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
DB21T2568-202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制作、施工与验收规程-条文说明

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2568-2020J13406—202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制作、施工与验收规程条文说明1.0.1装配式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可实行建筑和装饰装修平行设计法。
应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综合考虑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安装、全装修等因素,应积极推动建筑设计、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安装的一体化总承包模式。
应用BIM技术,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在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建立统一BIM 平台。
2.0.10预制构件的实体检验应包括混凝土强度、主要受力钢筋数量、规格、保护层厚度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检验项目。
对有监理驻厂监督构件制作全过程的构件实体检验,不外露钢筋的数量、规格可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替代。
无监理驻厂监督的,不外露钢筋数量、规格可采用无破损检测方法。
2.0.11预制构件出厂质量评定应按照本规程第4.1.8条规定的检验项目全部检验合格后,构件厂签发合格证。
有的预制柱、预制剪力墙板构件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高,考虑到实际工期影响,当实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30后即可运输出厂,但出厂时由于混凝土强度评价未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此时由监理单位签发准用证出厂使用,待混凝土强度指标评价合格后,构件厂再补发合格证替回准用证。
2.0.17由于套筒灌浆连接无法从混凝土结构实体中抽取试件进行抗拉强度检验,为保证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由构件厂提供与预制构件采用的同批次套筒和钢筋,随预制构件运输到现场,在现场与灌浆同步,按照相应的检验批制作的套筒灌浆连接的抗拉强度检验试件,作为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检验的平行试件。
平行试件制作完成后,同条件养护转标准养护后,进行抗拉强度试验,试验结果作为评价该批次灌浆连接质量验收的重要依据。
3基本规定3.0.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设计施工与现浇混凝土建筑存在很大区别。
建筑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一般规定有哪些

建筑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一般规定
有哪些
1、装配式结构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其中,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又可分为全预制剪力墙结构、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和多层剪力墙结构。
2.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及装配整体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部分,均应满足现浇等同型框架结构要求。
3.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宜基本等同现浇结构。
当低于现
浇结构时,应在整体结构分析中考虑接缝对整体刚度的影响。
4.多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要求可低于现浇结构,接缝应满足承载力、变形的要求。
5.当结构中仅采用叠合梁、板构件,而竖向构件全部现浇时。
其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等同现浇结构。
水平预制叠合构件的设计可参考本规范中相应规定。
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技术规程

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具有较高抗震性能的结构形式,其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采用装配式组合技术对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进行施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本文将从设计、制作、运输、安装等方面,对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技术进行详细的规范说明。
二、设计1. 墙体设计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墙体应根据建筑设计要求进行设计。
在墙体设计中,应考虑墙体的强度、稳定性、刚度等因素。
同时,为了方便施工,墙体应设计为拼装式结构,以便于在现场进行组装。
2. 连接设计墙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膨胀螺栓或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膨胀螺栓的直径应根据墙体的厚度进行确定,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焊接应满足相关的焊接标准。
三、制作1. 墙板制作墙板应采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混凝土,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
2. 钢筋加工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
在加工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加工标准,确保钢筋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模板制作模板应采用高质量的钢板材料制作。
在制作模板时,应注意模板的平整度和尺寸精度,以确保墙板的质量。
四、运输1. 运输前准备在运输前,应对墙板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应对墙板进行防水处理,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雨水的影响。
2. 运输方式墙板的运输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汽车运输或铁路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墙板的稳定性,避免发生碰撞和倾倒等情况。
五、安装1. 安装前准备在安装前,应对墙板进行检查,并检查连接螺栓和焊缝的质量。
