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自主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论文
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调查研究

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体育运动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
尤其是在高中阶段,体育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们形成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引导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获得更好的全面发展和健康生活。
本文将从调查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以及对应的对策出发,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生们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终身体育意识的理解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一个人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观念和意识。
它要求人们不断地运动身体,维护身体健康,促进健康发展。
在高中阶段,体育教育不仅是课堂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应当在学生的身上培养终身的体育运动意识,引导他们在人生不同的阶段继续参与体育运动,使体育活动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高中学生学业压力的不断加大,高中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明显减少。
根据近期的调查,仅有35%的高中生能够经常进行体育运动,有近60%的高中生因为懒惰或感到没有时间而很少甚至不参与运动。
实际上,高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如缺乏运动,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不能得到保持健康的发展,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大脑和心理健康。
针对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不足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意识:1、注重课内外体育教育的结合。
学校应该在体育课程安排中,尽可能地安排一些常规或必修的体育课程,包括三项、游泳、篮球、足球等各种运动项目。
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还应该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区设置的各种体育活动,如俱乐部、社团、运动会等,以此增强他们的体育意识。
2、树立体育运动的正面形象。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强调体育运动和生命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和体育运动观念。
同时,老师们还应该树立一些体育运动健康的典型,亲自示范,引导学生们学习和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3、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
高中学生因为课业压力大,常常觉得体育运动是一件繁琐无趣的事情。
为了使体育运动变得有趣,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体育运动的乐趣,采用一些轻松有趣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愿意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关于学校快乐体育相关研究的综述

关于学校快乐体育相关研究的综述摘要:目前,有关学校快乐体育教学的研究多偏重于宏观的、描述性的以及游戏性的研究领域。
对此,本文以学校快乐体育的相关研究为视角,对快乐体育的相关研究现状作一梳理和分析,以为今后做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学校体育快乐体育快乐体育模式体育游戏学校快乐体育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在发展学生身体的前提下,使学生得到理性的快乐体验的一个体育教育过程。
这一过程既是一种以人本主义教育观为理论基础,也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法论与教材理论的体育教学实践体系。
目前,快乐体育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和指导思想,既是传统的运动技术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改革的转折点,也是传统教育观念转变的必由之路。
对此,本文就目前学校快乐体育的一些相关研究进行一些归纳和总结,以为今后进一步进行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1 关于学校快乐体育的研究快乐体育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整个体育的发展紧密联系的。
快乐体育强调让学生在运动中充分体会其中的乐趣,提倡学生自主的学习和练习。
这种新的体育观念尊重学生自主性,鼓励学生一起学习和练习。
比如,张瑛玮在《快乐体育教学研究》中,概括了快乐体育的“优势及作用”;袁晓芳在其《浅谈快乐体育教学》中,分析了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阐述了实施快乐体育的基本原则;而范红在《快乐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中,分析了快乐体育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区别,等等。
快乐体育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传统的学校体育理论则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提高和增强体力。
快乐体育一方面认为是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发展水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快乐体育过程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地挖掘从事运动项目的潜力和参与运动的乐趣。
这两方面在促进所有学生的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在快乐体育的思想指导下,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理念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2 “ 乐 体 育 ” “ 身 体 育 ” 念 的 教 学 目标 。我 国 .快 、终 理 体 育 教 学 理论 要 以 “ 身 体 育 ” 指 导 思 想 , 养 学 生 的 终 为 培 个性 , 重 学 生 兴 趣 的 培 养 ; 教 学 大 纲 、 材 上 要 允 许 注 在 教 各 地 方 有 一定 的 自主 权 ; 材 安 排 必 须 转 向 符 合 学 生 特 教
主性 、 能动性 , 使他 们快乐 地参 加体 育教学 , 从 中享 受 并 体育带来 的乐趣 , 而得 到全面 、 进 和谐发展 的体育教学 过 程 , 单 地 说 , 是 在 欢 乐 、 快 的 气 氛 中学 习 体 育 , 行 简 就 愉 进 体育活动 。 ( ) 终 身 体 育 ” 内 涵 。 终 身 体 育 , 指 一 个 人 终 2“ 的 是 身进 行身体锻炼 和接受 体育教 育 。它是 一 个集 合 概念 , 具体是指在人生各时期 所接 受 的体育教 育 、 参 加的体 所 育活动及所坚持的体育锻炼 的总和 。在学校 体育教学 中 大 力 推 行 终 身 体 育 的 教 育思 想 , 要 求 学 校 体 育 要 着 眼 就 未来 。 为 了 让 学 生 终 身 受 益 , 仅 需 要 在 学 校 教 授 他 们 不 规 范 的运 动技 能 , 且 要 关 注 和激 发 他 们 对 体 育 的 兴 趣 , 而 使他 们 具 备 一 定 的 能 力 、 握 一 定 的方 法 , 持 永 久 的运 掌 保
