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语文高中人教版必修5检测:10 谈中国诗(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测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测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测试题(含解析人教版)第10课谈中国诗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基础梳理】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一蹴而至(cù)②梵文(fàn)③轻鸢(yuān)④颦蹙(píncù)⑤精髓(suǐ)⑥桴鼓(fú)⑦槛外(jiàn)⑧叫嚣(xiāo)⑨唐璜(huánɡ)⑩犬吠(fèi)⑪遥思远怅(chànɡ)(2)给多音字注音①槛兽槛(jiàn)门槛(kǎn)②数数典忘祖(shǔ)数据(shù)数见不鲜(shuò)③薄单薄(bó)薄饼(báo)④撩撩人(liáo)撩起(liāo) 2.辨形组词(1)粹(精粹)萃(出类拔萃)悴(憔悴)瘁(鞠躬尽瘁)(2)撩(撩人)缭(缭乱)潦(潦草)嘹(嘹亮)(3)淖(泥淖)卓(卓尔不群)棹(船棹)3.词语释义(1)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2)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也比喻为别人施舍的东西。

(3)数见不鲜:见识过多次,不觉得稀奇。

(4)流毒无穷:散布、流传所造成的毒害很大,没有穷尽。

本文是说“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所造成的毒害很大。

(5)遥思远怅:思虑很远,若有所失。

(6)一蹴而至:做一下就达到某种程度。

(7)拔木转石:拔出树木,转动石头,形容力量巨大。

(8)凌风出尘:超然物外,自然纯洁。

4.近义词辨析(1)情调情绪都与思想感情有关。

“情调”指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

“情绪”指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指不愉快的情感。

例句:有一群喜欢把自己挚爱的家映射到镜头之下的人。

他们所拍摄的或是充满童趣的可爱之家,或是温馨浪漫的幸福之家,或是异域情调的华丽之家。

每一幅图片都在表达一份快乐的情绪,都在述说一个幸福的故事。

【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新导学必修五:第十课谈中国诗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新导学必修五:第十课谈中国诗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第十课一、课内双基1、“用最精美确立的形式来逗出不行名言、难于凑泊的境地”这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以下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D )A、“名言”这里是称说、描绘的意思。

B、“凑泊”这里是形成的意思C、这句话是由上句“状难写之景,如在当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归纳出来,而对上句话有讲解作用。

D、这句话在构造上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2、下边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C )A、文章题目是“谈中国诗”,“谈”而非“论”,表示其行文风格,并不是板着面貌发言,而是“炉边夜话”一般的聊天。

B、“中国诗”,规定了“谈”的内容,也关涉谈的方法,应与“非中国诗”比较而谈。

C、“若是一位只会赏识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不可以对整个本国诗尽责”,意思是一个人假如知识面狭小,就不可以正确理解诗的内容。

D、作者以为,只有采纳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论,得出合理的结论。

3、下边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A、爱伦·坡“他不懂中文,太惋惜了”,这句的意思是说爱伦·坡没读过中国诗,眼光如豆,才提出可笑的主张。

B、“中国诗是文艺赏识里的闪电战”“闪电战”一是指赏识中国诗的时间快,二是指中国诗篇幅短。

张建术C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不过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这句的意思是说中国诗跟西洋诗对比,显得简洁轻灵。

D 、“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形象深刻地说了然“简短的诗能够有悠久的意味”。

【分析】 本句不是嘲讽爱伦·坡眼光如豆, 而是烘托中国诗的高出想象的短小精华。

4、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D )A 、作者以为,像各国人都是人同样,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一样点。

B 、中国诗里有“西洋的”质量,西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

C 、在中国诗里是琐碎的,单薄的,到西洋诗里发展得明亮圆满,反过来也同样。

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3.10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3.10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达标训练10 谈中国诗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精髓.(suǐ) 纯粹.(cuì) 譬.如(pì) 数.见不鲜(shù) B.停泊.(bó) 撩人(liáo )羡妒.(dù) 鲜.为人知(xiān ) C.槛.外(jiàn ) 饶.恕(ráo ) 涕.泪(dì) 一蹴.而就(cù) D.叫嚣.(xiāo ) 犬吠.(fèi ) 颦蹙.(cù) 轻鸢.剪掠(yuān ) 解析:A 项,“数”应读“shuò”;B 项,“鲜”应读“xiǎn ”;C 项,“涕”应读“tì”。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篇幅 押韵 一傅众咻 居高临远B.寥落 辩别 词气安和 流毒无穷C.静默 亵渎 吞言咽礼 拔木转石D.腐化 震憾 迥乎不同 空中楼阁解析:B 项,“辩”应为“辨”;C 项,“礼”应为“理”;D 项,“憾”应为“撼”。

