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政诉讼法的角度看如何防范败诉风险
行政机关应对行政诉讼中败诉风险的调研
行政机关应对行政诉讼中败诉风险的调研内容摘要:近年来,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的案件虽然有所不降低,但是还处在败诉率较高的线上。
为了能使行政机关能更好的应对行政诉讼中的败诉风险,我们对南丹县人民法院2007年至2011年11月期间受理的行政一审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的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行政机关在行政诉中败诉的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2007年至2011年11月,该院共受理行政一审案件52件,已经了审结52件。
在我院受理的52件行政诉讼案件中,从结案方式来看,以判决结案的有45件(其中依法被判决撤销的有5件,被判决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有4件,被判决依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1件;被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有6件;被判决维持的有29件。
);裁定准许撤诉的有16件,裁定不予受理的有1件。
在案件类型上,52件案件中涉及土地管理的有34件、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的有10件、房屋登记管理的有7件,公安及交通行政管理的有4件,工商行政管理的有1件,林业管理的有6件、交通管理等。
在我院审结的行政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的案件为10件,败诉率为19.23%,其中,被判决撤销的有5件,被确认违法的有4件,被判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1件。
(二)行政机关败诉案件的特点1、行政机关的败诉率还有待降低。
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该院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的败诉率为19.23%,败诉率还相对比较高。
2、行政败诉案件涉及的行政机关较多。
在败诉的行政案件中,有涉及政府部门的行政不作为及对行政裁决不服的案件,有涉及房屋登记管理部门的房屋登记纠纷案件,有涉及林业部门的林业纠纷案件,有涉及公安部门的公安行政管理纠纷案件,有涉及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动保障和社会管理纠纷案件。
3、行政败诉案件主要是县、乡镇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纠纷案件,5年间的行政败诉案件中,有5件是涉及县、乡镇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纠纷案件,占行政败诉案件的50%。
4、因程序违法和因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败诉的行政案件占败诉案件的绝大多数。
胜诉还是败诉行政诉讼中的风险和机会
胜诉还是败诉行政诉讼中的风险和机会在行政诉讼中的风险和机会胜诉还是败诉,行政诉讼中的风险和机会是一场复杂的法律博弈。
行政诉讼是一种法律程序,用于解决公民、组织或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争议。
在这个过程中,胜诉可能意味着公平正义的实现,但也伴随着一系列风险,而败诉则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
本文将探讨在行政诉讼中胜诉和败诉的风险与机会,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法律挑战。
## 行政诉讼的基本概念行政诉讼是一种司法程序,旨在解决与政府机关相关的争议。
这类争议可能涉及许多领域,如土地使用、环境政策、税收、执法等。
行政诉讼通常在法院进行,涉及原告(通常是公民、组织或企业)与被告(政府机关或官员)之间的法律争议。
## 胜诉的机会与风险### 机会胜诉的机会是行政诉讼的一个吸引人之处。
当原告胜诉时,他们通常能够获得以下好处:1. **合法权益的保护:** 胜诉将有助于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得到公平对待。
2. **改变政策:** 胜诉可能迫使政府重新考虑其政策和做法,有助于社会的公平和进步。
3. **赔偿:** 在某些情况下,原告胜诉后可能有权获得赔偿金。
### 风险然而,胜诉并非总是容易的,而且伴随着一些潜在风险:1. **费用高昂:** 行政诉讼可能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
雇佣律师、收集证据和出庭都会产生高昂的费用。
2. **法院判决不确定性:** 法院判决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即使证据似乎有利于原告,也不能保证获胜。
3. **负面社会声誉:** 如果诉讼涉及公众关注的问题,原告可能会受到负面社会声誉的影响。
4. **法院程序的复杂性:** 行政诉讼程序可能非常复杂,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和经验。
## 败诉的机会与风险### 机会尽管败诉可能被视为不利的结果,但也存在某些机会:1. **上诉机会:** 原告可以选择上诉法院的判决,以争取逆转败诉的机会。
2. **法律问题的澄清:** 通过败诉,原告可能能够澄清法律问题,帮助未来的案件。
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分析
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分析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分析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一种司法行为。
在行政诉讼中,如果行政机关败诉,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损失,因此,需要对行政机关失败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一、行政机关可能败诉的原因1.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行政机关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机构,其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如果其行政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导致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那么行政机关就有可能败诉。
2.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当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应当是合适的、必要的和合理的,如果其行政行为在合适性、必要性或合理性方面出现问题,导致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那么行政机关也有可能败诉。
3.行政机关的证据不足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必须提供证据来证明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如果行政机关的证据不足,不能够证明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正确性,那么行政机关就有可能败诉。
4.行政机关的证据被推翻在行政诉讼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供证据来推翻行政机关的证据,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的证据能够推翻行政机关的证据,那么行政机关就有可能败诉。
二、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分析1.法律观念和普及程度不高有些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法律知识水平较低,对法律的理解不够深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会导致行政机关败诉。