同时,应对安装现场进行检查,确保场地平整、稳定。
2. 安装方式墙板的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布置。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墙板的位置和平整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连接螺栓应拧紧,并进行检查。
3. 立柱安装立柱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并应预留适当的空间,以便于安装墙板。
DB11_1003-2013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

注: 以上地方标准文本可登录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 ( www. b j t s b, gov. en)或首都标准网(www, capital-std. com)查
阅。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
2013年8月15日印发
DB 1111003- 2013
目次
1总则。..…‘.。....……。。。.。、.....……,...……,二。...................................... ....... 1 2术语和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013年
附件
批准发布的北京市地方标准目录
序号}地方标准编号 赢二一晒蔽一卜福.小赢
811/ 585-2013水控to}与利用_t程设计规范)B11/T 685-2009) 2013-7-24 2014- 2- I
{2. bB11/ 1003-2013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
2013-7-24 2014-2-I
j七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4年02月01日
DB11T 970-2013. 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

北京市地方标准备案号:JYYxxx-2013编号:DB11/T 970-2013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Regulation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 With Precast Share Wall2013-03-18发布2013-07-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前言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规划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2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2012]20号)的要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科技促进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相关试验数据,并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规定、建筑模数协调、平面设计、预制墙体设计、楼面设计、内装修与设备管线设计等。
本规程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归口管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
标准日常管理机构为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
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各单位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2号,邮编:100045,传真:68027014)。
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联系电话:68058071。
邮箱:bjbb3000@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科技促进中心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市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万科企业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樊则森赵丰东李禄荣陈彤杜佩韦王炜杜娟王颖陈静马涛郭惠琴蒋勤俭秦珩刘昕张晨肖杨帆李文李新伟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以姓氏拼音为序)李晓明刘东卫苗桂彤钱稼如王富青王建明张建周燕珉目次1 总则 (4)2 术语 (5)3 基本规定 (6)4 建筑模数协调 (7)5 平面设计 (10)6 预制墙体设计 (11)6.1预制外墙设计 (11)6.2外墙防水设计 (11)6.3 外墙饰面设计 (13)6.4 预制内墙设计 (13)6.5 门窗设计 (13)7 楼面设计 (15)8 建筑节能设计 (16)9 内装修设计 (17)10 建筑设备及管线设计 (18)10.1一般规定 (18)10.2 供暖通风空调系统及管线设计 (18)10.3 给排水系统及管线设计 (19)10.4 电气和管线设计 (19)本规程用词说明 (20)引用标准名录 (21)附:条文说明 (22)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4)2 Terms (5)3 Basic requirements (6)4 Coordination of building modulus (7)5 Layout Design (9)6 Design of precast wall (10)6.1 Design of precast exterior wall (10)6.2 Design of exterior wall with waterproof (10)6.3 Design of exterior decorative panel (13)6.4 Design of precast interior wall (13)6.5 Installation of doors and windows (13)7 Design of slab (15)8 Design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16)9 Design of full decoration (17)10 Design of building utilits and layout of piping (18)10.1 General requirements (18)10.2 Design of heating,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HA VC) and layout of piping (18)10.3 Design of water supply, drainage system and layout of piping (19)10.4 Electrical design and layout of piping (19)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regulation (18)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9)Addition:Explantation of provisions (20)1 总则1.0.1 为推进北京市住宅产业化工作,规范我市住宅产业化项目的管理,提高住宅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实现节能减排,制定本规程。
