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4章多彩的光全章复习与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
沪科版八年级第4章“多彩的光”全章复习与总结多彩的光:
一. 光的直线传播
1. 知识提要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速:真空中光速是3×108m/s,其他介质中的光速都小于真空中光速。
2. 要点点拨
(l)光源的特点
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它光源射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被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所指的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例证
只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光才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和不透明障碍物后影子的形成,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3)光速与介质有关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3×108m/s或c=3×
105k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地等于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速度大约为3
4
c
。光在玻
璃中的速度为2
3
c
。由于光的速度远大于声的速度,所以,打雷时,雷声和闪电虽然同时发
生,但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光线
研究光的传播时,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
二. 光的反射
1. 知识提要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漫反射:反射面凸凹不平,使得入射的平行光线向不同方向反射。
镜面反射:反射面很光滑,使得入射的平行光线成平行反射。
2. 要点点拨
(1)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
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光
的反射所遵循的规律称为光的反射定律,由此决定了反射光线的位置。
必须注意:①对应于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②反射光线的位置是随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即入射光线是“因”,反射光线是“果”,所以叙述反射定律时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光线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界面上,这时的反射光线定会沿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物体表面情况不同对光的反射不同,但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于每一条反射线与入射线之间的关系,同样遵守反射定律。
必须注意:日常见到的绝大部分反射面都会发生漫反射,由于漫反射才能够使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教室里的黑板用毛玻璃、电影幕布用粗布,都是为了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而黑板用久了,会出现“反光”现象,就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使有些方向没有反射光线,从而看不见了。
三. 平面镜
1. 知识提要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是一个正立的虚像。2. 要点点拨
(l)平面镜中像的形成
平面镜所成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入射到镜面,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的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光源在平面镜后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这样的像就叫虚像(如图)。
如果用光屏放在平面镜后,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
(2)平面镜的应用
①形成清晰的像;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就是利用两块互相平行的平面镜可以从水下观察水面上的船只。
四. 关于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
1. 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折射时,传播方向是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处发生改变的,然后在另一种透明介质中再沿直线传播(第二种介质如果是均匀的);由于光折射时是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所以传播速度各不相同。
2. 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可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法线居中、两角不等”。要注意它跟反射定律的区别: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都在同种介质中传播,而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是在两种介质中传播的。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即折射角也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的,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随着减小。
(3)当光垂直于两种介质的界面入射时,入射角是0°,反射角也是0°,折射角也是0°,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相反,而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是相同的。
3.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五. 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 有关透镜的几个概念。透镜:由玻璃或其它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薄透镜的光心在透镜的中心。
2. 焦点和焦距。(1)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焦距相等。(2)凹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变得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由于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凹透镜两侧各有一个虚焦点,两侧的焦距相等。
3. 透镜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4.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通过实验或者作图,都可以看出凸透镜能够使物体成像。物体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正立还是倒立、放大还是缩小、同侧还是异侧、像与凸透镜的间距等情况不一样。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说明了物体的位置与所成像之间的关系。
像的性质发生突然变化的两个特殊点:一个是焦点F,另一个是距凸透镜2f的点M。F 是物体成虚像还是实像的分界点,M是物体成缩小实像还是放大实像的分界点。这两个点把物体所在位置分为5个区域。
我们可以将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称为物距,记作u;将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称为像距,记作v。表1说明当物距变化时,像的位置和性质是如何变化的。
表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5. 照相机的原理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并不复杂,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照像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远大于2倍焦距,经过正确调焦,就会在底片上形成清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