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古诗-赏析
《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译文鉴赏诗词
《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译文鉴赏诗词《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译文鉴赏诗词先秦:佚名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译文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已经进了窝,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山坡。
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丈夫服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纷纷上了架,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
丈夫服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国风·王风·君子于役》注释于:往。
役:服劳役。
于役,到外面服役。
期:指服役的期限。
曷(hé):何时。
至:归家。
埘(shí ):鸡舍。
墙壁上挖洞做成。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如之:犹说“对此”。
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有(yòu)佸(huó):相会,来到。
桀:鸡栖木。
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苟:诚,犹如实。
《国风·王风·君子于役》鉴赏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
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
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
稍可注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
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
如果只是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确定的`,反而不是这样烦人。
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
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
诗经君子于役赏析
诗经君子于役赏析诗经君子于役赏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共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
共160篇。
下面就是诗经君子于役赏析,请看:赏析出自先秦诗人佚名的《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赏析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
所谓君子于役的役,不知其确指,大多数情况下,应是指去边地戍防。
又君子在当时统指贵族阶层的人物,但诗中君子的家中养着鸡和牛羊之类,地位又不会很高,大概他只是一位武士。
说起贵族,给现在读者的感觉好像是很了不得的。
其实先秦时代生产水平低下,下层贵族的生活,并不比后世普通农民好到哪里去。
就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少族民族中的小贵族,实际生活情况还不如江南一带的农民。
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
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
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
稍可注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
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
如果只是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确定的,反而不是这样烦人。
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
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
这里的笔触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不像后代的文人辞章总是想刻画得深入、警醒,恐怕读者不注意。
诗经君子于役赏析
诗经君子于役赏析《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
全分为两章。
第一章陈述丈夫在外面服役之事,抒发盼夫归来的感情。
又分为三层:第一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用“赋”的手法点明所要吟咏的事,极言役期之长,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
第二层从“鸡栖于埘”到“羊牛下来”从侧面烘托,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外出却无归期。
第三层“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极言思念之深,不能自已。
第二章轻易承上章,期望能和丈夫相逢,抒发了对于服役丈夫的仲明。
分后三层:第一层从“君子于役”至“曷其存有佸”再次强调役期漫长,“曷其存有佸”承上章“曷至哉”。
第二层从“鸡砂泥桀”至“羊牛下括”和第一章的语意相同。
第三层“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柔和地表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归期,只好退一步想要,期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
诗中写这位妇女的心理非常细致真实,她看到羊牛归来,自然会联想到久役不归的丈夫,她极力抑制这种思念之情——“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思念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去思念吧。
