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4 小蜗牛第一课时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14课 小蜗牛(第1课时)
第14课小蜗牛(第1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插图、拼音,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认识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借助插图、拼音,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认识王字旁1个偏旁。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会写“对、妈”等4个字。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谜语导入。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打一小动物。
)2.教师过渡:蜗牛真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它们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探究新知合作探究(一)探究一: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1.对比本文和已学课文,引导学生注意本文只有个别字词标注了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若有拼音,自主拼读;若无拼音,可向同学请教,或者结合插图猜测。
3.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zhù 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 huí住在孩子完全变回hǎo jiǔ wō niú wán bɑ pá yɑ pá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指名认读,师生正音。
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
(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再次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3)借助插图,猜一猜这三组词语中难读字的读音。
发芽.草莓....蘑菇4.教师范读,学生改正错误读音。
5.识记生字。
(1)熟字加偏旁识字。
亻+主=住王+元=玩巴+口=吧牙+艹=芽爪+巴=爬口+牙=呀注意:“王”做偏旁时末横改提。
(2)形近字比较识字。
处—久;友—发。
(3)编字谜识字。
字谜:大口套小口。
(回)(4)组词识字。
“孩”可以组词“孩子、男孩、女孩”,“变”可以组词“变化、变换、变脸”。
《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小蜗牛第一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征,了解它如何移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认识小蜗牛的生活。
3.学习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小蜗牛的特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
2.通过实地观察与讨论,培养学生对小蜗牛的兴趣。
3.让学生了解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地观察和辨认小蜗牛。
2.帮助学生理解小蜗牛与其他动植物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小蜗牛标本、白纸和彩笔等。
2.学生准备:准备好耳熟能详的《小蜗牛》歌曲。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0分钟)1.教师根据PPT,播放小蜗牛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先听一遍《小蜗牛》,以及展示小蜗牛的各种图片。
2.谈论小蜗牛的特征,比如植物性、软壳、缓慢、结队等,让学生了解小蜗牛的基本情况。
3.通过展示小蜗牛的标本,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认识小蜗牛。
听/唱歌学习节(10分钟)1.播放《小蜗牛》歌曲。
2.学生跟着录音、唱歌,增强印象。
3.分析歌词,让学生了解歌词中描述的小蜗牛的形象。
实地观察与讨论(25分钟)1.循序渐进,带着学生现场观察、动手摸一摸触角、感受小蜗牛软软而慢慢爬行的特点。
2.学生互相交流,谈论小蜗牛的习性、生活方式和环境,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喜欢小蜗牛的原因。
知识整理提练(15分钟)1.教师出示小蜗牛的图片、生活习性描述或有关漫画作品,让学生可以生成自己的主题图像,表述自己对小蜗牛的认识。
2.教师点评优秀作品,并对学生的提问做出回答。
拓展延伸(20分钟)1.带着学生了解小蜗牛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2.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小蜗牛的良好印象,毒虫(如蝎子、蛇、蟑螂等)有什么区别吗?六、教学评估1.教师可以进行现场观察,了解学生对小蜗牛的认识和态度。
2.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学生主动提问,考查学生对小蜗牛的了解程度。
14《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4《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生词,掌握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1. 正确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生词。
2. 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2. 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尊重他人。
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
2. 生字卡片。
3. 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教师出示蜗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特点,引发学生对蜗牛的兴趣。
2. 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小蜗牛》,引导学生跟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2.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生字的认识和记忆方法。
3.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三、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小蜗牛为什么背着重重的壳?”“小蜗牛最后为什么笑了?”4.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故事情节。
四、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像小蜗牛这样的事情吗?你是怎么解决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如:“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但他不放弃,最后成功了。
”2. 教师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抄写生字。
2.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 家长协助,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板书设计: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不放弃,成功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小蜗牛 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能正确朗读。
3.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点,如词语搭配、句型结构等。
能力目标1.能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
2.能准确表达故事中的情感,感受情感交流。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和关怀。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故事任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
2.掌握生词和语言点。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义。
2.准确表达课文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本《小蜗牛》、黑板、彩色粉笔、图片或实物小蜗牛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小蜗牛的主题,引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
二、学习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分段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词语,确保学生理解课文。
3.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语音语调。