2.行政机关管理不善行政机关管理不善,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规范的行政程序,导致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就会容易导致行政机关败诉。
3.证据不足或推翻的情况较多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必须提供充分证据来证明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如果行政机关的证据不足或被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推翻的情况较多,那么行政机关的败诉率就会相对较高。
4.行政机关多次违法行为,导致公众持续反感行政机关多次违法行为,导致公众持续反感并不断提出诉求,一旦公众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败诉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最新-行政机关在我院行政诉讼中败诉的原因及对策 精品
行政机关在我院行政诉讼中败诉的原因及对策行政机关在我院行政诉讼中败诉的原因及对策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认真执行《行政诉讼法》,严格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几年来,我区区、乡两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积极贯彻实施《行政诉讼法》,坚持开展依法治区和依法治乡街、镇,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绝大多数行政机关积极参加行政诉讼活动,履行人民法院的行政裁判,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区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但是,我区行政机关在贯彻实施《行政诉讼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是行政机关行政诉讼败诉率还比较高。
这一问题应当引起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我区行政机关的执法水平,避免和减少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日前,我们对1999年至20年11月期间在本院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败诉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分析了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供区政府领导和各行政执法部门领导参考。
一、行政机关在行政诉中败诉的基本情况及案件特点一基本情况1999年至20年11月,我院受理行政案件131件,已审结127件未结4件。
在案件类型上,131件案件中涉及房屋拆迁管理的33件,公安31件,工商14件含市工商局2件,交通管理10件,司法局公证7件,城管执法6件,规划管理6件,集体土地管理5件,劳动保障3件,农村经济管理2件,教师管理2件,市政、消防、民政、环保、小公共汽车管理各1件、其他7件。
在结案方式上,127件案件中以判决结案的40件其中判决维持的19件;判决撤销的16件,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5件,裁定不予受理的12件,裁定驳回起诉的26件,撤诉48件其中原告主动撤诉的26件,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后原告撤诉的22件,行政赔偿调解结案1件。
二从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的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1、行政机关败诉率居高不下1999年至20年11月,在我院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败诉的案件共39件,败诉率为307。
行政诉讼的诉讼风险
行政诉讼的诉讼风险行政诉讼是指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发生争议时,依照法律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形式。
行政诉讼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然而,行政诉讼中也存在一定的诉讼风险,这对当事人来说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就行政诉讼中涉及的诉讼风险进行探讨,以加深人们对此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行政诉讼中的诉讼风险包括判决结果的不确定性。
行政诉讼的结果取决于法官的判决,而法官的判决可能存在主观认识偏差、法律运用不当等问题。
此外,行政诉讼案件通常具有复杂性和具体性,对事实的判断和证据的认定也容易引发争议。
因此,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往往面临着判决结果的不确定性,这给其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其次,行政诉讼中的诉讼风险还在于时间和成本。
相比其他诉讼形式,行政诉讼的审理周期较长,时间成本相对较高。
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常常具有一定的资源和优势,可能采取拖延审理时间、故意提起上诉等手段,延长诉讼的时间。
此外,行政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承担律师费、诉讼费用等各种成本,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个人或组织而言,这无疑是一种风险。
再次,行政诉讼中的诉讼风险还在于证据的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是一种争议焦点复杂、证据较多的诉讼形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原告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自己的主张是合法和合理的。
而在行政诉讼中,被告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证实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因此,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准备与举证能力,否则可能面临证据不足、无法证明自己的诉讼请求等风险。
最后,行政诉讼中的诉讼风险还在于行政诉讼制度的不健全和执行难题。
当前行政诉讼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相对集中的行政诉讼权力、行政机关干预诉讼等,这都可能导致行政诉讼的公正性和效率性受到一定的威胁。
此外,一些行政行为的强制执行问题也容易引发争议和纠纷,给行政诉讼当事人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从行政诉讼看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行政诉讼看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描绘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宏伟蓝图。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有不足,研究行政诉讼案例,有助于发现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有助于地方政府和相关人员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一、行政诉讼反映出依法行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行政诉讼案例,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依法行政的情况,折射出行政部门在决策、管理、执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依法行政意识不够强。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依法行政的意识不足,程序规范就常常不够。