但这又怎能做得到呢?她是那样爱着自己的丈夫,时刻都在惦记着她。
最后,在无可奈何之中,她只能以“苟无饥渴”来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深情。
这首诗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繁重的徭役给千百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君子于役》抒发在家的思妇期盼长役出外的丈夫回家的感情,诗选用了夕阳下山、牛羊牧归的场景刺痛的情感,所谓触景生情,自然可以引发一番伤感,但她又思念化成预祝苟无饥渴,有知抚慰,又可以叫做人体味这位思妇的温存了。
《诗》常在风中雨中写思,《君子于役》却不是,甚至通常的“兴”和“比”也都没有,它只是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
“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击壤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不是古来如此么,今亦何殊。
诗经《君子于役》的意思及赏析
诗经《君子于役》的意思及赏析君子于役诗经君子于役1,不知其期,曷2至哉?鸡栖于埘3,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4鸡栖于桀5,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一渴!1君子:妻子称丈夫。
役(yì):苦役。
2曷:何时。
3埘(shí):鸡舍。
4佸(huó):聚会、相会。
5桀(jié):鸡栖的木架。
丈夫在远方服役,不知归期,何时才能回来呢?鸡进了窝,夕一陽一西沉,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丈夫在远方服役,教我如何停止思量!丈夫在远方服役,没日没月,何时才能相会?鸡进窝已经安顿,夕一陽一西沉,牛羊纷纷下坡。
丈夫在远方服役,只愿他不会忍饥挨饿。
【絮叨之美】这首诗中总是出现“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几句,因为《诗经》中有很多地方上的民歌,今天我们的歌词里面也会有重复。
其实,这种重复就像是一个妇人在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的话,没完没了,但其中饱含一着对丈夫的思念,让人无法厌烦,多听几遍,甚至叫听者也会流泪。
【赏析】《诗经》是淳朴的民歌,人们写歌词,都是从生活中找材料,比如“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都是描绘的寻常生活,但这又不是无厘头的跳跃,而是将思念丈夫的感情,融在这些田园景色中。
我们要学会用生活素材,但也不能天马行空,随意截取材料。
【启示】一旦丈夫出征,家庭就会陷入困境,“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这就是对妇女留守的描写。
战争伤害了生命,也让后方的亲人们蒙受了一精一神上和物质上的巨大损失,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都要竭尽全力避免战争。
君子于役原文及注释
《君子于役》原文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释1. 君子:此处指在外服役的男子,可能是一位武士或普通士兵,虽然“君子”在古时常指贵族阶层的人物,但在此诗中,结合其家庭背景和生活场景,应理解为普通服役的男子。
2. 于役:服役,指男子外出服兵役或劳役。
3. 不知其期:不知道服役的期限有多长,表达了女子对丈夫归期的不确定和无奈。
4. 曷 hé)至哉:何时回来呢?曷,何时;至,到达,此处指归家;哉,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5. 鸡栖于埘 shí):鸡回到鸡窝里。
埘,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这里指家禽的栖息之所。
6. 日之夕矣:太阳快要落山了,表示时间已晚。
日之夕,傍晚时分。
7. 羊牛下来:牛羊从山坡上下来,回到圈里。
下来,指从山上或野外回到家中,这里描绘了傍晚时分家禽家畜归巢的情景。
8.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呢?如之,犹说“对此”;勿思,不要思念,此处为反问语气,表示思念之情难以抑制。
9. 不日不月:无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即服役期限漫长,没有确定的归期。
10. 曷其有佸 huó):何时能相会呢?曷其,何时;有佸,相会,相聚。
11. 鸡栖于桀:鸡栖息在木架上。
桀,鸡栖息的木架,此处也指家禽的栖息之所,但与“埘”有所不同,可能表示更为简陋或临时的栖息处。
12. 下括:下来聚集。
括,此处应理解为聚集、会集的意思,与“下来”一起构成动宾短语,表示牛羊等家禽家畜下山聚集。
13. 苟无饥渴:但愿他不会挨饿受渴。
苟,或许、但愿的意思,表示女子对丈夫在外生活的担忧和关心。
君子于役诗歌鉴赏
君子于役诗歌鉴赏
1. 《君子于役》这首诗啊,那简直就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你看,“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这不就像我们等待一个不知道啥时候回来的人一样吗?让人心里那个纠结啊!
2. 诗中的那种思念之情,哎呀,太浓烈啦!“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场景描写得多细腻,就好像我们眼前真能看到一样,难道你不想好好感受一下?
3. 读《君子于役》,真的会被深深触动。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强烈的思念就如同潮水般涌来,我们谁没有过这种思念至极的时候呢?
4. 想想看,那君子在外服役,家里的妻子该有多担心啊!“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这简单的话语蕴含着多深的关切呀,你难道不觉得很感人吗?
5. 《君子于役》里的情感,那可真是质朴又真实。
“曷其有佸”,这种期盼相聚的心情,是不是像极了我们渴望和亲人朋友相聚的时候呢?
6. 诗中的场景描写,哇,太绝了!“日之夕矣,羊牛下括”,那画面感超强的,难道不像是一部精彩的电影片段吗?
7. 说真的,《君子于役》真的值得反复品味。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这等待的日子漫长又难熬,我们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呢?
8. 这首诗的魅力可太大啦!“曷至哉”,这急切的询问,不就像我们着急知道一个消息时的样子吗?
9. 好好欣赏《君子于役》吧!“君子于役,载渴载饥”,这让人心疼的描述,怎能不让人动容呢?
10. 《君子于役》绝对是经典之作!那里面的情感、场景,都那么生动鲜活,难道你不想深入探究一下它的美妙之处吗?