答案:A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钱钟书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究领域,每每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

B.想象是一双美丽的翅膀,音乐无形,却能使人回肠荡气....;话语无色,却能给人姹紫嫣红的风光。

C.如果中国经济变成了如某些国家的零增长,或极低增长,任何“均富”思想都会变成海市..蜃楼..,和谐更无从谈起。

D.语感是对艺术美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有了语感并不意味着诗歌阅读都可以事半功倍,一挥而就....。

解析:A 项,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

运用不当。

C 项,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运用不当。

D 项,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字、绘画一动笔就完成。

此处应用“一蹴而就”。

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钱钟书对一些向他请教的青年人都是循循善诱,问一答十,把他们的问题和思考引向深处。

必修5练习:第三单元+10 谈中国诗+Word版含解析

必修5练习:第三单元+10 谈中国诗+Word版含解析

10*谈中国诗基础过关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晚唐时期诗坛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都创作了许多的怀古名篇。

诗人们面对昔日的古迹,如洛阳、金陵、邺城等,或者那些历史上称雄一时的帝王的陵寝,联想到唐王朝盛世不再,如同落日余晖般暗淡,都不禁生发出无限感慨。

如同方回所说:“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当然,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的原因,更在于社会现实对诗人的深切感受。

当年歌舞喧天的繁华城阙,如今却是荒草离离,晚树苍苍。

诗人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体验,来烛照历史的情境,使历史和现实。

在历史中映出现实,在现实中反观历史。

怀古诗在时空感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将现实和历史糅合在一起,使过去和现在的两重时空并置叠映,使人们既能穿越于时间的隧道,在眼前呈现当年的光影;又能感知于当下,创造出的实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脍炙人口车水马龙水乳交融身临其境B.脍炙人口门庭若市融会贯通身临其境C.喜闻乐见门庭若市水乳交融设身处地D.喜闻乐见车水马龙融会贯通设身处地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的原因,是社会现实对诗人的深切感受。

B.中晚唐诗坛上怀古诗发达的原因,更在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

C.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的原因,更在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

D.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更在于社会现实对诗人的深切感受。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就是涌现了大量写怀古诗的诗人B.就是写怀古诗的诗人大量涌现C.就是怀古题材的篇章大量涌现D.就是诗人们开始尝试创作怀古诗4.(2020山东菏泽一中高三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我以为在欣赏中国古典诗歌方面,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大家常常讨论、常常觉得伤脑筋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究竟怎样衡量判断哪一首诗是好诗,哪一首诗是坏诗。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10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10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课后作业10 谈中国诗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3题。

美术作品中蕴蓄了丰厚的情感因素,美术教育更不能缺乏情感的贯注。

( )。

技艺高超的作品只有凝聚了深厚情感,才能成为________。

吴冠中在《春如线》中把一串抽象的点线化作对雪泥鸿爪的感悟,用一支画笔耕耘着人生之路。

我们若凝视梵高的《星夜》中那平静村庄之上极度变形的星空,便能领悟这就是生命的烦躁与不安让艺术进入________的境界。

王国维提出,应该以无功利的审美教育代替功利主义教育。

然而当下的美育虽________,却成了升学的利器,缺乏情感和趣味。

过度的艺术技能培养把人与审美的自然关系斩断了,使人丧失了思考美、研究美的能力,这样必定会与美育的本质________。

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

美术教育中情感的贯注不仅培养了人感受美、表现美,还能让人获得人格的成长、道德的成熟。

正如孔子把教育视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过程,“陶冶”人的美育能在整体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是情感,两者不可偏废B.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是情感,没有情感则无以言美感C.情感是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没有情感则无以言美感D.情感是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拥有情感就能获得美感解析:前半句“美术教育更不能缺乏情感的贯注”分析,承接上文对象——情感分析,排除A项、B项。

