳米金颗粒,常用的还原剂有抗坏血酸、柠檬酸钠等。
纳米金颗粒粒径与还原剂的种类、用量等因素有关,通常制备粒径在5~12 nm的纳米金时用白磷或抗坏血酸,制备粒径大于12 nm的纳米金时用柠檬酸钠,纳米金颗粒粒径与还原剂的用量成反比。
[2]周睿璐等[3]以氯金酸为原料、柠檬酸三钠为还原剂,采用经典的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出纳米金溶液,利用目测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扫描探针显微镜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金粒子尺寸均匀、呈球形单分散分布。
纳米金修饰硅纳米线电极阳极溶出法测定痕量铅、铜

S lc n Na o r sElc r deby Ano i rpp ng Vo t m m e r iio n wie e t o d c Sti i la ty
HOU i n HEN o r n Hu - a ,S Gu - o g ,XU — u ZHANG in Hu h a , Ja
ee to edsly ee c l n n a e a iri h x mi e o c n ain (r mtl e b h vo ntee a n dc n e t t r h e i r r o f o 2 o2 0 I ・ 一) P n u x
b c n igee t nmi o c p ( E ) n - a u rse c n ls ( F . h sl dc ts a te df d y sa nn lc o c so e S M a d X ryf o ec n ea a i XR ) T er ut i i e t i e r r l y s e s n a t mo i h h
纳米金修饰硅 纳米 线 电极 阳极溶 出法 测定痕量铅 、 铜
《贵金属-MXene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贵金属-MXene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贵金属-MXene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一、引言近年来,贵金属/MXene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电、磁、光等性能,在能源储存、催化、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研制贵金属/MXene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二、贵金属/MXene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1. 材料选择与制备贵金属(如金、银、铂等)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催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而MXene作为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高导电性、高强度和高化学稳定性等特点。
因此,选择贵金属和MXene作为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
制备过程中,首先合成MXene纳米片,然后通过化学还原法或光还原法将贵金属纳米粒子负载在MXene纳米片上,形成贵金属/MXene纳米复合材料。
2. 制备工艺优化为提高贵金属/MXene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
通过调整贵金属前驱体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以及采用表面活性剂、还原剂等辅助手段,实现对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形貌和分布的控制。
三、性能研究1. 电学性能贵金属/MXene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
通过测量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电阻率等参数,发现其电学性能随贵金属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此外,MXene的高导电性和二维结构有利于提高电子传输速度和减少电子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2. 催化性能贵金属/MXene纳米复合材料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测试复合材料对某些有机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其催化性能优于单一贵金属或MXene。
这主要是由于贵金属和MXene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纳米级粒子提供的大量活性位点。
3. 稳定性与生物相容性MXene的高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得贵金属/MXene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医疗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通过测试复合材料在生理环境中的稳定性以及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低的生物毒性。
四、结论本文成功研制了贵金属/MXene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纳米金的制备与表征

