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管理方案修订稿
糖尿病管理实施方案
![糖尿病管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d98a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6.png)
糖尿病管理实施方案第一部分: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管理才能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实施方案旨在帮助医生和病人共同进行糖尿病管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第二部分: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根据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情况和胰岛素抵抗程度的不同,糖尿病可以分为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不同类型。
第三部分:糖尿病的管理目标糖尿病的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医生和病人需要共同努力,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疗。
第四部分:糖尿病的管理措施1.良好的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
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总热量摄入。
2.规律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保持每天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3.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I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II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口服降糖药物。
4.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糖检测、血压检测、血脂检测等相关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发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第五部分:糖尿病的并发症预防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病人需要定期检查血压、眼底、肾功能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按时服药治疗。
第六部分:糖尿病管理实施方案的落实1.建立糖尿病管理团队:医生、糖尿病患者、营养师、护士等组成团队,共同进行糖尿病管理,互相协作,共同努力。
2.持续教育:医生需要不断更新糖尿病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糖尿病患者需要不断学习疾病知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糖尿病管理实施方案范文(精选篇)
![糖尿病管理实施方案范文(精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4ad4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6.png)
糖尿病管理实施方案范文(精选篇)糖尿病管理实施方案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4.16亿人。
尽管糖尿病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建立和实施一套完善的糖尿病管理方案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糖尿病管理的目标1. 控制血糖: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定期的血糖监测,确保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2. 预防并发症: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3. 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管理病情,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三、糖尿病管理的内容和方法1. 饮食管理: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包括合理搭配三大营养素、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
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口味喜好,制定适合其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的饮食方案。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方案。
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运动干预:制定个性化、可行性强的运动方案,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适应运动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定期检查体能状况和运动效果,根据患者的反馈调整运动计划。
4. 血糖监测: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和治疗方案,制定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方法。
鼓励患者掌握自我血糖监测技巧,并定期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和生活上的困扰。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
6. 定期复查和评估:制定定期复查和评估的时间表,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血糖水平、并发症风险等。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
四、糖尿病管理的团队1. 糖尿病医生:负责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监测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4年糖尿病管理执行落实方案
![2024年糖尿病管理执行落实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aea15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e.png)
2024年糖尿病管理执行落实方案____年糖尿病管理执行落实方案引言:糖尿病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据统计,全球约4.28亿人口患有糖尿病,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糖尿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糖尿病,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
本文将提出____年糖尿病管理执行落实方案,旨在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糖尿病对社会的负担。
第一部分:管理方案的宗旨和目标1. 宗旨:- 提供全方位的糖尿病管理服务,包括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康复服务。
- 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个性化管理,提高患者参与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加强糖尿病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2. 目标:- 在____年底,糖尿病患者的平均血糖控制水平将明显改善。
- 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将显著降低。
-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明显提高。
- 提高糖尿病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第二部分: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1. 完善疾病防治措施:- 加强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高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机会。
- 推广糖尿病风险评估,引导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干预。
- 积极开展糖尿病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如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等。
2. 加强健康教育:- 开展糖尿病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的糖尿病健康意识。
- 组织专家团队编写并推广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
- 制定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包括面对面的教育讲座和在线教育课程。
3. 强化患者管理:- 通过医生和护士的定期随访,实施个性化的糖尿病管理计划。
- 推广慢性病管理模式,建立健康档案和远程健康监测平台,实时监测和干预患者的生活指标。
- 推动糖尿病患者参与到自我管理中,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用药等。
4. 支持研究和创新:- 加大糖尿病研究投入,推动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技术的研发。
糖尿病管理工作方案