D项,“拥有情感就能获得美感”逻辑关系错误。

故选C。

答案:C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吉光凤羽登堂入室甚嚣尘上分道扬镳B.黄钟瓦缶别有天地风靡一时分道扬镳C.吉光凤羽别有天地风靡一时南辕北辙D.黄钟瓦缶登堂入室甚嚣尘上南辕北辙解析:吉光凤羽:比喻艺术珍品。

黄钟瓦缶:指高雅优秀的和庸俗低劣的,也指贤才与庸才。

结合“作品只有凝聚了深厚情感”分析可知,选用“吉光凤羽”。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亦比喻学问深得师传。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时作业:第10课谈中国诗Word版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时作业:第10课谈中国诗Word版解析版

第三单元第10课一、基础知识1.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 暮秋的槐荫公园别有一番迷人的情景,那色彩绚丽的树林,那碧波涟漪的河水,真是溃不成军,琳琅满目。

....② 此刻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危机四伏,如若不想方想法发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裁减。

③传统文化积淀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蕴,拥有特别丰富的内涵,经过一番面目一新....以后,仍旧能够服务于时代。

④ 好多隐士把归隐看作终南捷径,被称为“ 隐君子” 的陶渊明,就是一位言传身教的实....践家。

⑤经精选, 50 名正当豆蔻年光的女孩踏进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大门,她们的均匀年龄只有....18 岁。

⑥林书豪在其职业生涯首发的前五场竞赛中,目无全牛....,组织有方,带领球队连战皆捷,快速成为球迷的新偶像。

A.②④⑥ B .①②⑥C.①③⑤ D .③④⑤【答案】 C【分析】① 溃不成军:本来形容春光衰落,此刻形容惨败。

望文生义。

②危机四伏:形容四周受敌,处于孤立紧急的窘境。

③面目一新: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

含贬义。

褒贬不妥。

④ 终南捷径:借指求官的近来便的路子,也泛指达到目的的便利门路。

⑤ 豆蔻年光: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

与后边的“18 岁”不符。

⑥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熟练的地步。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类人工仿造的大理石石材价钱是其余同类产品的40%到60%,优势显然;石材在外观、材质等方面也极具市场竞争力。

B.《向太阳》是艾青在民族矛盾急剧上涨的时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激越而丰厚的感情创作的一首长诗。

C.报告显示,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公立医院发展建设、长久债务化解、学科和人材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财政支出。

D.我国发射“风云四号”卫星,整体性能达到甚至超出欧美同类卫星水平,一举实现了我国卫星技术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超越。

【答案】 A【分析】 B. 语序不妥,“的时辰”应放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后边。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10课 谈中国诗 含解析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10课 谈中国诗 含解析

第10课谈中国诗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媲.美(pì) 空泛.(fàn)焚膏继晷.(guǐ) 压轴.戏(zhòu)B.腐.化(fǔ) 笑靥.(yè)茅塞.顿开(sè) 麻.麻亮(mā)C.狡黠.(xié) 颦蹙.(cù)命运多舛.(chuǎn) 文绉.绉(zhōu)D.精髓.(suǐ) 赝.品(yàn)自怨自艾.(yì) 角.斗士(jué)解析:C项,“黠”应读xiá。

答案:C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而且作风也往往________。

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

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②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________不讲。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________;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③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________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A.暗合忽略差异除非B.契合忽略差别除非C.契合忽视差异因为D.暗合忽视差别因为解析:暗合:没有经过商讨而意思恰巧相合。

契合:符合;合得来,意气相投。

忽略:没有注意到,疏忽。

忽视:不注意,不重视。

差异:差别,不相同的地方。

差别:形式或内容上的不同。

除非:表示唯一的条件,相当于“只有”,常跟“才、否则、不然”等合用;表示不计算在内,相当于“除了”。

因为:表示原因;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

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什么叫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行动点首先是领导干部放下那种居高临远....的架子,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为人民谋利作为自己的出发点、根本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