Taton等将这种检测模式用于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具体过 Taton等将这种检测模式用于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具体过 程如下: 程如下: 针对目的碱基,分别设计四条具有四种不同碱基的 捕获探针; 捕获探针; 按上述流程在支持物上形成由捕获探针、靶基因、 纳米金探针三种成分组成的夹心结构。随后,逐渐升高反应 体系的温度,与目的碱基错配的捕获探针先与靶基因发生变 性,经过冲洗后,靶基因与纳米探针均被洗掉; 性,经过冲洗后,靶基因与纳米探针均被洗掉; 而与目的碱 基配对的捕获探针仍和靶基因及纳米金探针保持夹心结构, 固定在固相支持物上。 因此,当加入银增强液时,存在错配 碱基的固相支持物上无银壳出现,而配对碱基处可见明显的 银壳。
纳米金粒径与等离子吸收峰的关系
纳米金探针的不同检测模式及其在 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基因检测主要包括基因序列识别和点突变分析 两大内容。 基因序列识别在基因诊断中具有重要意 义。 点突变检测在诊断遗传性疾病、确定癌基因激 活、抑癌基因失活以及与药物抗性相关的突变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将纳米金探针应用在基因检测 中,不但可以简化实验步骤,还可大大降低检测成 本。
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部分依赖于它们在聚合网络中的距离, 当此距离远大于粒子的平均直径时显红色,大致相等时显蓝 色。 杂交能使粒子间距缩短,形成纳米粒子的聚合物,从而 导致体系产生相应的颜色变化。 因此,随着杂交的进行,体 系的颜色将逐渐由红色变成蓝色,根据颜色的变化即可判断 体系中是否含有靶基因。 在该检测模式中,纳米探针比传统 探针具有更好的选择特异性,其检测灵敏度能够达到fmol级。 探针具有更好的选择特异性,其检测灵敏度能够达到fmol级。 Reynolds等采用粒径较大(50nm或100nm)的纳米金探针进 Reynolds等采用粒径较大(50nm或100nm)的纳米金探针进 行基因检测,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纳米金的制备及金标核酸链

纳米金的制备所用玻璃器皿置于新鲜配置的王水(浓盐酸和浓硝酸体积比为1:3)中浸泡,超纯水充分清洗干净。
纳米金的制备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4]。
具体过程如下:于100 mL二次蒸馏水中加入1.0 mL 1%的氯金酸(HAuCl4·4H2O),搅拌加热至沸腾,然后迅速加入3.0 mL 1%的柠檬酸钠,观察溶液由由淡黄色很快变为灰色,继而转变为蓝黑色,最后逐渐变为稳定的红色。
15 min后移去加热装置,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
将制备好的纳米金溶液置于棕色玻璃试剂瓶中,4 ℃下保存备用。
纳米金的粒径和形貌通过透射电镜(TEM,JEM-100CXⅡ)表征,为13 nm左右的球形纳米颗粒(图2.1)。
制备稳定探针修饰的纳米金具体标记过程如下[196]:首先将制得的金溶胶浓缩一倍,于1 mL浓缩的纳米金中缓慢加入18 μL 15.3 μM稳定探针,室温放置16 h后逐滴加入110 μL 100 mM 磷酸缓冲溶液(pH 7.4),随后分两次加入28.5 μL 2 M NaCl进行老化,每次间隔8 h,溶液最终总的一价离子强度(包括K+和Na+)约为0.12 M。
离心分离,最后将沉积物分散于600 μL 10 mM PBS中,4 ℃保存备用。
纳米金标记探针(GNP-Probe)的制备按照文献[244]方法并略有修改。
具体过程如下:将巯基修饰的核酸链(40µL 41.5 µM的P1和160 µL等浓度P2的混合溶液)加入到1 mL金纳米颗粒溶液中。
16 h后,用0.1 M PBS(由0.1 M Na2HPO4和0.1 M KH2PO4混合所得,pH 7.0)将该胶体溶液调节到磷酸盐的浓度为10 mM。
在此后的盐老化过程中,分三次加入一定量的2 M NaCl 和0.1 M PBS混合溶液,使溶液中NaCl的浓度分别为0.1 M、0.2 M和0.3 M,磷酸盐的浓度均为10 mM,每次加完后静置8 h。
基于金纳米颗粒修饰石墨烯纸电极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免疫阻抗分析

076最近几年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爆发已经成为了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公共安全问题。
在众多的食源性致病菌中,大肠杆菌O157:H7尤为引起注意,主要是它能引起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如出血性结肠炎等。
因此,开发相应的可有效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被用于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细菌分离培养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各的不足,有的方法耗时长、灵敏度低、成本高,需要实验室环境以及专业操作人员。
最近,免疫传感器(基于抗原抗体结合)在检测大肠杆菌O157:H7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众多免疫传感器中,阻抗免疫传感器由于其免标记、快速以及可便携化的优势,在检测大肠杆菌O157:H7中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而在免疫传感器方面,依然需要新的电极材料来构建高灵敏度、低成本以及小型化的阻抗免疫传感器。
