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基,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1
02重视城市的选址
中国古代城市一般都重视城市的选址。建设 城市一般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形,以免受旱涝之 害,节省开渠引水和筑堤防涝的费用。如中国著 名古都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等 的选址,都经过周密的考虑。
西安城市选址示意图
0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
▪ 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网多为方格形,这种街道 便于交通,街坊内便于布置建筑。
▪
到北宋中期,这种封闭的市里制度由
于城市经济的开展而被取消,如北宋开封
城将道路和商业结合起来,沿街设店,形
成繁华的商业街。
04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
05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
06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
06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
▪ 城中绿化根据汉以来传统,在主要大道 两侧植槐。洛阳从隋朝起,以樱桃、石榴 作行道树,河岸那么植柳。
汉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汉朝国力强盛,汉武帝时,匈奴已根本降伏。 汉时修筑长城主要在河西,其目的是保护通往中亚的 “丝绸之路〞的畅通、遏制匈奴的骚扰。
与此同时,为了防御匈奴的再次袭击,汉代不仅 对秦长城进行大规模的修缮,而且在阴山以北修筑了 两道平行的外城。
汉长城
汉长城东起辽东,西迄莆昌海〔亦名盐泽, 即今罗布泊〕,长10000公里,是汉武帝在三次 征服匈奴的根底上修筑而成的,规模最大,不仅 抵御了匈奴南下,而且保护了通往西域的陆上交 通——丝绸之路。
?导游根底知识?
第五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原始 社会至汉代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开展时期——魏晋 南北朝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的古代建筑内容要点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的古代建筑内容要点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的古代建筑-内容要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1)开成时期:原始社会-汉代;特点: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已日渐完善。
人们掌握了夯土技术,烧制了砖瓦,建造了石建筑。
2)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特点:砖瓦的产量、质量及木构架技术都有所提高。
大量兴建佛教建筑。
3)成熟时期:隋唐时期;特点:砖的应用更加广泛,琉璃的烧制更加进步,建筑构件的比例逐步趋向定型化。
4)大转变时期:宋朝;特点:宋朝建筑的规格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
5)发展时期:元朝;特点:兴建大量藏传佛教寺庙及伊斯兰教礼拜寺。
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影响到全国。
6)高峰时期:明清时期;特点: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
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
2、现存古代木结构建筑代表及特点。
1)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建成于唐代;特点: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风格庄重朴实。
2)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浙江宁波保国寺:建成于宋代;特点:屋顶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前代深远,重要建筑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
3)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山西大同的善化寺和华严寺:建成于辽;特点:接近于唐代风格,创造了"减柱法"。
4)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建成于元代;特点:普遍使用"减柱法",梁架结构又有了新的创造,许多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削而成。
5)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建于明清时期;特点: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减柱法"除小型建筑外,在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
3、三本建筑文献;宋朝的《营造法式》、明朝的《园冶》、清工部《工程做法》。
4、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及基本构件;台基:普通台基、较高级台基、更高级台基、级台基;作用:承托建筑物,防潮防腐,弥补中国古代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传的欠缺。
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点归纳8-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一)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一)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概述第二节宫殿与坛庙建筑第三节古城、古镇古村与长城建筑第四节陵墓建筑第五节古楼阁、古塔和古桥建筑考试大纲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特征。
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与等级观念。
掌握:宫殿、坛庙、陵墓、古城、古长城、古镇古村、古楼阁、古塔和古桥的类型、布局、特点等相关知识。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概述一、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史原始社会至汉代,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考工记》,木构架,瓦,大型工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砖结构,登封嵩岳寺塔,佛教建筑。
隋唐时期,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赵州桥,长安城,都料工,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唐代单体建筑的特点。
宋朝,古建筑体系的大转折时期:《营造法式》,现存宋代建筑,宋代建筑特征。
元朝,古建筑体系的又一发展时期: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现存元代建筑。
明清时期,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园冶》、《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一、传统思想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1.敬天祭祖2.皇权至上3.以中为尊4.阴阳五行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1.巧妙而科学的木构架结构体系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3.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木构架的结构方式形式木构架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1)抬梁式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
