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形态研究_纪光欣
浅议社会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浅议社会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社会结构多元化和利益群体分化的时代,而多样化的利益必然需要协调,资源需要整合,个人需要重新获得归属感,各种思想观念需要对在协商和对话中形成共识。
客观上要求必须有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理方式,才能协调各方关系,提供生活秩序,适应发展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进步(赵传伟,2011)。
基于此,如何在社会创新而不是政治加压的前提下探索社会管理的实践形式进而推动社会进步也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
针对社会问题多头并发的现状,参考国外社会发展同期阶段,在不触动国家政权体制的基础上,社会治理视角下的社会创新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
在梳理社会问题的同时,浅议社会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本文立意所在。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创新社会管理是转型期的必然选择,无论其在何种角度下。
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利益群体的分化、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消费主义的兴起……可谓是中国社会千年之变局。
社会转型导致了大量新的事务的产生。
如行业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管理、物业管理、互联网管理等。
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上访问题、“三无”农民问题、城市摆地摊问题、物业纠纷等。
而全球化和信息时代,人员、资本、资源和信息的快速流动,则进一步加速了风险的传播和扩散,扩大了风险和危机的影响。
处理这些新的社会事务和解决新的社会问题,都需要有创新的解决办法。
这种复杂化的经济社会生活,客观上要求必须有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理方式,才能协调各方关系,提供生活秩序,适应发展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相对于各种形式的创新而言,社会创新是一个更难准确定义的概念,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这一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宽泛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创新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概念,尚未形成规范的统一定义。
英国社会创新实践先驱杰夫·摩根(2006) 认为:社会创新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进行的且大多将会在一些社会机构进行模式扩散的创造性行动和服务。
”社会创新理论的开创者德国社会学家沃尔夫冈·查普夫(1998)认为:“社会创新是达到目标的新的途径,特别是那些改变社会变迁方向的新的组织形式、新的控制方法和新的生活方式。
论社会创新的实践发生与理论缘起
欧各 国 ,创 新 活 动 开 始 日益 活 跃 ,成 为 促 成 工 业
新 实 践 领 域 也 逐 渐 从 经 济 创 新 、企 业 创 新 领 域 扩 展 到社 会 创 新 、社 会 组 织 创 新 领 域 ,社 会 创 新 已
革 命 发 生 的 关 键 因 素 。 他们 所 列 举 出来 的 创新 活
张为娟 ( 1 9 9 2 一),女,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经济管理学 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 。
山东行 政学 院学 报
学 、 职 业 病 、 阶 层 冲 突 、社 会 不 公 、环 境 污 染 等 ,
社 会 创 新 自发 生 伊 始 ,就 是 一 个 各 种 社 会 主 体 参 与 的 社 会 进 步 运 动 ,有 政 府 ,也 有 企 业 ,更
随 着 工 业 社 会 向知 识 社 会 的 转 变 ,随 着 以 经
随着 工 业 革 命 及 其 引 发 的社 会 转 型 而 产 生 的 。社 会 创 新 一 直 在 实 际 地 发 生 着 ,只 是 长期 以来 人 们 关 注 的 重 心 在 商 业 创 新 、技 术 创 新 。 按 照 N. 罗
化 社 会 挑 战 的根 本 要 求 ,代 表 当6 " - 时 代 创新 驱 动 社 会 发 展 的新 动 力 和创 新 理 论 的新 形 态 。
从 现代 化到 全球 化 : 社 会 创 新 的 实 践 发 生
量 。… 。 。 ’ 1 8世 纪 中 叶 以来 ,以 工 业 革 命 为 主 导 的 现 代 化 进 程 不 只 是 经 济一 技 术 的变 革 ,更 是 一
社 会 创 新 作 为 一 种 社 会 问题 的解 决 机 制 是 伴
《2024年“我在”与“共在”——“主体间性”视阈下论纪录片《四个春天》的叙事视角》范文
《“我在”与“共在”——“主体间性”视阈下论纪录片《四个春天》的叙事视角》篇一我在与共在——主体间性视阈下论纪录片《四个春天》的叙事视角一、引言纪录片作为现代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叙事视角的选取往往直接关系到影片的深度和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我在”与“共在”的视角下,纪录片《四个春天》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成功地构建了主体间的关系,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
本文将从“主体间性”的视阈出发,探讨该纪录片的叙事视角。
二、主体间性与叙事视角“主体间性”是哲学和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理解。
在纪录片中,这种主体间性体现为创作者与被摄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观众与影片之间的情感共鸣。
叙事视角则是影片传达信息、构建故事的重要手段。
三、《四个春天》的叙事视角《四个春天》以第一人称视角切入,以一个家庭为核心,记录了四季更迭中家庭的悲欢离合。
从“我在”的视角出发,观众可以深入地感受到家庭的喜怒哀乐,体验到生活的真实和温情。
同时,通过“共在”的视角,影片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相互扶持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叙事视角下的主体间性体现在《四个春天》中,创作者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庭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主体间性的重要体现。
创作者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让观众深入地了解家庭成员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同时,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扶持,观众可以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
