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劳动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劳动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D )

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款关系

B.某公司向职工集资建房而发生的关系

C.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某石材厂与农民工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2.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B )

A.国际劳工局

B.国际劳工大会

C.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

D.国际劳动法协会

3.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通过于( C )

年年年年

年12月,苏维埃政权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法( A)

A.《劳动法典》

B.《苏联劳动法典》

C.《劳动法纲要》

D.《劳动法案》

5.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除特种行业外,我国的最低就业年龄为( C )

周岁周岁周岁周岁

6.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事实是( A)

A.合法行为

B.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C.行为与事件

D.事件

7.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的时间是( B)

周岁周岁周岁周岁

8.《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定年限,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需连续工作的年限是( C )

年以上年以上年以上年以上

9.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 B )

A.劳动合同期满

B.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

C.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D.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10.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以下不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未成年的用人单位是( D )

A.东方歌舞团

B.上海杂技团

C.国家体操队

D.山丹编织厂

11.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双方协商解决不成,应按以下程序解决( D)

A.由当地人民政府信访机构协调处理

B.由人民法院受理

C.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

D.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各方协调解决

12.根据有关规定,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主要对象是( A)

A.城镇不能继续升学并准备就业的初、高中毕业生

B.城乡不能继续升学并准备就业的初、高中毕业生

C.城镇不能继续升学并准备就业的大学毕业生

D.城镇不能继续升学并准备就业的研究生

13.根据《劳动法》规定,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机构是( A)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各省市人大常委会

D.全国总工会

14.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加点工作,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每月延长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A )

小时小时小时小时

15.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人员有( D )

A.医务人员

B.锅炉工

C.厨师

D.推销人员

年国务院颁布的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妇女劳动保护法规是( D)

A.《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规定》

B.《女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C.《妇女权益保障法》

D.《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7.我国社会保险项目中,用人单位缴费比例最高的是( D)

A.失业保险费

B.医疗保险费

C.工伤保险费

D.养老保险费

18.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职工个人缴费达到最低年限的,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这一年限为( B )

年年年年

19.关于工会的性质和地位,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D)

A.省级以上工会具有机关法人资格

B.产业工会具有财团法人资格

C.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工会的权力机构

D.工会属于群众组织

20.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三方代表组成,其中不是一方代表的是( C)

A.政府综合部门代表

B.工会代表

C.职工代表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颁布了一系列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律,其中有( ABCD )

A.《劳动争议处理法》

B.《团体协约法》

C.《劳动基准法》

D.《工人检查法》

22.根据劳动法规定,属于特殊就业群体的有( CD)

A.妇女

B.未成年人

C.残疾人

D.藏族大学毕业生

23.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ABC)

A.试用期间

B.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C.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付劳动报酬的

D.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

24.职业技能鉴定的对象包括( CD)

A.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

B.学徒期内学徒工

C.企业职工

D.进城就业农民

25.法律允许用人单位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应当由劳动者支付的( AC)

A.个人所得税

B.营业税

C.养老保险费

D.合同债务

26.法律禁止企业安排参加加班加点的职工包括( AC)

A.未成年人

B.经期女工

C.哺乳期女工

D.患病女工

27.我国《矿山安全法》规定,矿山安全设施建设必须与主体工程( ACD )

A.同时设计

B.同时审批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产和使用

28.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使用童工的单位对患病或伤残的童工应当(ABCD )

A.负责治疗

B.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费

C.对伤残的童工发给致残抚恤费

D.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生活费

29.在我国,只由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有( CD)

A.养老保险费

B.失业保险费

C.工伤保险费

D.生育保险费

30.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以下各方代表组成,具体包括(ABC)

A.职工群众代表

B.企业行政代表

C.企业工会代表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劳动法律关系: 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32.劳动合同约定条款:指除法定条款处,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规定的其他补充条款。一般常见的约定条款有:试用期、服务期、商业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竞业限制、违约金和赔偿金等。

33.工资集体协商: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34.法定节假日: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或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的休息时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5.用列举方式区别式方法讲哪些社会关系是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⑴列举式方法①国家进行劳动力管理中的关系;②社会保险中的某些关系;

③工会组织与企业在执行劳动法、工会法过程中发生的劳动关系;④处理劳动

争议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⑤其他有关管理机构在监督劳动法执行过程中发

生的一些关系。

⑵区别式方法①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如劳动就业中的某些关

系②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如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③这些关系

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如职业培训中劳动者与培训机构产生的关系。

36.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关及其处理方式是什么?