石墨烯是一种单层碳原子的蜂窝状二维纳米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新型以及有效的电极材料。
石墨烯材料的主要特性是有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加速电解质物质和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
另外,金纳米颗粒的独特特性能够为生物分子的固定提供合适的微环境,并加速生物分子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
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阻抗生物传感器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主要基于纳米金修饰的石墨烯纸电极。
通过抗体的固定,新型的阻抗生物传感器对于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表现出了良好的分析特性。
一、试验部分1.试剂及仪器。
氧化石墨烯溶液(2mg/mL),购买自先锋纳米(南京);抗坏血酸、氢碘酸,购买自阿拉丁试剂(上海);大肠杆菌O157:H7、兔抗-大肠杆菌O157:H7、LB培养基、牛血清白蛋白,均购买自生工生物(上海)。
EDC、NHS,购买自Sigma-Aldrich(美国);电基于金纳米颗粒修饰石墨烯纸电极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免疫阻抗分析化学工作站,购买自辰华仪器(上海)。
纳米金—碳纳米管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制备及用于双酚A的检测

21 0 2年 9月 第 2 卷 第 3 期 6
南 昌航空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URN AN AN H O ALOFN CH G ANG NG U VE ST NA URA CE E ) KO NI R IY( T LS INC S
S p2 1 o 0 2
Vo 6 I2 N0 3
一
个明显的氧化峰 , 能显著提高双酚 A的氧化 峰电流。优化 了测定参数如底液 的 p 修饰剂 的用 量、 H、 扫描速度 、 富集时 间等 。
亚硝酸根在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及其测定

w t eet n l to . i ad vci i f6 0×1 ’mo/ S N=3)a d te ee t c e clmeh d frte d tr n t n o i t a sa - h 0 mi 0一 LL( / n h lcr h mia to o h eemiai nt e W e tb o o f i r s
纳米金修饰 电极( ) 的循环伏安图。由图可知 , b上 N 2在 裸玻碳 电极 ( ) 约 09 O- a上 .5V处 出现 一个 氧 化 峰 , 电流 为 4 , 还 原 峰 出现 。而 在 纳米 峰 O 无 金修饰电极( ) b 上于 07 .8V左右 出现了 1 个灵敏 的氧化 峰 , 电流 约为 5 , 还原 峰 出现 , 明 峰 5 无 说
l h d Ths meh a e p l d t e d tr i ai n o i i n w trs mpe n D n g a i t e o e e 8 1 ~ i e . i to h b n a p i o t e e n t f t t i ae a l si o g u n C t w h r c v r so 9 . % s d s e e h m o n re yi i f 1 1 4 . h e u t we e i o d a r e n i h s b a n d b tn a d s e t p o o t c meh d 0 . % T e r s l r n g o g e me tw t t o e o ti e y sa d r p e r h tmer to . s h o i
安法测定亚硝酸根 的方法 。纳米 金修 饰 电极 用 于东 莞 自来水 水样 中亚硝 酸根 的测 定 , 回收率在 9 . % 一 81 . 1 14 0 . %之间 。对 比本方法 , 用分光光度法对 东莞 自来水样 中亚硝酸根进行 了测定 , 结果满意 。
血红蛋白在纳米金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

收 稿 日期 :0 70 - 修 回 日期 : 0 -30 2 0 -80 9; 2 80 - 0 9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项 目( o7 o 8 2 45 o ) 助 ; 2 35 o ,o7 o 1 资 广东省科技 攻关项 目(0 4 3 3 12 , 0 B 0 00 12 0 B 20 0 1 资 20 B 3 00 4 2 5 1 3 14 , 6 1 1 1 ) 0 0 4
提 高 了血红 蛋 白 的 电化 学 响应 , 现 了 血 红 蛋 白 实
的直接 电化 学 。
清洗 。把 经过预处 理 的玻碳 电极 , 氮气 吹 干 , 用 置 于金溶胶 中于 + 15V下 电沉 积 2 . h即可 , 标记 为 N/C , G G E 置于 N H a c—H c缓 冲溶液 中备用 。 A
文章 编号 :0 4 15 ( 0 8 0 -8 20 10 6 6 20 ) 70 7 - 4
血 红 蛋 白在 纳 米 金 修 饰 电极 上 的 电 化 学 研 究
张 敏 程 发 良 , 志 泉 姚 海 军 , 蔡 ,
(. 1东莞理 工学 院生物传 感 器研究 中心 , 广东
(. 2 东莞理 工学 院城市 学 院 , 广东
( C 或 者 纳 米 金 修 饰 电极 ( G G E) 参 比电 G E) N/C , 极 为饱 和甘汞 电极 , 电极 为铂 电极 ; 多利斯 电 对 赛 子天 平 B 14 ( S2S 北京 赛 多利 斯 仪器 有 限公 司 ) 超 ; 声 波清洗 器 ( 山市 超声 波 仪 器 厂 ); 昆 电子 p 计 H
1 1 试剂 和仪器 .