三、活动1.分组讨论:讨论小蜗牛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展开小组合作讨论。
2.小组展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四、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对小动物的热爱和关怀意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注重呈现课文隐含意义,激发学生感悟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4《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4《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蜗牛的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小蜗牛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教会学生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4. 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蜗牛的形象,学习生字词。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小蜗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蜗牛的特点。
(2)引导学生分享对小蜗牛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听课文录音,引导学生感受小蜗牛的形象。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小蜗牛的生长过程。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2)教师示范书写生字词,学生跟随书写。
(3)学生自主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指导。
4. 朗读课文(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评价。
(2)全班齐读课文,教师点评。
5. 拓展活动(1)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动物,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说对小蜗牛的了解。
(2)教师总结,强调观察和想象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抄写本课生字词,并口头组词。
2. 家长协助,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3. 预习下一课《小蜗牛》第二课时。
五、板书设计小蜗牛生长过程:卵→幼螺→成螺特点:背上有壳,慢慢爬行观察和想象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想象、学习生字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小蜗牛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要加强生字词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在课后作业中,要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背诵儿歌《小蜗牛》2.能够理解儿歌中的基本意思3.能够简单叙述小蜗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4.能够通过小蜗牛的形象,感受生命的平凡和珍贵教学重点1.能够背诵儿歌《小蜗牛》2.能够理解儿歌中的基本意思教学准备1.大屏幕或电子白板2.儿歌《小蜗牛》的歌谱及MP3伴奏3.相关的PPT讲义4.小蜗牛玩具或图片等教具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1)出示小蜗牛玩具或图片等教具,让学生感受小蜗牛的样子,并询问:你们见过小蜗牛吗?它长得什么样子?它的生活习性是什么?(2)出示小蜗牛的图片,并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样的儿歌吗?(3)播放儿歌《小蜗牛》的伴奏,让学生听一听这首歌,看看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是什么样子的?2. 学唱儿歌(1)播放儿歌《小蜗牛》的伴奏,带领全班学生跟唱,逐句逐句地学唱这首歌。
(2)分组进行练唱,让学生分成几组,分别唱出每个小段的歌词,并协调好节奏和音调。
3. 学习理解(1)通过图片或玩具等教具,逐一指认小蜗牛的各个部分,向学生介绍小蜗牛长相和特征,并问:小蜗牛的身体有哪些部分?它是怎样爬行的?(2)播放儿歌《小蜗牛》的伴奏,带领全班学生听歌,并在歌曲结束后,让学生口述儿歌中描述小蜗牛的内容。
(3)让学生就小蜗牛的生活习性进行讨论,了解小蜗牛的食物、生活环境等特点。
4. 练习训练(1)针对《小蜗牛》儿歌中的押韵进行练习,让学生能够自己编排相应的新诗或玩耍节目,以此激发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音乐老师的辅导下,学生可以多次进行儿歌和舞蹈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身体协调能力。
5. 归纳总结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小蜗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概括和归纳,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总结本次语文课堂让学生通过儿歌《小蜗牛》的学习,既锻炼了学生的歌唱和音感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小蜗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他们对生命平凡而珍贵的价值观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第一课时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正式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的阶段,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时要学习的《小蜗牛》,是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的第一篇课文,意在通过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朴素美好的生活的认知和情感,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基本含义。
2.灵活运用常用字词及造句的基本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于朴素美好生活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朗读课文,由教师/学生解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分角色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人物的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朴素美好的生活。
4. 通过造句、填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新词汇的记忆。
2. 教学方法1.教师带领,学生跟读。
如遇到词语不懂,可以通过图示直观呈现。
2.教师分角色指定;或者自由选择;或者抽签选择。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注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4.采用蓝牙课堂等应用,快速、全面、有序地回答问题,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四、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0分钟)教师问学生在自己生活中是否见过蜗牛,有没有对蜗牛感到好奇、或者感觉它们不好看?然后通过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引出本课文的主题和内容。
2. 让学生朗读和分角色朗读(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朗读课文,并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分角色朗读。
如此,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讨论朴素美好的生活(15分钟)教师以“小蜗牛认为哪些生活是朴素美好的”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发言和讨论。
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让学生造句和填空填字(15分钟)以本课出现的一些生字、常用词为例进行巩固:如“爬”、“小心翼翼”、“听见”等。
5. 心得总结(5分钟)请学生们自由发言,分享今天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第14课 小蜗牛 第一课时(教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
第14课小蜗牛(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蜗牛的特点。
3.借助图画、生活经验,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及景物特点。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蜗牛的特点.教学难点借助图画、生活经验,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及景物特点。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1.复习生字读音。
