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全国卷42题12分题训练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202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卷)数学本试卷共10页,19小题,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 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 已知z = —1 —i,则()A. 0B. 1C. V2D. 22. 已知命题p : Vx e R , x +11> 1 ;命题 q : > 0 , x 3 = x ,贝I ( )A. p 和q 都是真命题B. ~^P 和q 都是真命题C. p 和「0都是真命题D. F 和「0都是真命题3. 已知向量口,直满足|4 = 1J q + 2,= 2,且— 则料=()A. |B. —C.匝D. 12 2 24. 某农业研究部门在面积相等的100块稻田上种植一种新型水稻,得到各块稻田的亩产量(单位:kg )并部分整理下表据表中数据,结论中正确的是()亩产量[900,950)[950,1000)[1000,1050)[1100,1150)[1150,1200)频数612182410A. 100块稻田亩产量的中位数小于1050kgB.100块稻田中亩产量低于1100kg的稻田所占比例超过80%C.100块稻田亩产量的极差介于200kg至300kg之间D.100块稻田亩产量的平均值介于900kg至1000kg之间5.已知曲线C:x2+y2=16(歹>0),从。

全国卷42题的解题思考(2018-2019)

全国卷42题的解题思考(2018-2019)

自拟论题类 自拟论题类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 自拟论题类 论题进行阐述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表4
时间
中国
外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
14~15世 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 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
纪 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陆。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
全国卷42题解题指导
一、试题回顾
年份 2011 2012
2013
卷别 课标 课标 卷1
卷2
卷1 2014
卷2
卷1 2015
卷2
卷1 2016 卷2
卷3
试题内容(素材)
试题设问
类型
欧洲崛起的方式 中国近代化的动力 东汉唐代地方区划方式的比较
“评材料中西方崛起的观点”
观点论证类
“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7-9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引用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中外关联的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分析较 为准确,论证较充分,结论合理;逻辑较严谨,表述 通顺。
4-6 能够拟出论题,基本符合要求;能够运用史实支持论 题,有一定的分析和论证,表述通顺。
0-3 能够拟出论题;能够运用史实说明。
其次找到中外关联:要对材料的史实进行解读,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2,怎样拟论题
钟表的发展历程 钟表的前生今世 钟表的发展史 钟表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这些论题只是罗列所给的材料, 对所给信息没有进行由表及里的深 入思考,只是泛泛地总结归纳,是 假论题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汉代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2019年全国卷三套试卷12分题分析及多种答案和补救练习

2019年全国卷三套试卷12分题分析及多种答案和补救练习

2019年12分题解析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2019年全国卷1)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示例一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此观点正确。

论证:①国民读史可知:中国为人类物质文明做出贡献,如中国最早培植了粟、水稻,创造了丝绸、瓷器文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国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贡献,如创立了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中国为人类精神文明做出贡献,如孔子创立儒家,逐步形成儒家文化圈的格局,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文学艺术的繁荣丰富了国人精神文化,影响了周边国家的发展。

②1940年钱穆强调“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是为了宏扬民族精神,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

结论:总之,读史可使国民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力。

示例二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必附随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此观点正确。

论证:①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必然使国民附随一种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如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的丝织、冶铁技术传入中亚、欧洲,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唐代丝绸之路海陆并举,茶叶、瓷器、纸张等传播到世界,丰富了世界文化生活,并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格局;宋元时期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播到欧洲,促进欧洲社会的进步;明代郑和下西洋后,华侨下南洋,带去了中华先进文化,促进了东南亚的开发。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史42题专项训练2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史42题专项训练2
4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述三图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申报》上的广告。请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 从中提取两项历史信息,然后根据这两项信息提炼一个历史观点,并对观点进行简要说明。 (要求:准确提取信息,所拟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史实准确)(12 分)
解析:本题主要通过三个图片展示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 一些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阐述,第一个角度,从图一中的“中国化学工业社” 和图三中的电影院强调“电光”“电风扇”等观影条件,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观点: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成果深刻影响着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对于此种观点,我们要结合图 片答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第二个角度,通过第二个 图片中的“英美烟草公司”以及其印章“中国制造”,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观点:近代中国的 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于此种观点,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其一,外资企 业对中国烟草业的垄断;其二,“中国制造”可以看出中国烟草业经历了实业救国、抵制洋 货等过程。
6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 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 理。)(12 分)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述三图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申报》上的广告。请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 从中提取两项历史信息,然后根据这两项信息提炼一个历史观点,并对观点进行简要说明。 (要求:准确提取信息,所拟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史实准确)(12 分)
[总结] 体制创新就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体制创新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工业 现代化的关键。(2 分)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政治及答案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政治及答案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政治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我国国家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 我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C. 我国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D. 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2. 下列关于我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我国政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我国政体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我国政体是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3. 下列关于我国民主制度的特点,错误的是:A. 最广泛的民主B. 最真实的民主C. 最管用的民主D. 最虚伪的民主答案:D4. 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实行单一公有制B. 我国实行混合所有制C.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D. 我国实行私有制答案:C5.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C.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D.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答案:C6. 下列关于我国外交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维护国家利益B. 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维护世界和平C. 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发展对外关系D. 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推动全球治理答案:A7.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B.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C.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D.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保障答案:A8. 下列关于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B.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C.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D.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外部条件答案:D9.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答案:C10. 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B.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C. 教育是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柱D. 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60分)11.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题大做-2017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历史第42题26页PPT