我的观点结论:《君子于役》诗歌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非常值得我们去鉴赏和品味。
君子于役诗经赏析及注释 君子于役拼音版及原文
君子于役诗经赏析及注释君子于役拼音版及原文《诗经?国风?王风》第二篇:《君子于役(yì)》君子于役(yì),不知其期。
曷(hé)至哉?鸡栖于埘(shí)。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yòu)佸(huó)?鸡栖于桀(jié)。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本诗主题:丈夫外出服役,不知服役长短,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妻子在家想念丈夫。
诗文大意:老公被征去服役,不知归期未有期,家禽日出去觅食,日落方知归暖巢。
日出日落应有时,春夏秋冬更迭急,吃饱穿暖记心上,时时担心度日年。
老公被征召到很远的地方服役,不知道役期有多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每天看着鸡鸣唱响东方白,鸡群纷纷入鸡窝,牛羊入圈,日出日落,不见归人。
独自经营这个家,担心远方那个他,能够吃饱穿暖吗?有话要说:本篇诗文也挺简单的,就是讲丈夫远方服役,在家里的妻子,思念远方的丈夫。
故事是挺简单的,但相较于已读的关于思念外出服役丈夫的诗文,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本篇的女主人公的家庭条件还是可以的,养着鸡呀,羊呀,牛呀的,虽然也是农家,但能够圈养这些家禽,还是有一定的经济条件的。
再者,“君子与役”,古时能称“君子”的,也是具有“贵族”的阶层的,但家里却养有鸡羊牛,可能是“贵族”中,条件不太好的。
还有,女主每每看到的是日薄西山的农家景象,鸡鸣,羊咩,牛吽,落辉中的安谧和甜美中,却不知女主心里的焦急和等待,这种环境与内心的反差,更衬托出女主的无奈和心碎。
何时归来的日子,是今天,还是明天,亦或者是后天。
对于一个没有日期的归期,更是折磨着当事人的心。
不见归来人,天天是希望,天天亦是失望,每天的心里折磨,是增强了心的承受力,还是消磨了心的耐受力。
以及本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丈夫外出服役,家里的妻子思夫的诗文。
反映了成年男子外出服役的普遍性,给家庭带来的伤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诗经《君子于役》原文及赏析
诗经《君子于役》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君子于役》原文及赏析【导语】:君子于役①,丈夫服役去远方, 不知其期。
古诗君子于役翻译赏析
古诗君子于役翻译赏析《君子于役》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词如下: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前言】《君子于役》,《诗经·王风》的一篇。
是一首先秦时代的华夏族诗歌。
全诗二章,每章八句。
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
此诗从日常生活中鸡进笼了、羊牛回家了而自己的丈夫还没有回来,写妻子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人情之习见,语言之真朴,怀念丈夫之深切,千百年以下感人肺腑。
全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
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然后诗中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表达女主人公怅惘的盼望和期待;最后这种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⑴于:往。
役:服劳役。
于役,到外面服役。
⑵期:指服役的期限。
⑶曷:何时。
至:归家。
⑷埘:鸡舍。
墙壁上挖洞做成。
⑸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如之:犹说“对此”。
⑹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⑺有佸:相会,来到。
⑻桀:鸡栖木。
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⑼括:来到。
音、义同“佸”。
⑽苟:诚,犹如实。
【翻译】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
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儿栖息在窝里的小木桩上,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
【赏析】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
所谓“君子于役”的“役”,不知其确指,大多数情况下,应是指去边地戍防。
又“君子”在当时统指贵族阶层的人物,但诗中“君子”的家中养着鸡和牛羊之类,地位又不会很高,大概他只是一位武士。
说起“贵族”,给现代读者的感觉好像是很了不得的。
君子于役王风国风诗经注释译文赏析
赏析
• 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 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 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这里的笔触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 不像后代的文人辞章总是想刻画得深入、警醒,恐怕读者不注意。然而这画面却很感 动人,因为它是有情绪的。我们好像能看到那凝视着鸡儿、牛儿、羊儿,凝视着村落 外蜿蜒沿伸、通向远方的道路的妇人,是她在感动我们。这之后再接上“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我们分明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浓重了许多。倘试把中间“鸡栖于 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三句抽掉,将最后两句直接接继在“曷至哉”之后,感觉 会完全不同。这里有抒情表达的节奏问题——节奏太快,没有起伏,抒情效果出不来; 同时,这画面本身有其特别的情味。 熟悉农村生活的人经常看到这样的晚景。农作的日子是辛劳的,但到了黄昏来临 之际,一切即归于平和、安谧和恬美。牛羊家禽回到圈栏,炊烟袅袅地升起,灯火温 暖地跳动起来,农人和他的妻儿们聊着闲散的话题……。黄昏,在大地上出现白天未 有的温顺,农人以生命珍爱着的东西向他们身边归聚,这便是古老的农耕社会中最平 常也是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时刻。可是在这诗里,那位妻子的丈夫却犹在远方,她的生 活的缺损在这一刻也就显得最为强烈了,所以她如此怅惘地期待着。