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欣赏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
探究新知合作探究(一)探究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读好第1、2自然段。
教师: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妈妈给你读故事或询问你的意见时,语气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过渡:妈妈的语气是温柔的。
蜗牛的妈妈也是一个十分关心小蜗牛的妈妈,它对小蜗牛说话的语气一定跟我们的妈妈一样。
谁来学一学妈妈的样子,用亲切、温柔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春天来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朗读指导:“孩子”一词读得温柔亲切,“小树发芽了”读出惊喜。
2.读好第3~8自然段。
教师:小蜗牛慢慢地向小树林爬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大家一起找一找小蜗牛和妈妈的对话,看看它们说了什么吧。
预设:学生1:第一次对话在第3、4自然段。
·它(小蜗牛)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学生2:第二次对话在第5、6自然段。
·它(小蜗牛)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预设3:第三次对话在第7、8自然段。
·它(小蜗牛)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1)读小蜗牛说的话。
教师:小蜗牛和大家一样还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朋友,我们在读小蜗牛说的话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呢?学生:天真可爱。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蜗牛+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2016)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掌握本课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和生活常识。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1. 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尤其是“雾、霜”等较为复杂的生字。
学习方法指导
观察发现法
引导学生观察小蜗牛的图 片、视频等,发现小蜗牛 的特点、习性等,培养观 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协作 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自主学习法
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查找 资料等,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 惯。
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
03 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01
02
03
直观演示法
通过展示小蜗牛的图片、 视频等直观方式,帮助学 生了解小蜗牛的外形、特 点等。
情境创设法
通过创设小蜗牛的生活环 境、故事情境等,引导学 生进入学习情境,增强学 习体验。
任务驱动法
通过布置学习任务,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完成任务,促进学习动力 和能力的提升。
教学手段
本节课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PPT、视频等,这些手 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拓展知识。通过课堂观察 和学生的反馈,发现这些手段的效果比较好,能够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学生表现与反馈反思
学生参与度
本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游戏。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 的参与度良好,但仍有少数学生需要加强引导和鼓励。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蜗牛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2016)
体会小蜗牛的情感变化:我们将设计角 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活动,帮助学生身 临其境地体会小蜗牛的情感变化,培养
他们的同理心。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我们希望学生能够 积极参与,主动思考,逐步掌握学习方
法和策略,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爱动物
我们将通过课文内容的解读和相关资 料的补充,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也有 情感,需要人类的关爱和保护,从而 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
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感知课文的情感和语调,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字音、语调、停 顿等方面的细节。
学生自读
接着,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 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通过自读,让学生初步建立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
热爱自然
我们将结合课文内容,展示大自然的 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和敬畏之情,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02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蜗牛的小视频或展示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蜗牛 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课文的学习打下基 础。
知识导入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蜗牛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背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 景和语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理解字义。其次,通过示范书写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规范。最后,通过朗读练习和小组合作朗读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他们初步体会小蜗牛的情感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等方式,理解课 文内容:我们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 全班交流,深入探讨课文主题,理解小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材解析《小蜗牛》是一篇童话故事,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
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里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的都是下一个季节的风景。
课文借助小蜗牛前后三次去树林的故事,帮助孩子们了解四季的特点,同时让孩子在阅读课文中了解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学情分析本课大多数字都没有注拼音,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可以用“猜读”、看生字表或请教别人等多种形式独立认字、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学会独立认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蜗牛爬得慢的特点,认识四季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集中精读与分角色朗读中积累词汇,体会语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蜗牛为线索,体会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了解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四季的自然变化和特点,了解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瞧:(课件出示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打一动物)”(师举手示意,让生举手回答)对啦,就是这可爱的小蜗牛。
(课件出示小蜗牛图片)2.板书课题《小蜗牛》,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一)今天,我们就和小蜗牛一起去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