《谈中国诗》同步练习一、基础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精髓.(suǐ)无垠.(yín)荟萃.(cuì) 吞言咽.理(yè)B梵.文(fán) 羡.妒(xiàn) 单薄.(báo) 轻鸢.剪掠(yuān)C犬吠.(fèi) 叫嚣.(xiāo)逍遥.(yáo) 一蹴.而就(cù)D颦.蹙(pín) 洋溢.(yì) 归宿.(sù) 数.见不鲜(shù)2、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居高临远卓尔不群能言善变B聊以慰藉斩钉截铁回长荡气C卧心尝胆毕恭毕敬凌风出尘D惊天动地义愤填膺拔木转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B环保事件之所以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在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日渐严重。

C我校这次为四川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D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关于思考、关于创造的水平。

5、空格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个句子是()文学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

高中语文新指导人教版必修五习题:10+谈中国诗+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新指导人教版必修五习题:10+谈中国诗+Word版含答案

10谈中国诗一、语基落实1 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轻浮/挑灯夜战症结/对症下药石舫/坊间流传......B.施与 /与人为善当真 /势不行当处暑/处变不惊......C.脉络 /恪尽责责空缺/空谷足音数叨/数九冷天......D.揾泪 /不瘟不火仓廪 /大义凛然渐次/东渐于海......思路分析 A 项,分别读 ti āo/ti ,zhǎoēng/zh èng,f ǎng/f ā;Bng项 ,分别读 yǔ/y ǔ,dàng/d āng,chǔ/ch ǔ;C 项 , 分别读 lu ò/k è,kòng/k ōng,shǔ/sh ǔ;D 项 ,分别读 wèn/wēn,lǐn/l,jiǐnàn/ji 。

ān答案 A2 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隐射譬喻注消酩酊烂醉B.含糊烂调疏朗遥思远怅C.因缘圆晕干躁回肠荡气D.斩截默契飘零得鱼忘筌思路分析 A 项,“消”应为“销”;B 项 ,“烂”应为“滥”;C 项 ,“躁”应为“燥”。

答案 D3 挨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1) 在灌注、说教式教育中,教育者站在教课主导地位 ,以的方式给某些教课内容下“精髓”或“糟粕”的定义。

(2) 此次会议提出 :确实增强和改良管理工作,把化管理和节俭办学做实、做透,促使内涵建设 , 促使学校事业的可连续发展。

(3) “新医改方案就像,落不了地 ,隔雾看花 ,下边的人不懂怎么实行。

”华西医院院长在做新医改解读主题报告时说。

A.居高临下精美海市蜃楼B.高屋建瓴精美海市蜃楼C.高屋建瓴精美海市蜃楼D.居高临下精美海市蜃楼思路分析“居高临下”形容处于有益的地位或傲视他人,多含贬义。

“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局势。

(1)句中说的是“在灌注、说教式教育中”,应选“居高临下”。

“精美”指精准精密。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10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10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课后作业10 谈中国诗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3题。

美术作品中蕴蓄了丰厚的情感因素,美术教育更不能缺乏情感的贯注。

( )。

技艺高超的作品只有凝聚了深厚情感,才能成为________。

吴冠中在《春如线》中把一串抽象的点线化作对雪泥鸿爪的感悟,用一支画笔耕耘着人生之路。

我们若凝视梵高的《星夜》中那平静村庄之上极度变形的星空,便能领悟这就是生命的烦躁与不安让艺术进入________的境界。

王国维提出,应该以无功利的审美教育代替功利主义教育。

然而当下的美育虽________,却成了升学的利器,缺乏情感和趣味。

过度的艺术技能培养把人与审美的自然关系斩断了,使人丧失了思考美、研究美的能力,这样必定会与美育的本质________。

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

美术教育中情感的贯注不仅培养了人感受美、表现美,还能让人获得人格的成长、道德的成熟。

正如孔子把教育视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过程,“陶冶”人的美育能在整体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是情感,两者不可偏废B.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是情感,没有情感则无以言美感C.情感是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没有情感则无以言美感D.情感是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拥有情感就能获得美感解析:前半句“美术教育更不能缺乏情感的贯注”分析,承接上文对象——情感分析,排除A项、B项。

D项,“拥有情感就能获得美感”逻辑关系错误。

故选C。

答案:C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吉光凤羽登堂入室甚嚣尘上分道扬镳B.黄钟瓦缶别有天地风靡一时分道扬镳C.吉光凤羽别有天地风靡一时南辕北辙D.黄钟瓦缶登堂入室甚嚣尘上南辕北辙解析:吉光凤羽:比喻艺术珍品。