有的行政机关领导和行政执法人员对按法办事依法行政认识不到位,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甚至以“红头文件”作为执法的直接依据。
在行政过程中,重效率、轻程序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在处理招商引资、重点工程的征迁安置过程中,过分追求效率,随意简化程序,导致行政行为违法等;在土地征收中缺失公告程序,房屋征收中未履行征求意见程序,甚至有的征收部门在与被征收人未达成征收补偿协议的情况下,出于行政效率考虑,先搬迁后补偿,引起诉讼等。
2、管理方式转变不到位。
政府职能转变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的历史选择,它对民族复兴有着非凡历史意义。
政府职能应从“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有的行政机关领导和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职权时不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做决策时,不听群众意见,不做风险评估,不严格审查合法性;有的执行上级机关或领导的意见简单化,擅自动用强制措施处理问题;有的随意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插手商事纠纷,强行处置企业资产;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3、行政执法随意性较大。
有的地方政府和行政人员不注重政策的连贯性,朝令夕改,出现“新官不理旧官事”、“一届政府一套政策”现象,造成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
基层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基层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行政机关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政府责任,但是在行政诉讼中,基层行政机关败诉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分析基层行政机关败诉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基层行政机关的行政效能,优化行政管理。
一、败诉原因分析1、法规法律意识不足基层行政机关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工作时,经常忽视法规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对于法律法规的了解不足。
面对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往往会出现基层行政机关对法律法规的解释存在偏差,从而导致败诉的情况出现。
2、案件调查核实不严谨处理案件过程中,基层行政机关人员往往对案件的调查核实不够严谨,容易丢失证据,忽略关键信息,导致案件无法确定客观事实,追溯案件原因和责任。
这种情况会直接导致基层行政机关败诉。
3、工作效率不高基层行政机关处理案件时,经常会因为工作效率不高,导致案件的处理拖延。
当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基层行政机关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的材料补充和证明,那么就会导致对方提供的证据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进而出现败诉的情况。
4、行政指导不到位基层行政机关在处理案件过程中,需要密切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上级有关部门行政指导不到位,导致基层机关行政处理时,出现失误和偏差,进而出现败诉的情况。
二、对策1、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律意识为了避免因为法律意识不足导致败诉的情况,基层行政机关人员需要接受足够系统的法制教育,并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律意识。
加强法制教育能够让基层行政机关人员明确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从而能更好地执行工作。
2、严谨把握调查证据调查证据是案件判决的重要依据,基层行政机关需要充分重视进行案件调查的严谨性,让证据真实、可靠,做到材料一致、恰当而有效,以免证据存在瑕疵、丢失等情况。
3、提高效率,缩短处理时间提高效率是基层行政机关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避免基层行政机关因工作效率不高导致败诉的情况出现,需要加强基层行政机关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加强档案归档,以提高行政办案效率。
从行政诉讼法的角度看如何防范败诉风险
2014年1月,全国人大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稿
•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修改了51处,由原来的75条,变为99条。 此次是,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以来,首次修改。 • 这部被称为“民告官”的法律在解决行政争议,推进依法行政,保护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人民群众对行政诉讼中存在的“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 题反映强烈。 • 2013年9月,河南一家酒店的职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希望通过法 律途径向当地工商行政部门讨要个说法。而法院却以“领导说不立案” 为由让他们吃了闭门羹。 • 2013年6月3日,山东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23名 村民共同诉某人民政府不履行信息公开法定职责的行政诉讼案件。这 是山东省开展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试点工作以来,首起异地审理的 行政诉讼案件。
行政诉讼案件容易败诉的原因,主要源自以下十点• 6、法律文书送达不规范,不能按照法律规定送达。例 如,相对人拒绝接受法律文书的,仅仅由两名执法人 员注明情况签宇为送达。 • 7、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加盖印章错误,例如,加盖 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或者党务印章的,该行政行为法院 不予认可。 • 8、行政强制措施不规范,超越职权实施强制力。例如, 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的的物品不按法规要求及时 做出处理。 • 9、作出行政处罚、许可等应事先告知的事项不清楚或 者与最后做出的决定不一致。 • 10、不积极、不认真对待行政诉讼案件,违反行政诉 讼法的程序要求。例如,不举证,不出庭等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增强法律规定的可执行性,增加规定:一是将行 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情况予以 公告。二是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 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 • 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本法没有规 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 关规定。
如何应对起诉中的诉讼风险
如何应对起诉中的诉讼风险一、风险识别与评估在应对起诉中的诉讼风险时,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
对于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劳动纠纷等。
