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

合集下载

结构设计方案说明.doc

结构设计方案说明.doc

结构设计方案说明.doc范本一:正式风格文档名称:结构设计方案说明一:背景介绍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档旨在对于本项目的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说明,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设计目标1. 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使用功能需求;2. 保证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3. 提高建筑的整体美观性与空间效果;4. 减少建筑施工的时间和成本。

三:设计方案详述1. 整体结构布局在结构布局上,本项目采用钢结构框架作为主要结构形式。

具体布局分为主体结构、地基基础结构以及附属构件结构等部分。

2. 结构材料选取本项目的结构材料主要选择钢材和混凝土。

具体采用Q345B高强度钢材和C30混凝土等。

3. 结构构件设计(1)柱:采用T型钢柱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满足设计要求。

(2)梁:采用焊接工字梁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

(3)墙:结合墙体设计,采用加固隔墙设计,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楼板:采用预应力抗剪板作为楼板结构,提高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 结构计算与分析在结构计算与分析过程中,借助专业软件进行承载力和稳定性的计算,并进行优化。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结构设计图纸、结构材料检测报告、结构计算分析报告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设计规范:指国家或地方制定的针对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这些规范对于建筑的安全、卫生等方面有明确的要求。

2. 结构稳定性:指建筑结构在外界荷载作用下保持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3. 钢结构框架:是一种由钢构件组成的框架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好等优点。

范本二:轻松风格文档名称:结构设计方案说明背景介绍:在设计建筑时,重要的一部分是结构设计。

本文档的目的是详细解释本项目的结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设计目标:1. 充分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需求;2. 确保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3. 提升建筑的整体美观度和空间效果;4. 减少建筑施工时间和成本。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书样例T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书样例T

1.设计原则1.1 本设计为XXX设计院,天然气替代燃料油和液化气项目的建、构筑物结构设计。

1.2 本设计遵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

1.3 本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合理选择结构类型。

1.4 在满足生产和安全可靠的原则下,积极合理地采用成熟可靠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技术。

充分考虑地方材料优势,原则上以地方材料为主。

1.5 建、构筑物的结构布置、选型和构造处理等方面满足生产、安装和维修的要求,优先选用结构传力明确、构件简单的结构形式,并保证建、构筑物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设计依据《XXX设计院天然气替代燃料油改造项目》项目建议书《XXX设计院关于编制天然气替代燃料油和液化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函》《XXX设计院天然气替代燃料油和液化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设计院天然气替代燃料油和液化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专家组审查意见(2009.11.6)《XXX设计院天然气替代燃料油和液化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设计范围3.1 烯烃厂构筑物的结构设计,详见《构筑物一览表》。

4.自然条件4.1气温历年(51-84年)平均气温8.4℃历年年最高气温平均值34.5℃历年最热月最高气温24.8℃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0℃历年年最低气温平均值-27.6℃历年最冷日平均气温-20.6℃历年最冷月月平均最低气温-17.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3.7℃空调设计夏季干球温度31.4℃空调设计冬季干球温度-21.8℃空调设计夏季湿球温度25.6℃采暖设计室外计算温度-18.2℃夏季通风设计室外计算温度28.2℃冬季通风设计室外计算温度-11.7℃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27.5℃4.2湿度历年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85%历年月平均最低相对湿度39%历年月平均相对湿度63%冬季空调设计相对湿度45%夏季通风设计室外相对湿度65%4.3风速历年平均风速 2.9米/秒10分钟内最大风速22.0米/秒34年间瞬间最大风速29.7米/秒历年最大风力11级以上冬季(12-2月)室外风速 2.5米/秒夏季(6-8月)室外风速 2.6米/秒全年主导风向北、东南、西南夏季(6-8月)主导风向南、东南冬季(12-1月)主导风向北4.4气压历年年平均气压1014.3hPa历年极端最高气压1043.7hPa历年极端最低气压980.4hPa历年(12~2月) 平均气压1023.8hPa历年夏季(6~8月) 平均气压1003.7hPa4.5降水量历年年平均降水量737.10mm历年年最大降水量1000.70mm历年月最大降水量450.90mm历年日最大降水量156.90mm历年1小时最大降水量77.10mm历年5~10分钟最大降水量20.10mm4.6降雪量历年最大积雪深度330mm历年最大雪荷载323.4帕设计基本雪压值0.4KN/m24.7雷电历年年平均雷电日数23天历年最多雷电日数39天4.8雾历年平均最高雾日数8天历年11月平均最高雾日数1天4.9冻土历年平均冻土深度95.3cm历年最大冻土深度126.0cm5.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资料分析, 地质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粉质粘土、中砂、卵石四层。