(2)穿斗式穿斗式又称立贴式,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
穿斗式构架是一种轻型构架,屋顶重量较轻,有优良的防震性能。
用料较少,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
这种结构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在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
全国导游基础: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第三节
第三节宫殿与祭祀建筑 ⼀、宫殿建筑 宫殿是古代统治者处理政务并居住的建筑,是级的古建筑类型,北京明清故宫是保存最完好、规模的宫殿建筑群。
(⼀)建筑布局 根据《左传》和《礼记》记载,周朝已出现宫殿,其建筑规制也随之确⽴。
虽然宫殿建筑经历了3 000多年的历史演化,但建筑布局规制始终延续。
1.中轴对称:严格的中轴对称是我国正规建筑组群的传统,宫廷建筑尤为如此,即使本应充满⾃然随意的园林,其宫殿区也依然遵照这种布局形式。
在庞⼤的宫殿建筑群中,有多条平⾏并列的纵向轴线,但宫殿主体建筑必须布局在中央轴线上,构成数进院落的庭院结构。
2.左祖右社:这本是古代都城的布局规制,即祭祀祖先的庙宇建在皇城外东边,祭祀⼟神及⾕神的祭坛建在皇城外西边。
明永乐皇帝朱棣营建皇宫时,将祖庙和社稷坛建在皇城内,位于宫城前⽅中轴线两侧,清朝延续了这种布局规制。
3.前朝后寝:中国古代宫殿是帝王处理国家⼤事与⽇常⽣活的地⽅。
这两种不同⾏为的活动空间,.在宫殿建筑组群布局中有严格规定。
前朝后寝是这种布局的规制,即各种朝会的建筑位于整座建筑群前部称前朝,帝、后及⼦⼥⽣活起居的建筑位于后部称后寝。
(⼆)京外现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秦汉以来宫殿规模更为宏⼤,如秦朝的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唐代的太极宫、⼤明宫、兴庆宫等。
保存完好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有三处,即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拉萨布达拉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天命⼗年(1625),是清朝⼈关前的皇宫和⼈关后的⾏宫。
⾯积6万多平⽅⽶,是⼀座融满汉民族建筑风格于⼀体的宫殿建筑群。
建筑布局分东、中、西三路。
东路是清太祖努尔哈⾚建造的⼤政殿和⼗王亭。
⼤正殿⽤于皇帝举⾏⼤典,“⼗王亭”是左右翼王和⼋旗⼤⾂办公之地。
此建筑格局脱胎于满族的⼋旗制度。
中路是清太宗皇太极续建的⼤内宫阙,包括⼤清门、崇政殿、凤凰楼及清宁宫等,是中轴对称主体,三进院落,前院崇政殿是皇太极临朝之地,凤凰楼是当时盛京建筑,清宁宫为后寝。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考点解析【了解】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朝代跨度
发展重点
大转变时期
1.规模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
2.北宋《营造法式》,是各种建筑设计、结构、用料和施工的 “规范” 宋 3.现存宋代建筑: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 正定隆兴寺、浙江宁波保国寺等
考点解析【了解】
传统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 敬天祀祖 • 皇权至上 • 以中为尊 • 阴阳五行
考点解析【了解】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巧妙而科学的木构架结构——“墙倒屋不塌” • “抬梁式” • “穿斗式” • “井干式”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 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 • 布局形式常为南北向 • 一般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纵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
2.现存元代建筑: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等
3.建筑特点:使用辽代所创的“减柱法”,许多大构件多用自 然弯材稍加砍削而成 1.砖产量大量增加;琉璃瓦数量、质量均超过历代
2.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统一了官式建筑模式和用料标准
3.园林有很大发展,明末计成总结造园经验的著作《园冶》
4.明清宫殿建筑群实例: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
2019全国导游资格考试 配套课件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特征; 2.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与等级观念; 3.掌握宫殿、坛庙、陵墓、古城、古长城、古镇古村、古 楼阁、古塔和古桥的类型、布局、特点等相关知识。
考 点 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特征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
2、沈阳故宫
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 占地6万平方米,共有建筑70余座, 总计房间300余间。是满洲族入关前 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北京 故宫的较完整的宫殿建筑,具有浓郁 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沈阳故宫历经大规模修缮,现已 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作为明清宫殿 的拓展项目,于2004年7月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5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俯视图
汉 茂 陵 复 原 图
汉茂陵
唐高宗乾陵
陵园布局: 3. 陵园布局: (1)祭祀建筑区 陵园的主体部分,供祭祀之用。 其中,祭殿是祭祀区的主要建筑。 (2)神道:“御路”、“甬路” 明清时期神道发展到了顶峰。明 十三陵神道长7公里,清东陵长5公里。 (3)护陵监: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 机构。
4、彩画: 彩画 和玺彩画:最高级彩画 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苏式彩画:等级最低
28
和玺彩画
Hale Waihona Puke 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屋顶——单体样式
屋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 5 、 屋顶 硬山顶、攒尖顶、盝顶。 重檐庑殿顶 重檐歇山顶 单檐庑殿顶 单檐歇山顶
等级
33
悬山顶
硬山顶
故宫文渊阁(硬山顶) 故宫文渊阁(硬山顶)
53
天坛
祈年殿
斋宫
皇穹宇
圜丘
祈 年 殿:全园最大的建筑,古代最重要的
祭祀建筑。
圜丘: 圜丘:冬至祭天的地方,台基堆砌九层 石板,取“上天九重”之意。
皇穹宇:存放上天及 诸神灵位的殿堂,殿 外环绕回音壁。
大壁前石雕
回音壁
斋宫:皇帝祭天 前斋戒的地方。
无梁殿内景,殿内 的屏风、宝座等都是乾 隆时原物
8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完整版讲稿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完整版讲稿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第三节宫殿与坛庙课前整理课堂,师生问好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从上一节课我们进入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学习。
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概况,重点学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及基本构建,以及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的相关知识点。