请同学们看自学要求。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
2.标注自然段。
3.圈画生字词。
(二)自学检测。
1.明确自然段。
(小组长快速检查小组成员标注情况)2.生接力读课文。
(师相机纠正,引导)3.齐读。
(注意停顿)(三)群学。
过渡: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蜗牛带我们走了哪几个季节吗?(春夏秋冬)小蜗牛还要给同学们介绍新的生字朋友,同学们想交朋友吗?那现在就和蜗牛一起去认识吧!同学们看群学要求。
《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借助图片和文字描述小蜗牛的形态、习性及生命状态;2.学生能够口头朗读课文,感受小蜗牛的力量和生命力;3.学生能够理解小蜗牛的生长过程,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重点1.教学图像能够真实生动地体现出小蜗牛的形相特征;2.通过图像展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深入理解小蜗牛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通过文本感受到小蜗牛的力量和生命力;2.如何让学生理解小蜗牛的生长、发育和分类。
教学准备1.标准教案、课堂展示工具;2.小蜗牛的形态照片、小蜗牛的习性材料;3.纸张、简单的设备(例如放大镜、电筒等)。
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1)教师入场时,播放音乐,拉近师生关系。
(2)导入小蜗牛的主题,并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应由学生以口头方式快速答题。
学生活动以口头方式寻找课程的主题并自我介绍,学生名称与主题联起来。
例如:“蜗牛爱上了吃田螺”、“金融大师爱上了萝卜”等等。
(3)通过以小蜗牛为主题展开新的知识探索活动,为课堂带来开放的气氛。
2. 课堂主干(1)展示小蜗牛的形态及习性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只形态鲜明的小蜗牛,让学生观察描绘了蜗牛的圆形壳,部分圆口、肚子较大及足部较短的特征。
建议教师给出多张照片,鼓励学生借助图片,描述蜗牛的形态和特征,并口头阐述其生活习性和特殊的生命状态。
学生活动借助图片,描述蜗牛的形态和特征,并口头阐述其生活习性和特殊的生命状态。
(2)学习小蜗牛的生长过程通过播放小视频,展示小蜗牛成长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要引导学生问问题,并从中探索答案。
通过对不同的小蜗牛分类,展示它们不同的阶段,并说明不同的生长阶段。
例如:幼蜗牛、成蜗牛、老蜗牛等等。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发问并探究生命过程。
(3)中午的小区,家长的院子请学生识别周围的蜗牛,拍照并记录下来,并准备在下次课堂中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3. 课堂总结:1.小蜗牛生长的阶段和分类;2.描述小蜗牛的形态和生命状态;3.学生个人收获。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4 小蜗牛 教案 第一课时
《小蜗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小蜗牛》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
课文以对话的情势讲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
本课的导学案设计意在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
本课教学设计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读带讲,在丰富的对话练习和分角色朗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全”等4个字。
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教师)2.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头饰。
(学生)一、趣味导入。
(用时:5分钟)1.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
2.出示小蜗牛的图片,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3.板书课文题目。
4.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并说说小蜗牛是怎么样爬行的。
二、初读感知。
(用时:5分钟)1. 听课文朗读,做到:听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听边想:①.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标出自然段。
②.课文环绕“小蜗牛”写了什么?三、学习字词。
(用时:20分钟)1. 学生自由读文,画诞生字词语。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小组内交流:向小组其他成员介绍自己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3)逐段出示带有生字的段落,请学生认读12个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
2.利用课件演示会写的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①.教会学生视察“对、妈、全、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出示课件)②分析生字,看生字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和造句。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查,纠正写字姿势。
5.在田字格里工整地写“对、妈、全、回”。
四、再读感悟。
(用时:5分钟)1.听课文朗读,(学生认真听,用笔圈出每个季节的特点的词语。
)2.学生练习朗读:①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②想一想,小蜗牛一共去了几次树林?小蜗牛带我们走过了哪几个季节?它看到了哪些风景?五、当堂检测。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课文14.小蜗牛 第1课时
教案标题: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课文14.小蜗牛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图片,能正确认读“住、房”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得”的发音,会写“爬、住”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蜗牛心情的变化。
(3)能根据图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许多、各种各样”等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观察、表达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蜗牛的可爱,懂得做事要积极、坚持。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蜗牛心情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蜗牛图片、词语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蜗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蜗牛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师随机抽读生字,巩固生字读音。
3. 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2)学生分组练习朗读,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
4. 理解课文(1)通过PPT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蜗牛在不同场景下的心情变化。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蜗牛的心情变化,教师总结。
5. 认识生字(1)让学生自主观察生字,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讲解书写要点。
(3)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书写错误。
6.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板书设计小蜗牛房子——树芽——蘑菇——小芽小蜗牛心情变化:高兴——难过——高兴——难过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认识生字等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生字的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小蜗牛(第一课时)部编版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12个生字, 会写其中的6个。
通过本课学习,激发 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 心和探究欲望。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小蜗牛在不同 季节的生活环境及心 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朗读了解小蜗 牛在不同季节的生活环境及心情 。
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方 式,将小蜗牛的形象和特征展现 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解,将小蜗牛的相关知 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其生活习性、 特点等。