小题大做-2017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历史第42题26页PPT
做-2017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历 史第42题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A.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按劳分配为主体D.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C2. 以下哪个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B3. 以下哪个属于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 全面深化改革C. 全面依法治国D. 全面从严治党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A.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B.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C. 坚持新发展理念D.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答案:D5. 以下哪个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A. 独立自主B. 自力更生C.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D. 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途径有:(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全面依法治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4)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

2. 简述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答案: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体包括:(1)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质量;(2)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3)实现国家安全体系更加完善,保障人民安居乐业;(4)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3. 简述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及其意义。

2019年全国Ⅱ卷第42题开放性试题解法、示例与阅卷反馈

2019年全国Ⅱ卷第42题开放性试题解法、示例与阅卷反馈

示例二 见解:人文进程体现全球治理体系的不合理性 理由:19世纪中期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市场与原料,列强对中国发动鸦 片战争;法德列强为争夺欧洲霸权引发普法战争;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 界的狂潮,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但加剧了列强间的矛盾,引发 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引发了货币大战、关税大战、 贸易大战,进而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美苏冷战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 展。 总之,近现代西方主宰下的世界,缺乏全球治理体系的公平正义性,不利世界的 整体发展。
三、参考示例
示例一 见解:自然进程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理由: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主要以无节制的开发煤炭为能源,促 使全球人口剧增,同时加剧了环境污染;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无 节制地向大自然掠夺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1870---1900年间世界范围的饥 荒和干旱发生;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生物、原子时代,工业化的进一 步发展,大肆毁林,恶化了生态环境,致使全球变暖威胁人类健康。 总之,人与自然的互动,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才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
示例一 见解:横向发展体现人类由孤立封闭向全球化发展的过程 说明:农耕文明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欧亚大陆实现了局部联 系;1500年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地理大发现第一次打破了世界的孤立,世界开始 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西欧殖民扩张,1763年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1840年世界市 场基本形成;1900年列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起来;二战后由关贸总协 定到WTO组建,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 发展。
【答案要点·示例1】 在人文进程中,应该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1949年10

2019年全国Ⅰ卷历史第42题

2019年全国Ⅰ卷历史第42题
4、国民史学素养的提高,是国家再发展的希望 (二)其次表态度(评观点) (三)再次论证(析观点) (四)最后结论(如下)
1、读史可使国民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力 2、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3、正确的民族、国家历史观,能增强国民意识 4、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2、试题答案拓展(答题模式) 得分关键:观点+评(表明态度)+析(论证)+结论(理论升华)
2018 三卷
世界史:(时间轴) 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 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 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 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 表述清晰。)
2019 三卷
中国史:(文字+地图) 中国自放口岸 近代自开放口岸的特点、原因
中国史:(文字) 吕思勉--中国近代侵略双重性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 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观点(依据材料,提取观点):××××××××××××。 评(表明态度):此观点正确与否。 析(持论有据):
×××××××,×××××××××,××××××××××, ×××××××××,×××××××××,××××××××。(运用中国古代、
近现代史实论证,同时结合1940年中国抗战的国情,谈家国情怀) 结论:家国情怀,理论升华。

2020历史全国高考1卷第42题专项练习

2020历史全国高考1卷第42题专项练习

第42题练习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表1 1927—1936年苏、美、日、德、法、英六国粗钢产量统计(单位:万吨)——据日本钢铁联盟钢铁统计委员会《钢铁统计要览》1970年版从表中提取与世界史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紧扣表中数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1:论题:苏联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

(3分)阐述:斯大林模式的建立;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的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抵御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苏联经济发展存在比例失调弊端。