![糖尿病管理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a5b54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e.png)
《糖尿病管理工作方案》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人民裙众的身体健康,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系统的糖尿病管理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一、工作目标通过本工作方案的实施,旨在达到以下工作目标:1.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逝去率。
2. 建立健全糖尿病管理体系,规范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加强糖尿病科研和人才培养,推动糖尿病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5. 整合医疗资源,形成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合力,提高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工作内容(一)糖尿病筛查与诊断1. 加强糖尿病高危人裙的筛查工作,对芳龄≥40 岁、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糖尿病高危人裙,定期进行血糖筛查。
2. 规范糖尿病的诊断流程,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诊断标准,对筛查发现的疑似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明确诊断。
3. 建立糖尿病诊断登记制度,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详细登记,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情况、治疗方案等,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二)糖尿病治疗1.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芳龄、性莂、病情、并发症情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和血糖监测等方面。
2. 饮食控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肾功能等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和摄入量。
3. 运动治疗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
运动方式和强度应根据患者的芳龄、病情、身体状况等进行个体化选择。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d7f35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2.png)
一、前言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制定本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发现率和早治率,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2.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
3.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知识水平,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 加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
5. 建立健全糖尿病管理工作体系,提高糖尿病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工作内容1. 建立糖尿病管理工作制度(1)制定糖尿病管理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
(2)建立健全糖尿病病例登记、随访、评估等制度。
(3)加强对糖尿病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2. 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1)开展糖尿病筛查,提高糖尿病的早期发现率。
(2)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
(3)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1)建立糖尿病患者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并发症等信息。
(2)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4. 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1)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
(2)利用多种渠道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认知。
(3)开展糖尿病义诊活动,为患者提供免费咨询和检测。
5. 建立糖尿病管理工作团队(1)组建糖尿病管理工作团队,明确各成员职责。
(2)加强团队培训,提高糖尿病管理工作的专业水平。
(3)加强团队协作,提高糖尿病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实施计划1. 制定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内容。
2. 组织开展糖尿病筛查,提高早期发现率。
3. 建立糖尿病患者档案,加强随访管理。
4. 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认知。
5. 定期对糖尿病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方案有哪些
![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方案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783cd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6.png)
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方案有哪些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它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血糖水平过高。
因此,糖尿病的健康管理对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方案:1. 控制饮食:合理的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关键。
患者应该限制糖分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建议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控制肉类和乳制品的摄入量。
同时,分餐进食,减少大量进食的情况,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2. 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度、改善血糖水平。
建议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此外,增加肌肉锻炼也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度。
3.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以确保血糖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建议患者购买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测,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指导进行监测。
4. 注意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糖尿病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及时向医生反映情况。
5. 保持健康体重:体重过重是导致糖尿病发病和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
建议患者定期测量体重,遵循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制定合理的减重方案。
6.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该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的稳定和恢复。
7. 定期复查检查:糖尿病患者定期复查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眼科、心脏、肾脏等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接受治疗。
总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药物治疗、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定期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1c1db5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6.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糖尿病管理工作方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持续的管理和把握。
为了有效地管理糖尿病,我制定了以下糖尿病管理工作方案:1. 饮食管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格外重要。
我将遵循医生和养分师的建议,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