考虑案件的事实依据、法律规定以及相关判例,进行风险评估并确定诉讼的可能性和后果。
二、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为了降低起诉风险,可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例如,与他方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商,尽可能解决问题并达成和解。
同时,通过仲裁或调解等方法解决争议,减少进入法院的可能性。
此外,合理制定和履行合同的条款,加强合规管理,避免违约或其他法律纠纷的发生。
三、寻求专业法律意见面对起诉风险,寻求专业法律意见是非常重要的。
聘请有经验、卓越的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帮助评估案件的法律风险,并提供专业的诉讼策略。
律师将根据法律知识和经验,为您提供有力的诉讼辩护,并协助您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四、准备充分的证据与材料在诉讼过程中,准备充分的证据与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合同、协议、凭证、报告等相关文件,以及相关的电子邮件或聊天记录等。
通过清晰的证据链和有力的证据,可以更好地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并在法庭上占据有利的位置。
五、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是应对起诉中的诉讼风险的关键。
诉讼策略应根据案件性质、法律规定和当地法院的实践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充分了解对方的诉讼目的和策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六、积极参与诉讼过程在诉讼过程中,积极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与律师保持紧密的沟通,及时提供案件发展情况和重要信息。
参加庭审并向法庭提交书面材料,合理地主张自己的权益。
对于对方的主张和证据,及时提出有力的反驳和辩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七、保持冷静与理性无论面临怎样的诉讼风险,都需要保持冷静与理性。
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法院和对方当事人,恪守职业道德,确保在诉讼过程中行为合法合规。
同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接受诉讼可能带来的损失,并积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如何预防诉讼
如何预防诉讼引言诉讼是一种法律程序,涉及争议和冲突的解决。
而诉讼过程通常是费时费力且成本高昂的。
因此,为了避免卷入诉讼并保护自己的权益,我们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诉讼的建议和方法。
1. 了解法律规定了解法律规定是预防诉讼的基础。
不了解法律规定将导致违法行为和争议的增加。
因此,我们应该对与我们相关的法律进行深入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法律书籍、咨询专业人士或参加法律培训来提高我们的法律知识。
2. 遵守合同约定合同约定是双方共同达成的法律协议,遵守合同约定是预防诉讼的重要一环。
在签署合同之前,我们应该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确保对条款的含义和责任有清晰的理解。
如果有任何疑问,应该及时与对方沟通,并在需要时寻求法律意见。
3. 妥善处理纠纷纠纷的及时处理可以避免升级成诉讼。
当出现纠纷时,我们应该首先与对方进行沟通,并尝试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问题。
如果协商不成功,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第三方调解或仲裁机构来解决纠纷,避免陷入漫长的诉讼程序。
4. 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是预防诉讼的关键。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减少误解、争端和纠纷的发生。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激烈的语言或行为,而是采用友好和理性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和解决问题。
5. 风险管理与保险风险管理和保险可以帮助我们降低可能导致诉讼的风险。
在开展商业活动和投资之前,我们应该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此外,购买合适的保险政策也可以在诉讼发生时提供保障。
6. 寻求法律咨询当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时,寻求法律咨询是非常重要的。
与专业律师进行咨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身权益和义务,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法律咨询可以提供关于合法合规行为的建议,并在必要时代表我们维护权益。
7. 保留相关证据和文件保留相关证据和文件是预防诉讼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与他人、公司或机构进行交易或合作时,我们应该妥善保管相关文件和证据,以备将来可能出现的争议。
这些文件和证据可以作为法律程序的支持和证明。
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提示制度
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提示制度1. 你知道吗,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提示制度就像是你在大海中航行的指南针!比如说,当你准备起诉行政机关时,如果没有这个制度的提示,那岂不是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有了它,才能更好地把握方向啊!2. 哎呀呀,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提示制度真的太重要啦!就好像是比赛前的战术指导。
比如你要和行政机关打官司,没有这个提示,不就等于盲目上场吗?3. 嘿,想想看,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提示制度不就是你的保护神吗?好比你要过一条危险的马路,它能提醒你哪里有危险。
举个例子,要是没有它提示风险,你可能就稀里糊涂地陷入困境啦!4. 哇塞,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提示制度可是不能小瞧啊!这就跟你爬山时有个向导一样。
比如说你要告行政机关,没有这个向导般的制度提示,那多容易走错路呀!5. 你可别不当回事啊,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提示制度那可是相当关键的!就像你开车有个导航。
你想想,要是没了这个导航一样的提示,不就容易迷路吗?比如在复杂的行政诉讼中。
6. 嘿呀,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提示制度真的是很有必要啊!好比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一张地图。
像在行政诉讼里,没有这个地图般的提示,怎么能行呢?7. 哇哦,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提示制度简直太有用了!就像战士上战场前要了解敌人的情况。
比如说你要和行政机关打官司,没有风险提示,不就等于瞎冲吗?8. 呀,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提示制度可不是说着玩的!这就像你夜晚走路需要一盏明灯。
想想看,在行政诉讼中没有明灯般的提示,多容易摔跤啊!9. 哼,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提示制度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就好像是你冒险时的安全绳。