牛血 红 白蛋 白 ( 国产 , 备液 在 4C条 件下 保 储 " 存 ) 氯 金 酸 ( A C ・ H O) ;实验 用 缓 冲溶液 ; H uI 3 为 0 2m lLNAc—H cp . o a / A ,H值 采用 混 合 不 同 比
离子液体BMIMPF_6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与研究

离子液体BMIMPF_6/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与研究由于离子液体与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号称化学界绿色溶剂的离子液体电化学窗口宽、能促进电子传递、提高离子导电性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纳米粒子具有比面积高、表面自由能高、吸附能力强的特性。
所以离子液体和纳米材料这些特殊材料是近年来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主要运用离子液体和纳米材料作为修饰物,构建了修饰电极,进行电化学及电分析化学研究。
文章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壳聚糖(CS)、纳米银(Nano-Ag)为修饰剂,制备了Nano-Ag/CS/BMIMPF6/Au/CME,将血红蛋白(Hb)固载在修饰电极表面,离子液体优良的导电性和Nano-Ag高的表面活性和强的吸附性,为Hb的吸附和在修饰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子转移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微环境,同时也提高了Hb的电催化活性,并以此制备了具有良好催化活性的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
本文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特性,优化了修饰电极的实验条件,详细的讨论了Hb在电极上的电子转移机理以及H2O2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实际样品中的过氧化氢进行了检测,其结果令人满意。
2.用滴涂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修饰到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壳聚糖(CS)、纳米金(Nano-Au)复合材料修饰在金电极表面,制备了GOD/Nano-Au/CS/BMIMPF6/Au生物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对电极的制备条件、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结果表明此复合材料不仅为GOD提供了良好的微环境,而且通过纳米尺寸效应和离子液体的高导电性,促进电子转移,使GOD具有更高的活性。
该修饰电极可作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其研究对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最优条件下,葡萄糖浓度在1.0×10-4~1.0×10-6mol·L-1范围内的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0.0871x+37.889(r=0.9995),检出限为3.85×10-8mol·L-1。
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光电催化和传感器中的应用

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光电催化和传感器中的应用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光电催化和传感器中的应用引言近年来,光电催化和传感器技术在环境监测、能源转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由于其具备高导电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光电催化性能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电催化和传感器中的应用。
一、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用方法。
1.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方法。
首先,在底物表面沉积一层金属催化剂,如铁、钴等。
然后,在高温下将碳源物质如甲烷引入反应室中,通过热解反应生成碳纳米材料。
最后,将得到的碳纳米材料沉积在电极表面,形成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
2.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方法。
首先,将聚酰亚胺溶液与碳纳米材料混合,并在外加热源的作用下进行混合反应。
然后,通过化学还原剂的还原作用,将聚酰亚胺和碳纳米材料还原成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
3. 电化学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是一种对金属电极表面进行修饰的常用方法。
通过在电化学沉积过程中添加特定的聚酰亚胺和碳纳米材料前驱物,可以实现对电极表面的修饰。
该方法具备操作简单、可控性好的优点,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二、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在光电催化方面的应用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在光电催化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太阳能电池、光电分解水和光催化还原等方面。
1. 太阳能电池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构建,通过聚酰亚胺和碳纳米材料的修饰,可以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增强电子传输速率,并有效减少电极与电解质间的接触电阻。
因此,在太阳能电池中,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可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太阳能的利用率。
金纳米修饰电极 电化学检测

金纳米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金纳米修饰电极是一种常用于电化学检测的技术,它通过在电极表面修饰金纳米颗粒来增加电极的表面积和催化活性,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在电化学检测中,电极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部分。
传统的电极表面积相对较小,限制了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而金纳米修饰电极通过在电极表面均匀分布金纳米颗粒,大大增加了电极的表面积。
金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导电性能,能够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从而增加了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效率。
金纳米修饰电极还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
金纳米颗粒具有特殊的表面结构和电子性质,能够有效地催化电化学反应,降低反应的能垒,提高反应速率。
金纳米修饰电极可以用于各种电化学检测方法,如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催化等。
金纳米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溶液法、电化学沉积法、热蒸发法等。
其中,溶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金盐溶液与电极反应,金离子被还原成金原子并沉积在电极表面,形成金纳米修饰层。
制备金纳米修饰电极时,可以调节金盐的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参数来控制金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分布,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金纳米修饰电极在电化学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金纳米修饰电极可用于检测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污染物等。
在生物传感器中,金纳米修饰电极可用于检测生物分子,如蛋白质、DNA等。
此外,金纳米修饰电极还可以用于能源转换和储存领域,如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金纳米修饰电极是一种有效的电化学检测技术,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优异的催化活性。
通过金纳米修饰电极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各种物质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新型乙基溴硫磷印迹膜/纳米金化学修饰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21 0 1年 1 1月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CHEMI ALJ C OURNAL OF CHI NES E UNI VERSTI I ES
No 1 .l
2 28~2 3 5 5 2
新 型 乙基 溴硫 磷 印迹 膜/ 纳米 金化 学 修饰 电极 的研 制 及应 用
迹有 B E的 LCsA N / C —y/ u P G E电极 .将此 电极 在 05m lLH 1 液 中浸泡 2 n . o C 溶 / 0mi,用 乙醇 和水 清洗 ,
N 气干燥 , 备用 , 即得到对 B E有识别空腔的印迹膜修饰电极 £c sA N / c ( I ) 非模板印迹膜 一y u P G E M P . / 修饰 电极 .y A N / C ( I) C s u P G E NP 的合成除不加模板分子外 , / 其余操作同上.