我将把握饮食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开高糖高脂的食物,增加蔬菜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我会定期检测血糖水平,依据需要调整饮食方案。
2. 运动管理: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格外重要。
我将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闲逛、慢跑、游泳等。
运动有助于把握血糖水平、减轻体重、提高心肺功能。
我将依据血糖水平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并坚持定期进行体检。
3. 血糖监测:监测血糖水平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我将每天使用血糖仪测量自己的血糖水平,并记录下来。
依据血糖水平的变化,我将调整饮食和药物的使用。
4. 药物管理:药物管理是管理糖尿病的关键。
我将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确保药物的疗效。
同时,我将定期复查血糖,依据血糖水平的把握状况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的使用。
5. 定期把握: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定期把握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环节。
我将定期赴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检查和询问,确保病情得到准时监测和管理。
同时,我将乐观参与医生和专家组织的糖尿病管理培训和讲座,猎取最新的糖尿病管理学问。
6. 心理管理:心理健康对于管理糖尿病也格外重要。
我将学会乐观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将寻求家人和伴侣的支持,参与心理询问,有效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7. 健康教育:我将乐观宣扬糖尿病的防控学问,推动糖尿病管理的普及。
我将向家人、伴侣和社区居民普及糖尿病的相关学问,提高大众对糖尿病的认知,削减糖尿病患者的卑视和误会。
通过以上糖尿病管理工作方案的执行,我信任我能够更好地管理我的糖尿病。
我将与医生、养分师和其他糖尿病患者乐观合作,共同面对挑战,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同时,我也将利用自身的阅历和学问,为其他糖尿病患者供应支持和挂念。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工作计划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ab3e98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9.png)
一、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
糖尿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
为了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特制定以下糖尿病自我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3. 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
4.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1. 饮食管理(1)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确保营养均衡。
(2)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3)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2. 运动管理(1)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2)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分3-5次进行。
(3)运动前后监测血糖,确保安全。
3. 血糖监测(1)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变化趋势。
(2)掌握血糖监测技巧,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4. 药物治疗(1)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2)了解药物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3)定期与医生沟通,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5. 心理管理(1)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2)学会调整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3)参加糖尿病患者互助小组,互相支持、鼓励。
6. 健康教育(1)参加糖尿病知识讲座,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2)阅读糖尿病相关书籍、杂志,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关注糖尿病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工作实施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目标。
2.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患者需求。
3. 定期评估工作效果,调整工作计划。
4. 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糖尿病防治工作。
五、总结糖尿病自我管理工作计划旨在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人营养管理方案
![糖尿病人营养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5bda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3.png)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管理对于控制血糖和维持健康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个糖尿病人的营养管理方案:
1.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高纤维、低糖、低 GI(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蔬菜和水果。
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和饮料。
2. 保持均衡的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选择瘦肉、鱼类、豆类和坚果。
还要摄入足够的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和坚果。
3. 规律进食: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表,避免过度进食或长时间的空腹。
每日分餐,控制每餐的食量。
4. 控制餐后血糖:注意餐食的搭配和进食顺序,先吃蔬菜和蛋白质,再吃碳水化合物。
缓慢咀嚼食物,避免急促进食。
5.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
6. 限制盐的摄入: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因此要限制盐的摄入,避免食用高盐食物。
7. 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8. 寻求专业指导:咨询营养师或医生,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以满足个人的特殊需求。
请注意,每个糖尿病患者的情况都不同,营养管理方案应根据个人的病情、体重、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等因素进行调整。
在进行任何饮食改变之前,请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工作计划
![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fae044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a.png)
一、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特制定本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糖尿病防治知识普及率,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
2. 完善糖尿病防治网络,实现糖尿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和治疗依从性,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4. 加强糖尿病防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
三、工作措施1. 加强糖尿病防治知识普及(1)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
(2)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组织专家讲座、健康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群众对糖尿病的认识。
2. 完善糖尿病防治网络(1)建立糖尿病防治信息平台,实现糖尿病患者信息共享。
(2)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防治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医生糖尿病诊疗水平。
3. 实施糖尿病规范化管理(1)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