一
通过对体 育教学 改革 的不断 研 究 和探索 而 提 出的新 理 念 , 谓 快 乐体 育 , 是 指 教 师正 确 运 用 适 应 学 生 年龄 特 所 就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

149当代体育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郝 佳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要求高中体育教学需要将“终身体育”作为主线,并将体育的价值观念以及知识和技术向学生传授,指导学生应如何进行学习,并促使学生学会对学习对象以及机会和锻炼方法进行选择,从而对“快乐体育”进行实践,并对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进行培养。
本文中主要对“终身体育”以及“快乐体育”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措施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应该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的,在对高中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应将学生身心和谐作为首要前提,并将终身体育作为方向,快乐体育作为主体,对学生展开体制健康教育,最终达到高中生可以全面进行发展的目的。
1 “终身体育”以及“快乐体育”的重要性终身体育主要是指一个人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并进行体育锻炼。
终身体育中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始终坚持学习并参加体育锻炼,促使其终身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其一生的生活中体育成为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将体育的整体化以及体系化作为目标,在不同生活领域以及时期中提供给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由于高中学生正处于提高身体素质的黄金时期,因此有计划且系统以及有目的的全面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并对体育的知识以及技术技能有所掌握,从而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也是对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的重要时期。
因此,在终身体育这一体系中,高中学校体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属于终身体育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人们对终身体育基础进行奠定的关键时期。
高中时期是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的体育活动的进行将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运动习惯的养成具有直接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对终身体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是一种体现,主要是促使学生对运动特性进行学习,并理解以及体会运动中的快乐,从而将人与运动之间的亲密关系进行建立,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收获到快乐,并在社会生活中对其进行延续,对学生自立以及自发的开展体育运动的习惯以及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可以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

学校体 育是实施终身 体育的基础 。学校体 育活动进行 的要求 ,有终身锻 炼的欲望 ,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具备必 的如何 ,将直接影 响学生体育价 值观 的形成 和运动 习惯 的 要的活动技能及运用技能的能力, 强调学生的个 l 生发展和学 养 成 ,对 终 身 体 育 将 产 生 极 大 的 影 响 。 为 此 ,学 校 体 育 生的主体作用 ,使体育 教学更好地为现代社会 服务 。 应 以终身体育 为主线 ,消除 只重 视学生在 校期 间的体育 教 2 . 体育教材的改革 育 任务 ,忽视学生 与社会 的联系 。应把运动作 为生活所 必 (1)屏 弃 《 纲 》中 ,锻炼 价 值 不 高 ,花 费 时问 . 大 需 的 内容 之 一 来 理 解 ,把 学 校 体 育 教 育 与社 会 ,与 学 生 的 长 且 较 难 掌 握 生在 脱离学校后 仍能 自觉地 经 ( . 2) 教材 内 容与 现代 生活 相结 合 ,主要 使学 生能 体
常地坚持体育锻炼 乃至贯穿 于人生 的全过 程 。学校是 当今 会 理解 ,运用 ,创 造 ,达到终 身体 育锻 炼的 目的 。这些 社会 每个人都 必经的重要人 生阶段 。这一 时期 也是学生 发 教 材包 括 健 美 、武 术 、游泳 、舞蹈 、网球 、健 美操 等 。 育 ,个 性形成 的重要 时期 。通过 学校体育 教育的 目的手 段 ( . 照学 生体 育 兴趣 来 选择 和安排 教 材 。 3)按 ( . 4) 充分 和 完善体 育基 础 理论 教材 ,通 过与 其他 学 打好学生 的身体 基础 。培养学生锻 炼身 体的兴趣 、爱好 、 习惯以及运动技 能 ,从而使学生 在人生 的各个 时期都 能把 科 协作 ,丰 富体 育 理 论知 识 。 体 育活动作 为一项生活 的内容来安排对待 。所 以 ,学校 体 ( . 5) 通过 各 种现 代教学 媒 体 的综合 利用 ,使 教材 更 育 应成 为贯彻终 身体育 的关键 所在 。 具现代 化 。 2 体育教学 与快乐体育 . 3 .体 育教学 结构 的 改革 体育 教学 的本 质就 在于促进 学生乐 于进 行体育学 习 , 长 期 以 来 ,“ 段 式 ” 或 “ i 式 ” 结 构 象 一 套 模 四 段
重视体育锻炼议论文三篇

重视体育锻炼议论文三篇重视体育锻炼议论文三篇体育运动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有意识地对自己身体素质的培养的各种活动。
采取了各种走、跑、跳、投以及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这些活动就是人们通常称作的身体练习过程。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重视体育锻炼议论文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重视体育锻炼议论文一篇摘要: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和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更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体育作为一门增强体质的学科在教学阶段越来越得到重视,本课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主线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培养学生掌握技术、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能的训练。
关键词:高中;体育;篮球一、教学背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关注焦点不仅仅局限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提高给予高度重视。
二、教学目的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认真贯彻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精神,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在安全、快乐、自主的体育训练活动中,强壮自身体魄,激发体育运动精神。
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篮球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适当的篮球比赛和篮球活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意义教师坚持快乐篮球教学理念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篮球教学活动中增强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案例呈现在某次的体育篮球课上,我发现部分学生缺少体育运动训练的热情,对此,我决定采取快乐的篮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情和动力。