此外,影片还通过四季更迭的背景设置,将家庭成员的成长、变化和家庭生活的起伏波折呈现得更为生动。
五、结论《四个春天》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主体间的关系,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
从“我在”的视角出发,观众可以深入地感受到家庭的喜怒哀乐;而从“共在”的视角出发,观众可以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
社会创新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形态研究
一
般认为 , 现代社会 系统是 由三个角色各异 、 功能
互补 的子系统构成 的: 一是以官僚制组织为基础 、 以垄
断性权力为特征 、 以行政人员为代表 的政府系统 , 公共
社会创新是伴随着现代化 的启动和扩展而逐步产 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 的社会需要满足和社会问题解 决机制 。作 为不同于技 术创 新 、 企业创新 的创新 理论 和实践 的新 “ 范式” , 社会创新 是政府 、 企业 、 社会 组织
系, 是社 会创新 区别于技术创新之 “ 社会性” 的显著特 点 。或者说 , 政府与企业 、 政府 与社会 组织 、 企业与社
等、 互助 、 合作是其行动原则 。 这三个 子系统既是现代
社会的三大组织主体——公共性 的政府组织 、 营利性
的企业组织和公益性 的社会组织 , 也是现代社会运行 的三种主要机制—— “ 国家建立在强迫之上 , 市场建立 在竞争之上 , 而公 民社会则有赖于合作” 。 现代社
2 0 1 6年 第 5期
总第 8 9期
湖 北 行 政 学 院 学报
J o u ma l o f Hu b e i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No. 5, 2 01 6 Ge ne r a l NO. 8 9
会组织之间以及 三者间的网络合作构成社会创新 多元 主体合作 的关系形态 , 也是社会创新多元主体 间合作 的实现机制 。 一个完整 的社会创新生态 系统就是 由三 个主体跨界及其多边互动伙伴关系纵横交织而成的复 杂合作 网络 。
一
、
社会创新是 多元主体参与 的集体行动
个 主体各 司其 职 、 各尽其能 、 互补合作 , 现代社会才 能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主体:构成、关系和治理框架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主体:构成、关系和治理框架连其陈【摘要】创新生态系统是多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松散网络,对其价值共创主体进行研究有利于理解各主体如何建立合作关系,对加强内部关系治理、提升共同创造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国外研究脉络,在厘清关键概念基础上,构建由核心议题和有关基础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核心议题围绕主体构成及其功能、主体间存在的关系、如何开展关系治理三个方面展开,进而细分成九个二级议题,并交叉对应六个基础理论,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思路.【期刊名称】《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36)006【总页数】9页(P45-52,76)【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主体;关系;治理【作者】连其陈【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16;纽约州立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美国纽约州,144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4一、引言面对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资源配置的复杂性、创新过程的系统性,有效的创新活动难以凭借单个企业力量得以实现,促使企业从单独创造价值向共同创造价值转变。
由此,创新生态系统应运而生[1],成为当前理论界与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世界巨头公司微软、雅虎、亚马逊和谷歌采用虚拟整合建立创新复杂网络,在复杂而快速变化的生态系统环境中相互合作。
近年来,学术界对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主体的研究大量兴起,探讨了生态系统结构如何区别于价值链结构的特征,多种类型的价值共创主体如何嵌入系统、发挥核心优势、分散风险、加强治理,为客户群体创造价值等内容[1-3]。
然而,作为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的新兴研究焦点,价值共创主体的已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有的研究仅注重单一个体的作用,例如研究创新促进者的角色[4];其次,作为跨学科的主题,对多主体的研究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多个合作伙伴的协作[5-6],主体间创新资源互补与整合[7-8],以及围绕创新主体技术相关性与企业绩效的进行了实证研究[9]等,但没有系统地探索价值共创主体的功能多样性和网络关系治理等问题[10],目前针对价值共创主体的角色作用、关系协调等分析内容比较零散,缺乏一个连贯的理论框架。
《价值共生: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札记
《价值共生: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4)二、数字化时代组织管理的变革 (5)2.1 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特征 (6)2.2 组织结构的变化与挑战 (8)2.3 价值共生的理念与框架 (9)三、价值共生组织的管理模型 (11)3.1 价值共创与共享机制 (12)3.2 组织学习与创新文化 (14)3.3 情境规划与动态调整 (15)四、数字化时代的领导力与决策 (16)4.1 数字化领导力的新要求 (17)4.2 数据驱动的决策流程优化 (19)4.3 创新思维与快速响应能力 (20)五、人才培养与组织发展 (22)5.1 数字化时代的技能需求 (23)5.2 组织内部人才培养与流动 (25)5.3 人才激励与价值观塑造 (26)六、风险管理与合规性 (28)6.1 数字化环境下的风险识别与管理 (29)6.2 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的遵循 (31)6.3 应急预案与危机处理机制 (32)七、案例分析 (34)7.1 国内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 (35)7.2 案例分析与启示 (36)7.3 组织管理的实践建议 (38)八、结论与展望 (40)8.1 研究总结与主要发现 (41)8.2 数字化时代组织管理的未来趋势 (43)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44)一、内容综述《价值共生: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深入探讨了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组织如何适应并利用这一变革,实现价值的共创与共生。