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关特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劳动合同双方

当事人对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发生争议时,应依照法律程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

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确定。对无效劳动的处理一般包括:

(1)撤销合同(2)修改合同(3)赔偿损失

37.劳动者所享有的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利有哪些?

(1)获得各项保护条件和保护待遇的权利。

(2)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3)拒绝权。即在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隐患严重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拒

绝从事该项工作或者有权撤离现场。

(4)监督权。劳动者对企业及管理者不执行劳动安全规定,不提供法定安全卫

生条件,以及违章指挥,强令冒险工作灯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

38.试论述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

(1)实现三方利益平衡是劳动立法的宗旨①劳动法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用人单

位和劳动者三方。②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其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主要是

协调三方主体的利益关系。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平衡①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劳动

法应当偏重保护劳动者。②劳动法保护用人单位利益,有利于改善生产条件和经

营管理,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劳动条件。

(3)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与国家的利益平衡劳动法通过保障和促进劳动关系的健

康和稳定发展,实现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和经济文化发展,从而为劳动者和

用人单位权益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三方机制”是实现三方利益平衡的重要手段。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9.某化工厂为职工安排了接送上下班的交通车,该厂技术员周某自2003年12月

购买小轿车后,就不再乘本厂班车而驾驶自己的小轿车上下班。2004年3月10

日,周某在下班时间驾车回家途中,与另一辆小轿车相撞,导致其腿部受伤。经

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周某对这起交通事故应负次要责任。治疗痊愈后,周某要求

厂方按工伤处理,而厂方认为周某受伤不在工作时间内,且不是乘本厂班车受的

伤。故不同意给予工伤待遇。问:周某受伤应否认定为工伤,有何法律依据?

答:《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

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周某的受伤发生在下班途中,其驾驶自己的小轿车上下班

不违反法律规定。故厂方的理由不成立。

40.某企业与5名职工分别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这5名职工担任专用

车床的车工。3年后,该企业由于转产,这些专用车床不再使用,企业就解除了

这5名职工的劳动合同。问:该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是否正确,本案应如

何处理,理由何在?

答:该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不正确。因为不符合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企业

转产,符合《劳动法》第26条第(三)项规定的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根据

《劳动法》第26条规定,该企业可通过协议变更劳动合同;如不能就变更劳动

合同达成协议,该企业可提前30日书面通知该5名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据

《劳动法》第28条的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 A 】

A.英国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B.美国的《劳资关系法》

C.德国的《疾病保险法》D.1906年瑞士《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公约》

2.国际劳工组织不同于其他国际组织的突出特点是【 D 】

A.它是普遍的、官方的国际组织 B.它是民间的、地区性的国际组织

C.它是属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国际组织 D.它是实行“三方性原则”的国际组

3.有权实施劳动监察的机关是【 D 】

A.公安机关 B.工会 C.用人单位上级主管机关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4.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有权协调处理该争议的

机构是【D】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人民法院 D.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5.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B】

A.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稿酬B.企业支付给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C.甲企业支付给乙企业的零件加工费D.国家机关支付给公务员的工资

6.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事实是【 C 】

A.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件B.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的违法行为

C.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合法行为

D.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丧失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7.担任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的是【 C 】

A.职工代表B.用人单位代表C.工会代表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代表

8.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比例是职工本人工资的(A)

A.1% B.2% C.6% D.8%

9.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为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劳

动者应对下列凭证承担举证责任【B】

A.工资支付凭证B.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

C.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登记表”D.考勤记录

10.在1997年《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后参加工

作的职工,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其个人缴费年限累计应当满【B 】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11.集体合同生效的标志是【 D 】