任务驱动法
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团队 合作精神。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 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3
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通过使用黑板和投影仪等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 更加深入地了解课程内容,增强他们的记忆和理 解能力。
教学软件使用
教师会使用教学软件展示课程内容和知识点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使用效果预期
1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地 了解课程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使用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资源,可以让学生更 加直观地了解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认识生字词 认识生字:老师出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带领学生认读,并组词。
词语解释:老师解释本课需要理解的词语,让学生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新课教学
词语拓展
老师引导学生使用新学的词语进行组词或造句, 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第二部分
14《小蜗牛》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14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班级:_______课时:_______课型:_______一、学情分析《小蜗牛》是一首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
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对话,介绍了小树林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
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方式进行自主识字、看图学文。
教学时重点要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以及小组互助等形式,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和王字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教学难点】在全文没有注音的情况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视频激趣新课导入】1.认识蜗牛:点拨:①背上的壳是蜗牛的房子②蜗牛爬行的速度很慢2.引出课题:《小蜗牛》思考:这篇课文是没有全文注音的。
想一想,朗读时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
要求:(1)标出段落,找出轻声。
(2)圈出本课的生字。
(3)尝试借助课文插图通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欣赏:多种形式听读课文,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读准字音。
3.感知文意:小蜗牛三次去小树林的经历:小蜗牛第一次去小树林:想看______,却发现了__________。
小蜗牛第二次去小树林:想摘______,却看到了___________。
小蜗牛第三次去小树林:想采______,却看到了___________。
第三板块【识字学词运用积累】1.生字认读:展示本课会认的12个生字。
2.理解认读:(1)“住”:亻+主形近字:往(往来)()组词:住宅住院(2)识记“孩”:子+亥组词:男孩女孩(3)偏旁学习:王字旁注意:“王”左偏旁,第三横变成了提。
我知道“王”字旁的字:珍珠组词:玩具玩偶游玩(4)识记“吧”:语气词(轻声)我还知道其他语气词:吗、呢、啊、呀……组词:好吧来吧去吧造句:周末我们一起读书吧。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 小蜗牛》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小蜗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小蜗牛》。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学习其中的知识点。
3.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在课堂练习中做到熟练掌握。
教材分析教材简析本次教学的课文为《小蜗牛》,是一篇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
本文是一个叙事文,内容主要讲述一只小蜗牛在草丛中奋斗生存的故事。
教材特点本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小蜗牛勇敢生存的故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新单词,包括生词和词汇。
3.熟练读懂课文中的语句。
教学方法1.阅读导入法:通过阅读教材的整体和部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2.演绎法: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问答法:通过设问和回答的方式,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与蜗牛或草丛有关的图片,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
2.教师介绍本次课程学习的课文,并唤醒学生学习小蜗牛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10分钟)1.教师亮出生词,讲解新生词的意思。
2.分段讲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整体和细节信息。
–第一自然段:讲述小蜗牛在草丛中的生活环境。
–第二自然段:讲述小蜗牛在结束冬眠后的生活。
–第三自然段:讲述小蜗牛在遇到困难时的生存智慧和勇气。
3.教师先给出问题,然后再告诉学生答案,用反复的问答方式让学生很快记忆新词汇,并理解文章。
第三步:练习(15分钟)1.阅读练习: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学生们要注意语调、语速、停顿等语言语气,以达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2.理解练习:–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文章的整个内容。
–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例如,可以给学生看小蜗牛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
第四步: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文章中出现的汉字或生词,让学生理解其含义.2.学生可参照本课文的故事情节,写一篇记录小蜗牛日常生活或者小蜗牛在困境中的智慧表现。
《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小蜗牛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蜗牛生活习性和特征;2.认读并理解本课的生字词;3.理解小蜗牛的情感变化及人物形象特点;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爱好和人文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2.文本中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3.蜗牛生活习性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并出示大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意见,激发学生兴趣。
2. 正文(40分钟)(1)阅读: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课文,逐段理解内容,注重情感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2)模仿: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蜗牛的缓慢爬行方式,体验蜗牛的生活状态。
(3)观察:教师出示蜗牛的不同样貌形态,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并引导学生总结出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生字词碰撞: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生字词学习,让学生通过互相竞争学习新词汇。
3. 结束(10分钟)让学生讲述自己的体验,并鼓励他们多关注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发掘更多美好的事物。