某工程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某工程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xx地块D-K D-2、D-A楼。

位置详见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

本工程 ---------- 六层为商铺和餐饮,一层高为5. 5米;二〜六层层高为5.1米;D-A楼六〜三十层为住宅,D-2 楼七〜十九为酒店,二十〜二十八层为办公。

D-A楼与D-1楼、D-2楼与D-1在地下室顶板处设抗震缝(抗震缝为200mm)分开。

本工程设计标高±0. 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8. 00 (黄海高程)。

2主要设计依据本工程采用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范、规程、统一标准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作为不能违反的法规,同时考虑当地及工程实际情况,部分采用地区性规范等,作为设计依据。

XXX地震安评工程研究院2011年十月提供的《xxxx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2.1主要的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68-2001 GB18360-2001 GB 50223-2008 GB 50009-2012 GB 50010-2010 JGJ 3-2010 GB 50003-2012 GB 50017-2003 JGJ 81-2002 GB 50007-2012《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措施•结构(2009年版)》2.2 主要设计资料地质资料:甲方提供的由日照市城乡建设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2012年11月完成的《东 关北路改造拆迁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工程代号:yt2012-069)o其他设计资料:政府各部门的有关批文、甲方有关技术要求以及建筑、机电等专业提供 的设计条件。

初步设计说明5篇

初步设计说明5篇

初步设计说明5篇第一篇:初步设计说明初步设计说明----重庆市合川区宝龙广场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二.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三.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四.总指标五.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第二章:总平面一.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二.场地概述三.总平面布置四.竖向设计五.交通组织第三章: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二.概述三.建筑设计四.结构及构造五.消防设计第四章: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二.设计依据三.建筑分类等级第五章: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二.设计范围三.给水本建筑的给水系第六章: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二.设计范围三.供电电源及用电负荷四.照明系统第七章:环保、卫生防疫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1.4 经重庆市规划局同意的重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含坐标、技术指标)1.5鞍规建地字2005第(46)号1.6XXXXXX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任务书1.6主要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汽车库、修车场、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二、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本工程为重庆市合川区宝龙广场,三、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及具体的使用功能,分别从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环保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使本工程成为一个富有人性化的工程。

范本-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范本-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1、项目概况“永外海户屯商业金融(鑫福海大厦)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苑路东侧,木樨园桥东南部。

地上7层,结构高度36.3m,地下5层,埋深约23m,建筑功能为商业、餐饮、车库。

地上面积:50057㎡,地下面积:55945㎡。

地下平面尺寸约118mx100m,地上平面尺寸约94mx73m,结构体系为钢管砼柱与钢梁、钢支撑组成的钢框架-支撑体系。

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七为商铺,地下二层~地下五层为卸货区和设备机房,物业用房和汽车停放库。

其中地下五层局部设核六级人员掩蔽和核六级人防物资库,平时为汽车库。

地下五层层高3.9米,地下四~三层高3.7米,地下二~一层高5.1米,首层层高5.7米,上部各层层高5.1米。

2、设计依据2.1结构设计中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标准、规定: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9082-2006)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 230:2008)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 28:90)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YB 4104-2000)地下工程防水规范(GB50108-200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YB 9238-9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200-200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2其他依据北京京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鑫福海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结构主要参数结构设计基准期50年结构设计年限50年建筑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系数γ1.0抗震设防类别重点设防类(乙类)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D人防等级抗力等级为核六级,防化等级为丁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结构高度36.3米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一级耐火等级一级±0.000的绝对标高39.7米4、荷载4.1附加恒载与活载下表中的数值不包括自重:单位kN/m2幕墙为玻璃幕墙,穿孔板幕墙和GRC板幕墙,沿立面2.0kN/m²设计墙柱基础时的活载折减系数:0.94.2风荷载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a)基本风压:0.45kN/m2 (重现期50年用于验算变形和承载力)b)地面粗糙度:因场地位于市区,附近为多高层建筑,按C类c)结构阻尼比: 0.04d)风压体型系数: 1.30(高宽比不大于4的矩形建筑)e)层间位移限值: 1/400(CECS 230:2008)4.3雪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北京市50年一遇的雪压为0.4 kN/m2。