比如你贸然去打行政官司,没有这个安全绳似的提示,那后果不堪设想啊!10. 哎呀,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提示制度真的得重视起来呀!就跟你出门要看天气预报一样。
在行政诉讼里,要是没有这个类似天气预报的提示,那可就麻烦大啦!我的观点结论:行政诉讼败诉风险提示制度对于保障当事人的权益、让当事人更好地了解诉讼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并善加利用。
行政的诉讼风险与法律风险评估
行政的诉讼风险与法律风险评估行政的诉讼风险与法律风险评估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政府监管力度的增加和企业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了解和评估行政的诉讼风险和法律风险对企业非常关键。
本文将就行政的诉讼风险与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并介绍如何对其进行评估。
一、行政的诉讼风险行政的诉讼风险是指企业在与政府机关进行行政管理方面的争议时所面临的法律诉讼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与政府机关之间的合同争议、政府的行政处罚以及其他行政性纠纷。
在面对政府机关与企业之间的纠纷时,企业必须全面了解行政的诉讼风险,以制定合理的战略,避免可能的法律纠纷。
针对行政的诉讼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评估和降低风险:1.详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应该深入了解与其经营范围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与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相关的法规。
只有具备全面的法律知识,企业才能准确评估可能的诉讼风险,并做出适当的应对措施。
2.建立健全的合规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合规制度,确保公司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运作符合法律法规。
合规制度应包括明确的流程和责任分工,有助于规范企业的行政活动,减少违法违规的风险。
3.加强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应建立起行政争议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诉讼风险。
预警机制可以通过建立合适的监控措施和信息收集渠道来实现,帮助企业提前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争议升级为诉讼的风险。
二、法律风险评估除了行政的诉讼风险,企业还需要评估其他与法律相关的风险。
法律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劳动纠纷等。
企业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在进行法律风险评估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识别潜在风险:企业应该对其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梳理,识别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的环节和因素。
通过审查合同、了解知识产权状况以及了解劳动法规定等,可以发现潜在的法律风险。
2.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针对潜在的法律风险,企业需要评估其发生的概率和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行政案件败诉法律依据(3篇)
第1篇一、引言行政案件败诉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因被告行为违法或证据不足等原因,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决败诉的情况。
败诉不仅损害了行政机关的声誉,还可能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法律权威。
本文将从法律依据的角度,对行政案件败诉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行政机关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行政案件败诉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法律,规定了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程序和判决等。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分析该法律对行政案件败诉的影响:(1)被告的举证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若行政机关在诉讼中不能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将承担败诉的风险。
(2)被告的违法行政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部分撤销或者变更:(一)主要证据不足的;(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超越职权的;(五)滥用职权的。
”若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反上述规定,将面临败诉。
(3)被告的判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的,可以同时判决被告履行判决所确定的义务。
”若行政机关不履行判决,可能被判决败诉。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是我国行政处罚的基本法律,规定了行政处罚的种类、程序和法律责任等。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分析该法律对行政案件败诉的影响:(1)行政处罚的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行政处罚应当遵循法定程序,保证当事人陈述、申辩的权利。
”若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违反法定程序,可能面临败诉。
(2)行政处罚的合理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行政处罚应当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行政机关在我院行政诉讼中败诉的原因及对策
行政机关在我院行政诉讼中败诉的原因及对策
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原因及可能的对策:
1. 证据不足:行政机关在诉讼中未能提供充足的证据来支持其决定的合法性。
对策是
加强对证据的收集和保全工作,在行政决策过程中留下充分的书面记录以备诉讼需要。
2. 违法决定:行政机关的决定存在违法行为,如超越权限、违反程序等。
对策是加强
行政决策的法律咨询和审查程序,确保决定的合法性。
3. 不当使用裁量权:行政机关在行使裁量权时存在滥用或错误的情况,导致决定被撤销。
对策是加强对裁量权的规范和约束,确保行政机关的决策符合法律、公正合理。
4. 不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行为时过于严厉或不公正,触犯了当事人的合
法权益。
对策是加强对行政行为的规范和监督,确保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5. 诉讼策略不当:行政机关在诉讼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策略安排,导致败诉。
对策是加
强对诉讼风险的评估和预防,合理安排律师团队,提前准备好辩词和证据,充分保护
行政机关的权益。
总之,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的原因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胜诉率。
法律诉讼的防范五大风险和应对措施
法律诉讼的防范五大风险和应对措施法律诉讼是商业运营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它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法律诉讼中的五大风险,并提供应对措施,以帮助您降低法律风险。