黄钟瓦缶:指高雅优秀的和庸俗低劣的,也指贤才与庸才。

结合“作品只有凝聚了深厚情感”分析可知,选用“吉光凤羽”。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亦比喻学问深得师传。

第10周谈中国诗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解析

第10周谈中国诗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解析

(测试时间:50分钟,总分:7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羡妒(xiàn)嫉恨(jí)会稽(huì)数见不鲜(shuî)B.颦蹙(cù)内疚(jiù)皮夹(jiā)鲜为人知(xiǎn)C.无垠(yíng)熬夜(áo)瞭望(liào)一蹴而至(cù)D.桃核(hāi)侈谈(shē)尽快(jǐn)轻鸢剪掠(yuān)【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习惯性误读字的读音。

A项,“会”读kuài;C项,“垠”读yín;D项,“核”读hé、“侈”读ch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羡妒斟酌婉蜓曲折卓有成效B.援例尺牍光采夺目顽固凶残C.叫嚣蕴藉长途拔涉杀一敬百D.游离门栓矫揉造作残羹冷炙【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1)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而且作风也往往。

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

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2)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不讲。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3)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A.暗合忽略差异除非B.契合忽略差别除非C.契合忽视差异因为D.暗合忽视差别因为【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拆迁应在相互尊重与民主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0 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0 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 10 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10 谈中国诗课后篇稳固提升一、根底知识稳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么,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突然清凉一会儿,①。

这个变动并不剧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突然黄色更真了一些,突然又暗了一些,突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突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②。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

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清楚了,更瘦硬了。

看山顶上那个塔!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较、比喻、夸张B.比较、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运用了比喻;“突然黄色更真了一些,突然又暗了一些,突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突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清楚了,更瘦硬了〞,运用了排比;“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更瘦硬了〞,运用了比较。

高中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含答案解析)

高中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轩冕.(miǎn)嫉.恨(jí)数.落(shù)人影幢.幢(chuáng)B.颦蹙.(cù)谏.诤(jiàn)嗫.嚅(nuò)相濡.以沫(rú)C..亵.渎(xiè)瞭.望(liào)楔.子(qì)锲.而不舍(qiè)D.佝.偻(gōu)付梓.(zǐ)咻.咻(xiū)缠绵缱绻.(quǎn)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影射精髓卓尔不群能言善变B.轻鸢羡妒聊以慰藉回长荡气C.叫嚣概叹卧心尝胆凌风出尘D.混沌珠帘义愤填膺拔木转石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① “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② 之早。

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③ 逐渐腐化。

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④ 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⑤ 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⑥ 高升上去。

……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A.A B.B.C.C D.D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

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

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②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不讲。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高中语文专题10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专题10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10*谈中国诗1有短.篇开钱小创钟性说书集的,《中字西比较诗,论号。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长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篇定夺魁。

如果你希望成功,小,以恒心为良友,以经曾验说为参谋,以小心为兄用弟,《以希望为哨兵。

笔名》术。

著著作作《有散文集《》是一部》具,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笼统()精髓()梵文()轻鸢()蹙颦()撩人()慨叹()饶恕()叫嚣()3.根据拼音写汉字一c ù()而就逻ji ()单bó()hǎ()巴狗遥思远chà ng()shùo()见不xi ā n()不li ǎ o()li ǎo ()之4.解释下面成语。

(1)一蹴而至:(2)轻鸢剪掠:(3)穷边涯际:(4)吞言咽理:(5)拔木转石:1.默存槐聚中书君《人?兽?鬼》《围城》《谈艺录》2. l ónɡ su ǐ f àn yu ān c ù p ín li áo k ǎi sh ù xi āo3.蹴辑薄哈怅数鲜了了4.解释下面成语。

(1)一蹴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

(2)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

文中指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3)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

穷,尽头。

(4)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

咽,吞咽。

(5)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1.课文第1 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

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

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这就是“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

2.品味下列句子丰富深刻的含意。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3单元+学业分层习题(十) 谈中国诗+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3单元+学业分层习题(十) 谈中国诗+Word版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十) 谈中国诗[语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解析】A项,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这个词语形容的对象是人的技能或人工物品,不能用来形容自然美景,此句对象错误。