本书不仅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数字化对组织结构、流程、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还结合大量案例,展示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如何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书中核心观点之一是,数字化技术正在重塑组织的管理模式,使得传统的层级制逐渐让位于网络化、扁平化的结构。
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组织的信息传递效率和决策速度,还为员工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和更多的自主性。
社会创新当代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新“范式”--社会创新概念的内涵辨析
社会创新:当代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新“范式”—社会创新概念的内涵辨析!纪光欣孔敏【摘要】社会创新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有价值的研究论域,对其 概念认知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
社会创新中的“创新”传承着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精神,在创新目的、创新对象、创新方式的“社会性”方面却具有相对独立而明确的内涵,与技术创新区别开来。
社会创新历史地发生着,在当代社会变革中的独特作用更加凸显,成为一个相对于技术创新而言具有独特内涵与价值的新的创新“范式”。
【关键词】社会创新;技术创新;社会目的;社会问题社会创新(so c ia l in n o v a tio n)既是当代政府治理转型和复杂社会问题挑战共同催生的社会变革内生机制,又反映着约瑟夫.熊彼特(Jo s e p h A lo is S c h u mp e te r)创新理论产生以来从技术创新向社会创新的“范式转换’(a p a ra d ig m!基金顼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顼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社会创新驱动战略'(1&CXSXJ16)。
!!纪光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孔敏,中国石油 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245>中国非营利评论E i f t),可以看成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社会转向’(E d a l t u m)。
社会创新首先被理解为一个与社会组织及其功能有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即社会创新是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创新行动,以此与政府创新、企业创新相区别。
但由于社会创新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也由于不同学科认知的差异,国内外学界对社会创新的内涵及本质一直有着不同的理解,社会创新仍缺乏一个清晰明确、普遍认可的概念,以致有“社会创新是一个流行语(b u P R5d)还是恒久术语’(e n d u rin g te r m)的疑问(P o l e t a l.,2009)。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对社会创新实践价值的认识。
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
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学术扫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口梅荣政王炳权(武汉大学教育部社科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需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面对社会意识出现的多样化倾向,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其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而不放弃对错误思想的斗争.引领各种无害的或有益的社会思潮时,应采取开放的态度,协调的方法.对于社会思潮中合理的因素,有价值的成分则应加以吸收,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但决不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滋长,不允许动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6期论道德资源的缺失与发展口郑永延马建国(中山大学)道德缺失,"道德危机"主要根源于社会的"三个压力".社会竞争压力:有些社会主体与个体在自主发展过程中往往只顾自身眼前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公共资源与规范.社会信息压力:随着社会信息量的急剧增加,许多人忙于应付智育与业务学习,不知不觉中忽视了道德教育.社会治理压力:随着法治在社会治理中作用的增强,出现了泛法律主义倾向.道德缺失,"道德危机"还根源于"两个文化"认识.道德文化认识原因:不少入因缺乏道德本质与价值的理性认识,以为讲道德是社会规范的需要,而不是"我"的需要,因而忽视,漠视,轻视道德.科技文化认识原因:不少人相信现代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领域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重科技轻人文,重智育轻德育的工具化,实用化倾向.《学术研究》2007年第6期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口魏则胜(华南师范大学)李萍(中山大学)文化发挥道德教育功能的方式主要有"粗放模式"和"集约模式"."集约模式"是指将文化环境作为一个可控的对象,各种文化因素按照既定的原则和目标运行.但如果过度追求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的"计划性","控制性",就有可能产生各种消极后果. "粗放模式"是指文化环境被认为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人们放弃干预文化环境发展目标与方式的权力,文化环境没有统一的,既定的道德目标.它的优点在于个人可以享有最大限度的道德权利和自由.但它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容易使道德在规范相度陷入相对主义,在德性相度陷入自我主义.在当代社会,占据主流的是集二者于一体的"混合模式",从而避免了单一机制的风险而选取混合机制的双重优点.