这些都为我们今天对宫殿的布局与陈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宫殿为帝王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
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
根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宫殿。
历史上存在的有名宫殿有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未央宫、唐代的大明宫,明清的故宫等。
可以说宫殿它常与最高统治者的命运息息相关,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发展与兴衰,成为“历史载体”,宫殿建筑又是所属时代的建筑精华,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设计思想和工艺水平。
但遗憾的是,这些宫殿虽然豪华壮丽,极具价值,但大多数都在王朝更替或是争夺皇位时,毁于战火或被拆毁。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存的最完好的宫殿就是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它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凝聚着近600年的人世沧桑;它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它经历了悠远年岁神秘的沧桑,带来了历史文化的辉煌瑰丽;它依旧庄重威严,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也是今天我们大家了解宫殿建筑的生动教材。
下面就让我们以故宫为例,了解一下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与陈设。
三、讲授新课§5.3宫殿与坛庙一、古代宫殿的布局与陈设(以北京故宫为例)(一)、宫殿的布局先来看一下古代宫殿的布局特征这幅是故宫建筑的平面示意图,请大家认真观察、思考,能找出宫殿在建筑布局上的哪些特征?1、严格的中轴对称为了建立皇帝的尊严,突出君权受命于天的封建统治气氛,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基本采用沿中轴线南北纵深发展、对称布置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而轴线两侧的建筑物一般均低小简单,这一大一小,一主一次之间,表达了尊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唯我独尊的等级观念。
导游基础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
导游基础
(四)梁: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 成屋脊。常用松木、榆木或杉木制成。是中国传统木结构 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导游基础
导游基础
导游基础
导游基础
导游基础
(3)前朝后寝 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大体上有前后两部
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所谓“前 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 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在“前朝”中央靠墙处, 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设有床 具,供休憩之用。
八达岭长城是我国明长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 性的段落之一。
长城上有三个著名的关隘,即山海关、居庸关和嘉峪 关。山海关为万里长城第一关。
导游基础
第三节 宫殿与坛庙
导游基础
一、宫殿
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 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 气势雄伟的建筑物。几千年来,历代皇帝不惜人力、物力 和财力,为自己建造宫廷。这些宫廷金玉交辉、巍峨壮观, 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宫”在我国出现得较早,原是指“圣人”的屋宇。从 秦始皇开始,“宫”成为皇帝及其皇族居住的地方,宫殿 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我国宫廷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
导游基础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及其基本构件
(一)台基:普通台基、较高级台基、更高级台基、最 高级台基;作用:承托建筑物,防潮防腐,弥补中国古代 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传的欠缺。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__中国古代建筑(1)
台基(基座)
南 遗京 址明 须故 弥宫 座午 门
作用: 防潮、防腐,承托建筑物,增强单体建筑的高大雄伟。
台基是一种高出地面的台子,作为建筑物的底座,是中国古 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台基根据建筑物的级别而有不同,一般可分 为下面几种: 1.最高级台基
太
和
殿
2. 更高级台基
乾
清
宫
3、较高级台基
4. 普通台基
二、古代城防建筑与古长城建筑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特点
1、按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 2、注重城市的选址 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 4、采用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 5、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
(二)现存城市防御建筑
1、城的防御意义
城,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一般 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中国古代, 上自天子王侯的都城,下至州郡府县的治所,都 有城墙围绕。城墙上有城楼、角楼、垛口等防御 工事,构成一整套坚固的防御体系。
开间:四根柱围合成的空间为“间”,
木构建筑的正面两檐之间的水平距离称 “开间”。 建筑纵深间数称“进深”。
面 阔 五 间(六根柱子面阔五间)
4、彩画: 和玺彩画:最高级彩画 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苏式彩画:等级最低
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
斗拱
斗拱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特有的构件,它的产生和发 展历史悠久,我们从约3000年前的周代青铜器图案中就可看 到它的形象。 斗拱在结构上主要有四种部件。略似弓形,位置与建筑 物表面平行的叫拱;形式与拱相同,而方向与拱垂直的叫翘; 翘之向外一端特别加长,斜向下垂的叫做昂;在拱的两端, 介于上下两层的拱间,有斗形立方块叫做升;在翘的两端, 介于上下两层的翘间的斗形方块叫做斗。升与斗的形状基本 相同,区别在于他们的位置不同。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5-古代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
❖ 明清皇家寝陵, 包括:湖北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十三陵、 盛京三陵(沈阳)、南京明孝陵
❖ 孔林 ❖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导游基础
古代城防建筑与著名的楼阁、古桥
导游基础
一、城防建筑(城墙、护城河)
南京城墙
1、城防建筑的起源 城墙:城楼、角楼、垛口
平遥古城
西安城墙
导游基础
②陵园建筑 祭祀建筑区(祭殿) 神道(石像生) 护陵监(衙署、市衙、住宅等组成)
导游基础
辨别:长陵--宏伟的地面建筑
宝城宝 顶
祭殿-棱恩殿
方城明楼
大宫门
祾恩门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二、中国现存的著名古代陵墓
❖ “秦始皇陵——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 迹”
❖ 讨论:除了秦始皇陵以外,中国被纳入世界文化 遗产的著名古代陵墓 还有哪些?