同时,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及未掌握的问题进行梳理,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四、板书设计生字词释义蜗牛一种软体动物软弱身体柔软,力量小缓慢行动缓慢,动作慢挣扎竭力抵制苔藓植物一种鹄鹤鸟类一种五、课后作业1.认读生字词;2.写一篇关于小蜗牛的小作文,描述小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用自己的话语感受蜗牛的慢生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对蜗牛生活习性的探究,通过生字词的碰撞游戏和阅读情感描写,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蜗牛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在观察小蜗牛的同时,更多关注、爱护自然环境。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4+小蜗牛)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针对生字词,教师将进行重点讲解,通过示范、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逐段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描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引导学生体验文中的情感和意境。为 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将采取以下措施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注重情感渲染, 通过语音语调、面部表情等手段,让学
回顾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准 备。
06
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小组报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对本课学习的 内容进行总结和汇报。教师可以根据小组的汇报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 效果和掌握情况。
在小组报告的评价策略中,我们可以观察学生以下方面的表现
学生活动
除了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外,学生也需 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下是 几个学生活动的建议
回答问题:老师可以就课文内容提出 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检验 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朗读课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 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文 讨论的环节中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 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示范:老师可以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语 言的韵律和美感,同时也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学 生学习正确的发音、语调等语音技巧。
讲解:老师可以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法结 构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更好地 理解课文内容。
讨论: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口 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小蜗牛一、教学目标1、掌握14个生字,认识偏旁“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3、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了解四季特点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
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
(板书:小蜗牛)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1)认读生字zhùhái wán bɑfāyápáyɑjiǔhuíquán biàn duìmā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全变对妈(2)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zhù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 huífāyá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hǎo jiǔwōniúwán bɑpáyɑpá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
有错及时纠正。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一)学习第一段1、说说小蜗牛住在哪里?——交代了地点,为下面描写小树林四季的景色做铺垫2、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3、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4、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
)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
(“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爬得很慢,到那的时候,春天都已经过去了(4)那他看到了什么?——叶子碧绿碧绿的,体现了夏天的美丽。
(说说ABAB结构的词)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多音字:fā发芽发fà头发反义词:里——外来——去大——小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7、学习第二次对话(1)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
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2)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
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3)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
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4)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8、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冬天来了。
蜗牛冬眠,并不是为躲避严寒。
蜗牛能经受得住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它冬眠,是因为缺吃。
它冬眠时,先躲到墙角落里,然后从足腺分泌出一些粘液,将壳口封上一层防风的薄膜,就安心地睡上一个冬天。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9、总结(1)为什么蜗牛每次爬回来的时候季节都变了呢?——爬的慢(2)读完这篇课文,小蜗牛爬的慢,为什么妈妈不责怪它?因为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腹足纲;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
在热带岛屿比较常见,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区。
蜗牛很小,爬得也很慢,这是它的特点。
蜗牛腹面有长而扁平的足,借肌肉收缩而前进,前进时分泌粘液,以帮助行走降低摩擦力,干后闪闪发亮,所以行动缓慢。
(3)总结:四个季节的特点小蜗牛爬行的过程就是认识四季的过程,我们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这也说明了要珍惜时间,时间有限制的,生命也一样,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无限的事。
(4)说说自己眼中的四季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小黑板提示: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是春天了!”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是夏天了!”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是秋天了!”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是冬天了!”四、作业1、熟读课文,自己讲讲四季的特点2、抄写词语、反义词:zhù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 huífāyá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hǎo jiǔwōniúwán bɑpáyɑpá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反义词:里——外来——去大——小3、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用“已经”写句子4、按格式写写自己眼中的四季: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是春天了!”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是夏天了!”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是秋天了!”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是冬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