《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口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在所有教师都服从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目的,承担普遍的德育责任的前提下,有一些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更多,更集中地从事特定的德育工作的思路是可取的,也符合世界德育发展的大趋势.第二,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的第一步,即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第三,对狭义德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应当有更高的标准.这是由于专门的德育与其他学科95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的教学有较大的区别.比如,在德育要完成的任务术f中,知识的学习只占很小的成分,态度的改变,信念I的确立,行为的实施才是德育追求的根本目的.捆I -.《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身体退隐的道德后果口高德胜(南京师范大学)网络空间中的交往是一种身体退隐的交往,它导致的道德后果令人始料不及.首先,缺乏身体的道德担保导致网络生活中伦常松懈和言行粗鲁.网络空间中的交往是你的符号与我的符号,你的影子与我的影子的交往.正是这种缺乏身体担保的交往方式决定了电子谩骂的动辄爆发.其次,无身体的网络相遇之脆弱导致人际关系的短暂,肤浅和相互间义务的淡漠.网络在给人们的交往提供便利的同时,交往的质量却必不可免地下降了.最后,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近中远"与责任飘零的现象.网络使人们之间的距离从来没有这么"近"过, 但这种近是我们网络化身之间的近,"遥在"的身体却很远.这种近中有远,说近实远的网络生活,带给我们的则是责任的飘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2期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口周新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与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在思想建设方面,我们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民主社会主义则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在政治建设方面,我们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而民主社会主义则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而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维护和加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把冒充"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资产阶级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民主社会主义则主张保留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制度,在此前提下采取一些具体措施维护社会稳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7期新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口曾枝盛(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初,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意识形态的争论明显减少,各种派别能够齐聚一堂共同讨论问题;在关心马克思主义命运的同时,也关注社会主义的命运;对马克思的思想持肯定态度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国家甚至占绝对压倒多数;将马克思主义文化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研究成果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各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相对萎缩,而非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却有所发展;古巴,越南,老挝,朝鲜以及印度共产党(马)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想共识的形成口寇东亮(郑州大学)社会思想的多元化,根本上源于人们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具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正确协调这两种利益冲突,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因此, 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在立足社会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基础上,通过更加关注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断超越既有的社会利益状态,提升整个社会利益的结构和质量.只有这样,党的意识形态才能既关注现实而又超越现实,既充分吸纳各种先进思想而又彻底批判各种基于狭隘利益的错误思想,使党的意识形态始终保持一种"实践的批判精神",能够对各种社会思潮起到导向和引领的作用.《郑州大学》(哲社版)2007年第3期(朱国栋整理)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
《2024年共识·共融·共生_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创新》范文
《共识·共融·共生_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创新》篇一共识·共融·共生_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创新一、引言随着文化多元化和社会进步的推进,主旋律电影在中国电影界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主旋律电影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更是体现社会共识、文化共融与时代共生的文化现象。
在主体间性视阈下,本文将从理论角度探讨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创新,旨在揭示其内涵与价值,以期为电影界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主体间性视阈与主旋律电影主体间性,指的是不同主体之间在互动中形成的关系。
在电影领域,这种关系体现为观众与创作者、角色之间,以及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旋律电影正是这种关系的一种重要表现,其创作不仅是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传递的体现,也是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的展现。