(2)开展糖尿病分级管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3)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4. 加强糖尿病防治人才队伍建设(1)开展糖尿病防治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糖尿病诊疗水平。
(2)加强糖尿病防治科研,推动糖尿病防治技术进步。
四、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普及活动,提高群众对糖尿病的认识。
2. 第二阶段(4-6个月):完善糖尿病防治网络,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防治能力建设。
3. 第三阶段(7-9个月):实施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建立和随访评估。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总结评估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工作成效,持续改进工作措施。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
2. 落实经费保障,确保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糖尿病规范管理工作计划
![糖尿病规范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3548e5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7.png)
一、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制定本糖尿病规范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使其了解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2. 建立完善的糖尿病患者管理档案,实现糖尿病患者信息的全面掌握。
3.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提高血糖控制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4.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管理能力,确保糖尿病患者的规范治疗。
三、工作内容1. 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1)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讲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
(2)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普及糖尿病知识。
(3)加强对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2. 建立糖尿病患者管理档案(1)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血糖、血压、血脂、肝肾功能等。
(2)建立完整的糖尿病管理档案,包括患者的病史、治疗情况、并发症等。
(3)定期更新档案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3. 加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1)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3)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管理能力(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建立糖尿病诊疗规范,确保糖尿病患者的规范治疗。
(3)定期开展糖尿病诊疗质量检查,提高诊疗水平。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糖尿病规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的统筹协调。
2.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3.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工作顺利实施。
4. 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五、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年:完成糖尿病健康教育、患者管理档案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培训等工作。
2. 第二年: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糖尿病管理方案
![糖尿病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8fb2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4.png)
三、具体措施
1.健康教育
(1)开展糖尿病知识普及,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
(2)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传授科学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方法。
(3)利用多媒体手段,如网络、电视等,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
2.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管理: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控制热量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第2篇
糖尿病管理方案
一、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负担。为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特制定本管理方案。
二、目标
1.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综合管理措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2.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3.患者满意度调查,了பைடு நூலகம்患者对管理方案的评价。
4.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持续优化管理方案。
五、总结
本糖尿病管理方案旨在通过全方位、人性化的管理措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5.心理咨询师负责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六、总结
本糖尿病管理方案旨在通过全方位、人性化的管理措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
![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6eb2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e.png)
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应对糖尿病,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具体的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旨在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风险。
I. 定期检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测血糖水平,以便掌握疾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每日测试血糖水平,并记录结果。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包括检查血压、身体质量指数(BMI)、心脏状况等。
II. 饮食管理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控制糖尿病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采取以下饮食管理措施:1.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合理控制主食摄入,避免过量摄入主食和甜食。
2. 增加蔬果摄入:食用更多的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纤维和抗氧化物质。
3. 增加蛋白质摄入: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豆类等,以便调节血糖水平。
4. 控制脂肪摄入: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植物油。
5. 分段进餐:采用分段进餐的方式,减少单次进食的食物量,帮助控制血糖。
III. 锻炼计划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每周锻炼频率:建议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2. 有氧运动选择:患者可以选择慢跑、快走、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以增加心率和呼吸频率。
3. 力量训练:每周进行两次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和促进血糖的控制。
4. 日常活动: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步行、上楼梯等,以增加身体的活动量。
IV. 药物治疗如果饮食控制和锻炼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药物治疗。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准确使用药物,并定期复查血糖水平,以确保药物疗效。
V. 心理支持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因此,心理支持也是综合管理方案的一部分。