B项,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此处用来形容灾情,用错对象,且不合语境。

C项,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此句中两人并非“初次见面”,用错对象,故不正确。

D项,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这句的意思是: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脱离实际的计划。

故正确。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D.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解析】A项,成分残缺,“改善”缺少宾语,在“细腻”后面加“的状况”;C项,两面对一面,可将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删掉;D项,“这方面”到底是“搜集史料”呢,还是“鉴定和运用史料”,指代不明确。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10《谈中国诗》(新人教版必修5)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10《谈中国诗》(新人教版必修5) Word版含答案

第10课谈中国诗《山居秋瞑》?《山居秋暝》!2012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载有散文《画中故乡》。

文中回忆画家书房时写道:墙上贴着哥哥写下的名人诗句,记得好像是王维的《山居秋瞑》,因为我根据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句子画过画。

这就说错了。

大诗人王维吟哦的是《山居秋暝》而非《山居秋瞑》。

“暝”与“瞑”,一横之差,字义相去甚远。

暝,音míng,是个形声字,左形右声,其义与日光有关联。

一是幽暗、昏暗。

如欧阳修《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二是日落、天黑。

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瞑,亦音míng,也是一个形声字,左形右声,义为闭上眼睛。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暝”,义为夜色初临。

岂可用“瞑”替换“暝”呢?——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叶桂珍作者简介相关知识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比较文学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注音(1)单音字。

一蹴.而至( ) 梵.文( ) 轻鸢.( ) 颦蹙..( ) 精髓.( ) 桴.鼓( ) 唐璜.( ) 犬吠.( ) 遥思远怅.( ) 譬.如( ) 咻.咻( ) 无垠.( ) 凑泊.( ) 叫嚣.( ) 答案:cù fàn yuān píncù suǐ fú huáng fèi chàngp ì xiū yín bó xiāo(2)多音字。

咽⎩⎪⎨⎪⎧下咽.( )咽.喉( )呜咽.( ) 宿⎩⎨⎧归宿.( )一宿.( )星宿.( ) 槛⎩⎨⎧槛.外人( )门槛.( ) 数⎩⎨⎧数.典忘祖( )数.见不鲜( )数.据( ) 答案:yàn yān yè sù xiǔ xiù jiàn kǎn shǔ shuò shù(3)形近字。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必修5(人教版)练习:第10课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必修5(人教版)练习:第10课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

第10课*谈中国诗清新俊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恬静闲适的王维,大江东去的苏轼,晓风残月的柳永,独上兰舟的李清照……或许,行云流水间,沉郁浩渺的情愫已然融化于笔捺纵横之中;抑或,顿挫凝滞的思绪早已化为兵车辘辘行。

那诗,那诗行,承载了千百年的诗史,我们只是莫名地敬仰;这词,这曲牌,婉转长吟了上千载,我们依然是懵懂地崇拜。

当大师旁征博引地诠释“中国诗”时,不知浸染于世俗名利的心灵,还能否回望,停顿,驻足守候呢?课内素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管锥编》出版以后,“钱学”兴起,钱先生声名大起,而他却潜心读书研究,闭门谢客。

一些“钟书迷”不远万里从中国港台、美国、法国等地慕名而来,他却常常以病或者其他原因辞谢,“避之唯恐不及”。

“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曾这样幽默地婉拒一位想亲见他本人的读者。

面对国内外的“钱钟书热”一直居高不下的情况,钱钟书对此很不以为然,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在致老友郑朝宗教授的信中,他恳切地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钱钟书始终安如泰山,锲而不舍地守着他的摊子,埋头做学问,不掷光阴于交游。

他用半辈子寒窗的寂寞,保持着高尚人格操守和独立学问品格,默默地为世界文化奉献着自己的智慧。

[运用角度]“淡泊”“名与利”“专注”“做学问”“拒绝”等。

精彩运用一位英国女读者拜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十分崇敬,托人传话希望拜见先生,而先生却淡然地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遂而婉言谢绝。