结构初设说明

结构初设说明

4 结构4.1工程概况:(1)凉州区清水乡清水中学学校全面改薄建设项目位于凉州区清水乡清水中学校园内,为一栋地上三层框架结构;房屋全长50.100m,宽17.400m,高11.850m;主要跨度4.200m、6.900m、8.400m、2.700m。

4.2 设计依据:(1)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55kPa(50年一遇)基本雪压:0.20kPa(50年一遇)凉州区清水乡清水中学学校全面改薄建设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16,罕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90,结构的阻尼比为0.05,特征周期为0.45s。

(3)《凉州区清水乡清水中学学校全面改薄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主要规范及规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200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8年《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DJ 79-2012(5)主要图集.国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1) 国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3) 省标<<建筑钢筋混凝土过梁>> (12G05)国标<<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11G329-1)国标<<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11G329-2)4.3 建筑分类等级:(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2)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均为丙级.(3)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分类:重点设防类(乙类)。

某设计院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模板文件

某设计院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模板文件

______________项目-----初步设计说明结构初步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项目,场地位于,建筑用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为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m2。

本工程为建筑,地面以上层,其中至层为裙房部分,至层为塔楼部分,地面以上建筑物总高度为米。

地面以下层,主要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其中地下层为核六级人防地下室。

(简述工程地点、建筑规模、工程分区、主要功能等)本工程建筑特征见表1.1。

(简述各单体或分区的长、宽、高,高宽比,主要层高,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等)表1.1 建筑特征2 设计依据2.1 设计基准期及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年。

2.2 自然条件2.2.1 基本风压值为kN/m2(n=50);基本雪压值为kN/m2(n=50);2.2.2 抗震设防烈度为度(g);2.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提供;2.4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由提供;2.5 《风洞试验报告》,由提供;2.6 本工程±0.000为室内地面标高,相当于测量图绝对标高m(高程);2.7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方案的批复文件;2.8 建设单位提出的有关技术要求;2.9 本工程采用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范、规程、统一标准、标准图集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有关公告文件”进行设计,同时考虑工程实际情况,部分采用地区性规范等作为设计依据。

主要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国家标准部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建质[2008]216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范》JGJ13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含第1、2号修改单)GB18360-200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2009年版______________项目-----初步设计说明地方标准部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5-92-20132.10 主要结构计算软件及版本号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 SATWE(2012版)建筑及土木结构通用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 MIDAS / GEN 830广厦建筑结构设计软件: GSSAP 15.0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 建筑分类等级3.1 建筑分类等级见表3.1。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北京XXXF区10号地西部,地段南临XXXX街,西临XXXX侧大街。

总建筑面积42161.0m2,其中地上28182.0m2。

综合办公用房;地下五层,功能为停车库和餐饮用房。

结构型式为框架--剪力墙体系。

建筑高度68.50m。

二、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三、自然条件3.1. 风雪荷载3.2. 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3.3.场地标准冻深: 0.80m3.4.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XXX市勘察设计研究院2004年7月16日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勘)》(工程编号2004技0716)进行结构初步设计。

本工程地质条件如下:3.4.1 场地,地形本工程场区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约在46.65~47.33m左右。

3.4.2 地层土质概述本工程拟建场区自然地面下约40m范围内的地层,按成因年代可基本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两大类,并按岩性及工程特性进一步划分为七个大层,分述如下:表层为人工堆积的厚度1.90~5.00m的房渣土、碎石填土层及粉质粘土填土、粘质粉土填土层;以下为第四纪沉积土层,见表3.4.43.4.3 地下水情况本工程场地内静止水位标高约在 25.72~26.03m左右,埋深20.7~ 21.3m左右,一般年变幅为1~2m。

地下水为地表滞水,对钢筋无腐蚀。

本工程场区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可达31.40m左右。

3.4.4 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压缩模量3.4.5 地基基础方案的分析本工程基底标高在20.700m左右,持力层土质为第四纪沉积的卵石层( ⑤层),该持力层土质工程性质较良好,地基承载力较高,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20kpa。