患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心理支持:1. 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与其他患者互动,分享经验。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ce922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1.png)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实施方案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旨
在帮助患者有效管理糖尿病,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管理措施
1. 饮食控制
- 患者应遵循均衡饮食原则,摄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和适
量的蛋白质。
-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尽量选择低GI(血糖指数)食物。
- 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减少甜食和零食的食用。
2. 体育锻炼
- 患者应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 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和体重。
3. 药物治疗
- 患者应按医生指导规律服用降糖药物,保持血糖在合理范围内。
- 定期检查血糖,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4. 血糖监测
- 患者应使用血糖监测仪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
5. 心理支持
-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糖尿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 组织糖尿病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和支持。
6. 定期体检
- 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包括测量血压、检查眼底、肾功能等。
- 患者应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结论
本健康管理实施方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心理支持和
定期体检。
通过积极采取这些措施,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糖尿病,
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工作计划管理
![糖尿病的工作计划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5b932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3.png)
一、工作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特制定以下糖尿病工作计划管理。
二、工作目标1. 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2. 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
3.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三、工作内容1. 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1)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讲解糖尿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等知识。
(2)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等形式,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
(3)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竞赛,提高患者参与度。
2. 建立糖尿病管理档案(1)为每位糖尿病患者建立个人档案,记录病情、治疗、并发症等信息。
(2)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1)邀请专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培训,教授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方法。
(2)开展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培训,提高患者对并发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 加强糖尿病团队建设(1)组建由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糖尿病管理团队。
(2)加强团队内部交流,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5. 加强与社区、家庭合作(1)与社区合作,开展糖尿病防治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糖尿病防治意识。
(2)鼓励患者家庭成员参与糖尿病管理,共同关注患者的健康状况。
四、工作措施1. 制定糖尿病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内容、措施和时间节点。
2. 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3. 定期对工作计划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策略。
4. 建立糖尿病工作激励机制,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
5.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关爱,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糖尿病工作计划管理,预计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糖病管理方案
![糖病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8681b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f.png)
糖病管理方案糖尿病管理方案糖尿病,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糖尿病管理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的糖尿病管理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1. 饮食管理:饮食管理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
患者应该遵循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量,并平衡膳食中的三大营养素。
具体措施包括:1)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2)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如糖果、巧克力、零食等;3)合理控制饮食量和进餐次数,建议多餐少食,尽量避免暴饮暴食;4)细嚼慢咽,避免饭后立即休息或运动。
2. 运动管理:适度的运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合理的运动管理包括:1)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2)根据个人情况,控制运动频率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3)注意运动前后的保护措施,如适时补充水分、避免剧烈运动等;4)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运动情况调整饮食和药物使用。
3. 药物管理: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
在药物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遵照医生的嘱托,按时按量服药,不随意更改剂量;2)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水平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用药;3)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4)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如定期整理药盒,不随意中断治疗等。
4. 心理管理:糖尿病管理不仅要关注生理方面的调节,还需要关注心理健康。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心理管理:1)积极应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学会减压和自我调节;2)与家人和朋友进行沟通,寻求社会支持;3)参加相关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小组,交流经验、分享情感;4)根据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5. 定期复查和监测:患者定期复查和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步骤,可以及时掌握疾病的发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糖病的全面管理方案
![糖病的全面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bf88b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c.png)
糖病的全面管理方案糖尿病的全面管理方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全面的管理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综合性的糖尿病管理方案,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他们的疾病。