主旋律电影的共性特征表现为题材广泛、情感共鸣强、艺术表达规范等。
这些特征使主旋律电影能够跨越地域、民族、文化的界限,形成社会共识和文化认同。
在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通过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使观众产生共鸣,从而促进文化共融和社会共生。
三、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创新(一)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主旋律电影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成熟发展的过程。
在题材选择、艺术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主旋律电影不断丰富和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主旋律电影借助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平台,实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二)创新方向在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的创新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题材创新,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以更加贴近现实的方式展现社会现象;二是艺术手法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多样化的叙事方式,提高影片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三是情感表达创新,注重情感共鸣和情感传递,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主旋律电影的未来展望在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的未来将更加注重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
《2024年共识·共融·共生_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创新》范文
《共识·共融·共生_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创新》篇一共识·共融·共生_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创新一、引言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主旋律电影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影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一类电影不仅仅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共识、共融与共生关系。
在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如何发展与创新,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主体间性视阈与主旋律电影主体间性,是指个体之间通过交往和对话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状态,其强调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共识。
主旋律电影以其特有的叙事方式和主题内容,展现了这种主体间的共识和共融。
它以积极向上的主题、真实的情感表达和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引发观众的共鸣,促进社会共识的构建。
三、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一)发展历程主旋律电影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单一主题到多元主题的转变,从简单的叙事到复杂的情节构建的进步。
它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社会热点,以电影为载体,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发展特点主旋律电影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题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二是叙事方式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三是情感表达的真实性和共鸣性。
这些特点使得主旋律电影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四、主旋律电影的创新(一)内容创新在内容上,主旋律电影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反映人民心声。
通过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以全新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将主题呈现得更加深入和丰富。
(二)形式创新在形式上,主旋律电影需要不断尝试新的叙事方式和技巧,如交叉叙事、非线性叙事等,以更加生动和有趣的方式讲述故事,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也需要运用新的电影技术和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提升电影的视觉效果和观影体验。
(三)文化创新主旋律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文化上进行创新。
通过融合不同文化元素,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和特色。
《2024年共识·共融·共生_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创新》范文
《共识·共融·共生_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创新》篇一共识·共融·共生_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创新一、引言在文化多样性与日俱增的今天,主旋律电影作为社会共识的载体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其发展与创新尤为重要。
主体间性视阈作为一种理解和解读电影的重要理论视角,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与观点对于主旋律电影的探索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通过共识、共融和共生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主体间性视阈下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创新。
二、主体间性视阈与主旋律电影的共识主体间性视阈强调不同主体间的互动和对话,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观点和立场。
