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系统
索建立标准成本管控体系

索建立标准成本管控体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标准成本管控体系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标准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理论上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准和依据。
建立标准成本管控体系,对企业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索建立标准成本管控体系的意义、理念、建立过程及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标准成本管控体系的意义1. 有利于提高成本效益建立标准成本管控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标,明确成本控制的方向和内容。
通过标准成本的设定和管理,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差异,找出原因,并通过改善管理措施和过程,降低成本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3. 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建立标准成本管控体系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标准成本的设定和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1. 精细化管理建立标准成本管控体系的理念是精细化管理。
企业应该对各个生产领域进行精准分析,量化各项成本指标,建立详细的标准成本体系。
只有建立了精细化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进行成本管控和提高经济效益。
2. 追求效益最大化建立标准成本管控体系的理念是追求效益最大化。
企业应该以效益为导向,通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 持续改进建立标准成本管控体系的理念是持续改进。
标准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内部管理要求,不断完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探索更好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策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1. 制定标准成本制度企业应该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应该包括标准成本的设定原则、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标准成本的调整程序等内容,确保标准成本的设定和管理规范、科学。
金蝶标准成本管理系统

金蝶标准成本管理系统金蝶标准成本管理系统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的成本管理系统,针对企业的成本管理需求开发。
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人力成本等多方面的成本进行全面管理,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功能特点成本预算管理通过该系统,企业可以进行成本预算的设定,并实时监控每个职能部门的成本开支情况。
该系统还提供了多种预算编制方式,如零基预算、历史数据预算、简化预算等,以适应不同企业的预算需求。
成本核算管理该系统可以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核算,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等,同时还能对各个部门的成本进行分摊计算。
通过对成本核算的精准管理,企业可以获得全面的成本分析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成本控制管理该系统提供了全面的成本控制手段,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多维度的成本控制,如预算控制、实际控制、差异分析等,通过灵活的成本控制手段,企业可以及时调整业务策略,确保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成本分析管理该系统提供了多样化的成本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深入剖析成本结构,包括了趋势分析、比率分析、标准成本分析等多个维度。
通过这些成本分析工具,企业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优化自身的经营模式。
文件管理该系统还提供了多种文件管理工具,包括上传、下载、编辑、删除等功能,企业员工可以方便地存取企业的各类成本数据,提高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应用价值金蝶标准成本管理系统是一款非常实用的成本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对成本进行全面深入的管理,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该系统的应用还有以下价值:1.提高企业内部的协作效率,加速自治流程。
2.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人力成本等各方面的成本支出。
3.提升企业的管理精细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4.帮助企业快速调整业务策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5.对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总结金蝶标准成本管理系统是一款非常实用的成本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标准成本体系下的系统数据维护和操作

C
A
B
C
▲ 代表一组规格和数量完全相同的物料,更常见的是属性相同的一组零件。
X
P
X
ABCDE FGQR
Y
ABCDE FGS T
有部份相同零件的多种产品 (X、Y)
ABCDE F G
用虚拟件表示相同部份 简化产品结构和物料交结及
财务结算事务
PQR
Y
PST
简化后的物料清单 (X、Y)
物料编码的编制
▲ 为保证物料清单的完整性,现行江铃股份公司的物料编码的编制 方法
工作职责
公司在使用QAD系统平台实 施ERP项目以来,就一直在从 事零件主文档与BOM的建立 与维护工作以及使用系统进行 所有库存的系统管理,目前 ……
物流部
实施标准成本项目以后,我们 也要在系统中进行BOM建立 与维护工作,同时也要使用系 统对在制品的在线库存进行收 发存管理
成本中心的各分厂
物料
------ 产品要经过工程设计、工艺制造设计、生产制造3个阶段,相应的在这3个 过程中分别产生了名称十分相似但却内容差异较大的物料清单。
EBOM
工程设计物料清单
EBOM是产品工程 设计管理中使用的数 据结构,它通常精确 地描述了产品的设计 指标和零件与零件之 间的设计关系。一般 指设计部门发布的零 件明细表。
系统库存数量增加
同一物料在系统中从某一库位移至 系统中对应库位中的库存发生
另一库位
相应增减,总量保持不变
系统按产品BOM进行的大批量物 增加父零件的库存,同时减少
How?
标准成本的制订是以设计开发、工程技术人员为核心,财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采 购管理人员的协助下完成。它建立在客观、科学的基础上,能事先预知成本,是成本计划 的基础核心部分。所谓在客观、科学的基础建立标准成本,就是从企业的产品生产工艺及 管理流程角度出发分析成本的方法。
实施标准成本系统的步骤有