1. 饮食管理饮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中之重。
患者应遵循均衡的饮食原则,包括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以及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此外,分餐、少食多餐、适量控制饮食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也是饮食管理的关键。
2. 运动与体育锻炼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运动能够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以及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
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运动教练,以确保锻炼的安全和有效性。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药物、胰岛素注射或两者结合的治疗方案。
患者应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并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对于了解疾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患者应定期检测血糖、血压和血脂,并且定期进行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检查。
同时,定期拜访医生,与医生交流疾病的进展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5. 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需要接受定期的糖尿病教育。
这样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病情、掌握管理技巧以及认识到并发症的风险。
医生、营养师和糖尿病教育者可以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和执行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6. 心理支持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患者需要得到家人、医生和社会的支持,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克服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此外,参加相关的心理支持小组或者接受心理咨询也是推荐的。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全面管理方案包括饮食管理、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定期检查、糖尿病教育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
糖尿病患者管理工作计划
![糖尿病患者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e1c219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8.png)
一、工作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负担,特制定本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2.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完善糖尿病患者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 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三、工作内容1. 建立糖尿病患者信息管理系统(1)收集糖尿病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治疗情况等,建立电子档案。
(2)定期更新患者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 加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1)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
3. 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1)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2)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
4.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1)优化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水平。
5. 控制医疗费用(1)推广医保政策,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2)引导患者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1-3个月):建立糖尿病患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患者信息。
2. 第二阶段(4-6个月):加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3. 第三阶段(7-9个月):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评估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糖尿病患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2. 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各部门职责。
3.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4. 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通过本管理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糖尿病管理方案修订稿
![糖尿病管理方案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c922c752d380eb63946d7d.png)
糖尿病管理方案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糖尿病慢病管理—、糖尿病(一)概念: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
引起血糖升髙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
血糖明显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体重减轻,有时尚可伴多食及视物模糊。
糖尿病可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二)分型:根据目前对糖尿病病因的认识,将糖尿病分为四型:型糖尿病:是指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
3.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已有糖尿病又合并妊娠者不包括在内。
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是因糖代谢相关基因异常的遗传性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
(三)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L(200mg/dl)或空腹血糖>L(126mg/dl)或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L(200mg/dl)注: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以明确诊断。
说明:空腹指8〜14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1天内任何时间;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升高,不能依据此时血糖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四)病情分级:参见糖尿病并发症分级。
(五)治疗目标纠正代谢紊乱,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健康和劳动能力,保障儿童生长发育,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提髙患者生命质量。
(六)目标血糖1.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mmol/Lo2.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o年轻患者且没有并发症患者尽可能把血糖值控制接近正常值。
糖尿病患者治疗除血糖要达到正常外,其他包括糖化血红蛋、体重指数、胆固醇、血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应控制在正常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管理方案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糖尿病慢病管理一、糖尿病(一)概念: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
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
血糖明显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体重减轻,有时尚可伴多食及视物模糊。
糖尿病可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二)分型:根据目前对糖尿病病因的认识,将糖尿病分为四型:型糖尿病:是指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