王 晶晶等 : 新型 乙基溴硫磷印迹膜/ 纳米金 化学修 饰电极的研制 及应用
I rne Cy / NP GCE mp itdL— sAu /
垒
Elcr c e ia d p st n et h m cl e oio o i
墨 :
。
R moig e vn Re i dn bn i g
待测的 B E溶液中浸泡 1 i, 0rn 用二次水冲洗除掉电极表面残留的物质.再将工作电极转入电解池 中, a
电解 液 由 0 1mo LK 1 . l C 溶液 和 0 0 o/ B 溶 液 (H= . ) / .5m LLP S p 7 0 组成 , 次测量 前 ,向电解液 通 N 气 每
13 实 验方 法 .
分别 以裸 玻碳 电极 ( C 、 .y/ u P G E( P) LC sA N / C NP) G E) LC sA N / C MI 和 —y/ u P G E( I 为工 作 电极 ,与铂 丝 电极 和 A / g 1C =3mo L 电极 构成 三 电极体 系 .测量 前将 工作 电极置 于 0 1m lLK 1 液 和 gA C( l ) / . o C 溶 /
葡萄糖在纳米金修饰金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研究

收稿日期:2006204204 修回日期:2006206227基金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自然科学基金(No.06044096);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通讯联系人:金葆康,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电分析化学,光谱电化学.第23卷第2期Vol.23 No.2分析科学学报J OU RNAL OF ANAL YTICAL SCIENCE 2007年4月Apr.2007文章编号:100626144(2007)022*******葡萄糖在纳米金修饰金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研究汪海燕1,2,王 晔1,宋 琼3,金葆康31(1.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合肥230039;2.巢湖学院化学系,安徽巢湖2300383.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二中,合肥230041)摘 要:利用电还原氯金酸制备了纳米金(Nano 2gold ,N G )修饰Au 电极。
该电极对葡萄糖有催化作用,可能是由于纳米金降低了O H -表面吸附能,增加了O H -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
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扫描速度、温度、本体浓度和溶液p H 值对葡萄糖氧化的影响。
关键词:纳米金;循环伏安法;葡萄糖氧化中图分类号:O657.15 文献标识码:A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糖尿病人日益增多,因临床分析要求的日益提高,因此葡萄糖电化学氧化的研究十分活跃[1,2]。
现已研制的葡萄糖传感器中的一类是以葡萄糖氧化酶为基质的传感器,但存在酶的稳定性问题。
为此,很多学者开始尝试研究非酶传感器,并发现金属纳米粒子修饰的电极能大大增强一些碳水化合物的电化学氧化[3,4],如葡萄糖直接在Pt [5]以及合金Ag ,Hg 2UPD [6]等纳米粒子修饰的金电极上电化学氧化。
纳米金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中。
本文利用电还原氯金酸制备了纳米金(Nano 2gold ,N G )修饰金电极,并研究了葡萄糖电化学氧化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极对葡萄糖有催化作用。
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上沙丁胺醇的电化学研究

西安化学试剂厂;高纯石墨粉
-3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液体石蜡
。Sal在裸玻碳、裸金电极上的响应比较弱,分析
学试剂公司;Sal标准储备液(1.67×10 mol/L):准确称取 0.0100g Sal标准品,用二次蒸馏水溶解后,定容于25mL 棕色容量瓶中,阴冷处避光保存,使用时用 PBS 缓冲溶
灵敏度不高。而采用C60、碳纳米管等修饰电极可以显著 提高检测的灵敏度[9-16]。纳米金因其良好的电学特性和生
收稿日期:2011-09-06 基金项目:陕西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0JM2020);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JS062); 延安大学科研项目(YD2008-37);延安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2011-24) 作者简介:魏瑞丽(1984—),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物电分析化学研究。E-mail:76763038@ *通信作者:李晓霞(1970—),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物电分析化学研究。E-mail:lixiaoxia1970@
[7-8] [4] [5] [6]
物相容性被用于药物、免疫和核酸分析中[17-18]。纳米金修 饰碳糊电极对Sal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基此利用纳米 金修饰碳糊电极料与方法 材料与试剂 沙丁胺醇(相对分子质量239) 定所;金氯酸(HAuCl4・3H2O) 酸钠、浓硝酸和浓盐酸 (光谱纯)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美国Sigma公司;柠檬 天津化