这是怎样一颗淡泊低调、从容智慧的心啊!先生知道,生命的价值在内涵而非外表。

先生潜心写作,只以文学示人;对一切赞誉褒扬,他都不放在心上。

钱钟书先生把自己隐于文学背后,自筑“围城”,只于其中看月色,闻花香。

论快乐钱钟书我们经常慨叹说:“欢娱嫌夜短!”因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日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

2019年精选语文必修五[10 谈中国诗]人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四十三篇

2019年精选语文必修五[10 谈中国诗]人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四十三篇

2019年精选语文必修五[10 谈中国诗]人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四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叫嚣回长荡气数见不鲜B、混沌聊以慰籍斩钉截铁C、亵渎卧薪尝胆必恭必敬D、寡陋惊天动地义愤填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殚超越的勇气。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的感受美国的生活。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B、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C、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D、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商务、交流、购物上的不少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不少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感到怀疑。

B、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

C、这条河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使自然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的恶果。

D、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拆迁应在相互尊重与民主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谈中国诗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轻佻./挑.灯夜战症.结/对症.下药石舫./坊.间流传B.施与./与.人为善当.真/势不可当.处.暑/处.变不惊C.脉络./恪.尽职守空.缺/空.谷足音数.叨/数.九寒天D.揾.泪/不瘟.不火仓廪./大义凛.然渐.次/东渐.于海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tiāo/tiǎo,zhēng/zhèng,fǎng/fāng。

B项,分别读yǔ/yǔ,dàng/dāng,chǔ/chǔ。

C项,分别读luò/kè,kòng/kōng,shǔ/shǔ。

D项,分别读wèn/wēn,lǐn/lǐn,jiàn/jiān。

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影射譬喻注消酩酊大醉B.含糊烂调疏朗遥思远怅C.因缘圆晕干躁回肠荡气D.斩截默契飘零得鱼忘筌思路解析:A项,“消”应为“销”。

B项,“烂”应为“滥”。

C项,“躁”应为“燥”。

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在灌输、说教式教育中,教育者站在教学主导地位,以的方式给某些教学内容下“精华”或“糟粕”的定义。

(2)这次会议提出:切实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把化管理和勤俭办学做实、做透,促进内涵建设,促进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新医改方案就像,落不了地,雾里看花,下面的人不懂怎么实施。

”华西医院院长在做新医改解读主题报告时说。

A.居高临下精密海市蜃楼B.高屋建瓴精细海市蜃楼C.高屋建瓴精密空中楼阁D.居高临下精细空中楼阁思路解析:“居高临下”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多含贬义。

“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1)句中说的是“在灌输、说教式教育中”,应选“居高临下”。

“精密”指精确细密。

“精细”指精密细致或指人精明细心。

形容“管理”应选“精细”。

“空中楼阁”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由(3)句句意来看,应选“空中楼阁”,与后文衔接。

答案: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教育宣传工作,是我们内在的需求,不是任何外在的要求,宣传工作做得好不好,好到什么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自身的质量和发展。

C.搜狐人物排行榜对文化名人的调查发现,钱钟书和张岱年表现极佳,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多年来都名居榜首。

D.针对农民反映的问题,我市简化补贴兑付办法,变购买者先申报、财政审核后兑付为销售网点先行垫付补贴资金,这调动了农民购买的极大的积极性。

思路解析:A项,句式杂糅,删去“组成”或将“包括”改为“由”。

C项,不合逻辑,“榜首”只有一个。

D项,语序不当,“极大的”应放在“调动”前,“的”改为“地”。

答案:B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7题。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

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

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

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起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起来时只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造过aero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

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

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

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晚钟送终了这一天,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农夫倦步长道回家,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微风收木末,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噪,我亦欲归休。

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

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

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5下列有关文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洋读者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这是与他们的诗雄厚和沉重相比较而言的。

B.其实中国也有厚重的诗,那是指那些在情感、思恋和典故方面比较丰富或考究的诗歌。

C.西洋诗在音调、笔力和词气方面也不尽相同。

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雄厚。

D.中国诗的狂放也与西洋诗不尽相同,中国的诗人狂得不过有仙意,而西洋的诗人则有“兽力”与“神威”。

思路解析:B项说“那是指那些在情感、思恋和典故方面比较丰富或考究的诗歌”在文段中没有依据。

原文的意思是“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答案:B6为什么作者说“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思路解析:这句话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说明中国诗在语言音调上的不同,从下文“何况”一词可以看出,应从两个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作者这么说的原因,一是中国诗的音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音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7作者为何要列举格雷的《墓地哀歌》和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思路解析:这是作者为说明中外诗歌在内容上的异同而举的例子、作的比较。