A.合同文书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B.集体合同双方首席代表在合同文书上签字

C.集体合同文书报送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

12.承担未成年工定期健康检查费用的是【 A 】

A.用人单位B.劳动者个人 C.依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确定D.同级工会

13.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具体作法可以是【 A 】

A.以法定货币支付

B.以实物代替货币支付

C.以货币和实物一并支付D.以货币和企业债券一并支付

14.需要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批的就业介绍机构是【 D 】

A.公共职业介绍机构B.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

C.其他非营利性介绍机构D.境外就业中介机构

15.因违反劳动法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不包括【 D 】

A.用人单位B.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

C.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D.劳动者

16.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

人单位可以依法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A 】

A.解除合同B.终止合同 C.变更合同D.续订合同

17.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

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偿金,具体比例是

【B】

A.20%B.25% C.50%D.100%

18.下列关于劳动法地位的认识,通常认为【A】

A.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B.劳动法是民商法的组成部分

C.劳动法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 D.劳动法是社会法的组成部分

19.依现行规定,保障对象不能排除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是【 C 】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工伤保险 D.医疗保险

20.万隆公司安排职工李帅在国庆节期间上班。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李帅应该获

得的工资为不低于其标准工资报酬的【 D 】

A.150% B.200% C.250% D.300%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童工的,由劳动行政部门【ABC 】

A.责令用人单位安置和赔偿B.进行行政处罚

C.给予行政处分D.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2.就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ABCD】

A.职业介绍B.就业训练C.失业保险 D.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23.在劳动法的体系结构中,属于劳动关系协调法的有【BCD】

A.工资法B.劳动合同C.集体协商D.集体合同

24.《劳动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

工程【BCD 】

A.同时审批B.同时设计C.同时施工D.同时投产和使用

25.下列情形中,视同工伤的有【AD】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B.自残或自杀的C.患职业病的

D.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2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案原则有【BCD】

A.工会代表参与的原则B.先行调解的原则

C.一次裁决的原则D.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27.下列属于工作时间的有【B CD】

A.病假时间 B.停工待料时间

C.女职工哺乳婴儿时间D.职工培训时间

28.下列不能作为最低工资组成部分的有【ABCD 】

A.加班加点工资B.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C.法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

D.用人单位通过补贴伙食、住房以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

29.下列关于劳动纪律的说法正确的有【ABD】

A.劳动纪律是企业经营者管理权的一项内容

B.劳动纪律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C.劳动纪律的效力来自于国家的强制性规定

D.劳动纪律的内容可视为是劳动合同的具体化

30.19世纪初期,劳动法产生的原因有【ABC】

A.大工业时期人类理性的体现

B.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C.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过程中,劳工条件不断恶化

D.各个历史时期劳动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探亲假:指劳动者的工作地点与父母或配偶的居住地不在一地,在公休假日

不能团聚时享受的与父母或配偶的带薪假期。

3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

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33.劳动安全卫生认证制度:指在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之前,依法对参与生产经营

活动主体的能力资格以及其他安全卫生因素进行审查评价并确认资格或条件的制

度。

34.职业道德: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定职业

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即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

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要求。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5.简述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

(1)两者的调整对象不同。民法调整财产关系以及与财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人身

关系;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

(2)两者的主体不同。一方必须是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

(3)两者调整的原则不完全相同。

36.简述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2)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

(3)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37.简述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员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差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8.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1)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

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一

规定被确立为劳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表明,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从事劳动,既

是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又是履行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义务。

(2)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1全面保护,是指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劳动财产权益、劳动报酬权益、劳动

者人身权益。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益,都应该得到保护。

2平等保护,首先,对各种劳动者平等保护。其次,不应该注意对特殊群体的特

殊保护。对于特殊劳动者群体(如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劳动者

等),给予特殊的保护。

(3)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

劳动法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法主体利益包括国家的利

益、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劳动者的利益。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就是要求尽量实现这

三方利益的平衡。国家的利益是整体利益,在劳动法人,主要表现在通过保障和

促进劳动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和经济文化发

展,从而为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和用人单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