沙丁胺醇(salbutamol,Sal),学名为1-(4-羟基-3羟甲 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β-肾上腺 素受体兴奋剂,因具有脂肪再分配作用和促进生长作用[1] 而被滥用于食品动物饲养中。过量滥用该类药物或食用 高残留的动物组织均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研究和建 立检测Sal的分析技术,对于临床药物代谢研究和食品安 全检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测定Sal的分析方法主要有色谱法[2-3]、化学发光 法 、荧光法 和酶联免疫法 等。这些方法或仪器价格昂 贵,或分析过程繁琐或检测灵敏度较低。电化学分析法 因其良好的选择性、响应快和设备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 研究
芦丁在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电化学工作站的使用方法,掌握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 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技术 2. 通过对体系的测量,了解如何根据峰电流、峰电势及峰电势差和扫描速 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来判断电极反应过程的可逆性, 以及求算有关的热力学参数和 动力学参数。 3. 学习固体电极表面的处理方法 二、 实验原理
七、思考题: 1. 在三电极体系中,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各起什么作用? 2. 若实验中测得的条件电位值和值与文献值有差异,试说明为什么? 3. 通过扫速与峰电流的关系,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pa/V
ipa/A
pc/V
ipc/A
ipa/ipc
5. 考察峰电流与浓度的关系 在 15 mL 分别含芦丁标准液 0.1、0.2、0.5 、1.0、2.0 µM 的电解液中。其他 实验条件同上,分别记录从 0.8 ~ 0 V 扫描的差示脉冲伏安图,并作标准曲线。
五、注意事项: 1. 为了使液相传质过程只受扩散控制,应在加入电解质和溶液处于静止下
在脉冲施加前 20ms,只有电容电流 iC; 在脉冲期后 20ms, 所测电流为电解电 流和电容电流的和,DPV 是两次电流相减得到 Δi,因此杂质的氧化还原电流导 致的背景电流也被大大的扣除了,因而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更低的检出限, 使其能够应用于浓度低至 10-8mol/L(约 1µg/L)的场合。 纳米材料从兴起到现在,研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 (18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 ,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的首届国际纳米科学技 术会议标志着正式把纳米技术作为材料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 ; 第二阶段 (1990 — 1994 年) ,第二届国际纳米材料学术会议提出了对纳米材料微结构的研究应着眼 于对不同类型材料的具体描述;第三阶段(1994 年至现在) ,纳米材料的特点在于按 人们的意愿设计、组装和创造新的体系,即以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管为基本 单元在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组装纳米结构的体系。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具有大 量的界面,界面原子可达到 50% 以上,使得纳米材料具有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独特 性质,产生了四大效应:尺寸效应、量子效应、表面效应和界面效应。 纳米金是指金粒子直径在 1 ~100nm 之间的金材料,是最稳定的贵金属纳米 粒子之一。它属于介观粒子,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在一些特定的晶面上存在着表 面电子态,其费米能级恰好位于体能带结构沿该晶向的禁带之中。因此,处于此表 面态的电子由于功函数的束缚而不能逸出外围;又由于体能态的限制而不能深入 内层,形成了只能平行于表面方向运动的二维电子云。这就是纳米金颗粒所具有 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的物理基础。纳米金的颜色随其直径 大小和周围化学环境的不同而呈现红色至紫色 , 并具有很强的二次电子发射能 力。
参杂还原制备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对壬基酚

氯金 酸直 接分 散 于 多壁 碳 纳 米 管 中 , 得 到 氯 金 酸 碳
纳米管复合物 , 对用该 复合物修饰 的电极加 电位进 行还原得到金纳米粒子/ 碳纳米管修饰 电极 ( G N P —
C N T / G C E) , 然后 用该 种 电极 对 N P进行 测定 。
1 实验部分
⑥
2 0 1 3 S c i . T e c h . E n g r g .