在进行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时,修正公式及修正系数按照《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中有关内容进行计算分析,初步提供如下分析及建议:本工程一般可采用天然地基方案,须解决的主要基础设计问题是高低层建筑之间差异沉降的控制。

初步设计说明(结构篇)

初步设计说明(结构篇)

六、结构设计(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国桃源西门侧,占地约2万平方米,由一栋长约为107米,宽约为58米,地上最多三层的建筑组成。

本建筑地面以上最大高度为18.315米。

结构设计时,采用以整个建筑作为一个结构单元,不设变形缝。

(二) 结构设计依据1、现行结构设计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⑴《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⑵《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本)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⑷《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⑸《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⑹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⑻《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⑼《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⑾《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DBJ/T15-22-98⑿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年版⒀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年版⒁《国家税务总局数据中心(南海)岩土工程勘察报告》⒂建设方设计提出的符合有关标准、法规的与结构有关的要求2、基本设计参数2.1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设计基准期为50年。

2.2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乙类建筑;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一级。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第5.1节执行。

2.3 本工程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Ⅱ类场地,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4 设计荷载(1)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规范确定主要使用荷载标准值:其他功能房活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2006年)取用。

基本风压:0.5 kN/m2,地面粗糙度B类,风荷载体型系数1.4。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天津市xx区10号地西部,该地段南临xx大街。

主要功能地上为综合办公用房,地下为停车库和餐饮用房。

建筑的长为,宽为,总高度为。

地上17层,地下2层。

1~4层层高为,5~17层为,18层为;地下一层层高为,地下二层为。

主要结构跨度为、和。

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2.设计依据2.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自然条件:2.2.1.基本风压为m2(n=50);2.2.2.基本雪压为m2(n=50);2.2.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根据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2011-11-28提出的《建设发展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工号KC2011E373)进行结构初步设计。

2.4.建设单位提供的人防设计批复文件等书面要求。

2.5.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方案设计的批复文件。

2.6.本工程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如下: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8)《天津市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技术规程》(DB/T29-176-201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3.建筑分类等级3.1.建筑分类等级见表。

表建筑分类等级4.主要荷载(作用)取值4.1.楼(屋)面活荷载见表。

表活荷载标准值注:其他未列项目见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

xx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__

xx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__

第四章结构设计一、概况1.本工程为XXX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工程(XXX)”,属于新建项目。

中国银联园区位于某新区唐镇银行卡产业园的西南部,基地东至中横港、南临龙东大道、西接顾唐路、北濒顾家浜,占地面积21.6公顷。

本次设计的研发中心工程为中国银联第三期项目,位于园区东侧中部,已建成的信息中心南侧、培训中心北侧。

规划建筑高度约60米,是园区内最高的标志性建筑。

拟建建筑面积约8.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6692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0820平方米。

由二栋十四层高层、四层裙房和二层地下室构成,其中南侧裙房一层为对外接待区,二层为大餐厅、厨房,三层会议中心,四层为数据机房;北侧主楼一层为电力设备用房,二至四层为数据机房,五层及以上为标准软件研发区域,十四层为高管办公区;东侧主楼一层为新产品展示区,二层为中小餐厅、厨房,三层及以上为标准软件研发区域。

裙房与主楼间设计通高中庭及交通联系廊。

地下层主要为平战结合人防地下车库、库房以及配套设备用房。

具体情况如下:2.抗震设防标准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安全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耐火等级高层为一级、裙房为二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4.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5.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5.250,室内外高差为0.200m。

二、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范及资料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抗震部分)2009年版;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1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13.《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2011;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GJ140-2004;1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17.《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5003-2005;22.业主提供的由xx地质工程勘察院于2011年10月完成的本工程拟建场地《研发中心工程(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3.由建筑工种及各设备工种提供的实施初步设计所需的资料图及文件。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两篇)2024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两篇)2024

引言概述在进行任何复杂项目的开发时,结构初步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针对结构初步设计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该设计过程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关键要点。

正文内容1.项目概述1.1项目需求和目标阐述项目的主要需求和目标,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等。

1.2技术选型介绍所选用的技术平台和框架,以及其优势和适用性。

1.3项目范围和限制项目的范围和限制,明确项目的边界和约束条件。

2.结构设计原则2.1单一职责原则解释单一职责原则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2开放封闭原则阐述开放封闭原则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并提供实例说明。