(9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2:论题:美国钢铁产量呈现升一降一升轨迹,工业发展起伏巨大。

(3分)阐述:一战后政治环境才相对稳定;经济危机爆发,造成工业产量急剧下降;罗斯福新政使工业生产得到恢复。

(9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仪作为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下表是晚清民国时期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观点:——据戚其章《晚清史治要》、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等从表中提取晚清民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观点论证说明:该题中的“传统文化”应做广义的文化理解,即不仅包括思想文化,而包括中国古代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类似观点一至观点四可以从两个方面或两个阶段予以说明;类似观点五六可以采用正反论证予以说明。

观点一:晚清民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巨大挑战;观点二:晚清民国时期提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出路存在局限性;观点三:晚清民国时期提出的以全盘西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局限性;观点四:晚清民国时期提出的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局限性;观点五:梁启超提出的将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结合的主张具有合理性;观点六:毛泽东提出的将传统文化与科学理论和国情相结合的主张符合传统文化转型方向;……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历史选择题】 高考42题非选择题12分题型强化训练

【高考历史选择题】 高考42题非选择题12分题型强化训练

训练10非选择题12分题型1.(2019·清华大学高三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尔国距中华过远,遣使远涉,良非易事;且来使于中国礼仪不能谙习,重劳唇舌,非所乐闻。

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

尔国王其辑和尔人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

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

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

俾尔永遵,故兹敕谕!——《清仁宗实录》卷320嘉庆二十一年七月乙卯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嘉庆对英国国王的敕谕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

)(12分) 答案分三部分给分:信息一分;历史现象三分;评论八分。

注意:历史现象可反映闭关锁国、天朝上国观念、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等;历史现象须同信息对应,不对应只给信息分数;评论应多角度。

例:信息:拒绝英国继续遣使东来历史现象:体现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评论:闭关锁国政策一方面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对于外来侵略也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闭关锁国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与外国的科技文化交流,以至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限制对外贸易,丧失对外贸易自主权,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总之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2.(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6省9月联考,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74年李鸿章就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观察后提出以下言论:“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1874年12月《李鸿章奏折选》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言论中提取一个变化角度,概述体现中国变局的历史现象,并对此进行评述。

2019年全国1卷第42题开放性试题解法、示例与阅卷反馈

2019年全国1卷第42题开放性试题解法、示例与阅卷反馈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 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一、试题分析
1、本题题干为国学名家钱穆在所撰《国史大纲》。1940 年初版时,扉页上的一段对读 者的致语。这段话饱含情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认识历史的方法等问题 的看法。
2019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开放性试题 解法、示例与阅卷反馈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 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 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 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二、解题过程——“审读联答”四步法 1、一审设问,明确要求。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 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要求:观点——即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概括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 评价——自己的态度,赞成或反对。 分析——分析、论证观点,做到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有家国情怀的高度,有理论升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 课程基本理念
(一)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 (二)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三)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对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考查

(有答案)2017-2019全国卷42题

(有答案)2017-2019全国卷42题

2017-2019全国卷第42题(2017全国卷I)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时间中国外国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略(2017全国卷II)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题:科技的进步与钟表的演变(2分)阐述: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们的计时工具普遍使用日晷,依靠自然现象来作判断。

文艺复兴后,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钟表的精确度大大提高,但价格昂贵使钟表并未普及。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化生产使钟表价格下降,得到普及。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钟表精确度大大提高。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表出现,功能增多。

(8分)综上所述,科技的进步推动了钟表的演变,使钟表得以普及,精确度提高,功能增强。

(新课标)2012—2019年高考历史小论文分解试题(全国卷,含解析)

(新课标)2012—2019年高考历史小论文分解试题(全国卷,含解析)

小论文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考点】史学理论——史学思想【解析】首先,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读懂材料中的观点,例根据“三、所谓对其本国己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虛无主义......”可以得出钱穆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对待历史,不能从现有的社会环境及观念去评判过去,而应该从当时把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进去,进而去辩证地看待过往的历史;其次,依据主题从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搜寻相关史实,论证主题,例如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史实。

既要看到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也要看到封建专制给当时人们带去的压迫,以及对封建社会晚期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