1. 法律合规风险风险描述:由于法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可能违反了某些法律法规,从而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
由于法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可能违反了某些法律法规,从而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
应对措施:- 建立一个专门的法律合规部门,负责跟踪和解读相关法规,确保业务运营的合法性。
- 定期进行内部合规培训,以提高员工对法律要求的认识和遵守能力。
- 与专业律师团队合作,进行风险评估和法律合规审查。
2. 合同纠纷风险风险描述:合同是商业交易的重要文书,但未能遵守合同条款可能导致双方发生纠纷,进而引发法律诉讼。
合同是商业交易的重要文书,但未能遵守合同条款可能导致双方发生纠纷,进而引发法律诉讼。
应对措施:- 在签署合同时,请确保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尽量避免模糊的条款。
- 定期进行合同审查,确保合同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符。
-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潜在的纠纷,避免进一步升级到法律诉讼。
3. 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风险描述: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知识产权(如商标、专利、著作权等)可能导致侵权,进而引发法律诉讼。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知识产权(如商标、专利、著作权等)可能导致侵权,进而引发法律诉讼。
应对措施:- 在产品研发阶段进行全面的专利、商标和版权调研,确保自身产品或服务不会侵犯他人权益。
-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并监控市场上的侵权行为。
- 在商业合作中,对相关合作方的知识产权进行尽职调查,避免接触和使用侵权的产品或服务。
4. 金融风险风险描述:金融交易过程中存在的违约、欺诈等问题可能导致金融纠纷,最终引发法律诉讼。
金融交易过程中存在的违约、欺诈等问题可能导致金融纠纷,最终引发法律诉讼。
应对措施:- 在与金融机构签署合同时,仔细审查合同条款,避免产生模糊的金融交易条件。
我国行政诉讼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行政诉讼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摘要:行政诉讼作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自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行政诉讼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如行政机关滥用职权、行政诉讼程序效率低下、调解机制运作不畅等。
本文围绕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完善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实践。
关键词: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滥用职权、行政诉讼程序、调解机制正文:一、诉讼机关面临的挑战在我国行政诉讼实践中,诉讼机关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机关滥用职权一些行政机关在办事过程中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例如,某地政府将一家公司的土地挂牌转让,但未经告知就将其交给了别人,导致该公司权益受损。
此时,该公司可以向相关行政机关提出行政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2. 行政诉讼程序效率低下当前行政诉讼程序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审理周期长、审核严格、程序繁琐等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诉讼机关应当加强对行政诉讼程序的监管,推动诉讼程序尽快结束。
3. 调解机制运作不畅诉讼机关应当积极推动调解,既有利于解决诉讼纠纷,又能节约司法资源。
但是,由于调解人员素质不高、调解制度不健全等原因,调解机制运作不畅,导致纷争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行政监督,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诉讼机关应当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进行严格监管,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一旦发现行政机关存在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开展行政诉讼,并做出公正、客观、公正的裁决。
2. 改善行政诉讼程序针对行政诉讼程序效率低下的问题,诉讼机关应当积极推动公正、透明、规范的诉讼程序,优化办案流程,尽快结束诉讼。
其中,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促进流程自动化和电子化,提高效率,加快审理速度。
3. 健全调解机制诉讼机关应当进一步健全调解制度,加强调解人员的培训和水平提高,增强其专业性和公正性。
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及对策
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行政机关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力,它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限制。
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行政机关如果出现了违法失职、滥用职权等问题,那么相应的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就成了公民的一项法定权利。
但是,尽管行政机关的权力是有限的,每年仍有大量的行政诉讼案件出现,其中不乏有行政机关败诉的情况。
那么,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是什么呢?应该如何对策呢?一、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1.行政机关对法律规定的不理解或理解不清我国行政机关的官员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外,还需要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律规定。
但是,在现实中,公务人员的法律素质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对于一些新颁布的法规,他们可能理解不清或理解偏差,导致在行使职责和作出决策的时候违反了法律,从而在行政诉讼中败诉。
2.行政机关对证据的不正确认定在行政诉讼中,证据是关键。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的时候,需要集中、整理相关证据、材料,明确事实和认定,在证据分析和判断上也需要得到完备的考虑。
但是,在实践中,行政机关对证据的认定可能会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在行政诉讼中败诉。
3.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形式和过程出现违法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程序和法定的要求来操作、决策,如果在行驶职权过程中,违反了法定的程序和规定,那么行政机关便会被判定为违法行为,从而败诉。
4.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与法律规定不符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否则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