我选择篮球比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篮球基本技能训练。
五、案例过程(一)分组情况我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人数相同,在篮球运球比赛开始前,我向学生讲解运球的基本动作技能,告诉学生按拍球的部位,运球时身体之间要协调用力,保持住自己的重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自身在训练中受到损伤。
快乐体育教学研究与实施[论文]
![快乐体育教学研究与实施[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b4cf26e2bd960590c67761.png)
快乐体育教学的研究与实施快乐体育是体育教育的主要导向,体育教学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健康体格上的,是学生开展终身教育的一个过渡过程。
但是在我国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进行了分析。
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国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对于新的体育课程则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体育技能,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并且能够对以后的社会生活有所帮助。
一、目前我国体育教育的现实情况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体育教育对我国体育课影响很大,缺少一定的创新方法,并且没有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我国新课程的改革已经实施很久了,教师也在努力的探索体育教学的新方法,改变原有的体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但仍有一些教师没有对新课标思想有着正确的认识,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本身具有的特长,没有使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没有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导致课堂教学非常的单调,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体育教师仍强调严格的纪律化、军事化的教学理念,使得体育课堂过于严肃,学习氛围非常的紧张,很难使学生能快乐的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自身就会产生很大的厌学心理,使其在对体育的学习中,很难感受到轻松和快乐,导致学生在走出社会后,不会对体育锻炼有着浓厚的兴趣,没有建立起终身体育的思想,使体育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二、对学生进行快乐体育教育的教学方法1.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一般学生都属于青少年时期,他们都有着非常大的个性需求,并且由于不同个体之间有着不同的需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更为注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快乐体育教学应极大的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体育教育,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快乐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下,不仅能对体育知识有着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还能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因材施教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通过对学生的不同对待,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使学生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加的感受到学习体育的快乐,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在其中。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人们按照所获得的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有目的地指导自己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
我国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里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由此可见,学生阶段,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十分重要。
体育教育也从以发展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教育向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转变,这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是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平台。
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并直接影响着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1、以精心的设计吸引学生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
教师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精心准备,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从中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2、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是零距离的。
实践证明,如果教师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至师德与师能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优美的形体、乐观积极的情绪、良好的教学状态、优秀的运动能力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教师这种无形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启迪智慧并理性思维,开发潜能并激励创新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但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运动习惯。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策略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策略高中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积极人生态度和终身体育意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成长的阶段,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首先要培养他们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
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快乐和乐趣,从而激发他们长期坚持锻炼的积极性。