赏析
• 这诗的两章几乎完全是重复的,这是歌谣最常用 的手段——以重叠的章句来推进抒情的感动。但 第二章的末句也是全诗的末句,却是完全变化了 的。它把妻子的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 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 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 样善良和深挚。
这是古老的歌谣,它以不加修饰的语言直接 地触动了人心中最易感的地方。它的天然之妙, 在后世已是难以重复的了。
君子于役注释
君子于役注释《君子于役》这篇诗歌啊,那可真是有意思得很呢!它就像是一幅古老而又亲切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你看啊,诗中说“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这就好像我们等待一个久久未归的人,心里那种没着没落的感觉。
不知道他啥时候能回来,那种期盼和担忧交织在一起,哎呀,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曷至哉”,这不就是我们常常会问的“啥时候能到啊”,多么质朴又真实的情感表达呀!“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描写得多生动啊!太阳落山了,鸡都回窝了,牛羊也从山坡上慢慢走下来了。
这场景是不是特别熟悉?就像我们每天傍晚看到的那些平常又温暖的画面。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老家,每到傍晚也是这样的情景,让人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简直就是我们思念亲人时的心声啊!怎么可能不想呢?那种牵挂就像一根线,紧紧地系在我们心上。
想想看,当我们在乎的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不也是这样牵肠挂肚的吗?“君子于役,不日不月”,哎呀呀,这等待的日子可真难熬啊,都不知道过了多少天多少月了。
就好像我们等一个重要的消息,等得都快失去耐心了。
“曷其有佸”,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相聚呀!这种渴望见面的心情,谁能不懂呢?我们不也常常盼着和远方的亲人朋友早日团聚吗?“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这画面又出现了,一次比一次让人觉得亲切。
好像在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这样,有等待,有思念,也有那些平凡而又美好的瞬间。
你说,这首诗是不是很神奇?它虽然是那么久远的作品,可却能让我们现代人也感同身受。
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情感和生活,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所以啊,《君子于役》可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我们情感的共鸣,是我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期盼。
我们读它,就是在读我们自己的内心呀!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温暖的光芒,照亮着我们的心灵之路。
难道不是吗?。
《诗经:君子于役》翻译赏析
《诗经:君子于役》翻译赏析《诗经:君子于役》翻译赏析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
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
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
小编带来的《诗经:君子于役》翻译赏析。
《诗经:君子于役》翻译赏析篇1君子于役诗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共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间歌谣,也有一小部分是贵族作品。
"雅"可分大雅、小雅,共105篇。
大雅的全部和小雅的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雅的小部分是民间歌谣。
"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都是贵族的作品,《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了人民的爱憎以及他们的反抗和斗争,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在形式上《诗经》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赋"就是"直陈其事";"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注释]君子于役:选自《诗经·国风·王风》,标题是后人加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
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丈夫。
于,在。
役,服役,指当时统治者征调劳动人民服役。
丈夫在外面服役。
不知其期:不知道他要去多久。
期,指服役的期限。
曷(hé)至哉:怎么才能回来呢?曷,能"何".至,回到家。
《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原文译文赏析
《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原文译文赏析《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原文译文赏析引导语:《国风·王风·君子于役》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
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原文译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释①君子:本文指丈夫。
②役(yì):苦役。
③曷(hé):通"何",何时。
④至:归家。