开间 /进深
导游基础
3、屋顶
导游基础
辨别:以下建筑属于什么形式的屋顶?
导游基础
辨别:以下建筑属于什么形式的屋顶?
等级:重檐庑殿式>重檐歇山式>重檐攒尖式> 单檐庑殿式>单檐歇山式>单檐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
导游基础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主要材料及结构方式 材料:木材、砖瓦 结构:木构架 2、平面布局的组织规律 (1)成群体分布 (2)布局规律
导游基础
2、古长城建筑
❖ 楚国最早修长城 ❖ 秦始皇将秦、赵、燕长城连接起来 ❖ 著名关隘: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
导游基础
二、著名楼阁
1、概念 楼:两层以上的房屋。 阁:通常四周设扇或栏杆回
廊,供远眺、游憩、藏书 和供佛之用。 2、古代江南三大名楼
5.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概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
历年真题
【答案】A
【2016年真题·单选】 1.我国古代“以中为尊”的意识是古人对
( )的崇拜有关。 A.北极星 B.彗星 C.北斗星 D.南极星
三、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巧妙而科学的木架结构 (二)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一)巧妙而科学的木架结构
17
三、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古建筑发展简史
宋朝时期
19
北宋颁布的《营造法式》是中国各种建
筑设计、结构、用料和施工的“规范”。
现存宋代的建筑有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19 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和浙江宁波 保国寺等。
一、中国古建筑发展简史
元朝时期
元朝的元大都按照汉族传统都城
的布局建造,是自唐长安城以来又一
个规模巨大、规划完整的都城。
1188 等பைடு நூலகம்华壮丽建筑物。
2.穿斗式
梁
3.井干式
短 柱
(一)巧妙而科学的木架结构 1.抬梁式
三、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2.穿斗式
3.井干式
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 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 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
(一)巧妙而科学的木架结构 1.抬梁式 2.穿斗式 3.井干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建筑材料方面,砖瓦的产量和质 量有所提高,金属材料被用作装饰。
在技术方面,大量木塔的建造,显示 了木结构技术的提高。
一、中国古建筑发展简史
隋唐时期
隋朝建造了规划严整的大兴城,开凿了南北 大运河,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桥一一赵州 桥。
唐朝的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规模宏大,气魄 雄浑,长安城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继续经营,成为当 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的古代建筑课件
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 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 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 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 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 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 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 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 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 (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 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
xiezhi
戗 脊 吻 兽 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
戗(垂)脊 兽 数 目 实 例
琉璃瓦的颜色
在五行中,黄色居中,故黄色在我国是最 尊贵的色彩。自唐代始,黄色被定为皇室特用 的色彩。因此,黄色级别高于绿色,绿色又高 于其他颜色。
黄色
绿色
其他颜色
(七)山墙
(六)藻井
特点:兴建大量藏传佛教寺庙及伊斯兰 教礼拜寺。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 艺术影响到全国。
山西芮城永乐宫
(五) 、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 峰时期——明清时期
明末出现了一部总结造园经验的著
作—《园冶》。清朝前期编修了清工部 《工程做法》74卷,统一了官式建筑的 模数和用料标准,简化了构造方法。北 京的明清故宫和沈阳故宫是明清建筑的 典范。特点: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 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 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园 林建造达到了极度的艺术境界。
四品以下官员府第门为黑色。
至清朝时,门钉根据建筑物的等级也有了具体规定: 皇宫大门纵横各九路(即9×9); 亲王府大门纵九横七(即9×7); 一至三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七路(即7×7); 四至五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五路(即5×5); 五品以下官府大门不准设门钉。
全国导游基础: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第五节
第五节宗教建筑 ⼀、佛教建筑 中国佛教分为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3⼤派系。
我国佛教建筑分为寺庙、塔幢、⽯窟寺(含摩崖造像)3⼤类。