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通过精彩的体育课堂、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喜欢上体育运动。
二、注重培养学生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学生要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需要从学生阶段就开始培养起。
高中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制定锻炼计划、组织体育俱乐部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
家长和学校都要支持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让学生真正把锻炼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习惯性地坚持下去。
三、注重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的认识终身体育意识不仅仅是指长期坚持锻炼,还包括积极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中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的认识,让他们明白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健康生活的各种方式,从而激发他们追求健康生活的积极性。
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健康知识、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在锻炼的也能注重饮食、作息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四、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精神的理解。
体育精神包括团队合作、拼搏进取、坚韧不拔等。
这些都是在体育运动中培养的品质,通过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这些品质对于生活乃至事业的重要性,从而在锻炼的也培养他们为人处事的品格。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终身体育关系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终身体育关系论文摘要:通过对终身体育内涵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问题,以及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运动意识,最终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
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已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体育的具体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运动意识、兴趣和能力。
一、终身体育的产生及内涵终身体育理论最早是由著名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他认为:“教育不应像传统观念那样,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劳动。
应该是每个人从生到死的持续过程。
”70年代他又在《终身体育导论》中提到:“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
如果把体育只看成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成了‘插曲’”。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在1996年科教文织成立50周年之时,提出了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21世纪的教育应该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
二、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关系1.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体能基础学校体育以培养能力为主,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并且能将所学技能用于生活。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青少年阶段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强烈,但缺乏生活、社会经验,遇事易受外部刺激而影响心理上的平衡,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变化。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通过学校体育教学的多种渠道和体育锻炼,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坚毅、沉着、百折不挠的性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效地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
2.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思想基础现代学校体育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狭隘观念,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观念

浅谈“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观念摘要:中职学校的体育课题应以“体育与健康”作为中心,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享用快乐、激发兴趣等原则,在学生中确立全面发展、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观念;并提出相应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宽松、明确、平等、和谐、充满活力的教育氛围,促进体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课程教学体育与健康终身体育观引言中专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后阶段,生理、心理发育较完善,求知欲望比较旺盛,并已拥有一定的体育自我活动控制和行为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设计和开发适合本学校学生的相关体育内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同时,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一、在“体育与健康”指导思想下,体育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双边活动”原则现代教育理念提出“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主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统一起来。
教师在介绍体育知识、进行动作演示、组织体育活动时,通过设置一定的难题让学生回答,让学生以主体地位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为学生创造表达不同看法、主动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兴趣”原则体育课教学包括导入新课、讲解示范、课堂练习、指导提高四个环节。
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做到教学形式新颖,课课有亮点,使学生在体育课上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尤其是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心情愉快地接受新的教学内容,克服以往强制性的命令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参与式的“要我学”变为主动投入式的“我要学”。