⑤埘(shí):音时,鸡舍。
⑥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⑦佸(huó):音活,聚会、相会。
⑧桀(jié):通“撅”鸡栖的木架。
⑨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⑩苟:大概,也许。
翻译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
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儿栖息在窝里的小木桩上,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译文丈夫服役远在异乡,归期漫漫真是久长。
哪年哪月才能归来,家鸡进窝真是匆忙。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教我如何停止思量!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没日没夜真是漫长。
不知何时才能相会,家鸡进窝已经安顿。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纷纷下坡是那牛羊。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赏析《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
全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陈述丈夫在外面服役之事,抒发盼夫归来的感情。
又分为三层:第一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用“赋”的手法点明所要吟咏的事,极言役期之长,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赏析解读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赏析解读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一丈夫服役去了前方,不知日子多么久长,什么时候才能回乡?鸡儿已经进了树窝,夕阳西下暮色茫茫,牛羊成群下了山冈。
丈夫服役还在远方,教我如何不去怀想!丈夫出门前线打仗,不知多久岁月悠长,什么时候欢聚一堂?鸡儿栖息上了土桩,日落西山夜色茫茫,牛羊归来人圈繁忙。
丈夫服役还在远方,愿无饥渴早日还乡!二《诗经》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先民的生活,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风”,以音乐名称用到文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曲式、曲调。
“雅”,是正,当时的普通话、官话,称“雅言”。
“颂”,主要是一种宗庙祭祀的乐歌,内容多是向祖先神灵报告王侯功德的赞美之词。
周初文、武、成、康四王时代的作品,是“正经”,之后的作品是“变经”。
周南、召南是“正风”,其他十三国风是“变风”。
“王”,指东周洛邑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
据朱熹解释,东周王室已卑,与诸侯无异,故其诗不称“雅”,而称“风”,但因仍保持王号,所以不称“周风”,而称“王风”。
战乱是贯穿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
周初分封大小诸侯国一千八百个,春秋只剩下三十几个,可见兼并之烈,可见出统一趋势。
中华民族天生是诗的民族,战乱不断,吟诵不断,本性中带着诗情。
大部分诗是在田野民间传唱,没有留下作者姓名,有男性,也有女性。
本诗就是女性或从女性视角所吟诵的一首诗。
类似的诗在《诗经》里还有许多,比如《卫风·伯兮》,女性或从女性视角诉说自己无心修饰:“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为适容?”再比如《周南·卷耳》,则是恨不得跑到山上、跑到军营里去看服役的丈夫:“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本诗明写思念丈夫,暗写战争之多。
《诗经》之《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赏析
《诗经》之《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赏析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释】君子:妻对夫的称谓。
于:往。
役:指遣戍远地,服役。
期:指服役的期限。
曷(hé)至哉:言何时归来。
埘(shí):凿墙做成的鸡窠叫做“埘”。
来:古读如“厘”。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如之:犹说“对此”。
不日不月:不可以日月计算。
这是“不知其期”的另一种说法。
有:读为“yòu”。
佸(huó):会。
“有佸”就是再会。
桀(jié):“榤”的省借,鸡栖息的横木。
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括:与“佸”字变义同。
牛羊下来而群聚一处叫做“下括”。
苟:且。
且无饥渴,是希望他无饥渴而又不敢确信。
一说诚,犹如实。
【参考译文之一】丈夫当兵去远方,谁知还有几年当。
哪天哪月回家乡?鸡儿上窠,西山落太阳,羊儿牛儿下了冈。
丈夫当兵去远方,要不想怎么能不想!丈夫当兵去得远,多少月呀多少天。
几时团来几时圆?鸡儿上窠,太阳落了山,羊儿牛儿进了栏。
丈夫当兵去得远,但愿他粗茶淡饭不为难。
【参考译文之二】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不知到了啥地方?鸡儿已经进了窝,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山坡。
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丈夫服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不知何时聚一堂?鸡儿纷纷上了架,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
丈夫服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仙泉新译】夫君服役离家乡,长年累月音渺茫。
究竟何时能回家?散养的鸡已归窝,此刻满目正斜阳,映照归来的牛羊。
夫君服役离家乡,叫我如何不想他?夫君服役离家乡,欲问归期未有期。
何时夫妻能团聚?鸡们按时回笼了,此刻满目正斜阳,映照归来的牛羊。
夫君服役离家乡,他是否饥渴无恙?【仙泉赏析】这是一幅少妇相思图,具有油画的美感。
情景交融,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诗经君子于役理解与思考