(⼀)佛教寺庙 佛教寺庙是佛教僧侣供奉佛像、舍利,进⾏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处所。
我国历曾有浮屠、伽蓝、精舍、禅林、寺、庙等名,明清时期通称寺庙。
1.汉地佛教寺庙 佛教寺庙相对集中的有峨眉⼭、五台⼭、九华⼭、普陀⼭等佛教名⼭,其中蛾眉⼭最为。
汉地佛教早期受印度佛教影响,塔置于佛寺中⼼。
魏晋隋唐以来,塔的地位逐渐降低,多建在寺后或另建塔院,失去了供奉中⼼的功能。
殿的地位⽇益提⾼,采⽤我国传统宫殿院落式布局,供佛⼤殿成为寺院建筑主体,坐北朝南,左右对称,有明显中轴线,次要建筑布置于两侧。
中国特⾊佛寺格局,南北朝已基本定型。
辽代佛寺因契丹族有“朝⽇”习俗,寺门⼤多朝东。
元代以后,多数佛寺只建殿堂⽽不建塔。
汉地佛教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门殿、天王殿、⼤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等。
中轴线左右两侧⼤致布局是:⼭门内两侧为钟、⿎楼,⼤雄宝殿前东西配殿为伽蓝殿、祖师殿;其他配殿为观⾳殿、药师殿,⼤的寺院还有罗汉堂。
⼭门殿也称三门殿,供奉⼆仁王。
天王殿供奉⼤肚弥勒或天冠弥勒,两侧为四⼤天王,背后有护法天王韦驮。
⼤雄宝殿是寺院正殿,也称⼤殿,供奉本尊佛及左右胁侍,主尊有⼀、三、五、七尊之分;佛坛背后常供奉海岛观⾳。
法堂是宣讲佛法的主要场所。
藏经阁是收藏佛经的地⽅。
此外,在东西两院还有⽅丈室、戒台殿、僧侣⽣活区和游⽅僧的接待区。
⽩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市东郊,为中国第⼀古刹,誉称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
寺院创建于东汉永平⼗⼀年(68),是佛教传⼈中国后建的第⼀座佛寺。
⽩马寺经历代翻建修 葺,现存寺院为明嘉靖三⼗四年(1555)重修,中轴线主要建筑有⼭门殿、天王殿、⼤ 佛殿、⼤雄宝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东西两侧有钟、⿎楼、斋堂、客堂、禅 堂、祖堂、法宝阁等,左右对称,布局规整。
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PPT课件
2020/2/17
19
二、陵园的建筑布局 第一部分:祭祀建筑区 第二部分:神道 第三部分:护陵监
2020/2/17
20
三、墓室结构 (1)土穴墓 (2)木椁墓 (3)砖石墓 从汉代开始
2020/2/17
21
四、中国现存著名古代陵寝 1.秦始皇陵:秦始皇 2.汉茂陵:汉武帝 3.唐乾陵:唐高宗、武则天 4.北宋陵:北宋七帝(7+1) 5.明陵:孝陵、十三陵、显陵(在钟祥) 6.清陵:永陵(努尔哈赤追封爱新觉罗先辈,在辽宁新宾)
2020/2/1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5
三、古桥 1.古桥的类型:梁桥,浮桥、索桥、拱桥 2.我国现存著名的古桥 安济桥(赵州桥) 苏州宝带桥 泉州洛阳桥(万安桥) 潮州湘子桥(广济桥) 卢沟桥 程阳永济桥
2020/2/17
26
2020/2/17
3
一、中国古建筑发展简史 (7)宋朝:比唐朝建筑规模偏小,但设计装横更 加规范、精细。 (8)元朝:娱乐性建筑兴起,各种宗教建筑、各 民族、乃至异邦建筑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9)明朝:中国古代制砖业发达朝代,例如明长 城,各地城建;琉璃瓦的制造登峰造极 (10)清朝:清承明制,皇家园林
2020/2/17
16
二、古镇古村
2020/2/17
17
三、古长城 1.长城的历史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明 2.长城的结构:城墙、敌台、烽火台、关隘 3.现存著名的长城景观:八达岭长城、居庸关、山 海关、嘉峪关
2020/2/17
18
第四节 陵墓
一、封土 (1)秦汉两代的“方上” (2)唐代“以山为陵” (3)宋代恢复“方上” (4)明清的宝城宝顶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全国导游基础: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第一节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 第⼀节概述 ⼀、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汉代是我国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
原始社会建造⽳居、地⾯式和⼲栏式⽊构建筑。
商代夯⼟技术已经成熟,建有规模宏⼤的宫室和陵墓。
西周出现以宫室为中⼼的城市和建于夯⼟⾼台上的⼤殿,⽊构架已成为建筑的主要结构⽅式。
战国城市规模扩⼤,⾼台建筑更为发达,砖⽡的使⽤也反映了建筑技术的提⾼。
秦汉时期,抬梁式和穿⽃式⽊构架建筑,作为独特体系,已基本形成,修建了空前规模的城池、宫殿、陵墓、长城等。
东汉时期出现了全部⽯造建筑物,如⽯祠和⽯墓等。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
北魏洛阳城在汉魏都城的基础上改建,布局为长⽅形,构成以宫室为中⼼的南北轴线,并设⽴东西⼆市。
魏晋南北朝佛教建筑兴盛,出现了许多寺、塔、⽯窟和精美的雕塑、壁画,建造有许多⾃然⼭⽔式园林,显⽰了⽊结构和砖⽯结构技术的巨⼤进步。
隋唐是我国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
隋朝建有世界最早的券拱⼤⽯桥安济桥,唐长安城在隋⼤兴城的基础上继续营建,是当时世界上的城市,遗存的建筑物及城市宫殿遗址,布局和造型均具有较⾼艺术和技术⽔平。
我国现存最早的⽊结构建筑,是建于唐代的五台⼭南禅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
宋朝是我国古建筑的⼤转变时期。
北宋改变了汉以来历代都城采⽤的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成为沿街设店的街肆⽅式。
建筑构件标准化在唐代基础上有所发展,将作监李诫的《营造法式》是北宋管理各种建筑设计、结构、⽤料的规范。
宋代的建筑规模⼀般⽐唐代⼩,但建筑造型更为秀丽、精细,并出现了多种复杂式样的殿阁楼台、流⾏仿⽊构形式的砖⽯塔和墓葬。
两宋园林建筑更加盛⾏。
现存宋代的建筑有太原晋祠圣母殿、泉州清净寺、正定隆兴寺和宁波保国寺等。
元代是我国古建筑体系的进⼀步发展时期。
元代建筑除继承宋代传统外,还受到其他民族甚⾄域外的影响。
元⼤都按汉族传统的都城布局建造,规模巨⼤,规划完整,功能齐全。
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在全国普遍兴建。
元代普遍采⽤辽代创造的“减柱法”,使梁架结构有所创新。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在宫殿的右前方设社稷坛, 社为土地,稷为粮食,为 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 的地方。
前朝后寝
前朝:皇帝举行朝会典
礼之所,多称“殿”。
后寝:则为皇帝处理日 常政务、皇帝与后妃居 住的地方多称“宫”。
三朝五门
自古就确立了三种朝事活动的殿堂,名为三朝制。
所谓五门制,就是举行大型朝事活动的宫殿庭院
泉 州 洛 阳 桥
程阳永济桥
索桥