实施标准成本系统的步骤有1.需要提前进行的准备工作在实施标准成本系统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实施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需要提前进行的准备工作:•确定实施目标和需求在实施标准成本系统之前,需要明确实施的目标和需求。
这包括确定实施的目的、期望实现的效果以及需求的范围和要求。
•评估组织现状评估组织现状是为了了解组织的当前情况和问题。
这包括对现有财务和成本管理系统的评估,了解现有的业务流程以及识别潜在的改进机会。
•确定项目团队和资源确定项目团队和资源是为了确保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支持实施过程。
这包括确定项目经理、业务分析师和技术支持人员等角色,并分配相应的资源。
2.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在完成准备工作后,接下来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为了详细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系统功能和特性。
这包括与用户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收集用户需求以及分析和整理需求。
•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包括确定系统所需的软硬件环境、数据库结构、界面设计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等。
3.系统开发和测试完成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后,进入系统开发和测试阶段。
•系统开发在系统开发阶段,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编码和开发。
这包括编写程序代码、开发数据库结构、实施界面设计以及配置系统的各项配置。
•系统测试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完整性。
系统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等。
4.系统部署和培训在系统开发和测试完成后,进入系统部署和培训阶段。
•系统部署系统部署是指将开发完成的系统安装和配置到生产环境中。
这包括部署服务器、安装数据库、配置网络等。
•用户培训用户培训是为了使用户熟悉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以便能够正确地使用系统。
用户培训包括组织培训课程、编写培训材料以及提供培训支持。
5.系统运维和优化系统部署和用户培训完成后,进入系统运维和优化阶段。
•系统运维系统运维是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标准成本系统

标准成本系统标准成本系统是指企业为了控制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而建立的一套成本管理体系。
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预算和控制,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和降低。
标准成本系统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从标准成本系统的定义、特点、建立过程和应用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标准成本系统的定义是指企业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各项成本进行预算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
其核心是以标准成本为基准,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分析,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实现成本控制和降低。
其次,标准成本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稳定性,即标准成本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确定的,对于一段时间内的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二是灵活性,标准成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适应生产环境的变化;三是科学性,标准成本是根据科学的方法和数据确定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其三,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过程主要包括,确定标准成本的对象和范围;确定标准成本的方法和标准;确定标准成本的控制程序和责任人;建立标准成本的监控和考核机制;不断完善和调整标准成本系统。
最后,标准成本系统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降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成本的分析,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促进企业的资源配置和效率提高,通过标准成本的管理,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标准成本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建立和应用标准成本系统,企业可以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和降低,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应该重视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和运用,不断完善和优化成本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如何建立标准成本管理系统