15G107-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构)》

15G107-1
制图规则
1 总则
第1.0.6条 预制构件及与预制构件相关构件的编号规则
预制构件的工程编号应认真核对 标准预制构件或设计需要时,也可直接标注构件编号
列表标注内容包括:工程编号(构件编号) 标志尺寸 数量 重量 设计参数 设计状态 位置信息 【说明】a)设计状态包括标准构件选用、非标准构件设计检索等内容
b)设计参数(参见配套图集) c)预制构件工程编号可见表2-1、表2-6 ~2-8、表3-1、表3-7 和3-8、 表4-1和4-2、表5-1
P 10
在设计环节的突出问题包括:结构体系、设计流程和控制、预制 构件设计和合理使用……
P 2
15G107-1
编制概述
1 编制目的
编制目标
贯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1--2014的技术路线 规范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表示方法 总结近年来全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经验 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 推动工程项目标准化设计的发展 — 参数化 模块化 模数协调 推广标准化预制构件的工程应用 — 建立地方的、企业的构件系统 提高设计企业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能力、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
P 8
15G107-1
制图规则
1 总则
与11G101系列标准图集制图规则相同的内容包括:
基础、地下室结构和现浇混凝土结构楼层 结构平面布置图和楼(屋)面板配筋图 结构层高和楼面标高标注方法和规则—列表注写法,平面图 现浇剪力墙边缘构件和预制构件间后浇段详图—列表注写法 现浇剪力墙体标注规则—列表注写法 现浇连梁和楼(屋)面梁—平面注写法
结构施工图平面表示法已普及 平面表示法适用于规则的、标准化的工程项目 平面表示法适合于参数化设计的表达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颁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的通知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颁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6.12.12
•【字号】津建科〔2016〕640号
•【施行日期】2017.04.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颁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
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房屋鉴定建筑设计院等单位按照市建委《关于下达2015年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建科〔2015〕286号)要求,编制完成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
经市建委组织专家审定,现批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
(DB/T29-244-2016)为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自2017年4月1日起实施。
各相关单位要认真执行本规程,实施过程中如有不明之处及修改意见,请及时反馈给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房屋鉴定建筑设计院。
本规程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
本规程由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房屋鉴定建筑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由天津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负责征订和发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翻印和复制。
2016年12月12日。
浙江省《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浙江省《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浙江省《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是为了规范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施工和验收,保障结构的安全可靠,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而制定的地方性技术规程。
该技术规程的发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体系,具有简洁、高效、经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和不合理之处,给结构的安全性带来一定的隐患。
因此,制定该技术规程可以强化规范指导,提高结构设计和施工的标准化水平,确保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安全可靠。
该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构造形式、材料选用和施工控制等方面。
通过明确规定各项技术要求和标准,对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有助于确保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该技术规程的目标是推动浙江省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发展,促进工程建设的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程,提高结构设计和施工的水平,减少结构缺陷和安全隐患的出现。
随着浙江省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的推行和实施,相信这将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人员能够全面认识并严格执行该技术规程,确保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总则部分包括对该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等方面进行说明,确立技术规程的基本框架。
浙江省《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的结构设计部分详细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构造形式、设计基本要求、受力性能及抗震性能的要求,涵盖了其整体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
该部分的设计内容包括以下要点:构造形式: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基本构造形式,如墙体布置、梁柱节点等。