索桥又称吊桥、绳桥、悬索桥等,是一种以绳索 为桥身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索桥的绳索有藤、 竹、皮绳、铁链等几种。
四 川 泸 定 桥 四川泸定桥
(二)水利工程建筑
都江堰
京杭大运河
灵渠
坎儿井
七、民居建筑
北 京 四 合 院
布局上受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 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安排 住宅严格区别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 称,对外隔绝。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 油漆彩画,色彩缤纷。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实体建筑
抬梁式
穿斗式
(二)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三)单体建筑造型优美
(四)建筑装饰丰富多彩
(五)天人合一的环境艺术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
(一)台基
1 、台基多高于台基低; 2、台基级数多高于台基级数少;
3、汉白玉台基高于其他台基;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古建筑的主要
构成部分、等级、分类、特点及著名古建筑;
2、能够运用所学的古代建筑知识分析中国古建筑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二)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二)第三节古城、古镇古村与长城建筑一、古城二、古镇古村三、古长城建筑一、古城1.城池的含义城池指的是城和池两部分。
城,即城墙。
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
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城墙上有城楼、角楼、墙台、垛口等防御工事,构成了一整套坚固的防御体系。
池,即护城河,是城垣外的壕沟。
护城河是都邑的又一道防御屏障。
所以,我国古代城市有城郭、城池之称。
2.城池的主要组成部分自城市出现后,就产生了城防问题,古代上自都城,下至郡、州、府、县的治所,都有城墙和护城河围绕。
有城墙、城门、城楼、角楼、敌楼、垛口、瓮城、箭楼、千斤闸、吊桥、护城河等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构成了一整套坚固的防御设施。
3.我国现存著名的古代城市建筑(1)南京城墙建于明代,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城垣内侧周长33公里,不仅是全国第一,而且为世界第一。
聚宝门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在我国城垣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西安城墙建于明代,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3)平遥古城位于山西平遥县,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我国现存完好的古城之一。
平遥古城是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的实物资料。
(4)丽江古城位于云南西北部,是融合纳西族民族传统建筑与外来建筑特色的城镇。
始建于南宋末年。
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建城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城墙。
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被分成众多的支流,形成水网,入墙绕户。
二、古镇古村古镇古村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好人原始空间形态。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自20 年开始评选。
现有500多个,包括太湖流域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落群、晋中南古村落群、粤中古村落群等。
这些名镇名村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的传统风貌。
第五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
(二)开间 (三)大梁
(四)斗拱
• 我国古建特有的结构构件 • 作用:一是支撑巨大的屋顶出檐,减少
梁的跨度;二是将屋顶及上层构架的重 力逐步集中传递到柱子上;三是起装饰 作用。 • 建筑等级标志之一 • 有斗拱的级别高于无斗拱的级别
• (五)彩画
1、和玺彩画
2、旋子彩画
3、 苏 式 彩 画
一般布局按中轴线作左右对称、 层层进深的布局。 (江苏部分)
• (2)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
• *讲究群体组合
• *利用巨大的台基作烘托以增加 高度;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 组合,重重铺陈,以造成巨大 的体量;利用各种尺度和各种 曲线屋顶的组合,造成错落有 致、变化而统一的艺术形式。
• (江苏部分)
(3)左祖右社 (4)前朝后寝
• (一)坛庙沿革 天地——天坛
• 帝王祭祀 社稷——社稷坛 宗庙——太庙
孔庙——祭祀建筑中占很大比例
社稷坛
(二)主要坛庙
• 1、天坛
祈年殿
圜丘
皇穹宇
2、曲阜孔庙
• 三孔:曲阜孔庙 孔府 孔林
孔庙杏坛
大成殿
3、中华世纪坛
圣火台
叠泉
甬道
主体建筑
乾体
艺术大厅
时空探针
象征民族图案
(六)干栏式住宅
• 历史悠久,是最早的住宅 形式之一 • 西南少数民族还保留 • 布局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
——原始社会至汉代
原始人类:择洞而居、构木为巢 夏朝:版筑技术 战国:制砖技术 秦朝:阿房宫、万里长城、秦始皇陵 汉朝:长安城、大量使用斗拱
特点: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已日渐完 善。人们掌握了夯土技术,烧制了砖瓦, 建造了石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掌握各式屋顶的概念、形式和等级。
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有特色的部分,尤其是展翅的大屋顶,有很强的民族特征。
1.庑殿顶。庑殿式屋顶是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且四个面都是曲面,又称四阿顶。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式样。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单檐,特别隆重的用重檐,著名的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