【答案】略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图6——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附答案解析)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附答案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数学本试卷共10页,19小题,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已知集合{}355,{3,1,0,2,3}A xx B =-<<=--∣,则A B = ()A.{1,0}-B.{2,3}C.{3,1,0}-- D.{1,0,2}-2.若1i 1zz =+-,则z =()A.1i -- B.1i -+ C.1i - D.1i+3.已知向量(0,1),(2,)a b x == ,若(4)b b a ⊥-,则x =()A.2- B.1- C.1 D.24.已知cos(),tan tan 2m αβαβ+==,则cos()αβ-=()A.3m -B.3m - C.3mD.3m5.)A. B. C. D.6.已知函数为22,0()e ln(1),0x x ax a x f x x x ⎧---<=⎨++≥⎩,在R 上单调递增,则a 取值的范围是()A.(,0]-∞B.[1,0]-C.[1,1]-D.[0,)+∞7.当]2,0[π∈x 时,曲线sin y x =与2sin 36y x π⎛⎫=-⎪⎝⎭的交点个数为()A.3B.4C.6D.88.已知函数为()f x 的定义域为R ,()(1)(2)f x f x f x >-+-,且当3x <时()f x x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10)100f > B.(20)1000f > C.(10)1000f < D.(20)10000f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为了解推动出口后的亩收入(单位:万元)情况,从该种植区抽取样本,得到推动出口后亩收入的样本均值 2.1x =,样本方差20.01s =,已知该种植区以往的亩收入X 服从正态分布()21.8,0.1N ,假设推动出口后的亩收入Y 服从正态分布()2N x s,则()(若随机变量Z 服从正态分布()2,N u σ,()0.8413P Z u σ<+≈)A.(2)0.2P X >>B.(2)0.5P X >< C.(2)0.5P Y >> D.(2)0.8P Y ><10.设函数2()(1)(4)f x x x =--,则()A.3x =是()f x 的极小值点B.当01x <<时,()2()f x f x<C.当12x <<时,4(21)0f x -<-< D.当10x -<<时,(2)()f x f x ->11.造型可以做成美丽的丝带,将其看作图中曲线C 的一部分.已知C 过坐标原点O .且C 上的点满足横坐标大于2-,到点(2,0)F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0)x a a =<的距离之积为4,则()A.2a =-B.点在C 上C.C 在第一象限的点的纵坐标的最大值为1D.当点()00,x y 在C 上时,0042y x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设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过2F 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若1||13,||10F A AB ==,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13.若曲线e x y x =+在点()0,1处的切线也是曲线ln(1)y x a =++的切线,则=a __________.14.甲、乙两人各有四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标有一个数字,甲的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1,3,5,7,乙的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2,4,6,8,两人进行四轮比赛,在每轮比赛中,两人各自从自己持有的卡片中随机选一张,并比较所选卡片上数字的大小,数字大的人得1分,数字小的人得0分,然后各自弃置此轮所选的卡片(弃置的卡片在此后的轮次中不能使用).则四轮比赛后,甲的总得分不小于2的概率为_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记ABC ∆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已知sin C B =,222a b c +-=(1)求B ;(2)若ABC ∆的面积为3,求c .16.已知(0,3)A 和33,2P ⎛⎫ ⎪⎝⎭为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上两点.(1)求C 的离心率;(2)若过P 的直线l 交C 于另一点B ,且ABP 的面积为9,求l 的方程.17.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2PA AC ==,1,BC AB ==.(1)若AD PB ⊥,证明://AD 平面PBC ;(2)若AD DC ⊥,且二面角A CP D --的正弦值为427,求AD .18.已知函数3()ln(1)2xf x ax b x x=++--(1)若0b =,且()0f x '≥,求a 的最小值;(2)证明:曲线()y f x =是中心对称图形;(3)若()2f x >-当且仅当12x <<,求b 的取值范围.19.设m 为正整数,数列1242,,...,m a a a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若从中删去两项i a 和()j a i j <后剩余的4m 项可被平均分为m 组,且每组的4个数都能构成等差数列,则称数列1242,,...,m a a a +是(),i j -可分数列.(1)写出所有的(),i j ,16i j ≤<≤,使数列126,,...,a a a 是(),i j -可分数列;(2)当3m ≥时,证明:数列1242,,...,m a a a +是()2,13-可分数列;(3)从1,2,...,42m +中一次任取两个数i 和()j i j <,记数列1242,,...,m a a a +是(),i j -可分数列的概率为m P ,证明:18m P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因为{{}|,3,1,0,2,3A x x B =<<=--,又12<<,则A B = {}1,0-。

22年全国文综乙卷42题

22年全国文综乙卷42题

2022年全国文综乙卷42题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

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表2——据《后汉书》等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