设计基本要求: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承载力、刚度、稳定性等方面。
受力性能要求:详细说明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在受力过程中的要求,包括抗剪、承载力等。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部分城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建设量统计
已竣工和开工的建设 量 (万平方米) 130 135 160 150 2014年计划建设总 量 (万平方米) 150 200 130 150
城市 北京市 上海市 沈阳市 合肥市
备注 近两年 近两年 近两年 近两年 据初步调查统计 全国近两年的建设量: 大约在 1300万㎡左右。 2014年全国计划建设 量:预计在 2000万㎡
1981年,日本又对建筑规范进行了重大修改,它 引进了在梁柱节点部位,在梁中刻意地设置塑性铰的 要求。这个做法保证了塑性铰发生在梁中,并发生在 设计者预期的、希望发生的部位。 在1995年神户的大地震期间,在如此强烈的地面 运动的区域中,凡是遵守日本1981年建筑规范条款设 计的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没有倒塌,也没有不可修 复的重大损伤,而只有可修复的混凝土破碎或次要裂 缝发生。
四 结 语
• 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 • 全寿命周期 • 绿色建造 • 建筑工业化 • 建筑产业现代化
新型建筑工业化
什么是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 建筑工业化: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 配化、管理信息化、装修一体化。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从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变革的角 度而言的,“新型”二字主要是与我国以前的建筑 工业化相区别,着重强调信息化与建筑工业化的深 度融合。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 主要方式和手段。
大梁吊装 小梁 叠合板底板吊装
吊装
节点 箍筋
柱吊装
下一楼层
START
梁板钢筋铺设 浇筑混凝土
主要内容
一 《规程》编制背景 二 《规程》编制过程
DB11T970-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

DB11T970-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1. 引言本规程旨在规范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的设计流程,确保结构安全、经济合理,并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建的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的设计工作。
3. 术语和定义3.1 装配式建筑指通过工厂化生产建筑构件,并在施工现场组装而成的建筑。
3.2 剪力墙指在建筑中起到抵抗水平力(如风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的墙体。
3.3 预制构件指在工厂中预先制造的建筑构件,用于现场快速组装。
4. 设计原则4.1 安全性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建筑安全标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2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降低成本。
4.3 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效率。
4.4 创新性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升建筑性能。
5. 设计流程5.1 前期准备收集项目信息,包括场地条件、气候特点、用户需求等。
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5.2 方案设计确定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和建筑风格。
进行初步的结构选型和构件设计。
5.3 详细设计完成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的详细设计。
进行设计计算,确保满足各项性能要求。
5.4 设计审查组织专家进行设计审查,确保设计合理可行。
根据审查意见进行设计优化。
5.5 设计文件编制编制完整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图纸和计算书等。
6. 结构设计6.1 剪力墙设计根据地震烈度、风荷载等确定剪力墙的布置和尺寸。
进行剪力墙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计算。
6.2 预制构件设计确定预制构件的类型、尺寸和连接方式。
进行预制构件的承载力和连接节点的设计。
6.3 连接节点设计确保连接节点的可靠性,满足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要求。
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连接节点设计。
7. 施工图设计7.1 施工图要求施工图应清晰、准确,满足施工要求。
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详图等。
7.2 施工图审查组织专家进行施工图审查,确保施工图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DB21T2568-202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制作、施工与验收规程-条文说明

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2568-2020J13406—202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制作、施工与验收规程条文说明1.0.1装配式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可实行建筑和装饰装修平行设计法。
应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综合考虑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安装、全装修等因素,应积极推动建筑设计、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安装的一体化总承包模式。
应用BIM技术,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在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建立统一BIM 平台。
2.0.10预制构件的实体检验应包括混凝土强度、主要受力钢筋数量、规格、保护层厚度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检验项目。
对有监理驻厂监督构件制作全过程的构件实体检验,不外露钢筋的数量、规格可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替代。
无监理驻厂监督的,不外露钢筋数量、规格可采用无破损检测方法。