在主旋律电影中,这种共识主要体现在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传播。
主旋律电影以积极向上的主题、真实感人的故事和生动的艺术表现手法,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观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主体间性的交流与互动,主旋律电影能够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主旋律电影的共融: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共融是指不同文化、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和谐共处。
在主旋律电影中,共融主要体现在对多元文化的吸纳与融合。
通过融合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元素,主旋律电影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的多元性,增强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同时,创新是共融的基础,主旋律电影需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
四、主旋律电影的共生:产业发展的协同与共赢共生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电影产业中,主旋律电影与其他类型电影的共生关系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旋律电影需要与其他类型电影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
同时,主旋律电影也需要与市场、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了解观众的需求和期待,以便更好地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作品。
此外,主旋律电影的传播也需要借助新媒体等多元化渠道,扩大其影响力,实现产业发展的协同与共赢。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化问题探析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化问题探析
纪光欣;燕玉
【期刊名称】《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8(021)002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样式",文化多元化是人类世界存在的一个基本的文化事实,文化多元化主要是以民族为主体的文化的差异性和自主性.全球化并不必然导致文化的"同质化",相反,全球化扩展着不同文化间交流、对话的机会,增强着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从而促进了当今世界的文化多元化趋势.只有以开放自信的心态和平等宽容的精神对待全球化时代多元化的文化形态,才能有助于人类文化的全球性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创新.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纪光欣;燕玉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4
【相关文献】
1.论文化及文学的全球化、民族性与多元化问题 [J], 杨传鑫
2.试论全球化时代或日后殖民时代弱势文化的话语权问题——兼论比较文学领域的中国学派对此问题的回应 [J], 李文玉;张骏翚
3.全球化时代国际行为体多元化探析 [J], 王丽娟
4.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认同问题探析 [J], 籍洪亮
5.文化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话语"误读"问题反思 [J], 周媛;林克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创新国内研究述评
社会创新国内研究述评
纪光欣;刘小靖
【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社会创新是国内外行政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关注的前沿问题。
在国外社
会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和国内社会转型发展的推动下,社会创新正在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并从社会创新的概念、特征与类型,社会创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中国社会创新的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也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创新实践。
但国内社会创新研究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更加深入而具体的探讨。
【总页数】6页(P41-46)
【作者】纪光欣;刘小靖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6
【相关文献】
1.老龄化社会以来国内老年社会工作研究述评 [J], 黄加成;
2.近年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研究述评 [J], 周长美
3.社会评价论研究的进程、问题与进路——近年来国内哲学界社会评价论研究述评
[J], 何海兵;秦宏毅
4.社会公正研究的现状及趋向——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社会公正研究述评 [J], 吴忠民
5.走向治理的社会管理——近年来国内社会管理创新研究述评 [J], 王勇;吴佩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政策创新
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政策创新
纪光欣
【期刊名称】《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10)005
【摘要】社会政策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工具.它是在西方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以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为目标的政策体系.随着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的确立,中国社会开始改变长期以来重经济增
长而忽视社会发展、有经济政策而无社会政策的局面,进入了注重社会公平、重视
社会政策的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然在更高的层次上要求社会政策从理念、责任
主体到实现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以便尽快构建起一个"政府主导、责任分扭、社会化、多层次"的社会政策体系和实现机制.
