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核心素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意义非常重大。它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观摩同课异构:深化有效教学

10月23日,来自于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郑州金水一中、北师大蚌埠附校、吴忠市第一中学、山东大学附中的五位老师为我们奉献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5节现场课。由于场地所限,笔者只能有幸聆听了4节。他们执教的是人教版八年级的——《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这五位老师的精彩表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想就这几节同课异构的课,谈点自己的拙见。

所谓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些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

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一、同课异构,尽显异曲同工之妙

起初在观摩这些课之前,我就在想:五人同上一节课,会不会碰车、雷同呢?精彩的思品课堂还我精彩依旧吗?然而,随着课堂的逐步深入,我的顾虑也逐渐消除,多的是深深地敬佩和感慨:不远千里的我们,或坐着火车来银川,或迫不及待“飞”至银川,我们没有枉费此行。正如一位参与讲课听课的老师所说的那样“此行,我们不是来‘亮剑’,我们是来研讨‘铸剑’的经验的!”

最美的时光都是那样的短暂,短短一上午的听课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下午,在专家点评环节,未曾想,关明春院长点名让我们首先评议。简短的几句寒暄,我只有“抛砖引玉”,汇报我的所思所想:

1.教学内容体现了整合之美

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而要大于教材内容。执教老师们在备课要能依据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整合、拓展、充实教材。一是做到了与生活整合。如,很多老师都选择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生活故事,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谈谈对教师的作用和职业特点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做到了与学情整合。考虑到学生对老师辛苦的工作和职业特点可能不太了解,济宁学院附中的赵鑫老师设计了“与我们老师聊聊天”的采访活动;郑州金水一中的的万祎老师则设置了“信息时代,需要老师吗?”的辩论活动。

2.教学过程注重了优化之美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做到了优化:一是教学环节尽量做到清晰简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二是教学结构科学严谨、主线鲜明、板块突出,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板块。济宁学院附中的赵鑫老师则以“我与一诺的故事”为主线,精心围绕心情日志(一)(二)(三)依次展开;郑州金水一中的的万祎老师则设置了“活动一:走进老师”“活动二:信息时代,需要老师吗?”“活动三:与老师交往的困惑”“活动四:老师,我想对您说”这四个环节;北师大蚌埠附校徐丹老师则设置了“第一步:了解——那些伴我们成长的老师们”“第二步:体验——一言一行总关情”“第三步:感恩——爱要行动起来”“第四步:表达——老师,我想对您说”这四个环节;山东大学附中的李建金老师则按照“我话我师”“我论我师”“我喻我师”“我爱我师”这四个环节依次展开……而且,所设计的这些板块相互促进,逐步深化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热爱感恩老师。

3.教学素材彰显了选择之美

教学素材的选择要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将教材重难点知识融合近来,使知识点与素材对应。在选择素材时都把握了“三贴近”原则:一是贴近教学内容,二是贴近学生生活、心理、兴趣,三是贴近时政热点。如,选取所讲课班级的班主任老师的事迹、宁夏最美乡村教师的事迹、感动中国人物张丽莉的先进事迹,选取有关歌颂教师的歌曲和名言名句。

4.教学活动体现了和谐之美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很多老师进行教学活动时都较好地为学生搭建起了交流、分享、沟通、合

作、探索、展示、表演的平台,营造了和谐、尊重、平等、包容的教学氛围。如,让学生现场采访我们的老师,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现场调查老师职业病的问题;引导学生“我喻我师”,分享自己与老师的故事;具有鼓舞、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积极及时科学的引导与点拨……

5.教学问题凸显了灵动之美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老师在问题设计时要注重“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一是设计问题链、问题串,让学生思维动起来;二是满足不同形式层次的需求,让“学生全部动起来”。每一个情境或视频资料都设置1—2个问题,且由浅到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并通过激励性的语言,“点燃”学生探究热情,进而达成“学习目标”。

6.教学课件体现了适度之美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视频为一体,是课堂最常见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枯燥知识生动化、抽象知识趣味化。但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常被滥用,产生负面效果,学生光顾着看热闹,而忽视真正的思考。难得可贵的是,这些执教老师们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都较好地把握好了适度、有效的原则,能够依据教材内容、学生认知规律选择课件资源。这些老师们所选择的材料和视频,几乎没有多余之处。他们虽然选择的内容不同,材料大小不同,却各有各的作用,教师运用起来“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把这些所选择的资料运用到最优化。

二、对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1.深入钻研教材,提高把握、运用教材的能力

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才有可能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一个质与量统一的整体性的教学目的;才有可能设计出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全面实现思品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教师要本着丰富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深入地研究教材。要仔细分析每个章节的知识脉络,把握好各个层次间的内在联系,搞清楚教材的重难点、易混点、发散思维点、知识拓延点。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领悟教材,熟悉课程标准的要求,明晰教材的编写意图、编写思路,不断提高教材开发能力。要加强对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关注社会热点,充分利用好手头的学科刊报,利用好广泛的网络资源,及时充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可以说,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准确地把握教材是上好思品课的前提。

2.真正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简洁高效,做到“简约而不简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流畅、渐进、由浅入深地学习。其次,要精心设计好、处理好问题。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和主线。问题设计必须做到有挑战性、层次性和人文性。对于问题的处理,要坚持好启发性原则,我们不可轻易告诉学生答案,要让学生先自主思维,实在不行再付之于启迪、引导。第三,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