2.0.11预制构件出厂质量评定应按照本规程第4.1.8条规定的检验项目全部检验合格后,构件厂签发合格证。
有的预制柱、预制剪力墙板构件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高,考虑到实际工期影响,当实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30后即可运输出厂,但出厂时由于混凝土强度评价未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此时由监理单位签发准用证出厂使用,待混凝土强度指标评价合格后,构件厂再补发合格证替回准用证。
2.0.17由于套筒灌浆连接无法从混凝土结构实体中抽取试件进行抗拉强度检验,为保证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由构件厂提供与预制构件采用的同批次套筒和钢筋,随预制构件运输到现场,在现场与灌浆同步,按照相应的检验批制作的套筒灌浆连接的抗拉强度检验试件,作为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检验的平行试件。
平行试件制作完成后,同条件养护转标准养护后,进行抗拉强度试验,试验结果作为评价该批次灌浆连接质量验收的重要依据。
3基本规定3.0.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设计施工与现浇混凝土建筑存在很大区别。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一、前言随着现代建筑技术不断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建筑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施工简单、质量可控、成本低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其抗震性能。
本文将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详细规范,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
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1.设计地震烈度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地震烈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要求。
在设计中应根据地震烈度、地基条件、结构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
2.结构类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类型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场地条件、建筑高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组合等结构类型。
3.荷载设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荷载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荷载规范》GB 50009的要求。
在设计中应考虑地震、风荷载等因素,采用合理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
4.梁柱设计梁柱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要求。
在设计中应考虑梁柱的受力情况,采用合理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进行设计。
5.板设计板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要求。
在设计中应考虑板的受力情况,采用合理的厚度和配筋率进行设计。
6.节点设计节点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受力部位,其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要求。
在设计中应考虑节点的受力情况,采用合理的节点形式和配筋率进行设计。
7.抗震设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要求。
在设计中应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如设置剪力墙、加强节点等,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8.施工质量控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要求。
在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进行质量监控和检测。
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壳体系技术规程

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壳体系技术规程一、前言二、概述1. 技术规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特点4. 装配式组合壳体系的特点三、设计和施工要求1. 设计要求1.1 建筑结构设计1.2 壳体系统设计1.3 壳体系统与结构的协同设计2. 施工要求2.1 混凝土制作和施工2.2 钢筋加工和施工2.3 玻璃幕墙和门窗安装2.4 预制混凝土墙板的安装2.5 装配式组合壳体系的施工四、质量控制1. 混凝土质量控制2. 钢筋加工和安装质量控制3. 玻璃幕墙和门窗安装质量控制4. 预制混凝土墙板安装质量控制5. 装配式组合壳体系的质量控制五、安全技术措施1. 安全措施2. 安全检查3. 火灾安全措施六、验收规定1. 混凝土结构验收规定2. 装配式组合壳体系验收规定3. 施工质量检查七、后记一、前言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壳体系技术规程是根据国家建筑标准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和GB/T 50429-2007《建筑设计与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制定的,旨在规范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壳体系的设计和施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二、概述1. 技术规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技术规程适用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壳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旨在规范其设计和施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2. 术语和定义本技术规程中所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参照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3. 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特点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具有刚性好、抗震性能强、适应性强、施工方便等特点。
4. 装配式组合壳体系的特点装配式组合壳体系具有节能、环保、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适应性强等特点。