但在实际工作中,行政机关可能会出现行政行为与规定不符的情况,比如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决定,过度行使职权等,这些都是导致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之一。
二、行政机关败诉之后的对策1.优化对行政诉讼的处理流程行政诉讼流程长、时间耗费高等原因,导致公民往往不会选择走行政诉讼这条路。
因此,优化行政诉讼的处理流程也成了行政机关应对行政诉讼中败诉情况的重要手段。
以行政诉讼为背景分析行政机关法律风险防控对策
以行政诉讼为背景分析行政机关法律风险防控对策当下行政机关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与依法行政密切相关的行政法律风险,尚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控体系。
行政机关风险防控,针对的是与其处于不平等地位的行政相对人,如何规范、约束权力的运行,是行政诉讼法律风险防控的要点。
怎样建立一个评估精准、反应迅速、沟通顺畅的行政诉讼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有待于理论上给予明确解释答复。
一、行政法律风险应对现状及存在问题随着社会各界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意识逐步增强,行政领域诉讼案件日益增多,且败诉率较高,从而引发一系列行政法律风险,给行政机关带来负面影响: 从行政角度看,行政行为违法导致无效或被撤销,行政机关频繁涉诉,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降低行政效率; 从经济角度看,原本可在诉前避免的法律风险进入诉讼阶段,造成行政机关诉讼成本和矫正、赔偿带来的行政成本“双增”的消极局面; 从社会角度看,若行政机关涉诉频繁,无论最终是否胜诉,都会降低公众对行政机关的认同度,损及行政公信力。
我国现阶段对于行政法律风险的应对尚存在许多问题,目前重点在于应诉策略的宏观研究,而忽视了风险预防、评估环节的建设,只有当行政机关涉诉时,才会针对个案寻求解决对策。
一是很多案件通过诉前预警、及时沟通,本可以规避涉诉风险,但由于没有建立完备的预防机制,往往多数案件最终进入到诉讼程序,给行政机关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二是事后的评估机制也严重缺失,未能及时归纳总结,也无法降低类似涉诉案件再发生的可能性。
三是当不当行政行为引发行政法律风险时,对负有责任的行政机关及执法人员问责追责的机制薄弱,至多是上级训斥,严重者也仅是通报批评,没有统一的问责标准,问责机制泛化、简单化。
责任处理程序不够透明,不能使执法不当的机关及个人引起充分重视。
总体而言,行政诉讼风险防控应对策略简单且环节缺失,尚未形成完备体系。
二、诉前预防对策行政关系双方的争议在行政复议或诉讼前预防和化解,不仅能缓和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矛盾,也使其本身的法律风险得以降低。
行政诉讼风险评估
行政诉讼风险评估行政诉讼是指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向行政机关寻求救济的一种诉讼形式。
然而,在诉讼过程中,诉讼各方都面临着一定的法律和实际风险。
本文将对行政诉讼风险进行评估,并就相关措施提供建议。
一、行政诉讼的风险1. 法律风险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法律适用、证据能力和程序规范等方面。
例如,行政法规的解释可能存在争议,造成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问题;证据的取证和举证能力可能会影响案件的审理结果;诉讼者和被诉行政机关在程序上的合规性也可能成为争议点。
2. 证据风险行政诉讼中,证据的充分性和可信度直接关系到案件的胜败。
诉讼各方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并在审理过程中合理利用证据。
然而,证据可能存在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情况,甚至借用非法证据。
这些问题都会增加诉讼的风险。
3. 实际风险行政诉讼不仅涉及纯法律问题,还可能牵涉到实际的利益和影响。
例如,诉讼过程中可能导致企业的经营受到不利影响,或者造成公众对企业形象的误解。
此外,诉讼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最终的判决结果并不确定,这也增加了实际风险的存在。
二、行政诉讼风险评估的方法1. 法律风险评估法律风险评估是行政诉讼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诉讼各方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判例和学术研究资料,了解法律适用的可能争议点和解释,评估案件在法律上的强弱势。
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诉讼策略和证据准备工作。
2. 证据风险评估证据风险评估是针对诉讼各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判断证据充分性和可信度。
评估过程中,可以考虑证据采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相关证人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相关证据。
同时,对可能存在的证据缺失或不足进行补充性措施。
3. 实际风险评估实际风险评估是基于对行政诉讼可能产生的实际后果和影响进行评估。
评估过程中,可以考虑诉讼各方的资源情况、社会舆论和公众认可度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制定灵活、合理和可行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实际风险的发生。
诉讼风险与防范
诉讼风险与防范概述:诉讼风险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可能面临的法律纠纷和诉讼风险。
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和降低诉讼风险,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诉讼风险的概念、原因以及企业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诉讼风险的概念诉讼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与法律纠纷相关的风险。
这些纠纷可能涉及合同纠纷、劳动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各种类型。
诉讼风险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可能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发展。
二、诉讼风险的原因1. 合同漏洞: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如果没有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可能会出现合同漏洞,从而引发纠纷。
2. 不当行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存在不当行为,如欺诈、虚假宣传等,可能会引起消费者或其他企业的投诉和起诉。
3. 法律法规变化:法律法规的变化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如果企业没有及时了解和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
4. 不当管理: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如人事管理不当、财务管理不规范等,可能会导致员工或其他利益相关方提起诉讼。
三、诉讼风险的防范措施1. 合同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签订合同前,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避免合同漏洞的产生。
2. 法律风险意识培养:企业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建立法律风险意识,及时调整经营活动以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3. 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和透明。