3.“享用快乐”原则“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他的《体育颂》中写到:“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想更加开阔,条理愈加清晰。
体育论文范文3000字

体育论文范文3000字论文关键词:中职学生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论文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健康状况和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影响着人才质量、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
但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还是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率问题。
本人结合中职教育实际情况,初步探讨怎样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体育与健康教育为培养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提供身体素质的保障。
新理念中等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确定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促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
要使现代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保持完善的健康状态,就必须认真地开发学校体育规划与科学布局以及体育课程资源利用。
一、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1.观念和指导思想的落后其一,现在大部分中职学校实行开放招生,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地区。
许多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时期接受的健康教育与目前所接受的健康教育存在根本上的理念差距。
部分学生连完整的体育课都没有上过,技能的差异导致学生间接受能力的差异。
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必然容易对所学事物失去兴趣。
其二,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健康教育的弊端在于对“健康”概念认识模式的模糊不清,这对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是十分不利的。
2.课程内容的陈旧与教授方法的落后教育部在修订后的《纲要》中明确规定:“在中职二年级实行拓展模块(学生自主选项教学),让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课程。
”目前,由于大部分中职学校领导对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性人才的专业教学方式更加重视,把更多经费投人到校专业课设置与配备上,而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相关功能却无法全部一步到位,导致健康教育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没有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合理化地结合。
快乐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中运用论文

探讨快乐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中的运用摘要:快乐体育是从情感教学入手,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自主性,对学生进行健全的身体教育、人格教育的一种教学思想。
本文阐述了在学校开展快乐体育的作用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快乐体育;作用;实施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61-001一、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体育活动是在大脑指挥下进行的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复杂活动,学生要承担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接受来自视觉、听觉、触觉的反应,还要努力识记练习动作结构并创造性的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去完成一个新动作,学生在观察教师示范动作时就已经培养了注意力、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之后,在练习过程中把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去掌握体育知识、技能。
2.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是体育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体育教学中大多数运动项目属集体运动,需要通过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胜利,通过体育运动,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特有的品德教育功能。
3.培养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力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去面对身体上的辛苦。
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
如长跑、跨栏跑等项目是对学生意志力的考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如果学生缺乏勇气和信心,就会半途而废,失去成功的机会。
教师这时就要鼓励学生自强不息,不怕困难,争取最终走向胜利。
体育课正是通过这种教育途径来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和勇猛顽强的信心,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促进学生树立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每当学习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由于学生事先对动作的感知缺乏认识,难免在心理上产生一些紧张,有时会因畏难情绪缺乏自信心,事实上学生要完成一个新动作,首先要对动作有所认识,然后才能树立自信心,直至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这样就会为更好地完成动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快乐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研究

快乐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研究课题报告湖南省澧县实验小学课题组引言:我们学校的《快乐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研究课题于2001年1月开始酝酿构思,并于同年被批准立项为常德市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在常德市教科所和县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历时六年,基本已完成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于2007年6月结题,2008年6月获得常德市基础教育教研教改成果一等奖。
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的提出首先是基于推进素质教育,执行体育课程标准的需要。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明确规定,学校要因地制宜、生动活泼地开展体育活动。
第二,是基于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的弊端,落实科学体育教育观。