第三章: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第一节:标准菜谱及标准成本的设置第二节:其它标准成本指标的设置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经营情况下,出品和服务应占用的成本指标,它是经营过程中评价实际成本重要的也是有效的方法。
这个概念,在第一章已略有介绍,在本章节再来作一些具体的探讨.在酒店行业,提到标准成本可能很多人只想到标准菜谱,其实除通过标准菜谱计算不同菜式的标准成本外,还有很多物资耗用指标可以实行标准化管理的。
例如:餐具损耗率、布草损耗率、洗涤费用率、一次性用品耗用定额、清洁费用定额等,这些比率、定额等,也叫做成本控制的比率控制法、定额控制法。
当然,在酒店的成本管理中,饮食成本所占的份额通常比较大,而且牵涉物品多,控制管理的环节较多,难度相对较大,所以人们通常都会比较重视菜谱的标准化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能否有效推行,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和重视,特别是酒店管理层的重视.例如对餐饮直接成本的标准化管理,关系到菜品的规范化;关系出品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成本部门、电脑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如果标准食谱的制定工作无法完善,不能对所有菜品制定标准食谱,如果菜品名称分辨不清、菜品类别混淆、出品部门划分不清就很难精确分清菜品的归属部门,就无法完整地计算各出品部门的标准耗用成本。
目前,很多酒店为灵活出品,随意的编制菜品名称,甚至滥用“手写单”名称代替,这样核数部门就无法统计各个真实菜品的销售量,无法确定其标准成本。
这种现象不仅导致标准成本控制无法实行,而且也导致无法进行菜单分析等销售数据的分析管理。
事实上,为了满足顾客所需,有时临时增加菜品可能在所难免,但是事后通过手工记录进行修正(出品部门补充菜谱构成、核数部门调整销售统计资料),是完全可以解决这种问题,只是工作比较繁琐而相关部门不乐于修正罢了。
第一节、标准菜谱及标准成本的设置饮食产品(餐饮出品的菜式等)与工业产品都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就是每个产品都是由不同份量的各式材料、辅料等组成,而且都有一定的制作要求、包装要求等。
标准成本系统 (管理会计学)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标准成本系统的含义及作用。 2.解释如何制订单位标准。 3.掌握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基本方法 4.解释如何利用差异分析进行控制。 5.掌握先进制造环境下对标准成本系统的评 价。
10.1 概述
10.1.1 标准成本系统的含义与特点 所谓标准成本法(standard costing),也叫标准成本会 计(standard cost accounting),是以科学方法预计良 好工作效率下产品所应发生的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将实 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定期比较,以显示成本差异的原因,并 就重大的差异事项及时采取纠正的行动,以控制成本。 标准成本系统:包括了标准成本的制定、差异的分析、差 异的处理等三个组成部分的完整的成本控制系统,而不单 纯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10.3.1 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模式 (续2)
数量差异( Usage Variance),是由于实际投 入量和标准投入量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其计算 建立在标准价格的基础之上,计算公式如下: 数量差异=(实际投入数量×标准价格)-(标准 投入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投入数量-标准投入量)×标准价格 用于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差异时,数量差异通常 被称为效率差异(efficiency variance)。
10.2.2 直接材 直接材料数量标准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和正常经营条件下,生产 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 。 2.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是指产品生产过程所需各种材料的标准价格,包括 材料的买价(扣除折扣)和采购费用(含运杂费等)。 在分别确定直接材料的标准数量和标准价格后,可用以下公式计算直 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Σ(单位产品的材料数量标准×材料标准价格)
标准成本系统

标准成本系统标准成本系统是企业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它通过对生产成本的预算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帮助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和运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从标准成本系统的概念、建立过程、运用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标准成本系统是指企业根据生产成本的历史数据,结合市场行情和管理经验,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生产成本标准,用以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
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特点,确保标准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建立标准成本系统需要进行充分的数据分析和调研,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其次,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过程包括确定标准成本的构成要素、制定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确定标准成本的执行程序等步骤。
在确定标准成本的构成要素时,需要考虑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因素,确保标准成本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在制定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生产工艺、设备条件、人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确保标准成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确定标准成本的执行程序时,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标准成本的执行效果和管理效果。
再次,标准成本系统的运用方法包括标准成本的核算、标准成本的分析、标准成本的控制等环节。
在标准成本的核算过程中,需要对生产成本进行详细的分解和计算,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标准成本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对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异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在标准成本的控制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标准成本的执行效果和管理效果。
最后,标准成本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不合理、标准成本的执行不到位、标准成本的控制不严格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企业需要加强对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和运用,不断完善标准成本系统,提高标准成本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和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预测等多个方面。
一个完善的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控制目标,标准成本控制系统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包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库存成本等。
这些目标需要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确保成本控制工作能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2. 成本控制指标,标准成本控制系统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指标体系,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各个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需要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成本状况,为成本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 成本控制方法,标准成本控制系统需要明确各种成本控制方法,包括制定标准成本、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分析、成本偏差分析、成本控制预算编制等。
这些方法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以达到最佳的成本控制效果。
4. 成本控制责任,标准成本控制系统需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成本控制中的责任与义务,包括制定成本控制计划、执行成本控制政策、监督成本控制进度等。
同时,员工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也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他们需要积极参与成本控制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共同为降低成本贡献力量。
5. 成本控制监督,标准成本控制系统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审计、成本控制报告、成本控制评估等。
这些监督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6. 成本控制改进,标准成本控制系统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包括制定成本控制改进计划、总结成本控制经验、推广成本控制先进技术等。
这样可以使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的变化,保持竞争优势。
以上就是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一个完善的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标准成本系统