诗经君子于役理解与思考一、原文:《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二、衍生注释:1. “君子”:这里指女子的丈夫。
在古代,君子是对男子的一种尊称。
2. “于役”:被征去服役。
“于”是去、往的意思,“役”就是服役、劳作,可能是去打仗或者服劳役之类的。
3. “曷至哉”: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曷”就是何、什么时间。
4. “埘(shí)”:鸡窝。
5. “桀(jié)”:也指鸡栖息的横木。
6. “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就是说服役的时间非常长,没有个准头。
7. “佸(huó)”:相会、相聚的意思。
8. “苟”:表示一种希望、姑且,希望丈夫不要遭受饥渴。
三、赏析:1. 主题这首诗的主题很明确,就是写一个妇女对在外服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
在那个时代,男子服役在外,家里的妇女独自一人承担着家庭的压力,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就成了她们心里主要的情感。
2. 情感情感真挚动人。
首先是无尽的思念,像诗里反复说着“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直白地表达了女子心里日日夜夜都在想念丈夫。
而且还体现出一种担忧,对丈夫服役生活的担忧,担心他有没有吃的喝的,“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这种担忧的背后其实还是深深的爱啊。
3.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是这首诗的厉害之处。
诗中描绘了傍晚时分,鸡回窝,牛羊下山归圈的景象,简单几笔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画面。
这个画面特别应景,傍晚本来就是家人该团聚的时候,但是丈夫却还在外面服役,于是更加衬托出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对丈夫的思念。
另外,重叠章句的运用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比如“君子于役”多次出现,像声声哀叹一样,每一次出现就强调一次思念的主题。
四、作者介绍:关于《诗经》中的《君子于役》作者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但可以通过内容推测出这可能是一位身处下层的普通妇女,或者是了解下层妇女生活的人。
《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译文鉴赏诗词
《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译文鉴赏诗词《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译文鉴赏诗词先秦:佚名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译文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已经进了窝,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山坡。
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丈夫服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纷纷上了架,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
丈夫服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国风·王风·君子于役》注释于:往。
役:服劳役。
于役,到外面服役。
期:指服役的期限。
曷(hé):何时。
至:归家。
埘(shí ):鸡舍。
墙壁上挖洞做成。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如之:犹说“对此”。
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有(yòu)佸(huó):相会,来到。
桀:鸡栖木。
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苟:诚,犹如实。
《国风·王风·君子于役》鉴赏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
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
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
稍可注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
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
如果只是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确定的`,反而不是这样烦人。
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
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
《君子于役》原文及译文
《君子于役》原文及译文诗经《君子于役》原文及译文《君子于役》全诗二章,每章八句,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语言朴素简炼,状景言情,真实纯朴,描绘了一个真挚动人的生活画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君子于役》原文及译文,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君子于役》原文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君子于役》译文君子远出服役,不知它的限期。
何时才能归里?鸡儿回窠栖止,日头垂挂天西,牛羊下山歇息。
君子远出服役,如何能不相思?君子远出服役,不知日月程期。
何时才能重聚?鸡儿回栏栖止,日头垂挂天西,牛羊缓缓归至。
君子远出服役,该是没捱渴饥?注释⑴役:服劳役。
⑵曷:何时。
至:归家。
⑶埘(shí 时):鸡舍。
墙壁上挖洞做成。
⑷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⑸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⑹有佸(yòu huó 又活):相会,来到。