科学体育观就是人本教育观,即人的身心都得到发展的整体教育观,以及以“体”载德滋智,促进人的生命因素、心理因素全面和谐均衡发展和沿着个性特色发展的教育观。
正是在这一点上,传统体育教育存在着某些缺陷,表现为在学科分割论影响下,把体育简单地看作专业教育,重知识技能的训练传授、重课堂教学形式、重竞赛成绩和达标数据,忽视了体育对人的生命和心理整体的影响和对其它学科的作用,特别是忽视了体育主体生命活动体验和心灵过程历练,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体育活动。
这种体育教学过程演进在理性的逻辑里,缺乏情感的激励和人性的张扬。
而快乐体育把“心”与“体”相关联,将“乐”与“育”相融合,消解了传统体育教育的消极因素,是实现科学体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三,是基于目前研究的现状。
“快乐体育”起源于日本,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为拓展。
其基本特征是从情感教学入手,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达成学生对体育的主动学习、愉快发展。
树立“终身体育”理念 创新“快乐体育”模式——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尝试

院 系检查 分 为系部 的 自查 和学 院的抽 查 , 般分前 期 、 中期 、 后期三个 阶段榆查 。前期 主 要 检查 开题情况 和学 生任务 落实情况 ;中期 着 检查 教师指导1作 是否到位及 学生 毕业设计 二 I 度 ,要对学生 的毕业设 计进 程情况 做详 细 勺 进 r .对设计 进度缓 慢的学生 应协助指 导教 师 解
树立 “ 终身体育 ’ ’ 理念 创新“ 快乐体育 ’ ’ 模式
职业学校 体育课堂教学模 式的创新尝试
摘 要 : 课 程 的 实施 是 我 国教 育 战 线 上 一 场 深 刻 的 变 革 。 新 的课 程 、 的 理 念 、 的 教 材 和 新 新 新
新的评价 , 对全体教 师提 出了更新 、 高的要 求 , 为职业 学校 的体育教 师 , 更 作 在体 育课 堂教 学中应 做到: 注重全体 学生, 全面提 高体 育教学质量 ; 提倡 自主学 习, 让学 生成 为课 堂的主 角; 激发 学习兴
作 的顺 利开展 奠定基础 。答 辩组成员 由学 院教
业设计 质量 , 的专 业综合 能力得 到了提升 , 学生 最终实现培养 高技 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目 。 标 【 】 金项 目: 注 基 本文 为江 苏省教 育厅 高等 教育人 才培养模式创 新实验基 地课题 的子项 目 暨南京 交通 职业技 术学院科研 项 目 r 目编号 项 JOO j Zg3 的研究成果。
础 。针 对部 分学生在企业 “ 顶岗实 习 ” 实习期满 时 ÷ 由予企业 工作需要 不能如期回校 进 行毕业 。
设计答 辩的情 况 ,我们坚 持 以 “ 业需 求为 目 企
分利用 校内外教学 资源 ,校 企共管共 赢多种途 径、 多种手段进 行人才培养, 采取“ 双指导” 双考 “
体育教育中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

浅谈体育教育中的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关键词:体育教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1.引言:当前,学生的体质特别是毕业生体质不尽人意,国家针对学生体育锻炼出台了体育达标、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等措施,虽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离我们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并且以考试为目的的体育锻炼虽然达到了,但是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体质很可能又会下降。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学生提出了终身体育教育的目标导向,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技能和健身锻炼的习惯,无论学生开学或毕业后从事任何工作的国民,都要与全民健身计划——终身体育教育“接轨”,正确地引入学生的体育目的论。
根据21世纪对人才素质要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以现代科学意识为学校提供素质教育的体育新功能,当今学校体育应把培养学生体育的基础能力和科学的自我锻炼能力,发展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素质水平,作为培养现代人的社会导向目标。
把快乐体育思想融进学校体育教学中是目前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而快乐体育教学是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教学形式。
它强调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教学过程,以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发展个性,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目的。
2.在学校体育中开展快乐体育的必要性当前的学校体育如果仍停留在注重技术技能的教学和教材、教法的研究这一层面上,那它肯定不能适应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这一发展的需要。
学校体育应扬弃体育学科的本位观和技能观,全面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使之与社会体育接轨,为终生体育服务。
近些年来,学校体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学生喜欢体育却厌倦体育课的现象在当前学校体育中较为普遍。
2.1教学的整齐划一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需要我国学校体育受传统教育模式和体育评价体系的制约,在体育课和其它体育活动中,有许多学生是被动进行的,被动的体育教学严重地影响着快乐体育和终生体育的落实,被动体育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我国实行同一种体育教育模式,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学生都上同一形式的体育课,测同一种项目。
浅谈快乐体育

1快 乐体 育在 全 民健身 中的作 用
1 . 1加 强 心 理调 节 、 促 进 身心 健 康 与 智 力发 展 有 时 人 们 由于 各 种 原 因 , 会 暂时失去心理平衡 , 而 造 成
情绪低落 、 情感淡漠。而轻松愉快的体育活动 , 能使参加者 快乐、 自由 自在 , 对消极情 绪产生缓 冲 , 对情 感能起 到积极 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研究 表明: 愉快可促进体 内各器官的协 调活动 ,使整个机体的免疫 系统和体 内化学物质处 于平衡 状态 , 从而增强对 疾病的抵抗力 ; 也 可达到劳 逸结合 , 消 除 疲劳 , 提高 大脑 的供氧水平 , 促进 大脑的新 陈代谢 , 为智 力 的发展创造 良好 的身体条件 。
体 育研 究
浅谈快乐体育
倪
( 蚌埠 慕远 学校
中图分类号 : G8 0 7 文献标识码 : A
娜
安徽 ・ 蚌埠 2 3 3 0 0 0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3) 0 6 — 0 1 0 0 — 0 1
摘 要 快乐体育 已成为全民健身 的主体和发展方 向,给人 们带来 了身心健康。本文就快乐体育在全 民健 身 中的作 用 和实施 中应注意的问题加 以论述。 关 键 词 快乐 体 育 全 民健 身 身 心 健 康 作 用
1 . 2丰 富 业余 生 活 随着社会 进步 , 人们 的生 活水平 提高 , 丰富多彩 、 健 康 文 明的快乐体育成为生活不可或缺 的部分 。不 但缓解了学 习、 生活带来的压力 , 而且还 陶冶情操 , 娱乐身心 , 培养高 尚 的 品格 。 快乐 体育 由于它 的简单易行 , 形 式多样 , 趣 味无穷 , 能
浅议终身体育的形成

整体健 康水平 的提高为 目标 ,确立了 “ 健康第一 ”的思想 。 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 的基础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 自
主学习和终 生坚持锻炼 的前提 。无论 是教学内容 的选择还是 教学方法的更新 ,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只有激发