标准成本系统标准成本系统是指企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费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成本制定程序,建立起来的一套成本管理体系。
它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标准成本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
通过设定标准成本,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个环节的成本构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可以对每个环节的标准成本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超出标准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确保成本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其次,标准成本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分析。
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企业可以分析出哪些环节存在成本偏差,从而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改进。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标准成本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绩效评价。
通过对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企业可以评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绩效表现。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找出表现优秀的部门和环节,进行激励和奖励,同时也可以找出表现不佳的部门和环节,进行督促和改进,从而提高整体的绩效水平。
最后,标准成本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预算管理。
通过对标准成本的设定,企业可以根据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制定出相应的预算。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总之,标准成本系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绩效评价和预算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该重视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和运用,不断完善和优化标准成本体系,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标准成本系统中成本差异的分配与改进建议

标准成本系统中成本差异的分配与改进建议标准成本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成本的方法,涉及到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
在标准成本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这些成本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材料成本差异、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成本差异。
分配和改进这些成本差异对于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效率至关重要。
下面是关于标准成本系统中成本差异分配和改进建议的一些建议。
一、成本差异的分配1.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材料成本差异可以分为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
对于材料价格差异,可以根据采购部门的责任将差异分配给采购部门。
而对于材料用量差异,可以将差异分配给生产部门或质量控制部门,以促进其改进材料使用效率和质量控制。
2.人工成本差异的分配:人工成本差异可以分为人工工资差异和人工工时差异。
对于人工工资差异,可以根据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将差异分配给该部门。
对于人工工时差异,可以将差异分配给生产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以促进其改进生产工时的效率。
3.制造成本差异的分配:制造成本差异可以分为可变制造成本差异和固定制造成本差异。
对于可变制造成本差异,可以将差异分配给生产部门,以促进其改进生产过程和资源使用效率。
对于固定制造成本差异,可以将差异分配给财务部门或绩效管理部门,以促进其改进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
二、成本差异的改进建议1.加强成本计划:标准成本系统的基础是成本计划,因此应加强对成本计划的制定和监控。
在制定成本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保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加强成本控制:通过实施成本控制措施,可以减少成本差异的发生。
例如,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材料使用效率;精细化管理人工工时,降低人工工时差异;优化生产过程和资源配置,降低制造成本差异等。
3.提高员工技能和意识:员工是成本控制和改进的重要因素。
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意识,可以促使其更加关注成本控制和改进,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激励措施,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成本控制和改进的活动。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思政教育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思政教育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种重要的成本控制方法,它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而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实践中,需要注重思政教育,即在企业管理中注重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等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首先,标准成本控制是一种基于责任、纪律、约束的管理方法,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纪律性,保证标准成本的制定和执行。
其次,传统的成本控制往往忽视对员工的尊重和关心,导致员工士气低落、离职率高,标准成本控制则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将员工作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标准成本控制需要发挥团队的协同作用,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协调和信任,才能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更加有效。
因此,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思政教育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帮助企业构建健康的精神文化环境,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管理会计 教学课件第十章 标准成本系统

价格标准主要是由会计部门会同有关责任
部门研究确定。 与此同时,还要吸收一部分负责执行标准 的职工参与各项标准的制定。
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分变动性制造费用与固定性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变动性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 每工时变动性制造 的标准成本 = 的标准工时 ×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价格差异: ――开支(耗费)差异
以直接人工的实际工时为基础的小时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①差异的计算: 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工时× (小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 -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②差异的分析: A 主观原因:耗费增加 B 客观原因:水电费价格上涨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数量差异 ――效率差异
以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基础的人工工时耗费差 异 ①差异的计算: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实际工时耗用-直接
人工标准工时耗用)×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②差异的分析:
――同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 ――劳动生产率(工时安排)
成本差异分析原理图示
分配率
实际分配率 “价格”差 异 标准成本 “数量”差 异 “变动 性成本” 差异分 析图1
数量差异
以标准单价为基础的实际耗用量的变化
①差异的计算: 直接材料的数量差异 =(直接材料的实际耗用量-直接材料的标准耗用量) *标准单价 ②差异的分析:生产部门为主要责任单位 A 可控因素: 主观(人为)因素――员工的工作态度/员工的素质等 B 不可控因素: 客观因素――材料的质量问题/设备问题
以直接人工的实际工时耗用量为基础小时工资率差异 ①差异的计算:
成本控制之标准成本系统与差异分析讲义(PPT 56页)