(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参考示例:南郡前太守仅仅采取张捕的方式处理虎患,反而让更多百姓受到伤害。

刘陵为官,通过修德政,虎去民安;法雄为官,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不妄捕山林,虎患解决;刘平为官,修德政,举儒良,虎患解决;童恢崇尚人本(民本)思想,在捕虎的同时,以“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之理训诫老虎,以其正气可渲染到虎,令虎暗通其言,知过伏罪。

从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东汉时期,如果地方官吏不黜贪残,不修德政,而仅是抓捕老虎,反而使得虎患危害更大,而通过德治仁及畜类,则收效甚佳,不除吏中之“虎”,仅除“山中之虎”,达不到治理虎患的理想效果。

即虎患的治理效果受到吏治好坏的影响(或虎患惧怕良吏)这说明在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仍是主流意识,深刻影响了官员的行为,官员们通过修德政(或仁政)来达到感化万物,治理虎患的目的,也体现儒家“天人感应”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总之,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汉官吏的理政方式。

【解析】【详解】本题可抓住关键词“德政、选进儒良、仁及飞走、黜贪残、唯人为贵”,从儒家的德政(仁政)、“天人感应”、““以人为贵”的民本思想,亦或“反腐”“惩凶除恶”(除吏中之“虎”)等角度切入。

阐述可分别概述刘陵、法雄、刘平、童恢等四人的为官功绩,并结合南郡前太守等失败案例,进行对比,找出现象。

接着结合东汉时期儒学主流价值观对士大夫的影响进行分析,点出“德政”“天人感应”等关键信息,最后得出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汉官吏的理政方式。

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即可。

(参考论文东汉“虎患型史事”论析。

2022年全国甲卷42题解题思路与示例作答

2022年全国甲卷42题解题思路与示例作答

2022年全国甲卷42题解题思路与示例作答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

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解析:本题围绕“国家能力建设”主题命题,要求学生能够从国家能力建设视角审视近现代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据此提出问题并结合所学进行解释论证。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国家发展多个面向服务于该时期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多个面向指向的是国家能力建设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外交等领域,且多个面向紧密相关服务于核心国家战略,从而体现出该时期国家能力建设的特点与优势。

题目要求要提出两个面向且与材料不重复,答题可以从其他角度切入,学生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经济、政治、思想角度。

同时,题目要求提出的是世界近现代史某一历史时期,可以根据所学选取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历史阶段,如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二战后新独立国家的发展,围绕国家能力建设角度对上述阶段行解读阐述。

示例一:二战后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工业化与民族文化复兴二战后,西方国家主导的殖民体系逐步走向崩溃,诸多亚非拉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各国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国家建设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卷41题冲刺1、(2017•全国Ⅰ卷高考猜题卷一•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0—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比较材料中的中国和欧洲科技发展成就,提取两项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

2、(2017•贵州黔东南州高考模拟•41)19世纪中期以来,近代化(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它在各地区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也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阅读材料:请回答:从“中外关联”的角度提取这一阶段中西方近代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12分)3、(2017•山东泰安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及作用时,设计了如下示意图。

根据材料,从上图①、②中任选一个历史时期,运用相关史实对图中所示关系进行探讨。

4、(2017•广西玉林、贵港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20世纪的“政策探索与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

5、(2017•湖南十三校一模•26)(12分)下面是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

对上述曲线图提出你的认识,并用史实进行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 6、(2017•四川德阳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俄罗斯《权力》杂志记者报道,俄国政府为2007年版《<1945—2006年俄国现代史>教师手册》下达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指示:“约定是这样的:斯大林——好(建立了垂直的政权,但是,没有私有制);赫鲁晓夫——坏(削弱了政权的垂直的性);勃列日涅夫——好(按照评价斯大林的标准);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坏(毁灭了国家,但是,在叶利钦时期出现了私有制);普京——最好的执政者(加强了政权的垂直性和私有制)。

”有人据此绘制了下图。

——据陆南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摘编解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该《教师手册》的任一评价指示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对所选观点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并阐述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7、(2017•福建福州一模•41)(12分)有学者以“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为基础,对1890—1926年间报刊文献中“革命”、“维新、改革、改良”的使用预率进行统计,绘制成图9。

解读材料,围绕“革命与改革思潮的关系”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 8、(2017•青海西宁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近代历史上,与王朝兴替伴生是孔子思想的“死”与“活”,是孔子的“死去”与“活来”。