4)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二.了解台基、开间、大梁、山墙的基本知识。
1.台基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又称基座。其主要作用为防潮、防腐承托建筑物,增强单体建筑的高大雄伟。可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
2.开间。四根柱围合成的空间称为“间”; 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或称“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
1)出现了建筑规范文献《营造法式》。
2)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
3)园林兴盛。
E)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主要有以下特征:
1)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2)随着制砖手工业的发展,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和城墙建设,明代还出现了全部用砖砌成的无梁殿。
3)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建造极盛。
五.了解中国坛庙的沿革。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中,坛庙建设始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文化现象。最初的坛是指平坦地面上以土石堆筑的高台;庙是指一种住宅。后来两者才逐渐演变成古人用来祭祀鬼神的场所,也称为礼制建筑。古代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有三项:祭天地、祭社稷、祭祖宗,其相对的祭祀建筑是天坛,社稷坛和太庙。最隆重最复杂的祭祀是祭天。皇帝登位也必须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社稷是土地神。社和稷,反映了我国古代以农历国的社会性质。祭祀社稷,在于祈求全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帝王祭祀祖先的家庙称太庙,按周制,位于宫前左侧。
4.嘉量。嘉量放在宫殿门前,表示皇帝的公正和至高无上,也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5.日晷。日晷是我国发明最早、秦汉时期即已广为应用的一种计时器,又称日影。它利用太阳的投影与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表示时间。
6.铜龟、铜鹤。龟和鹤是中国文化中神灵动物,用来象征长寿,庆贺享受天年。
7.鼎式香炉。鼎式香炉是我国古代举行大典时用来燃烧檀香和松枝的一种礼器,有盖无鼎,无盖为炉。
1)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2)木结构的构件形成及用料格化,砖石建筑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发展。
3)建筑艺术风格是:整体建筑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单体建筑的屋顶舒展平远,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门窗多用板门和直棂窗,色彩简洁明快,风格庄重朴实。
D)宋朝是我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建筑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2.“以山为陵”的形式。在西汉王墓中已经出现,作为帝陵,则是从唐代开始的。
六.熟悉主要坛庙的基本情况。
1.天坛。北京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地方,为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坛庙建筑。天坛的主体建筑大体由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斋宫四部分组成,其布局呈“品”字形。北部是祈谷坛,其中著名建筑有祈年殿。祈年殿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攒尖大殿,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为古代最隆重的祭祀建筑。天坛南部的主要建筑为圜丘,又名圜丘坛或祭天台。天坛南部的又一主要建筑是皇穹宇,是专门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牌位的殿宇,俗名寝宫。总之,天坛的建筑紧扣祭天的主题,着重突出祭天的神圣和崇高,表现了天帝的至尊和权威。
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
第一节:概述
一.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重点熟悉各朝代建筑的主要特点、现存著名建筑建筑实例、有关建筑营造的著名文献。
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主要特点:
1.原始社会早期,原始人群建造穴居和巢居。到晚期住所逐步发展到地面上,北方黄河流域出现了木骨泥墙房屋,南方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筑。
2.曲阜孔庙。目前全国各地保存孔庙(夫子庙)甚多,尤以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孔庙规模最大、时间最早,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三孔”。孔庙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奎文阁、碑亭、杏坛等。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年间所建。孔庙等“三孔”1994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中华世纪坛。中华世纪坛虽然不能列为古代坛庙,但这一划时代的“中华第一坛”承前启后,意义非凡,在旅游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主色调为黄绿两色。
7.单坡。单坡多为辅助性建筑,常附于建筑的侧面。
第二节:宫殿和庙坛
一.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木 架是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
2.完整的院落组织,多样的平面布局。