化学
掺杂还 原制 备金纳米粒子/ 碳纳 米管修饰 电极 伏安法测定对 壬基 酚
张 世 钢 张 占恩 张丽 君
( 苏州科技学 院环境科 学与工 程学 院 ; 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 苏州 2 1 5 0 1 1 )
第1 3卷
第 8期
2 0 1 3年 3月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V o l _ 1 3 No . 8 Ma r .2 01 3
l 6 7 1 —1 8 1 5 ( 2 0 1 3 ) 0 8 - 2 1 7 0 - 0 5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n g i n e e r i n g
素作用的内分泌干扰物 ] , 能够对人体 内的正常激 素功能 施 加影 响, 导致 生 殖 功 能 下 降, 免疫 力 降
低 J 。N P是 一 种 重 要 的 化 工 原 料 和 中 间体 , 广 泛 应用 于生产 表面 活性剂 、 抗 氧剂 、 树 脂 等 领 域 j 。 目前用 于 测 定 对 N P的 方 法 主要 有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和 气相 色谱 法 。 电化 学分 析 方 法 是 一 种 成 本 低 且 省 时 高 效 的
纳米金电极的制备与循环伏安法测定

的一种方法 本实验通过原位生长法制备了金滤膜电极, 通过循环伏安法来检测电 。 极
[ 关键词 ] 位生 长法 原 中图分类号 : B 3 T 4 金滤 膜 电极 循环 伏安法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09 94 2 1 )5 0 5一O 10 — 1X(0 20— 2 1 l
钟, 配制成纳米金水溶溶液, 避光冷藏。
1 2制备 金 电极 . 将适 当大小 的醋酸 纤维 膜放人 5 l E 管 中, 后加人上 述配 制好 的纳 m的 P 然 米金溶 液直 至溶 液浸没 醋酸 纤维膜 , 然后放人 冰箱冷 藏 把提 前制备 好 的膜 取 出夹出 , 放人玻璃 试管 中。加二 次蒸馏 水冲洗 十次  ̄A6 的冰 水 , i mL l 用移液器 沿试管一 侧依次加 入3 ,O4 ,o5 ,O6 ,o L O 3 ,O4 ,O 5,06u 的盐 酸羟 氨溶液 , 再加入 二倍 体积 的氯 金酸溶 液 。 把生长 好的 电极放入 6 C的烘箱 中烘干 , 出。 去 电极 边缘部 分 , 电 0 取 划 测
理论 广 角
C i a s e c n e h ol g e i w h n ci n e a d T c n o y R v e
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7. 6
广州化工
2 1 年 3 卷第 2 期 01 9 3
金 纳 米粒 子 修 饰 玻碳 电极 的 电化 学行 为研 究
苏荣荣 ,邓子峰
( 同济 大学化 学 系 ,上 海 2 0 9 ) 0 0 2 摘 要 : 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 , 通过有机偶联层胱胺将金纳米粒子修饰在玻碳电极上, 得到金纳米粒子/ 胱胺/ 玻碳电极 , 并通
将处理好的电极洗净后备用。首先将 玻碳 电极在 0 5m o/ . m [L硫 酸 中 于 +13V 电位 下 氧 化 2 i, 后 在 0 1m lLC . 0mn 然 . o S溶 液 中 / 浸泡 2h 接着超声清洗 , , 除去 表面物理 吸附的 c 。将 上述处 理 s 好 的 电极 浸泡 在 金 纳 米 粒 子 溶 液 中 2 , 成 金 纳 米 粒 子 修 饰 4h 形
金纳米粒子 , 由于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的光 、 热及 催化 性质 , 物理 、 电、 在 化学 、 生物 、 医学 、 材料化 学和其 他跨 学科领域 的应 用方 面越 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曼曼 , 等: 纳米金修饰 电极 的制备及 其性 能研 究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纳米 金修 饰 电极 的 制 备及 其 性 能 研 究
李曼曼 , 杨 妍
4 7 3 0 6 1 ) ( 南阳师范学院 化学与制药 3 - 程 学院 , 河南 南 阳
摘要 : 本文采用恒 电流 电沉积 的方法 , 得到 了纳米金修饰 电极 。通过扫描 电子显微镜和 电化学 表征技术 , 考察 了不同沉积 电流对 电沉积
学技术评估 了修饰 电极 的电催化性能 。
1 . 2 纳 米金修 饰 电极 ( A u / G C E) 的制备
玻碳电极依次在 0 . 5 m和 0 . 0 5 m的氧化 铝浆 上打磨光 亮, 然后用超纯水 和无水 乙醇超声 清洗 , 吹干备 用 。接着 , 将玻