可以从例子后面的结论中找到答案。

参考答案:作者是为了拿它们跟陶渊明、李白的诗句作比较,从内容上说明“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的特点。

(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

中西诗在人伦上的比较朱光潜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

中国诗言爱情的虽然很多,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杀。

朋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在西方诗中不甚重要,而在中国诗中则几与爱情占同等位置。

把屈原、杜甫、陆游诸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他们诗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

从前注诗注词的人往往在爱情诗上贴上忠君爱国的徽帜,例如毛苌注《诗经》把许多男女相悦的诗看成讽刺时事的。

张惠言说温飞卿的《菩萨蛮》十四章为“感士不遇之作”。

这种办法固然有些牵强附会。

近来人却又另走极端,把真正忠君爱国的诗也贴上爱情的徽帜,例如《离骚》《远游》一类的著作竟有人认为是爱情诗。

我以为这也未免失之牵强附会。

看过西方诗的学者见到爱情在西方诗中那样重要,以为它在中国诗中也应该很重要。

他们不知道中西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本来不同,恋爱在从前的中国实在没有现代中国人所想的那样重要。

中国叙人伦的诗,通盘计算,关于朋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

苏李、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性德与顾贞观诸人的交谊古今传为美谈,在西方诗人中歌德和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伦与兰波诸人虽亦以交谊著,而他们的集中叙友朋乐趣的诗却极少。

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有几层原因。

第一,西方社会表面上虽以国家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个人主义。

爱情在个人生命中最关痛痒,所以尽量发展,以至掩盖其他人与人的关系。

说尽一个诗人的恋爱史往往就已说尽他的生命史,在近代尤其如此。

中国社会表面上虽以家庭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兼善主义。

文人往往费大半生的光阴于仕宦羁旅,“老妻寄异县”是常事。

他们朝夕所接触的不是妇女而是同僚与文字友。

第二,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女子地位较高,教育也比较完善,在学问和情趣上往往可以与男子欣合,在中国得于友朋的乐趣,在西方往往可以得之于妇人女子。

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女子的地位较低。

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观念,在实际上志同道合的乐趣颇不易得。

加以中国社会理想侧重功名事业,“随着四婆裙”在儒家看是一件耻事。

第三,东西恋爱观相差也甚远。

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

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真正的恋爱往往见于“桑间濮上”。

潦倒无聊、悲观厌世的人才肯公然寄情于声色,像隋炀帝、李后主几位风流天子都为世诟病。

我们可以说,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

中国诗人脚踏实地,爱情只是爱情;西方诗人比较能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

这并非说中国诗人不能深于情。

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前,所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慕者最多;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

西方爱情诗最长于“慕”,莎士比亚的十四行体诗、雪莱和布朗宁诸人的短诗是“慕”的胜境;中国爱情诗最善于“怨”,《卷耳》《柏舟》《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梁元帝的《荡妇秋思赋》以及李白的《长相思》《怨情》《春思》诸作是“怨”的胜境。

总观全体,我们可以说,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

(节选自《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8下列对中西诗在人伦上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朋友交情和君臣恩谊在西方诗中不很重要。

B.整体上算来,中国叙人伦的诗,关于朋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要多一些。

C.西方爱情诗都写于婚媾之前,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慕为多,最长于“慕”。

D.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常以惜别悼亡诗为最佳,最善于“怨”。

思路解析:C项,表述不当,原文为“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前”,不是“都”。

答案:C9下列对中西诗在人伦上不同的原因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西方社会骨子里侧重个人主义,中国社会骨子里侧重兼善主义。

B.西方女子地位较高,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在学问和情趣上常可以和男子有契合点。

C.中国女子地位较低,夫妻志同道合的乐趣很不易得,且中国社会理想侧重于功名事业。

D.西方人重视恋爱,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人重视婚姻,为了消遣才恋爱。

思路解析:D项,概括不正确。

原文为“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不是“西方人”;原文为“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不是“中国人”,也不是“为了消遣才恋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