3.建筑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彩。装饰主要包括彩绘和雕饰。北方建筑以画栋为多。精细的木雕在南方建筑为多。
3.彩画。
1)和玺彩画。是最高级彩画,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其主要特点是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凤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其中主要线条及龙等用沥粉贴金。
2)旋子彩画。旋子彩画仅次于和玺彩画,常用于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和寺庙中。其主要特点是澡头内使用卷涡纹的花瓣,即所谓的旋子。此种彩画有的贴金粉,有的不贴金粉。
三.熟悉须弥座、斗拱、各式彩画的概念、形式。
1.须弥座又称金刚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比较复杂,用转或石砌成,一般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级别的标志之一。
2.斗拱是我国木构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一般置于柱头或额枋与屋面之间,,它还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4.硬山顶。也是两坡顶的一种。其特点是屋面不悬出于山墙之外,山墙大多用砖石承重墙。常用于我国居住建筑中。
5.攒尖顶。特点是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上再覆以宝顶,平面大多为正方形、圆形和正多边形。北京天坛的皇穹宇就是单檐攒尖顶,宝顶鎏金。
6.盝顶。屋面成四方或八角形,梁架结构多用四柱,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
三.熟悉宫殿布局的设计思想、宫殿陈设的作用及象征意义。
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2.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其间有三处高潮: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3.左祖右社又称左庙右社,体现了中国礼制思想中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的思想。所谓“左祖”,是指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又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
2.奴隶社会建筑。在商朝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加上大量青铜工具的使用,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和陵墓。西周与春秋时期,统治阶级营造很多以宫市为中心的城市。木构架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瓦的出现与使用是西周在建筑史上的突出成就,它解决了屋顶防水的问题,从而是西周建筑脱离简陋状态而进入比较高级的阶段。
4.杭州岳王庙。杭州岳王庙始建于南宋,现存建筑居为清代重建后留存,其中的岳飞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陵墓建筑
一.掌握中国历代帝王陵墓封土的沿革。
大约从周代起,在墓上开始出现封土坟头,按照官爵的等级来定坟头的大小。显然帝王陵墓的封土是最大的。关于帝王陵墓封土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1.“方上”形式。这是早期帝王墓上封土坟头的一种形式,盛行于秦汉时期。方上坟头也为宋陵所用,但是宋代的“方土”规模较之秦汉要小得多,并出现了重层方上。
2.歇山顶。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它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斜脊组成,故称九脊殿。其特点是把庑殿式屋顶两侧侧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来,形成一个悬山式的墙面。歇山顶常用于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园林中,也有单檐、重檐的形式。如北京故宫的保和殿就是重檐歇山顶。
3.悬山顶。悬山顶是两坡顶的一种。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是我国一般建筑(如民居)中最常见的形式。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或出山。
4.前朝后寝。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举行重大典礼、朝贺和宴请的地方。后寝或称后室是皇帝与后妃们的寝宫,内有御花园等供享用。
宫殿的陈设、作用及象征意义。
1.华美。华表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初为指示道路的木柱,后来君主又让人们在上面刻写意见,称“诽谤木“。高耸挺拔的故宫华表矗立在皇宫内外,不仅给人们以崇高纯洁之感,更体现了皇家的高贵与尊严。
2.石狮。宫殿大门前的石狮都是一对,一般为左雄右雌。爪下为球的是雄狮,象征着一寰宇和无上权力;爪下踩着幼狮的是雌狮,象征着子孙绵延。天安门前的两对石狮是我国石狮中的精品。石狮雕刻最早见于东汉。象征凶猛、威武,以示辟邪。
3.吉祥缸。置于宫殿前、廷院中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一个个腹大口收、两耳加兽面铜环的金属大缸。象征意义:古代认为,门前有大海不怕火灾,因此称为“吉祥缸”。作用:将缸内回满水,以备消防火灾之用。
3.封建社会建筑。
A)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砖的出现与应用促使木架建筑施工质量的结构技术大为提高。秦汉时期,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劵结构有了发展。我国古代建筑体系基本形成。
B)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主要是继承与运用汉代的成就。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C)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安济桥。唐代建筑有下列特点:
3.大梁。大梁即横梁,是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成屋脊。其断面大多为矩形和圆形,用松木、楠木或杉木制成。
4.山墙是建筑两侧上部成山尖的墙面,除硬山建筑外,均止于檐下。山墙超出屋面就成为各种式样的马头墙又称封火山墙,其特点是两侧高出屋面的山墙随屋顶的斜坡面而呈现梯形,起着装饰和减少风势、延缓着火房屋火情蔓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