碳 电极 插入含有 1 0 m m o l / L H A u C L和 1 m o l / L H s O 的混合
原始 的大块存在金 的电催化性 能较差 , 而纳 米尺寸 的金具 有 良
司, 与S E M仪器连用 ) 测试 。电化学测量采用三 电极体 系, 以修 饰的玻碳 电极为研 究 电极 , 饱 和甘汞 电极 为参 比电极 , n 柱 电
极为辅助 电极 。采 用循 环伏 安法 ( C V) 和交流 阻抗 ( E I S ) 电化
Pr e pa r a t i o n o f Na no g o l d Mo d i ie f d El e c t r o de a n d I t s Pe r f o r ma nc e St u dy
Li Ma n man, Y a n g Y a n
o n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t h e mo r p h o l o g y o f t h e g o l d i f l m a n d p e r f o r ma n c e . Un d e r t h e o p t i mu m e x p e ime r n t l a c o n d i t i o n s mo d i i f e d , e l e c t r o d e w a s s t u d i e d b y c y c l i c v o h a mmo g r a ms ,w h i c h i s e x p e c t e d t o b e a p p l i e d i n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o f s l u c o s e . Ke y wo r d s :g o l d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 e l e c t r de o p o s i t i o n; mo di i f e d e l e c t r o d e; g l u c o s e d e t e c t i o n
金 的形貌和性能 的影响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 了最佳 电沉积密 度下修饰 电极对 葡萄糖 的响应 , 表 明此 修饰 电极有 望应用 于葡萄 糖的
检测。
关键词 : 纳米金 ; 电沉积 ; 修饰电极 ; 葡萄糖检测 中图分类号 : 0 6 5 7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0 2 1 X ( 2 0 1 7 ) 0 7 — 0 0 1 5— 0 3
纳米材料具有 独 特的表 面效 应 、 小 尺寸 效应 、 量 子 尺寸 效 应 以及宏观量子 隧道效 应 , 因而 展现 出了许 多优 异 的光学 、 磁 学、 热学 、 力学 以及 电学 等性 质和新规 律 , 所 以它 具有非 常广 阔 的应 用前景 I 2 。纳米材料 的制 备方 法有很 多种 , 其 中电沉 积 法 由于操作方法简 单而 且形 貌容 易调 控 , 在 电极 界面 修饰 、 纳 米材 料制备等领域受 到了关 注 J 。 贵金属纳米粒 子 , 比如铂 、 金、 银 都具 有很 好 的催 化性 能 , 它们 作为催化剂被广泛地应 用于 电化 学修饰 电极 中 ] 。其 中 ,
溶 液中 , 伴随 着磁力搅 拌分别 在 一 0 . 3 m A, 一0 . 6 m A和 一0 . 9
( N a n y a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y a n g 4 7 3 0 6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a r t i c l e o b t a i n e d t h e n a n o g o l d mo d i i f e d e l e c t r o d e b y c o n s t a n t c u r r e n t e l e c t r de o p o s i t i o n s .T h e mo d i i f e d e l e c t r o d e s w e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s c nn a i n g e l e c t r o n mi c r o s c o p e a n d e l e c t r o c h e mi c l a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t h e d i f e r e n t s e d i me n t a r y c u r r e n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