三、设计和施工要求1. 设计要求1.1 建筑结构设计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应符合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
装配式剪力墙 标准

装配式剪力墙标准
装配式剪力墙是一种结构墙体系统,通常用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
它由预制的混凝土或钢结构组件构成,能够在建筑结构中提供
强大的横向抗力,从而有效地抵御地震或风力等外部力量对建筑物
的影响。
装配式剪力墙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设计标准,装配式剪力墙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相
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例如美国的ACI 318、中国的《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墙体的尺寸、材料选用、受力分析、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了墙体在设计工作载荷下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
2. 材料标准,装配式剪力墙所使用的混凝土、钢材等材料应符
合相应的国家或地区标准,包括材料的强度、抗压、抗拉等力学性
能指标,以及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
3. 施工与安装标准,装配式剪力墙的施工与安装应符合相关的
施工规范和标准,包括墙体的安装方法、连接件的使用、预应力构
件的张拉与锚固等工艺要求,以确保墙体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4. 质量验收标准,对于装配式剪力墙的质量验收应符合相关的验收标准,包括对墙体尺寸、平整度、垂直度、连接件的强度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定,确保墙体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总的来说,装配式剪力墙的标准涉及到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安装和质量验收等多个方面,通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可以保证装配式剪力墙在建筑结构中的安全可靠性和抗震性能。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深度及技术规定(试行)目录1 总则2 术语3 设计基本规定4 方案设计深度规定5 初步设计深度规定6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7 设计技术规定8 建筑全装修工程设计规定9 BIM技术设计规定10 预制构件拆分设计规定1 总则1.0.1 为贯彻实施国家及吉林省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要求,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为指导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工程的设计,按照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编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深度及技术规定的通知》(吉建设[2018] 3号)要求,主编单位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过广泛调研,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8度地区,平面规则、布置均匀对称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多层与高层住宅建筑的工程设计,不适用复杂及特别不规则的剪力墙结构。
1.0.3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的全装修设计、预制构件拆分设计应由主体设计单位负责,鼓励应用BIM技术设计。
1.0.4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工程,宜采用设计单位牵头的工程总承包的方式建设。
1.0.5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装配式建筑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装配而成的建筑。
2.0.2 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生产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0.3 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全部或部分剪力墙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构件建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2.0.4 装配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2.0.5 全装修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及拆分原则(最终版2015-11月)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及拆分原则(最终版2015-11月)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庄伟设计:装配式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等同于现浇,由于装配式结构是由预制柱、预制剪力墙、叠合梁、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构成,构件在进行计算时,调整系数与传统结构有细微的差别。
装配式结构在进行结构布置时,为了减少装配的数量及减小装配中的施工难度,往往不设置次梁。
在进行梁柱等构件布置时,应提前知道工厂生产设备生产构件截面尺寸的边界条件,否则设计的构件无法生产。
在进行剪力墙布置时,墙的布置应尽量去方便工艺拆分。
板的传力模式应根据产业化公司板的类型确定,如果采用双向叠合板,则可以不改变受力模式,如果采用单向预应力叠合板或者单向预应力空心板,则应把板的受力模式改为对边传到,单向传力。
楼板的配筋,在非主要受力方向,应该进行包络设计(构造+现浇厚度双向板该方向计算)。
装配式结构用PKPM等软件进行计算时,周期折减系数梁刚度增大扭矩折减系数等与传统设计有细微的差别,在设计中应认真对待。
装配式结构在绘制施工图时,应尽量减少柱或者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套筒个数,节省造价。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进行布置时,除了按传统剪力墙结构中的思维去布置剪力墙外,还应注意如下要点:(1)在对剪力墙结构进行布置时,多布置L、T型剪力墙,少在L、T型剪力墙中再加翼缘,特别是外墙,否则拆墙时被拆分的很零散。
(2)剪力墙结构中翼缘长度,有两种不同的思路:第一种是,对于L型外墙翼缘长度一般≦600mm,T型翼缘分长度一般≤1000mm(防止边缘构件现浇长度太长而在浇筑中出现问题),在门窗处留出≥200mm的门垛,如图1所示。