【总页数】6页(P36-41)
【作者】纪光欣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相关文献】
1.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壮族和谐社会建设--壮族和谐社会建设研究之一 [J], 黄
润柏
2.经济增长、社会分配与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马克思学派和谐社会建设分析模
型及运用 [J], 崔巍
3.房地产行业政策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 [J], 刘祖斌
4.房地产行业政策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 [J], 刘祖斌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形上之思——江苏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哲学研讨会”综述 [J], 郭兴利;徐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和合与整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福列特管理思想的一个比较
第40卷第2期Vol.40No.2科学与管理SCIENCE AND MANAGEMENT2020年4月Apr.2020和合与整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福列特管理思想的一个比较纪光欣1,孙莹2(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266580;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摘要:“和合”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髓,“整合”是福列特管理思想的核心。
和合是差异、冲突基础上的融合统一,整合是冲突各方利益的协调兼容。
在思想内涵上,和合管理与整合管理在承认差异、强调融合、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存在共同点,又在管理对象、实现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点。
二者的比较分析为中西管理思想的互鉴融通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切入点。
关键词:和合;整合;和合管理;整合管理;冲突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0.02.00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和合”是中华文明“轴心时期”创造并不断传承的独特哲学概念,和合管理是和合思想在传统国家与社会治理的体现,被认为是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之一。
“整合”(Integration)是现代管理理论先驱者玛丽·福列特(Mary Parker Fullett)动态管理理论的核心,被看成是福列特管理思想的显著特征。
这一对跨越中西、古今的管理思想因为其内在的思想逻辑和实践价值而碰撞在一起,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显中西管理之别,为中西管理思想的比较与融通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切入点。
1和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是“贵和尚中”“以和为贵”的文化,和合或尚和合被公认为最具中国文化特质的哲学范畴,和合思想作为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社会管理逻辑。
在古汉语中,“和”“合”“谐”的词义是相通的,“和合”与“和谐”亦可互训。
“和”(“龢”)的本义是指声音、音调的调和,引申为不同要素间的融合;“合”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合,亼口也”,亼即集,也有多元要素的聚合之意。
问道公益之新
问道公益之新作者:暂无来源:《环球慈善》 2012年第12期“新”是一个诸多探索的集合,这个集合要引领未来的趋势,要推动社会良性的发展。
文/康晓光图/CFP社会创新是一场推动社会变革的接力赛。
各种社会力量,包括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学术界等都在探索新的路径,推动新理念的发展和传播,新方案的产生与实践,以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
社会创新的广受热捧并不是毫无根据、毫无道理,各国的实践证明,以创新的方式解决旧有的社会问题,是行之有效且效果卓著的。
社会创新活动包括教育、医疗、养老、扶贫、助残、环保等诸多领域,是公民及公民社会组织发挥能动性和首创精神的过程。
其可区分为合作取向的社会创新、参与取向的社会创新、透明取向的社会创新、包容取向的社会创新、赋权取向的社会创新以及问责取向的社会创新。
可以说,社会创新既是问题驱动的创新,又是精英驱动的创新。
它是社会精英为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而发起并推动实施的创造性行动和服务,治理和善治所倡导的价值原则贯穿于社会创新的过程之中。
早在2 0世纪8 0年代“社会创新”的概念就已经被提出、发展,并落地实践。
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社会创新强调以创新的方式利用和开发资源手段或用其他任何创新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强调非营利组织、企业、政府等多部门的合作治理,并强调包容性(inclusiveness),强调弱势群体的参与(engagement),强调可推广性和可持续性(scale up),强调和关注公民社会的主动性和首倡精神,与此同时鼓励和呼吁政府、企业等主体也积极参与到社会创新中来。
所以说,社会创新既是一种过程,一种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创意的提出、实施和推广的过程;又是一种结果,表现为一种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新理念、新产品、新服务、新组织、新体制、新政策法规、新生活方式、新社会关系等。
社会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增进某些特定个人的利益,不是为了实现私人目标,而是为了实现社会目标,创造社会价值,增进社会利益,保障公民权利。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化问题探析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化问题探析①纪光欣,燕 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东东营257061)【摘 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样式”,文化多元化是人类世界存在的一个基本的文化事实,文化多元化主要是以民族为主体的文化的差异性和自主性。
全球化并不必然导致文化的“同质化”,相反,全球化扩展着不同文化间交流、对话的机会,增强着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从而促进了当今世界的文化多元化趋势。
只有以开放自信的心态和平等宽容的精神对待全球化时代多元化的文化形态,才能有助于人类文化的全球性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创新。
【关键词】 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中图分类号】 G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326(2008)02-0040-04 一、文化多元化的概念辨析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象征。
而文化又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多义性概念,但本质上,文化就是“人化”,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对象化结果。