2.3里氏替换原则解释里氏替换原则的概念,并说明在结构设计中如何遵循该原则。

2.4接口隔离原则介绍接口隔离原则的含义和应用方式。

2.5依赖倒置原则阐述依赖倒置原则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3.结构设计过程3.1需求分析和领域建模详细阐述需求分析和领域建模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和方法。

3.2模块划分和接口设计解释如何根据需求和领域建模结果进行模块划分和接口设计。

3.3类关系建立和继承关系设计介绍如何建立类之间的关系,包括关联、聚合、组合等。

3.4类之间的交互和通信阐述类之间的交互和通信方式,包括消息传递、方法调用等。

3.5性能和可扩展性考虑讨论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如何考虑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需求。

4.结构设计规范和工具4.1命名规范引入常用的命名规范,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2设计模式介绍常见的设计模式,并说明其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4.3UML建模工具5.结构设计评审和迭代5.1设计评审流程解释结构设计评审的重要性和流程。

5.2迭代和改进阐述在评审中发现问题后的迭代和改进方法。

总结引言概述:结构初步设计是建筑项目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它涉及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以帮助读者了解结构初步设计的基本原理、流程和关键要素。

正文内容:I.结构初步设计的基本原理1.1确定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1.2了解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条件1.3确定结构的承重方式1.4分析结构的荷载情况1.5确定结构的材料和施工工艺II.结构初步设计的流程2.1收集项目相关信息2.2进行初步荷载计算2.3确定结构的布置方案2.4进行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分析2.5优化设计方案III.结构初步设计的关键要素3.1基础设计3.1.1确定地基类型和承载力3.1.2设计基础形式和尺寸3.1.3考虑地震力和抗倾覆性能3.2结构体系3.2.1确定结构体系类型3.2.2设计结构支撑系统3.2.3考虑结构的抗震性能3.3结构材料3.3.1选择适当的结构材料3.3.2确定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参数3.3.3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3.4结构连接3.4.1设计结构连接的类型和尺寸3.4.2考虑连接的刚度和强度3.4.3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与耐久性3.5结构稳定性3.5.1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3.5.2设计支撑系统以提高稳定性3.5.3考虑局部稳定性问题IV.结构初步设计的详细阐述4.1基础设计详解4.1.1地基类型与承载力计算方法4.1.2基础形式与尺寸的确定依据4.1.3地震力与倾覆性能的考虑4.2结构体系详解4.2.1结构体系类型的选择与基本原理4.2.2结构支撑系统设计的方法和要点4.2.3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与优化4.3结构材料详解4.3.1常用结构材料的选择与特性介绍4.3.2结构材料强度和刚度参数的确定4.3.3材料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考虑4.4结构连接详解4.4.1结构连接类型与选择原则4.4.2连接的尺寸设计与验算方法4.4.3连接的可靠性与耐久性要求4.5结构稳定性详解4.5.1结构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4.5.2有效的支撑系统设计原则4.5.3结构的局部稳定性问题解决方法总结:结构初步设计是建筑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1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1

设计说明结构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建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一期核心区块内,地块北侧为海曙路,与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隔路相望,地块东南西侧分别为规划道路(未命名),地块东部为浙江能源集团办公大楼,地块南部和西部地块皆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商务办公用地。

工程系新建项目,建设用地165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300平方米;项目包含一幢12层综合研发楼;5幢6层研发楼及地下车库等。

各单体的相关信息如下表:子项名称地下层数地上层数长、宽、高(m) 标准层层高(m)主要结构跨度(m)1#楼 1 6 66.6、18.0、22.8 3.6 8.1、5.72、3#楼 1 6 45.6、16.2、22.8 3.6 8.4、7.84#楼 1 12 66.6、18.6、43.8 3.6 8.1、5.75、6、7#楼 1 6 25.8、25.8、22.5 3.6 8.1、8.1地下室 1 0 184.2、72.6、3.9 3.9 8.4、7.8二、设计依据1. 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n=50年)地面粗糙度基本雪压(n=50年)场地特征周期Wo=0.45kN/m2 B类So=0.45kN/m2 0.45s3.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设计地震分组建筑场地类别6度0.05g 第一组III类4.工程地质资料:本工程地质资料暂无,设计时参考本地块旁边《浙能》项目地质报告。