⑺桀:鸡栖木。
⑻括:来到。
⑼苟:表推测的语气词,大概,也许。
鉴赏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
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
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
稍可注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
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
如果只是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确定的,反而不是这样烦人。
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
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
这里的笔触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不像后代的文人辞章总是想刻画得深入、警醒,恐怕读者不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于役-古诗-赏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1]?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释】:
役:苦役。
曷:何时。
至:归家
埘:音时,鸡舍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1]:音活,相会
苟:大概,也许
---------------------------------------
《君子于役》出自《诗经·王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我国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
其中有一部分诗歌反映的内容是丈夫去服那遥无归期的兵役或徭役后,妻子在家默默地痛苦思念。
《君子于役》正是这样内容的一首诗,不仅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重役之下人民生活的巨大痛苦,而且以统治者无休无止的重役给人民婚姻造成的危害,间接地反射出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
追求。
这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
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
”(许瑶光《雪门诗抄》卷一《再读〈诗经〉四十二首》)其中“已启唐人闺怨句”一句,高度评价了此诗在中国诗史上的开创性地位。
可以说,从此诗开始,便逐渐形成了“日夕闺思”的原型和母题。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里引白居易、司马相如、吕温、潘岳、韩?、赵德麟等人的诗赋文句后的评价——“取景造境,亦《君子于役》之遗意。
”(钱钟书《管锥编》卷一《毛诗正义六十则·君子于役》)——就是对此极有见地的说明。
《君子于役》以其内容的深刻性和主题的开创性使其传之后世,在技巧上也给此后文人和后世的读者诸多的可资借鉴的地方:在写法上,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赋”与“兴”的使用。
“赋”就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通俗地说,就是平铺直叙。
这首诗的两节都运用了这种技巧,对鸡回巢栖,夕阳西沉,羊牛归栏的农家生活平铺直叙,作了极为生动而细腻的描绘。
与此同时,这首诗还运用“兴”的手法,即“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辞”。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不仅是直接写景,是“赋”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诗歌通过这几句刻画的日常生活细节,点染着思妇家庭生活的情景与妻子思念的气氛。
试想一下,夕阳西照之时,鸡儿、羊儿、牛儿正在归圈,而思妇却形单影只,目睹此景,不能不令人触景伤情,思念起“于役”在外不能归家的丈
夫。
这正是“兴”的巧妙运用,诗中用鸡、羊、牛的晚归“兴”“于役”的丈夫不能归家的事实,从而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女主人公倚门?望归人的形象和希望“于役”的丈夫早日归家的心理。
然而,女主人公深深地明白她那种美好的希冀只不过是不现实的幻想。
因而诗人的笔锋随着女主人公心情陡然一转,从“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到“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这样,就把她无奈的思念化作对丈夫深情的祝愿,祝愿离家在外的丈夫不要受饥挨渴,一颗妻子的心温柔得令人为之深深感动。
总之,这首诗以“赋”的手法对鸡回巢栖,羊牛归栏的农家日常生活细节浓墨铺排,既描画出思妇家庭生活的环境与氛围,又“兴”丈夫“于役”不归的事实,从而真切动人地表达了思妇的盼望丈夫安然归来的心情。
同时,在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也是本诗的特点。
这首诗的两节在句式的使用上基本一致,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使诗的结构更为谨严。
整首诗上下两节只有三句有较大不同:首节第二句是“不知其期”,第二节为“不日不月”;首节第三句是“曷至哉?”第二节为“曷其有”首节末句为“如之何勿思! 第二节是“苟无饥渴? 其它句子不是完全一样就是仅改一字。
这种复沓叠唱不仅使整首诗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而且使诗歌蕴含的感情更显深挚。
因为重章叠句的艺术结构往往对诗歌的艺术气围和意境起着极强的营造作用。
诗歌就在反复地吟咏中把思妇内心无奈思念的悲苦和深情祝愿的泪水延伸得绵绵涟涟,极为浓烈,使读者的心仿佛与深情款款的妻子一同黯然欲泣。
此外,这首诗采用当时的口语,朴素简炼,描绘了一个真挚动人的生活画卷,状景言情,真实纯朴,成功地刻画出思妇倚门怀人那柔肠寸断,悲伤凄婉的艺术氛围。
正如明人谢榛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正是以简洁朴质的语言描绘融情的晚景,表现思妇悲伤的心境,感人至深,的确达到了诗歌所要求的情景交融,意与境谐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