锻炼的 自觉性 ,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 。定期举办体育知识讲 座 ,组织各 种竞赛活动 。学校举行运动会等活动时 ,可特邀 家长和企业 、单位共 同参与竞赛活动的组织 和领导工作 ,以
终 身体 育 的 有 关概 念 和 主 要 范 围 1 .终 身体 育 的 有 关概 念
一
、
眼炼 的动 机 .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终 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各种教育的 总和。终身体育锻炼是指 一个人按照 自己的意愿 ,进行贯彻
加强学校与家长 、 社会 的联系 , 扩大学校体育的社会影响力 。 充分发挥体育媒 体的作用 ,不断增长学生的体育知识并开阔
和保持学生的运 动兴趣 ,才能使学生 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 锻炼 。在学校体 育教学 中 ,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 实现
体育与健康课程 目标和价值 的有效保证。
一
动机是推动和指 引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 ,目标 则是通过活动最终期望获得 的具体结果 。体育锻炼是一定动 机 唤起 ,并指 向一定活动 目标 的行动过程 。动机和 目标是唤
生 的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活动 的过程 。终身体育锻炼
者是指意识到 自己的一生必须 坚持不懈 的参与体育学习与锻 炼 的人 。终身体育教育是贯彻 人的一生 的教育 ,是终身教育 的一部分 ,它是 自发 自主的教 育 ,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教
师、没有体育课作业 的条件下进行 的 ,人们根据各 自的主观 条件 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 2 .终身体 育的主要 范围
自主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职业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育 教 学 在社 会 快 速 发 展 的今 天 , 能 发 挥其 更 大 的 效能 。 调 不 据 查分 析 , 些 职 业 中学 学 校 的领 导 、 师 及 一 部 分 学 生都 存 在 有 教 着 对 体 育认 识 上 的偏 差 , 即领 导 、 师 只 重 视 专业 技 术技 能 课 教
■瞪
自 主 体 育 ,快 乐 体 育 ,终 身 体 育
职 业 中学体 育教 学 改革 的 实践 与 思考
蔡 志平
( 城 市盐 南 中等 职业 学 校 , 苏 盐 城 盐 江 24 0 ) 2 0 0
摘 要 i 育是 职 业 中学基 础 教 育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 育 体 体 教 学改 革也 是 学校 整 体 改革 的 重要 内容 , 它具 有 鲜 明的 学科 特 点和 其 他 学科 不可 替 代 的 独 特优 势 。体 育 教 学 课 程在 职 业 教 育 中 占有相 当比例 。 体 育教 学改 革的 一 个重 要 方 面 , 是要 注 就 重体 育 教 学 , 现 新 课 程 的 基 本 理 念 , 学 生获 得 自主 、 乐 体 使 快 的情 绪 以及 终 身体 育 的 理 念 。 本 文作 者 从 职 业 中学体 育教 学 的现 状 入 手 , 合 自己 多年 的 教 学 经验 . 职 业 中 学体 育教 学 结 对
快 乐体 育
终
身体 育
职 业 中学体 育 教 学 的 现状 1教 学观 念 与 方 法 滞后 , 育意 识 不 强。 . 体 在 现行 的体 育 教 学 中 . 们 可 以看 到 “ 教 师 为 中心 ” 采 我 以 . 用 “ 授 式 ” “ 输 式 ” 陈 旧教 学 方 法 的 身影 , 传 、灌 等 教学 方法 的滞 后 严 重 制 约着 体 育 教 学 的 发 展 。这 就 需 要 一 些 主管 部 门建 立 必 要 的 激励 和淘 汰 机 制 ,促进 教师 提 高 敬 业 精 神 和 自我 更 新 意识。然而 , 受传 统 教 育 思 想 的 影 响 , 业 中 学 学校 的体 育 教 职 学 目标 和指 导 思 想— — 只 注 重 学 生 在 校 期 间 的体 育 教 育 、 身
大学体育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的融合

大学体育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的融合大学体育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的融合大学体育一直以来都是提供优质教学和训练,培养优秀运动员和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
但是,大学体育仅仅停留于此,显然是不够的。
如何将大学体育更好地结合起来,并结合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使更多的人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带来的好处,是一项重要的议题。
一、大学体育的意义大学体育作为教育体育的一部分,包括教学、训练、比赛和竞技。
它的基本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健康和幸福。
大学体育也应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
大学体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全面的体育教育和训练,更在于其为建设体育强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比如,大学体育可以输送出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为国家在国际比赛中获得更多的优异成绩,同时也反哺教育事业的发展。
但是,大学体育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大学体育还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包括智力的提高、情感的升华、社交能力的提升等,从而让体育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
二、大学体育的存在问题尽管大学体育拥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在现实中它的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大学体育存在着教练员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缺少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的人才等问题。
其次,大学体育缺乏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缺少社会和企业的支持,无法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再者,大学体育与学科建设的融合度较低,缺少课程设计、课程资源的整合等工作,难以发挥教学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三、大学体育终身体育的融合大学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融合是大学体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终身体育是指人一生中坚持参与体育活动,保持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适应社交等的体育活动,是一种持续参与体育活动的生活方式。
大学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融合有助于实现从“为专业训练而训练”转向“为健康和快乐而训练”的更加全面的体育目标。
大学应在教学生技能的同时,注重让学生明确体育与健康、个人发展和全人类福祉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参与终身体育的习惯和意识,使大学体育的影响超过现有的针对专业运动员的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自主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论文
1.教学观念与方法滞后,体育意识不强。
在现行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授式”、“灌输式”等陈旧教学方法的身影,教学方法的滞后严重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发展。