时2.5元。假设变动制造费用
标准分配率为3元,标准耗用
人工6 000小时。那么,变动
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如下:
例3
例3
3 固定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固定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 的计算
固定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是指一定 期间的实际固定制 造费用与标准固定 制造费用之间的差 额。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
材料差异综合计算公式
中盛公司生产甲产品需
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
生产甲产品200件,耗用A材
料 9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
例1
格为每千克100元。假设A材 料的标准价格为每千克110
元,单位甲产品的标准用量
为5千克A材料。那么,A材
料的成本差异分析如下:
例1
例1
直接人工 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 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 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 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额。
谢谢诸位!
数据。 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价
格决策和预测。 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以及成
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
标准成本 的种类
标准成本是在正常 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 现的,可以作为控制成 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 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 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最佳工作状态 下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排除了 一切失误、浪费、机器的闲置等因 素,根据理论上的耗用量、价格以 及最高的生产能力制定的标准成本。
例4
(2)根据上述公式求出开支差异、 效率差异和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例4
固定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的 分析和控制
对固定制造费 用的分析和控制通 常是通过编制固定 制造费用预算与实 际发生数对比来进 行的。
标准成本系统的概念

= 4800╳(31200∕4800 - 6)=2400
效率差异 = (4800- 0.05╳100000)╳ 6 = -1200
组装工序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 10500╳(50400∕10500 - 5)= -2100
效率差异 = (10500- 0.1╳100000)╳5 = 2500
7. 生产的变动性制造费用总预算是100000 元,以直接人工小时为分配基础;
8. 企业期间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发生额为 60000元; 9. 预计期间销售产品10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合格产品的标准 成本。
四、标准成本的制定[例13-1题解]
1.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材料M-1标准耗用量 = 5 ∕(1-10%)= 5.556 (kg)
材料M-1标准单价 = 采购单价 * (1-现金折扣率) = 8 *(1-
2%)=7.84(元)
材料M-2标准耗用量 = 3 ∕(80% *(1-10%))= 4.167 (kg)
材料M-2标准单价 = 10 * (1-2%)=9.8(元)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7.84 * 5.556 + 4.167 * 9.8 = 84.396(
单位机器小时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固定性制造费用总费用 总的标准机器工时
单位产品分配的变动制造费用为:
单位产品固定性制
单位产品耗用
单位机器小时固定性
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的标准机器小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四、标准成本的制定
[例13-1]某企业正准备在生产管理中推行标准成本制度 ,该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有关会计及生产管理资料 如下:
(二)直接人工混合差异分析
在上例中,假设在同一道工序内的工资率是一 样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同一工序、同一产品的生 产可能需要有不同等级的工人来完成。因此,不 同等级工人的工作量比重变动会影响到直接人工 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系统与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直接人工 价格差异
(工 实价 际格 人
工 标价 准格 人)
实际产量 实际工时
直接人工 效率差异
(工 实时 际
工 标时 准)
标准人 工价格
【例10-5】见教 材P265例5
三、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一)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 =耗费差异+效率差异
变动性制造 费用耗费差异
双差异法与三差 异法之间的关系
耗费差异=耗费差异 能量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
1、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双差异法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耗费差异+能量差异
耗费差异=实际费用-预算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 用能量差异
(工预时算
工标时准)
标准费 用分配率
2、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三差异法
一、标准成本系统的账户设置
(一)反映各标准成本的账户
“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 超支在借
“主营业务成本”等
方,节约
(二)反映各项成本差异的账户 在贷方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 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固 定性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 率差异”
指材料单价
【例10-1】见 教材P259例1
三、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应区分直接人工价
格标准和直接人工用量标准两个因素予
以制定,然后相乘.
指工资率标准 =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指工时消耗 定额
【例10-2】见 教材P260例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5月31日星期日
§11.1 标准产品成本
【背景资料】
标准成本制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泰罗 制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第二次大战后,随着管理会计 的发展,它在成本预算的控制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并 发展成为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差异的分析、差异的处 理等三个组成部分的完整的成本控制系统。它以目标成 本(标准成本)为基础,把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 进行对比,揭示出成本差异,使差异成为向人们发出的 一种“信号”;以此为线索,企业可以查明形成差异的原 因和责任,并据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克服缺 点,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期终,既可通过一定的方 法将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结合起来,又可确定产品的实 际成本。