广义地看,文化包括人的一切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由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所构成的文化概念。
而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深层的内容就是其中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正是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塑造了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因此,文化学上通常把文化看成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或“生活样式”。
这样,可以把文化定义为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模式,这就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而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往往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稳固”、也最“保守”的核心内容,它们维系着、延续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命脉,塑造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
在探讨文化多元化问题的时候,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文化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文化的多元化实质上是价值观、行为模式的多元化,也就是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坚持和选择文化的权利和自由。
2024年创新理论有什么内容组成的论述
2024年创新理论有什么内容组成的论述在2024年,创新理论的内容将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科技进步、社会变革以及可持续发展等。
以下是对2024年创新理论内容的详细论述。
1. 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在2024年,预计将出现许多革命性的科技创新。
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家居,再到医疗诊断系统,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几年内取得更多突破。
此外,量子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等也有望在2024年取得进一步发展。
2. 社会变革2024年的创新理论还将涵盖社会变革的内容。
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的改变将会重新定义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
例如,共享经济的兴起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模式。
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成熟将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社交互动。
此外,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也会催生出更多的社会创新和解决方案。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重要议题,也是2024年创新理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过去几年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性。
在2024年,创新理论将继续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更多解决方案。
例如,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将继续推动能源转型,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
智能城市和绿色建筑等创新概念也将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4. 跨学科合作2024年的创新理论将促进跨学科合作的发展。
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经常会产生新的思想和创新。
因此,学者、研究人员和创新者之间的跨学科合作将被鼓励和推动。
这种跨学科合作将有助于整合各种知识和资源,以促进创新理论的发展和实践。
5. 应用于实际问题2024年的创新理论将更加关注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可行性。
创新理论需要具备实践价值,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与研究和理论相结合的实践应用将受到重视。
通过将创新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促进创新的推广和落地,为社会带来实际利益。
谁是社会创新理论第一人——社会创新概念探源
第7卷第4期V ol.7No.42016年8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Aug. 2016谁是社会创新理论第一人——社会创新概念探源纪光欣,徐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摘要] 社会创新是当前国内行政学、管理学等领域的一个前沿理论问题。
当代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1973年首次提出和使用“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这一概念,并在随后的著述中较为深入地阐述了这一问题,可以认为是社会创新理论的第一人。
后来,沃尔夫冈•查普夫、杰夫•摩根、詹姆斯•菲尔斯从不同学科和视角系统阐发社会创新问题,构建了当代社会创新理论的基本框架。
社会创新正在成为当代创新理论的前沿问题和创新创业实践的新领域,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重要问题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彼得•德鲁克;沃尔夫冈•查普夫;杰夫•摩根;詹姆斯•菲尔斯;社会创新;社会需求;社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 C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6)04−0001−03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是面向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主要由社会组织发起或与政府、营利组织多元合作推动的创造性社会行动,它既代表着政府应对社会挑战、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机制,也是公益慈善和企业社会责任新的实践形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组织发展,特别是随着政府购买服务所推动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创新问题逐渐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2006年中共中央编译局和英国社会创新先驱杰夫•摩根的杨氏基金会在北京共同召开国内首次“社会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研讨会”以来,国外社会创新的理论成果和社会创新的实践经验迅速在国内传播,社会创新理论日益成为行政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各地政府、社会组织推动的社会创新实践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创新活动也逐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