这就需要一些主管部门建立必要的激励和淘汰机制,促进教师提高敬业精神和自我更新意识。
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职业中学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只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及其效果,忽视了当今体育教育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缩小了体育教学的时间空间,致使体育教学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能发挥其更大的效能。
据调查分析,有些职业中学学校的领导、教师及一部分学生都存在着对体育认识上的偏差,即领导、教师只重视专业技术技能课的教学,学生也很重视这些方面的学习(这是无可厚非的),却忽视了体育教育自身的功能,使体育成为他们无暇顾及的学科。
显然,这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2.教学的目的不明确。
现行的体育必修(选择)课,大多是按照项目的技术特点,遵循职业体育培养的轨迹,有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旨趣是什么:是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运动技能用于
炼身,还是让学生掌握难新动作,把教学的难点重点作为教学的重心?教师往往脱离现实,轻视基本运动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忽视对学生炼身能力的培养,存在对业余爱好者进行职业化培养的倾向,导致了教学目的不明确。
3.体育教学目的与社会需求不协调。
从体育教学观念来看,职业中学学校也应该遵循“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体育教学出现了一些偏差:过于强调健康,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根本――体育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学习;过于强调体育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了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课程的设置、考核上,教师大都不能适应职业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形式单一,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出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对职业中学学校学生走出学校后是否具有独立的能力进行科学地体育锻炼
没有认真考虑。
如果职业中学不以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为出发点,不加强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那么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职业中学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就是不够完善的,也是值得深思的。
1.重新确定体育教学的内容。
首先,体育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参考学生的意见,内容要多样化。
职业中学学校体育教学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放在第一位。
为此,体育教学内容应增加大众健身娱乐性内容,以体现兴趣性和实用性。
其次,应重视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
体育教学内容应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1―2项能使学生在毕业后终身享用的体育项目。
最后,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有目的地增强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如现在很多职业中学院都开设的计算机和外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取向决定了将来工作的方式以长期伏案为主,低头含胸、精神高度紧张等是这类专业的典型特征。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增加拳击、健身操、韵律操等锻炼项目,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体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重视和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原因之一。
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已感厌倦,毫无兴趣可言。
因此,教师除在选择内容上有所创新之外,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即通过不同形式、灵活多变、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手段,重新唤起学生的练习兴趣。
这样,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巩固和发展,并能把稳定的兴趣培养成为自我锻炼的习惯,增强其自我锻炼的能力,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和进行授
课时应大胆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例如,在篮球行进间低(高)手投篮的教学中,如只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技术较难,而如能结合动作要领,运用语言艺术编成简单、易懂、易记的顺口溜:“一步大,二步小,三步用力往上跳,提膝送球入篮筐。
”通过类似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则对动作会容易理解和掌握,对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的提高更为有利。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学生引导到愉快的体育锻炼中,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技术的同时得到乐趣,形成快乐体育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3.在教学环节中重视体育游戏的运用。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积
极主动、自觉地参加练习,承担运动负荷。
动作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习者良好的机能和心理状况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
教师在技术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可以改善教学氛围,使单调、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选择、创编一些基本技术为素材的体育游戏,在游戏中巩固动作技能。
如篮球的运球技术教学,可选用运球中“保护与破坏”游戏,即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活动范围内,人手一球,在运球过程中主动破坏他人的球,并力争保护好自己的球不被破坏。
这种游戏的运用,加大了练习的难度,增添了练习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地巩固运球技术,提高控球能力。
另外,“运球接力”游戏也能取得同样
的效果。
再如教学田径中的弯道跑技术时,除了可以在准备活动中进行各种圆形跑的游戏活动,为弯道跑技术打好基础外,还可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一些弧形跑、圆形跑游戏,巩固提高弯道跑技术。
投掷项目的教学比较枯燥,教师可适时地选用一些掷准、掷远游戏,进行分组比赛。
根据学生所用的器械及具体情况,按一定距离划分若干区域,如方格、圆圈等,并标出每个区域内的分值,通过累计各组的得分,分出胜负。
凡此种种可给学生的练习赋予一定的情节,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