=单位产品标准耗用量×标准单价 2. 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区别于预算成本)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分类
➢ 按照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类: 1、理想标准成本:最优的生产条件下
,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 成本。
评价:因其提出的要求太高,不能作 为考核的依据。
【例】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 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2003年)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一)标准成本的制定原理 两个尺度:具体的业务活动、业务活 动量的描述。
标准成本=数量标准×价格标准 标准来源:
1.历史标准 2.综合标准
实际成本计量的是产品生产(或服务 提供)过程中实际耗用的资源数量,其中 既包括了必须的消耗,也包括了已发生但 不该发生的资源消耗量。
标准成本指以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 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当发生的成本。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基本上剔除了不应该发生的资源消 耗量,因此,也有人称标准成本作“应该 成本”。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 按照适用期分类:
1、现行标准成本:根据其适用期间应 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 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
评价:可以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 ,也可以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
2、基本标准成本:一经制定,只要生 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 标准成本。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11.1 标准产品成本
案例一:某种单位产品原材料用量的制定 单位产品材料用量 损耗留量 废品留量 单位产品的标准用量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案例二:某原材料价格标准的制定: 2.60元/㎏
单价、一级品,批量5 000㎏
0.46元/㎏
运费(卡车运输)
0.02元/㎏
处理费用 减:现金折扣
(0.08)元/㎏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案例:某单位产品标准工时的制定:
单位产品基本工时
1.5小时
容许的停工时间
0.1小时
必要的停机清理时间
0.4小时
废品留量
0.1小时
单位产品标准工时
2.0小时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案例:某单位产品标准工资率的制定:
基本生产工人人数
20
每人每月工时(25.5天×8小时) 204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1)生产量标准,一般是指直接人 工(机器工作)标准总工时。
(2)制造费用预算,根据生产量标 准在年初分别按固定费用、变动费用编制 ,其中变动制造费用一般以“弹性预算”的 形式来编制。 ➢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P264 ➢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P264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二)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数量标准: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 下生产单位产品需用的材料数量,包括构 成产品实体的材料、生产中必要的损耗和 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废品所需用的材料等 ,应根据设计的要求正确地确定,按产品 耗用的各种材料分别计算。 价格标准:指事先确定的购买材料应
□
案例:某单位产品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的制
定: 变动制造费用预算
Hale Waihona Puke 7800生产量标准(人工工时)
6000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1.30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人工工时)
每公斤标准单价
3.00元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三)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数量标准: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 生产单位产品需用的工作时间,包括对产 品的直接加工所用工时、必要的间歇和停 工时间以及在不可避免的废品上所用的工 时,应以事先确定的工艺方案为基础正确 地确定,按产品的加工步骤分别计算,然 后按产品汇总。
标准成本差异; (4)分析生产标准成本差异的原因; (5)进行差异处理。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2.实际标准成本系统的意义 将成本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 分析处理结合的有效成本管理模式。 (1)事前规划 (2)事中控制 (3)事后分析处理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出勤率
98%
每人平均可用工时
200
每月总工时 每月工资总额 每小时工资
4000 3600
0.9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四)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数量标准:是指单位产品制造费用的 分配基础,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直接人工 工时(或机器工时)的利用效率。 价格标准:是指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的确定:制造 费用的分配率标准取决于生产量标准和制 造费用预算两个因素。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 (一)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 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 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有两层含义: 1.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成本标准 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三)标准成本系统 1.标准成本系统 是为克服实际成本计算的缺陷而提出 的一种成本管理体系,具体由标准成本制 定、差异分析和差异处理三个部份组成。
□
§11.1 标准产品成本
实施标准成本系统的主要步骤: (1)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2)结合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及实际产量
确定标准总成本; (3)比较总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