比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彭富春教授在《死去的孔子与活着的孔子》一文中就指出:“通过对于孔子思想边界的区分,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孔子活着的思想,在一个无序的世界里建立秩序,在一个无爱的时代里宣扬仁爱;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他死去的思想,礼制束缚了个体的生长,仁爱限制了情感的丰富。

”“一个死去的孔子只会讲《论语》中的话,一个活着的孔子则会说出我们时代的智慧箴言。

”"材料二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如图)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2分)9、解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12分)10、(2017•四川雅安三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摘编自新华社《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从地位看,10~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欧洲,15世纪后开始落后于欧洲。

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自然经济发展缓慢、专制统治的阻碍、科举制下人们不注重科技等。

欧洲后来居上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等。

(6分)从特点看,中国重经验,西方重实验;中国重实用,西方重理论(规律);中国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等。

(6分)2.【答案】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①能够准确地提取信息;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分析;③分析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示例1:19世纪6、70年代,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整个世界初步形成统一市场,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西方国家进一步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面对国家危局,中国洋务运动兴起,开始了中国经济工业化的进程。

示例2:19世纪6、70年代,欧美、日本等国通过革命和改革,使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得以确立和发展;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中国产生了早期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掀起戊戌(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

二等(9—5分)①提取信息准确;②引用史实,进行简单的分析;③分析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提取信息不准确;②未引用史实或引用史实不完整;③分析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3.【答案】示例①:观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思想解放。

(2分)论证: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甲午战争的冲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历史舞台。

(2分)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维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救亡图存和君主立宪,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4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初形成了三民主义理论体系;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

(4分) 示例②:观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思想解放。

(2分)论证: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创办《新青年》,提倡民主和科学,彻底反对封建思想,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分)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分)4.【答案】评分说明:(1)论题设置明确、合理,符合材料。

(3分)(2)能从不同层次、角度来论述,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

(3)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4)每个论述点给3分,只需答出3个要点即可。

示例一论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模式的相互影响。

(3分)论述:(1)大危机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成功摆脱困境,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盛行。

(3分)(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管理的合理成分,逐渐形成了国家宏观调控为主,逐渐推行市场发展模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西方国家大多推行混合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3分)(3)经济管理模式并无国界之分。

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分)示例二论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与探索。

(3分)论述角度:中国或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的原因;(3分)改革与探索简单过程;(3分)改革与探索的作用或影响。

(3分)示例三论题: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两次重大经济探索与调整。

论述角度:说明两次调整的背景和特点,并分析各自产生的影响。

(回答略)5.【答案】示例1观点: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速。

(4分)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总体发展,GDP总体呈增长发展。

在1984年前后面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0年前后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2008年中国市场经济受到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三个时期GDP波动较大,说明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发展。

(8分)示例2从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曲线图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以1992年为基点,呈现出前期增速起伏不定,后期增速总体持续稳定增长的特征。

1992年以前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不稳定,原因在于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摸索阶段,人们的思想大部分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等、靠、要”;1989年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制裁;以深圳为代表的四大经济特区建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1992年以后增速总体持续稳定,主要原因在于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2001年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扩大刺激国内生产。

(8分)可见经济增速快慢和稳定与否与国家的政策有关,与改革开放的程度关系密切。

(4分)(本题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6.【答案】示例1观点:《教师手册》主张以建立、加强或削弱垂直政权为指标评价俄国领导人。

(1分)态度:赞成。

(1分)论证:①斯大林时期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赢得反法西斯战争和战后经济恢复提供了保障;②普京时期改组政府,强化中央权力,有效地应对了车臣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了政局;③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全盘否定,冲击了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造成了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混乱和损失;④戈尔巴乔夫时期推行政治多元化,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和国际社会主义发展的挫折。

(8分,学生应从正反两面论证)总结:综上所述,俄国各历史时期领导人加强或削弱垂直政权的结果,说明《教师手册》的评价指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分)示例2观点:《教师手册》主张以斯大林建立了垂直政权为理由给予其积极评价。

(1分)态度:反对。

(1分)论证:①斯大林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造成了农轻重比例失调、剥夺农民过多、压制生产者积极性等问题,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②斯大林建立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造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破坏和大清洗运动的发生,导致了科学文化、干部资源的严重损失;③斯大林建立的高度划一的思想文化体制,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极大地压制了文化的创造力;④斯大林模式成为制约50年代以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因素,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8分)总结:综上所述,斯大林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在各个方面都对苏联发展产生过消极影响,说明《教师手册》的评价指示具有片面性。

(2分)示例3观点:《教师手册》主张从是否建立垂直政权和确立私有制等角度来评价俄国领导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