图1注:1、1800mm为窗宽,200mm为留出的窗垛(方便拆分),1000mm为翼缘长度;2、箭头处在层高方向,只有梁与现浇边缘构件钢筋进行锚固,在其下的200mm窗垛与现浇边缘构件之间没有钢筋连接,只有预制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相连,咬合力不是很好,在地震作用时是薄弱部位,不会与边缘构件形成整体一起受力,不应有安全问题。
装配式复合键槽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装配式复合键槽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装配式复合键槽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技术,它通过在混凝土剪力墙中引入装配式复合键槽连接,来增强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耐震性能。
这种结构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施工简便、速度快、质量可控和可重复利用等,因此在现代化建筑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装配式复合键槽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采用预制的混凝土墙片和钢筋网片进行连接,通过键槽的装配连接,使墙片和钢筋网片能够形成一体化的整体结构。
这种连接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墙体的抗剪承载能力,还能够提高墙体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同时,装配式复合键槽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还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污染,提高施工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在设计方面,装配式复合键槽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需要考虑墙体的尺寸、材料的选取、键槽的设计和连接方式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和荷载要求,对结构进行合理的受力分析和计算,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在施工方面,需要关注墙体的安装和连接工艺,保证墙体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总之,装配式复合键槽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建筑结构技术,在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促进施工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该技术的概述、设计要点和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对装配式复合键槽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进行简要介绍,提出解决该技术存在的问题的必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简要说明了本文主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为读者了解整篇文章提供了指引。
目的部分明确了该文的写作目标,即探讨和总结装配式复合键槽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的相关设计要点和施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3 吊环及预埋件
• 全灌浆套筒连接和半灌浆套筒连接
• 4.4 其他材料
浆锚搭接连接方法
连接方法
• 适宜采用为★;可采用为☆;不可采用为○;可操作时可选△。
注
★
注
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条文学习
•
4 存在问题和发展展望
• 连接技术和材料的发展
对各种钢筋连接技术,比如套筒灌浆 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的构件整体的抗震 性能、破坏形体的研究还需深入。
新材料的发展。
• 设计标准化的推动 • 预制构件的产品体系标准化
构建构件系统,标准化构件为主和非标 的定制构件为辅的体系。需要设计、生 产、施工的努力和政府推动。
板局部不连续的楼层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结构的侧向刚度不均匀和承载力突变的楼层宜
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 比较表1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房屋的最大 适用高度与现浇对比
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条文学习
• 第四章 材料
• 4.1 混凝土、钢筋、钢材 预制墙板混凝土不宜低于C30, 钢筋:推荐焊接钢筋网 。
• 第八章 多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 结构设计
• 8.1 一般规定 多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适用范围, 多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 多层装配剪力墙结构墙厚、配筋要求, 竖向接缝。
• 8.2 预制剪力墙构造 多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在重力、风
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的分析均可采用线弹性方 法。地震作用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抗 震墙肢按照负荷面积分配地震力。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 结构体系: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预制装配式框架-现浇剪力墙(核心筒)结
构体系。
• 预制部位和比例 全部预制、 预制与现浇结合 预制梁柱、预制墙板、预制楼板、预制楼梯、
预制雨棚阳台等。
2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土结构关键技术
• 体系构成
外墙预制(含保温和连梁)、 内墙预制(楼梯间、电梯井现浇)、 暗柱及转角部位采用现浇、水平接缝现浇、 楼板采用叠合楼板、 设水平现浇带或圈梁、 楼梯、阳台等预制构件。
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条文学习
• 第一章 总 则
编制目的, 适用范围的规定, 其他要求。
• 第二章 术语和符号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
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条文学习
• 第三章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设计期间多协调,包括建设各方之间和涉及
• 第五章 材料
• 5.1 一般规定 抗震等级(规定及差异),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同现浇, 填充墙及非结构构件。