3.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已有糖尿病又合并妊娠者不包括在内。
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是因糖代谢相关基因异常的遗传性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
(三)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L(200mg/dl)或空腹血糖≥L(126mg/dl)或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L(200mg/dl)注: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以明确诊断。
说明:空腹指8~14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1天内任何时间;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升高,不能依据此时血糖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四)病情分级:参见糖尿病并发症分级。
(五)治疗目标纠正代谢紊乱,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健康和劳动能力,保障儿童生长发育,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六)目标血糖1.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mmol/L。
2.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
年轻患者且没有并发症患者尽可能把血糖值控制接近正常值。
糖尿病患者治疗除血糖要达到正常外,其他包括糖化血红蛋、体重指数、胆固醇、血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应控制在正常水平。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常值:4-6%,临床意义:反映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
建议3个月复查一次,糖尿病患者一般控制在7%以内。
4.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mmHg)一般控制在130/80mmHg。
5.老年患者(大于65岁)一般控制在140/90mmHg;如有肾病且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g,则应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125/70mmHg如达标。
二、糖尿病慢病管理(一)糖尿病筛查?1.充分利用院内资源,对本院内病人进行血糖监测,对已确诊的患者,由住院部填写病情信息登记表,待病人出院时讲名单递交至“治未病”服务科,本科室接收信息后纳入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档案,及时安排随访,根据病人需求,给予制定相应健康指导方案。
2.定期进行社区义诊活动,进行糖尿病知识宣传普及,为社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并筛查出高危人群,登记建档,安排预约随访。
3.对其他关注健康,愿意接受中医健康管理,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与自我保健,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向愈的人群,可直接纳入慢性病管理流程。
(二)健康体检1.对符合慢性病管理要求的病人,进行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2.对服务对象进行专科体检,内容包括:血糖血脂监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检查、足部触觉检查、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状态自我评估、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等。
(具体参照《慢病管理评估量表》)3.根据服务对象的病情具体情况,安排合理的复查时间。
(二)健康指导与中医特色技术干预1.健康指导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每个糖尿病病人都必须明白,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虽目前不能治愈,但能控制。
糖尿病的治疗涉及教育、饮食、运动、药物以及血糖、尿糖监测等多个方面,强调综合防治,各种治疗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1)遵医嘱按时服用降糖药物,联合用药。
(2)合理膳食。
原则:有计划、定时、定量;清淡;最好不饮酒;饮食均衡、合理搭配;长期坚持?。
膳食食谱参考《糖尿病治疗及饮食汇总》相关分类及饮食推荐。
(3)适量运动。
运动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有些轻度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就能达到治疗目的。
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健身操等都属于此类运动项目,其中快速步行更适合于老年朋友或慢性病患者。
通常有氧运动以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或每周4次,每次20分钟;或每周5次,每次20-30分钟最好。
(4)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精神紧张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衡都可引起血压升高,故应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焦虑。
2.中医特色干预方案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
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使血糖下降,增加热能消耗,使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改善,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改善患者全身状态,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预防保健操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手法达到调理脏腑,养阴清热,益气补肾从而辅助调节血糖的目的。
主要操作方法如下所示:(1)固气转晴拇指内叩掌心,其余四指握拳,扣住拇指,置于两胁,双脚五指抓地,同时环转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
(2)横推胰区双手掌由外向内推腹部胰脏体表投影区,一推一拉交替操作20遍。
(3)揉腹部以神阙为中心揉腹,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
(4)按揉腰背双手握拳,以食指的掌指关节点揉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每穴各半分钟。
(5)推擦腰骶双掌由脾俞自上而下推至八髎穴10遍。
(6)通调脾肾揉脾经血海、地机、三阴交,揉肾经太溪穴,双手拇指沿胫骨内侧缘由阴陵泉推至太溪5遍。
(7)拳扣胃经双手握空拳自上而下叩击小腿外侧胃经循行部位五遍,以酸胀为度。
(8)推擦涌泉用手掌擦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3.中医适宜技术保健法(1)按摩?按摩背腰部:手掌匀力推揉脊柱两侧,或用按摩棒、老头乐,敲打后颈到腰骶,重点按揉胰俞(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寸)、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寸)、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寸)和局部阿是穴(痛点),适合于2型糖尿病伴乏力、腰背酸痛者。
按摩腹部:双手掌互擦至掌热,左手掌压右手掌紧贴神阙穴(肚脐),从右上腹部向左上腹部,从左上腹部向左下腹部,用力推揉,适合于2型糖尿病腹满、大便不畅者。
按摩肢体:以手指揉点按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横指)、三阴交(内踝上3寸)2 分钟,以酸胀为度。
手擦涌泉穴(前脚掌心)以透热为度,适合于2型糖尿病头晕、乏力、眠差,或下肢麻痛者。
(2)艾灸灸足三里: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横指),约距—1寸左右,进行熏灸,每侧10—15分钟。
适用于2型糖尿病乏力、抵抗力降低、下肢无力者。
灸关元: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关元穴(下腹部肚脐下3寸),约距—1寸左右,进行熏灸,每次10—15分钟。
适用于2型糖尿病畏寒肢冷,或男子阳痿,抵抗力降低者。
注意事项:防止烫伤。
糖尿病患者不适宜于化脓灸。
(3)针刺疗法针刺治疗糖尿病常用选穴方法有以下几种:主穴为脾俞、膈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为肺俞、胃俞、肝俞、中脘、关元、神门、然谷、阴陵泉等。
针刺方法以缓慢捻转,中度刺激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3—5日。
(4)耳穴耳穴按压治疗糖尿病常选用的穴位有:主穴为胰、胆、肝、肾、缘中、屏间、交感、下屏尖。
配穴为三焦、渴点、饥点。
根据主证及辨证分型,每次选穴5—6个。
选定耳穴寻得敏感点后,将王不留行置于相应耳穴处,用胶布固定,用食、拇指捻压至酸沉麻痛,每日自行按压3次。
每次贴一侧耳,两耳交替。
(四)随访评估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血糖≥L或血糖≤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4)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2.分类干预原则:发挥中医中药治疗作用,充分利用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适宜技术等,对糖尿病的治疗优势。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
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