场地约分6个土层,地下水水位高程约7.17~28.74m。

依据地质报告,场地内除灰岩溶洞外,未见滑坡、土洞、崩塌等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地基基础方案设计及防治措施建议:根据本工程的荷载情况,依据地质报告的建议,基础采用浅基础,以地质报告中2层含砾粉质粘土或6层中风化灰岩为基础持力层,因持力层起伏较大,部分位置采用桩基础,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号含砾粉质粘土为220kPa; 6号中风化灰岩为3000kPa。

初步结构设计说明

初步结构设计说明

第七章结构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积石商贸城1#楼,工程位于临夏市积石山县城中心地段。

项目基地南临临夏路,北临环城北路,西侧为大禹广场,总建筑面积为21450.6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18560.10平方米、地下室为车库,层高4.5m,建筑面积为:2890.50平方米。

建筑主体高度69.95m,一~三层为商铺,层高4.8m,四层以上为住宅,层高2.90m。

主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楼采用框架结构。

二、设计依据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自然条件2.1基本风压、雪压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基本雪压Wo=0.35kN/m2B类So=0.35 kN /m22.2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设计地震分组建筑场地类别7度0.10g第三组Ⅱ类场地2.3场地标准冻深:0.8m3、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初步设计依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甘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0月做的《积石商贸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111062701080122。

2)拟建工程场地位于积石山县大禹广场东侧,地面高程为2274.75~2279.20m,地貌单元属大河河床。

3)根据勘探资料描述,场地土主要由杂填土,卵石组成。

该场地地质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1)杂填土:灰褐色,主要成分为粉土、细砂、卵石,含少量生活垃圾,土质布均匀,松散,稍湿。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40~1.20m;层底标高:2274.05~2278.70。

(2)卵石层:青灰色~杂色,中密,稍湿~湿~饱和。

颗粒含量约占50%~65%,一般粒径30~60mm,最大粒径超过150mm,含5%的漂石,颗粒级配较均匀,磨圆度较好,颗粒形状呈次园状。

其间充填砂类土。

母岩成分以变质岩和岩浆岩为主,层顶标高:2274.05~2278.70米。

层厚19.40~22.50m。

(3)泥岩:灰黄色~砖红色,中密,稍湿,属极软岩。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书(图样)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书(图样)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住宅小区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总用地面积约为2.53公顷。

本工程由拟建场地南侧的三栋塔式住宅(1~3号楼)和北侧的多层住宅(6~10号楼,各楼相对独立)合围而成,两排楼中间为集中绿地,覆土3m,以下为地下汽车库(4号楼),地下汽车库西面为锅炉房(5号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2.4万m2。

2.2、3号楼与1号楼完全相同;7、8、9、10号楼与6号楼完全相同。

二、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三、自然条件1. 风雪荷载2. 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3.场地标准冻深: 1.20m4. 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初步设计依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市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2004年5月编制的《××市第一机床厂住宅岩土工程初勘报告》(工程编号2004-初勘021),其主要内容如下: 4.1 位置及环境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场地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44.67m-45.49m之间。

地貌单元属永定河及温榆河流洪积扇中下部。

4.2 地物及洞穴因现有厂房未拆除,1号、2号楼及地下车库部分钻孔(ZK15、ZK19~ZK21、ZK24、ZK25、ZK36)未施工,待条件具备后须补勘。

场地原有建筑物未拆除,使部分钻孔移位,但不影响钻探的精度和地基方案的选择分析。

4.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4.4.1水文地质特征拟建场区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分布有两层地下水,各层地下水类型及钻探期间实测水工程场区1955年水位标高达到43.0m左右,埋深2.0m左右,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标高42.50m左右;4.4.3地下水腐蚀性测试及评价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材无腐蚀性;4.4.4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如地下室设有主要机电设备,一旦进水将使建筑物正常使用受到影响或损失,建筑防水设计应按历年最高水位考虑;验算地下室外墙承重能力及地下车库抗浮验算时设计水位的取值,可根据历年最高水位标高,按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定确定。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三、结构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某项目工程由A, B, C, D四地块组成,本次初步设计为C区,该用地位于红谷滩新区,北临会展路,南临世贸路,西临丰和中大道,东临红谷中大道,南侧紧邻在建南昌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世贸路站。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场地位置示意图见图1。