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4. 与律师合作:企业可以与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定期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和咨询,以及时解决潜在的法律问题。
5. 保险购买:企业可以购买相关的商业保险,如责任保险、财产保险等,以降低因诉讼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四、案例分析以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在产品宣传中使用了虚假的广告语,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产生误解。
一些消费者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针对被告不举证或者拖延举证的情况,增加规定: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 没有相应证据。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为了规范证据使用,增强判决的公正性和 说服力,增加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 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 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 公开开庭时出示。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 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未 采纳的证据应当说明理由。以非法手段取 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 5、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案卷材料不完整,时间顺序颠 倒,缺失当事人、办案人的签字,内容填写不规范、错误, 引用法律条文不完整、错误,案卷材料遗失等。例如,事 先告知书与决定书同时做出或者送达,
行政诉讼案件容易败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十点
相对人拒绝接受法律文书的,仅仅由两名执法人 员注明情况签宇为送达。
• 因此,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正确认识行政行为可能 存在的诉讼风险,可能存在的败诉风险,甚至自 身的行政、刑事责任。对保护行政机关及机关工 作人员的合法权益非常之重要。
2014年1月,全国人大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稿
•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修改了51处,由原来的75条,变为99条。 此次是,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以来,首次修改。
• 7、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加盖印章错误,例如,加盖 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或者党务印章的,该行政行为法院 不予认可。
• 8、行政强制措施不规范,超越职权实施强制力。例如, 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的的物品不按法规要求及时 做出处理。
• 9、作出行政处罚、许可等应事先告知的事项不清楚或 者与最后做出的决定不一致。
• 10、不积极、不认真对待行政诉讼案件,违反行政诉 讼法的程序要求。例如,不举证,不出庭等
• 2013年6月3日,山东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23名 村民共同诉某人民政府不履行信息公开法定职责的行政诉讼案件。这 是山东省开展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试点工作以来,首起异地审理的 行政诉讼案件。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
说明
• 解决“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问题,通过诉讼解决的纠纷,减少 信访压力。
从行政诉讼法的角度看如何防范败 诉风险
• 当事人维权意识的整体提高,“民告官”案件已 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 法成本越来越高,这种低薪水高风险的岗位性质, 完全可以比喻成“刀尖上跳舞”。
• 同时,行政诉讼法的改革,必然将行政行为产生 的矛盾从信访转移到行政诉讼之中。行政机关被 诉的机会成倍增长。
• 明确可以口头起诉。 • 强化受理程序约束,增加: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起诉状时当场予以登
记。 • 明确人民法院的相应责任,增加:对于不接收起诉状、不出具书面凭
证,不一次性告知当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处分。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增加对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由法院在审查具 体行政行为时依申请对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进 行附带审查,不合法的,转送有权机关处理。 (红头文件被审查)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增强法律规定的可执行性,增加规定:一是将行 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情况予以 公告。二是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 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
• 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本法没有规 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 关规定。
• 增加:人民法院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被诉行政机关应当 依法应诉。
• 扩大受案范围。将行政机关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 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行政机关侵犯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征用财产、摊派费用,行政机 关没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等纳入受案范围。
• 这部被称为“民告官”的法律在解决行政争议,推进依法行政,保护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人民群众对行政诉讼中存在的“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 题反映强烈。
• 2013年9月,河南一家酒店的职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希望通过法 律途径向当地工商行政部门讨要个说法。而法院却以“领导说不立案” 为由让他们吃了闭门羹。
行政诉讼案件容易败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十点
• l、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准确,内部规范性文件存在不合法 的问题。
• 2、行政行为中涉及的出示证件、回避、告知、申辩、听 证等程序违法。
• 3、不能积极主动收集行政案件查办的证据或证据不充分, 诉讼中未能按时、完整的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
• 4、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不够及时处理或者措施不当,不及 时履行法定职责又没有合法理由。