• 5.2作用及作用组合 设计使用状态、 生产、运输、施工状态。
• 5.3 结构分析
内力和位移分析可按弹性方法计算, 对现浇剪力墙的内力适当放大; 位移限值;调幅及梁、板刚度规定。
•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与抗 规剪力墙结构对比
专业之间。 设计应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 材料、连接等要求。 施工图和预制砼构件加工详图设计下要求 。
• 3.2 结构高度和高宽比 高度:参照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的规定并适当调整,按从严要求确定。 高宽比:同高规。
• 3.2 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 扭转不规则、楼板平面凹凸不规则以及楼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 结构设计规程编制情况介绍
目录
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2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土结构关键技术 3 规程条文学习 4 存在问题和发展展望
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发展
70年代,预制混凝土空心楼板得到了普遍应 用,当时出现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高峰,当时是 以全装配的大板装配体系为代表,主要是装配式 大板住宅体系,以及预制圆孔板、大型屋面板、 槽形板等预制构件的应用。
室、底部加强区、电梯井等) , 竖向接缝。
• 7.2 预制剪力墙构造 预制墙板截面形状, 预制墙板配筋、开洞、连接区构造要
求, 预制墙板其他要求(保护层、配筋
率、接触面、管线预埋预留等)。
• 7.3 连接设计 竖向接缝(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
件及非边缘构件三种,现浇), 水平接缝(圈梁、水平后浇带、底部接
连接方法
桁架钢筋叠合板
桁架钢筋叠合板
•
桁架钢筋叠合板
•
桁架钢筋叠合板
•
叠合板抗剪构造筋
•
预制楼梯
•
预制楼梯
•
预制楼梯
•
预制楼梯模板
•
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条文学习
• 第七章 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 结构设计
• 7.1 一般规定 结构布置要求(规则,不宜采用短肢
墙), 现浇墙肢内力增大1.1倍, 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的部位(地下
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条文学习
• 第六章 连接与预制构件设计
• 6.1 连接设计 连接设计原则, 连接留设位置, 接缝的计算, 纵向钢筋套筒灌浆及浆锚连接要求, 连接面处粗糙面、键槽设置, 钢筋连接及锚固。
• 6.2 预制构件设计 预制构件设计原则, 各状态要求, 吊装、固定、预埋等要求。
• 6.3 楼盖设计 楼盖的规定, 叠合梁(梁与板、梁与墙、梁与梁), 叠合板(单向板、双向板)板厚要求
板端、板侧及板拼缝构造、桁架钢筋叠合 板要求、叠合面要求等,
阳台板、空调板。 • 6.4 预制楼梯
粗糙面与键槽设置
• 梁端和墙侧面采用键槽的方式时,其受剪承载力一般大于粗糙面,且采用
键槽方式也容易控制加工质量和检验。
设计概念就是跟现浇等同,等同现浇混凝土结 构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 1)在竖向使用荷载下,装配整体式结构的骨 架构件,如:柱、主梁、剪力墙以及构件的交叉 节点,必须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有关裂缝宽 度和挠度的要求;其它预制构件,如:次梁、板 等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有关裂缝宽度和挠 度的要求;装配整体式结构中的节点,不产生由 于竖向使用荷载得作用而造成的有害残余变形。 • 2)预制构件与叠合构件的强度、刚度、破坏 模式、恢复力特性应与现场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无 明显差异。 • 3)节点及接缝强度、刚度、破坏模式、恢复 力特性应与现场浇注的混凝土节点及接缝无明显 差异。节点及接缝在往复荷载作用下,不应发生 由于拼缝破坏而产生的不可恢复的有害残余变形。 • 4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发生叠合构件斜截 面剪切破坏、接合面的剪切破坏和构件坠落; • 5 预制构件的耐久性、耐火性等不低于现 浇结构。
• 基础研究、设计理论和方法的 完善和发展。
• 关键技术
第一个是受力钢筋的连接和构造技术,就是 预制构件的受力钢筋如何连接。
第二个关键的技术是预制和现浇相结合的 技术。
其他还有机械、材料等的发展。
2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土结构关键技术
• 结构整体性能
等同现浇
基于新的接缝和连接的技术和构造的装配式建 筑,可以认为预制装配式结构中的预制承重构件 之间的节点、拼缝连接均按照等同现浇结构要求 进行设计和施工。该结构体系具有和现浇结构等 同的性能,结构的适用高度、抗震等级与设计方 法与现浇结构基本相同。
缝), 接缝处钢筋连接(水平接缝竖向筋包
括边缘构件和分布筋,竖向接缝分布钢筋 和梁梁、梁墙连接。
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约束边缘构件区域,阴影区域宜全 部采用后浇混凝土
•
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约束边缘构件区域,阴影区域宜全 部采用后浇混凝土
•
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构造边缘构件区域,宜全部采
; 用后浇混凝土 当仅在一面墙上设置后浇段时,后浇段的
长度不宜小于300mm
•
非边缘构件位置墙板水平筋在后浇段内的连接
•
墙板的连接
•
墙板的连接
•
墙板的连接
•
墙板的连接
•
墙板的连接
•
墙板的连接
•
墙板的连接
•
墙板的连接
•
墙板的连接
•
墙板的连接
•墙板的连接•Fra bibliotek墙板的连接
•
墙布置图纸
•
板布置图纸
•
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条文学习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唐 山大地震等),比如在构件安装施工及结构受力 模型、构件连接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构的 抗震安全性、建筑功能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一些问题,形成低潮。
近十年来,我国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方面的研 究逐渐升温,多家单位、各省市都积极开展技术 研究,有越来越多的工程应用,典型的如万科、 黑龙江宇辉、咱们规范主编单位22冶都有完成 项目。
• 8.3 连接设计 竖向接缝(边缘构件及非边缘构件两
种,现浇), 水平接缝(圈梁、水平后浇带、底部接
缝), 接缝处钢筋连接(水平接缝竖向筋包
括边缘构件和分布筋,竖向接缝分布钢筋 连接)。
多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后浇混凝土暗柱
•
≥250 ≥250 ≥250
1
1
2
12
非边缘构件位置墙板水平筋在后浇段内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