C区地块由一幢26层C1办公楼、一幢28层C2住宅楼、二幢4层C3、C4商业楼和一幢3层C5商业楼组成,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7.209万平方米,各建筑物主要屋面高度分别为办公95.500m, 住宅90.100m,商业21.400m~16.200m,均设两层地下室(住宅区域局部有夹层)且在地下连成一整体。

2.设计依据2.1、设计中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规程如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 J130-200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其它应遵循的有关现行国家和地方行业规范、规程。

2.2、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111号《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筑专业提供的初步设计图纸及其他专业提供的资料●由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南昌分院提供的《南昌中央广场C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010.52.3、结构设计基本参数:设计参数见表2.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天津市xx区10号地西部,该地段南临xx大街。

主要功能地上为综合办公用房,地下为停车库和餐饮用房。

建筑的长为,宽为,总高度为。

地上17层,地下2层。

1~4层层高为,5~17层为,18层为;地下一层层高为,地下二层为。

主要结构跨度为、和。

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2.设计依据
2.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自然条件:
2.2.1.基本风压为m2(n=50);
2.2.2.基本雪压为m2(n=50);
2.2.
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根据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2011-11-28提出的《建设发展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工号KC2011E373)进行结构初步设计。

2.4.建设单位提供的人防设计批复文件等书面要求。

2.5.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方案设计的批复文件。

2.6.本工程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如下: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
8)《天津市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技术规程》(DB/T29-176-2010)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
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3.建筑分类等级
3.1.建筑分类等级见表。

表建筑分类等级
4.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4.1.楼(屋)面活荷载见表。

表活荷载标准值
注:其他未列项目见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

4.2.风荷载
4.2.1.地面粗糙度为C类;
4.2.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
4.2.3.风荷载体型系数为。

4.3.雪荷载
4.3.1.屋面积雪分布系数为;
4.3.2.屋面小塔楼周边2h(h为小塔楼高度)范围屋面积雪分布系数为;
4.4.地震作用
4.4.1.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4.4.2.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4.4.3.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
4.4.4.场地特征周期为;
4.4.
5.结构阻尼比为;
4.4.6.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
4.4.7.罕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

4.5.温度作用及地下室水浮力的有关设计参数
4.5.1.温度作用不作定量计算;
4.5.2.抗浮设计水位需建设单位进一步明确。

4.6.人防地下室结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见《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有关规定。

4.7.建筑隔墙墙体自重见表。

表建筑隔墙墙体自重表
注:建筑隔墙恒荷载标准值包括墙体双面抹灰各20mm厚。

5.上部及地下室结构设计
5.1.结构缝的设置:本工程纯地下室部分和高层部分之间建筑荷载差别较大,存在一定的沉降差异,但基础持力土层的压缩模量、回弹再压缩模量较高,经初步计算分析,两部分的沉降差较小,本工程不设沉降缝。

本工程地下室部分较长,为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并方便施工,设置一道后浇带。

5.2.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
5.2.1.竖向承重及抗侧力结构体系:根据建筑的总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的用途等情况,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5.2.2.楼盖结构体系: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施工条件,以及建筑物的总高度、层高和结构跨度等情况,本工程采用现浇楼盖。

地下部分(包括楼板)为主框架梁板楼盖体系(不设次梁),地上部分采用主次梁板楼盖体系。

5.3.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由于中庭楼板开洞面积较大,必须采取加强中庭周围楼板的刚度及配筋,同时加大部分边梁的截面尺寸等措施,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整体刚度。

5.4.抗浮措施:由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未明确提出抗浮设防水位,初步设计暂按近3~5年最高水位。

5.5.其他:基坑开挖前应对相邻道路和地下管线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6.地基基础设计
6.1.工程地质情况
6.1.1.场地、地形:本工程场区地形基本平坦,
6.1.2.地层土质概述:
6.1.3.地基无液化土层。

6.1.4.标准冻深为。

6.1.5.地下水情况:
6.2.基础选型说明:
6.3.基础埋深和持力层情况:
6.4.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
6.5.本工程不存在相邻既有建筑物影响问题。

6.6.其他:为了控制内外温差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施工中应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7.结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